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讀書無用議論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讀書無用議論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讀書無用議論文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們會引導別人怎麼看待自己。 如果你認為自己「病了」,或是周遭的人這麼看待你,那你的康復之路將會更為漫長、艱辛。 我們的感知也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型塑外在現實,改變我們的經驗,有時甚至影響實體身體。而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我們擁有選擇感知的能力。人類不像動物,我們可以選擇如何解讀經驗,藉此達到顯著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siuyuench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答案當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寫好議論文,關鍵是這3件事,你是否都做到。今集以2019 DSE題目「讀書無用論」示範,如何寫出5**文章。 ✅WhatsApp即時查詢: https://wa.me/85265886588 ✅直接網上報名: https://www.siuyuenchinese.com...
讀書無用議論文 在 一撇中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1 13:44:27
《江郎Style》 考評局早就江郎才盡,2019年想想別人被爆出係參考大陸南京中考。 題目如下:巴勒斯坦詩人達維什說:「當你做早餐時想想別人/別忘了餵鴿子……」因為這世界有你,有我,也有他(它)。請以「想想別人」為題,寫一篇作文。文體自選,不少於600字。 . 你覺得呢個係咪第一日既事? 不如睇睇...
-
讀書無用議論文 在 siuyuenchi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3-13 21:19:59答案當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寫好議論文,關鍵是這3件事,你是否都做到。今集以2019 DSE題目「讀書無用論」示範,如何寫出5**文章。
✅WhatsApp即時查詢:
https://wa.me/85265886588
✅直接網上報名:
https://www.siuyuenchinese.com/hkjy01/bk_18327876.html
✅參觀上課網站:
www.siuyuenchinese.com
課程推介:
(1)中六常規課程 首期$450 = 8小時 = 彩色筆記+贈書
(2)中四五常規課程 $450一期 = 6.5小時 = 厚裝筆記+贈書
(3)另有小五至小六、中一中二及中三等課程
▄▄▄▄ 全新網上補習形式 ▄▄▄▄
【 www.siuyuenchinese.com (上課網站) 】
【 65886588 WhatsApp (手機報名) 】
▄▄▄▄▄▄ 追蹤我們動向 ▄▄▄▄▄▄
✚ 網上補中文 www.siuyuenchinese.com
✚ WhatsApp報名 65886588
✚ Instagram:siuyuenchinese
✚ Youtube:siuyuenchin
✚ Facebook:蕭源中文
▶ (1) 隨時隨地 電腦 / IPad 24小時皆可上課
▶ (2) 每期$450約6-8小時 費用至抵 減輕負擔
▶ (3) 厚膠裝筆記 大量贈書 寄到屋企
▶ (4) 片段於2020年8月拍攝 內容至新 可多次翻睇
▄▄▄▄ 更多精彩片段 ▄▄▄▄
極速學識【始得西山宴遊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MJcwi3xqCQ
極速學識【六國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Ob91pDCtjE
極速學識【念奴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aWG4VbyNA0&t=170s
極速學識【師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TUeoBEBvB4
作文必用五星靚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k1eUY28m8&t=1s
作文入題7武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9u0rkD7VCw&t=12s
記敘文絕世好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31ueSLO-A&t=15s
寫議論文無例子點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jjVFlFCtZk&t=13s
12篇範文應該點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f6q1e9mR0g
作文可否「視乎情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7flZkymeEc
卷三聆聽注意事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aq-CoLnKww&t=1s
卷一閱讀卷應試策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8vyZKQPbQ&t=13s
又係五星作文靚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Nzdv8y99GY&t=7s
綜合卷格式千祈咪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YbCcJeBew4&t=1s
【外景:火炭大排檔食小菜 講「記敘文」寫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0py2RzvQeU
