[爆卦]遊藝場開分員很難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遊藝場開分員很難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遊藝場開分員很難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遊藝場開分員很難嗎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412的網紅龍三•Aro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學習就是財富、歷練就是財富。』 最近剛上完木子遊藝的場景練習課,上課時育芳老師似乎總有種直覺可以看見我們的缺點和點出我們在表演上的問題,讓我們從看見自己的問題、面對它,到想辦法突破,演戲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不斷循環後總會不一樣的。 這次上完課後想來點不一樣的分享表演課,所以和老師寫了一些問答,...

遊藝場開分員很難嗎 在 龍三?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9-07 15:09:12

【學習就是財富  歴練就是財富】​ ​ 我最近剛上完木子遊藝的場景練習課,上課時育芳老師似乎總有種直覺可以看見我們的缺點和點出我們在表演上的問題,讓我們從看見自己的問題,面對它, 到想辦法突破,演戲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不斷循環後總會不一樣的。 這次上完課後想來點不一樣的分享表演課,所以和老師寫了一...

  • 遊藝場開分員很難嗎 在 龍三•Ar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03 16:13:52
    有 115 人按讚

    『學習就是財富、歷練就是財富。』

    最近剛上完木子遊藝的場景練習課,上課時育芳老師似乎總有種直覺可以看見我們的缺點和點出我們在表演上的問題,讓我們從看見自己的問題、面對它,到想辦法突破,演戲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不斷循環後總會不一樣的。
    這次上完課後想來點不一樣的分享表演課,所以和老師寫了一些問答,讓有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也可以多了解表演到生活態度間的距離。
    有空想多了解表演的朋友可以看看以下分享⬇️

    🔅學表演除了來磨練演技外,我也常聽到同學分享,是因為在生活中需要一個喘息空間,請問老師你如何看待表演藝術的魔力,可以帶領人進入另一種放鬆狀態,而且也能慢慢在生活中帶來動力呢?

    👩🏻‍🏫我們喜歡看戲,喜歡看他人的故事,也許某部分,投射自己,也許某部分,想成為他人。或許因為如此,表演總是如此吸引人:『扮演別人,忘卻自我』;或者『扮演別人,認識另外一個自己』。
    我想,這就是表演的魅力,讓我們與不同的自己相遇,無論你是要成為演員,或者你想探索自己,我們都渴望著這個相遇。
    因此,總是有那麼多人想接觸表演、渴望從事表演。但表演如你所說,給人一種華麗之印象,因此有人誤以為華麗是表演重點,享受炫目忽略表演本質;或者以為表演屬於敢秀之人,因此不想或不敢接觸。其實,如同你所說,『表演一直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生活裡』。
    我想會來上表演課的人通常都準備好被打開,期待一點點的改變。表演訓練裡有很多遊戲也有很多超乎日常的挑戰,這些練習其實都在培養表演的某些能力,有些練習真的挺有壓力的,但這些挑戰會讓人全神貫注,開啟另一頻道,於是人好像被擴展,然後可以充入更多電。我想,這是上表演課的額外收穫。

    🔅老師的教學經驗豐富可以分享其中很有成就感的事嗎?

    👩🏻‍🏫最近開始有學生會回來上我的課,同樣的課。這算成就感嗎?嗯,謝謝他們的信任。我的教學歷程,與其說成就感,其實,更多的是感謝,相信我,真的是教學相長。

    🔅未來有沒有想要用戲劇表演,傳遞給世界什麼訊息呢?最近木子遊藝室也有朗讀·一封信的計畫,感受到老師想傳遞給世界的溫暖,是因為老師對生活與世界的敏感與脆弱想要給大家什麼訊息嗎

    👩🏻‍🏫戲劇有很多面向,未必都要正經嚴肅,戲劇的娛樂性也很重要。但我想我是個嚴肅認真的人,木子遊藝室的介紹就寫著用最質樸的心探索這個社會,所以我還是想針對社會上的很多議題發表作品。會關注這些議題,當然是希望世界更美好。

    敏感不等同於脆弱,敏感可以是禮物也可以是詛咒,看你怎麼運用。如果你是個敏感的人,找到運用它的地方,也要找到保護自己的方法。至於脆弱,有點難回,每個人狀況都不大一樣,無法只用一種說法涵蓋一切。

    🔅表演的行業總是令人挫折,老師可以給未來想要走表演或是正在努力朝這方面前進的學生們或朋友一點意見嗎? 或是幾句話?

