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追求夢想例子香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追求夢想例子香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追求夢想例子香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追求夢想例子香港產品中有3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How to be a 二世祖]其實唔難,15億。一個月20萬,已經養三房。最緊要你個Ego唔好咁大 1. 之前講鄧成波,始終剛剛過身,而且好似講到佢個仔反面教材咁。雖然人人都咁講,但都係鬱悶。咁平衡下(即係,一啖屎一啖砂糖),畀啲正面例子你 2. TLDR :Less is more.咪撚去...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許多廚師的夢想,是自立門戶,開一家屬於自己的餐廳。入行十多年,曾在多家星級餐廳如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CIAK in the Kitchen負責製作意粉的Jack,前年便完成這個夢想,在銅鑼灣跟友人開了一間樓上餐廳Involtini,賣一系列意大利菜,主角自然是鮮製意...

追求夢想例子香港 在 TOBY TSUI 徐玉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1-05 16:02:57

【Lets Go Drawing Together - 不是BL的故事 】 一次機緣巧合之下,我成為了一位即時傳譯員。 那次傳譯對象是他們- Rojit 與Simant。 他們是兩位尼泊爾的男生,是MaD Incubator 的參加者,於每次的工作坊中,在他們耳邊即時傳譯,為要協助他們理解MaD...

追求夢想例子香港 在 Nic | 關係溝通 x 個人成長 x 諮詢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8:58:41

⁣#Tips【自我檢測の第2關:興趣變成事業?你「熬」得過嗎?】⠀ #先收藏再慢慢思考⠀ •⠀ 你渴望將自己的興趣變成事業嗎?⠀ 告訴你:你的興趣,很難成爲你的事業。⠀ 別着急,先往下繼續看吧!⠀ ⠀ 第2關:興趣變成事業?你熬得過嗎?⠀ ⠀ 首先,你必須要清楚理解「興趣」及「熱情」兩者的分別。...

追求夢想例子香港 在 HK Food Media《飲食男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6-16 10:39:34

足本睇片🎥:https://bit.ly/2ABYCje 踏入6月,由反送中而衍生的抗暴運動即將踏入一周年。不過中央聯同港府「加辣」,在上月28日,人大繞過立法會通過國安法,一直被官媒及建制派關注和狙擊的黃色經濟圈,有機會首當其衝,成為國安法祭品。 於西貢及尖沙嘴設分店的Café一起果醬,運動早...

  • 追求夢想例子香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15 22:20:51
    有 769 人按讚

    [How to be a 二世祖]其實唔難,15億。一個月20萬,已經養三房。最緊要你個Ego唔好咁大

    1. 之前講鄧成波,始終剛剛過身,而且好似講到佢個仔反面教材咁。雖然人人都咁講,但都係鬱悶。咁平衡下(即係,一啖屎一啖砂糖),畀啲正面例子你

    2. TLDR :Less is more.咪撚去證明自己,就係最簡單。但知易行難,我都唔得。「可能有15億身家都唔得」

    3. ==============
    4. 月頭訂最抵!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80,半年已16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

    5. 做二世祖唔可恥,我由細到大嘅夢想都係做二世祖!不過我老豆先我一步實現咗呢個理想!(埃汾爸後生時開餐廳的說,我都帶過女同學去,懶撚係扮太子爺咁,可惜冇免費蝦條,因為埃汾爸開泰菜,得蝦片)

    6. 但真係,做一個成功二世祖,都係一種學問嚟的。唔信?睇下咪知。

    7. 同樣姓鄧,有朋友提起鄧兆尊。係喎!居然唔記得咗佢。就開篇新文。真係絶無曲線,成功人士,小弟拜服。完全真心。你真係唔好話咩「畀你老豆係新馬仔你都得」。錯,道行嚟的,換著第個未必可以咁成功。

    8. 上篇文講鄧成波,有啲網友留言話而我不知道陳偉霆,唔知真定假。至於識佢個仔嘅,應該更少,應該冇乜人叫得出佢個仔個名,只會講「波叔個仔」,或其他更難聽嘅稱號。

    9. 但,如果我年紀嘅,真係冇可能唔識新馬仔,同埋新馬仔個仔。慎防啲讀者太後生,即係,遠古年代嘅溏心風暴(好似我最後一套睇嘅無線劇),都係inspired by 新馬仔爭產。而當年 電視更加係日播夜播,城市追擊(即係而家嘅東張西望)日日講,仲有呢個 「永祥內的快樂聖誕」(你老味起題嗰個真係有文化,向「戰場上的快樂聖誕致敬」,邊個話TVB冇料到?)。真係個個都知小艾同九舅父(都話後來溏心風暴照抄)。喂大佬,我地當年唔好話Facebook CNN,網都冇得上呀,乜都係睇無線。你見咩「殯儀之星」之類嘅名稱,都係嗰時發明的。

    10. 但講返,兆尊(懶係熟咁)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當然係佢可以三房(後來好似有四房)人和平共處,仲可以出嚟分享心得,網民話齋,到底我睇咗啲乜?

