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起掘證明台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起掘證明台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起掘證明台中產品中有3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推薦序】後來的藍天/陳曉唯(作家) 給慕姿: 讀完書稿後,想起認識的一位女性前輩。 她樣貌出色,學歷傑出,性格謙卑,待人和善,工作能力極佳,備受上司的喜愛與後輩的尊重,每當有人提及她的名字,聞者皆會露出讚賞與欽佩的態度。 某次,我因為工作表現不佳,受到一位長輩的嚴厲批判而難過落淚,她卻拍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石雕創作展 林冠君專訪 ▲以紅酒象徵,具象欲望的表面張力 人們展現欲望的時刻幾乎填滿了所有生活,林冠君以欲望為創作的原點,希望以此往深處挖掘更多藝術無限的可能性,透過作品傳遞給觀者。並藉由這次展覽,讓大家看見一位藝術家對於自身創作的思考過程以及脈絡。 ▲踏入藝術...
起掘證明台中 在 CXL 球學聯盟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2-21 14:07:12
【CXLIII球學聯盟-賽務志工招募】 -賽務志工火熱招募中- 需要熱愛籃球的你,與我們一起成就場場漂亮的好球🏀 📌服務時間: 3月-6月/ 2021 共65場賽事,每次約2小時 (將以確切賽程為準,服務時間錄取後可彈性協調) 📌服務區域: 台北/桃園/台中/高雄,可依個人方便區域做...
起掘證明台中 在 Sangpuy 桑布伊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2 01:59:45
《FOUNTAIN 新活水》11月號,正式出刊!封面故事:「大家說母語」 【開場白】張鐵志|每一個都是不同的台灣故事 9月下旬的初秋黃昏,我們在東京上野公園,舞台上背景是我們熟悉的藍皮火車,舞台中央是歌手謝銘祐,他身上穿著「大家說台語」的T-shirt,正在溫柔而動人地地唱著台語歌曲〈彼卡皮箱〉。...
起掘證明台中 在 Albeechiu♡聖依☕️►醫美研究室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0 16:30:40
: 來自桃園🧜♀️人魚眼淚💧油畫吐司❤️ 我真的好開心🎊 當初發想身為桃園人的我應該要為桃園多多曝光好吃好玩的,但事實證明這有難度⋯⋯因為比起其他外縣市桃園真的出名文化沙漠⋯😭no~~~~ 近幾年開始雖有成長但還是速度沒有台北台中高雄多,我想最有名應該是被稱為勞壢市(外勞很多在中壢市)吧哈哈哈😄有...
-
起掘證明台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2-17 08:49:34本集主題: 石雕創作展 林冠君專訪
▲以紅酒象徵,具象欲望的表面張力
人們展現欲望的時刻幾乎填滿了所有生活,林冠君以欲望為創作的原點,希望以此往深處挖掘更多藝術無限的可能性,透過作品傳遞給觀者。並藉由這次展覽,讓大家看見一位藝術家對於自身創作的思考過程以及脈絡。
▲踏入藝術運動領域
在成長的過程中,林冠君的父親為體育老師,影響他甚多。選擇進入台藝大雕塑系前,林冠君的興趣是體育活動,國小與國中參加了各種體育校隊,像是田徑、躲避球校隊,以及鐵人比賽,造就他對於熱愛運動的興趣。直到升學時考慮到行業的發展性,因此轉而進入藝術領域。問起為何選擇石雕,他說石雕創作的過程常需要使用到力氣,那種鑿敲的過程就像是進行一種運動,在完成作品時像剛運動完一樣滿身大汗。這種有趣的類比令人會心一笑,也感受到他體現藝術行為的多功能。
▲關於欲望
