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質性研究文獻探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質性研究文獻探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質性研究文獻探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質性研究文獻探討產品中有14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新思惟國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有些人論文看得快,有些人卻很慢。#你是哪一種 ⠀ 有些人能整理數十篇既有文獻與亞洲現況,制訂 guideline,有些人卻連論文都看不完。 ⠀ 有些人能整理數百篇文獻,一年發表 10 篇 meta-analysis,但有些人卻連一個主題都讀不完。 ⠀ 因為,論文是作品,得讀沒錯。 但更重要的,是你帶...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年初二,帶著大家一起去走春。今天偽小編去拜訪一直想見見的地方,南方澳的南天宮,瞧瞧整尊用黃金做的媽祖與寶玉做的媽祖。有別於武荖坑、冬山的幾間傳統宮廟,南方澳的南天宮一樓放置著五尊渡海前來的湄洲媽祖,形象莊嚴,氣度宏偉。 . 二、三樓則祀奉金媽祖與玉媽祖。且整間南天宮背山面港,媽祖的慈威視線庇佑南方...

質性研究文獻探討 在 一六 · 台北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17:50:44

《為什麼社會需要鬼怪文化》 投稿人|謝沛縈 校正|林家宥 執行編輯|張語庭 ❙作者簡介 謝沛縈,一六‧台北投稿作家。目前就讀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學士班。 - ❙現代社會中的鬼怪文化 以科學主義與理性思維作為核心價值的現代社會,仍充斥著屬於前現代(註1)的思考方式,例如鬼月不宜玩水的禁忌和「魔...

質性研究文獻探討 在 芝士安營養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21:37:16

最近在幫許多人檢測及探討自律神經失衡的問題發現跟生活習慣及飲食、運動習習相關‼️ 現今社會,一定程度的壓力是不可避免的,可能是由於過於失衡的飲食、空氣、疾病、社會關係等等⋯ 種種壓力來源影響節律、食物的攝入量(突然的爆食)、血糖波動、慢性疾病,這些都會導致賀爾蒙的失調🥲 💡這裡就要提到很重要的觀...

質性研究文獻探討 在 Amber Physiotherapist, MSc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0:51:53

哈囉各位大家好,我是魍魅物理治療師Amber~ ⁡ 『脊椎側彎與迷思』 ⁡ ⁡ ‼️脊椎側彎的個案當中,有80%是原發性的。其原因不明,也稱之為於原發性側彎。 ⁡ 🤔側彎依據年齡分成幼兒型、少年型、青少年型。 ⁡ 👉🏻在少年型以及青少年型,因為正處於成長速度快,在這個階段有側彎的患者,惡化風險也相對...

  • 質性研究文獻探討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30 17:00:22
    有 92 人按讚

    有些人論文看得快,有些人卻很慢。#你是哪一種

    有些人能整理數十篇既有文獻與亞洲現況,制訂 guideline,有些人卻連論文都看不完。

    有些人能整理數百篇文獻,一年發表 10 篇 meta-analysis,但有些人卻連一個主題都讀不完。

    因為,論文是作品,得讀沒錯。
    但更重要的,是你帶著怎樣的「目的」去讀這些作品。

    要晨會報告,讀的重點是,與科內臨床工作相關的細節,以及從文字中看出不同醫院的資源與文化不同。要整理 guideline,論文閱讀重點是各篇的 indication、outcome 與普遍的適用性。要發表 meta-analysis,重點當然就是研究設計、評估量表與該文章的特殊意義。甚至,同是實證,要做 EBM 競賽,與要發表 meta-analysis,所閱讀的重點,也有所不同。

    缺乏這種「目的」感,看 paper 只好逐字逐句、鉅細靡遺的讀,自然速度就慢,而且 #連重點都抓不太到,更別說本來想完成的成果,品質不佳,甚至半途而廢。

    這堂課,曾秉濤醫師將與你分享,如果帶著「我要發表 meta-analysis」的目的,論文該是 #怎麼找、#怎麼瀏覽、#怎麼篩選,以及最後挑出來的精華,又該 #如何精讀?

