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身為內向人的我,看到《不善社交的內向人,怎麼打造好人脈?》這個書名,就覺得應該看看;但看了之後,又非常失望。倒不是完全無所收穫,而是,日本翻譯書真的普遍沒有邏輯鬆散、缺乏洞見,甚至還有學術上的錯誤。 例如《被討厭的勇氣》完全誤讀阿德勒,這本《不善社交的內向人,怎麼打造好人脈?》則是連內向、外向的定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一貧伏特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好~我是一貧伏特加 既然要做金手套系列 從棒球守備光譜來看 投手是最困難的守位,接著是捕手,然後才是游擊手 不過有些人不會把投捕算在裡面,因為他們的工作和內外野手相比差異較大 但金手套獎還是會頒給所有的位置,當然不用防守的指定打擊除外 所以就由投手打頭陣 來介紹個近代數一數二強的投手金手套吧! ...
「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 在 Fernweh illustration 愛麗絲|插畫|教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 在 如果流浪是一種練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 在 Luca/卡卡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 在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 在 Fernweh illustra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 在 一貧伏特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 在 Fernweh illustration 愛麗絲|插畫|教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8-12 10:10:43
國小第一堂色彩課,老師就教大家: 紅黃藍是三原色,可以調出其他所有顏色,三個混在一起會變成黑色⋯ 可是實際操作的時候往往調不出理論上的顏色,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我們現在學的紅黃藍三原色概念 基本上是在1920年,由一位瑞士畫家兼美術教育者約翰·伊登所提出的色彩模型 #伊登十二色色環 想必只要有...
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 在 如果流浪是一種練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9 02:14:45
第六十八天 有多久沒穿裙出街,沒心情逛街吃飯,沒化妝穿黑衣長褲。像一種心情,一種表態,一種隨時準備,是黑暗中的堅定,絕不予動搖。 帶上頭盔發夢是點點瑩光蟲,哪裡危難,需要光芒,大家飛去,每次重遇。看到不見臉的同路人,激動點頭,心頭有淚。朋友群不再傳來吃喝玩樂,而是爭相發布各路消息,回想槍林彈雨,...
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 在 Luca/卡卡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0 17:50:45
關於伏地挺身&該不該做跪姿伏地挺身 可以忽略很亂的男友家背景😂 最近伏地挺身很紅 但我po影片也不是要教學只是想碎碎唸 我最近看了兩個部落客的影片 動作的問題主要都是整個脊柱的排列 伏地挺身除了上肢的肌力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核心參與也佔了很大部分 當你從頭到腳不是呈一個直線槓桿的時候 很難去誘發你的核心...
-
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 在 一貧伏特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3-15 17:57:46大家好~我是一貧伏特加
既然要做金手套系列
從棒球守備光譜來看
投手是最困難的守位,接著是捕手,然後才是游擊手
不過有些人不會把投捕算在裡面,因為他們的工作和內外野手相比差異較大
但金手套獎還是會頒給所有的位置,當然不用防守的指定打擊除外
所以就由投手打頭陣
來介紹個近代數一數二強的投手金手套吧!
特別感謝棒球視角的配音
按讚棒球視角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aseball.vision/
如果覺得有重要的事情我沒有提到的話記得留言和我討論喔!
最後不要忘記Like & Subscribe
Hashtags:
#MLB #一貧伏特加 #Zack Greinke #道奇 #皇家 #響尾蛇 #釀酒人 #天使 #賽揚 #棒球 #大聯盟
註:
1. Jackie Robinson是大聯盟史上第一位非裔美籍球員
2. 12:26愛操投手的勃chy亂入
3. 2018國聯冠軍戰釀酒人就曾讓Wade Miley連續兩場先發
4. 吹密 = Trade me
音樂:
I am old school hip hop beat
Disfigure - Summer Tune [NCS Release]
Enter Sandman - Metallica
FB: https://www.facebook.com/abovodka/
影片最新資訊都會在粉絲團公布
趕快訂閱按讚關注唷!
以上就是這次的介紹
謝謝大家的收看
See ya!
