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訪談報告範本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訪談報告範本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訪談報告範本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思考「活著」二連貼2】 我們的社會從不曾這麼老過,因此不管老少,其實都在一同面對如何變老、面對老後人生如何樂活。「長壽」成為人類社會普遍的現況後,近年來已經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科學家關注這個過去鮮少了解的人生階段。而因為壽命的延長,「長生不老」、「延年益壽」的秘訣則成為焦點。昨天我們分享了一些科...
訪談報告範本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思考「活著」二連貼2】
我們的社會從不曾這麼老過,因此不管老少,其實都在一同面對如何變老、面對老後人生如何樂活。「長壽」成為人類社會普遍的現況後,近年來已經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科學家關注這個過去鮮少了解的人生階段。而因為壽命的延長,「長生不老」、「延年益壽」的秘訣則成為焦點。昨天我們分享了一些科學家對於科技抗老研究的努力,今天小編懷萱推薦閱讀《新大學》的這篇文章,思索人類壽命是否有極限,並告訴我們好好活著的關鍵,除了生物遺傳等條件,人的社會關係與連結也是重要的因素。
----
哈佛大學教授大衛·辛克萊(David Sinclair)推測,人類的壽命沒有上限,通過基因技術或飲食控制,確實可以延長預期壽命。
哈佛大學近日發佈的一份報告以將近一個世紀的跟蹤研究為基礎,以268名該校畢業生、456名普通城市男性藍領和90名高智商中產階級女性這3類人為範本,觀察他們從生到老的一生,進而揭示出一些達到快樂長壽的“秘訣”。
哈佛大學成人發展研究所(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是世界上研究成人生活時間最長的研究所之一。
早在1938年大蕭條期間,該研究所就開始追蹤268名哈佛大學二年級學生的健康狀況,當時希望這項縱向研究能揭示出通向健康幸福生活的線索。
...
有多名科學家先後領導了此項研究。麻塞諸塞州總醫院的精神病學家、哈佛醫學院的精神病學教授羅伯特·瓦爾丁格(Robert Waldinger)在2003年接手,成了第四任負責人。
他擴大了研究範圍,把關注物件從參與的男性擴展到了他們的妻子和孩子。參與者的後代達到了1300人,年齡在50歲和60歲之間,一些參與者後來成了成功的商人、醫生、律師,而其他人則走上了迥異的人生道路,淪為酒鬼、職場失意者,或患上了心理疾病。
多年來,研究人員研究這些人的健康軌跡和更廣泛的生活,包括他們在事業和婚姻上的成功和失敗。
研究人員攝錄那些夫妻的家庭生活,研究他們之間互動,並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日常的口角,分別對他們進行了訪談。他們發現,獲取財富和名望不是幸福生活的關鍵,與家人、朋友和配偶的親密程度才是長期快樂健康的重要晴雨錶。
(引用自http://theintellectual.net/zh/hong-kong-and-macao-drip/regulus-tea-room/1495-harvard-university-s-long-term-painstaking-research-finally-discovers-the-secret-of-human-longevity-source-new-york-overseas-chinese-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