    👩🏻‍🏫你能掌握的以及你該掌握的是你的表演能力。多看好的作品好的表演。剩下的是關於做人處事以及幸運女神的範疇。

    多接觸美好事物,並思考;開放,然後保持一顆好奇的心。如果對什麼有想法就去做,只有在做中才能『檢驗自己,才能修正』,才有成長的可能性。我的能力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培養出來的。

    🔅老師已經從事表演非常多年,想請問老師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讓你想放棄或他人反對的煩悶?
    老師也有部作品『海上的女人』,讓我印象深刻,因為是獨角戲感覺是充滿孤獨及張力的表演,創作的時間感覺也很需要意志力和孤獨力,有機會也想聽老師的經驗談。

    👩🏻‍🏫我不敢說我從事表演非常多年,只能說我一直在相關領域。能在這個領域裡鑽研表演、人、創作這麼久,是我夠傻也夠幸運。你說的沒錯,創作很需要意志力還有承受得起孤獨,我想從事表演工作亦是如此。如果你期許的是長期,非燦爛如煙火。

    7.未來老師在木子遊藝有什麼新計畫嗎?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為你朗讀一封信」即將上線,然後也在籌備明年的製作,希望到時,大家能多多支持。課程部分,年底也會繼續開課,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報名參加。我們的訊息都會在木子遊藝室的粉絲專頁上。創作與教學對我而言相輔相成,於我,是用不同的途徑接觸戲劇,與大家相遇。很開心有這個機會在龍三的粉專上聊聊表演,這可以納入教學成就感之一了。謝謝大家。

    🔅以上是我和老師的小小採訪問答,希望可以給大家多認識表演,若對表演有興趣的朋友很可以觀注木子遊藝室的課程,從慢慢接觸表演開始找到新的生活開端。
    https://www.facebook.com/woodchildtheatre

    #表演課 #李育芳 #木子遊藝室 #木子戲劇學堂
    #場景練習課程

  • 遊藝場開分員很難嗎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8-19 22:21:04
    有 20 人按讚


    【追憶高雄地下街】 #你還記得嗎
     
    高雄地下街位於鹽埕區舊市府南側
    緊鄰愛河與中正四路佔地逾萬坪
    由時任市長王玉雲提出構想
    1978年賣場第一層開始營運
    除百貨、餐廳、書城等購物商店外
    亦包含電影院、冰宮、遊藝場等娛樂
    開募之初即造成轟動吸引大批人潮
    隔年上方中國園林式的仁愛公園對外開放
    遂成為當時中心商業區的門戶地標
      
    然而因地質鬆軟、地下水滲出
    地下街於開挖第三層時造成結構性問題
    政府多次公告停用但商家卻仍持續經營
    1989年12月18日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火
    將整個地下街燒毀甚至造成地面公園塌陷
    自此便陷入多年的荒廢擱置
    直到1995年市府才下令回填
    重新規劃成新的仁愛公園
    也就是今天的二二八和平公園
     
    #青少年的回憶 
    #見證鹽埕的風華與沒落
    #報時光UDNtime
          
    【老派摩登女子鋼筆文具組 〡 報時光 X SKB】
    立即搶購 限量早鳥優惠 按此 ►►► https://pse.is/U6BC9
              
    日期:1995/6/23
    圖說:地下街填平前景觀,只能追憶。
    攝影:楊濡嘉
              
    歷史新聞
          
    【1992-07-04/聯合報/17版/鄉情】
      
    蓋得轟轟烈烈燒得一籌莫展
    高雄地下街閉關三年
      
    【記者謝梅芬報導】高雄地下街,從計畫到完工歷經四年,前市長王玉雲氣昏過;前副總統謝東閔稱讚過;故總統蔣經國蒞臨過。曾是大高雄繁榮的指標,曾是大高雄青少年犯罪的淵藪,曾是結構危險的建築物,─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掉所有的過去與問題,也暴露了未來的無奈。三年前的端午佳節,豔陽高照,剛舉辦完一年一度的龍舟賽的愛河,又恢復往日的沈寂,岸西的仁愛公園亭閣樓台美不勝收。然而一把無情火,不但摧毀了仁愛公園,也埋葬了仁愛公園下號稱台灣地區第一座地下街。
    如今,仁愛公園漫草橫生,乏人照料,市府養工處為防止好奇的人入內,將公園四周圍上短牆。至於地下街,一天廿四小時都靠抽水馬達抽水,以杜絕愛河的水不斷滲入,而造成坍方。
     
