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財政部組織編制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財政部組織編制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財政部組織編制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財政部組織編制表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美股盤後〉陶氏化學領跑 特斯拉落後 道瓊漲逾230點 週一 (3 日) 美債上漲、美元下跌,以太幣突破 3,000 美元,特斯拉和亞馬遜挫跌,逐步放鬆限制重新開放經濟跡象,促使能源、對經濟較為敏感的週期性股票走強,陶氏化學領跑下,道瓊收紅逾 230 點。 聯準會主席鮑爾週一表示,經濟取得了實質...

  • 財政部組織編制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04 07:42:40
    有 239 人按讚

    〈美股盤後〉陶氏化學領跑 特斯拉落後 道瓊漲逾230點

    週一 (3 日) 美債上漲、美元下跌,以太幣突破 3,000 美元,特斯拉和亞馬遜挫跌,逐步放鬆限制重新開放經濟跡象,促使能源、對經濟較為敏感的週期性股票走強,陶氏化學領跑下,道瓊收紅逾 230 點。

    聯準會主席鮑爾週一表示,經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重啟正創造就業機會,但長期存在不平等問題,經濟前景尚未擺脫困境,實施強力的監管政策至關重要。

    紐約 Fed 銀行總裁威廉斯 (John Williams) 週一表示,今年剩餘時間通膨率將升至 2% 以上,但在經濟復甦後將會下滑,美國經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鮑爾在上週利率決策會議後承認,未來幾個月通膨壓力可能會上升,但這些是一次性的價格上漲,可能只會對通膨產生暫時性的影響。美國財政部長葉倫 (Janet Yellen) 上週日表示,拜登經濟計畫不太可能在美國造成通膨壓力,因為這些計畫將需要在 8 到 10 年內逐漸付諸實施。

    然而,與聯準會認為通膨僅是暫時性不同,股神巴菲特強調,很多原材料都在暴漲,表明將有極高通膨發生,遠高於 6 個月前的預期。

    全球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升溫,截稿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1.53 億例,死亡數突破 320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3245 萬例,累計死亡數超過 57.7 萬。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1992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1452 萬例。

    德國宣布取消慕尼黑啤酒節,尼泊爾暫停所有國內航班,6 日開始暫停所有國際航班,印度宣布新冠進口救濟材料獲 IGST 關稅豁免。紐約州長古莫稱,紐約市和紐澤西州將於 5 月 19 日開始取消所有商業活動防疫限制。

    世界衛生組織 (WHO) 正密切注十種新冠變種病毒株,包括全球最流行的英國變種 B.1.1.7、南非變種 B.1.351 和造成超過六成印度染疫主因的雙重變種病毒株 B.1617。

    週一 (3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238.38 點,或 0.70%,收 34,113.23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1.49 點,或 0.27%,收 4,192.66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67.56 點,或 0.48%,收 13,895.12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35.62 點,或 1.15%,收 3,073.38 點。

    標普 11 大板有 5 大板塊收紅,能源、材料和醫療保健板塊領漲,非必需要消費品、房地產和通訊服務領跌。

    焦點個股

    科技五大天王僅蘋果收紅。蘋果 (AAPL-US) 上漲 0.82%;臉書 (FB-US) 下跌 0.77%;Alphabet (GOOGL-US) 下跌 0.44%;亞馬遜 (AMZN-US) 下跌 2.33%;微軟 (MSFT-US) 下跌 0.13%。

    道瓊成分股多收高。陶氏化學 (DOW-US) 上漲 3.28%;雪佛龍 (CVX-US) 上漲 2.41%;安進 (AMGN-US) 上漲 2.40%;沃爾格林聯合博姿 (WBA-US) 上漲 2.26%;salesforce (CRM-US) 下跌 2.85%。

    費半成分股多收低。應用材料 (AMAT-US) 上漲 0.11%;美光 (MU-US) 下跌 1.22%;AMD (AMD-US) 下跌 3.76%;英特爾 (INTC-US) 下跌 0.47%;NVIDIA (NVDA-US) 下跌 1.15%;高通 (QCOM-US) 下跌 0.99%。

    台股 ADR 齊跌。台積電 ADR (TSM-US) 下跌 0.69%;日月光 ADR (ASX-US) 下跌 2.95%;聯電 ADR (UMC-US) 下跌 3.83%;中華電信 ADR (CHT-US) 下跌 0.12%。

