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速必一健保給付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速必一健保給付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速必一健保給付產品中有18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九月 #國際失智症月,齡予今天看到非常開心的消息: 健保署 砸3.4億!兒童罕見癌、失智症等5藥納健保給付 - 齡予也是失智症患者家屬。齡予的外公高齡九十多歲,過去幾年也逐漸出現一些失智、退化症狀。 一開始是一向很會開車的外公,開始出一些過去不可能發生的擦撞小車禍,他雖然沒說,但車子出現小傷痕。 本...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近日天氣不穩、日夜溫差大,因偏頭痛而求診的民眾隨之增多。偏頭痛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場夢魘,時不時就發作,一旦痛起來,根本無法專注在工作上,甚至影響生活。究竟為什麼會偏頭痛?該如何治療? 偏頭痛是「嚴重版的頭痛」 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醫師解釋,偏頭痛通常是比較嚴重的頭痛,頭痛的形式大部分是脈搏式的跳動,大...
「速必一健保給付」的推薦目錄
速必一健保給付 在 Jamie醫學日記|讀書×學習×生活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16:10:37
. 【與狼共舞的日子】 . 2014年底,我穿著綠制服第一次踏進了風濕免疫科的診間。原先只是因為嘴破、皮疹、疲倦等問題到保健室跟阿姨聊天,卻得到「你要快點去看風濕免疫科」的答案。過去曾是鐵人三項選手的我,一直都健康得不得了。挽起袖子抽了血,候診區放眼望去都是中老年人,才剛滿18歲的我到底在這幹嘛? ...
速必一健保給付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1:14:04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無國籍的移工小孩 #在疫情之下的黑戶寶寶〕 今年六月底,疫情依舊肆虐的時期,聯合報報導指出淡水某檢疫所收治一對新冠肺炎確診母子,相關人員在造冊登記時才意外發現該五歲孩童並沒有戶籍、國籍,是由失聯移工母親所生的「黑戶寶寶」。 今天要向各位壯士們介紹,那些一出生就沒有國籍,...
速必一健保給付 在 ❤️??✨希兒✨❤️??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18:13:45
#抽獎 #抽獎文 現在面對越來越少子化的現象 相對大家養毛孩的機率都變高啦! 光是希兒自己也養了一隻臘腸菲姐~ 但是有養毛孩的經驗都知道 每次毛孩要看醫生那個醫藥費都貴的離譜🥲 這時所有的家長們應該很多o.s.爲什麼毛孩都沒有健保可給付呀!? . 這次希兒剛好碰巧遇到ㄧ個毛孩專用滿厲害的產品🤩 讓大...
-
速必一健保給付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9-25 17:23:10近日天氣不穩、日夜溫差大,因偏頭痛而求診的民眾隨之增多。偏頭痛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場夢魘,時不時就發作,一旦痛起來,根本無法專注在工作上,甚至影響生活。究竟為什麼會偏頭痛?該如何治療?
偏頭痛是「嚴重版的頭痛」
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醫師解釋,偏頭痛通常是比較嚴重的頭痛,頭痛的形式大部分是脈搏式的跳動,大約會持續半天到三天左右,且疲勞也會加劇偏頭痛。
偏頭痛症狀:畏光、怕吵、噁心、嘔吐。
由於頭痛是神經系統不平衡所導致,因此還會伴隨頭暈、眼睛脹痛、肩頸痠痛等,嚴重時還得停止工作、休息,生活品質大打折扣。
止痛藥怎麼吃?