「欲望」一直是人類所探討的議題,像是哲學、生物學,心理學等,常以欲望作為學術發展與探討的論點,乃至文學和藝術持續有前人以其為題材作各面向的創作與發表。其中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的心理動力論「本我、自我與超我」,「本我」(id)即代表人最為原始、滿足本能衝動的欲望,像是饑餓、性慾等,代表著無意識的唯樂原則。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除卻本能與滿足生理需求的部分,人們「想要」更多物質與心理的額外滿足,造就各種行為。
關於本次展覽,林冠君「欲望」系列創作可追溯自2013年,他認為「欲望是驅使成長的動力,卻也是無盡的災難。人類的文明與歷史已經證明了一切」。各國為擴展領土與滿足自身對於統一世界的欲望,因此自古各國間戰爭不斷、與兩次世界大戰。同時欲望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為了像鳥一樣飛翔天際,而發明了飛機、為了增加生產效率有了兩次工業革命,生活因此而便利。然而在文明的發展過程,人類也因欲望驅使選擇破壞自然環境來滿足自身的利益。
▲系列作品發展脈絡
「人類與自然環境,到了現在則擴展為人類跟自然的爭鬥,我的作品想要處理的就是人跟自然生命的關係。人類欲望會如何影響自然界的生物?」。林冠君提到他去過幾次動物園,以往對於動物園沒有什麼太深刻的體悟,直到有次見到園內被豢養的大象,面對著灰色水泥高牆不斷踱步,驚覺這些生命長時間困在人為的環境當中,造成牠們重複著同樣的動作,即便雙眼失去靈魂、仍嘗試著衝出生命的枷鎖。
「動物園中的動物們不過是全球化之下產生的物件,滿足了我們對新奇事物的欲望。」林冠君第一件以欲望為題的創作〈慾望性的愛〉因此而生。作品以大理石為材,刻劃象的揚鼻姿態,象牙處以人手代之,企圖阻止牠揚起鼻子,代表人類因欲望擺弄動,此系列「手」象徵掌權者的姿態,在地球上有權的物種更能自由實現他們對欲望的幻想。
▲自身欲望的象徵
在幾件作品之後,林冠君開始思考作品與作者之間的關係「做為一個創作者,我期望作品與藝術家能夠產生更緊密的連結,或許是情感上的、經驗上的,或是生活中的,於是試圖將自己對欲望的想像化為作品的一個素材。」喜愛偶爾小酌幾杯的林冠君,選擇了對紅酒、酒瓶和酒杯的迷戀,作為自身欲望的展現與象徵。
紅酒不僅是象徵了創作者的欲望,在聖經中紅酒象徵著耶穌因犧牲而流的血,有著犧牲奉獻的寓意。希臘神話中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os)為古希臘人欲望的具象化,象徵著潛意識的欲望與非理性的感官。紅酒也代表著身分與地位,酒標賦予了紅酒身分與品酒者的地位高低,在這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紅酒對一個人的身分、地位、權力的暗示。
▲人類與自然界的動物
2014年10月17日,在肯亞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Ol Pejeta Conservancy)世界上僅存兩隻具有繁殖能力的公北白犀之一「蘇尼」(Suni)被發現死亡於圍場中,令北白犀距離滅絕又更近了一步。林冠君表示看到這則新聞,想到人類常因自身的欲望而進行盜獵,也許是為了那美麗的象牙或是珍貴的犀牛角作為藥材,更甚者為了紀念與娛樂而進行獵殺。啟發林冠君對於血腥、欲望與動物之間,新的創作聯想。
犧尊為古代《周禮》六尊的其中之一,是古代盛酒的禮器「刻為犧牛之形,用以為尊」,以木質與青銅為材。到了明清,工匠們直接以犀牛角為材料,雕刻出酒杯的器形供權貴飲酒作樂,人們忽略血腥殘忍的獵殺過程,反而不停歌頌酒杯的華美。藉由創作林冠君想翻轉觀者的視角,以動物的頭部作為酒杯刺激觀者反思,結合自身欲望的象徵「紅酒、酒杯、欲望、權力、犧牲」相互連結,創作出紅酒系列的作品。