    11. 或曰,扯,有錢人三妻四妾好正常,燊哥都係咁。係丫,但,燊哥年代點同而家?況且,我好似冇見燊哥幾個女人一齊出街?呀兆尊真係可以拖埋三條女公然出嚟畀你影相喎,真係十分前衞,親身下體現咩叫open relationship,向傳統一夫十妻制嘅異性戀霸權說不。我肯定何式凝心中都好佩服佢,西蒙波娃都會同祥哥講你生咗個叻仔。

    12. 而你睇佢係咪好多錢?好似唔係喎。咁同你同我比梗係多啦,但冇可能係鄧成波嗰種級數啦係咪?佢老豆都未必得啦。咁仲要大家知道,後來兆尊同祥嫂和好嘛—Translation :講掂數啦

    13. 呀兆尊到底有幾錢?唔知,佢都未必知。但傳媒話,15億!「其實唔多」

    14. 喂,15億,同你同我比就梗係好多(你唔止嘅記住話我知,幫手投落去勞蘇基金,置頂Post有講)。但拍落去咩波叔度比,爭好遠啦下話?幾個舖都分分鐘有呢個價。

    15. 但細細個老師教你乜呀?錢嘅嘢,同陽具長度一樣,「唔使追求數字」「夠用就得」。係喎,根本佢有15億,已經可以唔使做,仲可以養三件。開心其實好簡單。

    16. 天地良心,他人即地獄,快樂痛苦是好主觀嘅。但,你睇兆尊嘅面口,真係快樂過好多人喎。好似快樂過洗米華添。

    17. 而佢搞三頭家,要幾錢?又係睇報紙佬話。20萬!你心諗,有冇眼花?仆你個街傅穎都話冇10萬月薪唔好埋去啦。20萬養三件喎。咁當然,傅穎雖則殘,但都叫做明星。咁你知我知大家知,好多人搞明星,都係為個虛榮感啫,你估真係靚幾百倍咩,冇可能的。

    18. 有人提起「掌門人」,唏,我係一個文青,唔睇啲咁低俗嘅節目(聽講你啲網友當年都冇人睇的)。但我記得佢上去「大懷舊」,拿,文青呀。好似話仲有「皆大歡喜」,唏,文青嘢嚟的,好有文化架。啲食字gag玩到出神入化,除咗「磁力共鎮」外,我記得有集有個殺手,叫做陳環。你問下而家啲小朋友知唔知個gag位係乜?

    19. 講真,以佢老豆嘅江湖地位,阿兆尊要玩多十年廿年,「根本唔難」。甚至佢要自己做娛樂大亨,想去捧明星食model都得,大把傍友謀住佢啲錢。但幾明顯地,佢就係早日早知道自己唔靚仔又冇演技,做乜Q嘢幕前丫(聽聞話只係滿足祥嫂同老豆嘅意思)。而你諗下啲人背後點講佢?你估佢知?

    20. 兆尊就醒在,唔發明星夢,甚至唔搞娛樂事業,連生意都唔Q做!簡簡單單收下租算,呢啲咪二世祖典範!我講真的。你見幾多明星球星,又係貪得意走去搞飲食(最鍾意),然後又點?天天漁港定北海漁村?

    21. 真係唔好笑,大把人得閒冇嘢做,又要走去證明自己。咁你見兆尊嘅玩法,佢一早知道nothing to prove啦。你睇佢食乜女(sorry),根本佢連砌model(唔係我做分析員用Excel砌嗰啲)(*)嘅虛榮都慳返。

    22. 我講真的,幾多人,都係敗畀自己嘅虛榮?我都係,走咗好多錯路。

    23. 人生其實好簡單,搞咁撚多嘢做乜?15億夠架啦。我都唔貪心,「其實我1.5億都夠」。

    24. 1727個講追夢嘅,呢兩篇文幾值得睇。當然,如果我老豆係鄧成波,咁追下夢都冇所謂。記得孝順老豆。

    (*)呢個gag所有香港分析員都識。古語有云,人地夜晚砌model,我地夜晚又砌model,世界好金公平。

    ==============
    月頭訂最抵!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80,半年已16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
    ==============

  • 追求夢想例子香港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18 11:35:51
    有 62 人按讚

