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譴責注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譴責注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譴責注音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昨晚沒睡好,大概睡了四個小時吧。 然後一整天在兩個小孩的網課之間跑來跑去⋯⋯好希望可以統一一個平台和頻道,然後交作業也統一一個孩子可以熟悉了就自己操作的方式,否則我就是要隨時在旁邊陪課啊! 清晨才睡早上就起來的我簡直要昏迷,還要克制自己不要對一題要問三遍的小孩發脾氣⋯⋯ 舉個例子,因為數學作業...
譴責注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晚沒睡好,大概睡了四個小時吧。
然後一整天在兩個小孩的網課之間跑來跑去⋯⋯好希望可以統一一個平台和頻道,然後交作業也統一一個孩子可以熟悉了就自己操作的方式,否則我就是要隨時在旁邊陪課啊!
清晨才睡早上就起來的我簡直要昏迷,還要克制自己不要對一題要問三遍的小孩發脾氣⋯⋯
舉個例子,因為數學作業是用google表單繳交的,然後上面沒有注音,小一沒辦法完全看懂題目,所以我就是坐在旁邊一題一題念
「蝴蝶二十隻,蜻蜓比蝴蝶多五隻,請問蜻蜓有幾隻?」
翔:「妳說什麼?」
「我說蝴蝶二十隻,蜻蜓比蝴蝶多五隻,請問蜻蜓有幾隻?」
翔:「等一下等下,再說一遍。」
「蝴蝶二十隻,蜻蜓比蝴蝶多五隻,請問蜻蜓有幾隻!!」
翔:「⋯⋯⋯蜻蜓嗎?」
「你到底有沒有在聽!」
大概就是這樣,所以雖然他很快學會移動游標去按下答案之類的,但題目沒有注音,我就是要坐在旁邊當那台錄音機(而且是會生氣的錄音機😮💨⋯⋯)
然後老師在yt上的影片也會有不同頻道的,所以雖然他學會了自己看固定頻道找今天的上課影片,但時不時我還是得替他搜尋(不能直接手機投頻因為我手機工作要用)
而且老師還會有臨時的PDF檔或音檔需要下載,那個都公佈在家長群組,他就更不可能自己操作了。
同時還有一個幼幼班上的是線上直播的網課(為了讓她跟老師同學有點互動),所以時間就被綁在那裡,幼幼班我就更要在旁邊聽老師的指示,陪她做美勞,或者幫她把視窗放大縮小釘選之類⋯⋯
我筆電開給妹妹上課,電視給哥哥上課,自己在廚房準備午餐和晚餐的備料,(沒辦法因為我也沒能做自己的事,也不能休息放空,不如做家務)然後豎起耳朵隨時聽老師的指示和小孩的呼喚⋯⋯
感覺一直在三個點走來走去,午餐弄好了他們先吃,我善後一下亂七八糟的客廳,改作業,拍照上傳,準備他們美勞課的材料。收拾他們吃完飯後油膩的地板和桌子,等到我要吃時已經三點了⋯⋯
然後一整天他們都會一直媽媽媽媽叫個不停⋯⋯不管有沒有網課,我深深感覺到孩子把所有這個階段所需要的社交需求都壓在我一個人身上(當然還有他們彼此身上)的困難度,就算把標準降到最低(作業有交、課有上、飯有吃)一整天還是被塞得滿滿滿⋯⋯
然後沒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媽媽友說上廁所的時候被小孩在門外要求「陪我玩故事接龍!」
但人要有一點點最起碼的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才能夠紓解身在人群中的壓力,我覺得這是現在的生活裡最難達成的一點。
就算有心情低落的事情也沒辦法不管不顧兩個小孩好好的沉澱心情,也只能非己所願地讓他們看到一臉鬱悶,問話也很沒有耐性回答的媽媽⋯⋯
哎呀寫到最後好像要開始譴責自己的抗壓性時就要小心了。
這是媽媽總是陷入自責的陷阱。
已經那麼忙累了偶爾也就怪一下時不我予,不要什麼都責備自己吧!
總之,明天又是打仗般的一天!
但睡前看兩個小孩調皮搗蛋的照片時還是會想,我應該做得還不錯吧,看他們多開心啊~給自己一點點讚美鼓勵吧!
