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許軼身高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許軼身高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許軼身高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347的網紅費歐娜的廚藝之旅- Fiona's world of gourme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酒瓶軼事 義式酒瓶 閩南俗語『黑矸仔裝豆油』,意思是黑罐子裝醬油-讓人摸不透看不出來,但在葡萄酒的世界,酒瓶裝載的不只是酒,而是背後的釀酒文化,甚至能令你猜出葡萄品種、作法及風格。就讓費歐娜帶你破解酒瓶密碼吧!🍷🍾🍇 Bordelaise: 波爾多瓶,市面上最常見、脖子與高肩膀成垂直角度,瓶身高...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建立起巨大帝國的大王。匈人之王阿提拉。 匈奴的後裔,匈人族的戰士和王。 稱霸了涵蓋西亞至俄羅斯、東歐、高盧地區, 擁有遼闊版圖的五世紀大英雄。 據說她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身高/體重:160cm.48kg 出處:史實 地域:中亞~歐洲 屬性:混沌.善 性別:女性 自出生以來就熱愛著軍神瑪爾斯...
許軼身高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9 13:42:23
《#RBG:#不恐龍大法官》一位真正的超級英雄 (8.2/10) ⠀⠀⠀⠀ (Part1)———————以下有雷—————— ⠀⠀⠀⠀ 《RBG:不恐龍大法官》是一部美國紀錄片,由茱莉·寇恩、貝西·韋斯特執導,劇情講述現今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中年紀最長、最家喻戶曉的大法官,人稱RBG露絲·拜德·金斯伯格...
-
許軼身高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9-18 00:00:03建立起巨大帝國的大王。匈人之王阿提拉。
匈奴的後裔,匈人族的戰士和王。
稱霸了涵蓋西亞至俄羅斯、東歐、高盧地區,
擁有遼闊版圖的五世紀大英雄。
據說她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身高/體重:160cm.48kg
出處:史實
地域:中亞~歐洲
屬性:混沌.善 性別:女性
自出生以來就熱愛著軍神瑪爾斯(阿瑞斯)。
直覺敏銳,在面對各種場合
都能維持理性,正面面對困難。擁有極高自尊心的戰士。
有著總會令人感受到些許「空虛」的要素。
戰鬥時能冷靜而正確地把握狀況,
化為冷酷無情執行殺戮的戰鬥機械。
純粹的『戰鬥王』。
相比戰場上的武勳,其統治卻並不成功,
自己死後,帝國迅速瓦解消失。
然而,代表著畏懼與恐怖的「阿提拉」之名,
直到現代仍停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軍神之劍』
階級:A 種類:對軍寶具
目前普遍認為此寶具來源於以下兩者的結合:
她那令歐洲全境畏懼地稱之為--
「神罰」與「神之鞭」的武力與恐怖,
以及她獲得軍神瑪爾斯之劍的軼事。
寶具『軍神之劍』表現出長劍的形狀,
但不知為何令人覺得設計中帶有一絲未來的元素。
據說由三色之光構成的「刀身」,
能夠破壞在地面上的「一切存在」。
當解放真正實力的時候,階級與種類都會提升。
如果能向聖杯許願的話--
「想要過不是戰士的人生」。
絕不是討厭身為戰士的自己。
只是,對於如若不是戰士,
自己將如何生活很有興趣。 -