    【盧斯達:龍應台深得國學精髓 只有最膚俗的「和平觀」】

    在英殖末年,龍應台是在香港中文教育裡面被捧得很高的人物。良師益友都把她的東西視為知性讀物推介給後輩;在回歸中國前後的過渡懵懂時期,香港上一代知識青年對龍應台也是有一種懵懂的好感。所謂懵懂時期,就是心志還在孩童階段,對自己在世界的定位十分含糊,也因此對外部事物的鑑賞力,有著與年齡相稱的膚淺。也就是這種膚淺,才會覺得龍應台那種風格和定論人畜無害和知性。

    依然是談論龍應台早前的「我反戰」貼文,這在台灣內部引出很多異議,而香港則只看到陶傑和李怡有談論的觸覺。無論如何,「和平」總是沒錯的。龍裝模作樣的反戰表述,就涉及一個中國學問的一個傳統問題——中國人在「西力東漸」以來,就自我定位為受害者,也因此錯誤以為自己向來是歡迎和平的;也接連將中國多年來的文化和歷史,解讀為多年來的平靜與和平被打破。

    例如孫文生平的最後一個公開演講,就是在神戶高等女子學校,題為《大亞洲主義》。孫文在死前還是有泛亞主義的夢想,希望日本和中國聯合起來「興亞」;他壟統地將東方文明視為講仁義道德的「王道」文明,而西方近代則是講物質和槍炮的「霸道」文明。在具體的歷史脈絡中,在歐帝國主義陰影下的人,自然要化解天朝瓦解導致的內心痛苦,於是便如此解讀自身的過去,所以「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那說法真是永遠沒有錯。因此在往後的一百年,中國人即國共雙方,也抱持「中國是沒有帝國主義,一直都是和平」的歷史觀。

    然而魯迅早就說過,在翻書的時候發現每一頁歷史書寫的都是「吃人」。這也不僅是隱喻,而是每凡打仗,人口大糧銳減、吃人遭吃的事情還是不絕於史。而中央集權的統一王朝不斷輪迴出現,也似乎並沒有令這片土地有多「和平」。體制內的歷史學家葛劍雄曾寫過一篇很大膽的論文,從傳統的「正統王朝」數起,由秦、漢、西晉、隋、唐、元、明數到清,發現實際「統一」的時間只有一半時間,甚至更少的33%,打破了「統一是常態,分裂是異常」的傳統說法;而更重要的是,如果不發動「統一戰爭」,則統一時期「連33%都沒有」。

    從具體觀察可知,中國一直以來未必很統一;過程絕不和平,則幾乎是肯定。然而由周人入主中原以來產生的中國學問,便是一種帝國主義學問,也就是對侵略的文飾和歌頌,令中國文化下的人,往往以為自己是和平的;不管是中國士大夫多數認為「三代」是和平、孫文認為東方是和平,或龍應台認為自己在反戰,也是一脈相承。例如儒家製造了堯禪讓給賢君、政權在聖王之間和平流轉的神話,莊子則針鋒相對地在《盜跖篇》予以瓦解,指出現實是「黃帝不能致德,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堯、舜作,立群臣,湯放其主,武王殺紂。自是之後,以強陵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一點也不和平,聖王全部是亂臣賊子出身。

    一切侵略其實都是「內戰」

    然而黃帝是「炎黃之孫」的象徵源頭,他和蚩尤等九黎部落尚且談不攏而導致戰爭,殺人無數;然而勝者為王,此極不和平的歷史事件,以蚩尤的傳說形象不斷妖魔化告終;非信史時代的傳說,預示了信史時代的歷史模型。秦朝攻打百越,又是殺人無數,但也被歌頌為「擴大中國疆域」的好戰爭;儒生比較愛漢朝,但漢武帝也主動攻打了一直維持「兩制」的南越國,以及其他鄰近地區。然而戰爭完結之後,天朝對外圍地區的內化和吸收,則被視為和平的推進;漢人佔據非漢人的土地,則是「王化」的擴展,亦可說是王道遍佈宇宙的進程。戰爭者同時是和平者,大戰爭等於大和平。中國傳統的歷史哲學,已經有一點馬克思式辯證法和「new speak」的味道。

    所以這個邏輯推向極端的話,中國其實沒有戰爭過,因為寰宇一體,並無內外之分,一切侵略其實都是「內戰」,也是應然的,是一個支條綁成束棒、世界由分裂走向統一的過程。因此事實上並沒有和平和戰爭之分。中國傳統學問中的道德心性,和大政治是截然而分的兩個層面。不殺人乃至仁義禮智,都是個人道德修養範圍,但如果是一族侵略一族,則反而是神聖的,是令國家擴大的好事;個人範圍的道德心性,對國家大事沒有指導和制約作用。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主權和統一,比起個人和人權更重要。這在西方國家的政治現實,也許亦是如此,但中國只是說得更赤裸,內部也沒有任何現代化孕育的制約機制。為了國家統一和擴大,殺多少人都是值得,仁義禮智的個人教誨在事關國家統一的場域下,不會發揮作用;正如蔣介石也是得人心的,為了不給日本人拿走他的統一,死多少人也是必需的代價。而古世以來,和平和戰爭是在一個你中有我的混沌概念之中。和平不是由和平而來的,而是鎮壓到沒有反抗之後的眾人衰弱狀態。也就是古代人和現代人的和平觀並不一樣。中國解決「所有人與所有人戰爭」的那個自然狀態的方案,是聖王擁有一切權力,在國境之內只有一個人,只有一個公民,即皇帝本人,其他人民都是無權者,那就沒有爭端,那就是和平。而怎樣削弱所有人導致他們沒有權力?方法就是戰爭。