止痛藥越早吃越好:偏頭痛症狀出現的一小時之內吃,效果最佳。當偏頭痛太嚴重時才吃藥,止痛效果就沒那麼顯著,反而會吃更多止痛藥,造成反效果。
頻繁服用恐造成藥物成癮:若一週有超過兩天以上都在使用止痛藥,容易造成藥物過度使用,長期下來很有可能導致藥物成癮。
預防用藥:林志豪醫師說明,最近較新的治療趨勢是使用預防用藥,可調控神經傳導,使神經比較穩定,減少偏頭痛的頻率,進而降低使用止痛藥次數。
肉毒桿菌:治療偏頭痛新選擇
談到極端的偏頭痛案例,林志豪醫師分享,曾有位痛了十幾年的慢性偏頭痛病患用盡各種方法,止痛藥、施打止痛針劑、甚至是接受疼痛科的神經阻斷術,但效果都有限。直到為這位病患施打肉毒桿菌後的三個月,效果非常顯著,頭痛幾乎都消失了。
肉毒桿菌最為人熟知的用途是醫學美容,而因肉毒桿菌能阻斷誘發頭痛的神經傳導物質,所以能治療慢性偏頭痛,效果可持續三個月至半年。不過目前健保未給付,必須自費施打。
告別偏頭痛,從生活作息開始改變
誘發偏頭痛的常見因素有壓力、睡眠品質、情緒、天氣、飲食等。林志豪醫師分析,偏頭痛通常代表身體某些方面失去平衡,生活上的「太多與太少」都會造成偏頭痛,例如睡得太多、太少,壓力太大、突然釋放壓力,都可能是偏頭痛的原因,因此維持規律生活可使偏頭痛發作機率減少。
當生活調整無法抑制偏頭痛,偶爾使用止痛藥也是應對偏頭痛的選擇,不過當發現止痛藥已無法幫助偏頭痛時,盡速就醫尋求醫師評估症狀,才能讓偏頭痛得到適當控制。
【完整文章】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51
【相關文章】
一天只要70秒的頸椎回正操,真正終結偏頭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188
不吃止痛藥也能治頭痛!6招簡單止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697
頭痛昏眩胸悶...這些症頭自己正確刮痧立即改善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191
【更多養生影片】
保護眼睛吃什麼?眼科醫師:第一名好食物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Jh8x6_pLtE
每天3招 遠離膝關節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6AhqItELKQ
防癌抗發炎大功臣!維生素D如何補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FFwaKC_dEU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
速必一健保給付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1-05-08 21:43:28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醫師強力呼籲 改善婦幼醫療環境
今天是母親節,就在大家陪著媽媽們過節的同時,今天有一群醫師站出來替台灣的孕婦和兒童請命。因為他們發現國內婦幼的就醫環境越來越不好,像是健保給付的孕婦免費超音波,不僅只有一次,而且內容也很陽春,很容易造成醫療糾紛。另外,孕婦產檢也出現貧富差距,經濟弱勢的孕婦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自費作詳細的產檢。還有,婦產科醫師人才一直流失,未來孕婦要生孩子可能會找不到醫生。
三個醫護人員圍著小嬰兒,準備抽血,但是嬰兒的血管難找,被針扎了又會不舒服得扭動,想要順利抽到血常常必須要費時一個小時以上,針頭可能一再報廢,醫護也必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但是抽完血之後得到的給付,大約只有22元。
兒科吃力不討好,導致畢業在即的準醫生,不願意投入,而面臨同樣窘境的,是婦產科,除了必須24小時待命之外,像是健保只針對孕婦給付一次的免費超音波,而且篩檢的項目只有胎位、胎盤、羊水,根本無法完整看出胎兒是否正常,很容易引發醫療糾紛。
尤其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經濟弱勢的孕婦,根據健保局規定,整個懷孕周期也只能接受一次超音波檢查。
另外婦產科醫學會統計,目前在線上執業的婦科醫師,已經有四成五的超過55歲,加上準醫師不願意投入,醫師直言,如果醫療環境沒有改善,未來恐怕出現孕婦要生產卻沒有醫師接生的窘境,必須一再轉院,成為人球,他們呼籲政府在鼓勵生育之際,一定要先給婦幼良好的醫療環境!