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 在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身為內向人的我,看到《不善社交的內向人,怎麼打造好人脈?》這個書名,就覺得應該看看;但看了之後,又非常失望。倒不是完全無所收穫,而是,日本翻譯書真的普遍沒有邏輯鬆散、缺乏洞見,甚至還有學術上的錯誤。
例如《被討厭的勇氣》完全誤讀阿德勒,這本《不善社交的內向人,怎麼打造好人脈?》則是連內向、外向的定義都沒有搞懂。我真的很懷疑怎麼可能連內外向定義都不懂就寫出一本書,作者到底在幹嘛,編輯到底又在幹嘛?本書自己都說了這是一個資訊發達的年代,那google一下心理學定義不是很簡單嗎?
在心理學上,「獲取能量的方式」界定了內外向;外向者慣於從外在世界獲取能量、內向者慣於從內在世界獲取能量。因此,社交這件事情對於外向者與內向者而言的差異是,外向者能從社交活動獲得能量,內向者則會因為社交活動消耗大量能量。
內外向在心理學的各種人格分類中具有最高的跨時穩定性。意思是,其他的人格特質可能會在經歷很長時間後發生改變,但是內外向最不容易發生改變,內向的人往往終其一生都是內向,外向的人往往終其一生都是外向。當然,再外向的人都有需要獨處的時候、再內向的人都有需要社交的時候,內外向是一條連續光譜,而非具有明確界線的兩邊。
更有趣的是,其實本書從第二章開始提出的社交建議,就跟內外向一點關係都沒有了,這些建議對外向人而言一樣重要且有用。關鍵在於,外向人即使「喜歡社交」,也不見得「擅長社交」,更不見得「擅長建立關鍵人脈」,這三件事情的層次完全不同。內外向人即使有「厭惡/喜歡社交」的差異,但這並不表示內向人的社交手腕比較差、或者關鍵人脈比較弱。
我舉個例子,例如男性因為有較多的男性賀爾蒙與睪酮素,因此比女性容易練出肌肉;但這就表示女性無法練出肌肉、或者有刻意鍛鍊肌肉的女性的肌肉量比一般男性少了嗎?同時,如果提到的鍛鍊肌肉方式其實對於男女而言沒有差異,那麼這建議就不是專門寫給「女性」,而是寫給所有人。
如同我一開始說的,這本書不是完全沒有任何價值,而是,含金量太低。這本書的內容濃縮成一篇兩千字專欄文章就非常具有閱讀價值,但寫成一本書?另外,日本翻譯書最常出現的書名詐欺(而且這本真的不是亂翻譯的問題,原文書名就是這個意思)放在本書依然成立,讓人覺得,其實作者乖乖寫一本《在矽谷工作過的日本人的社交心法》不就好了嗎?
總之,如果你喜歡讀輕薄短小、內容簡單、有明確建議的書,不管你是內向外向,本書都相當適合你。反而是,如果你是真正深思熟慮的內向人,而且已經讀過相當多關於內外向人格的著作,果斷放棄本書準沒錯。
#中秋連假第一天第一本書
#內向人
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 在 Fernweh illustra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小第一堂色彩課,老師就教大家:
紅黃藍是三原色,可以調出其他所有顏色,三個混在一起會變成黑色⋯
可是實際操作的時候往往調不出理論上的顏色,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我們現在學的紅黃藍三原色概念
基本上是在1920年,由一位瑞士畫家兼美術教育者約翰·伊登所提出的色彩模型
#伊登十二色色環
想必只要有上過小學自然或美術課的同學,一定都看過這張圖
從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出一些重點,包括三原色、顏色的補色、還有顏色與顏色之間可以調出別的顏色等等⋯⋯這都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東西
代表伊登提出的理論對後續一百年的美術教育真的影響深遠
不過伊登這個理論卻有一些問題
那就是
▸伊登宣稱三原色相加會調出黑色,實際上沒辦法
▸圖中的紅黃藍三原色,並沒有辦法調出圖中介於原色中間的綠色和紫色
▸事實上在顏料的世界並沒有所謂的「原色」可以調出所有色彩
▸我們無法使用紅黃藍系統調出洋紅色來
▸這個色輪所有色相的顏色並不成比例,就像時鐘鐘面上有一堆數字聚集在同一個角落,從紫色到綠色這段色彩間距是非常小的;相反的,從黃色到紅色這段色彩,間隙卻非常大,大約整整拉伸了兩倍的弧度
原因大概是因為我們眼睛對紅色到黃色這段色彩差異感受比較敏感,對藍紫色卻比較不敏感。而且,從人類開始畫畫以來,暖色調(紅橙黃)的顏料選擇一直都比冷色調(藍紫綠)更為繁多
由於以上這些問題,所以代表伊登選擇的紅黃藍三原色其實是不太對的
如果我們要重新選擇原色,那就要再追本朔源,回到兩百多年以前了解——牛頓提出的光學色彩理論
#光學物理:色彩的加法
早在17世紀,22歲的牛頓便透過三稜鏡,將一束白色自然光分離成一連串連續的彩色光譜,發現了色散現象
於是,他便發現白光可以被分解為不同顏色的色光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要組成白光,最少需要多少顏色呢?