    所以龍應台在說和平,用一堆歐洲的文化名詞來染出一個文青的文字氛圍,然而自由世界的敵人,何嘗不也是想要「和平」?只是對方觀念中的那個「和平」,是持續的戰爭、持續的鎮壓、持續的緊急狀態。龍應台的言論為何給人一種深刻的偽善感,並不只是她表層消費的那些歐陸文化名詞,不只這樣,那種偽善是來自中國傳統,是戰爭者以為自己是和平者的古老傳統。龍是在敗者那方,即中華民國那一方,所以她就像孫文一樣,認為自己是和平的、反戰的;然而這只是掠食者被更高的掠食者掠食之時,就開始講起仁義道德和小確幸。事實上中國人在台灣島內的鎮壓,亦異常慘烈。

    禮讚墨索里尼

    這不獨是中國文化的問題,任何深厚悠久的文明,都具有這種蠻性。在歐洲,例如龍應台帖文裡面充滿甜膩味道的維也納,或者奧地利本身,就充滿戰爭的古性。奧地利出了希特勒不說,在納粹德國崛起擴張的時候,奧地利人有很多都是熱烈歡迎,泛德意志主義只是表徵,更深層的是一種期待「王者帶來永久和平」的渴望。也因此,他們同時是戰爭和政治狂熱,但也是「和平主義者」。

    奧地利也出了佛洛伊德,佛洛伊德的創見是開始觀察人類潛意識的混沌和原始一面,雖然他的表層也是用人文和理性將之克制,作為治療;而瑞士人榮格則是「反向地繼承」他,非常反感佛洛伊德那怕只是餘緒的理性主義;據說榮格認為希特拉是「是一位巫醫、一具神靈之器、一位半神半人,甚至根本就是一則神話」,認為他在世界的作用,就像巫師在原始社會一樣,引發出所有人的原始一面和潛意識本能。

    這些都是歐陸的大學者、大文化人,但「絕對的戰爭亦即絕對的和平」的古老概念,對他們也是充滿誘惑。榮格這樣回顧:「當希特拉攫取了權力時,我非常清楚地看到,集體歇斯底里已經在德國發作了。但我還是情不自禁地對自己說:這畢竟是德國,一個具有道德感、遵守紀律的歐洲文明國家。因此,在我看來,這場明顯的群眾運動最終結果仍然是不確定的,正如元首的形象首先讓我感到,他僅僅是善惡兼具的存在⋯⋯像我的許多同時代人那樣,我有我的懷疑。」有趣的是身為猶太人的佛洛伊德,也禮讚墨索里尼是「統治者中的文化英雄」。

    羅馬帝國和中華帝國的偉大意識,到了現代還是不斷發揮作用。例如活動到戰後的神秘主義兼納粹主義者 Savitri Devi,對希特拉便是頂禮膜拜,她用自身的文化信仰去解釋希特拉形象的方法,跟佛洛伊德和榮格也十分類似。Devi 簡單來說就是將印度教和納粹主義融合,在她的作品《The Lightning and the Sun》裡面,她根據印度教的說法,將歷史分為黃金時代、銀器時代、銅器時代乃至黑暗時代 (即現在)。基本上跟中國傳統認為世界是在一個不斷的衰竭狀態是一樣的;另外她將偉大的領袖分為三種,一種是「處於時間裡面」,代表是成吉思汗,即書題的「雷電」,帶來毀滅;第二種是「處於時間以外」,代表是埃及十八王朝法王阿肯那頓,代表書題的「太陽」,他的主要事跡是發起大改革,是一個抵抗時代衰竭宿命的仁慈形象,也很像中國古代「興滅繼絕」的那句話;第三種便是「抵抗時間者」,例子是希特拉, Devi 認為希特拉同時融合了雷電和太陽、毀滅與創造,是可以將世界由衰竭由拯救出來的神人。這跟榮格所說的希特拉「善惡兼具」的說法,竟然異常雷同。

