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2📰
打造環保新「垃」園 政府拆五股違章
「五股垃圾山」時常飄散異味影響市容,長年困擾當地居民。為解決垃圾山的問題,新北市政府於2019年推動「擴大五股都市計畫案發布前試辦計畫(以下簡稱五股試辦計畫)」盼能從違章建築著手處理。目前已陸續拆除並且美化成環保藝術公園,成功展現市府整頓五股...
#20200422📰
打造環保新「垃」園 政府拆五股違章
「五股垃圾山」時常飄散異味影響市容,長年困擾當地居民。為解決垃圾山的問題,新北市政府於2019年推動「擴大五股都市計畫案發布前試辦計畫(以下簡稱五股試辦計畫)」盼能從違章建築著手處理。目前已陸續拆除並且美化成環保藝術公園,成功展現市府整頓五股垃圾山的決心,而民眾對於成效也表示認同。
都市毒瘤 擾民30年
垃圾山位於台64、台65線及國道一號附近,早期兩側因地勢低窪易淹而不利耕種,進而成為閒置土地。國民黨新北市議員陳明義表示,過去地主接受政府雙北各大工程的營建廢土傾倒於此,有些還有金錢上的交易,便形成了垃圾山的雛形。久而久之許多不肖業者認為有機可乘,跟著堆放大量廢棄物,除了造成環境嚴重汙染,更成為政治與地方勢力之間「藏汙納垢」的死角。
過去中央政府在產業土地規畫不周,導致廠商基於成本考量,多選擇非法用地成立工廠,進而吸引不法業者匯聚五股。陳明義提及,當時新北市政府屬於被動檢測汙染物,有人檢舉才著手處理,許多業者則在檢舉過後,以儲排的方式處理汙水,在深夜或下雨天時一次排放至溪水中,導致無法檢測出高濃度汙物。
新北市城鄉局綜合規畫科科長陳柏君表示,垃圾山範圍內的工廠有高達九成都不符合工業用地規定,光是處理這些問題,就必須耗費相當大的資金及時間,因此近30年來處理垃圾山的任務可說是十分艱辛。
對此,輔仁大學公共衛生系副教授劉希平建議,因垃圾山處於灰色地帶,適合「分段開發」,先將原有公有地違章建築合法化,後期再做土地規畫整理,切勿急於求成而亂了整體規畫。
近期新北市政府著手剷除占用公有地的不肖廠商,引發不少業者反彈。陳明義認為,這些業者雖會透過民意代表向政府施壓,表明「生計」受到影響,事實上卻發現多數人的經濟條件並不差。
至於私有地則是採用土地變更編定的方式合法納管,並且以不須繳交變更回饋金當作誘因,期望能減少五股地區的環境破壞。陳明義表示,申請仍有一定的標準,若是不符合資格的業者仍然得面臨拆除的命運。
陳柏君也說明,政府提供一年的輔導期緩頰,申請時間相當充足,目前只針對明顯表達無意願變更者強制拆除。
根據《工業園區各種用地用途及使用規範辦法》,為降低環境衝擊,工業園區內綠地、滯洪池等公共設施需占總面積10%以上。劉希平表示,綠美化不只能活化土地,也提供民眾假日休憩的場地。
五股區成泰里里長潘明宏表示,居民對於「五股試辦計畫」舉雙手贊同,不只能夠提升居住品質,也讓外界對於「五股垃圾山」的既定印象有所改觀。陳明義指出,政府已展現決心,除了將被占用的土地回收之外,也將土地綠美化,就是希望不肖業者能夠正面面對問題。 「五股試辦計畫」將土地發還給地主,並依法公告實施。陳柏君表示,短期試辦計畫(整頓環境、產業納管、改善現況)與長期都市計畫(產業規畫)將會雙頭併進,雖耗時又費工,但也確實促進了五股區的發展。
垃圾山污染嚴重?專家呼籲定期健檢
五股地區地形「逢雨必淹」,不宜農耕,因此該區主要以工業發展為主。潘明宏表示,垃圾山附近居民時常反應有時會聞到工廠排放出惡臭氣體等環境汙染的情形。垃圾山的問題,不只嚴重影響居住品質,也擔心長期接觸這些「有疑慮」的物質會影響健康,希望政府能早日解決環境汙染的問題。