【外景:上水椒鹽豬柳雞蛋仔 講卷一最難題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BMZCyWsP_E
【外景:食炸物 教你作文例子的運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IBjzBpl8wY
【外景:食拉麵 教你作文扣題意識:何謂明扣、暗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oFz3bxmMs
【外景:瀑布蛋治 又關作文選題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M_-ONGaqmk
【卷一三式題、找答案的必殺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TIxIS3g_Wk
【網上補習課程外景拍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6XY7vNm2Gg
【40度高溫下的岳陽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3bAo492Gtg
【中文口試駛唔駛「界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Cl2T3pNlBE
【中文口試引用「古語」會唔會出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bnpovu3VWU
【考口試點先算成功「扣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tiJF6hInug
【十二篇範文駛唔駛背?點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N1nfOKS3Q8
【如何有效提升溫習效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45j4-3HqB4
讀書無用議論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會引導別人怎麼看待自己。
如果你認為自己「病了」,或是周遭的人這麼看待你,那你的康復之路將會更為漫長、艱辛。
我們的感知也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型塑外在現實,改變我們的經驗,有時甚至影響實體身體。而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我們擁有選擇感知的能力。人類不像動物,我們可以選擇如何解讀經驗,藉此達到顯著的超越。
摘錄自《#哈佛醫師教你喚醒自癒力》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自我」的作用,有點像濾鏡,帶著我們看到我們想看到的世界;有時旁人也會用這樣的濾鏡看著我們。換句話說,我們怎麼看待自己,也對旁人怎麼看我們,有些影響力。
這是我常常提到,要回到自己跟自己關係的理由之一。
很多朋友想要關係圓滿,但跟自己的關係不和諧,就相對不是那麼容易。也許相關不是那麼絕對,但細部去看人我之間交流互動的過程,便可以體驗到:我們如何跟自己說話,都可能向外展現在與他人的對話上。
祝願您,能投入感知世界,並且保持解讀、詮釋的彈性!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466001611099283
... ... ... ... ... ... ... ... ... ... ... ... ... ... ...
感知的力量
【文/ 傑佛瑞.雷迪格】
我在印第安那州的鄉下長大,我家四周都是廣袤的農地和無際的藍天,但我仍總感侷促,被嚴厲宗教家庭所設下的諸多限制與批判團團包圍。我日常穿著母親手縫的衣物,我們兄弟姊妹都是在家剪頭髮。我們操著鄉下口音,讀者大概會覺得落後又陌生,我們的口音比鄰居都還要明顯。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那時我七歲,站在教堂大廳裡,一個朋友對我說:「你爸講話像土包子。」我們明明都住在印第安那州極為窮困的一郡,但他居然覺得我爸(而不是他自己的爸爸)像個土包子。我們不應該在意這種事,不該在意自己的外表或最流行的衣服;我們只應關心有沒有被上帝接納。
當我發現真實世界遠大過父母口中的世界,比那個世界更寬廣、更美好,我知道自己無法再待在那個小而處處受限的範圍中。我也知道,如果我想要實現目標、追求高等教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甚至有朝一日成為醫師,我就必須做出改變。大學開學前,我換掉土氣的膠框眼鏡,戴上隱形眼鏡,「叛逆地」去找理髮師剪頭髮,然後買了時下流行的衣服。那個暖洋洋又帶著些許悶熱潮溼的九月,我走在中西部的校園裡時,我感受到驚人的差異。人們對我的想法完全不同了,這種感覺極為明顯。大家對我的態度由批判變為接納,他們以為我和他們一樣,而不是某種「異類」。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幾乎讓我喜極而泣,我知道自己內在和以前完全一樣,但他人的接納協助我逐漸重新認識自己。
所有人都是這樣,在真正的自己與外表之間總存在一段差距(有時甚至是很大的差距),了解到這一點對我很有幫助。這是不好過的童年的優點之一。
人們常以為在意別人的看法很膚淺。的確,了解自己真正的價值,不受別人左右很重要。不過在一定程度上,別人對你的觀感也很重要,這會影響你是否錄取工作或能否成功約心上人出去約會,甚至會影響你康復的能力。我們多少會受別人看法的影響,事實上,我們會引導別人怎麼看待自己。如果別人認為你生病或有殘缺,你很可能感到病懨懨或有缺陷,你會把我就是這樣的概念深深刻進DMN中。如果你認為自己「病了」,或是周遭的人這麼看待你,那你的康復之路將會更為漫長、艱辛。
我們已經看到信念、身體健康與治療三者緊密交纏的關係,也了解我們自己的個人感知會從根本形塑我們理解周遭世界的方式。比方說,兩個人可能肩並肩坐在中央公園裡,可是對於周遭的感知可能截然不同。有人可能會對永不間斷的繁忙交通感到焦慮,或是被頭頂上不時傳來的直升機螺旋槳噪音嚇到;走近的人看來都不懷好意──他們想幹嘛?而坐在這個人身旁的人則可能注意到別的事物:一位母親慈愛地為嬰兒車中的寶寶蓋上毯子;一對情侶牽著手,互訴衷曲,彷彿周遭沒有旁人;樹葉隨風飛散,在陽光中閃耀著紅色與金色。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假設這兩種天差地遠的感知在這兩人身上持續數年,你猜這對他們身體的化學與生物狀態有何影響?