    從中國人到歐洲人,甚至非洲,這種深古的渴望都是共通,對一個無法用世俗道德 (仁義禮智) 解釋的強大領袖、一個神王,都是充滿了內心的渴望。歐洲乃至世界的統一,就是終極和平,基本上和共產主義認為要渡過血污海,到達天國的理想一樣。他們理性上知道他會帶來戰爭,但也渴望和平——即佛洛姆所說的人恐懼自己的自由,而「和平」就是自由被剝奪之後的坦然。聽來非常弔詭,但這就是人的民俗心靈。因此後來 Karl Popper 大力鞭韃的左派推崇的「劃一齊整解決方案」,便是古老文明所共享的異型,也是有一個追求大和平,同時在追求大戰爭的心理模式。

    偽善的最高境界

    於是回到龍應台。她肯定覺得自己被那麼多人炮轟很無辜,但又要保持優雅,不能表露出自己感到不快的實況。說到底,提倡和平有甚麼不對?然而偽善的最高境界,便是不知道自己偽善。而這種最高境界的偽善,不是單憑裝模作樣的天性就可以煉就,你必須承接古老世界的文化傳統,才能養出惡之華。就像要養出異型,必須有人類和抱臉蟲,缺一不可。她,或所有中國文人的問題,是不明白自己文化的好戰天性,誤以為自己十分和平,缺乏哪怕是一絲的反省。

    一個文化長期在內部殖民邏輯之下孕養,對和平和戰爭的觀念都會變得極有辯證法味道,它的「和平觀」也只能是膚俗的——他們認為有一隻天真的貓、一張破沙發、有一堆「文明細節」、讀著書、喝著咖啡,就是和平——而事實上是被納粹佔領的巴黎,也做得到,也一樣具有法式文化風情,然而那是一個永久鎮壓的場景,而肯定當時法國也有很多人說不要打仗,邱吉爾底下的英國人也是,為甚麼要跟納粹地下反抗、打游擊,甚至是開戰,毀滅那麼多年累積的文明細節?事實上如果你只是想要喝咖啡和看書的話,來香港也能享受到,但沒有人可以說香港現在這個樣子就很和平。

  • 追求夢想例子香港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18 11:35:41
    有 194 人按讚

    【盧斯達:龍應台深得國學精髓 只有最膚俗的「和平觀」】

    在英殖末年,龍應台是在香港中文教育裡面被捧得很高的人物。良師益友都把她的東西視為知性讀物推介給後輩;在回歸中國前後的過渡懵懂時期,香港上一代知識青年對龍應台也是有一種懵懂的好感。所謂懵懂時期,就是心志還在孩童階段,對自己在世界的定位十分含糊,也因此對外部事物的鑑賞力,有著與年齡相稱的膚淺。也就是這種膚淺,才會覺得龍應台那種風格和定論人畜無害和知性。

    依然是談論龍應台早前的「我反戰」貼文,這在台灣內部引出很多異議,而香港則只看到陶傑和李怡有談論的觸覺。無論如何,「和平」總是沒錯的。龍裝模作樣的反戰表述,就涉及一個中國學問的一個傳統問題——中國人在「西力東漸」以來,就自我定位為受害者,也因此錯誤以為自己向來是歡迎和平的;也接連將中國多年來的文化和歷史,解讀為多年來的平靜與和平被打破。

    例如孫文生平的最後一個公開演講,就是在神戶高等女子學校,題為《大亞洲主義》。孫文在死前還是有泛亞主義的夢想,希望日本和中國聯合起來「興亞」;他壟統地將東方文明視為講仁義道德的「王道」文明,而西方近代則是講物質和槍炮的「霸道」文明。在具體的歷史脈絡中,在歐帝國主義陰影下的人,自然要化解天朝瓦解導致的內心痛苦,於是便如此解讀自身的過去,所以「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那說法真是永遠沒有錯。因此在往後的一百年,中國人即國共雙方,也抱持「中國是沒有帝國主義,一直都是和平」的歷史觀。

    然而魯迅早就說過,在翻書的時候發現每一頁歷史書寫的都是「吃人」。這也不僅是隱喻,而是每凡打仗,人口大糧銳減、吃人遭吃的事情還是不絕於史。而中央集權的統一王朝不斷輪迴出現,也似乎並沒有令這片土地有多「和平」。體制內的歷史學家葛劍雄曾寫過一篇很大膽的論文,從傳統的「正統王朝」數起,由秦、漢、西晉、隋、唐、元、明數到清,發現實際「統一」的時間只有一半時間,甚至更少的33%,打破了「統一是常態,分裂是異常」的傳統說法;而更重要的是,如果不發動「統一戰爭」,則統一時期「連33%都沒有」。

