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鳥隨筆其壹佰柒拾陸
【學測之後】
學測成績公布幾天了,先來說兩個小故事吧。
兩個,在我身邊發生的故事。
.
.
高中時,班上有位同學L。
L是個非常確定自己志向的朋友,至少曾經是這樣的。
L對物理非常有熱情,出於這樣的熱情,他的理想志願就是台大物理。
.
『我一定要考到台大物理系,如果學...
#凡鳥隨筆其壹佰柒拾陸
【學測之後】
學測成績公布幾天了,先來說兩個小故事吧。
兩個,在我身邊發生的故事。
.
.
高中時,班上有位同學L。
L是個非常確定自己志向的朋友,至少曾經是這樣的。
L對物理非常有熱情,出於這樣的熱情,他的理想志願就是台大物理。
.
『我一定要考到台大物理系,如果學測考不上,就指考,再考不上,我就重考!說到做到!』
.
打從我高一認識他開始,他就不停地再說這番話。
不敢說聽過破萬次,但破千是肯定有的。
對他而言,台大物理不只是『第一』志願,更是他當時的『唯一』志願。
奈何,就是這樣的唯一,竟然也有改變的一天。
___
正如現在某些的朋友狀況,那一天,L收到了他那令人心碎的學測成績單。
.
『數學14級。』
.
這個成績老實講,其實也挺好的。
但對L來說,肯定是不夠用的。畢竟台大物理的數學幾乎每年都得15級。
難過、失落、逃避,各種情緒開始交織。
L知道,他為了學測付出的一切,都付諸流水了。
曾經嘴裡嚷嚷的台大物理,已成了個奢望。
.
『徬徨』成了心頭唯一的想法。
在準備學測之前,L從未這麼拼命的讀書。
奈何,就是這樣的努力,還是與夢想擦肩而過。
徬徨之後,接的是『懷疑』。
.
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這個能耐能到達夢想。
.
『沒有台大……清大好像也不錯吧?』
.
歷經無數的糾葛,一個從未有過的想法就這樣兀自的迸出來。
想通了嗎?將就了嗎?都算吧!
總之,那一刻,心理的那個志願被竄改成了『清大物理』。
.
___
.
清大物理,二階考的是筆試。
作為一個以台大物理為第一志願的同學,L對自己的物理實力特別自信。
考完筆試後,可以發現L整個人儼然就是一名準大學生。
上課滑手機、愜意的睡覺、看個幾本課外書……。
.
『L,你考試考得怎麼樣?』
.
「還不錯阿,挺簡單的。不敢說一定上,但機率應該不小。」
.
『不敢說一定上喔……那,L你是不是該準備個指考啊?』
.
「安啦安啦,我知道,我都有再看。」
.
L如是敷衍道,但,從他的舉止可以發現,他壓根兒都沒想過『指考』這個詞。
___
四月底,筆試成績出來。
L沒有正取,備取四十幾。
L開始焦急了,於是翻了過去3-5年的交叉查榜。
他發現,按照過去資料,他這個名次基本上都會上,於是,他又安心了。
___
五月中旬,申請正式落幕。
L沒有上,就差個幾名而已。
但,就是這幾名,意味著L得準備指考了。
而時間已不足兩個月。
___
七月初,指考考完,八月中,分發落幕。
你猜,L最後考得怎麼樣?
是否有突然爆發?為學測雪恥呢?
不,並沒有,這並不是童話故事。
L的成績,考得比學測更差,一些他學測不願填的學校,他指考想填都填不到。
這是第一個故事。
.
.
同樣是高中好友,C。
C的目標是醫學系、中醫系、牙醫系,也就是所謂的醫中牙。
跟L的情況有點雷同,C的學測也沒到他最理想的情況。
C學測英文閱測就錯了約十題左右,這種成績基本上是和醫中牙無緣的。
拿到成績單的那一刻,C也有失落、沮喪,但,不同的是,他做了一個決定。
.
『他直接把學測成績單撕掉。』
.
