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護理紀錄書寫原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護理紀錄書寫原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護理紀錄書寫原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護理紀錄書寫原則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462的網紅薰鮭魚的採訪手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有點意外那麼多人對寶寶的科普知識有興趣,我一樣記錄我的~自己一面做功課,也讓有興趣或沒空看影片的人能快速抓到重點。(🔽第一集的紀錄請見下面那篇🔽) Netflix《Babies》第二集主題為「初嚐食物」(First Food),其實重點不在副食品,篇幅較多在講母乳的生理意義與功能,及食物這件事如何...

  • 護理紀錄書寫原則 在 薰鮭魚的採訪手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02 18:27:08
    有 55 人按讚

    有點意外那麼多人對寶寶的科普知識有興趣,我一樣記錄我的~自己一面做功課,也讓有興趣或沒空看影片的人能快速抓到重點。(🔽第一集的紀錄請見下面那篇🔽)

    Netflix《Babies》第二集主題為「初嚐食物」(First Food),其實重點不在副食品,篇幅較多在講母乳的生理意義與功能,及食物這件事如何形塑嬰兒世界的「文化」。

    問題意識一樣蠻小但貼近身為爸媽所好奇的(至少我是這樣啦):
    🔺養分如何影響嬰兒的一生?
    🔺媽媽如何透過哺乳養育、保護和教養後代?
    🔺母乳的成份有什麼不一樣?

    在分娩之前,我對母乳都是很無知的,只是單純知道它營養、對寶寶好,卻很膚淺地認為乳房大小會影響分泌量,事實是完全無關阿哈哈鬆了一口氣 😂!

    直到生產完四小時,寶寶被抱上來,便自己張嘴含住乳頭吸吮,爾後滿足睡去的那刻,我猶如打開活體百科,嘖嘖稱奇人體的奧妙和新生兒的本事,這一切對我這個健康教育和生物很差的人來說,真的太魔幻。前陣子才在個人臉書寫下親餵至今七個月的心得,看完第二集,要為自己和所有母乳媽媽鼓掌,真的做了一件很棒的事呢👏🏻!但我也知道,很多原因會使得媽媽無法順利親餵,例如寶寶不喜歡吸乳頭、奶量不夠、沒時間擠奶、難以克服心理因素等,不用挫折,這集也有告訴你,這就是為什麼有親近母乳成分的配方奶粉出現。

    實證研究幾點有趣發現:

    ①母乳是個人化的!是量身打造的!

    科學家證實媽媽會根據寶寶的性別,分泌不同生理配方的奶水。來,請對著自己乳房拍拍手。甚至,媽媽為兒子、女兒提供的母乳成分是不同的,例如,為兒子提供的母乳更濃、能量密度更高,給女兒的母乳則是鈣磷較高,有益骨骼發展,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女娃大多骨骼發育得比男娃早,因為雌性比雄性更快成年。科學家也發現,第一胎是雌性的話,會讓第一次和第二次哺乳期的奶水增加,乳腺可以製造更多奶水。

    不只如此,之前看過一篇文獻,在講母乳的神奇「療效」,這支影片也再度證實,母乳還能對症下藥。

    「母乳是反映嬰兒需求的生理對話管道。」

    也就是說,媽媽的身體能感應到嬰兒有不舒服或正在對抗疾病,此時,媽媽的免疫系統會加強製造抗體,透過哺乳的行為傳給寶寶,協助寶寶對抗病毒、細菌等。這也是為什麼母乳寶寶普遍比較健康。哺乳這件事不只是提供食物,還有保護、教養的意義。

    ②母乳就是你的生活魔鏡

    母乳會反應媽媽的生活經歷,例如吃了什麼食物、心情、睡眠、環境等,這很多人都略知一二。但這集沒有解釋到的是,媽媽吃的食物成分,究竟會以多少濃度哺餵給寶寶?這點應該是一些家庭的衝突點,到底能不能喝咖啡?能不能吃感冒藥?能不能吃加酒的薑母鴨?能不能吃辣?