    #用對方法,發表不卡。一起向曾醫師學,「我是怎麼搜尋文獻的:以發表為導向」。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全新梯次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起步真的不難,PGY 課後發五篇統合分析論文的課程!

    👨‍🏫 講者陣容

    #張凱閔,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SCI 論文超過 190 篇,並有 25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探討臨床常見議題。

    #曾秉濤,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並組成研究團隊,SCI 論文超過 85 篇,並有 70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

    #蔡依橙,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

    🗣️ 學員回饋

    「由於我只是 PGY,很擔心報名後,會聽不懂而浪費錢,結果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整堂課深入淺出,講師們都把重點講得清楚明白,連新手都可以輕鬆聽懂!包含了如何擬定主題、如何收集文章、如何把題目設定好,使得查詢到的文章量是合適的、如何用軟體分析數據、統合分析的重要觀念、表格要如何呈現才會美觀,一整天下來,資訊和知識的密度極高,完全值回票價!」

    「這次的統合分析工作坊,集合幾位對統合分析很熟悉的老師,藉由指定論文的實際例子,配合互動實作,讓我可以了解完成一篇 meta-analysis 所須經歷的過程。透過老師們的引導,也可以知道整篇論文從構思、搜尋文獻、文獻評讀、資料整理、統計運算、製作圖表到完成文章的脈絡。」

  • 質性研究文獻探討 在 軟體開發學習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2 08:49:42
    有 21 人按讚

    文章標題:為何軟體專案需要英雄:從 1100 個以上的開源專案學到的事

    文章中最後一段提到



    一個 "英雄 "專案是指80%或更多的貢獻是由20%的開發者做出的。這些開發者被稱為 "英雄 "開發者。在文獻中,英雄專案是被否定的,因為它們可能會導致開發和交流的瓶頸。然而,在這個問題上幾乎沒有經驗性的證據。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這種英雄專案非常普遍。因此,本文透過分析1000多個 GitHub 開源專案,從程式碼品質的角度探討了專案中擁有英雄人物的效果。基於分析,本研究發現:(a)大多數專案都是英雄專案;(b)"英雄開發者"(對程式碼貢獻最大)的提交導致的錯誤遠少於其他開發者。也就是說,與文獻相反,英雄是現代開源專案的標準和非常有用的一部分。」

    https://neverworkintheory.org/2021/09/10/why-software-projects-need-heroes.html

  • 質性研究文獻探討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7 16:00:58
    有 61 人按讚

    過去,我們總認為,快的就不見得好,慢工出細活。
    但實際進到臨床醫療才發現,這世界上總是有人做事又快又好。

    👎 同樣是開一台食道癌,有人可以在步驟上重複、在決策上反覆,花掉 12 個小時,麻醉辛苦、患者辛苦、團隊也辛苦,更糟的是,之後還常有併發症。

    👍 但也有人,5 個小時就開一台,一天能開 2 台,晚上回家陪小孩,患者術後恢復良好。下刀時,隔壁那個一台 12 小時的,還在止不知道那邊噴出來的血。

    秘訣是什麼?是開得又快又好的人,#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知道每個步驟該怎麼節省時間、提高品質。

    同樣的,在 meta-analysis 的寫作上,要做到 #一年10篇 這樣的速度,一定是很清楚每一段在說什麼,如何節省字數不廢話,又能抓住核心重點。

    而且這個架構,除了要 #能快速套用、#易於改寫調整 外,更必須不落俗套、襯托不同研究的特性,這就很不容易。

    這堂課,我們將請 meta-analysis 多產作家 #曾秉濤醫師,與我們分享,當他在寫作的時候,所看到的論文架構,是怎麼樣的?其中的每一段,又該注意些什麼?掌握了什麼訣竅,才能達到又量產、又客製化的境界?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全新梯次】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免收案、免 IRB,突破資源缺乏困境的機會!