    個股消息

    股神巴菲特麾下波克夏海瑟威 (BRKA-US) 上漲 1.69%。巴菲特週一受訪透露,非保險業務副董事長 Greg Abel 可能是他的接班人。波克夏 2 日公布最新財報,第一季營收 646 億美元,年增 5%;純益 117 億美元,外界引頸期待的年度股東會議上,巴菲特稱去年賣出一些蘋果股票可能是錯誤決定。

    英特爾 (INTC-US) 下跌 0.47% 至每股 57.26 美元。英特爾積極建廠、擴廠滿地開花,繼週日以色列建新廠消息公布後,英特爾週一宣布,斥資 35 億美元擴建新墨西哥州工廠。

    蘋果 (AAPL-US) 上漲 0.82% 至每股 132.54 美元。Fortnite (要塞英雄) 製造商 Epic Games 指控蘋果出於競爭的目的,濫用了對 App Store 的控制權。

    特斯拉 (TSLA-US) 下跌 3.46% 至每股 684.90 美元。特斯拉正努力強化與中國監管當局的關係,負責中國政府的公關團隊也擴大編制。此外,特斯拉德國超級工廠恐延後至明年 1 月投產,較原先計畫再晚半年。

    電信巨頭 Verizon (VZ-US) 上漲 0.19% 至每股 57.92 美元。私募基金公司 Apollo 以 50 億美元收購 Verizon 媒體資產。

    零售股強勢推動下,Gap (GPS-US) 暴漲 7.16% 至每股 35.47 美元。SPDR 標普零售業 ETF 上漲 1.7%。

    雅詩蘭黛 (EL-US) 下跌 7.94% 至每股 288.93 美元。因疫情繼續打擊化妝品和彩妝需求,該公司化妝品業務銷售額下滑 11%,至 10.2 億美元。

    經濟數據

    美國 4 月 Markit 製造業 PMI 報 60.5,預期 60.7,前值 60.6
    美國 4 月 ISM 製造業 PMI 報 60.7,預期 65.1,前值 64.7
    華爾街分析

    富國銀行認為:「積極的財政和貨幣刺激、被壓抑需求的釋放,以及大量家庭儲蓄降低,加強對經濟重啟支持。」

    Truist Advisory 首席市場策略師 Keith Lerner 說:「財報季、經濟復甦和新冠疫情趨勢仍將是短期催化劑,市場將尋求 Fed 方向變化的任何跡象。」

    Cresset Capital 首席投資長 Jack Ablin 表示:「投資者正在為又一個忙碌周做好準備,以備受關注的非農就業報告結束,考慮到積極的經濟和企業財報消息,前景似乎更加看好。」

    投行 Janney Montgomery Scott 稱:「我們注意到,股市短期大多仍處於超買狀態,暗示未來仍容易出現盤整修正。標準普爾 500 指數可能會回檔 10- 15%,儘管這將是其長期的上升趨勢。」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36843?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5-03(美國時間)
    接收投資重要資訊,阿斯匹靈官方的Telegram頻道-「阿斯匹靈的理財航路」
    https://t.me/stock_aspirin

    阿斯匹靈新書聚餐報名
    https://reurl.cc/qm6RX0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2021下半年台股投資策略】
    .
    日期:5/29(六)
    時間:下午1點-下午4點
    地點:天成飯店(台北車站)
    .
    費用:600
    .
    報名網址
    https://goo.gl/5CzFuK
    .
    洽詢電話:(02)8502-6666.

  • 財政部組織編制表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26 09:00:01
    有 188 人按讚