    從懷孕開始到哺乳期,是我有生以來感冒頻率最高的時期,幾個醫生對於能不能吃藥都有不同論點,我想,就是找出妳相信,而且相信得愉快、踏實的那個就好,接下來就不要擔憂太多了!

    我個人是秉持「不要太超過為前提,媽媽心情至上」的原則。之前工作的關係,我對於食物營養有些涉略,自然不會讓自己亂吃,其實也跟這支影片的發現不謀而合:心情好,吃得好,奶的量和品質都會較佳!

    至今七個多月,我的奶量都還保持著,親餵之外,冰箱大多有超過2000ml的庫存,我餵得開心,寶寶也頭好壯壯(之後可能會分享一篇自己的發奶方法~)。朋友知道我是個鮮奶茶成癮者,最常問的就是「妳現在還喝奶茶嗎?」我還真的從懷孕第一天喝到今天,連生完當天也在喝,那時護理師只跟我說:「喝阿!why not!妳自己心裡有把尺,其他的就是心情好最重要!」

    看到這裡,別以為這些跟爸爸都沒什麼關係,在育兒、哺乳路上,隊友永遠都是成敗的關鍵!如果爸爸願意理解這些資料,我相信對夫妻關係會很有幫助的。你不能給奶,但你可以給媽媽好心情和支柱,分擔哺乳以外的很多事,進而促成寶寶的發展,是無名英雄的概念哪💪

    ③別再拿貓狗會害小孩氣喘這點藉機拋棄寵物!

    阿水先生與藍子小姐胖歸胖,還是有點用處。聽過太多例子,家中老人家指指點點,說寵物會害小孩生病,要送人或丟掉,拜託!相關文獻早就出土很多年啦!不願意讀的話,快拿這支影片給他們看!

    微生物是世界最古老的生物系統,研究證實,家中有寵物的話,能建構更多樣的微生物環境,避免幼兒在童年時罹患氣喘等免疫系統疾病的機率。

    倒不是說寵物很髒,而是家中有寵物確實會改變嬰兒的微生物條件,能提供更多種類的細菌。反之,無寵物、過於乾淨的無菌環境,對嬰兒的健康毫無幫助。雖然這個論述有些違背直覺,許多父母的確該慢慢接受。就跟腸道、人體一樣呀,不會只有好菌存在,維繫菌落環境平衡,才是促進健康的一步。

    ④為什麼要吃副食品?幾個月要開始吃?

    台灣多數的衛教建議寶寶從四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主要是希望為他們補充鐵質和其他微量營養素。有些學派認為四個月太早了,建議推遲到六個月,這不是這支影片要探討的內容,影片要強調的是「缺鐵」之於寶寶的影響性。

    研究發現,鐵跟神經發育息息相關,缺鐵的嬰兒,對母親和陌生人的聲音反應沒有分別,缺鐵組的大腦海馬迴,會因為缺鐵而無法正常運作。

    然而,寶寶六個月前所需的鐵質多半來自媽媽產前的儲備,因此,教授建議寶寶六個月後從肉類、魚類、深色蔬菜等食物多元攝取鐵質。

    不只鐵質,微量金屬如鋅、碘、鈣、磷等營養,都攸關腦部發育,甚至是「大腦的基礎、塑造性格的因素。」片中的教授說:「如果能解決這樣微量營養不足的問題,全球人類的智商可以提高十分左右。」

    這我就不知道了啦,凡事過與不及,不要矯枉過正了~當天才也不見得開心啊~

    總之,我們平常吃什麼、如何分享食物、如何準備或烹調食物,構成人類文化的核心,當寶寶開始可以吃這些食物了,也代表他長大了一些,成為這個家庭的一份子,能一起上餐桌啦!這對父母和寶寶來說,無疑都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

    (圖片來源:網路)

    #薰鮭魚親子丼

  • 護理紀錄書寫原則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11-25 07:52:03
    有 35 人按讚


