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適旅HausInn🏠像家一般的質感旅店
---
---
除了自己的家鄉之外,你……第一個想到的城市是哪?
於我而言……是位在彼端的……台東……
---
那是一塊陪伴了我四年的土地…
是一個沒有金城武樹、沒有百貨公司、沒什麼遊客的年代..
有的..只是我與同學在海邊、在山間的回憶…
---...
---
#好適旅HausInn🏠像家一般的質感旅店
---
---
除了自己的家鄉之外,你……第一個想到的城市是哪?
於我而言……是位在彼端的……台東……
---
那是一塊陪伴了我四年的土地…
是一個沒有金城武樹、沒有百貨公司、沒什麼遊客的年代..
有的..只是我與同學在海邊、在山間的回憶…
---
我們總是戲稱 ”台東的土會黏人”
因為每次離開總是令人如此的不捨…
其實,台東的土還會呼喚人…
讓身處在對角線城市的我,
每隔幾年,
都要再背起行囊回去看看他…….
---
---
✈️旅行時,雖然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外尋覓美食與遊覽,但是回到旅店還是希望有一個舒適、能讓我徹底放鬆休息的地方,
因此在挑選旅店時,除了旅店的設計風格之外,環境品質也是我相當在乎的…
---
🏠這次入住的旅店”好適旅(Haus Inn)”,從環境整潔、設計質感、服務品質、房價,都令我非常滿意…
---
❤️以下為個人主觀住宿心得..
--- 🏠“好適旅”地點位在台東市區,距離台東海濱公園、森林公園、鐵花村、藍蜻蜓…..等等景點都很近,是一棟全新的透天住宅
外觀是沉穩的鐵灰色,雖然座落在民宅中,但遠遠望去,必能發現它自身透出的風采..
---
✅空間分配大致為:
1️⃣樓:
🔺開放大空間,充滿設計感的客廳,帶有一點輕工業風的擺設,但又像家一樣灑落暖色系的光線
🔺後方為公共廚房,有自助式咖啡膠囊機和簡單的飲品,而位在正中央的大型木方桌,更能讓旅客享受屬於自己的小廚悠閒
---
2️⃣樓+3️⃣樓:2間雙人房+2間四人房
---
---
🔺這次入住的是雙人房..
🔺房間延續了公共空間的風格,是簡約的輕工業風
🔺房間設備如下:
🔹整潔乾淨的地毯、乾濕分離的衛浴設備(這很重要)
🔹專屬小玄關(燈光美、氣氛佳)
🔹落地窗旁的工業風木桌及高腳椅:晨間坐在窗邊看風景喝咖啡、晚上吃點宵夜喝個飲料,很是愜意
🔹單人床2張
床墊軟硬適中相當舒適,讓我一覺舒服到天亮,這也是我入住旅店時很在意的一個環節,好適旅過關喔….
---
💛這次在好適旅入住了2個晚上,從一開始訂房的接洽到入住,老闆和老闆娘態度都相當親切友善…
💜旅程中我喜歡享有自己的空間,主人不會過度熱情這點也令我感到相當自在..
💙好適旅全館都是採電子門設計,讓我不用到處找鑰匙🔑
💖旅店公共空間及房間都提供一種舒適放鬆的氛圍,讓住宿的旅人們感覺相當的自在
❤️旅店從整體環境到小細節都可以感受到主人的細心設計與用心維護,既有質感又充滿家的溫度…
---
💓好適旅給我的感覺,就如同旅店官網上的敘述一般~~
Haus,在家的溫度
Haus,在家的舒適
Haus,在家的慵懶
好適旅 以家為出發點,
東部的慢活步調融合當地的傳統熱情與人文,
結合如居家般的乾淨 舒適。
---
---
📞預約訂房專線:+886-906935915
🏡地址:台東市中華路二段154巷96號
🕐營業時間:24小時營業
🅿️沒有停車場,可以停在斜對面的國小圍牆邊
🌐官網:www.hausinn.com.tw
📱臉書:Haus Inn 好適旅
✉️Email : [email protected]
---
---
---
#好適旅 #HAUSINN #台東民宿 #臺東 #鐵花村 #HAUSINN好適旅 #HOTEL #HOSTEL #Taitung #台東住宿 #台東旅店 #台東慢活 #台東旅人 #台東旅遊 #77travelintaiwan #travel #海濱公園 #台東森林公園#77玩美食本住台東 #77玩美食本吃台東
透天圍牆設計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簡單居家改造 讓西曬住宅降溫7度、省下75趴電費.....(08/24/2017 今周刊)
"..... 「將來的電和水不可能這麽便宜了!」住在芝山岩一帶的退休人士趙大哥,把原本西曬、悶熱的4層樓透天厝,改造成涼爽省電的綠建築,不僅夏天電費只有鄰居的4分之1,他更想為能源的未來盡一份心力。....."
