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18
雨中行路
可以肆意噙淚
適合只能在內心無聲流淚的人
-
經過幾天我決定寫下一些事
接下來可能會有點長
就請各位斟酌食用
—
週五早上,我以前帶過的一隻病貓去當爺爺天使了,就是現在畫面中那種灰黑斑紋的美國短毛貓,也就如我的前述牠事實上也有點年紀了。
大概在半年以前開始頻繁定期來到醫院抽胸...
061718
雨中行路
可以肆意噙淚
適合只能在內心無聲流淚的人
-
經過幾天我決定寫下一些事
接下來可能會有點長
就請各位斟酌食用
—
週五早上,我以前帶過的一隻病貓去當爺爺天使了,就是現在畫面中那種灰黑斑紋的美國短毛貓,也就如我的前述牠事實上也有點年紀了。
大概在半年以前開始頻繁定期來到醫院抽胸水,心臟的老化讓牠有這個問題,抽胸水不是一個能簡單實行的醫療行為,必須透過超音波儀器偵測胸水的積水處,且入針點也需經過清潔程序與位置考量,這除了要有會看心超顯象的醫師在之外,病患的配合也是很大的影響因素,但這隻貓都撐過來了,且每次都非常乖巧的配合。
後來抽水間隔越來越短,胃口減少體重減輕,大家都很努力每天盡量少量多餐,讓牠能維持在一定體重。
在我決定離開醫院的時候,這隻貓其實一直還是我心中的掛念,三不五時我會跑去看牠,有時候遇得到,有時候剛好牠回家了,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偶爾可以看到牠,牠也依舊是那個讓人喜愛的生命。
-
醫者永遠是站在第三方的角色,這是我比較認同的理念,第三方不是說沒有同理心比較冷漠,而是在下決策的時候可以更理性的判斷優劣與痛楚,但也因此在難過的時候得以輔助家屬優先,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只能在內心無聲流淚的時候吧!
這隻貓走的時候我不在場,其實我也沒什麼資格在場,既不是家屬也已經不是照顧牠的獸助,更不是牠的醫師,但有這段短短的緣份,回想起來也是讓人欣喜的事。
-
我在前一篇貼文的抄寫,是來自《陰陽師_飛天卷》裡,夢枕獏在寫關於源博雅的真摯性格時,使用這位雅樂之士自己在著作裡的引述,文字簡短但真切,閱讀到這裡的當下我就已經非常感動,此時抄寫成為我自身的一種抒發,這種誓詞一生不會有幾次,只有在立定己志己行的時候格外具有力量。
如果也有人能在遭遇難過之時受到這段短語感動,也許就能如我所體會的吧!
-
先感謝看到這邊的人(如果有的話XD
如果大家偶爾也喜歡讀這樣的小故事,我以後會多寫的
如果喜歡這篇也歡迎分享一下我粉專的這篇貼文~我會很高興:)
-
#washitape #maskingtape #紙膠帶 #紙膠帶拼貼 #宅貓居 #花漾和風 #捌光制品 #咸魚醬 #ky文創工作室 #讀城記 #野柚的雨天
貓少量多餐間隔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exhausted 😔
終於找到一個空檔來按摩
覺得有點對不起屁孩們最近比較沒辦法帶他們到處玩
因為這陣子要八點半出門
七點要先起來餵第一餐
出門前再給一些羊奶
不然等到傍晚再吃第二餐間隔太久
少量多餐對阿努這種消化道曾經生病跟阿包這種胖胖狗都很有幫助
9月以後會輕鬆一些
剛好天氣也會開始變涼
再帶兩個傻孩子出去玩
聽到認識的關注的毛孩生病或衰老的消息依然揪心
當然以現在的醫療水準跟飼主的敏銳已經很能維持貓狗的生活品質
只是誰能接受這些捧在手裡的寶貝有一點點病痛
或許我真的從小到大都很倒楣
沒事就會跌倒出車禍重要證件不見買完東西沒帶走跟沒拿找零還有好不容易在想吃的食物附近找到停車位結果發現沒帶錢
但幸好還平安的活著
還能吃好吃的食物
晚上睡得著
有熱水可以洗澡
可以臭罵那隻亂尿尿的短腿狗
跟叫廢話一大堆的屁屁包閉嘴
因為你們也平安健康的活著
那就好了
貓少量多餐間隔 在 白日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除臭貓砂碳.現貨不用等唷~!
需要的請留言~~~謝謝唷
一瓶售價250元
郵資60
兩瓶以上免運費!(包含2瓶)
大家都知道貓咪尿臭更重!貓砂盆二天就發臭。
試試看「除臭貓碳」,意想不到的除臭效果!