    體育場變地下街
     
    高雄地下街位在舊市政府對面,北起中正四路,東與愛河相依,南鄰鹽埕國中,占地約一萬坪,這個位置正好是高雄市區進入最繁榮鹽埕商業區的門戶。
    此地原本是一個十分簡單的體育場,只有愛河一側植有草木,當年曾是情侶談心的地方,與高雄市政府後面的府北地區,過去一直是高市膾炙人口的風月場所,因與市府南北為鄰,也曾令高雄市民頗為尷尬,而府南體育場遇風則黃沙滾滾,遇雨滿地泥濘,十分不便。
    民國六十二年二月王玉雲就任改制前的高雄市第七屆市長後,首先提出府北地區重劃及開發高雄地下街,興建仁愛公園兩大市政建設。
    高雄市政府前體育場原是都市計畫中編號為十三號公園預定地,王前市長以地上興建價值五千萬元的公園一座,及另捐出四千萬元給市府做為地方建設經費為條件,准予地面下興建地下商城(後正名為高雄地下街),一則以促進鹽埕區的進一步繁榮,一則讓地下街成為高雄市的稅源寶庫。
    王前市長以企業經營市政建設,首創都市公共設施多目標使用的構想,由於都市土地不會增加,但人口卻逐年激增,以國外而言,都市發展到飽和狀態,才向下開發,但王玉雲觀念先進,雖然高雄市仍在成長,仍提出開發地下街的構想引用民資,高度利用都市土地。
    民國六十二年市政府為仁愛公園公開比圖,亞東造景公司以中國庭園式公園入選,,六十三年釐訂「開發高雄市第十三號公園遠程計畫」,經高雄市議會臨時會議修正通過,六十三年八月登報徵求民閒投資。
    但由於仁愛公園面積遼闊,地下建築工程技術尚未突破,又東鄰愛河,地下水滲透處理不易,加上市政府所訂的條件太苛,除捐價值五千萬元的仁愛公園外,還得捐五千萬元給市府做公共建設經費,總計需一億元,使許多投資者裹足不前。民國六十三年九月第一次開標,因而流標,六十四年三月第二次招標,雖有十二家廠商領取資料,但都認為條件過苛,投資人無利可圖,而放棄投資登記。
    民國六十四年一月,市政府重新檢討修改獎勵民間投資辦法,將原捐助市府建設經費調整為四千萬元,土地租約由每年換約,改為兩年換約,土地租金依照公告降為千分之三。
    修正案於民國六十四年二月市議會臨時會修正通過,同年三月在公告有效最後一次的徵求民間投資,高雄市開業建築師李滕雄等廿三人以集資方式辦理投資登記,經市府送促進委員會審查通過。
      
