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越南盾算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越南盾算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越南盾算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越南盾算法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李姓中壢選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為了衝刺疫苗接種覆蓋率,指揮中心近日改採「劑次人口比」取代原先算法;陳時中坦承,改變算法是「蔡總統的意思」。蔡英文誇下七月底疫苗覆蓋率要達到廿五%的海口,這當成努力目標也就夠了;如今政府卻要用「劑次人口比」來灌水,用數字來模糊科學並混亂認知,反凸顯施政華而不實。指揮中心連台灣確診及接種死亡率偏高...

  • 越南盾算法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6 13:49:33
    有 44 人按讚

    <可議的是,蔡政府將AZ緩打潮歸咎於國民黨「醜化」日本疫苗,這是用政治手段解決科學問題,得不到真正的答案,更會加深國內猜疑與矛盾。總之,台灣的防疫表現落到全球末段班,不能再用政治手段移花接木,更不能在數字上灌水企圖以假象欺矇大眾,那只是自欺欺人。>

    為了衝刺疫苗接種覆蓋率,指揮中心近日改採「劑次人口比」取代原先算法;陳時中坦承,改變算法是「蔡總統的意思」。蔡英文誇下七月底疫苗覆蓋率要達到廿五%的海口,這當成努力目標也就夠了;如今政府卻要用「劑次人口比」來灌水,用數字來模糊科學並混亂認知,反凸顯施政華而不實。指揮中心連台灣確診及接種死亡率偏高都無法坦誠面對,對疫苗短缺則東遮西掩,如今更在接種覆蓋率上變魔術,令人難以心服。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的統計,在東亞十二國中,到本月十一日止,台灣的接種覆蓋率居倒數第四名,僅勝過越南、緬甸和菲律賓,這又是一次難看的排名。此處採取的數字,就是「劑次」算法,台灣其實沒討到便宜。反倒是,以接種人口比計算的話,台灣還多贏了泰國與印尼,因為我們打過一劑的人口較多。亦即,蔡政府與其汲汲在覆蓋率上做文章,還不如務實做好疫苗部署,補強我們的整體防疫網,才能把台灣從「防疫後段班」搶救回來。

    之所以要強調「務實」,主要是過去一年多蔡政府不斷的自大自誇,皆是華而不實的虛榮。從所謂「超前部署」,到自詡「防疫模範生」,到狂妄的「世界跟不上台灣」,全在五、六月瞬間幻滅。如今,鴻海台積電購捐的BNT疫苗完成簽約,但要等兩三個月才能進來;目前政府手上僅剩三百多萬劑美日援贈疫苗,而急於接種的民眾有一千萬人,眼下卻僅剩AZ可選,多數人只能望天興嘆。面對廣大民眾的失落感,政府施巧計改變覆蓋率算法,能彌補什麼?

    再說,台灣明明缺乏足夠的疫苗,政府卻屢以「疫苗已經足夠」為由,關閉民間後續自購疫苗的大門,還聲稱明後年將預購三千萬劑次世代疫苗。現實上,多少國民連第一劑疫苗都打不到,政府卻誇口要用明年的疫苗來防疫,這不是畫餅充飢是什麼?再請問,政府口中的「次世代疫苗」,是哪家藥廠製造的,叫什麼名字?

    疫苗問題除了短缺,另一大問題是人民無法自由選擇,只能碰運氣或被迫漫長等待。尤其AZ疫苗,由於先前超高齡施打者造成三百多人疑死案例,導致民眾施打意願不高。對於AZ疫苗的危險性,指揮中心有必要提出更多符合科學論證的說明,才能消除各界疑慮。指揮中心先前試圖以「高齡體弱多病易致死」來說明AZ接種的高死亡率,但比對民眾接種AZ和莫德納的結果,接種AZ是百萬人逾一百八十人死亡,高於英韓五倍以上;莫德納則僅百萬人逾十一人死亡,兩者的對比天差地別。這點,除非提出更好的醫學解釋,否則難以釋民眾之疑。指揮中心想要利用預約系統來強銷AZ,恐難如願。

    AZ是世衛組織認可的疫苗,唯日本的代工廠上周末才通過世衛緊急使用的審查程序,原先僅獲日本國內緊急授權。但它首次大規模注射卻是在台灣,短短時間發生數百人死亡,故有民眾質疑其品質和效力。日本雪中送炭,不應莫名蒙冤;但異常的接種死亡問題,是出在製品本身或其他施打因素,政府必須虛心尋找科學解釋,必要時應向英國原廠尋求協助,才能讓民眾安心接種。

    聯合報社論/蔡總統的劑次奇謀,還不如老實補破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5604961

  • 越南盾算法 在 高思博 A P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4 19:00:09
    有 338 人按讚

    我搞不懂這時候指揮中心帶著大家玩數學遊戲有何用意,就算改了計算方式,數字看起來好看了,但實際狀況不會有所改變。我們目前打一劑的涵蓋率約17%,完整施打兩劑的僅有0.31%,指揮中心跟執政黨立委到底在沾沾自喜什麼?

