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劇好看在哪𥚃?
先欣賞它的海報:下棋嗎?棋盤上,還有酒、和藥。
棋,除了和別人捉,從來也要跟自己的糾結和心魔下。(慎:含劇透)
如果你的生母執意與你攬炒,視遇上你爸為一個錯誤(帶着你亡命逃奔),養育你是一個問題,最後選擇與你同歸於盡,劫後餘生的你,絕對有權及應該把自絕於天下的她置於腦後,為...
這套劇好看在哪𥚃?
先欣賞它的海報:下棋嗎?棋盤上,還有酒、和藥。
棋,除了和別人捉,從來也要跟自己的糾結和心魔下。(慎:含劇透)
如果你的生母執意與你攬炒,視遇上你爸為一個錯誤(帶着你亡命逃奔),養育你是一個問題,最後選擇與你同歸於盡,劫後餘生的你,絕對有權及應該把自絕於天下的她置於腦後,為自己選擇後天的新家庭海闊天空。血源親情,不必過度執迷依戀,每對血親,自有他們恩與孽的普渡。
於我,《The Queen’s Gambit》最厲害的是顛覆與普渡。顛覆了家庭,普渡了自毀。
近期不同人不停說不懂國際象棋,但超喜歡《The Queen’s Gambit》(后翼棄兵)。它輕易成為了"The No. 1 Netflix Show",為什麼?
它其中一個好處,是方便我將來評論電影/戲劇,凡外行人亂說任何sports drama好不好看,要先看你喜不喜歡、懂不懂得那項運動,否則大打折扣時,可用來秒殺。才怪,狗屁不通。
任你是賽車、網球、排球、圍棋、美式足球,拍得好,觀眾便會感動,與懂不懂那運動無關。電影,是關於人物、情節、關係、成長、領悟,不是看比賽。
《The Queen’s Gambit》的好看,在佈局、命題、人物、製作之優,眼高手高泡製出一個公式之內的高技術crowd-pleasing之作。角色刻劃、人物關係、美術、佈景、服裝、音樂,都是心思,姣得出色,盡見含而不露的氣質。
百分百是天才主角「打大佬」的運動片格式,由骨格精奇命途多舛開始,一層一層克服破關打上去,一關一關給看官餵飼感情起伏,建構了打機式上癮追看性,要你咬着去知個究竟。片中棋局,請來世上最強chess coach Bruce Pandolfini 及Garry Kasparaov設計,行外人都別裝懂。
棋局,如人生,老不老掉大牙,看局怎樣擺。劇名《后翼棄兵》,本來就是個開局之棋法,「有捨才有得」之道。先棄,自保,勝負遠未完。女主角要先棄的,甚至未必是一隻兵,是一隻沒有保護她的后,是一份對先天生母的情結,要擺脫自保。
任何人都對血源父母有期望牽繫,但生母的人生一塌糊塗,令Beth成為孤兒。如此母親,與其糾結半生,不如早棄。血親,沒有如何愛惜養育你,選擇要把你毀滅,就用孤兒的生命力把她put behind,把她跨過克服。
命題,還有:癮。Addiction,棋、酒、藥、煙、人、還有自毀,是不同人在劇中的癮。有人多種癮集一身,Beth要戒掉亡母,她的後母Alma要戒掉老公和自憐。癮,是沈溺、是投入,也是逃避。投入一種癮,鎮壓另一種癮,用棋(和藥)逃離孤兒院的鬱悶,用煙酒藥逃避被遺棄的淒苦。後母領養了Beth,是一對天涯淪落人的對照,相反相成,相互救贖。兩個人,棄掉一個之前的親人,接受一個新的親人,新的家,便建立了。如果說孤兒院校工Mr. Shaibel啟蒙了世界棋王Beth,後母可說成就了她的整個人生。
後母,是真心愛她的,教她入廚、教她享受人生,沒有把她當搖錢樹。她中學畢業,她在台下興奮吹口哨,送她名錶,提醒她人生要活、要成長,不止下棋一事。
如果人生只有下棋,沈溺至深如美國年輕天才棋王Benny Watts,自戀自Hi,他的家就是個示範。沒趣的、無味的,一個地下室,殘、寡、爛,他不需要其他,任何美麗、物質或人,只需要自己和棋,性都是次要。與Beth的家,她的貪靚,Alma的愛住靚酒店,是兩個世界。
這對母女,各自的性格、傷痕、掙扎都好看,大家擁抱過彼此,互相普渡裏面太多慈悲,是可恨的2020年欠世人的。後母戛然臨終前,能於異地筆友春情見面happy過幾天;少少公開表演彈奏鋼琴,掌聲四起,bucket list算清了。Beth去到那裏,都帶着母親的睡衣晨褸,是先從行李拿出來鋪好在床免皺的。捉完speed-chess輸到七彩回到房間,見到床上晨褸如見母親,安慰了,穿上,往鼻前一拉一聞,睡去。無聲有淚。和穿着同一件「戰衣」,踏着後母的拖鞋,跟loser後父講數要回房子是不同意義,有另一番齊上齊落,聯手摑過廢柴,為母修理後父的心思。她喝Alma愛的Gibson雞尾酒,坐在酒店床說她說的話,她總在她身上心上,重新佈置家居,她把獎盃都放媽媽的鋼琴上,願榮光歸後母。
校工Mr. Shaibel,最後一集回馬槍,未嘗不像她從來缺席的父親。被領養後一別永訣,背影就是永遠,仍遠遠的關心她,放着與她的合照,Beth發現才頹然崩潰。Shaibel的喪禮所見,他何嘗不是個孤兒?人生在世,當珍惜後天遇見的親人,有的人實在滋養過你。而Beth還欠他$10捉棋報名費。我耿耿於懷,還是這才像家人,永世欠他?