    【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魏澤爾練兵

    中原大戰後,暫時解決內部紛爭並樹立領導權威的老蔣得以開始推動各項政策,同時,在內戰中證明自身實力的魏澤爾也得以獲得較大力度的支持整頓中央軍。

    首先魏澤爾開始強化對特種兵的建設。
    在魏澤爾之前,國軍隊兵種概念非常模糊,最好的例子就是所謂的「交通科」。在1928年成立的交通科,需要負責部隊人員、武器裝備、後勤補給物資的運輸流通事宜,還有資訊的傳遞。不懂什麼意思?那我換句話說:只要涉及交通載具,還有資訊流通,交通科都必須管。結合實際業務就是:衝鋒的戰車是交通工具,所以交通科要管;運糧的馬是交通工具,交通科要管;傳遞資訊以及物資的鐵道系統是交通工具,交通科要管;負責溝通的通訊設備也是業務範圍,所以交通科要管......天哪!這業務量之龐雜,簡直把交通科往死裡逼,不僅人員負擔過重,而且大雜燴的結果就是造成效能極差,樣樣有但也樣樣鬆,這無疑成為德國顧問重點改造的對象。
    因此在魏澤爾任內,他首先讓交通科分成兩個團,第一團負責通信事宜,第二團負責汽車及鐵路部隊(恭喜以後不用再管牛驢馬羊了),之後更讓讓通訊業務從交通科獨立,正式成立陸軍通信兵團。另外他還建立工兵、輜重科、通信科等學校 (也就是今天陸軍後勤訓練中心 、陸軍工兵訓練中心、陸軍通信電子資訊訓練中心的前身),可謂今日國軍眾多兵種的老祖宗。
    而眾多特種單位中,魏澤爾對於炮兵的改良尤感迫切。炮兵,作為戰場上最重要的支援部隊,中國在這方面的建設卻是慘不忍睹 數量缺少、器材老舊落後、缺乏瞄準及觀測單位、廠牌不一造成後勤極大負擔,而且操作人員缺乏訓練更沒有新式火炮運用的概念。
    魏澤爾對此特別建立炮兵射擊訓練場督促官兵勤加訓練,並採購新式火炮成立新式炮兵旅,日後的國軍炮兵部隊,基本都延續了魏澤爾訂定的訓練模式,而這也是魏澤爾練兵期間,影響最為深遠的環節。

    在強化特種兵的同時,魏澤爾對於陸軍中的主角─步兵,也開始整頓。
    提到民國初年的歷史,相信大家立刻會聯想到一個狀況:軍閥混戰。各大派系之間的戰役,像是:直皖戰爭、第一次直奉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反奉戰爭......規模動輒超過數十萬人。但詭異的是,我們對戰役的記憶只有誰跟誰打、最後是誰贏,可中間過程是一片空白,甚至連傷亡數字都沒有確切結果,因此也沒聽過哪一場民初戰爭會用上「慘烈」的形容詞。難道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事實上,民國時期的內戰絕大多數都是擊潰戰。
    啥叫擊潰戰?就是雙方拉好架式,接下來正面互懟,之後勢弱的開始敗逃,勢強的開始追擊;追的那一方主要也不是殺敵,主要都在搶物資或是抓俘虜,逃的一方就比較累了,除了考驗心肺耐力,過程中還要順便扔掉軍服裝備,準備隨時回老家。
    覺得老ㄕ瞎說?那我舉幾場比較有名的內戰戰役。
    首先是皖系軍閥段祺瑞討逆擁護清朝復辟的張勳,當時段祺瑞只開了一炮,張勳手下的5000辮子軍立刻四散逃跑,而且為了避免逃兵身分被發現,他們還立刻割下辮子扔的整個北京城到處都是。這場戰役結果,累壞了負責掃大街的清潔人員,可人實際上死沒幾個。
    再來是國民黨北伐對決直系軍閥吳佩孚,當時雙方在汀泗橋戰鬥決戰,吳佩孚還設下督戰隊,號稱退者殺無赦,好去激勵底下士兵跟對方硬剛,結果還是國民革命軍比較凶猛,擊敗吳佩孚的2萬大軍。可國軍最終統計戰果,也不過是傷敵數百、俘虜2千。當時人對此戰的評價是:「吳佩孚的兵不怕死、國民革命軍是不知死。」描述當時的作戰說到底就是比誰膽大。

    由於比的是短時間的一鼓作氣,民國的內戰其實有點像放大版的群架,雙方盡量召集人馬後是一擁而上的混戰,什麼戰術展開、兵種配合全都用不上,敗退的人則一潰千里,完全無法組織像樣的反擊或是徐徐而退(請大家務必記住這一點,這樣的場景將在之後的描述再次出現)。
    所以在1930年,國民政府曾頒布三種師級單位的編制:

    甲種師
    每個師有3旅,每個旅有2團,支援部隊另有1個騎兵連、3個炮兵連、3個工兵連、1個輜重連、1個通信連,以及師直屬特務連。
    乙種師
    每個師有2旅,每個旅有3團,支援部隊跟甲種師一樣。
    丙種師
    每個師有2旅,每個旅有3團,與前兩種師相比,支援部隊少了特務連、通信兵連。