    過程一波三折
      
    仁愛公園及地下街確定由李滕雄為首的愛河花園商城公司開發投資後,訂約過程也是一波多折,起因在少數地方人士對十三號公園不瞭解,曾到省府阻止建設廳核定該合約書,經市議會及省建設廳數次討論及修正,遲至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間省府建設廳才准予備查,總計從擬妥草案到正式核定,歷時三年餘。
    王玉雲及投資人李滕雄在此期間更受到外界造謠中傷,打擊甚大,王前市長在市議會答覆有關地下街質詢時,曾因太激動而休克昏倒在議事廳,經急救廿分鐘才脫險。
    地下街一層在六十七年元月間完成,依照原建照所規定提出申請部分使用執照,工務局認為工程結構符合安全規定,衛生局也表示衛生設施符合要求,但高雄市警察局的消防、民防單位,認為消防及防空避難設備不夠,提出修改增設要求,經愛河公司改善,但仍未獲准發照,六十七年四月間,愛河公司函請行政救濟後,才在四月廿四日發給部分使用執照。
    地下街的設計內容,包羅萬象,凡國內所能見到的營業項目地下街內都包括了,各營業區以八點五公尺道路隔開,裡面採美國大型購物中心格局,有歌廳、電影院、百貨公司、冰宮、超級市場、游泳池、自助餐廳、中西餐廳、電動遊藝場、冷熱飲、書城、咖啡座,是一座觀光、育樂、購物三位一體的地下街。
    高雄市政府決定開發地下街後,雖然受到一些地方人士的持續反對,但當年蔣總統經國先生和副總統謝東閔對王前市長的構思頗為稱讚,蔣經國先生在行政院長任內就曾兩度蒞臨,就任總統後也曾抽空到地下街巡視。
    地下街頂層屋頂是公園基礎,民國六十八年青年節開放的仁愛公園,依據市府公開設計,包括亭台、樓閣、假山、瀑布、水池溪流、蘭亭花架、九曲橋、兒童靜態遊樂場。在鹽埕高樓櫛比的繁榮商業區內,這是少見的大型公園。
     
    已成治安死角
     
    民國六十七年十月地下街開放營業,成為高雄市最熱鬧的購物及遊樂中心,也是地下街最風光的時刻。
    民國七十六年,高雄市政府有鑑於地下街商業活動繁雜,部分青少年經常翹課到地下街打電動玩具,已成為犯罪的淵藪,於是,鹽埕分局幾乎投注一半以上的警力在地下街治安問題上,加上地下街空氣汙濁、環境衛生差,市政府建設局在民國七十六年三月全面清查商家,當時,地下街共有三百五十八家商號。
    同年十月,市政府為確保地下街硬體結構安全,委託建築師公會進行評估,很多設備不符規定,包括出入口寬度不足,消防栓殘缺不全,滅火器材缺少眾多,而真正的危機還在結構部分。
    地下街屬地面下建築的一種,如依傳統的施工方法,必須將近萬坪的用地先開挖到地下三層深,然後再由最底層一層一層往上蓋,到地面層「封頂」後才能建造公園。
    這種建築方式,首先面臨的是開挖出來大量土方處理發生困難,而開挖後的大面積工地,如遇天候惡劣或下雨時,還有可能變成為大水池。
    投資人李滕雄建築師取得投資權後,與許仲川建築師研商後決定採連續壁及反循環基樁擴座法合併使用,施工程序一反常態由上向下施工,先完成十四公尺深,四十五公分厚的鋼筋混凝土連續壁,做為地下街外牆。
    為安全起見,鄰愛河部分加做兩道連續壁總共三道牆,所以壁牆可說是固若金湯,而裡面的支柱以反循環擴座基樁打至地下十九公尺深,然後先由頂面加蓋,挖出頂蓋下的泥土,挖出一層深時先打造一層樓板,如此一層一層往下建造,其間歷經民國六十六年六七水災及七二五賽洛瑪風災的侵襲,工程能照常進行,完全歸功於創新的施工方法。
    但由於地下三層只興建一半,其他未興建部分二樓樓板原設計是採頂版而非後來的基礎版,所以造成地下街二層地板龜裂及滲水現象。
    市政府根據高雄市建築師公會的報告有意關閉地下街,但地下街商戶群起陳情。
     
    三年荒廢夢成空
     
    民國七十七年九月,市政府同意暫緩執行「停止使用處分」,但必須限期提出改善,然隔年愛河公司仍未依規定改善,市府乃發函通知地下街商戶停止使用。
    但地下街商戶又群起陳情,經國民黨市黨部協調,市府同意地下街商戶在年底前整修完後才同意撤消停止使用令。
    沒想到在十二月十八日,工務局尚未有具體行動前,一把無情火將所有的問題都燒掉了。
    近三年的荒廢,仁愛公園已成為遊民散居場,昔日樓台之美早已化為「燕穿堂」的悵然,地下街商戶曾自組委員會希望重建地下街,但因法令更改,公園地下不能以獎勵民間投資興建商場,市政府也不敢貿然同意,至今仍沒有具體計畫。
    「燕鴻過後春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地下街及地上的仁愛公園隨著市政府的遷移而日漸蕭條,每逢黃昏,夕陽西下,更顯得無限的落寞與失意。

