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軟體工程師職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軟體工程師職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軟體工程師職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軟體工程師職缺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687的網紅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學習寫程式 #誰可以成為軟體工程師 #小吃貨轉職日記 #個人心歷路程 不知道是否還有人記得,很久以前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是,覺得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軟體工程師。 其實一直以來,我覺得只要會英文的人就可以學會寫程式,就可以成為軟體工程師。 為什麼會這麼覺得呢? 首先,就像是,你覺得誰學會使用電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經濟發展局、地方稅務局(10/15)】 今天智翔用「追追追」一曲開場,首先詢問到地方稅務局有關於地方稅欠繳的問題,由於2018年度的審計報告指出,桃園市仍有軍公教與國營事業人員欠繳,而且為數還不少,覺得十分詫異,因此詢問局長相關的追稅進度。 #是否再次提案提高囤房稅 接著則是...

  • 軟體工程師職缺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04 05:22:44
    有 66 人按讚

    #學習寫程式 #誰可以成為軟體工程師 #小吃貨轉職日記 #個人心歷路程

    不知道是否還有人記得,很久以前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是,覺得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軟體工程師。

    其實一直以來,我覺得只要會英文的人就可以學會寫程式,就可以成為軟體工程師。

    為什麼會這麼覺得呢?

    首先,就像是,你覺得誰學會使用電腦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你在三十年前問大家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只有念相關科系的人可以學得會。

    在我們還在DOS的時代,還在打指令的時代,那時只要會打字,就可以成為文書處理專業。沒錯,那個年代,文書處理是一個科系。

    但現在,有誰會去大學念一個科系,只有學打字使用Microsoft Office系列。

    當然,軟體工程師也並不是一個容易的職業,就像我之前提過的,這個職業也有很多利與弊,不是像外面形容的那樣,好像坐在電腦前面打打字就可以做的,或者像其他工作那樣,可能學了一技之長可以用很久,這個行業的一技之長,可能很快就過保鮮期了。

    回到學習寫程式這件事情,在台灣聽很多人都說,「啊!寫程式就是要有天份啦!」「聰明的人啊!」也看過很多網路上的人在吵,資工vs 資管 vs 非本科系什麼之類的。

    最近有朋友問我說,為什麼在台灣的時候學不會,可是來英國以後我就學會了,是因為來英國以後特別努力嗎?

    其實你到現在問我學會了嗎?我也不會跟你說我什麼都會。但的確光是coding這點,我覺得在台灣學習跟來英國學習最大的差異還是在,學習的動力上面。

    在台灣的時候,其實有點為了學而學,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是否真的有興趣,有時候以為自己其實也滿有興趣的,因為那些東西以前沒有碰過,可是只要碰到一點瓶頸 ,就會開始退縮,覺得好煩喔!這些東西怎麼這麼難,只要上課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就會很不想繼續學。

    在台灣除了去資工系修課以外,也有去台大資訊系統訓練班上過課,也有上過一些線上的課程。

    幾乎都是同樣的感覺,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年紀大了,感覺什麼都學不會,聽不懂,自己好像很笨。

    來了英國以後,上課的第一天,老師說,我會用英語授課,而且不會為你們放慢速度,因為你們必須要去習慣。當時覺得自己更不可能聽懂,也不可能學會。

    可是我們上課的狀況通常是,一天上課兩個小時,上完以後有兩個小時的實驗課,大家坐在電腦前,老師一個一個看你做的東西,從很小的東西開始學。

    我覺得這個應該算是滿關鍵的,就是有沒有動手實作。然後不會的話老師也很耐心的教,此外老師還有另外的課後時間,只要我們有問題都可以去找他。

    在實驗課的時候,中間只要卡住,老師也會盡量讓我們自己去思考,而不會直接告訴我們答案,例如會問我們,為什麼你想這麼做,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我記得很久以前在台灣的大學,問了老師一個問題,老師的答案是,你以後就會知道了。當下其實就讓人覺得有點反感,而且後續問老師很多問題,老師也是都這樣,這個以後就會學到了。

    我自己算是一個滿會因為老師而喜歡一個科目或不喜歡一個科目的人。就像我小時候很討厭數學課,也是因為不喜歡數學老師。也不是真的不喜歡,就是有一種覺得,反正老師也不在乎我學不學的會,只在意那些學得好的人。

    在台灣也聽過很多人說,啊要學會寫程式,數學就要先打好基礎,數學不好怎麼寫程式。可是真的成為工程師以後,在工作上根本沒用到什麼基礎數學啊!