讓女人安心生產 籲國家承擔風險
除了醫師出來呼籲之外,今天還有多個婦女團體也一起站出來呼籲國家要挺母親。她們希望國民年金應該跟勞保一樣增加生育給付,另外立法中的生育風險補償基金,也應該儘速三讀通過,讓女人生產的風險可以由國家承擔,如此一來,才能鼓勵女人生小孩。
新生兒的出生,就是媽媽最大的喜悅,看到孩子健康長大就是媽媽最大的心願。
不過現在願意當媽媽的人越來越少,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台灣總生育率只有0.91,平均每位婦女一輩子生不到一個小孩。
商家都知道要營造母親節的氣氛,婦女團體批評只有政府不知道,為了鼓勵女性生小孩,也要國家負起責任,民進黨立委黃淑英呼籲國民黨支持生育風險補償基金條例草案,至少在明年母親節給母親一個禮物。
根據統計,2009年生產死亡的產婦有16人,出生未滿月的嬰兒有452人,這些家庭都是基金補償對象,此外立委也認為國民年金應該比照勞保加入生育給付,國家用具體行動挺母親,才能真的解決國家少子化的問題。" -
速必一健保給付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1-05-01 21:54:18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今天5月1日有多項新措施開始實施,包括自備環保杯就可以享優惠,還有預售屋附屬建物的屋簷和雨遮不可算進買賣價格,以及沒有中醫師親自推拿民眾就要自費等等的新措施。
拿自己的杯子買飲料不但可以折價2到10元,還有店家推出加量不加價的優惠!環保署5月1號起,強制規定全台灣一萬多家的超商、連鎖速食和咖啡店都必須貼出自備環保杯享優惠的公告,如果沒有依規定執行,第二次又履勸不聽,最高將罰30萬元。
節能減碳作環保的不只環保杯,台北百貨公司、量販以及旅館從現在起也都要遵守,室內冷氣必須維持在26度,最多正負0.5度誤差,如果沒照規定業者也將被開罰1-3萬元。
而隨著國際油價節節升高,包括社會弱勢、計程車、以及大眾運輸工具等,只要油價上漲3塊錢以內都由政府補貼,並從從五月一號開始先試行三個月,不過對於政府的美意,計程車卻認為只是杯水車薪。
另外設有推拿調理的中醫診所所,未來只能由中醫師進行推拿,健保才會給付,如果由推拿師來推拿,民眾得自掏腰包。還有,新制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正式上路,附屬建物的屋簷和雨遮不可算入買賣價格。五一新制規定多,為了自身權益,詳細規範還是趁早看清楚。"
速必一健保給付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九月 #國際失智症月,齡予今天看到非常開心的消息:
健保署 砸3.4億!兒童罕見癌、失智症等5藥納健保給付
-
齡予也是失智症患者家屬。齡予的外公高齡九十多歲,過去幾年也逐漸出現一些失智、退化症狀。
一開始是一向很會開車的外公,開始出一些過去不可能發生的擦撞小車禍,他雖然沒說,但車子出現小傷痕。
本來記憶力很好的外公,開始語焉不詳,有些事情交代不清,遇到詢問有時候眼神也有點飄忽,引發家人注意,家人不排斥就醫而且反應很機警,趕快帶外公去檢查,幸運地及早診斷出來。
遍尋適合治療的過程中,外公一度狀況比較嚴重。跟外公同住的外婆,是外公最重要的慰藉,只要外婆不在,外公就會很焦慮不安,因為很多事情很多人他都忘記,記得最清晰的就是這個老伴。
兒孫輩大家放下手邊工作,輪流帶著他全台趴趴走四處求醫,不管新型藥物要多貴,只要夠減緩症狀,都願意嘗試,外公也在大家哄騙下必須要出入過去最討厭的醫院,而藥費確實也是一筆不小開銷。
不管是病患或者家屬都很辛苦。
比較少能回去看外公的齡予在外公的餐桌、客桌下,壓了好幾張主播照,提醒家人要記得開電視聽我播新聞,提醒外公這是孫女,希望讓他有點印象。
可惜這招沒效哈哈,每次再見到阿公,當我指著照片說這是我的時候,他會看看照片再看看我,說不同人,照片這個比較水。
喜歡看孫女有點惱,但也讓我們開心,阿公雖沒以前精明但還是很幽默。
-
全球失智症患者正在快速增加,在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
推估民國109年12月底台灣失智人口共303,271人,佔全國總人口1.29 %,亦即在台灣約每77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
-
如今,健保署一口氣宣布五種新藥加入健保給付,包括治療NTRK基因融合實體腫瘤、帕金森氏症等新藥;及2種治療失智症治療藥物於阿滋海默氏病的失智症、放寬成人過動症治療藥品、治療社區性肺炎抗微生物藥物擴增於新生兒及嬰兒。
將分階段在今年11月及明年1月正式上路。
患者跟家屬負擔可以顯著減輕,謝謝政府用心。
-
專家們提醒,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很多家屬都以為患者是老番癲、老頑固,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因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但是事實上他已經生病了,應該要接受治療。
-
若家中長輩出現認知功能障礙、記憶力變差、性格改變等症狀,要懷疑可能罹患失智症,建議盡早就醫檢查,因為只有透過確定診斷,評估是屬於哪一類型失智症,病患才能得到適當的藥物與非藥物治療,來改善或緩解症狀,也能維持失智症患者及其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
台灣失智症協會Taiwan Alzheimer's Disease Association
有更多徵兆、病程、治療建議:
http://www.tada2002.org.tw/About/IsntDementia
-
讓大腦年輕起來! 攝取「心智飲食」延緩失智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83483
完整新聞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004377&From=Search&Key=%E5%A4%B1%E6%99%BA%E7%97%87
速必一健保給付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爺爺在我還沒印象的時候就離開了,奶奶在我的印象裡瘦小的身體在田裡穿梭,85歲都還可以割稻、種菜,她一向不習慣台北的車水馬龍,所以寧可在鄉下自由自在。
有天,她割完稻子後忘了回家的路,鄰居打電話給鄉下的姑姑,說奶奶在路邊忘了自己是誰、忘了回家的路、忘了有沒有吃飯。我們以為高齡的奶奶會一直硬朗,沒想到突如其來的 #不記得一切 讓大家不放心把她一個人留在鄉下。很快的奶奶不記得任何人,連我爸媽也從她記憶裡抹去了。
即使奶奶走了20多年,那段奶奶回到好像新生兒的狀態,我依然鮮明的記在心裡。如果有一天我的媽媽不認得我,忘了我們曾經一起擁有過的回憶,也這樣忽然記不起回家的路,把我從她的記憶裡抹去,那我該有多惶恐、多傷心?