感謝用過的貓友們大推!很多貓友給我們很好的評價和推薦。
產品的特性如下:
不含化學香精、完全無毒無香味。真正有效吸附臭味,不以香味掩蓋。
1000cc超大瓶,用量省,一瓶可用3~4個月,輕鬆維持您的居住品質。
100%斯里蘭卡A級椰殼活性碳,高效吸附臭味。不用再生碳、大陸碳。
添加抗菌銀離子,不讓細菌滋生發臭。
添加除氨配方,強效消除尿臭。
使用很簡單,薄薄一層撒在貓砂上就好,不用攪拌。
大幅延長貓砂換盆、清洗間隔,省錢省力。
貓砂盆不發臭,降低貓咪亂尿機率。
各種貓砂(礦物砂、木屑砂、豆腐砂…)都可以用。
使用雙層盆的木屑砂,用少量多餐的方式,一次加一點點,效果顯卓
貓少量多餐間隔 在 營養師Stell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體重管理] 養成好習慣,打造易瘦好體質~談飲食作息 !
如果問某人「想要健康(或想要減肥),飲食作息該怎麼安排?」 ,A可能會告訴你要少量多餐;B可能會說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C或許會建議你六點後不要吃東西…A、B、C的答案聽起來簡單,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殘酷的」…對很多人來說,要做到上述”理想”並不容易。以一般上班族作息為例,早上八九點上班,晚上五六點下班,若稍微加個班,再加上數十分鐘的通勤時間,晚上回到家多半都已七八點了,若非刻意規畫,想要在六七點前吃完晚餐並非容易的事;更不用說平日上班作息朝九晚六,放假則是熬夜、隔天早午餐一起吃的完全不同的生活作息了。以前Stella從事一對一臨床營養諮詢時,就常遇到因無法調整好平日與假日劇變的飲食作息,而導致每逢假日體重必定上升的假日症候群個案>_<
正由於「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聰明的我們也要學會如何因應環境變化來保護、照顧自己。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如何依照自己的生活型態來安排飲食生活作息。讓不管是習慣在夜深人靜時工作的夜貓子;或是因工作需輪大小夜班者;或因生意而需早起備貨以便早上開店做生意的人;或平日、假日作息大不同的上班族都可藉此,找出一個適合自己、可讓自己健康、不發胖的飲食生活作息^_^
@關鍵概念:早餐≠早上吃的那餐,而是起床後吃的第一餐!
熟悉Stella文章的人大概都知道我鼓勵的是以三餐為主、均衡飲食的生活作息。而在三餐的安排上,我同樣認可「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的原則。因為,不管是從健康或體重管理的角度來看,休息了一晚後的第一餐~或稱早餐,都是最關鍵的一餐。早餐所能提供的營養決定了我們一整天的活力,並會影響我們的其旭、思緒和行為,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得好。下午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都是活動或工作較重或較長的時段,所以中午這餐建議要吃得飽ㄧ點以確保有體能精力應付。晚上則因距離睡覺時間較近,且大部分人在這個時段多半是休息在家,處於活動量較低的狀態下,故晚餐宜吃得較少一點,讓身體有時間將多餘熱量消耗掉。
但Stella這裡的早餐只是方便性的稱呼,並非指早上六七點或七八點所吃的那餐,而是指起床後的第一餐,以此類推。所以精準地說應該是這樣的:
。早餐=起床後的第一餐,是一日之始,所以這一餐要吃得(營養)好!
。午餐=起床後第二餐,為了因應接踵而來的長時間工作,所以要吃得飽!
。晚餐=起床後第三餐=睡前最後一餐,由於離睡覺時間較近,故要吃得少!