公式之中,Beth因酗酒,在巴黎大戰蘇聯棋王前夕喝醉而輸掉有點敗筆,就因為一個萍水相逢的巴黎友人叫你飲酒你便功虧一簣?我知她那戰必須輸,去造就壓軸的高潮,但這幕有點勉強,除非找她的是一直叫她春心飄蕩的Townes,又唔同咁講。
一切的母女情,都在字裏行間,沒說出口,反而好看,那件床上的神褸,可以叫人哭崩。反而棋友之間忽然齊心定事成,全美合力共融聯手抗蘇(聯棋王),有點灑狗血,都算啦。
人生亂七八糟嗰啲,唔該唔好生仔,不是個個都像Beth有非凡天才與難得後母去破局的。
象棋格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本書極為好看,可惜我覺得討論度還不夠高。昨天剛讀完,真正讀到半夜不睡、手不釋卷的地步,今天就來曝光一下這本書。
談林獻堂的書不少,但是由林家子弟撰著的不多。一方面林家子弟不見得就研究林獻堂,再者研究林獻堂者不見得就會發表(霧峰林家對於林家的評述依然相當謹慎),最重要的一點是,發表了也不見得有趣,若只是硬梆梆的史料堆疊,那也悶得可以。
而我們終於等到了林承俊先生這本書。
林先生來頭不小——林獻堂曾孫,霧峰林家頂厝管理人。由他來寫林獻堂,可信度尤高;細膩之處,絕對是獨家報導。
這本書從林獻堂中晚年的生活切入,與梁啟超的交往、櫟社活動、琴棋書畫、飲酒吃食、住屋、婚禮、晚年隱居日本的情況與心境,除了有大量第一手資料,也旁徵博引,引用了葉榮鐘、蔡培火、張麗俊日記等資料佐證。
由於我曾經收藏蔡培火日記,為了解讀其日記,我也留意收集與蔡培火關係密切的林獻堂、葉榮鐘等資料,所以我對林獻堂並非一無所知。但讀了這本書,處處都是聞所未聞的故事,經常讀得莞然獨笑,我才知道我對林獻堂真的一無所知!
這不只是林家的故事,也是那個時代大環境的故事。台中有哪幾家餐廳?彰化有哪幾家餐廳?有錢人家的婚禮要怎麼舉辦?林獻堂親友中象棋棋力高低怎麼排?林獻堂對於各種酒的評價?林獻堂在日本的生活如何?......
翻開書頁,驚奇俯拾即是:
林獻堂花一年半自學日文,平均每日研讀日文教科書一小時以上。(請受晚輩膜拜)
林獻堂在日本喜歡看摔角、相撲電視節目。(我看到這個真的笑出來)
林獻堂在日本期間,過年也會看電視紅白歌唱大賽。(這是我認識的林獻堂!?)
林獻堂女兒出嫁時,嫁妝包括鋼琴、珠寶首飾,而且珠寶首飾還要用玻璃箱裝著走才風光,總共花了三萬円,約等於現在五六千萬新台幣的購買力。(!!)