#好希望以後阿茲海默症是有藥可以治癒的
科學家一直在研發很多的新藥物,我自己也常常聽到很多這類的訊息,一款新藥的產生,背後都是要付出非常多的心血,從研發到上市平均得耗費10至15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試想,就像新生兒從出生,到培養至上國中甚至大學,還不一定能確保這「顆」新鮮人可以順利進入社會。
對阿茲海默症或是很多的疾病而言,即使需要花費數十年時間,目前都還是很多科學家努力研發的目標,希望讓病患有更好的藥物或醫療資源可以改善病況或生活品質,像是慢性疾病或是心血管疾病,以往一天要分多次服用不同的藥物,但現在有新的藥品可以一天只吃一到兩次減少服藥次數,對於長期服用多款藥物的人來說,真的是非常大的幫助。
但新藥可以在健保系統裡被使用,也還要通過健保新藥給付審核流程,完成後通常健保會訂出給付的範圍和條件,但符合使用的條件會依不同的情況而定,也不是每種新藥的審查都會很順利。例如有些藥物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但受限於種種因素健保無法給付就必須要 #自費,像是奶奶在治療期間自費的止吐藥效果就很好,為了減輕她的不舒服,我們都會請醫生幫忙開立自費藥品,但的確也是一筆花費。
雖然我們的健保制度已經非常棒,我們自己也是受惠者,但我相信還有非常多的人在治療過程中會遇到自費藥物的選擇、醫療費用可能會加重的問題,除了期盼政府能增加新藥預算,加速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我也和小露小梨討論過,因為健保資源有限,若能透過部分負擔的方法,健保幫我們付的醫療費用,自己也負擔一小部分的錢,提醒大家醫療資源很寶貴,我們都覺得很棒!
我想很多病友或病患家屬都會跟我一樣,願意支持部分負擔,付出一己之力,讓醫療環境有更多資源,讓健保能永續經營!
你也跟我們一樣願意支持新藥發展嗎?
歡迎分享這篇文章,並拍攝跟我一樣的儲蓄畫面,讓我們付出一點點力量,投資更美好的未來 #健康永續你我相挺。
#健康永續你我相挺 #支持部分負擔 #增加新藥預算 #看得到用得到
#教育從小做起 #帶著露梨付出一己之力
速必一健保給付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
「吃的疫苗」營養三法帶動食安軟實力
民眾黨團籲:政府應盡速推動營養三法!