    【1995-05-21/聯合晚報/05版/鄉城紀事】

    當年建宅 風風光光 現在提它 不堪回首
    高雄的地下街 要跟你說再見
    地理條件不佳 結構又有問題
    一把火毀了它 市府已決定回填

    【記者楊濡嘉報導】高雄市曾經以擁有一座地下街商城為榮,由於全台灣地區向地下挖深三層的地下街只有高雄市這獨一無二的一座,因此早在高市改制院轄市之前,就有「到高雄而未進地下街逛逛,等於白來一趟」的說法。但地下街後來逐漸變質,最後發生火災而荒廢;高雄市政府已決定將地下街回填,一度是高雄繁華象徵的地下街也將正式走入歷史。

    說起高雄市舊市府大樓對街的地下街商城,大多數高雄市民均認為當年建地下街,政府的炫耀心態比實質建設濃厚,整座商城的構想來自國外捷運站連接的地下商城。

    目睹地下街興衰的地方人士說,民國65年到67年左右,高市政府「考察」國外建設,看到外國地鐵站外連接一排排商城,認為高雄市也可以建這麼一座商城。

    那時,自認考察頗有心得的官員沒有深思外國地下商城和捷運、地鐵的關係,決定利用愛河旁的公園用地「獎勵民間投資」,蓋一座地上公園、地下商城的地下街──一座鄰近愛河沒有聯外地下交通線的地下商城。而自早年起受地理條件不良所限,已注定地下街如今淒涼的命運。

    地下街興建10年後,商城變成攤販集中場,地下二、三層的結構開始出現問題,高雄市政府在地下街對面越來越覺得沒面子,數度將地下街列為危險建築,要求地下街商戶遷出。但地下街商戶「勇敢」地陳情,指地下街沒問題,認為只要管理得當,仍可吸引人潮。

    地下街的確吸引過逛街人潮,蔣經國先生擔任行政院長時代到高雄市巡視,還曾進地下街搭電動車走一趟。只是,種種「殊榮」,擋不住高市發展脈動,當鹽埕區沒落,愛河東岸的市況凌駕鹽埕,地下街盛況已成明日黃花。

    此外,地下街的工程品質和鄰近愛河的地質,一寸寸侵蝕地下街,高市政府委託民間單位探勘地下街結構,滴答的滲水聲令工程專家心驚,誰都不敢建議市府留下地下街。

    民國78年12月間,地下街真的毀了,毀在一場大火中。大火一起,高雄人「見識」到地下街危險的一面,濃黑沖天的煙,久久不散,逼得消防單位動用怪手敲掉地下街上方的水塘,才止住火勢。

    幸好,那場高市歷年少見的大火未傷及人命,只是地下街已無法作生意,結構崩塌,地下三層盡成廢墟。商戶雖想重建,然現在的市政府官員聰明了,不會再來一次這種全台灣少見的危險遊戲,地下街終究要回復平凡的公園。

    平凡,還是有平凡的魅力,再誇耀的建樹在時間的得失互動中,不見得禁得起考驗,樓起時的掌聲,很快就會面對樓倒時的噓聲,高雄市地下街商城就是很典型的一例。

  • 遊藝場開分員很難嗎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18 14:14:38
    有 1,445 人按讚

    【1992年高雄地下街】 #你還記得嗎 #1992年 #高雄地下街
     
    高雄地下街位於鹽埕區舊市府南側
    緊鄰愛河與中正四路佔地逾萬坪
    由時任市長王玉雲提出構想
    1978年賣場第一層開始營運
    除百貨、餐廳、書城等購物商店外
    亦包含電影院、冰宮、遊藝場等娛樂
    開募之初即造成轟動吸引大批人潮
    隔年上方中國園林式的仁愛公園對外開放
    遂成為當時中心商業區的門戶地標
      
    然而因地質鬆軟、地下水滲出
    地下街於開挖第三層時造成結構性問題
    政府多次公告停用但商家卻仍持續經營
    1989年12月18日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火
    將整個地下街燒毀甚至造成地面公園塌陷
    自此便陷入多年的荒廢擱置
    直到1995年市府才下令回填
    重新規劃成新的仁愛公園
    也就是今天的二二八和平公園
     
