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農地會漲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農地會漲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農地會漲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農地會漲嗎產品中有10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股價為什麼會上漲下跌?」 市場先生今天先來說個小故事, --- 小村莊裡有一位老農夫,他在村莊附近經營一片農地以及果園,種植著各種經濟作物。 農夫有一位兒子, 老農夫曾經答應兒子,等退休後就把土地都交給他, 不過兒子無心種地,整天只想要等繼承後把土地賣掉,附近只要有人買賣土地他就會非常上...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能源 #歷史 #能源問題怎麼理解 藻礁議題、農地種電、重啟核四, 八月份很可能登場的相關公投, 這些能源時事你跟上了嗎?🤷‍♀️ 別急著選邊站! 今天臺灣吧要帶你回顧歷史, 先從 #臺灣電力怎麼來 開始說起, 來談談為什麼現在就是能源轉型的關鍵時間⏰ 綠能發展是必要的嗎, ...

農地會漲嗎 在 李婉鈺 Adrean Le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1 11:04:05

究竟是誰害了打火英雄? 農地違建?還是工業地的炒作? 小英總統:「#檢討裝備」這句話,我們還要聽幾次⁉ 看著電視上,台中大雅農地違規工廠暗夜大火,兩名消防弟兄枉死,每看一次、心痛一次。現在,我們已經很清楚了,這是一起 #制度殺人事件。 中央政府、尤其是行政院長蘇貞昌,不能再裝傻,不能只是再以一副...

  • 農地會漲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22 07:50:00
    有 10,356 人按讚

    「股價為什麼會上漲下跌?」

    市場先生今天先來說個小故事,

    ---

    小村莊裡有一位老農夫,他在村莊附近經營一片農地以及果園,種植著各種經濟作物。

    農夫有一位兒子,
    老農夫曾經答應兒子,等退休後就把土地都交給他,

    不過兒子無心種地,整天只想要等繼承後把土地賣掉,附近只要有人買賣土地他就會非常上心。

    這天,農夫的兒子一大早很興奮的回到家大喊:

    「昨天鄰居的農地賣給隔壁老王家了,出價每坪1萬2千元呢!」

    小村不算偏僻,但也不是非常精華地段,附近的田地行情價也就每坪1萬元,很少有浮動。
    出價1萬2千元,等於比行情漲了20%。

    不過老農夫沒理他,現在他還沒退休,所以他說了算。
    兒子只能失望地離去。

    過了幾天,兒子又聽到消息,
    「有建商收購了我們家旁邊的農地,這次出價每坪2萬元呢!」

    每坪2萬元,整整比過去行情上漲100%。這下子小村整個熱鬧了起來,許多農戶都把自己家的土地拿出來賣,隔壁老王家趁此賺了一波,讓兒子很羨慕。

    「難怪之前隔壁的人會出高價買。」

    「一定是這附近有新的都市計畫要進行,我們應該出2.5萬元賣賣看。」

    兒子開始打起如意算盤,他一直希望等到接手家裡的土地時,可以把地賣掉就財務自由退休。

    這次老農夫當然也沒理他,
    兒子覺得非常生氣又懊惱,覺得父親太古板了,竟然錯過這麼好的機會。
    回頭看著田裡的韭菜越長越高,他只能無奈地搖搖頭。

    於是又過了幾個月,
    由於連月下雨導致村中水災,許多農作物都泡湯了。

    「唉,現在農地價格跌到只有每坪5千元了,之前2萬元的時候不賣,我就跟你說吧。」

    因為淹水因素,建商決定暫時停止計畫重新評估,
    附近的土地從2萬元跌到5千元,下跌了整整75%,整整腰斬再腰斬,兒子只能無奈地嘆氣。

    老農夫也同樣沒有回應他,忙著處理淹水後的問題。

    ...