▲紅酒系列X大理石
〈所謂血腥的觀點〉為紅酒系列第一件作品,犀牛頭部角被取走、掏空留下的傷口成為盛裝紅酒的器皿,紅酒代表未癒合的傷口與血腥,期望觀者對動物所受之苦感同身受。在這件作品中紅酒不僅止於表現鮮紅的血液,更象徵了人類的欲望造成這一切的開端,以及動物的犧牲、物種之間不對等的狀態。在完成這件作品後,林冠君發現紅酒的酸性侵蝕大理石碳酸鈣成分,使得石材染上紅酒的色澤。人為釀造的葡萄酒去侵蝕自然生成的大理石,這樣一個化學作用下恰巧符合人與自然的現況,與創作的理念不謀而合,讓他更確信此系列以大理石呈現作品更能展現層次。
〈酒器系列-犀樽〉為此系列的第二件作品,呈現方式更加接近酒杯的功能和造型,其中同樣以犀牛頭部作為造型,掏空了整個頭部的空間,當紅酒倒入其中,觀者會以為可被裝滿,但酒水卻會從被掏空的犀牛角流出,以至酒杯呈現無法填滿狀態。代表著意圖測量人的欲望,但卻發現沒有被填滿的一天。而流出的紅酒在大理石檯桌上留下酒漬痕,與在桌緣因表面張力維持住的狀態,引發他去思考表面張力是否能夠為作品帶來新發展。
▲表面張力的寧靜感
這次展覽展出的作品與裝置,以表面張力、與紅酒痕跡作為創作的新嘗試。林冠君認為「表面張力給人一種寂靜、飽滿與物理學臨界點的危險感受,我很喜歡這樣寂靜的氛圍。在紅酒系列中,我所刻劃的動物頭像沒有誇張的動態和神情,我認為這和我在面對這一些關於動物盜獵、屠殺的事件時,呈現的狀態是相符合的。身處遠方的我們無論如何激烈的去表達自己的情緒,都無法真實的接觸到牠死亡當下的孤獨與寂靜,只能透過文字、影片來了解事件的過程,來召喚自己的情緒。」希望大家透過此次展出作品,從中找到對於欲望的共鳴與反思。
▲林冠君以石雕與紅酒形塑了欲望的形體與張力,衝擊觀者視覺感受。
林冠君簡歷:1993年生
學歷: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
研究所:台灣藝術大學-雕塑所
得獎經歷:
2013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四屆國際袖珍雕塑展 優選
2014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五屆國際袖珍雕塑展 金賞
2014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五屆國際袖珍雕塑展 複製獎
2014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獎 金雕獎
第九屆台中大墩美展 優選
2015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獎 銀雕獎
2015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獎 金雕獎
展覽經歷:
2013草山行館-初草聯展
2014台藝大大漢藝廊-刻刻聯展
2014金車藝文中心-非常人聯展
2015科技與慾望林冠君創作個展
2016彩雲間2016雕塑計畫聯展
2016「石之道 台北」台藝大vs東藝大石雕聯展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1/14-2017/03/05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起掘證明台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推薦序】後來的藍天/陳曉唯(作家)
給慕姿:
讀完書稿後,想起認識的一位女性前輩。
她樣貌出色,學歷傑出,性格謙卑,待人和善,工作能力極佳,備受上司的喜愛與後輩的尊重,每當有人提及她的名字,聞者皆會露出讚賞與欽佩的態度。
某次,我因為工作表現不佳,受到一位長輩的嚴厲批判而難過落淚,她卻拍拍我的肩膀,用兩根手指拉下自己的眼尾做出鬼臉,美麗的圓眼變得細長。這個突兀的情境使我笑了出來,而她也笑著說:「想哭時,記得拉一拉眼睛,眼淚就不會掉下來。」
