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車禍初判表查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車禍初判表查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車禍初判表查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車禍初判表查詢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31的網紅新北市議員曾煥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1/11本週三晚上7點在板橋區公所 6樓禮堂(板橋區府中路30號),邀請安成國際法律事務所所長劉安桓演講 #真車禍假車禍法律教你如何釐清責任。員警製作的車禍初判表怎麼看?怎麼釐清車禍責任歸屬?面對肇事者逃逸、態度不佳或不願賠償,如何提告?遇到獅子大開口的要求,該如何處理?種種疑問,看專業律師以處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質詢日記 #20190408 #監視器採購 我們警局的監視器,前3年有保固,第8年可以報廢。但問題就出在使用了3〜8年的機子。根據資料,高雄市3年內的監視器數量是2,278台(10%),3〜8年的是14,721台(62%),8年以上的是6,627台(28%)。以監視器平均使用年限是5年來算,如果...

車禍初判表查詢 在 曾煥嘉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2-02 15:43:46

11/11本週三晚上7點在板橋區公所 6樓禮堂(板橋區府中路30號),邀請安成國際法律事務所所長劉安桓演講 #真車禍假車禍法律教你如何釐清責任。員警製作的車禍初判表怎麼看?怎麼釐清車禍責任歸屬?面對肇事者逃逸、態度不佳或不願賠償,如何提告?遇到獅子大開口的要求,該如何處理?種種疑問,看專業律師以處理...

  • 車禍初判表查詢 在 新北市議員曾煥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09 13:46:45
    有 68 人按讚

    11/11本週三晚上7點在板橋區公所 6樓禮堂(板橋區府中路30號),邀請安成國際法律事務所所長劉安桓演講 #真車禍假車禍法律教你如何釐清責任。員警製作的車禍初判表怎麼看?怎麼釐清車禍責任歸屬?面對肇事者逃逸、態度不佳或不願賠償,如何提告?遇到獅子大開口的要求,該如何處理?種種疑問,看專業律師以處理過上萬件車禍糾紛的經驗,教您如何保護自己!
    😷本活動 #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坐滿為止,聽眾須戴口罩、量體溫,採「實名制」登記入場。
    🎁現場並有圖書禮劵抽獎,歡迎您踴躍參加,一起來充電!詳情請至板橋區公所全球資訊網查詢(http://www.banqiao.ntpc.gov.tw)或電洽(02)29686911轉502。

    #阿嘉邀請大家一同參予
    #真車禍假車禍
    #自我保護

    👉訂閱煥嘉youtube有更多有趣的影片分享給大家喲: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5W0oamGJgOq-0oSGT0A
    👉加入煥嘉Line官方帳號,得知更多消息:
    https://lin.ee/cOtElVQ
    👉追蹤煥嘉IG,有更多資訊在裡面唷~
    https://instagram.com/cenghuanjia?igshid=1psumc0xkaxjz

  • 車禍初判表查詢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4-08 20:46:42
    有 513 人按讚

    #質詢日記 #20190408

    #監視器採購
    我們警局的監視器,前3年有保固,第8年可以報廢。但問題就出在使用了3〜8年的機子。根據資料,高雄市3年內的監視器數量是2,278台(10%),3〜8年的是14,721台(62%),8年以上的是6,627台(28%)。以監視器平均使用年限是5年來算,如果有30%以上的監視器是壞的,也不令人意外。

    8年以上可以淘汰的監視器有6,627台,但今年市政府編列3,000萬要更換678台,也不過汰舊換新10%。沒辦法換新,那重點就是維修!