    這三種編制的共同之處,就是塞滿6個步兵團,企圖利用龐大人數進行密集的正面進攻,體現當時中國內戰的用兵習慣。
    當然,若要追本溯源,以上編制其實是參考一戰前的歐洲各國,尤其是德國在一戰初期就是3旅2團編制。可在一戰開打後,各國很快發現,當密集式的衝鋒遇上機槍陣地無疑是送頭自殺,而且龐大的人數容易造成調動上的笨拙,單位間的通訊流暢更是大打折扣。所以各國,尤其是強調機動作戰的德國,早已對編制進行改組調整。
    所以當魏澤爾看到中國軍隊在一戰已過去10多年,卻仍使用在實戰中被驗證為落伍的編制,很快提出德國在一戰後的師級新編制:2旅4團。並讓陸軍第2、3、9、25、87及88師接受新式訓練以及部隊整編,這六支部隊就被冠上「整理師」的名號,其中尤以87、88兩師的執行最為徹底。

    這時就要岔出去先提87、88,這兩個會在之後描述中成為主角的部隊歷史淵源了。
    時間追朔到1924年,蔣介石就任黃埔軍校校長的時候,為了維護校長安全於是成立的衛兵隊,隨著時間發展,衛兵隊開始不斷擴張成特務營→警衛團→警備師,甚至後來擴增成警衛第一師跟警衛第二師(從百餘人擴增成2萬人,這發展夠猛吧)。
    之後在1931年,這年蔣介石被迫下野,由於要警衛的對象消失了,部隊也只好改名,警衛第一師改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7師、警衛第二師改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8師。現在知道為何這兩支部隊為何會被重點照顧了吧?因為他們可以說是蔣介石的御林軍,是關係最鐵的部隊。
    被視作鐵桿的部隊,當然不能讓等閒之輩率領。87師的師長王敬久,88師第一任師長俞濟時、接任師長孫元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身份─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他們對於曾經擔任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極度忠誠,同時也在中央軍將領裡資歷威望最深(畢竟所有從中央軍校畢業的人都要稱呼他們為「學長」),由此可見蔣介石已經把德式訓練新軍和自己牢牢地綁在一起。

    同一時間,蔣介石的小舅子,當時主掌財政的宋子文找上魏澤爾表示:「我底下有支部隊,希望你們德國顧問能來幫忙訓練 (然後小聲表示:如果你願意,我可以給你很多方便喔)。」能夠跟管錢的建立好關係,魏澤爾自然樂見其成,這也讓一支當時頗為特殊的部隊也染上德式訓練色彩,那就是歸屬財政部管轄的「稅警總隊」。

    稅警部隊
    稅警總隊是在1930年,原先為了查緝走私鹽以及鞏固海關安全而成立,其性質有點類似今天的海巡署。至於推動稅警總隊的重要創立者,就是當時的財政部長、宋美齡的哥哥、蔣介石的小舅子─宋子文。
    有如此雄厚背景的後台,加上當時洋人希望稅警總隊能發揮良好功用,好使他們能在中國擁有較穩定的投資環境,因此稅警總隊在補給裝備上非常佔優,人員素質也要求較高。
    以裝備而言,稅警總團在1929年裝備了18輛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Carden Loyd Tankette)。這款由英國研發的坦克,就算是以當時眼光來看,都是迷你的存在,該車重約1.5噸(被稱為現代坦克雛型的法國雷諾FT-17坦克雖也是輕型坦克,但好歹有7公噸),武器只有一挺機關槍,裝甲厚度5~9公厘……這防禦力大概一把反坦克步槍就能輕易被貫穿。
    即便能力值不高,這卻是當時國軍唯一裝備的坦克(順帶一提,最先裝備坦克的中國部隊則是東北地區的奉軍,他們所裝備的,是法國雷諾FT-17坦克,只不過奉軍的坦克沒有坦克炮,而是用機槍作為主武器,也就是說軍的坦克是改弱版)。稅警有坦克而陸軍沒有,用誇張一點的比方,就是今天中華民國海軍最強戰力是驅逐艦,但海巡署卻裝備了輕型航空母艦,形成一種警察比軍隊火力還強大的詭異場景。
    (大概是察覺到詭異的現況,這批戰車在同年的3月1日就移交給陸軍教導第一師騎兵團接收,最初這批坦克部隊被叫機槍排,之後很快改名為戰車隊,國軍這才出現正式的出現坦克編制。)
    以人員素質來看,稅警隊謝絕文盲加入,並要經過3~6月試用期通過後才算正式錄取,因此稅警的教育程度比大部分陸軍士兵都高的多,這也代表他們可塑性較強,能進一步接收更精深的軍事知識;而許多管理層的幹部更是留美出身,像第一代總團長王賡畢業於西點軍校(順帶一提,王賡最有名的事蹟並不是他的軍事成就,而是他的好友徐志摩綠了他一把,導致他跟妻子陸小曼離婚)、第一團團長趙君邁以及日後新成立的第四團團長孫立人則是維吉尼亞軍校畢業,所以稅警部隊當時洋溢著當時中國少見的美式訓練風格。
    何謂美式訓練風格呢?我們不仿看看第四團團長孫立人是如何狠操他的士兵。
    第四團的訓練內容如下:「早上四點起床後,先跑個3公里醒醒腦(嫌多嗎?放心,之後會增加到5公里),之後開始進行當天的戰術動作操演。每周操課六天,然後第七天休假......錯!是進行內務及武器檢查,不時再升級成高裝檢一下。行軍訓練方面,官兵一律揹背包(內含子彈50發、炒米2天份、手榴彈2枚、圓鍬或十字鎬、軍服、換洗衣物、日用品,也不過20公斤重罷了),身上掛著乾糧袋(通常裡面會用炒米)、水壺、子彈帶、槍枝(大約3公斤),在這種情形下一天要推進50~70公里(一種從北車跑到新竹車站的概念)。射擊方面,每名士兵需熟練操作步槍、輕機槍、重機槍、迫擊砲,並在每年年中進行實彈測驗,打得好就每個月發津貼2~4元,打不好,孫團長直接下場親自教學......然後把你給幹到飛天。休息時間,孫團長則會把全團帶到連雲港去游泳,時不時組織賽跑比賽。」
    以上訓練我想用一句話粗略總結:保證讓你軍旅生涯過得很充實。

