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農地自耕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農地自耕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農地自耕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農地自耕農產品中有123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新北市議員鄭宇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我一起關注紅火蟻防治 COVID-19疫情趨緩,人們開始恢復正常活動,但紅火蟻的疫情在北海岸持續好多年了,還沒有緩解的跡象。常常聽到長輩分享說,用火、灌汽油等等,這些雖然是錯誤的做法,但也是一個警示:紅火蟻在北海岸的田野已經是大部分農友都在面對的問題,而正確的防治作法,還需要繼續宣傳宣導。 宇...

 同時也有4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蕉徑,位處上水鄉郊,是一個農業耕種活動已然成熟活躍的地方。農田開揚,遠眺山脈,田間小路有流水淙淙,從雙魚河一直流向蕉徑大大小小的農田,潤澤泥土,渾然天成。然後,再往前走,卻見農地受橙色膠網及厚圍板封起,本來耕滿作物的農田變成倒滿石塊的「地盤重地」——農業園第一期工程已經開展。 二○一六年,政府宣布...

農地自耕農 在 素食舉重女孩Wanda?️‍♀️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5:30:02

最近認識了青銀共農、友善耕作的雜糧農企業—「幸福千千歲」@happyfood.1000 名字之所以會取「幸福」是因為它的四大幸福要素: 1️⃣土地友善續耕 2️⃣協助老農經營農地,將分利潤回饋給老農讓他們安心養老 3️⃣協助青年從農 4️⃣給外食族安心食用的食品(但我覺得對會煮飯的人也很有幫助~) ...

農地自耕農 在 Cherry 旅遊 美食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02:20:36

夏到了,花都開好了,在澎湖湖西社區裡的低調景點 #湖西百年蓮花池,佔地廣泛、生態豐富多元的一池漥窟;這一大片蓮花池似乎是有整修過後的,踏進園區內,地面都是防滑磚,欄杆部分也蠻新穎的,設有一大座涼亭在池塘中,可以邊賞景、賞花、邊休息,偶見村民在這裡午睡或發呆;另外在蓮花池中段,還設有一座便橋,讓兩側相...

  • 農地自耕農 在 新北市議員鄭宇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10:35:06
    有 110 人按讚

    你我一起關注紅火蟻防治

    COVID-19疫情趨緩,人們開始恢復正常活動,但紅火蟻的疫情在北海岸持續好多年了,還沒有緩解的跡象。常常聽到長輩分享說,用火、灌汽油等等,這些雖然是錯誤的做法,但也是一個警示:紅火蟻在北海岸的田野已經是大部分農友都在面對的問題,而正確的防治作法,還需要繼續宣傳宣導。

    宇恩長期關注紅火蟻防治工作推動,包含

    #爭取設立紅火蟻防治專管中心
    以往新北的紅火蟻防治,各自局處編經費防治自己轄管的土地,自掃門前雪反而讓紅火蟻有機可乘,民眾舉報也容易感覺到被踢皮球。宇恩努力爭取,終於在2019年3月正式成立 #新北市紅火蟻防治專管中心,由農業局統籌即時控管個案防治情形,也組成專家學者諮詢顧問團,更全面性的展開防治工作。

    #爭取休耕防治農地比照翻耕標準補助
    過去許多農友們為了要請領隊地綠色環境給付(休耕轉作),會需要進行翻耕,但卻也因為翻耕造成擾動,紅火蟻族群擴散得更快,大幅增加防治難度。

    為了讓農友們更願意通報自家田裡的紅火蟻,也避免人為擾動,農糧署2019年函釋:「農民倘發現農地遭紅火蟻入侵,應立即通報鑑定,並配合採取防治作措施,當期作生產環境維護獎勵,得比照翻耕標準每公頃三萬四千元核予……」

    #爭取社區自主防治紅火蟻補助
    淡水區屯山里這幾年為了防治紅火蟻,由里辦公處籌組志工隊,號召里民志工一起加入防治行列,填補市府可能因為投藥車難以抵達、因雨影響投藥效果等的不足,有效的抑制紅火蟻在里內擴散。

    但只有單獨一里是不夠的,宇恩也爭取到農業局參採屯山里的經驗,由農業局提供相關經費及餌藥,鼓勵社區及農民加入自主防治,讓更多人認識紅火蟻防治工作,也一起提升紅火蟻的防治效益。

    宇恩會持續關注,也請大家幫忙,發現紅火蟻的蹤跡,一定要通報 #新北市政府1999 或 #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 0800-095590

    #入侵外來種 #紅火蟻

  • 農地自耕農 在 素食舉重女孩Wand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5 18:43:35
    有 12 人按讚