    👨‍🏫 堅強講者陣容

    #張凱閔,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SCI 論文超過 190 篇,並有 25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探討臨床常見議題。

    #曾秉濤,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並組成研究團隊,SCI 論文超過 85 篇,並有 70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

    #蔡依橙,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

    🗣️ 課後學員回饋

    「即使是這麼新手的我,新思惟的課程我仍然可以跟得上、聽得懂,甚至在幾個小時過後,還可以自己做 subgroup analysis,畫出精美的 forest plot 跟 funnel plot,根本 pure magic,菜鳥出頭天。」

    「衝著不用送 IRB、不用收案的兩點優勢報名了這堂課。殊不知在一開始,蔡校長便點出統合分析的具體好處,且能作為升等用的 original article,這麼亮眼的優勢,當然要趕快進場進修囉!」

  • 質性研究文獻探討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2-13 19:15:30

    大年初二,帶著大家一起去走春。今天偽小編去拜訪一直想見見的地方,南方澳的南天宮,瞧瞧整尊用黃金做的媽祖與寶玉做的媽祖。有別於武荖坑、冬山的幾間傳統宮廟,南方澳的南天宮一樓放置著五尊渡海前來的湄洲媽祖,形象莊嚴,氣度宏偉。
    .
    二、三樓則祀奉金媽祖與玉媽祖。且整間南天宮背山面港,媽祖的慈威視線庇佑南方澳小漁港,聖地空間的意味濃厚。也難怪在防疫的過年,這間宮廟硬是比其他間來得人數多出一倍以上。
    .
    ▓ #金玉神身
    .
    1995年,信眾以8000萬台幣,打造重約200公斤的「金身馬祖」,價值不斐,不過我一直拍錯,應該是大尊神像下的小媽祖方是金身。仔細端詳,金身神像作工精細,貴氣逼人。2000年時,又有信眾以加拿大玉石打造巨型玉身媽祖,總重5公噸,深墨綠色的玉寶神像,搭上兩旁的白玉神童,蔚為奇觀。
    .
    ▓ #南天宮的湄洲媽祖
    .
    台大歷史所的研究生林瑞愷,探索了南方澳的漁民與宗教傳播之間的關係,他發現,宗教的情感動員對兩岸的互動帶來極大的影響。
    .
    我爸爸是冬山人,小時候也常在蘇澳活動,家裡在廈門買了間房子之後,他心心念念地,就是想帶著大家去湄洲看媽祖聖地。在宜蘭的信仰地緣來看,南天宮裡所說明的湄洲媽祖迎來,是否就是父親宗教式異鄉情愁的由來?
    .
    ▓ #靈力具現
    .
    人類學學者林瑋嬪,從「靈力具現」的觀點(2003、2020),結合物質文化與靈媒研究,探討台灣民間宗教的顯現樣貌。以她的具象化觀點來看南天宮地三層媽祖,可以見到「神象」的社會與文化意涵:信念、關係、靈力。
    .
    最初於1946年,媽祖顯靈搶救遇難漁船,因而建築起南方澳漁港最初的媽祖大廟。而1950年,鄉紳簡阿祥發起南天宮興建,並向北港朝天宮分靈,雕樟木神像,目前一樓正殿中的木製神像即是當時的雕刻。
    .
    神像的具體出現,就是一般大眾在相信上的「執著」,也是一個方面,有了形象,我們這些普通人比較好有個對象思考靈驗的方向性。而「神明」也因為有了具體的「象」,才被固定下來,與人產生關聯性。
    .
    而後的兩尊玉身與金身媽祖,從其材質的選用、雕工的運使,可以知悉其被期待的社會關係、靈驗能力與象徵性內在,被外顯於神像的物質性上。神像的物質承載著神明與信徒之間的長期互動。想必這過年的鼎盛香火、金玉媽祖身象、信徒大眾求財福的心,都在南天宮的參拜中,清楚地表露了。
    .
    就跟著偽小編的影片一起去參拜南天宮的金玉媽祖吧~ (#看影片)

    |

    📌 #地址:宜蘭縣蘇澳鎮江夏路17號

    |

    🗂 #參考文獻
    .
    1. 林瑞愷(2018)。媽祖與水客:南天宮與戰後蘇澳地方社會的重構。台大歷史所碩士學位論文。

    2. 林瑋嬪. (2003). 臺灣漢人的神像: 談神如何具象. 臺灣人類學刊》(2), 1, 117-150.