    從具體觀察可知,中國一直以來未必很統一;過程絕不和平,則幾乎是肯定。然而由周人入主中原以來產生的中國學問,便是一種帝國主義學問,也就是對侵略的文飾和歌頌,令中國文化下的人,往往以為自己是和平的;不管是中國士大夫多數認為「三代」是和平、孫文認為東方是和平,或龍應台認為自己在反戰,也是一脈相承。例如儒家製造了堯禪讓給賢君、政權在聖王之間和平流轉的神話,莊子則針鋒相對地在《盜跖篇》予以瓦解,指出現實是「黃帝不能致德,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堯、舜作,立群臣,湯放其主,武王殺紂。自是之後,以強陵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一點也不和平,聖王全部是亂臣賊子出身。

    一切侵略其實都是「內戰」

    然而黃帝是「炎黃之孫」的象徵源頭,他和蚩尤等九黎部落尚且談不攏而導致戰爭,殺人無數;然而勝者為王,此極不和平的歷史事件,以蚩尤的傳說形象不斷妖魔化告終;非信史時代的傳說,預示了信史時代的歷史模型。秦朝攻打百越,又是殺人無數,但也被歌頌為「擴大中國疆域」的好戰爭;儒生比較愛漢朝,但漢武帝也主動攻打了一直維持「兩制」的南越國,以及其他鄰近地區。然而戰爭完結之後,天朝對外圍地區的內化和吸收,則被視為和平的推進;漢人佔據非漢人的土地,則是「王化」的擴展,亦可說是王道遍佈宇宙的進程。戰爭者同時是和平者,大戰爭等於大和平。中國傳統的歷史哲學,已經有一點馬克思式辯證法和「new speak」的味道。

    所以這個邏輯推向極端的話,中國其實沒有戰爭過,因為寰宇一體,並無內外之分,一切侵略其實都是「內戰」,也是應然的,是一個支條綁成束棒、世界由分裂走向統一的過程。因此事實上並沒有和平和戰爭之分。中國傳統學問中的道德心性,和大政治是截然而分的兩個層面。不殺人乃至仁義禮智,都是個人道德修養範圍,但如果是一族侵略一族,則反而是神聖的,是令國家擴大的好事;個人範圍的道德心性,對國家大事沒有指導和制約作用。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主權和統一,比起個人和人權更重要。這在西方國家的政治現實,也許亦是如此,但中國只是說得更赤裸,內部也沒有任何現代化孕育的制約機制。為了國家統一和擴大,殺多少人都是值得,仁義禮智的個人教誨在事關國家統一的場域下,不會發揮作用;正如蔣介石也是得人心的,為了不給日本人拿走他的統一,死多少人也是必需的代價。而古世以來,和平和戰爭是在一個你中有我的混沌概念之中。和平不是由和平而來的,而是鎮壓到沒有反抗之後的眾人衰弱狀態。也就是古代人和現代人的和平觀並不一樣。中國解決「所有人與所有人戰爭」的那個自然狀態的方案,是聖王擁有一切權力,在國境之內只有一個人,只有一個公民,即皇帝本人,其他人民都是無權者,那就沒有爭端,那就是和平。而怎樣削弱所有人導致他們沒有權力?方法就是戰爭。

    所以龍應台在說和平,用一堆歐洲的文化名詞來染出一個文青的文字氛圍,然而自由世界的敵人,何嘗不也是想要「和平」?只是對方觀念中的那個「和平」,是持續的戰爭、持續的鎮壓、持續的緊急狀態。龍應台的言論為何給人一種深刻的偽善感,並不只是她表層消費的那些歐陸文化名詞,不只這樣,那種偽善是來自中國傳統,是戰爭者以為自己是和平者的古老傳統。龍是在敗者那方,即中華民國那一方,所以她就像孫文一樣,認為自己是和平的、反戰的;然而這只是掠食者被更高的掠食者掠食之時,就開始講起仁義道德和小確幸。事實上中國人在台灣島內的鎮壓,亦異常慘烈。

    禮讚墨索里尼

    這不獨是中國文化的問題,任何深厚悠久的文明,都具有這種蠻性。在歐洲,例如龍應台帖文裡面充滿甜膩味道的維也納,或者奧地利本身,就充滿戰爭的古性。奧地利出了希特勒不說,在納粹德國崛起擴張的時候,奧地利人有很多都是熱烈歡迎,泛德意志主義只是表徵,更深層的是一種期待「王者帶來永久和平」的渴望。也因此,他們同時是戰爭和政治狂熱,但也是「和平主義者」。

    奧地利也出了佛洛伊德,佛洛伊德的創見是開始觀察人類潛意識的混沌和原始一面,雖然他的表層也是用人文和理性將之克制,作為治療;而瑞士人榮格則是「反向地繼承」他,非常反感佛洛伊德那怕只是餘緒的理性主義;據說榮格認為希特拉是「是一位巫醫、一具神靈之器、一位半神半人,甚至根本就是一則神話」,認為他在世界的作用,就像巫師在原始社會一樣,引發出所有人的原始一面和潛意識本能。

