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許你繁花共幾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許你繁花共幾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許你繁花共幾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許你繁花共幾集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半瓶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年4月18日完成 《千年一問》的文化版面時 渾然不知 人生會有大變動 記者生涯一個月後 就要畫下句點 一切來得突然 但我慶幸自己在看完 《千年一問》的第一版本時 就完成了這次採訪 將近半年後 再次看了 《千年一問》 我很驕傲 自己即時做出歷史見證 以下是專訪全文...

  • 許你繁花共幾集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07 12:48:34
    有 51 人按讚


    今年4月18日完成
    《千年一問》的文化版面時
    渾然不知
    人生會有大變動
    記者生涯一個月後
    就要畫下句點

    一切來得突然
    但我慶幸自己在看完
    《千年一問》的第一版本時
    就完成了這次採訪

    將近半年後
    再次看了 《千年一問》
    我很驕傲
    自己即時做出歷史見證

    以下是專訪全文
    文化週報》女導演的千年一問—王婉柔用魅影召喚鄭問博物館
    2020/04/18 專訪◎藍祖蔚

    鄭問畫作在故宮展出時,號稱《千年一問》。鄭問過世三年後,導演王婉柔拍攝的《千年一問》紀錄片也完成定剪。 認識他的朋友,會讚嘆電影中雖然無法訪到鄭問,從頭到尾鄭問彷彿就在身旁;不認識他的粉絲,也可以在看過兩個多小時繁花似錦的影像後,明白何以大家要稱他千年一問,因為前無古人,後也難有來者了。

    藍:傳主已經過世的紀錄片容易變成導演自說自話,加上傳主低調,生前留下的影音資料有限,艱難指數更高,而且拍攝之前,妳並不認識鄭問,怎麼會對這個題材感興趣?又怎麼敢接下這個工程?

    王:或許就因為初生之犢不畏虎吧,兩年多前,監製王師問我有沒有看過鄭問,我回答說沒有,他就要我趕快Google一下,我找來的第一部作品就是《東周英雄傳》,翻著看著,耳旁就響起了馬叫的聲音,那是以前從來沒有的經驗。

    鄭問吸引我的地方不只是畫好,更在於他的古典取材,我念的是中文系,鄭問又擅長古典故事,從史記到戰國策到東周,共鳴感本來就高,接下來我又去找時裝的《深邃美麗亞細亞》,應該是我看過最怪的漫畫了,當下的反應就是天啊,究竟鄭問是個什麼樣的人?怎麼可以畫出這麼怪又這麼迷人的東西?就想來挑戰。

    鄭問2D銀幕現身 故宮看展魂兮歸來

    藍:不管認識不認識,看過《千年一問》的人很容易產生一種好像進入鄭問博物館的讚嘆,視覺華麗,凸凹陰陽的刻痕鮮明,有如看到了鄭問的立體雕像。更有趣的是妳創造了一種魅影般的意象與敘事詩意,到處都是意外與驚喜。

    王:我的上一部作品《擬音》,討論的是電影中的聲音,這部《千年一問》念茲在茲的就是想在畫面上有突破。攝影師韓允中看到鄭問的畫作原稿時,就立志這部片要拍到讓觀眾目不暇給,要跟鄭問的畫拚了,有鄭問畫作在前,視覺風格不能遜色。

    鄭一生經歷崎嶇起伏,再加上人已過世,只能靠眾人回憶來拼湊身影,難免會陷入孰真孰假的困惑,還好,眾人口中的鄭問滿一致的,只是我會自不量力地想:要不要談到台灣漫畫史?要不要把1980年代的氛圍著墨多一點?最難的是在還沒有理出頭緒之前,鄭問故宮展就要開展了,錯過了,就沒能再補拍,所以我逼問自己:要拍什麼?要怎麼拍?當下的念頭就是要做2D動畫,而且找鄭問的兒子來演鄭問,要他模擬鄭問也來到故宮看自己的畫展,因此才能拍出鄭問也在現場看展的律動。

    藍:採用2D動畫,讓鄭問重現銀幕,這款美學選擇很「鄭問」,因為很多漫畫主角的長相根本就是鄭問本人的翻版,畫中有他,電影中也有他的動畫身影,鄭問在天之靈應該也會對妳的巧思露齒一笑!