    所以今天質詢的重點是:如何確保廠商在機器壞掉時,廠商能夠盡快維修。過去的採購方式是由市警局統包(包含設備及維修),但因為是全高雄市監視系統的大標案,很可能是外縣市大廠商來投標,維修再轉給高雄下包商,於是就會出現維修時的資訊傳遞落差。

    現在的作法好一些,設備由總局統包,維修則由各分局發包。我請教警察局長,如何確保監視器採購品質?設備過去的維修紀錄是否有如實記載?如果用維修紀錄來作為設備品質及維修服務的判斷,是個很簡單的指標。李局長認同這樣的概念,並承諾廠商的維修紀錄會作為未來採購評選的參考。

    另外,如何跟民間裝設的監視器座公私合作,針對市府監視器的配置缺口,去媒合民間鄰近的監視器來輔助車禍、事故的調閱,李局長也承諾會這樣來進行。監視器的問題,是市民有感的,我會繼續去追蹤。

    #保護行人路權

    2017年底〜2018年初,高雄曾經推動加強取締不禮讓行人的汽機車違規,光是一個月舉發的案件數量,高達32,000件,代表高雄市的行人路權真的很糟糕。這些違規樣態包含機車騎上人行道、汽機車不禮讓過斑馬線的行人 ….我請教李局長,這樣的執法是否會繼續推動,李局長承諾會繼續推動,並且要求對於公車及大車轉彎時蜂鳴器的使用。

    相對台北已經在58個路口加強執法,當車輛轉彎時,需與行人需保持3公尺距離,若違規者將開罰1,200到3,600元,高雄在禮讓行人路權的執法上,還需要更加強,另外我也會要求交通局必須檢討某些路口斑馬線的劃設位置,必要時斑馬線必須往路口後方退縮,讓汽車轉彎時,有更充分的緩衝時間可以禮讓行人通過!

    還有騎樓及人行道被占用的問題👉https://npptw.org/1YpIm4

    #消防員救護勤務

    高雄市的消防員,平均一個人要服務1,763位民眾,已經遠遠超過1,500人的服務基準量。而消防員在夜間的勤務,最繁重的是救護車的載送工作。新加坡在四月開始,已經開始實施消防救護車不載送「非緊急病患」。

    我要求消防局檢討目前的作法,在分級檢傷4、5級時(非緊急),授權現場EMT-P 高級救護技術員有自主判斷權,情況許可下,得請民眾自行處理,不再用消防救護車運送。黃局長回應,目前做法是分級檢傷4、5級時,若民眾要求消防救護車載送,需自費1,700元,避免消防資源被濫用。

    #政府的數位治理

    我請教研考會,目前高雄市只有研考會下的資訊中心,如何協調各局的資料交換及介接,讓市民在申請補助及場地租借等等措施時,有簡單的介面可以使用?對市民來說,要申請書件時,用一個單一平台登入系統就可以申請,不需要再去書面申請或電話查詢。研考會李主委回覆:已經在研議成立資訊科技局,但時程未定。我再問,在資訊科技局成立前,市府什麼層級來擔任整合的角色,李主委回覆:研考會會負責。

    我提出,如果研考會負責個高雄市政府的數位治理,那層級必然不夠,我要求研考會主動向副市長提出,成立跨局的資訊整合平台的必要性,並且必須由市府一級主管來主政!

    關於政府數位治理,先前討論請看👉https://npptw.org/TsnzXL

    #三民東區的活動中心不足

    民族路以東、建工路以北到覆鼎金這個區域,是三民區人口密集區,但活動中心卻連一個都沒有,要辦集會、講座、運動、社交活動等找不到場地,甚至有里長要找鄰長開會,卻無場地可用。我要求民政局盤點此區閒置空間,媒合公共空間,讓里長及市民有活動場地可以申請借用。

  • 車禍初判表查詢 在 尋路森寧 Seek Fore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5-28 12:50:02
    有 126 人按讚


    《台中市消防局的微電影》.影評討論

    鬼片風,目的是宣導登山安全,影片出來也已經是好一陣子的事,想必很多人都有看過。

    熱潮已過的現在會再拿出來討論,是因為我壓根沒想到會在最愛的 Marvel 版,看到對登山議題如此熱絡的討論,或是說——我終於有機會突破同溫層,看到一般民眾的想法。
    (討論連結 https://www.ptt.cc/bbs/marvel/M.1526600877.A.EFA.html)

    影片本身評價很兩極,從推文就看得出來,大部分民眾感受良好,覺得作為公家機關出品,劇情手法都很新鮮,登山的群眾則普遍給予負評,居然用鬼怪傳說的方式,來教導或宣揚山林?!