多年後,她於家中割腕自殺被送醫救治時,眾人才知道,於別人眼中擁有幸福生活的她,中學時受到繼父的性侵,長年生活在繼父的暴力虐待裡。為了逃離繼父,她選擇早婚,婚後卻受困於不孕的憂鬱裡,遭到婆婆常年的言語虐待,與丈夫的關係日漸不合。某次口角爭執後,丈夫動手打了她,家暴成了她的日常,丈夫成了另一個繼父,經常虐打並強暴她,而這些祕密都被她藏在深深的「洞」裡。
在醫院陪伴她時,她說起年幼時的故事:「爸媽在我六歲那年離婚,哥哥跟了爸爸,我則跟了媽媽。離婚後不久,媽媽就改嫁了,她夢想能開始幸福的生活,卻不幸罹患乳癌。每次去醫院看她,離開病房前,她總對我說:『你要乖、要聽話、要努力,如果你不夠好,要是媽媽走了,不但爸爸不要你,連叔叔也會不要你。』那時,我總是做惡夢,夢到媽媽過世了,爸爸不要我,叔叔也不要我。我孤零零地徘徊在醫院的走廊,找不到出口。
「母親過世後,唯一能讓我感到快樂的是到外婆家。繼父常因公出差,我便能到外婆家暫住。當時,半夜惡夢醒來痛哭失聲時,外婆會拉一拉自己的眼尾,對我說:『我的乖女孩,拉一拉眼尾,不讓眼淚掉下來。』說完後,外婆會拉一拉我的眼尾逗我笑,再抱抱我。
「讀中學時,有次在外婆家睡覺做惡夢醒來,外婆一樣拉一拉眼尾,逗我笑,可我卻無法再忍住眼淚。我不敢告訴外婆,在初經過後不久,繼父撫摸我,進到我的身體裡,我感覺身體破了,生出一個藏著祕密的洞。
「後來外婆也離開我了,我更加倚賴洞活著。當繼父再次進入我的身體時,我總哭著說:『對不起、對不起。』將自己埋到洞裡,拉拉眼尾,對自己說:『我是乖女孩,不可以讓眼淚掉下來。』丈夫打我、強暴我的時候,我也是這麼做。
「幾十年來,我都活在藏祕密的洞裡,不敢走出洞外。」
過後幾日,某個冷冽的早晨,收到她傳來的簡訊:「對不起,我想去說故事給外婆聽了。」
她離開後,我逐漸意識到生活周遭存在許多與她類似的「洞」:成績優秀的男性友人因為無法寫出理想的論文而休學,又因無法適應職場,最終成了繭居族;為了維持完美身形的模特兒友人,反覆暴食催吐,最後食道嚴重灼傷;在社群上展示完美家庭形象的長輩,因顱內出血入院,眾人才知她為了美好婚姻的模樣,忍受丈夫的虐待近二十年……諸如此類。然而,當有人問起他們這些困境時,他們如同前輩最後傳來的那封簡訊一般,總是先說:「對不起。」
但他們到底對不起什麼呢?又為了什麼必須感到抱歉?
我們的一生總在歉疚。對不完美的自己歉疚,為了逃避歉疚,我們不斷努力,卻換來更大的歉疚,只因感覺不夠,無論做得再多,仍然不夠。我們始終認為可以更好一些,為了更好的自己,數度耗盡了自己。
歉疚是一個祕密的洞,我們都曾長久生活在罪疚的深淵裡。
感到歉疚,是否是因為沒人告訴我們,日常的柔軟亦可以承接我們,我們不必挖掘祕密的洞,讓自己墜落下去?沒人告訴我們,傷痕、痛苦、失敗、挫折並非人生的汙點,而是使我們獨特於他者的可能?更或許是沒人告訴我們,生命所遭遇的苦痛艱難,其所留下的傷痕是辨認自己的方式,而非反覆鞭笞自我的刑具?若能沿著這些痕跡,撫摸其紋理,理解並寬容自己,最後即能從傷痕裡映照出自己真實的模樣。
於身體裡藏著無數痛苦祕密的洞,我們最終不必以墜落的姿態,跌進深淵裡。盛載痛苦祕密的洞,也能是條路徑,當我們變得柔軟而微小,真正踏進洞裡,沿著藏在洞裡的傷痕記號,緩緩前行,終能逐步走出傷痛。
閱讀這本作品時,讀見你寫下與我們生命相似的他者,寫下我們對不完美與瑕疵的自我感到歉疚的時刻,寫下讓我們感到罪疚與苦痛的人事物,同時述說著,我們不必選擇反覆刨掘內在傷口來拯救自己。我們可以輕撫傷痕,從傷痕了解並寬容自己,不必與他者為敵,亦不必再透過他者來定義自己,而是學習描繪自己真實的樣貌,並學會接納他者真實的模樣。
除此之外,你亦領著傷痕累累的我們,走入洞裡的傷痕之路,以雙手撫摸那些記號,觸摸其紋理,緩緩前行,最後的最後,得以走到傷痛之外。
於傷痛的外邊,你又以溫柔的目光與細膩話語描繪洞外的世界。原來在歷經血液與眼淚之後,於祕密與傷痕的深淵之外,存在一整片晴朗而澄澈的藍天。
.