    又過了幾年,附近農地的價格又回到了每坪 1萬元左右。

    這一天,老農夫終於準備退休,要把土地過戶交給兒子管理。
    他語重心長的對兒子這樣說:

    「兒子阿,我知道你這幾年都很關心別人可能出價多少買我們家農地,
    賣土地我不懂,不過我算一筆帳給你看。」

    老農夫把陳舊的帳本拿了出來。

    「我們家的農地大概就2000坪,
    從你爺爺那繼承來的時候,每年的收成扣掉各種成本,大概也就賺100萬元,養活我們全家大概就剩下不多了。」

    「不過經過我這幾十年,把土地改良、建新的溫室、農作物和果樹品種調整,
    現在每年扣掉各種成本,包含扣掉給別人和給自己的工錢,大概還可以淨賺500萬元。」

    「所以我這幾年還清了各種貸款,也存了一點錢,現在可以安心退休,家裡的土地以後就交給你處理了。」

    兒子低頭算了一下,最後低著頭對著老農夫說:
    「...現在開始學種田還來得及嗎?」

    ---故事完---

    ➡看完這故事,你想到些什麼呢?

    在投資裡面,股票或各種資產的價格,
    其實就和故事中小村莊土地的價格一樣,有著戲劇性的上下變動。

    從這故事中我們可以學到,
    造成價格上漲下跌,可以簡單分為兩種原因。

    ✔1. 看法改變:

    例如當有隔壁村的人願意出高價買,甚至有建商出更高價收購村子部分土地。
    這導致了價格上漲。

    又或者發生了水災,導致人們看壞未來土地成交價格,導致了價格大幅下跌,甚至超出它原有的合理價值。

    在投資裡面,大多數人們(更正確說法是"大多數資金")的看法,決定了價格會怎麼變動。

    當價格從2萬到剩下5千,下跌75%,其實是從一種看法變成另一種看法。

    ✔2. 生產力改變:

    例如小村莊真的被列入都市計畫,很可能許多土地價值會上升。

    又例如當土地的生產力逐漸上升,能夠創造更大價值時,
    從老農夫及兒子的角度來看,他們願意接受的價格也會有所不同。

    從長期的觀點來看,土地的價值也許會真正發生變化。
    當生產力發生改變,價格也會產生對應的變化。

    就像能收2萬元租金的房子,和能收5萬元租金的房子,如果其他條件差不多,那麼兩者房價肯定不同。

    ---

    看到這裡,我們理解了價格改變的原因,
    但也許你有發現,
    決定價格變化的原因,好像並不僅是如此。

    ➡價格的變動,其實有第二層思考:

    ✔1. 看法的變化,遠遠領先於生產力改變

    生產力改變的確會造成價格改變,
    然而現實中,
    市場並不會等到生產力真正發生改變後價格才出現變化,
    而是早在預期生產力發生改變時,甚至在那之前,價格就更早做出反應。

    就像故事中,也許小鎮某一天真的會納入新的都市計畫,
    但實際上在當下,土地本身並沒有改變,人們期待的事情也還沒發生,
    也許未來真的有某些變化,
    但在當下其實什麼都沒有,只是看法在變。

    ✔2. 人們的看法有時正確,但也有時候會過度的反應

    如同在故事中當意外的水災發生,土地價格大幅下跌,
    然而水災總會過去,屆時土地依舊是那個土地,
    這道理儘管大家都知道,但當下人們依然會有過度的反應,導致土地價格劇烈的下跌。

    儘管最終價格會修正漲回去,但當下價格依然會有超出一般理解範圍的變動。

    ---

    理解股價為什麼上漲、下跌的原因以後,這有什麼用呢?

    如果你認同上述的看法,
    實際上可以想通很多問題。

    ➡例如:最近股價下跌,我的股票該賣嗎?還是應該加碼?

    這時你就可以先思考,改變的到底是看法,還是生產力?
    也可以思考自己當初的投資的理由,
    是認為生產力未來有機會維持或提升,還是認為未來看法會更加樂觀?