劉希平直指,垃圾山長期積累的廢土中是否含有劇毒廢棄物尚無從得知。目前只能透過「地質鑽探」的方式分析,大動作翻動廢土不僅會導致原本趨於穩定的土地再次發生異動外,更產生大量粉塵汙染周遭空氣品質,且需花費近40億的金額,因此建議往後整頓計畫以盡量保持該地「平衡」為主要開發原則,整頓完成的土地符合正當的使用原則,並在周圍多種植植被,提升環境品質。
對於五股垃圾山可能對人體、土地直接或間接造成的影響,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工廠運作當中應用許多化合物,部分化學物質含有重金屬,若廢水沒有經過完善的處理就排放到水溝或農地當中,不僅會造成水源汙染、影響生態,民眾間接誤食這些有害物質,嚴重可能導致器官功能出現問題。
而工廠排出的廢氣中所含的懸浮微粒也會對肺及支氣管造成傷害,顏宗海呼籲附近居民應定期做健康檢查,而對於已受汙染的土地或水源建議長期休耕。
荒野協會搶救溼地危機
五股溼地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匯流處,曾為北台灣重要溼地環境之一,在此棲息逗留的候鳥不計其數,後因不當人為開發,使其生態遭到破壞,在荒野保護協會極力維護下,漸漸恢復濕地原有的風貌。
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李騏廷說,五股溼地早期曾為大台北地區的穀倉,1963年葛樂禮颱風造成台北地區大淹水,政府炸毀了原先淡水河的天然防洪屏障「鳥踏石」,並建設二重疏洪道,雖然洪水問題得到改善,但失去天然屏障後,導致五股地區從此逢雨必淹、海水倒灌,造成該地土壤鹽化,因此孕育出當今的溼地生態。(記者 陳沁琳、張赫倫/採訪報導)
#issue_2248 #五股 #垃圾山 #汙染 #濕地 #環保藝術公園 #違章建築 #學分在哪編
農地變更工業用地的條件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年5月7日,經濟部預告了《工廠管理輔導法》(以下簡稱工輔法)子法《特定工廠申請變更編定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審查辦法》(以下簡稱《用地變更辦法》)。該法規範了農地違章工廠在取得「特定工廠登記」(以下簡稱「特登」)後,可以將土地從農地變更為工業用地,違章工廠即可永久就地合法,還可以進行土地交易,將造成農業區永久性地破碎化。
-
🏭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法律人協會、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於今年6月3日召開「反對農地違章永久就地合法!拒絕工廠特目土地交易」記者會,嚴正要求暫緩《用地變更辦法》草案公告。然而,經濟部無視民間團體要求「遏止農地違章工廠問題,守護糧食安全,捍衛國土與土地正義」的強烈訴求,竟於6月21日《用地變更辦法》正式公告生效。
-
在此,民間團體嚴正指出生效後《用地變更辦法》的五大弊病:
1⃣️《用地變更辦法》未依據《工輔法》第28-10條但書,建立合理的審查標準作為把關,將導致「全面納管」等同「永久就地合法」,違背國土安全及永續發展。
2⃣️「特登工廠」縱使取得合法身分,但廠房消防安全仍有「農地水源取得不易」、「違法建造、建材易燃軟化」、「道路狹小救災車輛進出不易」等根本性缺陷;就地合法化恐將農地違章工廠打造成消防員的大墳場。
3⃣️《用地變更辦法》允許違反環境法規情節重大的工廠,仍可在改善完成三年後申請地目變更、就地合法,根本無法嚇阻工廠偷排污染農地,危害台灣糧食安全。
