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資通安全管理法常見問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資通安全管理法常見問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資通安全管理法常見問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資通安全管理法常見問題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39的網紅黑白告狀俠律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化粧品登錄制度常見問題Q&A(PART-2) 告狀俠前幾天分享了化粧品登錄制度的簡略介紹,很感謝大家來支持文章,由於有很多私訊或留言的問題,有高度重複,所以告狀俠今天來出續集,回答各位對於登錄制度有困惑的地方。 Q1:登錄制度只是單純販售用不到的二手商品出清(例如從國外自行攜帶回國自用),是否屬...

  • 資通安全管理法常見問題 在 黑白告狀俠律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30 14:51:23
    有 18 人按讚

    化粧品登錄制度常見問題Q&A(PART-2)

    告狀俠前幾天分享了化粧品登錄制度的簡略介紹,很感謝大家來支持文章,由於有很多私訊或留言的問題,有高度重複,所以告狀俠今天來出續集,回答各位對於登錄制度有困惑的地方。

    Q1:登錄制度只是單純販售用不到的二手商品出清(例如從國外自行攜帶回國自用),是否屬於化粧品業者的定義?
    A :化粧品業者指的是以製造、輸入或販賣化粧品為營業者,所以單純出清二手商品,確實有可能不屬於化粧品業者的定義,但是,化粧品販售時,必須要貼有中文標籤,所以假如沒有中文標籤也是會處罰,且罰則跟沒登錄一樣重喔!

    Q2:我跟本國業者批貨買商品再賣出,我要怎麼知道我的商品來源是否有登錄?
    A :化粧品除登錄外,必須要有中文標籤,中文標籤上必須載明製造商或輸入商的資料,消費者或向本國業者購入產品時,可以先確認是否有中文標籤,以及是否有載明製造或輸入商資料。

    Q3:如果本國業者記載不實怎麼辦?
    A :有這部分擔心的民眾,可以撥打電話詢問衛生局上面的製造商或輸入商是否有登錄該款產品,但未來是不是會有網站供民眾查詢,就要繼續追縱後續了。

    Q4:本國業者是否需要於中文標籤記載登錄編號?
    A :目前並無強制要求記載登錄編號,但必須符合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第7條標示的規定。
    化粧品之外包裝或容器,應明顯標示下列事項:
    一、品名。
    二、用途。
    三、用法及保存方法。
    四、淨重、容量或數量。
    五、全成分名稱,特定用途化粧品應另標示所含特定用途成分之含量。
    六、使用注意事項。
    七、製造或輸入業者之名稱、地址及電話號碼;輸入產品之原產地(國)。
    八、製造日期及有效期間,或製造日期及保存期限,或有效期間及保存期限。
    九、批號。
    十、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應標示事項。
    前項所定標示事項,應以中文或國際通用符號標示之。但第五款事項,得以英文標示之。
    第一項各款事項,因外包裝或容器表面積過小或其他特殊情形致不能標示者,應於標籤、仿單或以其他方式刊載之。
    前三項之標示格式、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化粧品販賣業者,不得將化粧品之標籤、仿單、外包裝或容器等改變出售。

    Q5:我的產品是否屬於化粧品?
    A :這類問題其實非常多,有這類問題的民眾可以先上網搜尋「化粧品範圍及種類表」,還是不理解的,也可以直接撥打當地衛生局,向衛生局詢問。

  • 資通安全管理法常見問題 在 黑白告狀俠律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2 13:56:33
    有 59 人按讚

    化粧品7/1號開始登錄制度,你準備好了嗎?

    如果經營網拍有段時間的人,應該都有經歷過粧廣字號的歷史,然而大法官於釋字744號解釋中認為化粧品廣告需要事前審查的機制,限制化粧品業者之言論自由,已逾越必要程度,不符憲法比例原則,與憲法保障人民言論自由之意旨有違,宣告違憲後,舊法的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也接著進入大修法走入歷史,而同時立法院也接著通過新法「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
    新法中雖然沒有了化粧品廣告的事前審查機制,但為了消費者安全、掌握源頭做把關等理由,新法多出了化粧品登錄制度,以利掌握化粧品之業者源頭,並即將於今年7/1號開始逐步施行登錄制度,也因此化粧品指的是甚麼?誰需要登錄?沒登錄會怎樣?成了最近許多民眾心裡的疑問,接下來就讓告狀俠來簡要地替各位解答吧!