    從中就可以想清楚自己該怎麼操作。

    ➡又例如:未來的股價是否能預測?

    常常有個誤解是,認為掌握一些資訊與分析,就能夠用來判斷未來。

    但這有兩個問題:
    1. 你掌握的資訊如果別人也知道,那當下的價格很可能早就反映未來的變化,
    除非你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或者價格尚未反映這項資訊,那才有利可圖。

    2. 儘管我們能或多或少能對未來的生產力變化有些判斷,
    但我們並不能掌握意外發生,也不能夠了解未來人們的看法。

    掌握未來人們的看法,
    這問題其實就好像是在問:「你知不知道三天後自己心情會如何?」一樣。

    也許我們知道未來會有某些事件的可能性比較高,但實際上看法仍是主導了價格的變動。

    ---

    ➡最後,幫大家快速總結一下:

    1. 股價的上漲下跌,來自人們看法的變動,以及生產力的變化

    2. 人們看法的變化,遠遠領先於生產力改變

    3. 人們的看法有時正確,但也有時候會過度的反應

    4. 我們能對未來生產力做出相對較合理的推估,但我們無法預知意外,也無法預知未來的看法

    (本來用詞應該是"資產價格",不過還是說"股價"吧,理解比較簡單)

    市場先生想寫這個故事,
    是因為近期股市波動比較大,
    身邊時常有朋友對自己的投資部位感到困惑。

    ✔有些人容易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就像故事中的兒子一樣,為了股價上漲下跌時而開心、時而憂慮。

    ✔有些人關注真實價值,如同故事中的老農夫一樣,他清楚的理解自己的長期價值,因此不為所動。

    ✔也有些人敏銳的掌握人們看法,就像故事中的隔壁老王一樣,把握時機伺機而動。
    (嘿,大家應該都忘了有隔壁老王這個人)

    你可以思考看看,自己比較希望當哪一種人呢?

    看完這故事後,希望能從中解答一些你的困惑,以及找到自己的方向定位。

    希望今天的故事能對你的投資有些幫助。 😊

    市場先生 2021.05

    #又是一篇長長的故事
    #寫了5個小時
    #讀完覺得有收穫可以幫我留言

    圖:北投溫泉旅館。
    近期不能出門了,希望大家疫情下一切平安

  • 農地會漲嗎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0 21:21:20
    有 19 人按讚

    【SDGs】地方庶民都比你懂電費帳單!臺灣的能源轉型實踐模範「庶民發電學習社區合作社」(05/06/2021 storystudio故事)

    人類正站在全球氣候劇烈變遷、自然資源漸枯竭、生物多樣性耗損、疾病頻仍等關鍵十字路口上。為此,2015 年時,聯合國發布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poment Goals, SDGs),敦促全世界在 2023 年以前為地球與人類社會努力,邁向永續。百靈佳殷格翰與故事 StoryStduio 攜手響應聯合國 SDGs,用故事來讓 SDGs 在臺灣的發展有根可尋,讓發展被記錄、被看見並可被壯大,與臺灣社會一同實現永續發展。

    作者:鹹雜食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訂定後,三大國際永續發展研究組織共同發表《2050 世界願景 (The World in 2050, TWI2050)》,根據《TWI2050》,國家要落實永續發展目標,需進行六大轉型,其中,加速能源系統去碳化,提供眾人潔淨與可負擔的能源是永續轉型關鍵之一,也就是臺灣政府宣示要進行的「能源轉型」。

    即將來臨的夏季是臺灣的用電高峰之季,每到此時能源的議題總不時浮上新聞版面,但大多停留在「電費會不會漲價」、「會不會缺電」的表面層次。民眾儘管關心電費會不會漲,許多人卻連電費帳單也看不懂,在電子化的時代,以扣繳方式付款的人甚至很可能根本沒看過電費單;人們擔心是否缺電,許多人卻連臺灣目前的發電比重為何也說不清。