    簡單的說原因,我認為最大的差異是——主角角色設定的認知落差。

    在一般民眾的眼裡:這就是『登山客』的形象,沒做好準備就上山,出事了消防隊就要去搜救,甚至需要「浪費更多國家資源」。

    在登山者的眼裡:這是很多基本登山觀念不健全,沒做足功課和準備,判斷力不夠就上山的『一般人』,更是「登山污名化」,反向鼓勵民眾不要上山。

    換句話說,這部片輕輕鬆鬆就把盲點(兩方認知落差)凸顯出來了呢。XD

    --------

    影評議題1. 【 遇難者(主角)的角色定位 】

    我是「登山者」,也是「一般人」。
    身為一個半路出家的戶外者,上班後才開始運動、走進戶外圈,有很多基本常識都是一點一點學習累積出來的,從0慢慢到1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一些盲點。

    其實有很多登山客都有在努力、且自發性地對民眾做登山安全的宣導跟教育,著名粉專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或是 健行筆記、名人堂 等,有很多平台都有資料可以查詢借鏡。

    但問題在於,我這個「一般人」不是不想學,而是我不知道原來不是「絕對不能生火」,我也不知道「通訊點」其實跟營地和水源資訊一樣重要,所以沒特別注意或學習這方面的技能和知識,或是不知不覺「越級打怪」了也沒發現,便將自己身陷險地——以自己的身份去帶入,這是我認為的,微電影主角的角色設定。
    (先撇除沒有懷抱感恩的心這件事,就算在平地出車禍被救,也應該懷抱感恩的心。)

    這就是介於「一般人」和「登山客」之間,重疊角色會遇到的問題,我們稱之為「小朋友」時期。

    大家都是從「一般人」到「觀光型登山」,再到「小朋友」,最後才會成長成「登山者」。

    沒有了大學山社嚴謹有系統,又手把手、親力親為的教學模式,出社會後的「小朋友」的路,變得更尤其困難。

    「觀光型登山」和「小朋友們」或許擁有很多問題,但他們也是剛開始對戶外有興趣,正渴望學習的一大~~群人們,有極大的潛力可以變成「真正的登山客」。

    他們也能繼續帶領、教導身邊更多的朋友,一起了解戶外安全與風險判斷,對自己負責任⋯⋯等,諸如此類,如此正向循環才是正解。

    ——只要有相應的學習環境。

    這也是登山者表示「登山污名化」負評的原因,政府做的教學與榜樣,應該是正循環,而非負循環。

    但好的學習環境的前提是,先擁有好的登山環境,也就是「登山教育制度」和「安全的登山環境」。

    「登山教育」跟「登山安全」兩者是扣在一起的,你觀念越完整,判斷力越好,就越安全,但只要有風險,意外皆在所難免,所以相應的急救搜救制度,也成為「登山安全」中重要的一環。