直接放棄申請,背水一戰,全力準備指考。
也許你會想,就憑他學測閱測錯十題左右的程度,真的能夠有辦法在幾個月拚到醫中牙嗎?
這個故事最後的答案是
.
『他做到了,他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成功的拚到中國醫中醫甲組。』
.
這是今天的第二個故事。
相似的兩人,不同的抉擇,不同的結果。
___
最近有不少朋友私訊我填志願的事情,今天就來稍微談一下。
今年學測四科滿級分的700多人,大家知道意味著什麼嗎?
我用個簡單的舉例,過去5科滿級分人數約100、200多。
這代表全台灣最具指標性的台大醫科,在最終錄取人數差不多的情況下。
有資格通過一階篩選的人數變成往年的數倍,申請相對不易。
這對所有科系來說也是如此,因為成績相對密集,本來可能三取一的科系甚至可能會變成五取一。
___
因此,在這裡,我唯一能給大家的建議就是
.
『只填自己想念的。填完後先當沒上,準備指考。』
.
絕對不要有學測一定上這種想法,滿級分落榜早就不是新聞,今年也不會少。
也許你會害怕自己無法面對更難的指考,如果你是這樣想,我想問你個問題
.
『比起害怕指考,你會不會更害怕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
這個問題,只有你自己知道。
___
嘛,對於考試我個人是這樣覺得的啦!
.
『考試是CP值最高、風險最低的冒險。』
.
你投入的時間和成績,是可以反應在數字上的。
但在未來的很多難題上,並不是這個樣子的。
比方感情,你對另一方再好,也不意味著他就會喜歡你。
比方工作,也許你每天加班,也不代表著你會升官。
比方家庭,或許你很關心小孩,但小孩也未必理解。
考試,你的努力是可以反應在結果上的。
關鍵就在於
.
『你還願意堅持嗎?你還願意,相信自己、給自己一個機會嗎?』
.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留給你自己。
.
#醫學生 #凡鳥 #study #studygram
通過篩選倍率最低級分 在 柯志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學考招的檢討
大學考招制度年年舉辦、年年都被檢討,似乎無論大學、高中、考生和家長都有意見。對頂尖大學而言,只盼透過考招篩選,挑選到成績最好的學生;而一般大學面對少子化衝擊,只希望招好招滿,避免產生缺額為考量。但多數高中老師,則希望考科減少有利高中課程安排,在教學上有更大自主空間,落實高中學習歷程;然而,對多數家長而言,只希望考招制度設計能更公平,選才競爭過程中減少折騰。一個考招制度,卻被賦予不同目的期待。但不管制度怎麼調整,如何讓孩子能經由努力進入理想科系,才是家長最大的焦慮。
今年考招因首次實施「5選4」新制,造成大學甄試申請同分及第二階段備取爆增,很多考生懷抱希望參加面試,由於競爭者眾,不少考生鎩羽而歸,有些雖獲備取通知,但結果又期待落空,而大量考生繳交了上千元甄試費而落榜,最後二階甄試徒勞無功、白忙一場,致使很多家長和考生對今年考招抱怨不已。例如清大電機系,原預計篩選120人進入二階甄試,卻篩出506人,正取只有40人,備取392人。另招聯會指出,全部2,092個招生招系組中,有71個系組增額達原訂人數50%以上,特別是醫學系、牙醫系及幾所學校電機系也都出現較多的超篩人次。
備取人數爆增的確可避免各校產生缺額,今年申請入學,各校缺額即創七年新低。但如果各校備取浮濫,只有更增考生的煎熬與不確定性。再者,各校拉高備取人數也衍生公平性之問題,因招生簡章公告篩選倍率為3倍,依規定行事的校系可能產生缺額,未依簡章規定,拉高篩選倍率的校系就可以招滿招足。換言之,在這場招生競賽中,不遵守遊戲規則的校系反而佔了便宜。然而,究竟篩選倍率應該多少才合理?次長表示合理的數字是3.19,他會請招聯會再討論是否以4為可行性。然而,今年實際通過篩選倍率達8以上就有22個,教育部還在以4討論可行性,如此教育部說一套,招聯會做一套,各大校系又有自己的一套規則,試問家長如何安心呢?希望明年各校不要為了搶學生,故意於篩選倍率上競相飆車,讓二階甄試競爭越趨激烈,因為年年都有一批辛苦的考生啊!
