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pm 會出paper 2最後提示,現階段只重點溫十篇範文,8:30 IG Live一定要聽🙌🏻
【卷一閱讀能力最後提示】
甲部範文
基本建議
1. 若然溫習時仍不知道何從入手,不妨先以自己文句記誦全文內容。如此文章中的個人情懷、思想特點乃至文章主旨自然了然於胸。
摘錄句子題
2...
5:00 pm 會出paper 2最後提示,現階段只重點溫十篇範文,8:30 IG Live一定要聽🙌🏻
【卷一閱讀能力最後提示】
甲部範文
基本建議
1. 若然溫習時仍不知道何從入手,不妨先以自己文句記誦全文內容。如此文章中的個人情懷、思想特點乃至文章主旨自然了然於胸。
摘錄句子題
2. 一字不漏式的背誦,只適用「摘錄句子」的題目,題目有清楚顯示考生須引錄原文作答,這類題目佔分一般較少。最近兩年「摘錄句子」題是問及唐詩的一聯(2019《山居秋暝》、2020《登樓》),並為方格題。相信之後可能會考詞作,或重回其他散文篇章。可根據以往可以參考的試卷,摘錄句子題多為範文中耳熟能詳的句子。
問答題
3. 除摘錄句子題外,其他問答題目均以自己文字作答。在問答中引用原文並非必要。尤其是題幹如表明「試以自己文句作答」,則必須以白話文覆述原文意思,特別留意這類題目一般毋須附加太多自己的分析。
4. 長題目中除特別要求外,摘錄原句並非必需,但如你認為這有助你的解說,你可以引用原文,但引用原文後亦必須附上自己的翻譯及解說,切忌「引而不解」。
5. 部分題目分成兩個分題,同學必須留意兩個分題的關係和分工。例如試題中要求考生先回答「魚」和「熊掌」分別比喻什麼,再問孟子借此表達什麼道理。第一問應直接回答「生」、「義」,切忌和後部分的道理混為一談,例如「被放棄而價值最高的東西」、「被放棄的東西」、「價值較低的選項」均不是合理答案。
6. 謹記修辭手法題中的說明部分,必須運用引文的具體內容引證,不可抽離地只利用個人對修辭手法的認識空談修辭效果。
乙部:文言文
字訓題
1. 字訓題若再次出現在陌生文言文,同學不用過於害怕。謹記只寫一個答案,三項要求:字義、詞性、語境。字義上可以透過成語或諺語記憶,如利用「化險為夷」一詞中記得「夷」字尚有「平穩」之意。詞性和語境需根據上文下理,尤其留意可否從對偶句、排比句中幫助定位。
譯句題
2. 譯句實行扣分制,非關鍵字詞可不譯,故在白話語用上仍然普遍的詞語,或難以翻譯的專有名詞(例如:諸侯、義烈之士),均可不譯;相反錯譯非關鍵字詞卻會被扣分,故如果不肯定,折衷的做法直錄不譯。
3. 謹記在保留原句字詞詞性的大前提下,檢查文句是否通順;如句子不合常理,可嘗試調轉當中詞語的次序,以測試是否倒置句。
4. 特別應該留意句子的標點符號,如果標問號,則為問句;如標感歎號,則多數非問句。這對於理解「何」這類字詞的意思十分關鍵。
問答題
5. 比較題要對焦:不論篇章間的比較、或是同一篇章中不同人物之比較,切忌泛泛而論——抓住題目要求的比較點,集中回應,討論以衡均為宜。
6. 在表格題中,如題目有示例,要仔細分析示例的結構,並嚴格要求自己的答案能夠對應事例的每個結構部份。因為示例往往清晰顯示考評要求,故必須仔細模仿。
7. 留意題目用語的細節,定出作答的方向,切勿粗疏理解題目用語。例如「樣本試卷」中,考評局問及鞭子的「色澤」。當時大多同學只答顏色,其實考評局要求考生同時回應「顏色」和「光澤」,故「白色而沒有光澤」才是完備答案。我們在會展大型模擬試中刻意用上「言行」一詞,亦是要求考生從「說話」和「行為」兩方面作出回應。
跨越甲部和乙部題
1. 2019問及《逍遙遊》「無用之用」和《論君子》中「君子求諸己」,與陌生篇章比較;2020則根據《岳陽樓記》的「進亦憂,退亦憂」和《論君子》的「不憂不懼」設題,往後的年份相信有機會出現更深更廣的跨篇章比較題,甚至與乙部白話文對讀。