    然而,有一群地方的「庶民」,他們從看懂無足輕重的電費單做起、到實際走訪臺灣所有電力設施,瞭解發電比重,甚至經營一座公民電場──他們是三重蘆狄社區的「庶民發電學習社區合作社」(下稱「合作社」)。

    從無感到凝聚共同理念,始於公民參與經驗

    ”我這個歐巴桑以前覺得按一下開關,電就會來,參與後才發覺有的電已經危害到我們和下一代的生活,像是空氣汙染,我的孫子都有過敏體質。“ 合作社理事李麗卿坦言。

    蘆狄社區居民與能源的緣分,始於 2015 年新北市經發局所舉辦的「節電參與式預算」。不同於過往由政府機關擬定政策,參與式預算讓民眾自己提案預算,自己的花費自己訂。主持此計劃的蘆狄社大積極鼓勵社區居民,包括在地攤商、新住民、甚至高中生依照自身經驗提出能運用在自己生活的節電提案,還規劃許多貼近生活的能源課程,「看懂電費單」就是他們進入能源世界的第一張門票。

    貼近生活的開放式參與,成功吸引了社區民眾的注意以及投入,更開啟了他們對能源及公共參與的想像,也讓居民從無感到主動持續地學習。此後,社大還舉辦多次的「能源旅行」,帶著居民全臺走透透參觀各式發電設施,「我們參觀了差不多一百多種喔!」李麗卿驕傲的說。

    參訪各地的能源廠區、社區公民電廠以及能源選址地點,再再都讓居民的親眼所見,成為紮紮實有感的學習體驗。後來,社大更成立「蘆荻社區光電特工隊」太陽能工班,計劃培養「社區內的光電醫生」。

    一名學員在培訓後,直接在合作社的太陽能案場運用所學,準確地指出太陽能工程鋼構方向的問題,及時挽救了案場往後二十年的發電效率。這些學習經驗讓社區民眾漸漸凝聚共識,認為環境和能源議題至關重要,需要他們行動起來,促進改變。

    能源轉型是國際趨勢,也是各國的功課

    他們所期望的改變,正與「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永續發展目標)」中的第 7 項不謀而合:「確保人人都能享有可負擔、穩定、永續及現代的能源。」

    SDGs 是 2015 年的聯合國大會中提出的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這些目標觸及社會經濟、生態環境以及公共治理,呼籲跨領域的整合,也強調國家、組織、企業與公民等不同角色投入形成同盟夥伴,系統性的思考社會問題,並共同配合改進。

    然而,回顧臺灣的能源轉型歷程,臺灣的能源改革並未與 SDGs 同步啟動,而是在 2016 年總統大選期間才做為政策內涵被候選人提及。因為牽涉到政治,在許多民眾的腦海中卻可能只剩下核能爭議的印象。然而,能源牽涉到民眾生活的許多面向,過度簡化的理解對於長遠的發展並非好事。

    臺灣目前主要的發電來源是燃煤,是臺灣所有發電中造成最嚴重空氣汙染的發電方式。此外,發電次高者是燃氣,第三則是核能[1],三種主要能源的原料都仰賴進口,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統計,臺灣 2020 年的進口能源依存度高達97.55%。我們日常中看似稀鬆平常的電力隱藏著不安的陰霾,亟待轉型。

    如何平衡能源、土地以及環境?