每一個人的居家環境都不一樣,因此所需的防曬、節能作法或許有所不同,但是主要的原則大致相同,他山之石或可供錯,從各種成功案例中,擷取自家可以做到的防曬,節能作法,就可以讓自己的居家生活更佳宜人,更節能省電,既省荷包也有助節能減碳,一舉數得。
撰文:楊明方
趙大哥同一條街的鄰居,一整排全部都是西曬的透天厝,不僅中午後陽光從落地窗直射室內,混凝土牆壁還吸收了太陽的熱輻射,讓內牆溫度動輒35度以上,簡直是熱上加熱!想開冷氣,電費又會爆表,想省電不開冷氣,又實在是酷熱難耐。
但在炎炎夏日的中午走進趙大哥家,客廳涼爽又通風,根本不需要開冷氣也可以舒服睡午覺。趙大哥自豪地透露,雖然和太太退休了常待在家,冷氣也是覺得熱了就開,但夏天電費平均一個月只要1300到1500元,空調用電一個月低於500度。相較於鄰居一個月6000元的電費,趙大哥不用委屈自己不開冷氣,電費居然只有鄰居的4分之1,他是怎麼辦到的?
8年前,趙大哥買了這棟屋齡超過30年的4層樓的透天厝,偶然間看到台灣綠適居協會的書《綠適居(1)》,發現在裝潢中加入一些巧思,竟然可以把悶熱的西曬房改造成涼爽省電的綠建築。於是他勤做功課、畫設計圖,重新裝修房子。他自己理出的改造撇步,就是「遮陽、隔熱、通風」三大原則。
被曬熱的牆壁 是冷氣耗電的元兇
做好遮陽、隔熱 不讓房子變蒸籠
夏季時太陽直射北迴歸線,一整個夏天,台灣每天吸收太陽的熱輻射,酷熱難耐。加上台灣的建材多使用吸熱能力強的混凝土,造成室內比室外更加悶熱,逼得大家不得不拼命開冷氣,用電尖峰頻頻爆表。而造成冷氣耗電的最大元兇,就是被太陽「曬熱」的混凝土建築。
解決方法,就是幫建築「遮陽、散熱」,台灣綠適居協會的理事長邱繼哲指出:「只要防止混凝土牆壁被陽光曬熱,當牆壁的溫度比體溫低,有助於人體輻射散熱,就會覺得涼爽。反之,如果牆壁被太陽曬熱了,冷氣不僅要幫我們身體降溫,還要把牆壁吹涼,這樣就會耗能。」
在趙大哥家,白天從客廳落地窗直射進屋的陽光是主要熱源,於是他先在落地窗的外側掛上竹簾、裝上百葉窗,阻擋直射進屋的陽光,但又讓客廳有適度的採光。
其實,光是在窗戶外側掛上竹簾,就已經有相當好的隔熱效果。根據日本環境省綠簾計劃實測結果,在同樣的日照熱能下,竹簾可以遮掉50~60%的熱能,和高性能的隔熱窗戶效果相近,是便宜實惠的隔熱裝置。若預算有限,百葉窗可以不用加裝,趙大哥加裝百葉窗的原因主要是防盜和防颱考量。
趙大哥家的落地窗用竹簾和百葉窗作為外遮陽隔熱。注意竹簾要掛在窗戶的「外側」才有較佳的隔熱效果。植栽地毯也有助於幫助地面散熱。
竹簾雖然好用,但隔熱效果最強的,首推植栽綠簾。日本環境省綠簾計劃的研究發現,綠簾可以阻隔高達80%的日照熱能。趙大哥改造客廳落地窗的同時,也在門口種了雞蛋花、樟樹和柳樹,5年後樹長高超過圍牆,就成為家門口天然的陽傘,阻擋陽光直射窗面和牆壁。他說:「原理很簡單,只要牆壁不要曬熱就好」。
採訪當天用紅外線溫度計實測,在夏日的下午1點左右,趙大哥的一樓客廳牆壁只有34度,但和鄰居相隔的牆壁已經曬到38度 了,可見遮陽、隔熱的重要性。趙大哥透露,就算室外熱到38度 ,他的家一樓室內空氣依然可以維持30度 左右的溫度,就算開空調,也不會讓冷氣受到太大負擔。