2. 跨篇章題目將有可能分為「理論」和「故事演繹」兩個部分,「理論」多來自範文,「故事演繹」較多來自陌生篇章。考生宜花筆墨介紹「理論」部分,不能假設評卷員已熟悉「理論」,而忽略相關解釋,因而失分。
卷一閱讀理解最後提示(白話文)
分段題:
1. 不宜只靠記敘線索(時間/地點/空間)的轉換來判斷切割的位置,必須配合文章主題判斷(i.e. 出現「下周/十年後/自此以後」也不一定是切割位置)
2. 記事部分須歸納事件共性,忌瑣碎或把所有細節羅列
3. 抒情或道理的部分忌籠統,宜具體交代作者感悟或觀點
(錯誤示範:抒發了作者的感慨/帶出作者的感受)
4. 宜清晰指出抒情或道理的指涉對象
5. 忌過度抄錄原文,宜加以轉化組織
6. 注意題目的分數要求,2分或3分題目處理手法應有不同
7. 注意「事/情」或「論據/觀點」之間的銜接扣連
短答題:
1. 答案須與題目字眼對應,如問及「態度」,答案須是「態度」的一種,不能是「行為」或「表現」
2. 注意題目指示,如選擇題可選一項還是多項、題目問及的是所涉最廣的「寫作手法」還是較具體的「修辭手法」,還是「描寫/抒情/記敘/說明/論說」等與文體相關的手法,別在基礎題失分
長問答:
1. 必須懂得取捨,根據以往經驗,考生一般難以於5-6分的長題目中拿取上上品的分數,故不必花費大量時間思考和擴充答案。宜先多花時間處理尚未完成的題目,完成整份答卷後才調整長題目的答案
2. 小心審題注意題目的焦點,如「對段旨表達而言」、「對感情的抒發而言」;亦要注意題目有否限制線索擷取的範圍(如2014年,「從父親的回應可見……」)。必須扣題說明,避免答非所問,重心偏離。
逍遙遊語譯 在 兔子推推x深層按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碗茶]
原先規劃了一個旅遊計劃,全取消了。
萬幸在疫情爆發前,已移動離開台北,只帶上背包,裡面有少量換洗衣物、電腦和旅行所須物品。
出門在外,只帶了茶葉,卻少了茶具。
原本想上網拍買支簡單的玻璃壺充數,突然想起曾看過有人以碗泡茶,用湯匙將茶湯盛出慢慢啜飲,也別有一番滋味。
這段時間未再購入任何物品,在心靈上獲得滿足,平時說沒時間,現在哪都不能去、誰也不能見,自然而然多出了許多時間,可以隨性的沉浸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件小事情。
愛茶之人,多只知有《茶聖》陸羽;卻不知尚有《茶仙》盧仝。
蘇東坡曾寫詩云:「何需魏帝一丸藥,且進盧仝七碗茶」,意思是以盧仝的心境飲茶,何須服用仙丹妙藥?何處不是仙境?
唐代的盧仝,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有一段被節選為《七碗茶詩》或稱《七碗茶歌》。文如下: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語譯:一飲潤澤口齒,再飲去除孤寂鬱悶,三飲文思泉湧,四飲氣通全身,五飲消融身心,六飲靜心脫俗,層層疊疊直至第七飲時,倘若人間逍遙遊。
其實,人間何處無風景?
旅遊,說到底,也就是我去到你住久了覺得平凡無奇的地方,而你來到我既乏味又了無生趣的城市。
然而,柴門反關無俗客,亦有前人能在一碗茶湯之中,經驗了好幾重境界。
逍遙遊語譯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老子ㄗˇ開了間心理治療所 #老子心理師
#東方的諮商智慧 #連外國人都喜翻
還記得老莊嗎?或者,提到《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時,你先想到的是更常出現的孔孟呢?