    政府於 2017 年核定「能源發展綱領」修正案,提出 2025 年達到再生能源佔比 20%以及「核電歸零」的政策目標,期望以永續乾淨的能源,取代不安定的燃煤以及核能。

    事實上,臺灣推動再生能源有許多有利因素。首先,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的理事長趙家緯表示,再生能源政策目標明確,吸引大量國內外資金投入綠能產業,也促成國內高耗能產業積極的投資,2019 年的綠能投資量甚至衝到全球第五;而臺灣的硬體高科技製造業非常發達,原本就是太陽能面板的前三大生產國,能夠迅速因應國內遽增的設備需求。最後,臺灣還有活力十足的社會參與力量,能夠推動政府有效修正其政策方向。

    臺灣太陽光電的發展就有賴這些力量推動前行。地處亞熱帶、太陽能板生產力高、建置成本相對低廉、汰換回收的殘值高達 90%,這些都是臺灣適合開發太陽光電的條件。但光電卻有一項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需要大量空間,很容易壓縮其他的土地使用權,甚至危害環境生態。

    地價低廉的漁農地成為許多光電開發案標的,引發農地壓縮破碎化、環境破壞以及基層農民無法受惠的爭議;臺東知本溼地原本預計成為臺灣最大的光電案場,但經由部落民眾以及公民團體的抗爭以及法律維權,最終由法院裁定停止執行;苗栗石虎棲息的山坡保留地,光電開發案的抗爭也仍在進行中……。這類的「綠色衝突」層出不窮。

    趙家緯說明,2015 年政府評估太陽光電開發潛力時,並未考慮到公民參與的的力量以及工業廠房的潛力,因此在太陽能的規劃中,屋頂型光電只佔了 15%。在政策壓力下,土地需求就造成許多有爭議的開發案件。

    共學讓能源轉型也能很庶民

    工業以及都市住宅要用電,卻要犧牲農地或是自然環境,種種的不合理激起蘆荻社大學員的思考以及討論。「土地沒辦法進口。好好的農地不種田,好好的魚塭不養魚,都算是亂象。」合作社的理事柯麟耀皺眉說道。他們觀察,雖然臺灣土地有限,但是都市屋頂是閒置空間,經由妥善利用能夠發揮更多效益。

    這群庶民的特色就是知行合一,他們決定發展屋頂型的太陽光電公民電廠。結合了生產力、人的聚集以及票票等值的合作社特性,是他們組織型態的首選。因此,2019 年 3 月,庶民發電學習社區合作社正式成立。

    在試算太陽能的發電效率以及會員的報酬後,合作社將股價訂在一股五千元。但是大多數的社員都認為這筆錢是共學的學費,反而不期待賺大錢。

    開發案場的流程他們也當作是共學的過程,與居民溝通、尋找及評估案場,以及申請政府批准等,他們全部都堅持自己來。除了爬遍新北市二十幾座屋頂,跑公文也花了半年的時間,途中更遭受臺電的質疑,直接請專業廠商代為洽談不是更容易嗎?

    案場的屋主也是他們共學的夥伴。除了充分與屋主溝通理念,也希望盡可能滿足屋主多元的生活需求,增強人與太陽能的互動關係。目前三個案場都因此有多元的嘗試。在林口的案場,他們另外架設了自發自用的小型太陽能板,讓屋主能夠自行生產部分的家戶用電;宜蘭的案場沒有蓋滿而空出了一條走道,讓屋主在晴天時能夠推出自製的欄杆推車曬棉被,雨天時就讓太陽能板成為遮雨棚;鷺江國小的案場則規劃成為社區的能源學習場地。

    合作社相信,盡可能增加能源的互動以及親近感,能讓人對於自己的能源用電更有意識,也讓他們更願意學習理解,進而有所行動。

    為此,合作社在 2020 年中成立「歐巴桑講師團」,在兩個月內走遍了新北市的 11 個社區,充分發揮自己身為「庶民」的親近性,以及曾經與聽眾在同一個位置上的經驗。

    「我們的能源課歐巴桑也聽得懂,因為我們就是歐巴桑。他們曾經也是我們。」柯麟耀驕傲的說。因為親近,讓聽眾更願意與他們互動提問,也更有學習效果。這些經驗讓合作社認為,連結庶民經驗的學習,才會真正有作用,而這是目前政府在能源教育推廣方面仍需加強的一塊。