    雖然軍官組成很美式,不過在中德軍事合作的大環境下,稅警總團的步兵依舊裝備德國軍械,為了學習操作,稅警於是和德國問問團合作,請了8位教官指導器材維護的事宜。
    對於魏澤爾以及其他德國顧問來說,稅警雖然也接受指導,但純粹度畢竟不及87、88師等重點培訓部隊。而且稅警的作用也比較不用於戰場上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所以並非關注的焦點。只是誰也想到,日後卻是這批稅警成為延續德式訓練最久的存在。

    圖片為:
    推測為稅警總團的士兵,可確定的是他們手持原產自德國的毛瑟手槍

  • 財政部組織編制表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01 09:30:00
    有 191 人按讚

    【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鮑爾的野望

    前文提要:
    歷經多番波折,馬克思‧鮑爾成為中德合作下的第一任顧問團團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雖然前面老ㄕ提到鮑爾來華的原因,應該跟高薪工作脫不了關係。但除了錢,當時百廢待興且軍制混亂的中國,就好像一塊白布,可以讓鮑爾盡情地揮灑才華,勾勒出自己期待的情景。這對胸懷大略的軍人,無疑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機會,而鮑爾首先面對的重大課題就是:冗兵。

    當時國民黨主要分成以下軍事派系:蔣介石的中央軍、馮玉祥的西北軍、閻錫山的晉系、李宗仁的桂系。各大派系又可細分小派系,例如所謂的西北軍,又可細分為:活耀於河南地區的馮玉祥、扎根在陝西的楊虎城,而割據塞外的馬氏家族,也可視作廣義上的西北軍。
    各派系若要說話有底氣,自然要擴充軍隊,這也造成當時各部隊加總起來的統計數字達到260萬,為了負擔龐大的軍隊人數,全國軍費支出超過財政收入的50%,財政部統計實際軍費甚至會是國家預算2倍以上。
    除了財政負擔,軍隊人數的膨脹連帶影響部隊素質良莠不齊。在李宗仁的回憶錄中,對於俘虜的部隊,常常會提到該部隊的槍枝數目,會這麼說,就是因為當時有太多部隊連最起碼的步槍都裝備不足,那就更別提後勤補給或是單兵裝備(就連李宗仁統帥的桂系部隊,他自己都評價穿著破爛),差勁的待遇也使部隊士氣低落,造成不堪一擊甚至是未戰先潰的戰五渣表現。
    另外對於企圖號令全國老蔣來說,各派系的擁兵自重,無疑對他的政治權力形成重大威脅,所以為權、為錢、為力,裁軍成為最直接快速的手段。而身為軍事專家的鮑爾,同樣也認為裁軍是中國軍隊現代化的關鍵。