    其他國家,不斷地衝高完整接種率,以因應變種病毒的出現。只有我們要改計算方式,用「劑次/人口數」來當成指標,這有任何意義嗎?對人民有幫助嗎?你數字好看了,就代表疫苗接種普及嗎?照指揮中心這樣算,以其他國家為例,日本會從30.45%漲幅至49.08%,南韓則從30.38%的接種率變成41.46%,你有看他們改變算法,欺騙自己的國民說防疫有成嗎?

    目前國內進口的疫苗,都是要施打兩劑才有完整保護力,其他國家打完兩劑的比例是我們的幾十倍甚至百倍,仍然不敵變種病毒的威脅。我們不想辦法盡快提升自己的施打率,反而想辦法在美化數字。除了自己看了爽以外,沒有一點用處。

    照政府的自慰邏輯,那大家都把存款換成越南盾,也可以安慰自己至少是百萬富翁了!

    #改不了數字我改算式

  • 越南盾算法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07 07:02:53
    有 2,627 人按讚

    【#大長篇🇺🇸🇭🇰】FOMO:香港網絡世界的美國大選綜合症

    (這是美國大選前一天的長文。目睹近日香港網絡世界狀況,Patreon網友建議全文分享。)

    作為研究國際關係的人,對香港人非常熱切關心這屆美國大選,無疑感覺欣慰,而我也相信這屆大選具有不尋常意義,對國際結構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並認為兩位候選人的政策,有根本結構性差異(拜登路線的問題,詳見「特朗普Vs拜登對中國有何不同」,及「美國對華『和平演變』政策,如何被中國戰勝,下任總統又如何應對?」等Patreon文章)。經過過去一年,香港人苦無機會發洩,將情感投放在一切可以投放的地方,自然也可理解,背後經歷,更見悲壯。

    然而在香港的網絡世界,為了美國大選的爭吵、反應,究竟對象真的是「美國大選」、「香港未來」,還是其他無以名狀的甚麼?

    「錯失恐懼症」的供求雙方

    自從智能手機興起,我們接收資訊的模式,出現了革命性改變,這遠遠比甚麼地方選了甚麼領袖,更根本改變了我們的世界。互聯網由最初的被動瀏覽,到了用家提供內容,本來已經顛覆了權力結構,但直到智能手機出現,演算法大行其道,控制了我們能夠接受甚麼訊息,訊息發佈者的溝通對象早已不再是真人,變成了設定演算法的機器。

    今天標題用甚麼關鍵字?昨天同類題目、同類立場的點擊多少?從前所有陰謀論,都會指向「收咗錢做嘢」,假定有金主在影響世界;但在當代虛擬世界,「金主」已經被演算法取代:無論立場是甚麼,只要足夠堅定,成為fundamentalist,無論粉絲百萬、還是只有極少數死忠,相關的點擊收入、課金收入,都足夠可觀。

    形形色色的「KOL」,也就應運而生。

    以上是說content providers。至於用家,又為甚麼需要不斷點擊?這卻是另一個現象:「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錯失恐懼症」。自從有了全天候接收資訊的智能手機,很多人開始在不知不覺間,對其構成依賴,只要十分鐘不「掃phone」一次,就會感到焦慮、不安,彷彿已經和世界脫節;而通常在現實世界越是尋找不到存在感的,FOMO越是嚴重。久而久之,這兩個世界的存在,彷如平行時空,但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卻已分不出來。假如最受網絡影響的一群,接收到某種訊息、而堅定地以行動回應(無論是投票、還是革命),就是化虛為實。

    結果越來越多資訊,是為了FOMO患者度身訂造,例如抖音(Tik Tok),動作幾乎毫無意義,卻足以令用者上癮,繼而培養了某種意識形態。另一種例子,則是每刻提供最吸睛的標題和內容,可惜這個世界是不可能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爆炸性新聞的。那內容從何而來?

    FOMO其實一直存在,只是未有智能手機前,一個熱話足以炒作幾個月,例如九十年代香港的新馬師曾一家爭產、美國的O.J. Simpson案,都是媒體播足幾個月的肥皂劇目;放在今天,關注度相信只有一兩天。至於一般施政、國際大事,通常都有冗長程序,更不容易天天有突破性發展。然而在網絡世界,卻天天有下個月世界大戰、明年外星人入侵一類「獨家猛料」,否則,用家就感到焦慮,「究竟打未㗎,碰」,然後失去存在意義。

    當Outsiders成為Insiders

    這類「猛料」怎麼來的?最簡單自然是根據一二傳聞,捕風捉影;更本少利大的則是自己直接參與其中,要麼把自己說成「insiders」,要麼找其他outsiders「挑機」,要麼和其他outsiders圍爐結盟,總之,都是要得到打壓/被打壓的快感。