    #青少年的回憶 
    #見證鹽埕的風華與沒落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95/6/23
    圖說:地下街填平前景觀,只能追憶。
    攝影:楊濡嘉
              
    歷史新聞
          
    【1992-07-04/聯合報/17版/鄉情】
      
    蓋得轟轟烈烈燒得一籌莫展
    高雄地下街閉關三年
      
    【記者謝梅芬報導】高雄地下街,從計畫到完工歷經四年,前市長王玉雲氣昏過;前副總統謝東閔稱讚過;故總統蔣經國蒞臨過。曾是大高雄繁榮的指標,曾是大高雄青少年犯罪的淵藪,曾是結構危險的建築物,─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掉所有的過去與問題,也暴露了未來的無奈。三年前的端午佳節,豔陽高照,剛舉辦完一年一度的龍舟賽的愛河,又恢復往日的沈寂,岸西的仁愛公園亭閣樓台美不勝收。然而一把無情火,不但摧毀了仁愛公園,也埋葬了仁愛公園下號稱台灣地區第一座地下街。
    如今,仁愛公園漫草橫生,乏人照料,市府養工處為防止好奇的人入內,將公園四周圍上短牆。至於地下街,一天廿四小時都靠抽水馬達抽水,以杜絕愛河的水不斷滲入,而造成坍方。
     
    體育場變地下街
     
    高雄地下街位在舊市政府對面,北起中正四路,東與愛河相依,南鄰鹽埕國中,占地約一萬坪,這個位置正好是高雄市區進入最繁榮鹽埕商業區的門戶。
    此地原本是一個十分簡單的體育場,只有愛河一側植有草木,當年曾是情侶談心的地方,與高雄市政府後面的府北地區,過去一直是高市膾炙人口的風月場所,因與市府南北為鄰,也曾令高雄市民頗為尷尬,而府南體育場遇風則黃沙滾滾,遇雨滿地泥濘,十分不便。
    民國六十二年二月王玉雲就任改制前的高雄市第七屆市長後,首先提出府北地區重劃及開發高雄地下街,興建仁愛公園兩大市政建設。
    高雄市政府前體育場原是都市計畫中編號為十三號公園預定地,王前市長以地上興建價值五千萬元的公園一座,及另捐出四千萬元給市府做為地方建設經費為條件,准予地面下興建地下商城(後正名為高雄地下街),一則以促進鹽埕區的進一步繁榮,一則讓地下街成為高雄市的稅源寶庫。
    王前市長以企業經營市政建設,首創都市公共設施多目標使用的構想,由於都市土地不會增加,但人口卻逐年激增,以國外而言,都市發展到飽和狀態,才向下開發,但王玉雲觀念先進,雖然高雄市仍在成長,仍提出開發地下街的構想引用民資,高度利用都市土地。
    民國六十二年市政府為仁愛公園公開比圖,亞東造景公司以中國庭園式公園入選,,六十三年釐訂「開發高雄市第十三號公園遠程計畫」,經高雄市議會臨時會議修正通過,六十三年八月登報徵求民閒投資。
    但由於仁愛公園面積遼闊,地下建築工程技術尚未突破,又東鄰愛河,地下水滲透處理不易,加上市政府所訂的條件太苛,除捐價值五千萬元的仁愛公園外,還得捐五千萬元給市府做公共建設經費,總計需一億元,使許多投資者裹足不前。民國六十三年九月第一次開標,因而流標,六十四年三月第二次招標,雖有十二家廠商領取資料,但都認為條件過苛,投資人無利可圖,而放棄投資登記。
    民國六十四年一月,市政府重新檢討修改獎勵民間投資辦法,將原捐助市府建設經費調整為四千萬元,土地租約由每年換約,改為兩年換約,土地租金依照公告降為千分之三。
    修正案於民國六十四年二月市議會臨時會修正通過,同年三月在公告有效最後一次的徵求民間投資,高雄市開業建築師李滕雄等廿三人以集資方式辦理投資登記,經市府送促進委員會審查通過。
      