    這些都是歐陸的大學者、大文化人,但「絕對的戰爭亦即絕對的和平」的古老概念,對他們也是充滿誘惑。榮格這樣回顧:「當希特拉攫取了權力時,我非常清楚地看到,集體歇斯底里已經在德國發作了。但我還是情不自禁地對自己說:這畢竟是德國,一個具有道德感、遵守紀律的歐洲文明國家。因此,在我看來,這場明顯的群眾運動最終結果仍然是不確定的,正如元首的形象首先讓我感到,他僅僅是善惡兼具的存在⋯⋯像我的許多同時代人那樣,我有我的懷疑。」有趣的是身為猶太人的佛洛伊德,也禮讚墨索里尼是「統治者中的文化英雄」。

    羅馬帝國和中華帝國的偉大意識,到了現代還是不斷發揮作用。例如活動到戰後的神秘主義兼納粹主義者 Savitri Devi,對希特拉便是頂禮膜拜,她用自身的文化信仰去解釋希特拉形象的方法,跟佛洛伊德和榮格也十分類似。Devi 簡單來說就是將印度教和納粹主義融合,在她的作品《The Lightning and the Sun》裡面,她根據印度教的說法,將歷史分為黃金時代、銀器時代、銅器時代乃至黑暗時代 (即現在)。基本上跟中國傳統認為世界是在一個不斷的衰竭狀態是一樣的;另外她將偉大的領袖分為三種,一種是「處於時間裡面」,代表是成吉思汗,即書題的「雷電」,帶來毀滅;第二種是「處於時間以外」,代表是埃及十八王朝法王阿肯那頓,代表書題的「太陽」,他的主要事跡是發起大改革,是一個抵抗時代衰竭宿命的仁慈形象,也很像中國古代「興滅繼絕」的那句話;第三種便是「抵抗時間者」,例子是希特拉, Devi 認為希特拉同時融合了雷電和太陽、毀滅與創造,是可以將世界由衰竭由拯救出來的神人。這跟榮格所說的希特拉「善惡兼具」的說法,竟然異常雷同。

    從中國人到歐洲人,甚至非洲,這種深古的渴望都是共通,對一個無法用世俗道德 (仁義禮智) 解釋的強大領袖、一個神王,都是充滿了內心的渴望。歐洲乃至世界的統一,就是終極和平,基本上和共產主義認為要渡過血污海,到達天國的理想一樣。他們理性上知道他會帶來戰爭,但也渴望和平——即佛洛姆所說的人恐懼自己的自由,而「和平」就是自由被剝奪之後的坦然。聽來非常弔詭,但這就是人的民俗心靈。因此後來 Karl Popper 大力鞭韃的左派推崇的「劃一齊整解決方案」,便是古老文明所共享的異型,也是有一個追求大和平,同時在追求大戰爭的心理模式。

    偽善的最高境界

    於是回到龍應台。她肯定覺得自己被那麼多人炮轟很無辜,但又要保持優雅,不能表露出自己感到不快的實況。說到底,提倡和平有甚麼不對?然而偽善的最高境界,便是不知道自己偽善。而這種最高境界的偽善,不是單憑裝模作樣的天性就可以煉就,你必須承接古老世界的文化傳統,才能養出惡之華。就像要養出異型,必須有人類和抱臉蟲,缺一不可。她,或所有中國文人的問題,是不明白自己文化的好戰天性,誤以為自己十分和平,缺乏哪怕是一絲的反省。

    一個文化長期在內部殖民邏輯之下孕養,對和平和戰爭的觀念都會變得極有辯證法味道,它的「和平觀」也只能是膚俗的——他們認為有一隻天真的貓、一張破沙發、有一堆「文明細節」、讀著書、喝著咖啡,就是和平——而事實上是被納粹佔領的巴黎,也做得到,也一樣具有法式文化風情,然而那是一個永久鎮壓的場景,而肯定當時法國也有很多人說不要打仗,邱吉爾底下的英國人也是,為甚麼要跟納粹地下反抗、打游擊,甚至是開戰,毀滅那麼多年累積的文明細節?事實上如果你只是想要喝咖啡和看書的話,來香港也能享受到,但沒有人可以說香港現在這個樣子就很和平。