這裏就要了解人體的生理構造
#原色的數量取決於視網膜中有幾種辨色細胞
1802年,英國物理學家楊格發現混合🔴紅(R)、🟢綠(G)、🔵藍(B)三個顏色的光,可以組成白光,並推論人眼有三種感光細胞
原來只要三種色光,依照不同的比例混合
便可以組成我們能夠看見的色彩
所以對人眼來說,色光三原色便是#紅綠藍
所以色彩的加法原則便是
【我們看見的顏色=所有射進眼中的光線的疊加】
而對每種生物來說,原色的數量都不一樣,完全取決於該生物的眼球構造
像鳥類多半都具有四種感色細胞
因此對於他們來說,就有四種原色
好了,解決了自體發光的物體的色彩法則
但我們平常看到的東西,都是反射光線讓我們看見的
這時候又要怎麼看他們的顏色呢?
#色彩的減法理論
我們之所以可以看見一朵紅色的花
是因為當白色日光照射他時
花朵吸收了綠色和藍色的光線
只反射紅色光線進入我們眼中
我們才得以覺得他是紅色
而白花,則是因為其沒有吸收任何光線
光線全反射入我們的眼中,所造成的感受
(或者是最少同時反射了紅綠藍三色光,看起來也會是白色)
【我們看見的顏色=白光-其吸收的光】
這便稱為「色彩減法理論」
所以我們就可以因此推導出平常調色使用的#色料三原色分別是
▸吸收了紅光,反射藍光與綠光的青色顏料(Cyan)
▸吸收了藍光,反射紅光與綠光的黃色顏料(Yellow)
▸吸收了綠光,反射藍光與紅光的洋紅色顏料(Magenta)
有沒有發現他們正好都是分別吸收了色光三原色的其中一個顏色呢?
沒錯,所以色光三原色紅綠藍正好分別是色料三原色青、黃、洋紅的補色喔!
好啦,解釋了這麼多,我們只剩下最後一個疑問
所以 #紅黃藍三原色的理論到底是哪來的?
其實這完全是因為知識傳播的不對等所造成的
在當時,研究色彩三原色與光學色彩理論的人,並不是同一群人
再來,當時的人對於光學還有人眼辨色的原理也還沒有這麼了解
於是許多畫家便依照長久累積下來的經驗、以及老師的傳承
歸納出紅黃藍作為色彩三原色的理論
時間回到牛頓發現色散原理後沒多久
1725年,一位德國畫家Jacob Christoph Le Blon便受牛頓的啟發
根據經驗推出了屬於顏色的三原色
即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紅黃藍模型
他發現,根據這三種顏色可以調配出人們想要的大部分顏色
此外,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以前的顏料並不如現在這麼輕易可得
色彩種類也沒有這麼豐富
因此,因此一向珍貴的硃砂與飄洋過海的青金石製成的硃紅與群青顏料,便成了畫家心中的原色了!
加上後來美術教育者伊登的大力推廣,紅黃藍才成為大家普遍一般認為的色料三原色
#結論
世界上並沒有任何一種三原色,能夠調配出所有的色彩
之所以CMY會廣泛被大眾使用,是因為透過這三種顏色,可以使調色豐富度最大化而已
基本上,只要是在色環上,任何一個最外圍的原主色,都有同等資格當作原色
可想而知,也並沒有一個色相是次等的、或合成的
綠色、橘色、與紫色的階層,就與黃色一樣重要
如果要學色彩學,請從正確的CMY色輪開始學起
老師教紅黃藍三原色只是因為出於繪畫領域長期下來的習慣,但不代表這個習慣是對的
事實上,根據我在國中當美術老師的朋友消息
學校的色彩學教材都已經將傳統的伊登紅黃藍色環換成較為正確的CMY色環了
所以,為了不被孩子們嘲笑
我們一起建構正確的色彩概念,好嗎?