    過程一波三折
      
    仁愛公園及地下街確定由李滕雄為首的愛河花園商城公司開發投資後,訂約過程也是一波多折,起因在少數地方人士對十三號公園不瞭解,曾到省府阻止建設廳核定該合約書,經市議會及省建設廳數次討論及修正,遲至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間省府建設廳才准予備查,總計從擬妥草案到正式核定,歷時三年餘。
    王玉雲及投資人李滕雄在此期間更受到外界造謠中傷,打擊甚大,王前市長在市議會答覆有關地下街質詢時,曾因太激動而休克昏倒在議事廳,經急救廿分鐘才脫險。
    地下街一層在六十七年元月間完成,依照原建照所規定提出申請部分使用執照,工務局認為工程結構符合安全規定,衛生局也表示衛生設施符合要求,但高雄市警察局的消防、民防單位,認為消防及防空避難設備不夠,提出修改增設要求,經愛河公司改善,但仍未獲准發照,六十七年四月間,愛河公司函請行政救濟後,才在四月廿四日發給部分使用執照。
    地下街的設計內容,包羅萬象,凡國內所能見到的營業項目地下街內都包括了,各營業區以八點五公尺道路隔開,裡面採美國大型購物中心格局,有歌廳、電影院、百貨公司、冰宮、超級市場、游泳池、自助餐廳、中西餐廳、電動遊藝場、冷熱飲、書城、咖啡座,是一座觀光、育樂、購物三位一體的地下街。
    高雄市政府決定開發地下街後,雖然受到一些地方人士的持續反對,但當年蔣總統經國先生和副總統謝東閔對王前市長的構思頗為稱讚,蔣經國先生在行政院長任內就曾兩度蒞臨,就任總統後也曾抽空到地下街巡視。
    地下街頂層屋頂是公園基礎,民國六十八年青年節開放的仁愛公園,依據市府公開設計,包括亭台、樓閣、假山、瀑布、水池溪流、蘭亭花架、九曲橋、兒童靜態遊樂場。在鹽埕高樓櫛比的繁榮商業區內,這是少見的大型公園。
     
    已成治安死角
     
    民國六十七年十月地下街開放營業,成為高雄市最熱鬧的購物及遊樂中心,也是地下街最風光的時刻。
    民國七十六年,高雄市政府有鑑於地下街商業活動繁雜,部分青少年經常翹課到地下街打電動玩具,已成為犯罪的淵藪,於是,鹽埕分局幾乎投注一半以上的警力在地下街治安問題上,加上地下街空氣汙濁、環境衛生差,市政府建設局在民國七十六年三月全面清查商家,當時,地下街共有三百五十八家商號。
    同年十月,市政府為確保地下街硬體結構安全,委託建築師公會進行評估,很多設備不符規定,包括出入口寬度不足,消防栓殘缺不全,滅火器材缺少眾多,而真正的危機還在結構部分。
    地下街屬地面下建築的一種,如依傳統的施工方法,必須將近萬坪的用地先開挖到地下三層深,然後再由最底層一層一層往上蓋,到地面層「封頂」後才能建造公園。
    這種建築方式,首先面臨的是開挖出來大量土方處理發生困難,而開挖後的大面積工地,如遇天候惡劣或下雨時,還有可能變成為大水池。
    投資人李滕雄建築師取得投資權後,與許仲川建築師研商後決定採連續壁及反循環基樁擴座法合併使用,施工程序一反常態由上向下施工,先完成十四公尺深,四十五公分厚的鋼筋混凝土連續壁,做為地下街外牆。
    為安全起見,鄰愛河部分加做兩道連續壁總共三道牆,所以壁牆可說是固若金湯,而裡面的支柱以反循環擴座基樁打至地下十九公尺深,然後先由頂面加蓋,挖出頂蓋下的泥土,挖出一層深時先打造一層樓板,如此一層一層往下建造,其間歷經民國六十六年六七水災及七二五賽洛瑪風災的侵襲,工程能照常進行,完全歸功於創新的施工方法。
    但由於地下三層只興建一半,其他未興建部分二樓樓板原設計是採頂版而非後來的基礎版,所以造成地下街二層地板龜裂及滲水現象。
    市政府根據高雄市建築師公會的報告有意關閉地下街,但地下街商戶群起陳情。
     