    王:我要求這個2D人物,要一看就知道是畫像,是很虛的影像,就貼在實景上,我透過這個方式表現鄭問,透過2D動畫比對他的畫作,請教大家一部沒有傳主的紀錄片究竟能掌握多少真實?我看的到底是紀錄片?還是劇情片?受訪者描述的鄭問都是真的嗎?回憶有過濾或誇大嗎?其實我到現在還沒有答案,因為我沒有真的見過他本人。

    電影的第一顆鏡頭就是從鄭問心肌梗塞倒下的那個書桌開始,樓下有工作人員正在拍攝訪問鄭師母,但是另外有架攝影機就從那個位置站了起來,你看見了一位外型有點像鄭問的2D人物沿著樓梯走了下來,我從未點明他是誰,或許是鄭問的魂魄,也或許只是想像中的鄭問,想要看看我們在做什麼。

    我用了超廣角的鏡頭來拍攝這個有點魔幻的時刻,鏡頭走經狹小的樓梯間有點快要撞牆的近視感,再神秘又優雅地悠悠繞行工作團隊身後,開門走出戶外,希望真能創造一種魅影流動的感覺。而且,不只開場,凡走過,必有鄭問,從香港到故宮,都有同樣的律動。

    藍:2D動畫出現時提供了一種換口氣,深呼吸,繼續看下去的能量,這種魂魄猶在的拍法很奇特,很迷人,而且是一以貫之,最初怎麼想到魂魄依舊在的這個點子?

    王:我看過一部法國動畫片《魔術師(The Illusionist)》,主角闖進一間電影院,銀幕正放映著法國導演賈克.大地的電影《我的舅舅》,也就是真人和動畫同步存在,鄭問的作品就適合這樣子的做法,因為這個2D版鄭問,有如一位畫中人正看著我們在拍片,這一切或許也是因為我們在現場一直感覺到鄭問跟我們同在……

    說話寫信找大師 有如鄭問降臨現場

    藍:真的同在嗎?

    王:現場沒有發生什麼靈異事件啦,只是特殊體質的人三番兩次都感覺到鄭問就在現場,所以我們會試圖跟他講話,我則是不時寫信給鄭問,把我的感覺或疑問逐一寫下來,那是一種抒發,一種反芻,也是一種治療,寫完信,既無法投遞,也得不到回信,然而冥冥之間你就比較能夠走下去。

    藍:信件內容能分享一二嗎?

    王:每封信都會以敬愛的鄭老師開場,輕聲問著我是否不停在對鬼魂說話?投石於井,一切需要我自己找答案。問他你是否在圖書館內,今日,與我們同在,看著聽著我們如何用攝影機和錄音機建構你……我該傳遞什麼剪輯什麼建構什麼,給世人什麼你的樣貌?我相信你與我們同在,一如你現在很可能坐在我的身後……還是,我自始至終都駛錯了方向?如何輕鬆一點? 我不知道。我只能掌握當下。

    我也會喃喃自語似地寫下……關於紀錄片種種,關於電影理論,甚至過去很多經驗,這次幾乎不適用了。很濃烈的情感主宰了一切……也會試著想問他:電影會長怎樣,你是否也好奇呢?

    畫中人都是鄭問 英雄映照人生哲學

    藍:《千年一問》拍攝工程浩大,先後走訪了日本、香港和中國,逐一重現鄭問曾經風光、逐夢及夢碎的場址,這種認真與堅持,很接近鄭問本人?