    臺灣能源教育學習的模範

    長久以來,臺灣關於能源的主流討論,都圍繞著核能、核四廠這類高度政治兩極化的議題。簡化為意識形態的對立,無助於真正改善臺灣的能源環境。讓基層的一般民眾更了解相關討論,甚或能夠參與討論,才真正能夠促進有效溝通,達成共識。趙家緯認為庶民發電合作社是很好的範例,讓臺灣推動能源教育有更具體的想像。

    蘆荻社區中心執行長莊妙慈則認為:「促進能源轉型的關鍵還是庶民。」再好的政策如果沒有民眾的認同,當政黨輪替或是換了不同想法的上位者,很可能進度又會停滯不前,幾年來好不容易打好的基礎就浪費了。

    如今合作社成立已經滿兩年,共吸納了近 70 名社員,也開發了三個小型的案場,不過目前合作社的案場規模都相當小,總共僅有不到 55 千瓦的發電量,而合作社本身的人力以及資金也不充裕。與許多其他公民電廠不同,目前合作社的資金都是社員的股金,並未另外融資。

    案場貼近社區的在地性,也確保他們與案場的關係不僅止於資金與收益,更是生活中的一部份。執行長莊妙慈認為,合作社的下一步,就是要決定公民電廠的基本精神,是否該堅持小規模、社區與親近的特性。教育與共學仍然是大部分社員的共識,但是否在教育之餘擴大規模投資,是他們仍在討論的題目。

    從零開始的合作社,走到如今,不僅是依靠一腔熱血,還有賴社員持續的溝通以及實踐。只要持續發揮開放以及學習的心態,合作社想必也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庶民步調,繼續朝他們理想的能源願景前進。

    完整圖問內容請見: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s_for_supplement/sdgs-affordable-and-clean-energy/

  • 農地會漲嗎 在 林佳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12 09:55:05
    有 1,358 人按讚

    【原來攀親帶故才是成功不變的SOP】

    請問柯市長台北市有多少農民種菜?

    不然你們台北市政府價格低廉時一句話說要照顧台北市特定農友,就把計畫性生產的農友丟一邊,反而突然採購這些攀親帶故半路跑出來的特定團體,這就是你口口聲聲堅持的SOP?

    台北哪來農地,農友可以供應這麼龐大數量?

    #講白了不就產地攀親帶故

    新北市政府也一樣,只要特定人士一句話訂單也是隨便跑,這就是你們對產地常年供應,計畫性生產農友的照顧?

    當然少不了農委會,只要青農「靠妖」,主委就下達命令合作社場幫忙處理,價格高漲時怎沒看到這些團體跑出來幫忙我們分擔供應產量?這樣的歪風,何時能停止?!

    青農要幫忙,難道這些規規矩矩不會「靠妖」的壯農就該犧牲?

    我要說的是,農業生產應該是循序漸進,價格有高有低大家都知道,但價格高時我們要努力出貨甚至要承受追加數量的壓力,但價格低廉時就只能咬牙苦撐,只求順利出貨就好

    價格高時這些團體絕對一公斤也不會交給我們的通路,絕對乖乖跑他們的既有通路商,但價格低廉時量多反而出來「攀親帶故」搶訂單,你覺得一年,兩年,多年來都這樣大家會沒怨言嗎?這種歪風下是友善的農業生產環境嗎?能穩定生產供貨嗎?

    你們為了選票要犧牲既有計畫性生產的農民,無法穩定生產能有穩定品質?難怪颱風天或是農損時某些業者無法供貨只好以A冒B,以慣行農產品冒充履歷或有機農產品時有發生

  • 農地會漲嗎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20:00:16

    #歡迎光臨臺灣吧 #能源 #歷史
    #能源問題怎麼理解

    藻礁議題、農地種電、重啟核四,
    八月份很可能登場的相關公投,
    這些能源時事你跟上了嗎?🤷‍♀️

    別急著選邊站!
    今天臺灣吧要帶你回顧歷史,
    先從 #臺灣電力怎麼來 開始說起,
    來談談為什麼現在就是能源轉型的關鍵時間⏰

    綠能發展是必要的嗎,
    背後又有什麼可能的問題呢?