#色彩學
#watercolor #colortheory #三原色
-
免費下載水彩工具購買指南👇
https://fernweh-art.ck.page/c68e2a7d0d
看完整文章👇
https://fernweh-art.com/color-wheel/
追蹤instagram看更多水彩教學👇
https://www.instagram.com/fernweh_illustration/
訂閱youtube看畫畫過程👇
https://www.youtube.com/c/fernwehillustration
連續光譜不連續光譜差異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奇才》x2本
🚀《奇才:揭開擁有非凡創造力的祕密》為我們揭密改變世界的創新者們擁有哪些 #古怪特質。他們是:賈伯斯、愛因斯坦、馬斯克、居禮夫人、富蘭克林、愛迪生、特斯拉、狄恩卡曼。
📚這本書就像是一段企管理論與偉人傳記的交響曲,讓你輕鬆流暢地認識這些怪咖,同時又能學到背後的理論精神。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quirky/
【這本書在說什麼?】
《奇才:揭開擁有非凡創造力的祕密》的作者梅麗莎‧席林(Melissa A. Schilling)是創新領域的專家,任職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管理與組織教授。在這本書裡,她將為我們揭密改變世界的創新者們——奇才——擁有哪些共同特質。
她挑選了八位不同時期的連續創新代表人物進行分析,他們分別是:賈伯斯、愛因斯坦、馬斯克、居禮夫人、富蘭克林、愛迪生、特斯拉、狄恩卡曼。透過「多重個案研究途徑」手法,描述個案與故事,反覆檢驗每個可能的組合,找出共通性和差異處。
作者發現他們展現了一些共同的「古怪特質」(對…他們大部分是怪咖),這些特質對他們的創意點子和實踐目標的熱情都有著重大的影響。這本書就像是一段企管理論與偉人傳記的交響曲,讓你輕鬆流暢地認識這些怪咖,同時又能學到背後的理論精神。
那些瘋狂到自以為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是改變世界的人。—史蒂芬.賈伯斯
【我們(普通人)從奇才(怪咖)身上學到什麼?】
在這八位怪咖之中,我除了讀過馬斯克的精采傳記《鋼鐵人馬斯克》,對於其他七位的認識都不夠深入,程度僅止於報章媒體與教科書的介紹。但是《奇才》這本書一次湊齊了八個偉人的人格特質分析,讓我讀完後有種意猶未竟的感覺。
書中羅列了這些奇才共同具備的七種古怪特質,分別是:疏離感、極度自信、創意思維、目標遠大、工作動力、時代機遇、善用資源。這些特質讓他們創造力非凡、熱情常駐、堅持不懈,達到改變世界的非凡成就。
以下整理我讀完之後,學到五個可以套用到個人生活與團隊領導的心得,同時節錄一些讓我很有啟發的段落,也與之前讀過的其他書做一些關聯性連結。
【1.挑戰常規和典範的勇氣】
馬斯克領導的 SpaceX 和 Tesla 在火箭科學與電動車領域,屢屢挑戰普遍公認且傳統的解決方案,在這些領域成為前無古人的先驅。賈伯斯領導的皮克斯動畫公司,更長年位居電影動畫領域最具創新力的領頭羊。
書中這段話令我很有感觸:「假設每個人都必須達成共識才能執行下去,員工們可能更不願意提出異議,反而接受那些毫無爭議的觀點。以達成共識為目標,就可能演變成以傳統解決方案為目標。」
在必須循規蹈矩的單位(例如生產線人員)或許得嚴格遵循規則,但如果是必須提出創新方案的團隊,一味尋求共識恐怕會扼殺許多創意。對於個人而言,《黑馬思維》提出的重視「個體化」而非盲目從眾,則能讓你具備挑戰常規和典範的勇氣。
【2.創造遠離人群的專心環境】
這些怪咖最富有創造力的時候,通常都是與群眾甚至親人脫節,展現出強烈的「疏離感」。有些人是刻意選擇疏離、有些則是與生俱來的孤僻個性。總而言之,在最不受外界影響的情況下,得以獨立思考與盡情創造。
在人際關係表現冷淡的愛因斯坦,是這樣描述獨立思考能力的:「在生命饗宴裡,我認為真正可貴的不是國家,而是富含創造力、有情感的個人和人性;唯有個人才能帶來崇高與卓越,群體本身在思想和感覺上總是遲鈍。」
如同《安靜,就是力量》書中提到,不當的團體思考反而可能扼殺內向者的創意,具有內向性格的怪咖們傾向擁有自己的時間。對我們而言,創造不受打擾的專心環境,在工作與生活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極度專注力》這本書則提供許多實踐指南。
當個孤獨者。那會讓你有時間去質疑,去尋找真理。—愛因斯坦
【3.建立無懼失敗的自我效能感】
這些改變世界的怪咖之所以能無視傳統束縛、不斷創新,都具備一種作者稱為「自我效能感」的特質,這是一種「對於自己解決問題和實現目標的強大自信心,無懼普通人無法完成的項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馬斯克莫屬。