    3. 林瑋嬪. (2020). 靈力具現: 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 (Vol. 9).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質性研究文獻探討 在 Cook4fam 益家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0-07 19:19:45

    愛撥阿豹每看一篇文獻就想怒喝一大口!
    來吧,咖啡到底有多少功效,最精華都供齁哩哉!

    ☞咖啡+吃甜點減肥懶人包:
    https://tw.osparks.com/player/245/8307

    ☞其他愛撥營養小知識 :
    香蕉的斑點沒有抗癌拉!麥來亂
    https://youtu.be/nssyfTwxoKs

    氣泡水也是各種減肥???甘屋?
    https://youtu.be/n0kezIBHCeY

    ✍參考文獻:
    [1] 日本地區多酚的主要來源是咖啡!!咖啡真的很多抗氧化物質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665516/#B21-antioxidants-02-00230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473170/
    [2] 咖啡讓大腦運作更有效拉(也讓心情變更好哦)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356551/
    [3] 咖啡提升基礎代謝率!(3-11%都有!)
    **雖然感覺滿高,但如果因此吃更多食物反而還是會變胖哦(或是都喝加糖加奶精加牛奶的咖啡的話:))這也是為什麼愛撥講得如此矛盾XD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1201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7486839/
    [4] 咖啡因能更增加褐色脂肪組織的產熱效應幫助脂肪燃燒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9-45540-1
    [5] 咖啡能抑制食慾!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204152/
    [6] 咖啡促進肌肉肝醣的使用!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16022/
    [7] 咖啡提升運動表現,但對有運動習慣的人較有效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0019636/
    [8] 咖啡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罹患機率!Meta analysis整合研究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0008687/
    [9] 目前其實有滿多項研究在探討咖啡與第二型糖尿病!(但大多尚為觀察性研究)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coffee-s-effect-diabetes
    [10] 咖啡與阿茲海默症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0182026/
    [11] 好拉直接看愛喝咖啡可以活多久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5156996/
    [12] 重點always在量!剛剛好最好的J形圖文獻來了!
    咖啡的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4366180700029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439152/
    體重BMI的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000367

    #愛撥營養師DietitianAibo #食物科學 #咖啡好處

  • 質性研究文獻探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3-24 10:28:42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科學的考古學

      連續三集聽完了臺灣史前史廳,再來就是進入科學的考古學,一樣由研究典藏組的 #葉長庚研究助理,來為大家介紹。

    展覽說明:

      本展示廳是考古學的探索之旅,也是關於考古學學科本身的故事。主要在向觀眾介紹考古學的內涵與精神,認識考古學如何逐步發現、探索、分析現象、並利用科學精神與技術來解釋驗證考古發現的器物與現象。在這個展覽中,並非僅止於呈現特定的文化或遺址的文化史,而是考古學家如何發現、分析與還原事實的過程,以及在解釋或詮釋現象時的依據。

      本展示廳利用不同的遺址造景,具體呈現考古現場的氣氛,使觀眾瞭解考古學家如何解讀考古遺址的各種現象。藉著不同的考古學案例與問題思考,逐步引導觀眾探索考古學家復原古代人類歷史的過程。透過現場情境的營造,藉著空間中視覺美感、觸覺、聽覺的運用,觸動觀眾的感覺神經,使之彷彿走入考古第一現場。藉著運用不同形式的高科技互動、多媒體媒材,讓觀眾親手操作、觀察、親身體驗與參與考古工作的流程。