在高中學習《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時,我確實喜歡老莊(特別是老子)多一點。這樣比喻好了,如果老莊孔孟合開了一間心理治療所,在預約掛號時,我應該會想先掛老子的門診。
在我比較熟悉的諮商學派「#接納與承諾治療」裡,強調我們得為自己的人生找出核心的「價值觀」。而挖掘價值觀的一個方法,就是去找出你非常景仰、崇拜的人,不管他是否活著、甚至只是虛構的也無妨。
透過這個角色,我們可以從他身上找出他的生活哲學。而他的生活哲學,很可能正是適合自己的價值觀。
接觸到這個練習時,我列舉的景仰者有三位:小小兵(幽默、為目標努力、嬉鬧的生活態度)、Steven Hayes(博學多聞、透過論文與著作來推廣知識),以及⋯⋯老子!(我知道這三個人很跳tone,但沒關係XD)
過去唸書時,我對老子的認識很淺薄。一方面是因為課本所提不多,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生命經驗還沒厚到能與老子好好對話吧!?
最近,意外與老子重逢,是因為《人生逍遙遊:老莊教我們的自在生命哲學》這本書。相較之下,目前坊間討論莊子的書其實不少,所以這本書裡聊老子的部分格外吸引我。
站在年屆而立、未達不惑的這個生命位置,這次重新閱讀老子的收穫,意外的多。或許是因為多了點生命經驗,但更可能是因為,這本書的作者很會說故事。查了一下:駱玉明,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以「講課風格幽默生動聞名」。難怪!這本書很對我的胃。
沒翻幾頁,老子就開始幫我諮商了。他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然後對我點點頭,鼓勵我說點什麼。我先說了,我不懂。於是駱老師出來幫忙翻譯了。
「道」可「道」,非常「道」。第一個道是名詞(道理)、第二個道是動詞(言說)。駱老師在書裡這樣分析:
世界的本體、根源和根本真理,
這個道是可以言說的,
但一旦言說,它就「非常道」,
不是原來的那個永恆的大道了—它被語言限制。
「名可名」,名稱可以用來指稱實存的事物,
但是「非常名」,
名稱和事物並不能永遠結合在一起。
我點點頭說,老子太神了。
方才我提到的接納與承諾治療,也非常強調「語言本身的限制性」這件事。許多人們的困擾,正是源於「內在語言」。語言很好用,於是,我們過度仰賴語言,甚至濫用了語言,而沒意識到「內在語言」與「現實世界」不永遠是相等的。
老子聽完我的感慨,可能會這樣回應我:「當人們為自己的憂鬱所苦時,這個憂鬱即為『名』,人們把抑鬱那種感覺『名為名』,並且困於其中。但人們往往沒有意識到,真正困住我們的,並不是『抑鬱本身的感覺』,而是我們為之所賦之名。」
在許多近代西方心理治療理論中,這類「東方哲思」元素非常普遍。其實很多心理治療理論的創始人,都曾向東方文化取經,藉以孕育出療法的核心。
光是「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就讓我在這頁停留了許久。慢讀本書,藉由駱老師的文字隔空與老莊對話,彷彿讓我真的走入老莊的會談室。離開時,重新整理了自己的某些思緒,是一次非常享受的閱讀體驗(也讓我對駱老師的其他著作開始有點好奇XD)。
如果你曾經喜歡老莊,但又不太懂,不妨讓駱老師來作為橋樑,幫助你與老莊來場空中對談!