    對此,鮑爾起草《軍隊編遣方案》,主張將全國部隊壓縮在65個步兵師、8個騎兵旅、16個炮兵團、8個工兵團。如此就能把260萬的冗兵降到80萬人,軍費支出也能從破表的200%降到全國財政收入的80%。該方案雖然受到其派系抵制而未能實際執行,但深獲蔣介石肯定,並成為日後裁軍的考量依據。
    除了裁軍精兵,為了提升部隊戰鬥力。鮑爾建議成立一支教導隊(其編制為:1個步兵隊、1個重兵器隊、1個乘馬步兵隊、1個炮兵隊、1個工兵隊、1個通信隊)。除了建立德式訓練的楷模,也能讓參與教導隊的軍官吸收德國顧問傳授的先進軍事知識;在鮑爾的理想中,這些觀念更新的軍官,未來可以訓練及指揮日後擴建的其他新軍,德式訓練能就發揚光大的開花結果。對此,老蔣自然欣然接受。而且為了讓只打過中國內戰的高級將領,能明白現代化軍事的進步程度,鮑爾還親自授課20多次,對著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軍界大佬,還有軍事機關院校、各部隊領軍將領,講述包含化學戰、新式武器、軍事工業的新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只觀看鮑爾的以上作為,老ㄕ自己對於鮑爾的評價是:「中規中矩。」
    畢竟歐洲軍事當時已經領先中國一大截,而中國的問題又是嚴重到一目了然,個人認為:任何稍有軍事專業的外籍顧問,都會展開跟鮑爾相似的工作。
    但請注意,我說的是「如果只觀看鮑爾的軍事作為」,但請各位別忘了,鮑爾是以「工業顧問」的名義來到中國(即便這只是遮掩),而且他可是擁有工業領域的長才。引用當時美國軍事情報機構對鮑爾的觀察,相信大家就能明白鮑爾真正難能可貴之處:「鮑爾在華首要工作,是強化蔣的軍事實力。但他的活動並非限制在軍事事務,而是涵蓋工業和經濟發展的各領域。」

    「欲興建一隻現代化軍隊,首先必須具有工業基礎。中國若無重工業和化學工業,則不可能建立武裝工業,在此情況下如何能重整一支軍隊?縱然今天有一隻現代化軍隊,若缺乏鐵路及公路,又如何調動這支軍隊?因此無論願意與否,中國必須開始從遠處著眼、近處著手經濟建設!」
    鮑爾堅定的說出以上言論,顯示出他宏偉的大局觀,並且立下一個任重道遠的目標:培養中國建立自主的國防工業。
    為此,他說服眾多德國企業來華投資,德國因此對華貿易總額穩定上升,中國則獲得像容克飛機製造廠等德國企業進駐,打造中德兩國雙贏的局面。
    同時,鮑爾發表《中國鐵路網之發展》、《海港之興建》兩篇文章,不難看出他對交通基礎建設的關心。另外,他還建議中國要建立新式煉鋼廠,並且已經爭取到「全德工業聯合會」派考察團前來中國,對中國的鋼鐵工業提出技術建議,並商量投資合作的可能性。

    按照現在流行說法,鮑爾打算在中國軍事發展裡,下一盤好大的棋局。而且他不只有想法,還有調動企業及人才的手腕,這才是真正讓蔣介石推崇信賴鮑爾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這一番大動作,卻也引起各國的關注以及忌憚,例如法國就有報紙批評:「鮑爾非僅置中國軍事組織與制度於德國影響下,且使其工業發展亦尋德國之指導。一項陰謀正在釀成中,其危險性使在華有利益之國家不可不加思考。協約國外交幾已被圖謀不軌與包藏禍心之行動所破壞至無法阻止之地步,德人在華之活動是將會危及遠東及世界之和平。」
    這自然讓原先就不樂見鮑爾來華的保守派官員抓住機會,他們開始鼓吹德國政府撤除德國駐華顧問團,受到壓力的德國政府於是將國內不滿的言論轉達給鮑爾。想不到鮑爾霸氣外露的回覆:「顧問團成員來華服務是為了個人職業與薪俸收入,如果母國政府不能答應給予同等職位和待遇,就不要再勸他們回國!」這句話瞬間堵住德國政府,同時也宣示鮑爾在華工作的決心。與此同時,一場戰爭風暴,讓鮑爾更直接的參與軍事行動。

    圖片為:馬克思‧鮑爾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