年幼的馬斯克猛嗑大英百科全書,發現眾人對他的理解力與記憶力大感驚訝,因此明白自己的程度,以及別人可能跟不上他的腳步。強大的信心造就了敢於夢想,打造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平價高效的電動車…等,看似不可能的挑戰都被他一一克服。
運用在職場工作與個人生活上:團隊可以參考克服種種困難的企業案例;個人可以讀偉人傳記體會他們克服失敗的心境。執行面的重點是給予難度適中、可以達成的挑戰,建立成就感,知道自己可以克服艱難、達成目標,進而培養起自己的自信。
此外,總是記得要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如同《學得更好》書中說的:「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而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讚揚大膽而聰明的失敗,失敗其實是一種有用的進步實驗。
【4.懂得激發遠大抱負與目標】
書中的怪咖們都表現出強烈的理想主義和對崇高目標的熱切追尋,這種使命感深深影響了他們的行為。例如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試圖實踐美德上的「道德完美」,他認為「勤奮」是最能代表自己的良好品格,畢生努力工作並且相信其價值。
隨著他投入科學研究,並且創造出多項專利發明之後,他也堅持不要從中獲利。他在自傳寫道:「我們得益於他人的發明,也應樂見有機會用自己的發明為他人服務,我們應該慷慨且無償地將發明貢獻給他人。」
擁有強烈理想的支撐,也提供了某種程度的自我防禦方式,讓人面對嚴厲批評與挫敗時還能堅持下去。富蘭克林的平等、寬容、勤奮、慈愛等理想,正是他一生的指引動力。這種邁向目標途中「排除萬難的勇氣與決心」在《恆毅力》一書中有更多著墨。
【5.透過自學拓展跨領域的知識】
你一定很好奇,這些怪咖的腦為什麼總有源源不絕的靈感?原來從馬斯克、愛迪生、愛因斯坦、特斯拉及富蘭克林的身上發現,每一位都啃書如癡。他們從書中汲取大量的養分,雖然在學校表現不一定好,但都透過書籍與「自學」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疆界。
賈伯斯雖然從大學退學,但仍留在校園旁聽自己想上的課。富蘭克林和愛迪生雖然沒有顯赫的學歷,幾乎是自學成材。居禮夫人在進入索邦大學讀書之前也是靠自學練功。愛因斯坦在任職專利審查員工作期間,持續自己研讀物理並產出最重要的那些論文。這股對自學的熱愛,就是邁向遠大目標的燃料。
對我們而言,可以讀《學得更好》學到「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也可以讀《超速學習》發現「深度的學習技巧不是天才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能擁抱的成就」。
【後記:做出自己的選擇】
讀完《奇才》之後有個感觸,除了關注這些改變世界的怪咖「擁有」的古怪特質,我們也可以觀察到他們究竟「付出」(失去)了些什麼。追求使命的背後,他們大多數工作時間極長、喪失休閒和睡眠、疏離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對於一般人而言,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中學到的是,如何運用與接受這些特質,並且在自己願意付出的條件下,發揮自己最大的潛力。我們或許無法像他們一樣改變全世界,但我們能從改變自己內心世界出發,慢慢地改變周遭與自己最親近的世界。
推薦這本輕鬆易讀的書給學生與上班族,認識這些創新者的特質,思考自己如何複製與應用。也推薦給企業主或職場主管,發掘你怪咖下屬的妙用。最後,願每個人都能「在奇才與庸才的兩個光譜極端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代表色彩」。
洗澡時人人有過突發奇想,但走出淋浴間、把身體擦乾採取行動的人,才會真正有所作為。—諾蘭.布希內爾
【抽獎辦法】感謝 樂金文化.富者樂金
1、抽出「2本」《奇才》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為什麼想讀這本書?例如:「我想知道愛因斯坦有多麼怪咖!」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6/15(一)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兩名正取,兩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6/17(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