--
📖 人生逍遙遊:老莊教我們的自在生命哲學
ℹ️ https://tinyurl.com/yyxgz7pl @ 聯經出版
逍遙遊語譯 在 陳致曉 願同弱少鬥強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行、果之間--誠】
(《墨學今論》之一)
這幾年做社會運動,雖然成效並不高。 但在我行動所及,一事效果明顯。那就是「突顯政客、嚼青、公豬、甚至這個政權、整個社會的『虛偽性』」。
遵從「周禮」的儒家本質著重「既存」的儀式、制度、社會結構穩固,把個人本心、客觀真實置於其下。因此,基本價值在維持現狀,而不是追求理想,缺乏改變社會的動力。在著重形式與關係的儒家文化社會中,「鄉愿」、「虛偽」、「藉口」、「異己之辨」自然橫行。
醬缸的儒家文化基底使得我們重視立場勝於是非、重視關係勝於價值、重視言語勝於行為、重視形式勝於目的、重視他人看法勝於誠心面對自己。
由《論語·子路》可窺孔丘之價值次第。「君命」高於「倫常」,「倫常」高於「 言必信,行必果」。「 言必信,行必果」甚至只是「踁踁然小人哉」!
《孟子·離婁》甚至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然而,「言不必行,無信。行不必果,無誠。無信無誠,何為義?無義何言道?」孟子離婁章句之「義」,只是他的自我認定,缺乏客觀事實基礎,容易流為「藉口」。
這幾年,我在社運場域觀察到的現象就是如此。 許多所謂嚼青、公豬、社運者,並不具備改變社會的誠心。這一點,可以由他們在平時冠冕堂皇、充滿正義地高談議題是非。但是,在最關鍵時刻、最能夠應影響權貴的選舉前夕, 卻擁戴朝庭、鞏固領導中心、協助粉飾太平,即可得見!
上述現象的原因如下。其一,在台灣政治發展歷程中,民進黨與社運人士有密切的人際網絡。人際網絡自然形成同儕壓力,並左右個人價值取捨。其二,個人的生活壓力、生涯發展誘惑。收編,或者期待被收編,自然使人虛偽。其三,缺乏主體意識地被世俗觀感、社會風潮影響。 其四,沉溺於自我感覺良好、自我正義認同,輕忽檢驗自己所為改革社會的效益。其五,輕易地把其他價值(例如統獨藍綠),虛擬高位,置於自己掛在嘴邊的是非價值( 環境、土地、居住、勞工、產業、青年、世代、文化、人權等)之上。成為言、行、義、道互相悖離的藉口。其六,放棄改革者本位,淪於儒家以統治者立場進行思考的窠臼。
以上這些造成社會改革失去動力的面向,以及漢人社會「無能者如群鼠鑽營,有能者眾肖岳不群!」 的現象,都是因為社會缺乏「言必信,行必果」的認知與堅持。
信,言必行也。「言必信」 字面上容易理解。我要強調的是,並不僅是「說了就要去做」,更重要的是「說的是想要做的」,更進一步的是「說的必須是經過實踐檢驗的認知」。
「行必果」之「果」並非某些儒者所譯之「果然」或「果斷」,而是「效果」。 由這些普遍錯誤的注譯,可以看得出來儒家對於「行必果」的缺乏認識與輕忽。此外,這個「效果」並非客觀世界終局的結果。 而是在行為當下,對於客觀世界判斷所形成的主觀使命。因此,「 行若不求果」 是徹底的虛偽!「虛偽」本身就是陳腐結構的一部分。虛偽之人所談的「改革」也只是一種包裝工具!正如《墨子·兼愛》「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 言行不合,正如符節不合。不只是「不同」,而是「虛假」!於德有損!
《莊子· 逍遙遊》「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神人無功」 重點在於「『功』可不受俗世價值羈絆, 可隨神人本心定義!」。 如此一來,神人便可逍遙自在、萬夫莫敵地無畏實踐! 莊子所言與墨子所論,處在不同層面,並無扞格!
以至弱者之「至誠」,對抗至強者之「至偽」,不亦勝哉!不亦快哉! 誰說做社會運動沒有成就與樂趣呢!? 神人之功在此!
附註:
《論語·子路》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孟子·離婁》「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墨子·兼愛》「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
《莊子· 逍遙遊》「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圖: 董陽孜「誠」字雕塑。
《 誠--董陽孜移動中的雕塑》
https://youtu.be/IEV2BE-XCi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