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電子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電子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電子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電子書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牛津大學今年初發佈的一份研究顯示,封鎖措施造成的壓力,使父母的壓力、沮喪、焦慮暴增,許多人感到難以放鬆、焦躁易怒、絕望、對事物失去興趣、恐懼與擔憂、沒耐性[1]。 家長在面臨生活工作兩頭燒與疫情焦慮,同時還承受長時間和孩子關在家的教養壓力,心力交瘁的情況下,於社群媒體上貼出體罰照片既是取暖也是抒...

  • 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電子書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3 07:30:41
    有 25 人按讚

    牛津大學今年初發佈的一份研究顯示,封鎖措施造成的壓力,使父母的壓力、沮喪、焦慮暴增,許多人感到難以放鬆、焦躁易怒、絕望、對事物失去興趣、恐懼與擔憂、沒耐性[1]。
     
    家長在面臨生活工作兩頭燒與疫情焦慮,同時還承受長時間和孩子關在家的教養壓力,心力交瘁的情況下,於社群媒體上貼出體罰照片既是取暖也是抒發怨氣,似乎也不用特別嚴肅的看待,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6月25日媒體報導屏東縣社會處統計,今年與去年5月15日至6月20日升級3級警戒期間,兒少保護通報量從275件下降至142件,減少近5成,這是代表兒虐事件減少嗎?
     
    社會處表示,由於過去通報來源學校約占43%、警察占23%、醫療院所占7%,而親友鄰居只占不到1%,當孩子沒有到校,學校無法察覺即無法通報,社區居民間又因為互動與接觸減少,社會處憂慮是否有不少兒少虐待案件黑數藏在家裡沒有被發掘。
     
    【家長防疫火氣大,兒童家暴陳情案件變多】
    — 防疫期間親子親子共處的4個技巧
     
    ■體罰與兒虐的距離:用管教合理化暴力
    在社會處提出憂心警告,呼籲鄰里間多關心鄰家小朋友,一起擔任社會安全網守護者的時候,對比之前的網路「¬罰站照片」蓋貼文大樓,我們不禁要嚴肅提出一項關聯:根據2019年出版的《異常的正常家庭》書中內容(作者為韓國作家金熹暻,曾參與國際兒童救護組織,現為韓國女性家族部副部長):「當大家和整個社會皆認為,父母或養育者體罰孩子在所難免時,對於虐待的敏感度也會降低…在有大約一半社會成員接受可以對特定年齡層、在特定條件下使用暴力的社會裡,被視為無關痛癢的體罰會如同毒菇般,茁壯為更趨嚴重的暴力,沒有任何遏止的方法。」作者語重心長表示,體罰跟兒虐的距離並不遠。
     
    日前台中一名遭重摔27次的7歲柔道男童於6月30日傳出不治,各界悲痛,這些都是以管教或訓練為名,由輕而重變得不可挽回,那條碰觸孩子身體的線必須畫下,這是對權勢下的弱勢者必要的保護,他們身體弱勢,表達弱勢,心理上更是恐懼威權。
     
    ➤「世界上大部分的虐童事件均是一般人偶發性的體罰失控造成的結果,而非極度不正常的人蓄意行使的暴力。」[2]
     
    ■家長防疫火氣大,兒童家暴陳情案件變多
    全國疫情三級警戒各級學校停課,學生通通在家遠距教學,沒想到親子多了時間相處,關係卻變得緊張,讓平常實施愛的教育的家長,都開始體罰了。
     
    縣議員張雪如表示,疫情警戒間一般陳情減少,不過家暴陳情案件卻變多,而且還是兒童家暴,近一個月就有4起,陳情對象為國小3年級到5年級男女生都有,一位小五男童表示,玩電動太久被爸爸用衣架打了3下,覺得被家暴,所以打來服務處陳情,一位小四女童說,因為遲了10分鐘開電腦上課,就被媽媽打耳光,她覺得媽媽平時都不體罰,怎麼突然打巴掌,覺得被家暴了。
     
    張雪如說,原來男童父母因疫情失業在家,父母多次因為他玩遊戲太久不寫功課斥責,最後爸爸受不了,拿起衣架對他體罰,他訝異平常都不會這樣,想到曾經上過反家暴演講,出現拿衣架打人畫面,所以看到爸爸拿衣架打人,就認為是家暴。
     
    而小女童家父母工作正常,但常三催四請要女兒起床上課,最後疑似情緒失控才打耳光,而女童想到家暴畫面最常出現的就是打巴掌,覺得委屈才跟她陳情,不過也說,媽媽最後有跟她道歉。
     