4⃣️永久就地合法無法解決農地違章工廠問題,反而造成土地合法化用地炒作,也讓工業區形同虛設,扭曲台灣產業公平競爭發展。
5⃣️經濟部規劃要求違章工廠變更地目時須安裝光電,卻未考量特登工廠的建築特性。在發生火災時,結構遭破化的鐵皮工廠易造成光電板墜落,增加消防員救災觸電風險。
-
因此,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法律人協會、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嚴正呼籲:
♦修正《特定工廠申請變更編定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審查辦法》,加嚴用地變更審查及資2⃣️農地變更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後,不能交易買賣,否則將造成農地破碎、投機客炒作。
♦《工輔法》及其子法應以嚇阻農地污染為指導原則,明訂造成污染的農地工廠不能就地合法。
♦違章工廠安裝光電應考量建築特殊性及救災安全,重新訂定消防與結構安全法規。
-
🏭就此結果,民間團體非常遺憾曾經承諾保護農地、保護消防員的蔡總統與及執政黨,非但沒有履行承諾,反而步步放寬就地合法條件,蘇貞昌院長在2019年《工輔法》的修法承諾「不准新設、不得污染、不得危及公安」全部跳票,還讓蔡英文政府的田園工廠成為消防員的墳場,是經濟部沒有按照蘇院長的承諾、私自將《用地變更辦法》修成五大弊病嗎?行政院必須出面說明清楚。
---
全文請上👉 https://bit.ly/3qAp9mG
農地變更工業用地的條件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後勁溪 ◎李昌憲
祖先留下來的臍帶
是後勁人的生命之母
後勁老人依舊記得
小時候的後勁溪
魚蝦成群水質清澈
農地變更為工商用地
開始發展工商經濟
部分世代務農的後勁人
放下祖先使用過的農具
賣掉世代傳承的土地
生活獲得了改善
逐漸養成習慣
在家庭,把棄物汙水拋流後勁溪
在工廠,讓毒液廢水排入後勁溪
經不起過分摧殘
魚蝦全部暴斃
屍體日夜發臭
為何沒有法醫來勘驗
後勁溪死了以後
有些人口口聲聲堅持要整治
祖先留下來的臍帶
是咱後勁人的生命之母
為何讓她日夜蒸發惡臭
雨季來時經常暴漲成災
上下班經過後勁溪畔
看見岸邊枯槁的植物
彷彿是千百年來的祖先們
排排坐在岸邊
用眼淚垂釣
--
◎作者簡介
李昌憲,1954年生,台南南化人。曾經加入森林詩社、綠地詩社;1979年與向陽等人創立《陽光小集》,停刊以後加入笠詩社,長期參與笠詩刊編輯。1980年多發表以加工出口區人事物為題材的詩作,隔年6月出版其第一本詩集《加工區詩抄》、《生態集》、《生產線上》等紀錄。
曾居住在高雄後勁地區,親眼目睹了重工業汙染的第一現場,詩集《生態集》寫下了當時的慘況。以大量詩作紀錄工業污染,留下台灣經濟發展奇蹟底下,被遺忘的篇章。
--
◎小編 #一尾 賞析
一九六八年在高雄後勁設置一輕後,展開高雄漫長的空氣汙染史,一九七一年又成立楠梓加工區。居住在高雄後勁的李昌憲,即為楠梓加工區員工,就近見證了工業汙染的發生。其第二本詩集《生態集》關注工業區造成的環境汙染,以及農業汙染、都市公害、核能危機與野生動物保育等環境關懷。
作為十大建設下重點工業發展都市的高雄,一直以來與石化業有著糾結的情懷,1975年五輕建成啟用後更是後勁人的夢靨,〈後勁溪〉一詩主題為原本作為農地灌溉水源的後勁溪,工業的入駐變為工業排放廢水的排水溝,反映農村轉型為工業區之後,環境的敗壞與聚落在快速工業化之後失去原有的生活型態,造成人與土地之間的斷裂,而當地居民也成了工業化下的環境難民。