    從兩方的影評都不難看出,我們在這兩部份仍不夠成熟,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

    影評議題2. 【 山難搜救,一定等於『浪費國家資源』? 】

    好了,終於說到環境的議題了,來聊聊影評中,爭論最多的事——「浪費國家資源」。

    這議題就比較複雜了,我們原本有很簡單的解法,但受限於現在政府的制度,又變成了無解⋯⋯
    我來一項一項替大家解說。

    「為什麼『山難搜救』很重要?」

    今天不論是初生之犢的「小朋友們」,還是身經百戰的「登山客們」,都要面對登山的風險。

    戶外活動本身,就是有風險,我們可以做足一百萬個準備,但還是會有一個萬一,風險就算盡可能壓縮到最小,依然絕對是「有風險」。

    一旦遇險了,你不會希望家人朋友就在山上,但因為畏於輿論壓力,或金錢壓力,遲遲不敢請求協助,甚至發生更不好的事。

    「為什麼『山難搜救』不能自費化?」

    其實這件事登山界講很久了,「山難搜救『可以』自費化」,不過這有但書——前提是要擁有「『健全的』登山保險制度」。

    簡單的例子做比方:
    開車有風險,一旦出事了也要面臨龐大的理賠金額和生命危險,為什麼大家仍願意承擔風險,繼續開車到處跑呢?

    ——因為它有完整的保險制度,在背後支持作保障。

    就算出事了,大宗的費用是由保險公司做理賠,部分的金額自己也有能力承擔。
    所以我們願意「承擔風險」。

    而完整的保險制度,更是仰賴相關法令的設立。

    開車有風險,爬山也有風險。
    開車有保險,那為什麼爬山沒有保險?

    不,我現在告訴你,爬山有保險了!

    但複雜的事情來了:
    其一、沒有相關法令的支撐,所以裡頭的條列對你依然沒有保障。
    其二、保險會支付搜救費用,但國家搜救單位不收,這種弔詭情形,使得目前的支付制度形同虛設。

    >>【登山安全】登山險投保了,就會理賠嗎!?
    http://tw.hiking.biji.co/index.php…
    >>蔡日興/山難搜救使用者付費應該做,但為何推動不了?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pay-for-mountain-searc…

    現在登山險和山難搜救自費化,就這麼尷尬的卡關在這。

    就算如此,「健全的」搜救制度和登山險還是有必要的,如此人們才有個依據,也能對需自費的額度更有概念,甚至會更審慎地評估自身風險——就跟開車時會考慮的風險細節一模一樣。

    這才是正解。

    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健全的登山保險制度而已,就只是這樣而已。

    健全的登山險背後代表:
    1. 官方搜救隊能收到保險的理賠支付,不再是全民買單。
    2. 如果太耗費人力、費時太長,官方也能轉委託民間專業搜救機構,民間機構付出專業也酌收相應費用。
    3. 人們能和保險一起負擔龐大的金額,會對自己的風險管理負責。
    4. 家人跟普通民眾也對搜救制度有依據有概念,進而促使全民登山教育的普及。
    5. 「一般人」有機會接觸山林,從「觀光型登山」成長,「小朋友」都變「登山客」,再繼續教導下一批的「小朋友」,全民整體觀念越來越完整。

    如此正向循環。

    這才是完整的搜救制度,健全的登山保險。

    --------

    整體而言我給這部片好評,因為它激盪出人們更多的想法,和爭辯。

    碰撞出了更多的討論空間,只有「說」出來後,才有機會明白彼此的想法,也才知道原來大家都「在乎」。

    有「在乎」,就有「希望」,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行動」。

    讓越來越多「小朋友」能夠學習,擁有正確的觀念和安全的環境,才走得長久。

    從大家的基本觀念越來越健全,也有越來越多人一起幫忙宣導、教育民眾,看得出來大家都一起正在努力著。

    我期待著無限正向循環到來的那一天。

    小朋友們加油,登山客們加油。
    台灣,加油。

  • 車禍初判表查詢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5-28 16:00:01

    #質詢日記 #20190408

    #監視器採購
    我們警局的監視器,前3年有保固,第8年可以報廢。但問題就出在使用了3〜8年的機子。根據資料,高雄市3年內的監視器數量是2,278台(10%),3〜8年的是14,721台(62%),8年以上的是6,627台(28%)。以監視器平均使用年限是5年來算,如果有30%以上的監視器是壞的,也不令人意外。

    8年以上可以淘汰的監視器有6,627台,但今年市政府編列3,000萬要更換678台,也不過汰舊換新10%。沒辦法換新,那重點就是維修!