感知甚至可能影響感官,影響你的味覺與聽覺。著名的麥格克效應(McGurk effect)是由麥格克於一九一六年首次發現,發表在題為「聽唇見音」(Hearing Lips and Seeing Voices)的論文中1,他發現我們的視覺常會大幅影響聽覺。這很有趣,你可以用手機或電腦查一查,你會找到一段影片,影片中的人會一直說:「巴、巴、巴」,接著換成「發、發、發」。當他變換發音時,「ㄈ」的音會相當明顯。不過,其實影片播放的聲音檔完全沒變,只是一直重複同樣的語音:巴、巴、巴,但因為我們看見說話者的嘴唇做出發ㄈ音的形狀,因此就聽見了ㄈ的音。我們不假思索地想像出ㄈ的音,聽起來俐落、清晰又確定無疑。
視覺盲點也是一樣的道理,在視神經與視網膜的交接處完全沒有錐狀細胞與桿狀細胞,但大腦會自動產生某種「銜接」影像,填補視覺的盲點,製造出連續無縫的視野。雖然看不到,但大腦會自動想像,你不會意識到大腦的這個動作。
研究發現,受試者如果以為施加疼痛的人是故意的,那受試者就會感覺更加疼痛。另一項關於疼痛的研究發現,你傷到自己的時候如果咒罵,那疼痛程度會降低。從這裡我們可以了解情緒對痛覺感知的影響:如果我們感覺被針對,那就更感疼痛;如果我們用言語堅決地對抗疼痛,那疼痛程度就會稍微降低。不過另一項研究更加顯露出感知的科學有多麼神奇:在同一間飯店工作的女傭被分為兩組,雙方的工作職責是一樣的,都包括「運動」,不過研究人員向其中一組說明,美國衛生署建議國民每天運動;但沒有對另一組做額外說明。研究結束後,第一組的女性明顯變得更健康,體重、腰臀比、身體質量指數(BMI)、標準化血壓等各個數值都顯著下降,而第二組受試者完全沒有變化。在這個案例中,「運動」有益健康的認知有改變身體的力量。
再舉一個很好的例子,我猜想我們多數人都不太想要變老,隨著老化,我們可能開始覺得自己變得破敗無用,可能只看見老化的缺點。這種負面心態雖然完全正常,但其實非常有害。哈佛大學教授艾倫.蘭格(Ellen Langer)和耶魯公衛學院教授貝卡.李維(Becca Levy)的研究發現,發自內心對於老化抱持正面的態度可以促進健康、延年益壽,效果甚至比運動或戒菸還好。此外,關於老化的負面想法還會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原理是什麼呢?研究人員發現,負面的自我知覺所產生的慢性壓力會消耗海馬迴,這是大腦中一個小型海馬狀的器官,負責記憶、情緒,甚至掌管心跳。
之前關於物理的段落已經討論過,我們的心靈不只是客觀外在現實的被動觀察者。觀察者效應顯示,我們的感知也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型塑外在現實,改變我們的經驗,有時甚至影響實體身體。而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我們擁有選擇感知的能力。人類不像動物,我們可以選擇如何解讀經驗,藉此達到顯著的超越。哲學家喬瓦尼.皮科.德拉.米蘭多拉(Giovanni Pico della Mirandolo)在文藝復興之初嚴肅地指出:我們不是神靈就是野獸,不是天使就是惡魔。我們可以看到正面的希望,也可能只看見缺失或令人恐懼的部分。你看待自己與疾病的方式,也可能為康復能力設下難以突破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可能開啟一條通往治療的意外途徑。
.