故對6~8點起床的一般人來說,早餐或許是落在早上6~8點,但對11點多起床的人來說,早餐可能落在12~13點,對大夜班的人來說,早餐則可能落在晚上6~8點。因此,對大夜班的人來說,晚上6~8點屬於第一餐要吃得好(Like一般人的早餐),凌晨吃的那餐並非宵夜,而是他的第二餐,所以要遵循的是吃得飽的原則,而早上七八點吃得那餐實際上是第三餐、也就是快睡覺前吃的最後一餐,所以應該是吃得少,而非吃得好。
@依照個人生活型態選擇適合你自己的飲食生活
A. 朝九晚五型。(早上6~8點起床,晚上12點左右睡覺)
。適用對象:一般上班族或勞工
。建議飲食作息:以三餐為主、飯肉菜均衡攝取的飲食。早餐可安排在7~9點間,午餐在12~13點,晚餐則在6~8點吃,原則上最好在睡前四小時把晚餐吃完,故若晚上12點睡的話,最晚在八點前吃完晚餐,若10點睡的話則在六點前把晚餐吃完。基本上兩餐間最好間隔4~6小時,讓身體有機會將上一餐食物熱量消耗完後再吃下一餐,以避免造成卡路里的囤積。
Ps:如果你平日星期一到五是屬於朝九晚五型,假日則會熬夜,隔天睡到自然醒、早午餐一起吃的人,則宜平日使用朝九晚五型的生活作息,假日則改用夜貓族作息,讓作息因生活而調整 ^_^
B. 歹命早起型。早上3~5點起床,晚上,9~10點左右睡覺。
。適用對象:開早餐店,或市場賣菜做生意者
。建議餐食安排:還是建議維持三餐的作息型態。早餐可在4~6點左右吃,由於一天當中工作量最大的時段就是從早到中午這段時間,所以這一餐最好不要吃太簡單,盡量有飯有肉有菜般均衡搭配攝取。可以的話,最好弄的簡單的飯菜或煮個麵、下點肉和菜來吃,若沒空自己弄的話,可蒸個饅頭麵包,夾點生菜、肉片/肉鬆/蛋,再搭配碗豆漿/牛奶或水果吃,遵守早餐吃得好的原則。午餐可在10~13點吃,晚餐則宜在5~6點左右吃完,且因為早睡的緣故,所以晚餐宜一切從簡。另外,也可視狀況準備些柳丁、蘋果等水果,或茶葉蛋、低脂奶、豆漿等當點心,早上到中午間若肚子餓時可先墊一下胃。
C. 好命晚起型。早上10~11點左右起床,晚上1~2點左右睡覺。
。適用對象:自由業、不需上班、生活悠閒者
。建議餐食安排: 建議還是維持三餐的作息,例如起床時10點多先吃個簡單的早餐(牛奶、水果或燕麥片等高營養輕食),午餐可在12~14點左右吃,這一餐可吃豐盛一點,最好是飯肉菜都有吃到的均衡飲食;晚餐可安排在7~9點左右吃完,由於也是睡前最後一餐,因此宜遵守晚餐吃得少的原則,並在睡前四小時吃完。
Ps.若有時太晚、到早上11點左右才起床,漱洗一下就快中午了,可12~13點早午餐一起吃,晚餐可於6~7點吃,若晚上11~12點就睡了,可不要再吃的三餐,若晚上1~2點才睡的話,可在9~10點安排個150~200大卡左右的輕食,並盡量維持睡前四個小時吃完最後一次食物的原則。
D. 夜貓族型。過午才起床,早上才睡覺。
。適用對象:習慣夜間工作者、值大夜班的人
。建議餐食安排:依照個人作息安排,舉例來說若是12~13點起床的人,第一餐可在下午1~3點左右吃(起床1~2小時內吃完),這餐算是早餐,所以要吃得好一點,最好有飯有肉有菜,營養要均衡。第二餐和第一餐間隔約4~6小時,所以約在晚上6~9點間吃完,遵循的則是午餐吃得飽的原則。第三餐則宜在睡前四小時吃完,遵循的是晚餐吃得少的原則。
Ps.若工作需要輪班,有時6~8點起床(正常班),有時12點起床(小夜班),有時晚上5~6點起床(大夜班)。可依照上述原則,隨自己輪班作息的變化找出自己屬於那種類型,再參考建議的飲食作息來吃。例如上正常班時可參考A的飲食建議型態;上小夜班時則建議參考C或D的方法;上大夜班時則可在晚上7~9點吃第一餐,12~2點間吃第二餐,早上5~7點時吃第三餐。因為作息變化很大,所以建議不用管所吃的這餐到底該算早餐還是午餐,只要遵循第一餐吃得好,第二餐吃得飽,第三餐吃得少,睡前四小時不要吃東西的原則就是了。
下面是Stella臉書和部落格上一些有關三餐的相關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喔^_^
[生活營養學] 早餐吃得好,體重減得好,健康會更好 ! (臉書2013年8月13日發表的文章)
[減肥迷思] 少量多餐不會讓你瘦得比較快! (臉書2013年7月29日發表的文章)
減肥第三步驟:減肥過程中吃的藝術_Q2~一天該吃幾餐比較好。
#Stella體重管理主題文章 #減肥好習慣 #減肥飲食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