    所以今天質詢的重點是:如何確保廠商在機器壞掉時,廠商能夠盡快維修。過去的採購方式是由市警局統包(包含設備及維修),但因為是全高雄市監視系統的大標案,很可能是外縣市大廠商來投標,維修再轉給高雄下包商,於是就會出現維修時的資訊傳遞落差。

    現在的作法好一些,設備由總局統包,維修則由各分局發包。我請教警察局長,如何確保監視器採購品質?設備過去的維修紀錄是否有如實記載?如果用維修紀錄來作為設備品質及維修服務的判斷,是個很簡單的指標。李局長認同這樣的概念,並承諾廠商的維修紀錄會作為未來採購評選的參考。

    另外,如何跟民間裝設的監視器座公私合作,針對市府監視器的配置缺口,去媒合民間鄰近的監視器來輔助車禍、事故的調閱,李局長也承諾會這樣來進行。監視器的問題,是市民有感的,我會繼續去追蹤。

    #保護行人路權

    2017年底〜2018年初,高雄曾經推動加強取締不禮讓行人的汽機車違規,一個月舉發的案件數高達32,000件,代表高雄市的行人路權真的很糟糕,包含機車騎上人行道、汽機車不禮讓過斑馬線的行人 ….我請教李局長,這樣的執法是否會繼續推動,李局長承諾會繼續推動,並且要求對於公車及大車轉彎時蜂鳴器的使用。

    相對台北已經在58個路口加強執行,當車輛轉彎時,需與行人需保持3公尺距離,若違規者將開罰1200到3600元。高雄在禮讓行人路權的執法上,還需要更加強,另外我也會要求交通局必須檢討某些路口斑馬線的劃設位置,必要時斑馬線必須往路口後方退縮,讓汽車轉彎時,有更充分的緩衝時間可以禮讓行人通過!

    還有騎樓及人行道被占用的問題👉https://npptw.org/1YpIm4

    #消防員救護勤務

    高雄市的消防員,平均一個人要服務1,763位民眾,已經遠遠超過1,500人的服務基準量。而消防員在夜間的勤務,最繁重的是救護車的載送工作。新加坡在四月開始,已經開始實施消防救護車不載送「非緊急病患」。我要求消防局檢討目前的作法,在分級檢傷4、5級時(非緊急),授權現場EMT-P 高級救護技術員有自主判斷權,情況許可下,得請民眾自行處理,不再用消防救護車運送。黃局長回應,目前做法是分級檢傷4、5級時,若民眾要求消防救護車載送,需自費1700元,避免消防資源被濫用。

    #政府的數位治理

    我請教研考會,目前高雄市只有研考會下的資訊中心,如何協調各局的資料交換及介接,讓市民在申請補助及場地租借等等措施時,有簡單的介面可以使用?對市民來說,要申請書件時,用一個單一平台登入系統就可以申請,不需要再去書面申請或電話查詢。研考會李主委回覆:已經在研議成立資訊科技局,但時程未定。我再問,在資訊科技局成立前,市府什麼層級來擔任整合的角色,李主委回覆:研考會會負責。

    我提出,如果研考會負責個高雄市政府的數位治理,那層級必然不夠,我要求研考會主動向副市長提出,成立跨局的資訊整合平台的必要性,並且必須由市府一級主管來主政!

    關於政府數位治理,先前討論請看👉https://npptw.org/TsnzXL

    #三民東區的活動中心不足

    民族路以東、建工路以北到覆鼎金這個區域,是三民區人口密集區,但活動中心卻連一個都沒有,要辦集會、講座、運動、社交活動等找不到場地,甚至有里長要找鄰長開會,卻無場地可用。我要求民政局盤點此區閒置空間,媒合公共空間,讓里長及市民有活動場地可以申請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