    最近認識了青銀共農、友善耕作的雜糧農企業—「幸福千千歲」
    名字之所以會取「幸福」是因為它的四大幸福要素:
    1️⃣土地友善續耕
    2️⃣協助老農經營農地,將分利潤回饋給老農讓他們安心養老
    3️⃣協助青年從農
    4️⃣給外食族安心食用的食品(但我覺得對會煮飯的人也很有幫助~)

    看完了幸福千千歲的介紹
    覺得是一個很勵志,很有使命的廠牌😌
    為了幫助體力衰退的老農夫們能夠討生計👴🏻
    也協助不懂得耕田的年輕人從事農業工作👩‍🌾
    所以很想用我小小的力量支持他們💪
    讓更多人認識「青銀共農」的理念

    這次開箱了兩個產品 以下是產品介少與我的試吃感言~

    🌰黑豆茶
    使用精選台南3號青仁黑豆,低溫烘培
    含有豐富的花青素以及膳食纖維有助於消化
    無咖啡因也能晚上服用也不用怕睡不著😴
    有很香很舒服的黑豆味,有點像喝麥茶的感覺🍵
    茶喝完後還能直接吃茶包裡的黑豆🥜
    黑豆泡過水有Q勁蠻好吃的!
    一包二食 CP值高🙌

    🌰黑豆酥
    使用台南11號青仁黑豆
    低溫油炸,口感內外皆酥
    但仁然保留黑豆的營養成份
    灑上薄鹽搭上酥脆口感,簡單的美味卻意外地刷嘴👅
    我吃了兩包(不同時候吃的)
    都是一口接一口吃,不自覺整包就吃完了 😳
    黑豆酥不論是當下午茶或訓前點心
    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也喜歡「幸福千千歲」
    可以使用折扣碼 『 wanda2109 』
    滿千送百,優惠到12/31/2021!
    我不會有任何佣金🙅🏻‍♀️
    但我被他的故事感動到
    想要支持年輕與年長的農夫 ☺️

    購買連結:https://www.happyfood1000.com.tw/ecommerce/

    -
    -
    -
    #幸福千千歲 #青銀共農
    #支持小農 #友善續耕
    #黑豆酥 #黑豆茶
    #膳食纖維 #無咖啡因
    #素食 #純素 #蔬食 #植物性
    #健康 #吃貨

  • 農地自耕農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4 13:00:59
    有 7 人按讚

    太陽能模組大廠、元晶太陽能董事長廖國榮當時表示,台灣農地耕種1年收入不到20萬元,農地設置「營農型」光電設施後,竟然被說成是農地種電,以後大家都沒飯吃;且台灣到2025年建置14GW光電設施,需要的農地面積「不會超過2萬公頃」,更何況台灣現在幾十萬公頃廢耕地,「農委會認為台灣糧食自給率33%是國安危機,但台灣能源自給率不到3%,這才是國安危機」。他強調,14GW光電設施需要的2萬公頃農地,和台灣國土面積3萬6000平方公里相比,「面積不到千分之一」,卻被外界放大解讀。
     
    事實上,就連綠電業者自己也知道,台灣綠能發展有其先天限制。
     
    根據「森崴能源」2019年年報,台灣總面積3萬6188平方公里,扣除原本就不適合建置太陽能電站的山脈(約占台灣總面積之70%),以及地形因素較不適合建置太陽能的台灣東部陸地,「即使政策再大力支持,胃納畢竟有限,加上躉購制度導入後即將邁入10年,預估太陽能系統商可承做之案件再過3到5年將達到飽和。」請看《新新聞》深入調查報導。

    ------------
    🔥《新新聞》全力監督公共政策,您的贊助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http://bit.ly/3gqzxcT

    🔔 加入新新聞Telegram頻道,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3c6Pi5b

    ㊙️LINE好友獨家全新服務
    http://bit.ly/3bTyVIZ

  • 農地自耕農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07 18:21:09

    蕉徑,位處上水鄉郊,是一個農業耕種活動已然成熟活躍的地方。農田開揚,遠眺山脈,田間小路有流水淙淙,從雙魚河一直流向蕉徑大大小小的農田,潤澤泥土,渾然天成。然後,再往前走,卻見農地受橙色膠網及厚圍板封起,本來耕滿作物的農田變成倒滿石塊的「地盤重地」——農業園第一期工程已經開展。

    二○一六年,政府宣布落實新農業政策,在古洞南設立高新科技農業園。農業園佔地約八十公頃,分為兩期發展。農業園內現有常耕農地會盡量保留作農業用途,另外約有五十公頃休耕農地將被復耕。另外,農業園也擬興建新行車道和行人路,預計需要徵收約8.1公頃私人農地,其中約十戶的農產地將會受道路工程影響,遷至復耕地,包括「達記園」農夫文哥。