    張雪如表示,不過了解後,這4起案件體罰程度尚輕,也非常態施暴等,學童們也覺得是自己沒做好才被懲罰,都能體諒父母,也承諾會好好在家上課。她指出,疫情警戒期間,本應是親子相處最多最好的時機,可是教育、經濟等問題,易讓家長情緒起伏不定。
     
    ➤建議家長可跟子女一起做家事、烤蛋糕或是玩桌遊等互動遊戲,來增進親子關係。[3]
     
    ■新冠肺炎下親子共處的4個技巧
    一場突如其來的傳染病不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步調,更悄悄改變了人際互動的樣貌。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升溫,愈來愈多公司採取遠端上班制度、社交聚會、公開活動陸續取消,出國工作、讀書的年輕人紛紛回台。一家人齊聚的時間變長,摩擦和衝突卻也增加了。
     
    「享開心身心診所黃惠琪醫師」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壓力,是全面性、不分世代的。一來,疫情天天都有變化,大家要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也得時時留意健康狀況,任何身體不適都可能造成自己或家人的恐慌。另一方面,疫情衝擊下,也讓許多人擔心工作受影響,收入可能減少、求職更加困難等。
     
    每個人壓力都不小,卻又不得不關在家裡長時間共處。即使是一點小事,都可能變成衝突的導火線。針對特殊時期的家人相處模式,她提出幾點建議:
     
    1. 劃分空間用途,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時間」
    隨著孩子長大成人,年輕世代本就更重視隱私。加上在疫情期間,很多上班族開始在家辦公,需要不被打擾的獨立空間。醫師建議,如果家中的空間有限、無法做到「每人一間房」,不如制訂時間表,分配空間在不同時段的用途。例如,客廳早上是長輩看電視專用、下午孩子可在此安靜工作,晚上才是全家人共餐的時間。
     
    美國心理學雜誌《Psychology Today》也建議,如果家中不只一個人需要遠端工作,大家每天早上可先確認彼此的行程,確保你們不會相互干擾。
     
    2. 約法三章,家事不只是父母的責任
    疫情期間,不少父母會為了兒女改變原本的生活方式。例如幫忙顧孫子、為全家人採買、煮飯、洗好幾人份的衣服、多倒幾次垃圾等,「孩子本來已經獨立了,現在又回來跟爸媽討救兵,確實讓他們比較辛苦。」
     
    黃惠琪醫師也指出,過往的家務分工往往是家庭成員權力角力下「不成文的默契」。像是爸爸要聽媽媽的、大家都不想做的事情就由吵輸的人去做。趁著所有人都在家,這段時間正好能讓大家約法三章,討論合理的家務分工方式。
     
    3. 健康是個好話題,創造自然的親子互動
    有趣的是,在這波疫情當中,很多50後世代的爸媽累歸累,卻也因為能被孩子依賴而感到欣慰。不少人到了50、60歲,工作屆臨退休、子女都獨立搬出家中。卸下職場和家庭的重擔,反而讓人感覺無所適從,好像失去了存在的價值。這樣的擔憂也促使他們頻頻詢問孩子:「我還可以為你做什麼?」
     
    她認為,藉著這次機會,父母可以學會肯定自己,放下「不被需要」的恐懼。孩子雖然大了,但父母的協助和生活智慧仍幫得上忙。平常怕被嫌嘮叨、不知該怎麼和孩子聊天,這波疫情也剛好創造許多話題,討論買口罩的方法、關心彼此的身體狀況、一起檢查家中的酒精存量,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比起詢問孩子心情如何,現在關心他們的身體更容易創造對話。」黃惠琪指出,人有時候很難向他人具體地描述自己的心情。但以健康為引子,家人之間可以自然地關心彼此。像是防疫期間該採買哪些物資、怎麼吃才能增強免疫力、彼此喜歡吃什麼等,對話輕鬆又不尷尬。
     
    4. 做全家人都喜歡的事,紓壓又能增進感情
    疫情期間不方便出門,正好適合家人一起發展共同興趣。喜歡靜態活動的人,可以嘗試學習烹飪、在陽台種香草、多肉植物、用精油幫彼此按摩等。不只紓壓療癒,還可以造福家人[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天下雜誌)「在家防疫你吼過小孩了嗎 爸媽如何不崩潰?」: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948
    [2](蘋果新聞網「從罰站照到柔道男童離世 疫情下顯露的兒虐隱憂」: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10701/JVL4OZPSRZCCLDBZCEGRBYECFA/
    [3](自由時報)「家長防疫火氣大,兒童陳情家暴變多」: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591814
    [4](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在家時間變長,易互看不順眼?新冠肺炎下親子共處的4個技巧」: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17840
      
    ➤➤照片
    [1]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社會及家庭署 #兒虐 #體罰 #虐童 #家暴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衛生福利部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天下雜誌
    蘋果新聞網
    自由時報
    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 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電子書 在 林舒語-粉絲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26 17:32:43
    有 2,269 人按讚