    三年荒廢夢成空
     
    民國七十七年九月,市政府同意暫緩執行「停止使用處分」,但必須限期提出改善,然隔年愛河公司仍未依規定改善,市府乃發函通知地下街商戶停止使用。
    但地下街商戶又群起陳情,經國民黨市黨部協調,市府同意地下街商戶在年底前整修完後才同意撤消停止使用令。
    沒想到在十二月十八日,工務局尚未有具體行動前,一把無情火將所有的問題都燒掉了。
    近三年的荒廢,仁愛公園已成為遊民散居場,昔日樓台之美早已化為「燕穿堂」的悵然,地下街商戶曾自組委員會希望重建地下街,但因法令更改,公園地下不能以獎勵民間投資興建商場,市政府也不敢貿然同意,至今仍沒有具體計畫。
    「燕鴻過後春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地下街及地上的仁愛公園隨著市政府的遷移而日漸蕭條,每逢黃昏,夕陽西下,更顯得無限的落寞與失意。

    【1995-05-21/聯合晚報/05版/鄉城紀事】

    當年建宅 風風光光 現在提它 不堪回首
    高雄的地下街 要跟你說再見
    地理條件不佳 結構又有問題
    一把火毀了它 市府已決定回填

    【記者楊濡嘉報導】高雄市曾經以擁有一座地下街商城為榮,由於全台灣地區向地下挖深三層的地下街只有高雄市這獨一無二的一座,因此早在高市改制院轄市之前,就有「到高雄而未進地下街逛逛,等於白來一趟」的說法。但地下街後來逐漸變質,最後發生火災而荒廢;高雄市政府已決定將地下街回填,一度是高雄繁華象徵的地下街也將正式走入歷史。

    說起高雄市舊市府大樓對街的地下街商城,大多數高雄市民均認為當年建地下街,政府的炫耀心態比實質建設濃厚,整座商城的構想來自國外捷運站連接的地下商城。

    目睹地下街興衰的地方人士說,民國65年到67年左右,高市政府「考察」國外建設,看到外國地鐵站外連接一排排商城,認為高雄市也可以建這麼一座商城。

    那時,自認考察頗有心得的官員沒有深思外國地下商城和捷運、地鐵的關係,決定利用愛河旁的公園用地「獎勵民間投資」,蓋一座地上公園、地下商城的地下街──一座鄰近愛河沒有聯外地下交通線的地下商城。而自早年起受地理條件不良所限,已注定地下街如今淒涼的命運。

    地下街興建10年後,商城變成攤販集中場,地下二、三層的結構開始出現問題,高雄市政府在地下街對面越來越覺得沒面子,數度將地下街列為危險建築,要求地下街商戶遷出。但地下街商戶「勇敢」地陳情,指地下街沒問題,認為只要管理得當,仍可吸引人潮。

    地下街的確吸引過逛街人潮,蔣經國先生擔任行政院長時代到高雄市巡視,還曾進地下街搭電動車走一趟。只是,種種「殊榮」,擋不住高市發展脈動,當鹽埕區沒落,愛河東岸的市況凌駕鹽埕,地下街盛況已成明日黃花。

    此外,地下街的工程品質和鄰近愛河的地質,一寸寸侵蝕地下街,高市政府委託民間單位探勘地下街結構,滴答的滲水聲令工程專家心驚,誰都不敢建議市府留下地下街。

    民國78年12月間,地下街真的毀了,毀在一場大火中。大火一起,高雄人「見識」到地下街危險的一面,濃黑沖天的煙,久久不散,逼得消防單位動用怪手敲掉地下街上方的水塘,才止住火勢。

    幸好,那場高市歷年少見的大火未傷及人命,只是地下街已無法作生意,結構崩塌,地下三層盡成廢墟。商戶雖想重建,然現在的市政府官員聰明了,不會再來一次這種全台灣少見的危險遊戲,地下街終究要回復平凡的公園。

    平凡,還是有平凡的魅力,再誇耀的建樹在時間的得失互動中,不見得禁得起考驗,樓起時的掌聲,很快就會面對樓倒時的噓聲,高雄市地下街商城就是很典型的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