    對文哥來說,本土農業是傳承,也是人的選擇權,「香港農業式微,愈來愈多人放棄,第日香港不是1.9%蔬菜供應率,可能得番0.9%,你的自由選擇權又少了,你有權去選擇農產品是本地菜。」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 農地自耕農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04 15:13:47

    疫情衝擊全球,影響許多國家的糧食出口政策,各種限制出口、減產甚至禁止出口的政策盛行,嚴重影響台灣的糧食安全。此外,近來經濟學人也將台灣評為地表最危險的地方,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資深研究員拉塞爾也表示半導體將是全球的科技競爭中的關鍵,所以剛卸任美國印太司令的戴維森警告,台灣的半導體將是中國侵台的主要誘因。
    在此局勢緊張之時,台灣對於糧食的儲備似乎不如預期。市議員蔡旺詮追本溯源,找出根本原因。他指出在全國國土計畫中,將糧食問題列為國安問題,可見問題的重要性。而在台南市109年提報中央的國土計畫書中提到,宜維持農地面積為78,699公頃,但台南市的耕地面積卻有92,450公頃,蔡旺詮質疑,這其中少報的14,000公頃,是否早已規畫投入種電? 對此,農工科張順得科長則說明,目前台南的宜維持地面積為92,137,將「國土保育地區」也計入其中,與蔡旺詮所提到的「耕地面積」不同,似乎沒有搞清楚狀況。
    蔡旺詮也肯定農業局在取締農地違規使用上的努力,在2019年臺南市的農地面積有小幅增加,應該就是取締成果,但取締畢竟有限,在台南市的國土計畫書中並未提及其他增加農地的舉措,實在令人憂心。蔡旺詮質疑,在台南市稻作面積逐年減少的狀況下,考量到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還將農地用於種電,是否有欠考慮? 蔡旺詮強調並非反對種電等環保能源,而是農地種電的政策不夠完善,如漁電共生在遮蔽率有40%的限制,漁獲也必須保持70%以上的產量,農地方面卻沒有太多的詳細規範,只一味大規模的投入種電,只會排擠農地使用。此外,蔡旺詮也擔心農戶人口流失的問題,種電帶來土地價值提升,有些地主有炒作哄抬地價的嫌疑,連光電業者都望之卻步,何況一般人。現在想要投入農漁業需要大量資金買地,年輕人根本負擔不起,農漁業者漸漸退休,未來誰來接續這些產業,也是一大問題。
    蔡旺詮也提供確切證據指出,在台86線往光電園區兩公里處,發現有不明人士傾倒廢土,他提到不少農地在傾倒廢土之後就轉作種電用途,其中是否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祕密? 關於這點,經發局長陳凱凌也允諾,將與環保局聯手調查,查明真相。最後蔡旺詮也呼籲綠,能是國家未來發展大計,糧食是國安問題,當兩者面臨衝突時,不得不慎重考量,市府應審慎評估。

  • 農地自耕農 在 Topaau土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2-03 18:00:08