    其實在英國也遇過很多數學系畢業的,可是害怕寫程式的人也很多,他們這邊通常學校會有一兩堂課是寫程式,可能學個Python, 像我之前念書的學校,學不好的很多,一些很厲害的大學的數學系,也有人就乾脆放棄那門課,不學,因為覺得很複雜,他們寧願把時間拿去研究純數。

    不過現在的電腦,都會幫你做好各種基本數學運算了,大部分現在的程式語言,你要跑什麼線性回歸什麼的都幫你做好了,也想不到什麼時候會用到三角函數之類的,除非你的工作是什麼data scientist 之類,可能要建立複雜的數學模型,或者quant 那類的,不然就算你要做Machine Learning這類的東西,也有很多已經現有的工具,軟體工程師大部分就是拿來跑一跑。

    要是你真的是做機器學習相關的研究,人家也不要你軟體工程師,人家要的是資料科學家背景,人家至少要你有個PhD唸完再來,你要至少會讀paper, 寫paper做研究啊!!

    如果是醫學相關的軟體,需要有專業技能,人家也要找醫學背景的來,如果是金融相關的,需要有非常多的金融專業技能,當然也是從金融背景的比較容易。

    通常軟體工程師,普通的軟體工程師職缺,就是不太會需要太多納些相關的專業領域,他們也願意你進去了再學,你主要需要的是快速學習、適應環境的能力,還有溝通能力,這樣如果跟其他專業領域的科學家、研究員、分析師溝通之類的,至少你可以不會有太多的障礙。

    當然,軟體工程師的工作也可以細分成很多領域,像是遊戲產業的軟體工程師,或者IoT產業的軟體工程師,甚至還有像是軟體架構師、軟體分析師、資料工程師之類的,他們可能需要使用到的技能也不一樣,但也不會沒事就需要叫你算個三角函數之類的.........通常你的背景還是在於你對於寫程式的熟悉程度,你會使用那些工具,你是否是個團隊合作的人,能否跟大家一起寫程式。

    總之,回到前面說的,所以到底學習寫程式需要什麼,英文真的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程式語言本來就是英文為主,在來就是網路上的資源,也幾乎都是英文為主。還有你寫程式的環境,也幾乎都是英文,像是你使用的工具,回報給你的錯誤訊息也常常可能是英文的。

    來英國以後一直在思考的一點,在台灣討論到會不會寫程式,或者學不學的會,通常英文好的話,也可能在閱讀文件方面比較快,可以快速學到一些東西。

    語言也不是全部,如果已經在工作的話,工作環境也很重要,學習環境也很重要,在學校如果遇到一個很好的老師,或者有一起學習的夥伴們,也會比自己一個人獨自專研來的快,不過每個人的學習方法不同,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

    反正如果你想學的話,也不用管其他人講什麼,想學就學啊!當初我要學的時候,也很多人覺得我不可能學的會或者不可能成為軟體工程師之類的。

    其實也不是因為我原本念歷史系的原因,主要就是,大家覺得,我是一個沒有邏輯,邏輯不好的人。還有覺得我是一個三分鐘熱度的人,以及數學指考考了不到30分。這些我也都寫在部落格裡面了,所以一直以來都有在看我文章的人,大概也都知道了。

    當時,我大概聚集了所有身邊當工程師的朋友,都覺得不可能會成為工程師的因素吧!但現在我還是做為一個軟體工程師賺錢就是了。

    有時候想做什麼就去做,反而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學習這種事情,網路上也有很多資源可以學習也不一定需要花錢。

    在學校的時候,除了老師給予我一些自信以外,另外也是在英國認識了一些人,給予了一些鼓勵,有些素未謀面的人,也有些一面之緣的人,可能也是因為他們不認識原本的我,所以都覺得,沒有什麼是我不能找到工作或成為軟體工程師的原因。

    現在想想,或許這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概念,當初沒有想太多就跑來英國,然後來了以後才開始覺得必須要努力一點才能找到工作,中間也遇到了很多困境,工作以後也曾經想過要放棄當軟體工程師,想要去當個什麼辦公室助理之類的。

    也經歷了很多覺得很困惑的時期,雖然自己現在還是滿困惑的。但我覺得如果你真的想要學習或者轉職,只要做好功課(這點真的滿重要的,至少不要覺得只是看別人好像不錯,就決定要去做,至少要衡量一下利與弊),就可以去做吧!也不用管別人說你適不適合走這條路怎樣的。

    每個人適合走的路也不太一樣,還沒走之前都看不到,就算你看身邊的人都怎樣,自己還是自己。

  • 軟體工程師職缺 在 妮娜一點點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2-05 20:41:07
    有 22 人按讚

    #學習的陣痛期
    #我有電話恐懼症 #HR妮娜
     
    最近這兩個禮拜在練習打電話給求職者,透過電訪瞭解求職者的需求與職缺的適合度。(公司主動邀約的那種)
     
    因為負責的是軟體工程師職缺,不是我熟悉的領域,對工作內容與技術完全是有看沒有懂,所以在打電話前,我都很擔心無法好好介紹職缺,或者會沒話題。
     
    剛開始我很排斥電訪這個工作,拖了兩三天才真正拿起電話,看完履歷、想好要問的問題,打給求職者。
     
    我記得前幾通電話,因為一下子就詞窮了,都很快就掛斷,甚至連原本準備好的問題都會忘記問XD 明明平常很愛聊天、好奇心很強的我,面對電話竟然腦筋一片空白。
     
    但每天打個幾通後,到這個禮拜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上手了,除了表達變得更清楚、有自信外,也能延伸更多的話題,雖然離我理想中專業、游刃有餘的樣子還有段差距,不過我看見了自己的進步,還蠻開心的!
     