    Q:化粧品指的是哪些產品?
    A:化粧品指的是施於人體外部、牙齒或口腔黏膜,用以潤澤髮膚、刺激嗅覺、改善體味、修飾容貌或清潔身體之製劑。但依其他法令認屬藥物者,不在此限。
    許多人常常誤解化粧品為一般打扮遮瑕用的化妝品而已,然而從上面對於化粧品的定義可以看出,其實並不只有這些,包含洗髮乳、沐浴乳、香水、香氛、牙膏、面膜等等,都有可能屬於化粧品。

    Q:化粧品的登錄制度有誰需要登錄?
    A:只要是政府所公告的化粧品種類及一定規模之化粧品製造或輸入業者應於化粧品供應、販賣、贈送、公開陳列或提供消費者試用前,都要完成產品登錄(參照「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第4條),不過其實政府所公告的化粧品種類可以說全包了,所以基本上除了有免工廠登記資格的手工皂(固態)業者外,只要有想賣自己生產或從國外輸入一般化粧品的化粧品業者,縱使只是個人賣家,從今年7月1日開始都要進行登錄,不過目前的登錄系統並沒有開放自然人登錄,也就是說如果是少量輸入化粧品的賣家,要記得先申請商號。另外,特定用途化粧品(修法前稱為「含藥化粧品」)113年7月1日開始非登不可。

    而要特別注意的是,只要你的商品來源不是已經在我國登錄的產品,縱使是同一款產品,也不能供應、販賣、贈送、公開陳列或提供消費者試用,仍需自行登錄。
    舉例一、貓助理和告狀俠分別從美國輸入同款A化粧品到我國,但只有貓助理去做化粧品登錄,告狀俠在還沒做化粧品登錄前,都不能供應、販賣、贈送、公開陳列或提供消費者試用。
    舉例二、貓助理從國外輸入A化粧品到我國登錄完成,告狀俠向貓助理購買此A化粧品,則告狀俠就不用去登錄貓助理已經登錄的A化粧品,也可以供應、販賣、贈送、公開陳列或提供消費者試用。

    Q:沒有登錄販售的話會怎麼樣?
    A:化粧品業者如果沒有登錄,可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情節重大者,並得處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停業處分或令其歇業、廢止其公司、商業、工廠之全部或部分登記事項,或撤銷或廢止該化粧品之登錄或許可證。(參照「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第23條)

    更多有關化粧品產品登錄常見問題Q&A,可以參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資訊:
    https://www.fda.gov.tw/TC/siteList.aspx?sid=10995

    另外各位賣家們注意,在今年7/1號前登錄的話是不收規費的喔!

  • 資通安全管理法常見問題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17 14:38:36
    有 927 人按讚

    520總統就職典禮即將來臨,台灣近日卻陸續傳出總統府及中油等國營企業網站疑似遭駭及機敏資料外流遭變造情事,台灣的資安防護能力亮起紅燈!時代力量沈痛呼籲執政黨政府,必須以最嚴肅態度面對這波資安危機!
     
    政府的資安防護漏洞長期以來是「房間裡看不見的大象」,各級政府體系於資安措施實務上存有巨大落差,在「官大學問大」的公務體系內卻常見高層官員資安觀念不足,於處理機敏資料上有便宜行事的弊病,甚至以個人通訊軟體傳遞保密資訊。
     
    無論這一波駭客事件是否純屬巧合,政府都應該痛定思痛,以資安專業角度全面檢查政府的資安漏洞,絕對不能因循苟且、得過且過。
     
    時代力量在此提出相關呼籲:
     
    🔎資安職系一條鞭
     
    部分政府機關的資通部門,目前仍有「非資安專業人士擔任主管、資安專業聘雇人士擔任承辦人」的詭異現象,亦即出現「非專業領導專業」的問題。請政府即刻通盤檢討,研議「資安職系一條鞭可行性」及「政府與資訊業界巨大薪資落差問題」。
     
    🔎資安長回歸專業
     
    「資通安全管理法」第11條規定:「公務機關應置資通安全長,由機關首長指派副首長或適當人員兼任」。目前行政院資安長為行政院副院長兼任,雖無違法,但「由無資安專業的副首長擔任資安長」實務上能否發揮最大綜效,時代力量將對此研議有無修法必要並提出相關配套措施。
     
    🔎遠距辦公背後的資安風險
     
    在這波肺炎疫情中,許多政府機關或部分駐外館處以「遠距辦公」、「異地辦公」形式因應,但政府的資安系統向有內網及外網之分,「遠距辦公」的公務員如何在家使用「內網」處理及傳遞機敏公文資料?此點請政府通盤徹查後對外說明。
     
    🔎社交軟體及個人通訊產品的使用
     
    政府各級官員以個人智慧通訊產品使用各種社交軟體傳遞公務資訊行之有年,雖然美其名聲稱在傳遞時會將這些公務資訊「去機敏化」,但實務上並無客觀標準。政府應該嚴正看待政府官員使用社交軟體的保密問題,在保密、實用及便利等原則上找到平衡。
     
    🔎資安與防疫同等重要
     
    請政府拿出對抗疫情的魄力及執行力,與民間專業人士合作,全面查核各級中央與地方政府機關及國營企業的資安漏洞,莫再讓政府的資安定期檢測成為徒具形式的文書作業!
     
     
    無論這波資安危機是否涉及執政黨政府的人事或派系鬥爭,時代力量真正關心的是,我們用何種態度來面對「資安即國安」的重大議題?面對中共的武統進逼,在520前夕爆發的電郵門事件,不啻是給執政黨政府的當頭棒喝。請民進黨政府拿出應有的態度審慎面對,莫讓「資安即國安」成為一句華而不實的口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