    王: 電影其實是無數淚水換來的,一開始,日本人不太開心,因為我們從故宮展開幕時就把握機會先做訪問,架好攝影機就要搶拍,然而日本人講究細節與禮數,事先不但要擬好題綱,層層送審,還要說清楚受訪影片未來要怎麼用……剛起步的我們有點手足無措,場面一度僵住了,幾度懇談,我和監製更不時泣訴心聲,表達我們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鄭問,以及日後映演若有盈餘,一定會回饋鄭家人……日本人才打開心房。

    有過這次文化碰撞後,我選擇做預訪做足功課。開拍前,先到日本探勘可以拍攝的場景,更逐一拜會預定的受訪者聽他們細述鄭問,熟讀翻譯逐字稿擬定拍攝重點,才二度前往日本正式拍攝。講堂社新泰幸先生看到了我們的用心,一路陪著看著,主動幫我們打點大小事,不但拍到了很有大正風格的舊辦公大樓,原本日本漫畫家受訪時都有行情價,而且價格不菲,也因為他的協調,輕快達陣。尤其看到講談社編集長栗原良幸拿出厚厚一疊有關與鄭問合作的歷史檔案時,你就能感受到日本人的認真。

    藍:《千年一問》揭露了很多鄭問的創作秘辛,妳不但找出《三少爺的劍》說明他的素描源頭,更點出不少角色依稀都可以辨認出鄭問的影像,都藏有他本尊,所以片中出現的動畫身影,剛好也呼應著鄭問無所不在的小自戀?而且第一場戲是鄭問高中同學在講他的自畫,片尾也是鄭問的自畫像,自畫像顯然是個很有趣的題目?

    王:鄭問說過,畫中的每個角色都是他自己,他會把他的悲憤或厭憎都畫進畫中,他就是這麼奔放地把自己投射進作品的每個角落,才會給人無所不在的感覺。

    鄭問的面相一直在變。高中期的鄭問,若不做箭頭標示,誰都認不出來。自畫像代表著畫家怎麼看自己,是對著鏡子畫?還是拿著照片描?不同的呈現方式,是否反映著他的成長?片子以自畫像始,又以自畫像終,我的想法是不管怎麼解釋,受訪者怎麼推崇,都遠遠不如從自畫像來認識,真正的鄭問就在他的自畫像之中。

    藍:其實,片尾還有一幅自畫像,精準一點說是張照片,是鄭問在畫室中作畫,持筆含笑回眸的照片,放在故宮展的出口處,粉絲、好友、夥伴參觀完後,都會從照片前走過,形成有趣的生死對話,大家是來看鄭問,照片中的鄭問同樣也在看著這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尤其是鄭問的眼神那麼神采奕奕,散發著想和大家對話的火光,非常立體。

    王:讓電影活起來,讓鄭問的作品也能活起來,就是我最希望達到的目標。我特別感謝剪接師陳曉東,他從巨大的影像素材中撈到了這顆鏡頭,其實畫面很短,只拍到了日本友人匆匆走過的一瞬,因此還特別放慢速度,經過這麼特殊的處理,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鄭問的笑容,達到了畫家與觀眾的對話目的。

    認真研究過鄭問後,我發覺他的畫技可能花俏,編劇與敘事卻很古典,不會玩那種時空錯置的穿越戲,他堅持只要好好地說好一個故事,就夠動人了。鄭問受儒家思想影響很大,很在乎道德或禮貌,有道理的事情就會堅持做下去,作品中對英雄的定義也會變成自我要求的準則。

    章回手法有巧思 重現大師文學氣質

    藍:提到古典,你把電影分成九個章節,從《冰中的火焰》開始,一路還有《八眼醒來》、《驕傲的蜘蛛》、《好善良的蛤蟆精》到終話的《花開了》,帶有古典章回小說的欄目趣味,只是用字遣詞又非常新潮另類?為什麼?