許軼身高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9-06 00:00:03西元前14~13世紀左右的人物。
統治廣大帝國的古埃及法老王。
如歐西里斯一般愛著人民,也被廣大人民深愛著。
也被稱為拉美西斯二世和溫尼美夫。
身高/體重:179cm 65kg
出典:史實
地域:埃及
屬性:混沌‧中庸 性別:男性
推測生前身高有超過180cm。不過他本人自稱自己的全盛期、最高峰是在與愛妻
尼菲塔莉生下第二位王子的時候。
曾與西臺帝國征戰,最終成功締造和平,透過許多的「交流」而讓古埃及繁榮
的名君。在當時是勇猛的將軍、也是迎娶了數百位妃子、有超過百位子女的男
人。當時他所建造的許多巨大建築矗立至今而廣為人知。
與一起長大的義兄弟摩西有許多軼事。根據這些軼聞,以大軍的追擊阻擋摩西
率領以色列民族的「出埃及記」的埃及王正是奧茲曼迪亞斯。
身為太陽身拉之子跟化身的他自詡為地上的絕對者。如飛鳥於空中展翅、如魚
於汪洋中游泳、如花於原野中遍地盛開,他自然而然成了神王(法老王)。
『光輝的大復合神殿』
Rank:EX 種別:對城寶具
Ramesseum Tentyris
以法老王‧奧茲曼迪亞斯的王權象徵具現化而成的寶具。由複數的巨大神殿與
靈廟交錯重疊,組成無比壯觀的神殿的複合體,是一種固有結界。
雖然以『丹德拉大電球』的魔力砲擊為主要攻擊手段,但本作是以大質量攻擊
作為奧義。 -
許軼身高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6-07 22:24:57平安時代,身居大江山的城中,通靈鬼眾的頭領。
關於酒吞童子的出處諸說紛紜。
有人說是伊吹山伊吹大明神(=八岐大蛇)與人類之子,
也有人將其視作是戶隱山(=九頭龍)之子。
無論哪個,都是龍神之子,與坂田金時有著共通的背景。
身高/體重:145cm·46kg
出處:御伽草子等
地域:日本
屬性:混沌·惡 性別:女性
基於軼事與留下的痕跡,被分類為「反英雄」。
京城內年輕人與公主們相繼失踪,經過安倍晴明的占卜,
發現這些都是酒吞童子的所作所為。
接到命令前去討伐的源賴光率領的賴光四天王假扮成
修行僧侶,造訪鬼們所在的城。
在酒宴中,賴光他們讓酒吞童子喝下了毒酒,趁眾鬼
沉睡之際偷襲,得以討伐了他們。
被斬下的酒吞童子的首級向賴光發動了攻擊,但卻被
神明賜予的頭盔擋了下來。
本人不太談及自己的身世。
伊吹童子這個別名純粹是看透了八岐大蛇力量的
茨木童子所取的名字罷了。
本人或許早就忘卻了自己的過去。
只要有美味好酒,有華美宴席,
有能享受的美味佳餚,她就不會有什麼恨意了。
與坂田金時的緣分是起於金時青年時代。
由於金時很好欺負,所以不止一次找他來酒宴玩耍。
對酒吞而言,這些只是普通的酒宴,但對金時而言,
這些可是一旦掉以輕心就會被殺的魔之宴。
酒吞曰,
「邊沉醉於美酒,邊以命相搏。
邊肌膚相親,邊互相欺瞞,豈不覺別有風味? 」
果實的酒氣:A
彷彿沉醉於音容吐息般的果實酒之芬芳,
僅用視線就能令對象爛醉如泥。
若是沒有魔力防御手段的存在(普通人或動物),
思考就會瞬間被融化。
酒吞童子不會提及寄託於聖杯的願望。
無論過去還是現代,都不會改變,
隨性地活著,隨心地行動。
此外,她也是古董、稀有品的收藏家,
也對寄宿在金時手臂中的赤龍尺骨非常有興趣。
重視外觀的優雅以及稀少性,
與重視性能與歷史的英雄王水火不容。
-----------------------------------------------------------------
翻譯補上囉♥請記得開CC字幕
許軼身高 在 費歐娜的廚藝之旅- Fiona's world of gourme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酒瓶軼事 義式酒瓶
閩南俗語『黑矸仔裝豆油』,意思是黑罐子裝醬油-讓人摸不透看不出來,但在葡萄酒的世界,酒瓶裝載的不只是酒,而是背後的釀酒文化,甚至能令你猜出葡萄品種、作法及風格。就讓費歐娜帶你破解酒瓶密碼吧!🍷🍾🍇