  • 追求夢想例子香港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2-07 14:30:01

    許多廚師的夢想,是自立門戶,開一家屬於自己的餐廳。入行十多年,曾在多家星級餐廳如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CIAK in the Kitchen負責製作意粉的Jack,前年便完成這個夢想,在銅鑼灣跟友人開了一間樓上餐廳Involtini,賣一系列意大利菜,主角自然是鮮製意粉。
    夢想,開始了第一步,名氣,也不差,連續兩年入選米芝蓮推薦,對新餐廳而言已不錯。但創業後的生意壓力,卻始終環繞不去,「樓上鋪很視乎電梯速度,但這大廈,曾試過有客人等了二十分鐘才上來,不是熟客的話,早就走了。」Jack看着關了燈的餐廳﹕「生意不太穩定,請人又難請…唉…」
    特別是近年,城中有另一家同樣主打鮮製意粉的餐廳開張,生意滔滔,Jack也忍不住跑去試菜﹕「味道還可以啦,分量就真的太少了,只適合女士吃。」他總結對方成功的心得﹕「價錢平,出菜快。」但Jack卻不太想走上這條路﹕「快來快往的感覺,其實跟快餐有甚麼分別?要是我四五十歲時,我可能也會走上這條路來賺錢,但現在,我還想試一試。」
    從去年尾開始,他開始在店內出售三款天天製作的新鮮意粉予顧客,三種粗幼厚薄不同的Tagliolini、Futtucine、Tagliatelle,都以意大利雞蛋、零零級粉及Semolina小麥粉製作,入口柔韌而帶蛋香,放在紙盒內售予顧客。由於是新鮮意粉,最多只能保存兩三天,之後便變得乾硬難吃。
    香港以往出售的意粉,全是風乾版,本地零售的新鮮意粉應該是第一家了,對Jack而言,這就是他嘗試的出路﹕「一來,希望可以增加收入。」他坦白地說,但同時又有另一心願﹕「希望可以告訴客人,其實意粉世界很廣闊,我們只挑選了三款最容易處理的意粉,但已有不同厚薄、寬度,能配搭不同醬汁。」
    創業路難行,但Jack還是覺得一名廚師,總得有點追求。即使眼前已有成功例子,但他還是想做自己喜歡的菜,每天固執地做出一盒又一盒的新鮮意粉。

    採訪﹕楊志強
    攝影﹕謝致中

    Involtini Italian Cuisine
    地址﹕銅鑼灣駱克道459-461號The L. Square 11樓
    電話﹕2658 2128
    營業時間﹕11:30am-3pm,6pm-10:30pm

  • 追求夢想例子香港 在 HKFE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5-05-26 21:20:28

    講到「一蟹不如一蟹」,Eric覺得幾乎所有上一代都會指摘下一代,Eric自己就係個好例子——自己細個時上一代亦係咁話自己懶、唔勤力唔專注;Eric覺得,八、九十後嘅理想已經同七十後差天共地,好多人都想寰遊世界,但九十後比八十後更崇尚自由。至於「責任感」方面,Eric覺得係有無「教」嘅問題,例如Eric就指,公司好多九十後員工,凡係教過,其工作都好盡責。而Eric覺得九十後因為想睇多啲、見多啲,都唔會係同一間公司工作太久。但Eric 不諱言正正係九十後這種追求夢想及自由的思想,對創意行業大有幫助,特別是對他們這一類手機遊戲公司更加有用。如果一件工作能引起後生仔的興趣,佢地都會好投入好拼搏咁去做好一件事。Eric亦有分享,他覺得唔使追求做「好老闆」,但要做個「Make Sense」嘅老闆,畢竟,做Eric依行,除要悉心指導年青人外,其實都要輔以一定彈性俾佢地去發揮。

    作為「香港青年創業家協會」創會會長,Eric正舉辦「YEA Incubator創業學堂」,以「群眾集資」(Cloud Funding)籌集起動資金,希望鼓舞創業家。其學堂會以學費成立獨立核數基金,參與者畢業時將分組提交創業計劃書,優秀創業家有機會獲得最高達十五萬起動資金,成功經營者更有機會獲天使投資者投資高達一千萬港元。Eric希望透過「創業學堂」,協助年輕人創業。學生不但會學到相關知識,最重要係授課導師皆係老闆,其經驗尤為重要。Eric寄語創業家要自助,不要只顧責怪社會病態,更勿忘培養人脈,把握機會。有意報名參加「創業學堂」,請留意網址「www.yeaincubator.com/」

    pt 1 of 4: https://youtu.be/Y2Rrtom6J8M?list=PLXCaM4OKoNRUK_N7uRJIN3qGFB4sSn6pj
    pt 2 of 4: https://youtu.be/If00ZXMyTjA?list=PLXCaM4OKoNRUK_N7uRJIN3qGFB4sSn6pj
    pt 3 of 4: https://youtu.be/LbGwmET1COc?list=PLXCaM4OKoNRUK_N7uRJIN3qGFB4sSn6pj

    網站; http://hk-feel.com/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ongkongfeel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