    王:鄭問是文學性很高的創作者,所謂的文學性不只是他擅長改編古籍經典,以《深邃美麗亞細亞》為例,這本漫畫的結構是先有話名欄目,翻頁之後才會看見漫畫,欄目文字容易勾起聯想,例如《好善良的蛤蟆精》會讓人去想蛤蟆精到底長什麼樣子?又如何善良?他在文字和圖像的搭配上顯然有過深思熟慮,角色的對白台詞,也都是他親筆寫下的,很有鄭問風格:乍看直白,卻又富含有趣的隱喻,很吸引人一路看下去,加上這個文字特色以前沒有人討論過,所以就成為我的表現重點了。只是後來的欄目名稱擴大取材範圍,不再局限《亞細亞》,還包括《戰士黑豹》與《大霹靂》。篇名來自他的創作,卻由我選擇放在哪一話,就有一種我跟鄭問錯身而過的感覺。

    藍:《千年一問》一共採訪了54人,有獨訪,有聯訪,然而受訪人物出現方式都不一樣,鏡位既不重複,光影也不刻板,獨訪莊重,聯訪有趣,鬆緊參差之間很有巧思,很有漫畫格式任意伸縮的自由彈性,妳怎麼想出這種風格?

    王:攝影師韓允中會先問我想怎麼拍,然後提出可以加分的拍法。既然受訪者這麼多,畫面上不求變化,看過幾回就一定會膩了,所以即使是同一個人,我至少拆成兩個地方拍攝,不同議題就要找出對位場景,創造不同的視覺感,找到對的氣氛,讓觀眾更有感受。但要這樣操作,前置準備就要大費周章,現場要找場景還兼打燈,時間又緊迫,這麼高密度的作業要求折殺了我的團隊。

    藍:鄭問進故宮開展是漫畫界的大事,然而藝術界卻出現一些雜音,妳的紀錄片略過了這個議題,呈現的都是讓人感動的盛況,是不想碰,還是另有考量?

    王:主要是怕離題太遠。我請教過故宮的三個單位,青銅器和甲骨文的研究員都對鄭問的用功與用力給予高度肯定,只有書畫組認為鄭問雖然擅用毛筆,然而畫風與傳統水墨無關,不願多談。

    故宮的青銅器專家一輩子都鑽研其中,一看見「東周英雄傳」的封面,立刻就可以指出主角頭上戴的帽子其實是鄭問借用了哪個朝代的文物,但是鄭問厲害的地方在於他不是只會複製或重畫,例如他可以把傳統的壅不落痕跡地轉化成為帽子,而且古文物上的花紋經過鄭問拆解轉化,組合排列出新貌,讓他們佩服又感動,鄭問不是抄襲,而是把這些死文物都活化了。因為你不會活用國寶,它就只能硬邦邦地晾在那兒發呆,鄭問不是瞎用亂用,而是理解消化吸收之後,賦予這些古典多重意義或象徵,讓文物得到了新生活力,鄭問的活用或許可以帶動更多人願意再來從骨董中找尋更多東方元素的靈感,年輕人透過漫畫看到了青銅之美,在美的召喚下願意去認知青銅時代,不是更有意義嗎?

    有位甲骨文研究員還指著《鐵血三國志》的圖告訴我,鄭問花了不少力氣去鑽研甲骨文,除了會變造新字,還會偷偷在其中藏進一個「問」字,用得既巧又妙,讓人會心一笑,近來歐美流行的中國元素都還在紅色或者龍鳳的表象層次上打轉,鄭問早就超越了他們。

  • 許你繁花共幾集 在 奧地利山邊小屋裡的Zero Waste樂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3-24 08:44:13
    有 254 人按讚