Bordelaise: 波爾多瓶,市面上最常見、脖子與高肩膀成垂直角度,瓶身高直,市面上大多數的酒都是這種瓶裝。而波爾多品種: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美樂 (Merlot)、 (Sauvignon Blanc)等也是最受歡迎的國際品種。此外波爾多酒款多將各種不同品種混合在橡木桶內“混合”出酒莊代表的味道。
Bourguignoone: 勃根地瓶,斜肩、看起來笨重、圓滾滾的酒瓶。勃根地品種的黑皮諾(Pinot Noir) 、夏朵內(Chardonnay)多用這種瓶,勃根地產區以優雅細緻為名,非常強調展現terroir風土特色(terroir: 葡萄園、及酒莊所在地土壤、氣候、位置以及釀造法)勃根地被稱為世界上最昂貴的葡萄酒產區,周星馳電影《美人魚》裡面說的百萬名酒DRC康帝(Domaine Romanée–Conti)就出自於此。勃根地瓶裡酒算裝的不是黑皮諾、夏朵內,你也可以猜出這瓶酒似想表現出像勃根地般優雅,另外義大利酒王Barolo也是用這種酒瓶,可想而知勃根地瓶的酒通常價值不菲。
Albeisa:阿爾巴瓶,是波爾多及勃根地瓶的混合衍伸,Albeisa字樣出現四次在斜肩瓶身上,名稱來自北義大利皮耶蒙特Piemonte的阿爾巴鎮(Alba,世界上有名的白松露、榛果巧克力醬Nutella的發源地),酒瓶採純手工製造,被稱作是一種保證法定產區限定D.O.C.G的酒瓶,只有朗格區Langue的特定優質酒莊才能使用的酒瓶,但其實跟勃根地瓶很像,跟法國有瑜亮情結的義大利人硬掰說它有多麼不同⋯嗯,就是這樣。
Champenoise: 香檳瓶,玻璃比其他酒瓶厚,凹陷的底部給瓶身更堅固的結構,才能承受氣泡酒或香檳至少六個大氣壓的氣泡壓力。特殊cuvée調配法或者是頂級的年份香檳,瓶身底部會再更胖一些,更顯身份尊貴。
Provençale:普羅旺斯瓶,像是可口可樂般的曲線瓶或者是保齡球瓶,最常見的便是普羅旺斯盛產的粉紅酒,法國人夏天野餐不可或缺的美酒。
Chianti Fiasco: 奇揚地瓶,Chianti是義大利托斯卡尼區最具盛名且歷史悠久的酒款,圓球形狀看起來的酒瓶底部用稻草包起來,十四世紀薄伽丘的十日談對這奇特造型的酒瓶就有記載。然而在1980年代許多酒廠做了很多濫竽充數的低劣Chianti酒賣到世界各地,讓傳統的Chianti瓶如今被視為品質低俗騙觀光客的手法,現代的Chianti改用波爾多瓶,但費歐娜在托斯卡尼旅遊時特別買了一瓶胖胖的傳統瓶讓老媽體驗一下托斯卡尼豔陽下的葡萄風味,when in Toscany入鄉隨俗馬~
Flüte: 笛形瓶,瓶身窄高,來自出產白酒聞名的德國莫澤爾及法國阿爾薩斯,最常見的葡萄品種是做成各種甜度的雷司令(Riesling)、以及聞起來有荔枝味的Gewurztraminer等,瘦窄的瓶身節省了運輸空間,更方便酒莊透過萊茵河上的小船將葡萄酒銷售到各地。
葡萄酒瓶種其實還有很多種,例如裝波特、雪莉瓶的加烈酒瓶,還有長得跟白蘭地瓶很像的德國Bocksbeutel酒瓶,但以上這些除了費歐娜私心挾帶的兩款義大利特有酒瓶外已經涵蓋了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酒種了,下次在面對茫茫酒海不知道如何下手選酒時,或許摸摸它的瓶身,也能幫助你做決定喔!(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後請勿駕車)
#bordeauxwine #Bourgogne #Albeisa #Champagne #Provençale #Chianti #Riesling #Gewurztraminer
#費歐娜的廚藝之旅
許軼身高 在 FeiFain 飛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3 分享、按讚、設定搶先看,是我連載最大的動力,平安喜樂♥
#飛帆精選故事集 24 #直到加了FB才相信的事情
♥分享、按讚、設定搶先看♥