    農曆新年將至,講求大吉大利,不少人買年桔應節。除了少部分有機農夫栽種有機四季桔外,市面上大部份四季桔、朱砂桔、柑桔等,都早已移師在內地種植。「現在本地栽種年桔的,只有三四個農夫。我是其中最大型,也是種得最多的一位,在本地我只種龍膽桔。」強記花園老闆李永強自信地說。
    強哥可說是本地農業的奇葩。八十年代初,當許多本地農夫陸續退休或北上耕作時,仍是中學生的他已決定投身農業。「明知自己不是讀書材料,倒不如看清自己的興趣。我小學已喜歡種花,加上八十年代鮮花很吃香;香港政府發展農地,本地年花年桔一定有市場。」目標明確,就勇往直前。租農地種年花,又着手研究年桔的品種和方法。
    「年桔以四季桔產量最多和大眾化,但它需要人手去扎實,有些生意人不喜歡綁手綁腳。相對來說,龍膽桔比較珍貴,一盆10吋的四季桔三百多元有交易,同樣大小的龍膽桔就要八百多元。」強哥解釋,所以他寧可專注於龍膽桔,要栽種龍膽桔,有特定的方法,動輒用上三年。第一年需要栽種檸檬樹,一年後待它長大,就取龍膽桔的枝做嫁接,待它開花結果又一年,所以有收成是第三年的事。
    強哥也不例外,1983年第一次栽種龍膽桔,1985年正待收成時,「豈料就遇上重大挫折。」強哥回憶道。「當年正好碰上厄爾尼諾年,農曆年12月連續下了兩星期雨,桔怕雨水,連續下三天雨就像笑口棗爆開。」當時他種了二三百盆十吋大的,「以當年的技術,每盆可種出五十顆。眼看它們一顆顆爛掉,我沒有灰心,不停去上海街找防水膠紙,但當時最闊的都只得兩咪(英里)。」買回來後,他就冒雨做出雨傘來為龍膽桔擋雨。結果,當其他人的龍膽桔被雨水催殘到每棵只剩三四顆時,他每盆仍有十來個倖存。「很幸運,全數都以正價給掃光。」
    自此他在業界漸露頭角,奠定了事業的基礎。或許因此,強哥對龍膽桔投入百分之二百的心血。「第一年出品就給我遇上惡劣的天氣,反而啟發了我,如果要在這行業發展,就要想辦法防範雨水侵害。」經幾努力,他發現原來以色列廠商會製作大型的防水膠布,當中可加入拉力料。他聯想到強韌的米袋,就以此再三與廠商商討,度身訂造。發展至今,再利用水喉通、槽鐵來去固定膠紙。
    除了防患未然,平日照料亦無微不至。「作為一個農夫,開工不見太陽,收工時見月亮。」強哥笑說。單是淋水,所用的水,淋水次數和方法亦有講究。「這兒用全天然的大帽山水,大帽山正正有花崗岩石,令水流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得天獨厚。」日常除了澆水灌溉泥土和根部外,在盛夏亦要在晚上為葉面保濕。「因為用了膠膜作雨水棚,晚上的霧氣下不來,日落後就要再向葉子和果實澆水。」原理就跟女士敷sleeping mask一樣。灌溉時,用感覺用眼睛控制水量,「適當時候就要立即收手,所以必須用人手灌溉,以這兒3,000盆桔計,大約花近一小時。」
    至於所用的農藥和肥料,因應十多年前出現的紅火蟻事件而作出改變。「五分一的客人都問我,強哥,你這些年桔可以食用嗎?令我反思是否應該作出改變。」自此他用有機肥料,農藥方面盡量用植物農藥。「植物農藥即是可以用於人身上的藥物,我可以在你面前摘一個來吃。」他在家亦醃好龍膽桔,下麥芽糖沖泡來喝。「我以良心做事,不需要欺瞞。」
    做好農夫,除了平日作出努力,面對颱風時,更要一夫當關守護龍膽桔。「以颱風山竹為例,在林村這兒形成像鑊形單車場般的旋風。」強哥難忘當年嚴陣以待,為防觸電或給雜物擊倒,半夜穿雨衣、水靴、頭盔不停去巡視。「要搬好年桔,倒地的要迅速扶起,因為一倒地15分鐘內那盆桔就會受細菌感染。」結果他足足走了12小時共四萬步,兩隻腳趾公都脫甲。「以前曾有同行給一些鋅鐵斬中額頭,縫了二十多針。這警惕了我,要對家庭負責任,不要令他們擔心,所以必須做足安全措施,才去拯救我的心血。」
    環顧桔場,五萬多呎的地方內,是三千多盆茁壯成長的龍膽桔。這些都是強哥的心血,出身優秀。「要看一棵龍膽桔好不好,有數點要留意。」強哥教路:
    1、 有新的枝葉長出,如果本身不強壯,就長不出來。
    2、 最好帶青色,代表它年輕力壯,仍未達最成熟的時候,待買回去在室內才漸轉金黃。
    3、 葉子呈輕微的弧度,少於10度;如果葉子向上捲起的幅度大,就代表缺水或不健康。
    4、 輕力握一下,桔子宜硬實硬手;如果按下去腍巴巴而無回彈,即欠缺生命力。
    回顧過去,強哥種桔種出自己一片天,秘訣只得一個,「做甚麼也好,最重要是專注。」強哥看着飽滿的龍膽桔堅定地說。

    強記花園
    地址:大埔林村麻布尾村村口
    電話:9386 5946
    營業時間:6am-12mn

    採訪:關廣恩 攝影:陳木

    #本地農夫 #賀年 #新年 #年桔 #有機

    更多土炮好片:
    柴灣40年古法叉燒 新桂香燒臘
    https://youtu.be/zx_wqdZJEbQ

    旺角中式老餅家 鎮店之寶雞仔餅
    https://youtu.be/dIxQeKU_ROw

    水滾茶靚 港式點心 歎一盅兩件
    https://youtu.be/eK8bjW4RIvE

    ==============================
    土炮好片,馬上訂閱YouTube: http://bit.ly/2H7BpYW
    ==============================
    如有各區好人好事、小店情味故事、本地攝影作品、社區有趣大小事等等,歡迎Inbox土炮報料,有機會在專頁上刊登!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