摘錄自《#過度努力》
作者: 周慕姿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我很喜歡這篇推薦序,這篇序也帶出我很關心的議題。跟家庭一起工作,這個議題很容易觸及,卻難以處理。
所以我想分享這一篇,請父母警惕。有光就有影,很多秘密藏在黑暗裡,常被眾人迴避,讓人嘆息。
祝願您,能擁抱傷痛,一起沐浴在晴天裡!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這兩天晚上沒有直播,星期天有贈書直播,歡迎參與
.
以上文字摘錄自
《#過度努力》
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作者: 周慕姿
博客來:https://reurl.cc/L06nla
金石堂:https://reurl.cc/MZyzjm
誠品:https://reurl.cc/R6eoA9
讀冊:https://reurl.cc/9ZRnnv
全台各大書店販售中
@寶瓶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周慕姿
《過度努力》簽書會 (需報名,實名制
4/10台南:https://reurl.cc/MZzv5K
4/17台中:https://reurl.cc/GdNVyW
-
3/28高雄駁二誠品快閃簽書會:15:00-15:30 (大港限定),不需報名,現場快閃簽書。
.
#博客來六折書展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優惠價180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7218
《我想傾聽你: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優惠價180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7041
《靜下心去愛:在靜定中找到自己,也圓滿身邊的關係》優惠價192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5991
《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優惠價168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3204
《療癒誌:洪仲清與你書寫談心》優惠價:156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0127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起掘證明台中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幼兒教育:先訓練認知,再建立觀點】
許多幼兒父母在講座上,都會詢問我類似的問題:「該如何教孩子認錯。」
這些幼兒,大部分的孩子,年齡都介於2-5歲之間,而父母遇到的困境是,幼兒做錯事不知認錯,即便認錯也不知道悔改,該如何教導孩子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
面對這樣的提問,我通常會思索的問題是:
1. 孩子明白自己犯錯嗎?
2. 孩子承認自己犯錯後,會得到什麼?
3. 父母想讓孩子承認犯錯,目的是什麼?
這三個思索,其背後都有著關鍵的原因,第二和第三點比較關乎目標,讓我們先暫且擱置一旁,若從根本來看這個提問,需得理解幼兒的「認知發展」,再來看這個提問會比較知道該從何著手。
孩子的認知,是由一點一滴父母建立起來的,透過日常的相處、父母的生活示範,以及種種的環境反應,慢慢堆壘出「孩子的認知」。
因此父母想讓孩子學認錯之前,先不論父母想要孩子認錯,孩子是否會因為認錯而得到更嚴厲的責罰,造成往後孩子更不可能認錯的惡性循環,在沒有這樣顧慮的擔憂下,想讓孩子學認錯,得先確認孩子是否已經有了明確的認知能力。
意思是,幼小的孩子,在父母指認孩子做錯事的同時,父母必須先確認孩子是否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違反規範,如果孩子沒有這部分的認知,得先幫孩子確立他的認知系統,之後再來告知他這樣的行為,是錯的。
一一讀幼兒園中班時,學校的老師經常寫聯絡簿,表達一一在學校因為坐不住、好動、跟同學講話、打鬧、排隊不守規矩,行為不受控制,因而被老師罰站。
每每看了聯絡簿,我總會詢問一一:「今天有被老師罰站嗎?」
一一不是搖頭說「沒有」,就是愣愣的回我:「我不知道」。
許多父母面對孩子說不知道時,會認定孩子「不肯認錯」,而感到憂心,為孩子以後而擔憂「現在不肯承認錯誤,長大以後怎麼辦,這樣的心情,應是大部分父母會來提問的主因。