譴責注音 在 小花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聽說要每一天都有固定發文,才能夠保持一定的熱度。
但想想,連飲料都要放在保溫瓶裡面才能保持溫度,更何況是臉書上的熱度呢?
還是小花媽可以把粉蝨都裝進保溫瓶裡面?嘿嘿嘿嘿
真是驚悚。
說到驚悚,小花媽以前超愛看的就是驚悚文學。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可以降溫少開冷氣(開玩笑的)。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很多驚悚小說,其實就是把人最內心的擔憂恐懼寫出來,所以,看驚悚文學,可以看到人內心的真正憂慮。
比方,最簡單的像是鏡子的反射,可能會照到不想要看到的東西(例如臉上的細紋QQ)。或是高起來的床腳,可能會藏進不想要看到的生物(例如說蟑螂或是人之類囧rz)。
但是,說到底,鬼還是比人來得可愛。因此,驚悚文學最讚的,就是寫「人」寫得讓人發毛。
除了之前大推,小花媽的大愛,崑崙大大的《獻給殺人魔的居家清潔指南》以外,他的第二部《不能讓老師發現的霸凌日記》,講述的校園霸凌,更是每個人求學時期,痛苦成長的回憶。
很多人會想說,校園霸凌,有那麼嚴重嗎?不就只是小孩子的打打鬧鬧。
但那是對於校園霸凌以及其產生的後續效應的輕視,所導致而成的想法。
真正的校園霸凌,是相當殘酷,可以摧毀一個人,甚至奪去他們的性命。
尤其,是關於性傾向的霸凌,關於家境的霸凌,都是由上而下,再由下平行而來的霸凌。因此,他帶著更多道德性的譴責以及社會性的約束,讓被霸凌者,很多時候,以為是自己的問題而深陷鬱鬱。
在小花媽國小的時候,因為深知讀書對於弱勢階級的重要性,而認真名列前茅。二年級的時候,媽媽買了一支很貴的搖搖自動鉛筆給我。那支筆的筆芯要另外買一支補充的那種,一支一百多塊錢,對當時的小學生來說,是個高級貨。
然而,班上一名家境富裕的同學,也擁有相同的筆,筆的顏色截然不同。
有天,他的筆不見了,他說是小花媽偷的,老師沒有多問什麼,只是把小花媽叫進他的辦公室,說是給小花媽留點顏面,所以,私下告知,叫小花媽不要因為家裡窮就偷東西。任憑小花媽如何辯解也沒有用,「還」筆的同時,尊嚴也消失了。
縱使,沒過幾天,同學找到他的筆了,但小花媽的尊嚴,卻找不回來了。而且,後來有意無意,老師把這樣的事情散播出去,班上的同學也會藉此嘲笑之。
痛苦嗎?痛苦。
小花媽人生第一封遺書,是夾雜著注音寫完的,就在二升三的暑假。
直到今日,身邊有人遺失東西時,小花媽都會在心裡祈禱著,不要在牽連其中了。這樣的痛苦,這樣的傷害,長存於心。
而小花媽的身邊,也多的是因為性傾向或是性別特質,被欺負霸凌的同學。
上廁所時被倒水,東西被偷,課本被丟到樓下,進教室被板擦丟,比比皆是。
而且,老師默許,校園默許,社會默許,變本加厲。
在上課的時候,老師也會說出類似「像個男生一點」、「娘娘腔」、「男人婆」之類的文字,讓學生得以學習模仿。
所以,小時候,小花媽在家裡,都會要求弟弟不要表現得太娘,不然會被欺負。
就是這麼嚴重。
這些東西都是可以預防的,真正的關鍵,就是教育。在教育的過程中,在課本裡頭,真正的文以載道,真正的翻身,是要讓每個學生從小就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族群,有相當多的不得已,我們唯一讓世界變得更好的關鍵,就是了解、同理、包容,然後,不再讓這些事情,變成特殊事項。
只有從小就教起,從老師做起,從社會擔起,才能讓校園霸凌,越來越少,越來越輕微。
長大這件事情,不是打手遊,睡了一覺,血條就會自己補滿拉!
最驚悚的是,有這樣想法的人,比大家想像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