    又由於演算法下容易浮面的內容,大多要具對立性,才具有「爭議」,這進一步激化了一切的二元對立。這對像中共這類擅用「矛盾論」的政權而言,卻屬佳音:爭論茶餐廳A還是茶餐廳B的凍檸茶地道是矛盾,是否認同「新香港」的管治模式也是矛盾,反正演算法算出來的本質沒有分別,而且爭論「岳飛是否女人」一類「爭議」題目的點擊,很可能更高。

    選舉選的從來不是「人」,而是一連串結構。生物學上,人是活的,結構是死的;政治學上,結構是活的,活人卻可以是static的;我們最應該聚焦的不應該是人,而是結構。否則追蹤這屆美國大選,就是很FOMO的一件事。

    在美國,選擇哪個候選人,雖然已經高度撕裂,不可能有共識,但即使在從未如此撕裂過的美國,絕大多數的美國人依然表示,怎樣也會接受選舉結果,哪怕選到自己討厭的候選人也是。驗票、重點、訴訟,都是法律容許的事,必須尊重;但假如完成了這些,依然不服,就那會超越底線。這背後,有一種制度自信存在:假如選錯了,令國力下降,還是有辦法糾錯。假如沒有這種制度自信,也就是邏輯上認同某人落選、美國就永不翻身,就只有搞革命顛覆政府一途了。

    台灣、越南、印度、以色列,民間都傾向特朗普,政府也喜歡特朗普,但說到對美外交,全球必然bipartisan。除了接觸不到外交的人,沒有國際線會all in的。那身在其他地方、一票也沒有的旁觀者,假如比美國選民爭吵得更激烈,乃至因而反目(這些朋友在過去一年的激烈社會運動中,反而保持團結),豈非越俎代庖?至於越俎而不能代庖者,豈非作無用功?假如不喜歡的候選人當選美國總統,應該從此終生反美,還是高呼「美國民主最黑暗的一天」,然後繼續「掃Phone」?

    至於強行參與其中,即使得到一時三刻的likes,帶來的負面影響,卻可能相當嚴峻。黎智英先生的私人助理Mark Simon,直接捲入美國選戰的調查,令《蘋果日報》立刻割蓆,尚可視為特例,但也有其他。以後國安法香港為例,情況之惡劣人所共知,由於不少偏向溫和的評論員,都因為擔心而擱筆、關閉專頁,令網絡生態更向兩極傾斜。所有人的絕望,都急速解決,但有沒有高人能提供一個錦囊,讓人讀過後就得道成仙、位列仙班?恐怕沒有。

    但大家都希望有。

    於是,很多本來在現實世界不符合common sense的建議,只要來自KOL,都會有人跟隨。大家都希望幫忙手足,都是出於好意,但例如有建議影印個人護照、代安排與所在地的美國代表見面,這卻可能令當事人比不做任何事情更危險,結果連流亡海外的羅冠聰,也忍不住指出其問題所在。對事不對人,類似建議,過去幾個月還有不少。但須知道權力核心中人,是不可能每天「爆料」的;假如真有出路,「靜靜雞」,從來是金科玉律。

    唐鳳:演算法怎樣由促進撕裂,變成引導共識?

    這趨勢不一定無可改變,畢竟演算法,也是人類研發。例如台灣的數位政委、電腦奇才唐鳳,一直注意怎樣避免中國利用數碼霸權監控一切的模式,也希望避免現有演算法助長兩極化的現象。唐鳳其中一個實驗,是名叫vTaiwan的討論平台,其演算法不是促使用家有相同傾向就會圍爐取暖,而是剛好相反,以尋找用家之間的共識為大前提。雖然成效有限,目前也未能取代Facebook一類霸權,但已經被局部應用在台灣施政討論當中。這種前瞻性,令停留在「我真係見過Steve Jobs」的香港特區政府高官瞠乎其後(何況最新這一位,連Steve Jobs也未見過)。

    可惜唐鳳在人間,只是鳳毛麟角。在自成一國的微博調查,四年前的數據,沒帶手機感到恐懼的人接近六成,需要時刻查看最新話題的佔1/3;經過這幾年的技術發展,短片視頻更精美吸睛,這比例相信只高不低;而在對岸的民主台灣,外出必須時刻打卡的比例,更是冠絕全球。

    面對新時代,我們要撫心自問:究竟應嘗試改變現實世界,讓它變得更美好?還是乾脆拋棄現實,建立自己的虛擬國度,更能為自己和信眾帶來心靈富足?相信很多朋友本來的意願,都是要做一番大事的前者,但慢慢發覺就中的困難程度,卻同時發現後者的潛能,只要目標有限(例如只是為了求生、或影響500人),達標容易得太多。人性,會怎麼選擇?

    好了,說了那麼多,我買特朗普還是拜登?這本來值得以一萬字分析二人代表的結構,但在FOMO世界,只會出現三分一秒閃耀的標題,然後標題就立刻融化在自己的世界觀,「內循環」下去。假如你居然看到這裏,還在看,相信你不是FOMO中人。很好很好,那代表你屬於另一種網絡受眾,請到我的Patreon課金吧。

    明報筆陣,2020年11月2日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3392555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