《#哈佛醫師教你喚醒自癒力》
為什麼有些人的病自己會好,其他人卻不行?哈佛醫院權威逾15年研究,解開啟動人體自癒力的4大關鍵,癌症、心臟病、糖尿病、憂鬱症……都可以不「藥」而癒!
博客來|https://reurl.cc/v1YQAe
金石堂|https://reurl.cc/4mKLOv
誠品|https://reurl.cc/Xk1Ab0
讀冊|https://reurl.cc/VXAYvY
皇冠文化集團
https://www.facebook.com/crownbook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讀書無用議論文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覺得夭壽
教育的再來講一篇,順便講講為何有這種感覺。該怎麼說呢,就先從翻轉教育開始好了,我算是被搞死的苦主之一。
翻轉之所以我反對,是因為這不合於現狀的教育體制,根本沒那麼多時間翻轉,除非你要能力分班,常態編班下翻轉教學非常痛苦,進度無比緩慢。現在的素養培育型教育看中家長平時的投入,要在學校推動素養教育,就得要放出夠多的資源,例如實驗室設備完整度,跟現在回歸的生科教育,工廠機具其不齊備,反正錢要夠多才可以,不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光憑簡單的勞作等級,帶不動多數學生前進。
這類教育通常倡導一種教學法,好像改變教法就會有很大的效果,第一線教師往往都不滿意,倒不是反對改革,而是跟現場不合,我最常聽到的就是,發明這套理論的教授自己下來教一年看看,不要都用講的。
我也認同,因為實際教過就知道,根本就不是你不願意改變,而是這個社會不要改變。家長不同意,學生不滿意,資源不足時間不夠,紙面行得通的計畫,實際上根本不行。
更直接的就是我之前說的,大家早就知道這些教法長怎樣了,而且早就做過了,就是沒有效才放棄。老老師都年輕過,大學長姐當年也都跟你一樣有衝勁,所謂的新作法都不新,舊酒換新瓶而已,只是不專業的,以及想要牟利的,會換個包裝去推銷而已。
翻轉施行的第二年,遇到一個學姊就講過,這套20年前就做過了,完全行不通。行不通的理由,還從學生素質、班級經營、大班小班、教師背景、教學能力、家長狀態…
欸兜,這種論述跟引證完整度,學姊你怎麼不寫論文發發?
「我又沒有要走學術界」
嗯,好吧。
他也順便告訴我,翻轉的整套要成功,需要很多要件配合,例如教學時間、課堂節數、學生人數,以及考試制度等等,不然就只是一個大型的賣教材跟補習發大財方案。
不是只有他一個,後來到另一間學校,遇到一個教務主任,他也說差不多的話。他甚至可以把誰跑去某個文化集團任職,去找某人推這個案子,以及哪個同學推銷給市長等等,全部發展脈絡都列出來。不過你想要他上節目去揭穿真相,就會立刻變成啥都不懂的笨老師,低調低調。
說白一點就是,很多事情你不處在那個產業,根本不會知道,教育界也是一樣。大多數看不起教師的人,我自己的經驗是,他們把自己求學的不愉快經驗投射上去,以及認為中小學教材不難,自己也大學以上,「怎麼會不懂」。
嘛,很多新的教學法,結果都是要第一線的學校,自己絞盡腦汁去設計勉強合用的流程,到最後與其說是教材,不如說都是依靠老師自己的魅力與能力去顧住整個班級。
唉
再舉一個例子,心智圖的教學,10年前我就知道這一套有人要開始推,學長還建議我拿去訓練學生,因為對於小學生要培養作筆記習慣,心智圖算是很活的辦法之一。但這要從國中生再開始就有點慢了,習慣已經養成,要人學新的不容易。不管哪一種輔助學習法,筆記跟合作學習法,都要培養訓練,不是看了就會。