若父母學習「聽核心」親子溝通要素,願意在「核對」的步驟上,多點提問與探索,也許會發現,許多孩子不是不願意承認錯誤,而是「犯錯的行為都源自於本能反應」,無關「意識與認知」,也就是年幼的孩子,邏輯腦還未完熟,即便做出錯誤的行為,但他的認知能力遠遠沒跟上。
為了解決行為與認知上的落差,我為一一做了前置工作,其目標是依序:1.先認知自己的行為2.再幫助一一建立大人的認知系統3.對其認知佐以規範。
當時一一四歲,以男孩的認知發展,遠遠無法趕上老師的規範,因此我告訴一一:「你被罰站了,卻不知道為什麼被罰站,這樣會很辛苦的。這樣吧,下次如果你又被老師罰站,記得回家告訴媽媽被老師罰站的原因是什麼,為了鼓勵你記得老師罰站的原因,如果你能說的出來,可以得到一元喔!」
這個獎勵,當然不是鼓勵孩子去犯錯,而是鼓勵孩子勇敢「記得」自己犯錯的行為,唯有「記得」犯錯的行為,他才能建立認知系統,如此也才能再下一次上課時,準確的避開犯錯行為,回到老師的規範內上課。
當認知系統建立後,再告知孩子:「你一直被罰站,也會難過吧?你知道如何上課不被罰站的方法嗎?」
藉由「聽核心中的核對──啟動覺知」讓孩子自己說出辦法,那麼認知系統就能被確立完成。
今天(週五)晚上八點,我與宋怡慧老師、賴秋江老師有一場跨界的直播,我會幫大家挖掘兩位作家的戀愛故事,以及如何以薩提爾的溝通,教孩子戀愛的正確觀,詳細的直播細節如海報所載,歡迎準時入平台收看。
台中的朋友,週六我在台中亦有場免費講座,歡迎攜家帶眷前來學習,其資訊如下:
►日期:3/13
►時間:15:00
►地點:金石堂台中秀泰站前店S2館(台灣台中市南京路66號2樓)
►報名:無須事前報名,現場開放入場
歡迎大家前來一起學習。
#更多處理情緒課題詳見《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https://reurl.cc/A8Vj8p
========================
學習活動:「你送書,我送線上學習」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在更好的教養中,正向的快樂長大,讓教養共融,進而影響每一個家庭,現在只要你買《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送給好朋友,無論你身處何方,我送你一場線上講座。
活動內容:
1. 講座時間:3/26早上11:00(僅有一檔時間,請斟酌自己的時間參與之)
2. 購書日期:需於1/29─3/20購書(憑購書憑證、發票、下單收據等能證明即可)
3. 數量:需一次購足3本《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4. 名額:50人
步驟:
Step1:購3本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Step2:將購書憑證私訊給粉專小編
Step3:3/26上線參與講座
♥新書座談:
① 3/13 台中金石堂秀泰站前店 https://reurl.cc/6yVM6V
🔥 2021父母最好的教養手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博客來:https://reurl.cc/A8Vj8p
MOMO:https://reurl.cc/3NNM10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起掘證明台中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魚泡泡 有人有事沒事跑來我這邊吵萊豬真的是笑死人了,先說一下,我可是從來沒支持過萊豬。
我的想法是,雖然政府還是說萊豬需要吃到很大量才會達到生病的風險,科學上也無法證明說吃萊豬一定會小雞雞之類的事(那美國人吃這麼多萊豬,是有比較小嗎?)。
但如果萊豬確實衝擊了低價豬肉的市場(我是說如果喔,目前已經有加豬跟丹麥豬,而且也很便宜),吃最多的肯定還是那些無法選擇不吃的人,本來就是弱勢或者從事高危險的工作,再增添這樣的風險實在是很令人心痛的事。
但誰都知道,萊豬說白了就是在世界貿易場上的交換利益,我不認為國民都應該支持這件事,而應該是「我們知道這是有風險的事,假如政府要開放,那政府就要負起責任」,然後認真地去討論如何降低萊豬可能的風險,來保護那些最有可能在這場戰爭中受傷的國民。重點是,國民不完全支持,在談判場上也是一個交涉的槓桿,不至於被對手軟土深掘,雖然誰都知道台灣要跟美國交手肯定要損失一些利益。
所以,我從來沒有說過支持萊豬,但問題是,最應該認真檢查的kmt只會在那邊丟豬內臟扛豬公搞笑,有什麼具體的行為嗎?豬都還沒進來,我們台中的盧市長大大就跑去稽查,說台中市零檢出,你稽查個胗啊!!!台灣現在又還沒有萊豬是在檢查殺小啊??????
幹你爸的要來跟我戰萊豬,有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