    最近,不知怎的,藥罐子經常會遇到這個情況……

    〈藥罐子藥房事件簿:雙氯芬酸鈉事件〉

    一個早上,藥房迎來了一對銀髮夫婦,其中,女的跟藥罐子遞上一張寫著「雙氯芬酸鈉」的四方形備忘紙,問藥房有沒有這種藥。

    首先,不妨強調一下,其他地方、其他學科,藥罐子不知道,但是,在香港,不管是醫科、藥劑系,還是護理系,在教學上,裡面絕大部分的課程,授課語言,主要是以英文為主的。

    其實,不難想像,在使用上,沒有人會否認,相較其他語言而言,英文是其中一種主要的世界語言,國際通用,使用度較大,覆蓋率較廣,在溝通上,一般較方便,較適合於醫學界這種需要跨國、跨境合作的專業。

    各位看倌,看到這裡,可能會說:

    「唉呀!藥罐子,這個世界,有一種東西,稱為翻譯。只要搜尋一下相關的網站,就算是其他語言,不就是可以解決溝通上的問題嗎?」

    對,的確,翻譯,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解決言語不通的問題。不然的話,要翻譯員做什麼?

    問題是,就算是翻譯,在功能上,還是會存在一定的盲點,在使用上,還是會存在一定的限制。

    這話怎麼解?

    實際上,就算是翻譯,不同的地方,還是可能會衍生出不同的譯名,不是嗎?看一看,單是「Gundam」這個詞語,便可以翻譯成為「高達」「鋼彈」兩個中文譯名。
    還有,一個中文字,平均多達十多個筆畫,但是,一個英文字,平均只有十多個英文字母,所以,在書寫上,相較中文而言,英文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方便、快捷,不是嗎?

    不然的話,藥罐子直接問好了:

    同一份試卷,哪一科,寫字會較累?中文科?還是英文科?

    同一篇作文,哪一科,字數會較多?中文科?還是英文科?

    就算是醫療服務步向電子化的現代,鍵盤取代紙筆,打字取代寫字,不管是倉頡,還是速成,打英文往往就是較中文來的快!

    所以,對於一些經常需要書寫醫療紀錄(俗稱「牌板」)的醫護人員而言,動輒數千字、數十頁,基於使用上的考量,在一般的情況下,英文自然是一個較理想的選項。
    這就是說,在香港這個中西薈萃的地方裡,至少,在醫學界,英文還是一種主要的溝通語言。

    實際上,除非多看多聽、多寫多用,否則,除了一些常用的藥名外,例如亞士匹靈(Aspirin)、青霉素(Penicillin),說真的,藥罐子真的未必能夠立刻看的懂這些中文藥名,當然,一些藥房可能會存放一些相關的參考書,方便進行中英對照,而且,除了翻譯,這個世界,還有一種東西,稱為網絡,只要上網搜尋一下的話,假以時日,還是可以知道它們的真正身分的,所以,基本上,問題不大。

    但是,還是這一句話:不同的地方,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譯名。所以,還是可能會出現偏差。

    實際上,當藥罐子看到這個備忘紙的時候,心裡便已經知道,這應該是指「Diclofenac」這種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各位看倌,看到這裡,可能會詫異:

    「嘩!藥罐子,剛剛不是說看不懂中文嗎?現在,為什麼你會這麼快便知道呢?」
    藥罐子實在不想誤導各位親愛的看倌,其實,這絕對不是因為藥罐子懂得翻譯,只是……因為這張備忘紙,除了「雙氯芬酸鈉」五個字外,還有其他字。
    正確一點說,這張備忘紙,是寫著「雙氯芬酸鈉1%藥膏」的。

    當然,單是這些字,還是不能提供足夠的線索,推斷這種藥的身分,還需要……

    「唔……你們為什麼要買這種藥膏呢?」

    女的回答道:

    「哦……沒什麼……最近,肌肉有點痠痛,便買來塗一塗吧!」

    哦……根據消息人士透露,原來,這是一種止痛藥膏,這樣,便容易多了。

    姑且不說其他藥,單是止痛藥膏,除了冬青膏外,基本上,離不開Diclofenac、Ibuprofen、Ketoprofen、Piroxicam四種。

    實際上,根據這些線索,我們可以推測以下三點:

    第一,在劑量上,這四種藥,常用劑量,分別是Diclofenac(1%)、Piroxicam(0.5-1%)、Ibuprofen(5-10%)、Ketoprofen(2.5%)。所以,如果是1%的話,便可能是Diclofenac、Piroxicam兩種。

    第二,「雙氯芬酸鈉」的「鈉(Sodium)」,便應該代表一種鈉鹽,如果是鈉鹽的話,便應該是Diclofenac。因為,在調配上,大部分的Diclofenac大多會跟鈉結合,成為一種化學鹽,作為載體。

    第三,在字首上,「Di-」是指「二」的意思,跟「雙氯芬酸」這個名字吻合。
    根據這些推理,藥罐子絕對有理由相信,這應該是指Diclofenac。
    當然,基於「疑點利益歸於被告」的大原則下,還是需要上網查證一下,確認清楚,方能作準。

    最後,藥罐子強調,這一次,自己只是僥倖猜中而已,純粹是因為這類藥沒有太多選擇,所以,較容易推理。如果是其他藥物的話,便很難說了。
    當然,實際上,相較英文藥名而言,拿中文藥名問藥,並不是不行,只是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沒有這麼方便而已。

    所以,最理想的做法,還是英文藥名。

    但是,各位看倌,可能會問:

    「唉呀!藥罐子,你是讀藥的,看慣英文,當然說的輕鬆。人家就是看不慣這些英文生字(俗稱「雞腸」),才會寫中文嘛!再說,萬一抄英文的時候,抄漏了、抄錯了,怎麼辦?」

    對!怎麼辦?

    誠然,的確有這個可能性。其實,如果不肯定自己有沒有抄錯的話,藥罐子便建議,倒不如不要抄:如果是實物的話,便乾脆拿著這藥物的包裝盒、說明書……什麼都可以,總之,有這個藥的名字,便是了。如果沒有實物的話,看到這個字的時候,便乾脆用手機拍下來,這樣,不是很方便嗎?

  • 護理紀錄書寫原則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6-06 07:51:36
    有 35 人按讚


    〈藥罐子藥房事件簿:雙氯芬酸鈉事件〉

    一個早上,藥房迎來了一對銀髮夫婦,其中,女的跟藥罐子遞上一張寫著「雙氯芬酸鈉」的四方形備忘紙,問藥房有沒有這種藥。

    首先,不妨強調一下,其他地方、其他學科,藥罐子不知道,但是,在香港,不管是醫科、藥劑系,還是護理系,在教學上,裡面絕大部分的課程,授課語言,主要是以英文為主的。

    其實,不難想像,在使用上,沒有人會否認,相較其他語言而言,英文是其中一種主要的世界語言,國際通用,使用度較大,覆蓋率較廣,在溝通上,一般較方便,較適合於醫學界這種需要跨國、跨境合作的專業。

    各位看倌,看到這裡,可能會說:

    「唉呀!藥罐子,這個世界,有一種東西,稱為翻譯。只要搜尋一下相關的網站,就算是其他語言,不就是可以解決溝通上的問題嗎?」

    對,的確,翻譯,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解決言語不通的問題。不然的話,要翻譯員做什麼?

    問題是,就算是翻譯,在功能上,還是會存在一定的盲點,在使用上,還是會存在一定的限制。

    這話怎麼解?

    實際上,就算是翻譯,不同的地方,還是可能會衍生出不同的譯名,不是嗎?看一看,單是「Gundam」這個詞語,便可以翻譯成為「高達」「鋼彈」兩個中文譯名。
    還有,一個中文字,平均多達十多個筆畫,但是,一個英文字,平均只有十多個英文字母,所以,在書寫上,相較中文而言,英文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方便、快捷,不是嗎?

    不然的話,藥罐子直接問好了:

    同一份試卷,哪一科,寫字會較累?中文科?還是英文科?

    同一篇作文,哪一科,字數會較多?中文科?還是英文科?

    就算是醫療服務步向電子化的現代,鍵盤取代紙筆,打字取代寫字,不管是倉頡,還是速成,打英文往往就是較中文來的快!