    一、探索古代:什麼是考古學

    考古學是一藉由對物質遺留研究建立過去人類行為活動的系統性知識學科,以建立史前的文化史、瞭解過去人類的生活方式、文化發展與變遷,與進一步對文化意義的解釋等。本單元以文化層的概念,提供訪客初步了解考古學是必須藉由地球科學、動物學、植物學及化學等不同學科的研究來搜集、記錄與分析考古材料,從地表的探測到實驗室的分析,來解釋與重建過去的歷史。在這單元我們利用了測地雷達與土芯鑽探的互動展示,開啟了考古中科學知識的應用。

    二、神機妙算:如何測定年代

    考古學家確定年代的方法,可以分為相對年代及絕對年代。「相對年代」是指運用層位學及類型學比較物質遺留的年代早晚。而「絕對年代」則是運用各種物理學、化學及植物學等方法,計算出遺物可能的時間範圍,或是運用歷史文獻與曆法定年。

    三、天工開物:如何復原工藝技術

    人類與其它動物最大的不同在工具的制作,以克服、改造所面對的自然環境,在考古遺留中,所發現各式的工具如石斧、石錛或是陶製的容器,這些工具的材質、器型風格、使用痕跡,都與製作者所處的環境與文化息息相關。考古任務便是從這些器物尋找蛛絲馬姬,重建古代人類的生活。

    四、朽骨玄機:如何瞭解古代的人類

    人骨在考古遺留中是我們研究古代人類大量訊息的直接證據。考古學家透過對人骨的形態測量與化學分析,以了解人類的死亡年齡、性別、飲時與建康狀況,重建過去人類的容貌與體質,以進一步瞭解古代人類的社會結構、性別分工、飲食習慣及遷移過程等議題。

    五、以食為天:如何瞭解史前人類的食物

    人類的飲食可以透露出人如何去適應他所處的環境,因此考古學家不但想知道古代人類吃了什麼,更進一步想探究古代人類如何獲得與處理食物,以及因文化而形成的特殊飲食偏好。

    六、山川水土:如何重建生態環境

    人類社會的發展,相當程度受到生態環境的制約。因此,環境考古學家對史前人類所居住的環境,進行對古代環境的探索。在研究方法上,經常藉由生態學的角度,透過生物物理的環境來觀察古代社群的文化,因此強調社群與其環境間的關係。

    七、棲身之所:如何重建和認識聚落型態

    考古學中所謂的聚落形態指的是人類存在的物質跡象在地面上的分布,包括房屋、各種設施和村落,以及這些遺留的空間關系。研究聚落形態時可分為多種不同的層次,小自單一房屋結構,大至區域中各聚落及環境間的互動關係。都是考古學家想要探索的問題。

    八、尊天敬地:如何瞭解古代人類的心靈

    從遺址現象推論古人的心靈及思想,是考古學家最感興趣,卻也最困難的一項工作。在無文字的社會裡,只能透過遺物、墓葬形式及壁畫作為輔助研究。有文字的社會,考古學家可透過文字推測其宗教信仰。因此舊石器時代的維納斯雕象、中國古代的青銅工藝都是探討古人心靈的重要橋樑。

    九、日久天長:文化的變遷過程

    由於物質遺留可承載人類長期活動的過程與變化,因此,考古學可探究長期的文化現象或人類行為,而針對如早期國家的形成或古文明的衰弱。這類文化變遷的研究,考古學家要設想出政治、經濟、宗教、軍事及環境等各種變數,並運用各種科技方法來評估這些變數對於文化的影響。

    十、鑑往知來:為什麼要保存文化資產

    考古遺址保存有許多珍貴的資訊,是破解過去的重要關鍵,使人們得以瞭解過去的歷史。由於遺址一但遭受破壞就不能復原,是相當珍貴的文化資產,因此保護文化資產是每一個生活在這土地的人應該要關心的課題。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