♥是我連載最大的動力,平安喜樂♥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這應該是關於A店三溫暖舊址的最後一則,我僅剩的記憶已經快被擰乾了。那天又是個尋常的平日,習慣冷清的場面後,每次去三溫暖最期待的,反而結束後在對街買個雞排跟珍奶。
那晚,一如往常的在按摩池泡了很久,有個高挑的年輕男子加入,眼睛瞪大好奇的張望,看起來是第一次來的樣子,那時是我跟他搭話的嗎?基本上主動搭訕從不在我的選項裡,一來害羞,二來怕尷尬,但有時也會有突然豁出去的勇氣,真莫名。
得知他是從美國來觀光的(還是探親?我已經忘了),我們開始用英文交談,他是美國軍校的學生,隔年就要畢業了,對此我有些懷疑,畢竟在三溫暖捏造自己的身分也是情有可原,不管是名字、年齡、背景...,有些時候是為了隱私,有時是為了讓對方印象深刻,甚至是開啟話題。
他對於A店的裝潢非常讚嘆,我非常同意,走訪日本、巴黎、雪梨等地,A店的環境的確名列前茅,乾淨、寬敞、現代、設備齊全。我們離開泡澡池準備去房間,這時我才有機會一覽他的身形,身高應該有180,精壯有腹肌,有點俗的小平頭,單眼皮的亞洲臉孔,膚色偏白,笑起來的時候門牙很像兔子。
那天我是TOP,一邊幹他的時候,他一邊喘息一邊說:「Faster..faster...」雖然在那時期我不常當TOP,但見到如此反應也特別有幹勁,同時也以國際交流為己任,盡量提升自己的速度。
事後我們交換了FB,查閱了之後發現他真的是軍校的學生,有許多和軍裝同學的合照,隔年也看到他的畢業合照,不過我們從來沒有在臉書上互動,不知道他會不會看到這篇文章呢。
#不過他應該也看不懂中文就是了
【關於投稿】:
歡迎所有各種各式的故事投稿。
#故事不設限 #每日更新到沒故事為止
#匿名投稿請直接私訊粉專 #投稿請自行避開人名
#各種奇聞軼事都來 #說故事時間
許軼身高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RBG:#不恐龍大法官》一位真正的超級英雄 (8.2/10)
痞客邦 #有雷 原文:https://loory.pixnet.net/blog/post/278961636
《RBG:不恐龍大法官》是一部美國紀錄片,由茱莉·寇恩、貝西·韋斯特執導,劇情講述現今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中年紀最長、最家喻戶曉的大法官,人稱RBG露絲·拜德·金斯伯格的故事。作為美國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粉絲為她取了「聲名狼藉RBG」綽號,但她的過往經歷卻鮮少人清楚,《RBG:不恐龍大法官》記下她早前生活和成為大法官前後處理的各式案件,讓觀眾深入了解這位年長大法官的可愛性格,還有她自始至終堅持的平權理念。
在看電影前實在難以相信一位85歲的老奶奶,竟會成為美國民眾爭相模仿、崇拜,甚至為她設計周邊商品的對象。露絲·拜德·金斯伯格便以她的故事來跟大家證明,儘管她身高不高,講話也不是特別有力,但她這些年來做的每件事、說的每句話卻都能實實在在的對美國社會產生影響。
《RBG:不恐龍大法官》在本屆奧斯卡入圍最佳紀錄長片不是沒有原因,不同於上週上映、也以露絲·拜德·金斯伯格為主角的劇情電影《法律女王》,本片採用大量作家、媒體、親屬與露絲本人的訪談內容,透過許多法庭紀錄和就職聽證會的演說,完全真實的呈現RBG這位「女英雄」的個性、家庭關係,還有她堅持的信念與想要達成的目標。
「她毫無疑問是個卑劣的人。」、「這個魔女,這個惡魔。」、「她是美國最高法院的恥辱。」打從一開始《RBG:不恐龍大法官》就以這些知名人士的惡毒言語來批判這位大法官,但有趣的是,隨後觀眾便也看到她在公眾場合受到眾人鼓掌歡迎的模樣,配合網路上的許多梗圖,電影瞬間形成一種極為趣味、衝突的美感。