    #能源這題不簡單
    #需要大家一起做選擇

    特別感謝:文本顧問-廖英凱
    經濟部能源局 X 臺灣吧TaiwanBar
    --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東西|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 農地會漲嗎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2-14 17:06:45

    這周我想來跟大家講個讓人很傷心的故事,就是長駐阿富汗的人道醫生中村哲,上個星期跟同事乘車外出的時候,遭到不明槍手襲擊,結果包括中村哲在內,共有六人當場死亡。

    現年73歲的中村哲,在1984年他就來到巴基斯坦西北部,與阿富汗鄰近白沙瓦城市裡的一家醫院工作。但因為看到太多阿富汗難民湧入白沙瓦,所以他在1991年乾脆在阿富汗境內成立了診所。

    為了讓救援工作能更有效率的進行,他成立了白沙瓦會這個國際NGO組織,中村哲認為貧窮是當地居民健康狀況差最重要的因素,所以除了醫療服務之外,白沙瓦會還積極投入當地的水利和農業環境改善工程,希望能協助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2000年時阿富汗遭遇大旱,當時超過100萬人因饑荒所苦,中村率領的白沙瓦會為改善農地、確保水資源,到2006年為止開鑿了約1600多個水井。

    但阿富汗在過去三十年沒停過打仗,有時連這些來救人的醫生們也被波及,2008年中村的醫生同事伊藤和也,就被當地的塔利班武裝分子綁架殺害,震驚日本社會。沒想到十幾年以後,中村醫生自己也發生了不幸事件。

    更不幸的是,像中村醫生這樣的人道救援工作人員,被攻擊的現象,現在越來越多。

    另一個跟中村醫生一樣引起國際矚目的,是在敘利亞內戰裡救了十幾萬人的「白盔隊」創辦人詹姆斯.勒梅席爾的離奇死亡事件。勒梅席爾被路人發現陳屍於土耳其伊斯坦堡自家公寓外的街道旁,伊斯坦堡的警方表示,初步調查推測勒梅席爾的死因應該只是跳樓自殺。案情看起來好像沒什麼疑點,但是很多人堅持勒梅席爾是被謀殺的。這個懷疑不能完全說是空穴來風,因為根據估計,白盔隊隊員每六人就有一人己經死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在2018年針對醫療設施像是醫院診所的攻擊事件,死亡人數是156人,是2013年以來最高。但在2019年,只算到十二月初,在十個國家,己經有951次攻擊,死亡人數己經高達179人。明顯在上升當中。

    看到這裡,大家不會覺得很奇怪嗎?這些人道救援的工作人員,不是提供醫療,就是救助窮人,都是做好事啊,為什麼要攻擊他們呢?

    攻擊救難人員的動機有時候是經濟上的,比如綁架要求贖金,或搶劫物資。但越來越多的攻擊是基於政治因素。有時是救援人員所屬的NGO發表的言論,得罪了某某恐怖集團,又或是你什麼都沒講,單純因為你救了他認為你不該救的人。像敘利亞政府就在2012年明訂法律,不淮在反抗軍所在的區域進行緊急救治。有了這個法律基礎,後來敘利亞政府跟俄羅斯戰機,就常會故意轟炸救援人員,要不就進行綁架或虐待,這是為什麼在前線救人的白盔隊,會死傷的這麼嚴重。