    多多:媽媽~~我們家怎麼有一隻大大的手機
    媽媽:那不是大大的手機啦,那是我們家新來的「小幫手」
    這個小幫手一點都不簡單
    它是「Lenovo YOGA Smart TAB」

    一個非常多功能的新型平板,除了平板功能,更加入了Google assistant小助手,可以聲控智能家電(冷氣、電視、電扇⋯⋯⋯)
    之後就可以遠遠對著平板說「ok google 幫我開冷氣」「ok google 幫我撥音樂」,當然要查訊資料、搜尋網路問題也輕輕鬆鬆,是不是真的有種家裡多個幫手的感覺啊❤️

    而且這台YOGA Smart TAB擁有超棒的設計,靠著平板背面的一個小小按鈕🔘 讓你直接擁有
    「站立、觸控、懸掛、閱讀」四種功能
    ⭐️站立-媽媽追劇時最需要的功能,不需要跟家人搶電視,也不需要用手機看的好辛苦
    ⭐️觸控-工作、打資料⋯⋯⋯好幫手,讓你用最舒服的姿勢輕鬆打字,看起來優雅又專業
    ⭐️懸掛-想掛哪就掛哪,就算在廚房也不用擔心桌面濕濕油油,不管是掛著看食譜,或是像我一樣享受掛著播放咖啡廳爵士樂,煎顆蛋、喝杯牛奶,在廚房享受舒服的早晨時光
    ⭐️閱讀-現在大家很常從網路學習資訊,我們家爸爸也很愛用網路看文章、看書,擁有閱讀模式,就像是拿一本想看什麼就看什麼的書,我也很愛跟孩子一起聽 #親子天下有聲電子書 的內容,然後兒子選到喜歡的故事內容後就會雀躍的帶到房間床頭播放,成為今天的睡前故事(媽媽就稍微偷懶一下😅)

    雖然我們家也很少給孩子接觸電子產品,但這個科技的時代不可能讓孩子完全杜絕電子類的產品,只要家長做好管理,杜絕不好的內容,孩子還是能健康安全的使用💪
    這台擁有「兒童模式」孩子能使用臉部解鎖進入到自己專屬的頁面
    除了有降低有害藍光的護眼模式👀

    裡面的所有內容都是安全無慮的,家長也比較能放心,還能讓孩子用不同的方式學習,這次還和親子天下APP有配合活動,家長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看有聲故事書,平板裡從益智、藝術、解謎、科學⋯⋯⋯等等內容應有盡有,家長也能清楚的看到孩子今天看過了什麼,讓爸媽非常放心

    平時也可以用數位相框模式播放照片,放置於櫃子上,派對時使用也非常適合👍🏻
    現在只要購買Lenovo指定平板,登入就送「親子天下有聲故事書」一個月,用雙喇叭+Dolby AtmosTM環繞全景聲,一起享受故事的身歷其境感❤️

    #Lenovotw 活動連結🔗 https://lnv.gy/3e4zrpb

  • 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電子書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7 10:22:23
    有 877 人按讚

    ﹝所有這個年紀流失的,都必須花力氣鍛鍊回來﹞

    每次上完斜槓課程之後,總有學生來跟我諮詢各式各樣的生涯問題,其中不時有北漂的上班族說他想回家鄉,因為「每次回家,就發現爸媽又老一些,覺得心裡很愧疚,想說應該回去陪他們」。對方明明才二三十歲,想必他的父母也不過五六十歲,果不其然,他們告訴我:

    「我爸媽『都已經』五十歲啦!」

    「我爸媽『都快』六十歲了!」

    聽著他們的加強語氣,再看他們一臉「這個年紀是很可怕的」或是「人到這個年紀的下一秒就可能掛掉」的表情,我在心裡想著:「這個年紀到底是有多老呀,為什麼要孩子回去陪?」因此總是一秒不讓,馬上表態,而我的第一個動作一定是學年輕人把白眼翻到後腦勺去,意思是我超級不認同,第二個動作就問對方:

    「你覺得我老到需要人照顧嗎?」

    「不會啊,老師很年輕呀!」

    接著我會揭開一個殘酷的事實,我可能比他們的父母還年紀大,結果他們都被嚇得不輕,頻呼不可能!我從小不是美少女,長大也不會變成美魔女,所以討拍要別人說我其實看起來很年輕,完全不是我的目的。接著我反而是一臉嚴肅地逼視他們,直直看進他們內心深處脆弱的靈魂,一個字一個字地說:

    「那麼少給我找理由,乖乖回去認真工作,不要再東想西想﹑搖擺不定!」

    但是說起來,也不能責怪這些年輕人,為什麼?很多年過五十的父母打從心底覺得「上了年紀」,老了!而「老人」心裡在想什麼?就是生活乏味,朋友越來越少,可以參加的活動不多,感到無聊﹑寂寞﹑孤單,外表就會無精打采,當然顯老!孩子每隔一陣子回家,自然心裡不捨,罪惡感重,認為應該是時候少小離家老大回了。

    這不就是「情緒勒索」嗎?小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勒索就是要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擁有好前途,一切都是為你好!等到孩子離家之後,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勒索就變成「一切都是因為我老了」!