就我而言,除了RBG這個角色與電影想傳達的思想之外,最喜歡《RBG:不恐龍大法官》這部紀錄片的地方大概就是其東拼西湊,卻有條不紊的剪輯與敘事方式,導演看似把露絲的生平、生活、到她參與的案件以「片段化」的方式呈現給觀眾,但電影的主體架構還是相當清楚明確,從露絲早年生活開始、進入以男性為大宗的哈佛法學院就讀、結識陪伴她50年的先生、當上法學教授、律師,最後再到她如何成為大法官,其中穿插許多旁人對她的主觀評價和軼事更有如「補充說明」般,讓觀眾對RBG這號傳奇人物有更深層的認識。
正是如此,我們才能理解她始終致力於性別平權的原因,如同RBG在電影開場和片中多次提到的一段話:「我不要求給予特權,但我要求的是人們能把他們的腳,從我們脖子上移開。」無論是修改過去以男性為主的法律條文、遏止同工不同酬、軍校拒收女性等不合理現象,《RBG:不恐龍大法官》都清楚描述RBG透過溫和但堅定的語氣,以自身作為法官的職責與能力,從具有強制性的法律改變人們過去對於性別的認知。
除此之外,在當時普遍具有優勢的男性受到不平等對待,無法領取單親家庭補助時,RBG也義不容辭接下這起案件更顯示她不光只是一位女權主義者,性別歧視也不只存在於女性。面對那些以「老白男」為大宗的大法官,她就像織一件毛衣,經由每起案件一針一線地逐步建立人們的平權意識,引領美國在性別歧視與刻板印象上做出改變。
不過成為大法官並不代表她之後走得一帆風順,在2001年小布希當選美國總統的八年間,由於幾位大法官退休與總統提名的原則,最高法院也開始往右翼傾斜,使得原本較為中立的RBG不得不開始發表自己的「反對意見」。她在這個時期被冠上「聲名狼藉」的名號,然而這看似有些負面的評價,在當時保守派當道的時代卻恰巧反映出她一直以來對正確事物的堅持。
正是如此,在2013年最高法院表決同意廢除《選舉法案》中一項保障非裔美國人的選舉權利的條款時,RBG站出來大聲疾呼也讓這項不合理決定瞬間在網路上發酵,與此同時,社群平台上大量把她視為黑寡婦、神力女超人、崔妮蒂等超級英雄的梗圖不斷出現,更顯示因為她的種種行為,有能力改變社會的已經不像以前只有RBG一人,而是變成全體人民都具有的權利。我一直都認為一部好的紀錄片,就必須利用跟我們息息相關的「真實故事」走進生活、引起觀眾的共鳴,我想正是這位惡名昭彰、大聲對錯誤決議提出反對意見的大法官RBG會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所以儘管這故事看似有些沉重,《RBG:不恐龍大法官》還是把它處理得相當輕鬆詼諧,或許是RBG本身的個人特質,又或者是她的正面形象實在太深植人心,當人們提起她時總是面帶笑意,無論是跟關係親密的孫女聊天,過去與丈夫的趣味互動、孩子們對她廚藝的「指教」,甚至是跟立場完全相反的大法官成為好友,假日一起去看音樂劇,都讓RBG這個角色變得相當貼近觀眾。
她就像是我們朋友堆裡那總能提供意見,帶著大家到處遊山玩水,做事永遠能讓人安心的領導人物。儘管在2016年川普參選時,因為以大法官身分講出批評言論而引發爭議,這正是RBG唯一感到混亂的地方,必須在法庭上保持中立公正,同時更要根據個人意願選擇一位候選人來投下選票。然而如同某位受訪者表示大法官也是人,RBG所能做的也只有盡她所能,趁力不從心之前堅守大法官的崗位,且永遠遵循母親所說:「成為淑女,保持獨立。」我想這也是她在道歉後便以一場音樂劇客串講出她本身所帶有的政治立場,隱晦且不失趣味的化解這次危機的聰明之處吧。
整體而言,《RBG:不恐龍大法官》完整講述露絲·拜德·金斯伯格的故事,她是個傳奇的大法官,卻有著低調內斂的性格,其中對社會所做出的貢獻,不只讓女性地位有顯著的成長,更讓平權意識不再只限於性別,而是延伸至不同宗教與族群。就像從前跟「紅色陣營」對抗,政客們常給反對者戴上共產主義帽子來剝奪話語權的時代,也有著許多律師誓死捍衛人們言論自由一樣,再小的個體也同樣應該被傾聽、被尊重。電影多次出現RBG引述19世紀廢奴與女權主義者薩拉·格莉姆克的名言:「不要求特權,只要求把腳從我們脖子移開。」來作為本片中心思想,貫徹她一生追求平等的精神,看完電影的我們面對不平等現象是否也不該持續沉默,起身捍衛基本人權的價值呢?
#RBG不恐龍大法官
#ruthbaderginsburg
亮點國際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