    但這幾年情勢越演越烈。對,我知道這己經聽起來像十八層地獄,但居然還有第十九層。本來救援人員說話小心點,或罩子放亮點,不要去跟恐怖組織討厭的人走太近,還可以避掉一些攻擊,但現在因為各國仇外的情緒越來越高漲,很多時候,他根本不管你是哪來的,你背後的NGO是哪一家,有沒有得罪過他,都不重要,他看你是外來的,就先砍了殺了再講。

    結果是什麼呢?就是很多救援單位把招牌拿下來,識別證也不掛了,地圖上也不標示自己是醫院,省得招來這些惡鬼,我們低調點,這總可以了吧?錯!2015年的時候,美國在阿富汗不就炸錯了嗎?說要炸恐怖分子,結果炸到無國界醫師,不掛招牌的結果,就是敵人認不出來,連自己人也認不出來。豬隊友真的很恐怖啊!

    很多國際救援團體就說,那我不要設在這麼危險的地方了,我設在隔壁國家,比如敘利亞內戰的時候,救援組織就設在土耳其或約旦,在非洲的索馬利亞發生戰事的時候,救援團體是位在西邊的肯亞。這樣總可以了吧?

    錯!死更多。

    只不過是從外國人變成當地的救援人員。當救援中心設在國外的時候,這些NGO就要訓練很多當地人做初步醫療工作,還要指揮他們趕快把人送出國來,要知道這些救援人員最危險的時候,就是像中村哲這樣在車上,要趕去另一個地方的時候,最容易被攻擊,現在一送要送到外國去,路途不就要長很多?更何況,還有路不熟的問題,這都增加了被攻擊的可能性。

    更讓人擔心的是,當這些緊急救援單位遭到攻擊的時候,除了當場需要救治的病人,沒有辦法得到救治之外,在醫療人員因為害怕而都跑光了,會使這個區域連基本醫療都無法提供,很多地區就發生連小朋友的疫苗都無法施打的現象,過幾年很可能就會傳出傳染病大疫情,讓災難更擴大。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農地會漲嗎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0-18 14:25:39

    1.日前台中農地違章工廠大火造成兩名消防員殉職,反映出潛藏的制度缺漏,環團更痛批這是「制度殺人」。

    2017年經濟部協請地方政府稽查盤點農地違章工廠,嗣後只拆除17間。接下來兩年多,沒有後續行動。

    中央社報導,今年8月農委會已將第二波拆除名單提供給經濟部,我詢問經濟部為何遲未公告要求地方政府執行?經濟部曾文生次長,並不清楚。

    2. 過去十年,全台工業區土地不斷飆漲,顯示臺灣不動產炒作行為,已經病態到連工業區土地都在炒作,讓工業區充滿地價高昂的閒置土地。

    針對如此重要又基本的問題,我詢問經濟部對高漲的工業區地價是否有所掌握?曾次長僅不斷以「廠商間交易價格」為由迴避。

    3. 依經濟部所公告全國工業區閒置土地造冊,截至今年6月,取得核准工廠登記的只有1.6公頃、建廠施工中的有16公頃,合計僅占所有閒置土地的10%,仍有90%的閒置土地,成果有限。

    清冊中更存在著非常荒謬的情況,某公司擁有近3000坪的工業區土地閒置不用,卻另外在現址桃園市中壢區的農地上興建違章工廠。我詢問經濟部是否有所掌握,曾次長的答案令人非常失望。

    炒作工業區土地的嚴重問題,經濟部還要繼續放任下去嗎?

    ⛔️附註:

    2019-10-7 內政委員:在說完漂亮官話之後 可以落實承諾具體執行嗎?
    https://reurl.cc/QpXLxZ

    2019-7-20 台北光點華山場:「臺灣怎麼拼經濟?」
    https://reurl.cc/G89Yv

    2019-5-23 財政委員會:富豪資金炒房笑呵呵 青年創業發展苦哈哈
    https://reurl.cc/QxDRp

    2017-10-05 經濟委員會:質詢經濟部長.台電董事長
    https://reurl.cc/6g5Lxk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