詩句以「祖先、期待與生命之母」強調過去農業社會中後勁人與後勁溪,人與土地間的緊密連結、魚蝦成群,後勁溪是後勁人賴以為生的生活場域,然而當人們進入工業社會放棄務農獲得資本主義的報酬後,換來的是土地的生態浩劫。詩中寫道:「在家庭,把棄物汙水拋流後勁溪/在工廠,讓毒液廢水排入後勁溪/經不起過分摧殘/魚蝦全部暴斃/屍體日夜發臭」,廢水排入溪流後魚蝦暴斃,和上段的成群結隊形成強烈對比,人死了會有醫生開立死亡證明,在工業發展下動物的死活,人類其實是不在乎的,因而詩也諷刺地寫著:「為何沒有法醫來勘驗」。
接著,詩中敘事者控訴著:「為何讓她日夜蒸發惡臭/雨季來時經常暴漲成災」,而詩人將敘事者所看到溪中枯槁的植物,比喻成在地祖先的眼淚垂釣,再次連結過去環境的美好,與今日殘花敗柳的景象對比,而工業化下頹敗的土地,在1980年代於後勁出現許多不明原因的氣爆、民眾罹癌與暴露在極差的生存條件後,終究在1987年解嚴前夕爆發了後勁反五輕運動,抗議民眾站上煉油廠的燃燒塔拉開布條抗議,大規模抗爭與中油協商後確立25年關廠的協議,爾後2014年於高雄前鎮、苓雅區的氣爆事件,更堅定了2015年12月31日的五輕關廠,然而時至今日高雄的仁武、大社、小港、林園的石化工業區仍在運轉著,而高雄的石化業仍舊是都市發展下,面對空氣污染的不可承受之「輕」。
參考資料:地球公民基金會、透南風工作室編:《堅持:後勁反五輕的未竟之路》(台南:透南風文化創意有限公司),2015年。
-
美編:泱泱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生態詩 #李昌憲 #高雄 #後勁 #五輕 #工業發展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6/20210608.html
農地變更工業用地的條件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農地違章工廠就是「把違法的工廠,蓋在不對的地方(農地)」,就地合法分為讓工廠本身合法的「特登」,以及讓用地合法的「特目」,這其中有哪些問題呢?快跟我一起看下去!
-
🏭「特登」——「特定工廠登記」,透過改善工廠設備等措施,讓沒有許可就蓋起來的工廠,加強消防及建築結構,減少排放污染以及公安風險,簡單來說就是改善工廠本身後,發給工廠「暫時合法登記」。
-
🌾「特目」——「特定目的事業用地」,透過用地變更,讓原本不能作為工業用途的農地變更成為可以工業用的土地,使得這塊土地可以合法蓋工廠。
-
也就是說,如果兩個條件只取得其中一個,都不能算是合法工廠,那麼問題在哪裡呢?
-
取得特登的工廠,雖然有進行改善措施,但事後補強的狀況,還是會比先經過申請才合法興建的廠房要來得不好。更重要的是,農地違章工廠的風險,也並不只存在於工廠本身而已,附近都是農田,狹小的道路是否適合貨車及消防車進出、農地缺乏消防設施水源、排放的廢水廢氣還是有污染風險...這些都不是只要工廠自己好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更別說農地變更為「可以工業用的土地」後,如果沒有配套措施,將來這塊地就可以繼續蓋新的工廠,並且以「可以工業用的土地」被買賣炒作。
-
所以,解決農地違章工廠的問題,並不是開出一些條件,就可以讓落在農地上的零星工廠,不考慮環境承受力、不考慮公共安全、不考慮食安風險,通●通●就●地●合●法!而是應該考慮整體國土規劃保持農地的完整,優先輔導廠商遷離農地進度工業區,並且將遷廠配套的強制力,明文寫到法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