至於考試鑑別度,也常是各方討論的焦點,我質詢次長現行15級分是否足以鑑別?如今「5選4」就滿分同分很多,未來還要改「5選3」,試問如何說服家長接受減少考科?次長表示大考中心建議未來在15級分中又區分為15A及15AA,不知如此是否滿足考生和家長的期待?
👉成為柯志恩的好友:
https://line.me/R/ti/p/%40dzq9154n
👉政治以外的柯志恩:
https://www.instagram.com/prof.kochihen/
👉用心質詢的柯志恩:
https://reurl.cc/z6Zxp
通過篩選倍率最低級分 在 柯志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學考招的檢討
大學考招制度年年舉辦、年年都被檢討,似乎無論大學、高中、考生和家長都有意見。對頂尖大學而言,只盼透過考招篩選,挑選到成績最好的學生;而一般大學面對少子化衝擊,只希望招好招滿,避免產生缺額為考量。但多數高中老師,則希望考科減少有利高中課程安排,在教學上有更大自主空間,落實高中學習歷程;然而,對多數家長而言,只希望考招制度設計能更公平,選才競爭過程中減少折騰。一個考招制度,卻被賦予不同目的期待。但不管制度怎麼調整,如何讓孩子能經由努力進入理想科系,才是家長最大的焦慮。
今年考招因首次實施「5選4」新制,造成大學甄試申請同分及第二階段備取爆增,很多考生懷抱希望參加面試,由於競爭者眾,不少考生鎩羽而歸,有些雖獲備取通知,但結果又期待落空,而大量考生繳交了上千元甄試費而落榜,最後二階甄試徒勞無功、白忙一場,致使很多家長和考生對今年考招抱怨不已。例如清大電機系,原預計篩選120人進入二階甄試,卻篩出506人,正取只有40人,備取392人。另招聯會指出,全部2,092個招生招系組中,有71個系組增額達原訂人數50%以上,特別是醫學系、牙醫系及幾所學校電機系也都出現較多的超篩人次。
備取人數爆增的確可避免各校產生缺額,今年申請入學,各校缺額即創七年新低。但如果各校備取浮濫,只有更增考生的煎熬與不確定性。再者,各校拉高備取人數也衍生公平性之問題,因招生簡章公告篩選倍率為3倍,依規定行事的校系可能產生缺額,未依簡章規定,拉高篩選倍率的校系就可以招滿招足。換言之,在這場招生競賽中,不遵守遊戲規則的校系反而佔了便宜。然而,究竟篩選倍率應該多少才合理?次長表示合理的數字是3.19,他會請招聯會再討論是否以4為可行性。然而,今年實際通過篩選倍率達8以上就有22個,教育部還在以4討論可行性,如此教育部說一套,招聯會做一套,各大校系又有自己的一套規則,試問家長如何安心呢?希望明年各校不要為了搶學生,故意於篩選倍率上競相飆車,讓二階甄試競爭越趨激烈,因為年年都有一批辛苦的考生啊!
至於考試鑑別度,也常是各方討論的焦點,我質詢次長現行15級分是否足以鑑別?如今「5選4」就滿分同分很多,未來還要改「5選3」,試問如何說服家長接受減少考科?次長表示大考中心建議未來在15級分中又區分為15A及15AA,不知如此是否滿足考生和家長的期待?
👉成為柯志恩的好友:
https://line.me/R/ti/p/%40dzq9154n
👉政治以外的柯志恩:
https://www.instagram.com/prof.kochihen/
👉用心質詢的柯志恩:
https://reurl.cc/z6Z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