頂樓住宅熱得要命
簡單遮陽、散熱材質幫頂樓降溫
如果住在頂樓,被太陽曬了一整天的屋頂,是超強的蓄熱機。邱繼哲以前在頂樓的住宅,夏天室外「只有」33C時,室內溫度卻高達39C,讓冷氣一整年來耗電量驚人。
相較於涼爽的1樓,趙大哥家的頂樓也相當悶熱,但他並不以為意,因為一樓的天井源源不絕地為室內送進新鮮空氣,再沿著沿著樓梯直上到4樓,4樓的窗戶上裝了一個排風扇幫助排氣,4樓的炎熱反而有助於整棟屋子的空氣對流。趙大哥解釋:「樓梯就像煙囪一樣,熱氣往上走,下面的空氣就要進來補充,把一樓天井的涼空氣帶進來循環。」
而趙大哥家頂樓的陽台除了加裝了屋簷幫陽台遮陽,木棧板地板也有隔熱的效果。木棧板與陽台地面的空氣層,有助於阻隔太陽的熱能,防止頂樓的熱傳導到下面的樓層。
但如果家裡沒有天井、也不是住透天厝,如何幫頂樓散熱呢?住在士林另一處的石小姐家,是110坪的頂樓住宅。為了防止頂樓曝曬造成家裡悶熱難耐,石小姐將頂樓地板鋪上一層排水板,排水板上鋪上幾層白色卵石。排水板與混凝土屋頂之間的空氣層,以及卵石之間的空隙,有助於阻隔熱能、幫屋頂散熱。
仔細看看石小姐家幫助頂樓散熱的材質,包含排水板、卵石、土壤,以及花圃步道的透水磚,它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富含孔隙。孔隙間的空氣,有助於散熱,防止太陽的熱能傳導到頂樓的混凝土屋頂,進而讓住宅隔熱。
如果不想這麼費工,屋頂鋪上排水版再鋪5-6公分厚的石頭就可以做基本隔熱了。可以選擇多孔隙的石頭作為散熱的石材,例如吉貝石。
屋頂種植栽,除了綠美化環境,還可以讓隔熱、散熱效果加倍。石小姐家頂樓花圃的底層也是排水板,上面鋪幾層不織布,再鋪上土種植植物。這樣不僅隔熱、澆花的時候水會從排水版排掉,土壤也不會流失,一舉數得。
頂樓的植栽不僅幫助屋頂散熱,也讓石小姐的父親享受種菜的樂趣。
石小姐家原本也有西曬的困擾,於是石小姐在面對西邊的落地窗裝上屋簷阻擋陽光,並在窗戶外側掛上竹簾,窗戶內側則裝上木頭格柵,不僅阻隔西曬,也兼具採光美感。
把綠建築的概念加入住宅裝潢中,讓石小姐這110坪的頂樓西曬住宅,在炎炎夏日電費只有2900元。相較過去住在同一棟大樓的另一戶60坪住宅(非頂樓),電費卻高達3到4000元,現在住的房子更大,電費卻更省。
不只是省電費
而是為未來預作準備
一樣做住宅裝潢,只要把「遮陽、隔熱、通風」三大原則加入考慮,不需要花大錢,也可以把住宅改造成舒適、省電的綠建築。邱繼哲直言:「要降低用電尖峰,建築隔熱才是重點,而不是違反人性要求關冷氣」、「如果台灣的建築都有做好隔熱,尖峰負載(每小時最高用電量)可以下降50%。」
邱繼哲和妻子譚海韻在2007年成立社會企業「台灣綠適居協會」,傳授綠建築的概念和實作技巧,隨著台灣一年比一年炎熱,溫室效應、缺電危機開始受到關注,綠建築改造也漸漸被更多人採用。
成功改造西曬透天厝的趙大哥,樂此不疲地和鄰居分享他的節電理念,他改造自家住宅的動機不只是省電費,也是及早因應缺電、缺水的未來。