    看到這篇2017年的舊文,那時的逸安才14歲。一些心情與細節,在回顧舊文時,才慢慢想起來。

    很多時候,日常生活裡發生的事太多,把舊事一一推進角落。好在,我有寫文紀錄的習慣,留下幾乎要隱沒在繁瑣育兒歲月之間的記憶。

    一直都有朋友們問我,怎麼培養自律獨立無需父母太過費心操煩照管的孩子。其實面對此類問題,我很常是茫然的。只是若一個二個孩子皆如此,可歸功於好運。但四個孩子都有共同的、讓父母省心的特質,讓我覺得,我和另一半應是做對了什麼,或在漫長的教養過程裡,有著適當的處置。

    這陣子家長群組裡,又是一陣哀鴻遍野。因為孩子停課這件事,開啟了親子之間的爭戰,好多父母都在與孩子為了作業及居家情狀而角力。

    相較之下,我們家顯得安詳平靜得格格不入。我與我的他,對此教養現象探討了好一陣。我們自己也很想知道,孩子的特質是怎麼形成的。但是,除了提出,「爸爸有操心,但媽媽很寬心」「爸爸很兇又愛生氣,媽媽很迷糊散漫」與「孩子知道父母不可能是忠實後盾,靠自己最實在」這些幾乎是在詆譭我們自身的推斷之外,最後也不了了之地沒能找出確切定論。(扶額嘆氣)

    我無法提出「請你跟我這樣做」的「方法論」,或是鞭辟入裡的論述。我只能如實寫下我的經歷與回憶,或是回覆很具體的問題,也許能給也在思考一樣問題或面對類似處境的朋友們參考。但,這絕對不是某種範本或建議。

    就只是,我家的故事。

    舊文:

    逸安在學校的課業部分,在進入中學四年後,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全面啟動的狀態。

    大部分的人,看到的是他科科第一或滿分手到擒來的表現。

    雖然他學習速度是真的很快,理解和記憶力也好。但是我們身為家人,看到的還有,他在考試或做報告之前,計畫唸書進度,一樣樣安排妥當,並確實執行的樣貌。

    從小被老師和校醫評斷爲類過動到需要評估治療的他,現在依舊是一個多話多動,吵鬧不堪,所到之處雞飛狗跳還惹得弟妹雞貓子鬼叫的少年。

    如果說,迪安所到之處是祥雲朵朵,有安雅的地方則是繁花遍地,那逸安的四周就好比在沙漠中奔馬馳騁,人聲馬嘶不絕於耳還沙塵滿天擾人耳目。

    這樣說話動作都快而且不管做什麼都很吵雜的人,會在考試到來之前,或是寫作業前,定好何時該做何事的計畫,時間一到,馬上丟下手邊的娛樂或手機,埋頭苦幹於資料和課本裡。

    平常三分鐘也坐不住的他,一坐下用功就是一個半小時。

    腦筋高度運轉,但是身心進入沈靜的flow狀態,簡直像冥想。

    這也是這陣子才達到的狀態。

    以前的他,是可以同時唸書、聊天、上網、聽音樂、跟迪安拌嘴、管弟妹閒事,被我戲稱為千手觀音的人。

    他慢慢平衡了動與靜,雖然日常仍然騷動不定,但是每日能有那靜默專一的時刻,就是了不起的狀態。

    常有人問我,怎麼帶好動的孩子。

    與其壓抑,不如宣發。

    在逸安出生後,一直到上小學,我每日下午,帶著他和迪安,幾乎風雨無阻地外出。

    我不聚會不串門子不逛街不外食,只帶著二個嬰幼兒,在住家附近的森林或小公園,散步跑跳踢球玩沙,消耗體力,運動肢體,也爬樹摸葉賞花觀蟲,賞察大自然的百物姿態。

    在家務、學業和教琴工作間,還堅持每日下午帶孩子跑跳,是一件非常耗費心力的事。那些年,我每天傍晚回家都累個半死,晚上孩子們睡了,還常得唸書到深夜。

    但是看見逸安的精力得到抒發,情緒安穩多了,而他和迪安也因為足夠的運動和常呼吸新鮮空氣,很少生病,我就知道,要這樣日日月月年年地做下去。

    為了讓孩子們可以呼吸到更清淨的空氣,與自然更親近,有更多活動空間,懷孕時,我就選擇了往市郊地帶搬去。

    這些年一直住在看得到山林草木的市郊邊緣。

    因為知道孩子的狀態不適合出外聚餐,所以13年來,我捨棄了與朋友的聚會娛樂,從不在週間聚餐或午茶。我知道,那幾個小時雖會讓我很開心,但是我之後必須要用好幾天的時間才能平復環境給孩子帶來的刺激。