杜聰明留日時為了省錢,常去買豬內臟回宿舍滷來吃,為了不讓肉販感覺野蠻,都謊稱是醫學實驗用途。(肉販:「你買就買唄,犯不著解釋呢。」)
所有寄給林獻堂的信件都會被憲兵隊攔截,用刮鬍刀片小心拆封檢查信件,再仔細黏回去。較難讀懂的書信只好先照抄一份,日後再翻譯解讀。(獻堂心裡苦但獻堂不說)
葉榮鐘早餐能吃半桶粥,晚餐要吃五碗飯,被人稱為「大食漢」。(真的是猛料啊)
高圍牆上插入玻璃碎片防賊,是戰後初期開始流行的居家防護。(嗯,懂。)
真的,隨便翻開一頁,都能看到聞所未聞的小故事,雖然不是小說,讀起來卻比看小說更過癮。
這些年我在各種演講中,若有人問我在臺灣歷史上最佩服什麼人,我答案永遠是林獻堂。在這本書中,揭露了更多林獻堂人格超群的故事:
第一次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由林獻堂領銜,在東京忙到飢寒交迫,據說要穿五條褲子保暖,皮鞋凍到結冰無法再穿,一早要烤軟才能穿下,一個月後皮鞋因為反覆結冰退冰而破爛不堪。
到二林演講,歡迎群眾竟將二林火車站擠滿而無法動彈,林獻堂索性在火車站演講,幽默的話語常讓群眾捧腹大笑。
兒子的婚禮場地已經佈置好,晚上突然下起雨;楊水心(林夫人)擔心會場的花朵、電燈會被打壞,林獻堂卻擔心台中的連日乾旱影響農民收成,他還怕雨不夠大。
散步遇到醉漢攔路,投訴家裡的雞被偷,林獻堂依然耐心勸解,並替他想辦法,絲毫沒有慍色;林獻堂生日時該老農又醉醺醺來訪,說要打拳助興,林獻堂提議比腕力取樂,結果林獻堂贏了(哇噻),賓主盡歡。
書中充滿了歡樂與驚奇,隨著林獻堂的食衣住行育樂生活瑣事與行旅腳步,我們彷彿隨著他經歷了那些我們投胎八輩子都不會遇到的事。然而在書的結尾,又幾乎令人潸然淚下,擲書一嘆。
林承俊先生,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是建築專業,或許是這樣的緣故,他每每對建築物都有特別詳細的介紹,有一個章節便是細數霧峰林家的建築特色。提起某地某處時,也都不忘勾勒該著名建築的裝飾風格以及歷史源流。更令人驚嘆的是他更走訪了林獻堂居留日本期間的各處名勝,並介紹其交通資訊。這等深入挖掘、不厭其詳介紹的境地,一般的學者肯定做不到,只有曾孫滿滿的愛才能到達。
對了,雖然說了滿滿好話,但是書中有失誤的地方我還是得指出來。有幾首詩其實是律詩,整首詩就是八句一起的,但書中誤分成四句各一首,也就是編排成兩首絕句的格式,這是有誤的。
今年還沒過一半,但我的年度推薦好書已經出爐了,鐵定就是這一本。林承俊撰著,《旅途:三老爺林獻堂的生活日常》,中央書局出版。
象棋格式 在 Jack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雅虎回憶】
Yahoo 以前真係好紅💘,每個人嘅IE首頁一定係 #雅虎,但點解好似都未聽過「等我Yahoo一下先!😏」嘅?Anyway,大家又最掛住以下邊一個已經消失左嘅 #Yahoo 服務🙇?
Yahoo 將易名 #Altaba(阿里他爸), CEO被踢出董事會:
http://bit.ly/2j05fyO
Like (Y) ⇒《Yahoo! Blog #部落格📝》於2013年10月30日進入唯讀模式,同年12月26日正式終止服務,結束其8年的歷史任務。
Love <3 ⇒《Yahoo! GeoCities #地球村🌍》網存空間因為只支援HTML格式,加上容量太少,於2009年10月26日永久關閉。
Wow 😳 ⇒《Yahoo! #知識+🎓》於2006年2月1日設立,以升學模式去鼓勵大眾參與其中。用戶由小學級開始,可以升級為中學級,大學級,碩士級以及博士級,以知識長作為終極獎勵。
Haha 😝 ⇒《Yahoo! #友緣人💑》轉化成由新傳媒提供的「meetu有緣人」後,於2016年4月11日起結束交友中心服務。
Sad 😥 ⇒《Yahoo! Games #遊戲🎮》當中的Yahoo桌球是最受歡迎的一款。不過頁面目前已經改頭換面,找不回舊經典遊戲如麻雀及象棋等。
Angry 😡 ⇒《Yahoo! Fantasy Football #足球經理人大賽⚽》玩家需運用遊戲資金挑選球員,而球員於聯賽的表現將為玩家賺取積分。曾經提供英超、西甲以及意甲部分,但2014年推出手機版後,於下一賽季已不再提供有關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