他舉例:「德國窮人不敢開冷氣,因為開冷氣電費很貴,開冷氣就像每餐吃牛排一樣…,將來我們的電和水也不可能這麽便宜了!能源是有限的資源,如果現在不能學習新的東西、做一些因應和改善,將來你可能就得花更多的錢!」
完整圖片、文字內容請見: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708240042
♡
透天圍牆設計 在 賣厝阿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明小教室 #違章建築篇
#違章建築可以就地合法?
你的住家或所有房產中有違建嗎?
所謂違建,就是「未經主管建築機關審查許可
並發給建築、使用執照,而擅自建造及使用的建物」,
一般來說,台灣的違建大多是在建築物主體完成後,
經過二次施工增加的部分,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頂樓加蓋:
根據營建署的定義,屋頂平台之屋頂突出物
如樓梯間公共設施使用部份,
凡在頂樓建築面積1 / 8之法定範圍內均屬合法建物,
只要超過此範圍即違法。
到地政事務所申請一份建物或附屬建物測量成果圖,
按圖查對,凡圖上所無之建物,即屬違建。
一般常見的有透天厝鐵皮加蓋等。
陽台外推:
陽台是指上方有遮蓋物、屋簷的室外平台,
常見的違建方式為拆除陽台與室內之間的隔牆,
再加蓋外牆後使得室外空間變成室內空間,
由於陽台設定為逃生空間,因此陽台外推就是違建,
無論新屋、舊屋都不為法令所許可。
露台外推:
露台則是指屋頂無遮蓋物的室外平台,
若自行加蓋遮雨棚或牆壁,就算是露台外推。
夾層屋(樓中樓):
使指原本挑高設計的天花板與地板之間再搭建
一層樓地板,變成一個房間,一般常見的違建方式是
取得建照後又在二次施工加蓋的違建。
騎樓外推:
台灣常見的騎樓就是指一樓外牆牆面至道路界線之間,
而且上方有房屋本體樓層覆蓋的區域,
常見的違建方式就是在騎樓範圍內
增設鐵捲門或加蓋水泥圍牆。
法定空地加蓋:
常見的違建方式為房屋原本應為法定保留空地的部分,
另行搭建建物,常見的如將空地增建成廚房、
車庫或加蓋遮雨棚等。
買房知識家 FB社群 https://reurl.cc/K6QkEy
================================
買房知識家 LINE 社群 https://reurl.cc/2021vn
透天圍牆設計 在 毛孩市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奴才最愛💕不掉砂的透天貓茅房🐾
尛編怒殺66折😤只給最稱職的鏟屎官
正妹都愛幾款👉 https://ppgo.tw/ycg9z
-
✨滿額再送價值$980馬卡龍收納籃x2✨
很殺很砂的貓砂盆😼到底哪裡優秀呢?
✅上開式設計完美接殺!!不掉砂~
✅超高強度的圍牆~尛編上去也不是問題😤
✅簡單環扣式設計😉好開關不傾倒
✅附贈貓鏟和收納盒,輕鬆收納好簡單
-
超划算又實用的貓砂盆94這一款
別再挑啦~~尛編都幫你選好惹!!
丟喜咩幾款👉 https://ppgo.tw/ycg9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