政府守護台灣民眾的健康其實除了推廣疫苗之外,也應該呼籲注重「吃的疫苗」,也就是增強自身免疫力,靠營養均衡來維持健康。台灣民眾黨團幹事長蔡壁如、副總召高虹安和立委賴香伶邀請台灣營養基金會創辦人黃青真、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金惠民和長庚科大保健營養系副教授許青雲今(6)日共同召開記者會,盼推動營養三法:《國民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法》、《食農教育法》、《學校供餐法》,讓全民「省錢賺健康」。
立委蔡壁如表示,我國健保支出健保支出總額以每年5%的比例成長,年增約300億元,是相當可觀的一筆支出,因此民眾黨團呼籲推動營養三法,吃得營養正是健康的第一要素。食安是國安問題,根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宗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是社會未來的首要目標,除了三月底民眾黨團開過的《國民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法》公聽會外,對於《食農教育法》、和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學校供餐法》也持續推動;這三個法案分屬衛福部、農委會與教育部,三者同樣重要、不能偏廢,國民的健康需要跨部會通力合作。
蔡壁如強調,《食農教育法》主要概念就是推動友善農業及食品產業,致力於全體國民取得安全、營養且足夠的糧食;其中「蔬食友善環境」、「地產地銷」與「剩食」是主要的三項核心概念,也呼籲減少浪費、吃得安心。食安與農業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兩者對於現代人飲食都非常重要。隨時代進步,食安監測都達一定水準,更應該從如何吃得更好的角度來思考,增進國民福祉。
立委高虹安強調,政府有責任給予學生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尤其學校營養午餐這一環更不容忽視;但相較於早已制訂有關學校飲食健康,並將飲食納入教學的日本、韓國,台灣在學校供餐上並無完整的規範,僅在學校衛生法中訂定五條規定,不僅無法涵蓋學校供餐所面臨的問題,也未能推動飲食營養教育或健康促進的觀念,反而是讓地方政府各自為政,導致學生膳食品質參差不齊。全台在學期時間每日供應近180萬份的學校午餐,卻僅有538位營養師替學校供膳把關,相當於一位營養師需要負責3345位學童的營養午餐,營養師、廚工人力不足、待遇有待加強等,均直接影響到學生用餐品質;更不用說偏鄉地區學校履次面臨辦伙規模小、經費不足,導致供餐廠商流標的困境。
高虹安呼籲政府應訂定明確且全國通用的供餐規範與標準,避免一國多制的營養標準,造成不同地區學童發展不均而耽誤學生成長。在資源分配上,也應訂定因地制宜的價格機制,增加對弱勢、偏鄉學子供餐的補助比例和總額,才可能對全國的學生都提供優質的膳食,讓他們營養、健康、快樂的成長。
立委賴香伶則表示,日常生活中如未充分攝取維持健康身體所需的必要營養素,就會陷入「低營養」,長期下來容易因為體力和免疫力降低而受到感染,甚至引起低蛋白血症;甚至到了高齡期,人體用營養打造身體的能力,比不上分解身體組織以獲取熱量的能力,就會發生肌力和肌肉量減少的肌少症。肌力下降就容易感覺疲累,活動力下降,導致身體功能衰退,又造成活動量減少,食慾更差,低營養問題更嚴重,陷入惡性循環;75歲以上的高齡者需要照護的原因之中,低營養等身心活力下滑所占的比重,已經高於腦中風等疾病了。
賴香伶強調,行政院永續會於108年7月亦提出「臺灣永續發展目標」,其中的核心目標為「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政府應該要制定國民營養及健康飲食計畫,並遵循台灣永續發展目標。2020年7月健保署公布2019年10大燒錢疾病,慢性腎臟疾病再度居首,39.7萬人共耗費533.16億元;其次是糖尿病309.6億,齒齦炎及牙周疾病花費180.03億居第三。這些慢性疾病的發生很可能與飲食有關,若國家致力於促進正確健康飲食觀念、攝取均衡的營養食物,都能緩和或降低國人的慢性疾病負擔。此外,訂立政府機關(構)應支持或協助辦理實物給付之團體,要將營養問題納入考量;政府也應擬定國民營養及飲食建議攝取基準。
台灣營養基金會創辦人黃青真表示,在國家發展進步神速的當今台灣,政府居然沒有整體的政策與規劃,四十年前的衛生署已警覺這項業務需要具專業之專責單位,而提出「國民營養法」立法之議;立法未成,此業務隨著組織變遷,持續由早期「食品衛生處」、「食品藥物署」至目前之「國民健康署」兼辦,遑論其他相關機關單位。相對於日常生活中常見之菸害防治、癌症早期篩檢等宣導,提高「飲食健康識能」與推行「健康飲食環境」之宣導極為少見,呼籲政府「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法」立法不能再在等下去!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表示,全民免疫力提高不只在於打疫苗的保護,更是應該從胎兒到銀髮的全人健康營養照顧檢視,Covid-19疫情下,這幾個月凸顯我國飲食、健康和教育相關的公共政策十分脆弱。台灣孩子的齲齒比例高、體位不佳、飲食營養失衡、學校午餐亂象等種種問題,在欠缺學校供餐法、國民營養法的情況下,正說明了錯誤或遲滯的政策,已經將台灣孩子們的未來帶到險境。執政者必須立即作為,不僅僅是農委會推出《食農教育法》而已,更應由中央層級來跨部會推動攸關著下一代台灣人的健康三法,從根本為兒童和國民的全人身心發展通盤規劃。
民眾黨團表示,行政院應盡速將《國民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法》及《學校供餐法》的草案送至立法院審議,並在本屆第四會期完成三讀立法,以增進國民健康,強化防疫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