但各位可以去翻翻,前幾年心智圖教學幾乎風靡一時,到今天還是有不少老師,應用在教學上面。但哪幾個學科最常用心智圖去教學?國文、社會科,數理科幾乎沒見過。這背後的理由很深,主因是教材跟現場的契合度,還有數理科本質並不適合,不分學生能力的普遍性學習。
數理科的問題喔,這講下去就要講古,大概要請黃武雄老師那一輩的,去解釋當年到底是哪個老統派學者,硬搬不合宜的系統回台灣。然後聽聽這幾個大統派學者的同學,敘述當年人家怎樣照抄照搬,輕鬆名利雙收。結果就是黨國餘孽的鍋,但幾十年過去,相信這套跟努力推的人也成了一大派系,即使知道這套有問題,也改不動數以萬計的盲信者,這難怪不能從源頭去除。
再說,怎麼從源頭去除?以結果論來說,台灣電子業可以養出那麼多願意爆肝的菁英工程師,這種幾近膝反射訓練的數理科教育,可說功不可沒。我講這個是因為我沒差,那些知道始末的主任、校長級以上人物,為了政治前途可是不會亂講,你得要夠熟,熟到不會出賣他,不然在外面繞來繞去,永遠不知道。
你也不要以為這是台灣特有亂象,美國一樣有,理工科為了滿足多元化招生(除了亞裔),硬是要理工科不要考太難的測驗,實質降低入學程度一樣。教授難道不知道這些人亂搞?知道啊,但自己飯碗重要,政治不正確的浪頭少踩。
也不要以為老師都不懂教育理論,的確平均來說都沒有很懂,老師的養成就跟我們當初念大學一樣,大部分都是得過且過,但至少有個基準在。可是10個老師裡面,一定有1、2個超級懂的,就跟你念大學時,系上總有幾個整天窩著讀書,原始分數你30他90的怪咖。
這些人出去執教後多年,理論實務兼備,只是不想跟你說而已。我們以為多棒的教材,最終都得要轉變成可行的教程,他比你強多了。再怎樣,你一個1天書都沒教過的,絕不可能比10年經驗的老師更會教,因為老師要顧的是全班,不是只有你。
每年老師都要遇到幾百個新生,不可能只在乎你家小孩。
每學期的課程就是那幾節,顧此失彼不見得是好現象。
一個有效的方案究竟顧到的是哪一種學生,占全部的比例夠多嗎。
這幾乎都是每一個第一線教師,最常碎念的問題,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他沒辦法。他不是不知道解決的辦法,只是他不在那個位子,所以選擇顧好自己班的學生就好。
很多你覺得只要這樣教就會很好的教學法,能適應的恐怕就是那幾個學生。你認為改了某個辦法就可以教好的,實際上要花數倍的時間。更多你感覺可行的方案,只是這階段可行,高中改了沒用要改國中,國中改了無用要改小學,小學改了得再等10年才能看到成果。
10年,都夠你政黨輪替2次,派系鬥爭下哪個辦法可以撐10年?再說,誰會承認現在學生的高素質,其實是你的政敵10年前開始鍛鍊的。
太多太多的狀態,並不是大家不知道,而是你不相信,你若覺得我講得沒道理,回頭去看這幾年覺青怎樣詆毀工業,心裡就要有底,本質上就是非專業的想要專業人士聽他話。比專業比不過就比政治,用政治力去硬扭到他們覺青想要的狀態,其中出現多少損失跟犧牲,都是必要而且跟自己無關。
別鬧了,就算這種大方向是正確的,遇到像是教育業這種,全國十萬從業人員,你是要怎樣一次扭過去?換了部長局長不理你,換了局長校長不理你,換了校長老師不理你,老師不理你就想要把全部的老師都換掉,結果做不到。
因為這些支持強力改革的人,大多出身中產階級,自己家人親戚就有老師,說的一口舊時代的教師都該去死,自己家的就絕對不是被淘汰的對象,幾乎講到後面都是部分處理,或乾脆切割時間不處理,更厲害的就是提一個自己人不會被處理,但可以處理其他人的奇怪條件。拿出這種根本情緒抒發,於事無補的就自己事論事,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教育界的這麼多年來的心得就是,只有微小的改變,然後期待幼苗茁壯。教師自比農夫,但實際上務的田不是整片小麥或整片玉米,而是每年都有新的田,每一塊田裡面都種滿幾十種不同品種的作物,而你手上的農藥、灑水器、肥料,全部都均一化。