    在聚會當口,也只有大人覺得有娛樂到,嬰幼兒們其實是吵鬧又無聊的。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地被爸媽帶出去玩,之後還能身心平靜。至少逸安不是。

    我不知道專家會給這樣的孩子什麼醫囑和藥品,我只是湊巧發現,孩子大量活動,跑跳玩沙爬樹踢球後,會安靜乖巧快樂些。(我覺得肌肉得到鍛鍊,氣脈通順,平衡了某些能量點,感官也得到滋養和空間)

    我就這樣做了。

    堅持十多年,也看到轉變和成果。

    覺得是對的與該做的事,做就是了。

    我也常被問到,如何排解那些因為忙於家務孩子放棄娛樂交際和隨之而來的苦悶?老實講,這個部分我沒有很深的印象。

    因為我本來就是朋友不多也不常交際聚會的人,那些年的聚會,都是在我家,或是去朋友家。次數大約幾個月一次。

    我也不愛講電話,只有好友偶而會打來關心近況。

    我的日常生活非常非常忙碌,但是偶爾的空檔,當年我常做的娛樂,就是閱讀,書寫和聽音樂。(現在又多了更多娛樂😉)

    我的娛樂不假外求,而向內探索,自己跟自己玩得很開心。而與我的他出門逛農夫市集買菜或到Ikea閒晃一下,就讓我舒心滿足。

    那些年,我也把很多時間都用在與自己的對話書寫上。現在回想,那也許就是所謂的「與大我連結」與「自由書寫」吧。

  • 許你繁花共幾集 在 我的多米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0-06 11:42:32
    有 60 人按讚

    #2019白晝之夜
    #流水帳形式請服用
    #明年來組個小人導覽團好了有人會有興趣嗎

    錯過了昨夜精彩的2019白晝之夜嗎?
    白晝之夜 Nuit Blanche
    那就跟著多米看看,線上導覽一下囉!

    今年 #白晝之夜 在場地的規劃上,區域性變得很集中,展覽作品幾乎都不需要走太遠,這樣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因為範圍變小,所以人潮變得相對擁擠,比起去年半夜可以好好一個作品一個作品欣賞,今年變成比較是朝聖一場嘉年華,可是當然作品也很容易全部就收集完畢,而且老天爺給了我們一個雖然風很大但舒服的好天氣(畢竟去年下雨阿!!!),我們還是玩得很開心~尤其,這次有封街,讓小人可以盡情在馬路上奔跑,這是多難得的機會😂多米光跑馬路就超級開心的了。

    ◤關於作品。不負責任介紹◢
    因為範圍集中的關係,我們今年幾乎逛了所有的作品呢!在出發前考量帶著麻煩小人,推車看展絕對不方便,讓她自己走擔心又慢人又多,所以達成共識整路都是讓爸爸抱著,為了避免走回頭路被老公殺掉,也怕中間有冷場多米會想回家,所以,我可是事先做了很多功課用地圖研究了一番,找出最順的動線,也讓多米一起看著導覽地圖,她一直說:我們再冒險嗎再闖關嗎???她對於可以自己找到展覽作品可是樂此不疲😂我真的好優秀啊!!!