    ---
     
    透過這件事,我發現「學習新事物」都是這樣的過程,不會一開始就上手,但是只要每天持續的學習,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進步。
     
    只是我們常常都太急了,急於看到成果,不願相信持續學習,在未來會有好的結果。
     
    這其實也跟我在職場上的心態很像,今年6月我就正式工作滿四年了,每到一個新公司,都是從最基層的專員做起,一直有種重新來過的感覺,也會擔心是不是一輩子都只能當專員,不免有點焦慮。
     
    但我清楚知道,我在每一份工作裡面都有學到東西,也許現在還沒有很明顯的幫助,不過,這些經歷有一天會派上用場吧!我是這樣告訴自己的~
     
     
     
     
    🙋‍♀️有沒有人要跟我分享最近在學習什麼新東西呢?

  • 軟體工程師職缺 在 創業小聚 Meet Startu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2-04 17:00:18
    有 6 人按讚


    #那些創業路上的人們

    每年約有 18000 名軟體工程師職缺,卻只有 4500 名求職者。在這個時代,如何為開發者創造 #優良工作環境 以留住人才,是每間 #企業的必考題 了。

  • 軟體工程師職缺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0-15 16:03:09

    【智翔的議會質詢-經濟發展局、地方稅務局(10/15)】

    今天智翔用「追追追」一曲開場,首先詢問到地方稅務局有關於地方稅欠繳的問題,由於2018年度的審計報告指出,桃園市仍有軍公教與國營事業人員欠繳,而且為數還不少,覺得十分詫異,因此詢問局長相關的追稅進度。

    #是否再次提案提高囤房稅

    接著則是近來國人十分關心的囤房稅議題,除了日前時代力量的立院黨團提出修法之外,其實桃園市政府在2015年也曾提案要在現行的徵收範圍中,將持有第六棟及以上的稅率調高至3.6%(桃園市現行規定為第四棟以上皆為2.4%),但當時遭到議會反對而失敗。

    所以智翔的想法很簡單,由於市議會經過去年選舉已有新的民意基礎產生,或許桃園市政府可以考慮再次提案,不僅可調高多房者的房屋稅,亦可減輕出租者稅率,或是給予積極售屋的建商更多的寬限期,為預購屋買房的年輕人減壓,捍衛居住權。

    #煉油廠遷廠

    根據上會期經發局提供的資料,中油最後一次的覓地小組會議是2018/3/20,至今已一年半,是否持續運作?經發局長則回答道,一切尚在等待中油動作。

    另外則是桃園煉油廠區約佔地480公頃,但開發區域僅有1/4左右,其實廠區內的步道十分優美,許多動植物生態保留完整,是否能請經發局與中油協調,開放讓居民平時也能夠去健行呢?

    #夜市及市場油脂截留

    上個會期智翔十分關心的油脂截留,今天也詢問到進度,桃園觀光夜市部分,由於尚待水務局的污水下水道接管,經發局長今日回覆只要接管完成,就會儘速編列預算,早日將油脂截留完成,後續的經費編列與工程期程,將請局處再提供資料。

    #永和中繼市場與東門市場

    永和市場未來將改建為捷運聯開大樓,但聯開大樓的形式不僅停車位減少,攤舖需要垂直配置,也有使用瓦斯的限制,將來攤舖是否仍有意願遷回,提醒經發局必須再次確認意願,若將來攤舖更有意願留在中繼市場,使用規劃與設計、結構、建材上,則必須以20-30年為基準,不能只以目前7-10年做規劃。

    而東門市場目前的規劃,除商場外,三樓以上可能設置其他機關或市民活動中心使用,也可能有關懷據點與長照站,但近年來市民急需的公共設施增加,是否新增如托嬰中心、圖書館、親子館、日照中心、幼兒園等,也請經發局斟酌看看。

    #市政議題繼續追追追

    由於時間緣故,還有許多問題今日無法當面請教經發局,像是亞矽創新中心由市府主導後開何去何從?工業地價大幅上漲造成台商回流困難,如何解決?航空城公司目前持續燒錢,能否將招商業務並到經發局,避免疊床架屋?桃園的戶均用電量在六都排第三,成長率第一,是否輔導節電?

    值得一提的還有,根據遠見雜誌報導,近來台人赴日工作者漸多,尤其網路軟體工程師職缺更上看80萬,若按照去年經發局曾前往印度班加羅爾招商經驗,應是知道班加羅爾的崛起肇因於軟體外包的產業鍊,若日商有軟體工程需求,是否將邀請日商前往台灣,甚至在桃園設點,將人才留在台灣呢?

    以上問題,智翔會持續追追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