要農夫顧好一塊田裡面幾十種不同作物,只能一小區一小區逐一處理,接著天就黑了。還看不懂難度在那的,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堅持改了灑水器,換了新品種肥料,就可以一次撒下去,全部都長的又高又壯,我也是算了,隨便你。
想要改變教育界的年輕老師,或是我那幾個有心的政治業朋友們,多去接觸很多個老老師吧,不要先認定每一個都是只想領高額退休金的死老頭,我也不否認這種人不少。
汲取失敗的經驗,才是準備下一次成功的捷徑。我們知道當今唯一保證有效,又能兼顧常態編班的普遍性教學法,就只有「耐煩耗精神花時間跟孩子搏下去」。
讀書無用議論文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憑迷思:學位商品化與學術廉價化
汪志雄/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美國芝加哥)
國民黨高雄市長補選參選人李眉蓁的碩士論文傳抄襲,也引發社會各界對碩士在職專班的質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人對文憑有著不切實際的期待、幻想與迷思。所以政治人物起心動念,有了一點點權勢,就要想方設法,拿一個學位沽名釣譽。下焉者,砸錢買學位,用假論文行騙。上焉者,買通指導教授,東抄西湊,輕鬆過關。
這種病態的學術倫理,因著虛偽政客的推波助瀾,成為台灣高教的顯學。一些大學刻意巴結,自甘淪為「洗學歷」的工具學店,某些系所成為特定政客的「垃圾回收」中心,一傳十,十傳百,拉出一大串政教勾結的腐爛臭粽。
這種大學、這種系所、這種教授,跟在外面賣的有什麼差別?當學位成為一種商品,台灣現在最不值錢的,就是讀書人,最沒有價值的,就是高等教育的學位文憑。
不過學術廉價化,舉世皆然。我每天一早到辦公室,打開電郵,就要清除許多「學術蟑螂」的論文演講與期刊邀約。為什麼稱之為「學術蟑螂」呢?因為這些會議與期刊,美其名是學術演講與論文邀約,其實都是賺錢的巧門。
這些主辦人看準了有人需要消化研究預算與升等,但是論文卻投不進正式的學術會議與科學期刊,就做起生意來。找一個熱門的觀光景點,訂一個觀光旅館的會議室,就可以辦一個所謂的「國際學術會議」,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國際學術期刊」。
這些會議或期刊,只要有人花錢去參加或付費投稿,什麼阿貓阿狗的論文都可以上去發表或刊登。到年度寫升等報告的時候,這些不入流的學術論文都可以按表造列。既可以消化預算、深度旅遊,又可以作為升等考績,真是一舉數得。
這些會議通常只有十幾廿個人,大部分與會學者都來自第三世界或開發中國家。反正就是我的論文唸給你聽,你的論文唸給我聽,唸完就各自安排旅遊或自由行。
有一回,一個朋友從台灣到芝加哥參加會議,我到旅館接他去吃飯,結果一問之下,就是這種「學術蟑螂」辦的會議。他事先不知情,晚餐時一直破口大罵。可見不管有心或無意,這絕對是一門好生意。
近年來,台灣教授升等論文造假時有所聞,世界知名大學販賣學位也層出不窮。這兩天,國民黨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涉入論文抄襲風波,公開認錯道歉。前陣子,蔡英文的博士論文也鬧得沸沸揚揚,升等論文列為機密。看來這年頭,學術跟良心真的是愈來愈不值錢了!
不過相較於民進黨全黨上下,全力護航,國民黨則是努力切割,事不關己。果然兩黨都是正常表現,水準發揮。一個是土匪流氓,寡廉鮮恥,一個是無用書生,薄情寡義,都是剛剛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