    我孤單,所以孩子你要回來陪我;我動不了,所以孩子你要回來照顧我;我無聊,所以孩子你要回來帶我出去玩。在父母的手上,那條放風箏的線始終緊緊握著,沒放開……這樣的父母給孩子的,永遠是讓孩子覺得自己做不好﹑不是好子女,充滿愧疚與自責,這樣父母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達成情緒勒索目的。

    這種情形還真是普遍,在我這個年紀,圍繞的當然都是同齡的中年人,耳邊充斥著這類負面言語,其中最常聽到的是--

    「年紀有了,什麼都不能做,一做就傷筋動骨,非得百日不能修復。」

    有天早上,有個52歲的朋友在line留言,說他前陣子一個星期打三次到兩次羽毛球,結果嚴重運動傷害,膝蓋肩膀到現在已經兩個月了還很痛,把她嚇到了,不打算再打羽毛球。像我們這種習慣解決問題的人,除了表達同理心,讓他感到被理解之外,也立即丟出兩個解決方案:

    1. 最好一開始跟教練學習,培養正確的姿勢與動作,避免土法煉鋼傷害身體。

    2. 最好每次運動前做暖身動作,喚醒身體的知覺與記憶。

    你知道的,這世上有兩種人,第一種人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第二種人遇到問題就想辦法抱怨,後者在心理學有個名詞,叫作「慢性抱怨者」。偏偏我的朋友屬於後者,他沒有回應我的提醒,而是像遇見知音般地劈哩叭啦抱怨一大串,倒出山一般的垃圾堆:

    「不只是暖身問題,我的腿臀肌肉力缺乏,筋骨太硬缺乏柔軟,還有年紀,我過了更年期,已經停經1、2個月,而且白髮長出來,必須定期染髮……」

    他才52歲吔!這一代的人預計平均活到100歲,還有50年要活,人生才走到中點,把自己說得七老八老,後面50年是要怎麼活?

    首先我們得明白一個現實,人生在世,就是一個「難」字,年輕時有年輕時的難,比如辛苦讀書﹑辛苦考試﹑辛苦工作﹑辛苦戀愛﹑辛苦教養下一代……我們是過來人,你說哪件事不難?等到50歲以後,也有50歲以後的難!像是長出白髮﹑齒牙動搖﹑皮膚鬆散﹑肌力流失,以及記憶力大不如前。

    好在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這些難不再那麼難,長出白髮就去染髮﹑齒牙動搖就定期去看牙醫做好保養﹑皮膚鬆散可以做微整型﹑肌力流失就去健身房做重量訓練,至於記憶力不行,用筆記APP記下來!也就是說,這些痛點都是商機,老早有各式各樣的商業活動來解決,有錢就搞定了,不是嗎?沒錢的話,只要不求速效,也有各種土方法,重點是Just do it!

    像我家附近沒有健身房,就買一個鐵餅,100元不到,有空時上下舉重30下,現在已練出肌肉,很快應該能跟蝴蝶袖說拜拜;另外,再搭配深蹲,一陣子之後臀部與大腿肌肉都緊實多了,每天跑步時,膝蓋感到輕鬆不少。

    缺什麼就補什麼,天經地義!缺年輕就去補年輕,缺朋友就去補朋友。至於身體鍛鍊這件事,沒人幫得上忙,每一分每一寸都必須靠自己花力氣累積而來。不要再抱怨變老,因為你不是變老,而是變懶!年紀固然會讓人逐漸老去,但是加速變老的那一隻黑手是懶惰。就算是年紀大了,人人仍然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選擇,顯老的中年人?

    第二種選擇,顯年輕的中年人?

    變老不是你的錯,那是天意,不可逆!但是顯老就是你的錯,連自己的身體都搞不定,後面50年還能搞定什麼事嗎?提醒你,千萬不要巴望著孩子回來照顧你,因為絕對會失望!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他們很忙,而你只要忙一件事,讓自己健康,不是嗎?保持健康,是自己的責任,也是維繫親子關係之道。

    #職場斜槓
    #尹星知識管理學院
    *** ***
    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教你強大 Be A Star】課程資訊:https://lihi.cc/KM8OI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