    所以,對於一些經常需要書寫醫療紀錄(俗稱「牌板」)的醫護人員而言,動輒數千字、數十頁,基於使用上的考量,在一般的情況下,英文自然是一個較理想的選項。
    這就是說,在香港這個中西薈萃的地方裡,至少,在醫學界,英文還是一種主要的溝通語言。

    實際上,除非多看多聽、多寫多用,否則,除了一些常用的藥名外,例如亞士匹靈(Aspirin)、青霉素(Penicillin),說真的,藥罐子真的未必能夠立刻看的懂這些中文藥名,當然,一些藥房可能會存放一些相關的參考書,方便進行中英對照,而且,除了翻譯,這個世界,還有一種東西,稱為網絡,只要上網搜尋一下的話,假以時日,還是可以知道它們的真正身分的,所以,基本上,問題不大。

    但是,還是這一句話:不同的地方,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譯名。所以,還是可能會出現偏差。

    實際上,當藥罐子看到這個備忘紙的時候,心裡便已經知道,這應該是指「Diclofenac」這種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各位看倌,看到這裡,可能會詫異:

    「嘩!藥罐子,剛剛不是說看不懂中文嗎?現在,為什麼你會這麼快便知道呢?」

    藥罐子實在不想誤導各位親愛的看倌,其實,這絕對不是因為藥罐子懂得翻譯,只是……因為這張備忘紙,除了「雙氯芬酸鈉」五個字外,還有其他字。

    正確一點說,這張備忘紙,是寫著「雙氯芬酸鈉1%藥膏」的。

    當然,單是這些字,還是不能提供足夠的線索,推斷這種藥的身分,還需要……

    「唔……你們為什麼要買這種藥膏呢?」

    女的回答道:

    「哦……沒什麼……最近,肌肉有點痠痛,便買來塗一塗吧!」

    哦……根據消息人士透露,原來,這是一種止痛藥膏,這樣,便容易多了。

    姑且不說其他藥,單是止痛藥膏,除了冬青膏外,基本上,離不開Diclofenac、Ibuprofen、Ketoprofen、Piroxicam四種。

    實際上,根據這些線索,我們可以推測以下三點:

    第一,在劑量上,這四種藥,常用劑量,分別是Diclofenac(1%)、Piroxicam(0.5-1%)、Ibuprofen(5-10%)、Ketoprofen(2.5%)。所以,如果是1%的話,便可能是Diclofenac、Piroxicam兩種。

    第二,「雙氯芬酸鈉」的「鈉(Sodium)」,便應該代表一種鈉鹽,如果是鈉鹽的話,便應該是Diclofenac。因為,在調配上,大部分的Diclofenac大多會跟鈉結合,成為一種化學鹽,作為載體。

    第三,在字首上,「Di-」是指「二」的意思,跟「雙氯芬酸」這個名字吻合。

    根據這些推理,藥罐子絕對有理由相信,這應該是指Diclofenac。

    當然,基於「疑點利益歸於被告」的大原則下,還是需要上網查證一下,確認清楚,方能作準。

    最後,藥罐子強調,這一次,自己只是僥倖猜中而已,純粹是因為這類藥沒有太多選擇,所以,較容易推理。如果是其他藥物的話,便很難說了。

    當然,實際上,相較英文藥名而言,拿中文藥名問藥,並不是不行,只是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沒有這麼方便而已。

    所以,最理想的做法,還是英文藥名。

    但是,各位看倌,可能會問:

    「唉呀!藥罐子,你是讀藥的,看慣英文,當然說的輕鬆。人家就是看不慣這些英文生字(俗稱「雞腸」),才會寫中文嘛!再說,萬一抄英文的時候,抄漏了、抄錯了,怎麼辦?」

    對!怎麼辦?

    誠然,的確有這個可能性。其實,如果不肯定自己有沒有抄錯的話,藥罐子便建議,倒不如不要抄:如果是實物的話,便乾脆拿著這藥物的包裝盒、說明書……什麼都可以,總之,有這個藥的名字,便是了。如果沒有實物的話,看到這個字的時候,便乾脆用手機拍下來,這樣,不是很方便嗎?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