    ▍▍▍▍▍▍▍▍▍▍
    Ⓐ、Ⓑ、Ⓔ區有很多錄像式的作品,而且結合AR技術跟現場建築物做結合,多米看得不亦樂乎,像是<好黏。太多了>、<佔領:美麗華>、<凝視>,而<緩緩上升>看著現場實景是手扶梯往下但影片卻是往上的人潮,虛實交錯的感覺非常奇妙。

    Ⓒ區的<文件展>看到許多大直區的老照片,這邊的亮點應該是商場本身的兔兔雕塑,我一度以為是展品之一,好啦,比較靜態結束後,剛好接一個動態的

    Ⓓ區<一分鐘雕塑>,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互動,讓你把自己變成作品的一部分,這一分鐘你就是雕塑本身,讓我想到安迪沃荷所說:每個人都有成名的15分鐘!

    Ⓕ <台灣夢>以台灣特有的招牌文化呈現,結合不同樣貌大小的招牌用七彩霓虹燈管作為設計,呈現出街道違建的生命力。接著我們就走著封街的馬路,往萬豪酒店過去~這段路是最長最無聊的,但因為才剛開始看展覽,所以多米的忍受度還是有的!到了萬豪附近,

    Ⓙ<幾何空隙>在旁邊的路樹上與大家見面,然後就走到了這次主打展品之一:

    Ⓘ<巨蛋計畫>它也是一個非常適合小人的互動作品,從一個小小的隧道進去這個透明的空間,可以自己任意創作然後貼上這個透明的帳篷上,我看到很多香港加油的內容,其實有點感動也有點無力,因為我們除了加油很像甚麼也不能做,很無力。

    Ⓗ<膠織‧膠魂>將塑膠製品做成的裝置藝術,現場還有表演訴說塑膠對於環境的破壞,坦白說多米覺得有點可怕,但是環境保護的議題還是很重要的!

    然後我們一路從ATT 4 Recharge往河堤走,很想找到Ⓖ<水燈塗鴉>,但我真的是忠孝東路走9遍都沒有找到,昨天有看到的人可以告訴我到底是在哪裡嗎?反而沿路原本的裝置藝術讓多米不覺得無聊,有各式各樣的動物、超大鹹蛋超人,讓我們一路走到了河堤,要來看最重要的重頭戲:

    Ⓝ<打攪>,這可是多米最愛的兔兔,所以不管怎樣一定要來朝聖的啊!!不過這個作品背後的意涵卻讓人很衝突,在我們讚嘆這隻超級放大版的兔子多麼可愛的同時,其實設計者想點出的卻是在他的故鄉澳大利亞,兔子是失去控制的入侵物種,凡經過必留下生態浩劫,還得計畫性宰殺,這樣的對比性矛盾,也是命名為<打攪>的原因,你覺得外來物種可愛嗎?很想要熱烈歡迎它嗎?在這樣惹人喜愛的糖衣包裝下,背後真的是如此嗎?所以,#請好好投票 好嗎?

    在回程的路途上,還遇到Ⓜ<光彩合歡>這個可愛的小品,因為顏色繽紛,很得多米小主的歡心,以絢爛的合歡花為發想,一朵朵利用鋁合金、不鏽鋼和有機玻璃等現代材質,展現春天繁花綻放的意象,放在台灣廟宇的前面,也是有種衝突的美感。

    這次我們只有3個展品沒看到,Ⓖ<水燈塗鴉>、Ⓚ<草原座標>、Ⓛ<候鳥>,主要是離現場距離比較遠,人潮太多,導致多米累得比較早,而且爸爸的手也快斷了(因為一路也是抱了2個多小時),我們就打道回府囉~我的遺珠真的是
    Ⓖ<水燈塗鴉>,它到底在哪裡???????

    #芽比兔Hellokitty故事機持續團購中哦
    ∥🛒團購表單:https://p4.groupbuyforms.tw/rywvp
    ∥📅團購時間:2019/10/2(三)~2019/10/08(二)
    ∥❤我的文章好好看:http://bit.ly/芽比兔故事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