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討厭bts的原因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討厭bts的原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討厭bts的原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討厭bts的原因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1萬的網紅TEEPR 推一波,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SUGA討厭《血汗淚》的理由超好笑! 🔺 讓孝淵討厭到差點退隊的少時主打歌? 🔺 娜璉最討厭的TWICE歌曲出爐 快點來看影片摟👉https://youtu.be/DTA7Wq_WpkU...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萬的網紅TEEPR 推一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CE #BLACKPINK #BTS 💃 TWICE的娜璉討厭這首歌到讓她唱到心好累! 💃 SUGA討厭《血汗淚》的原因超爆笑,竟然只是因為... 💃 泰民在上Ravi的節目時,卻表示其實他年輕的時候真的很討厭<Replay> MAMAMOO華莎最討厭的歌曲就是,他們跟遊戲公司一起合作的...

討厭bts的原因 在 陳忻玥 Vicky Che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7 02:52:39

副歌中的「I believe... 重新看見自己」 其實每次真的重新看到自己的黑暗面時, 我都要再次經歷討厭自己、試著理解自己、最後才能接受自己, 藏在潛意識裡的動機很多是我自己看不出來的, 是庭竹老師幫我我才能看到一點, 至於為什麼我需要看到這些東西? 因為我發現自己越理解這些藏在深處黑暗慾望, ...

討厭bts的原因 在 Pobbi // 波比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2 03:26:38

睡前打開「BRING THE SOUL: DOCU-SERIES」看著少年在台上的表演與台下的模樣,這些總是出現在各種媒體平台的畫面,真的也只有在意或喜歡他們的才會真正的注意到吧。表面的華麗與風光,私下不過就跟我們一樣是個努力生活的人,一樣討厭會失誤的自己、一樣對於掌聲會揚起微笑,說到底只是因為工作...

討厭bts的原因 在 Mio • 西魚?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7:15:25

「내가 나인 게 싫은 날
영영 사라지고 싶은 날
문을 하나 만들자 너의 맘 속에다 그 문을 열고 들어가면 이 곳이 기다릴 거야
믿어도 괜찮아
널 위로해줄 Magic Shop 討厭自己是自己的那些日子,想永遠消失的那些日子 開一扇門吧 在你的心裡 開啟那扇門走進 我會在這裡等你 你...

  • 討厭bts的原因 在 TEEPR 推一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21 14:08:32
    有 48 人按讚

    🔺 SUGA討厭《血汗淚》的理由超好笑!
    🔺 讓孝淵討厭到差點退隊的少時主打歌?
    🔺 娜璉最討厭的TWICE歌曲出爐

    快點來看影片摟👉https://youtu.be/DTA7Wq_WpkU

  • 討厭bts的原因 在 江孟芝 I MengChih Chi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03 09:00:44
    有 1,033 人按讚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
    .
    這是我在敦南誠品買的最後一本書,也是本感傷的書。對這本書好奇,因為我本身特別喜歡看心理學的書,一方面在看遍了所有憂鬱症的書之後,想要了解還有什麼對憂鬱症的特別觀點,讓它成為暢銷書。
    .
    #書名
    首先,他的名字很特別《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有些詼諧、帶點趣味,比起大多心理學正經八百的書名,讓人親近許多,也多了一份共鳴,對!就是這樣,我心情不好的時候,點個鼎泰豐的蝦仁炒飯,頓時就開心不少。
    .
    #名人加持
    37萬本是銷售量非常驚人的,看到有「BTS防彈少年團」的推薦,立刻就連想它是不是有名人加持的緣故,讓這本書大賣呢?僅是這麼膚淺的理由嗎?名人那麼多,也不是每個名人的書就會賣,其中的KnowHow讓我決定把這本書帶回家。
    .
    #非專家的理論與研究
    大多數心理學的書,都是精神科醫師或是心理諮商師所寫,充滿了個案跟研究資料,
    「告訴你」應該怎麼做才好。沒錯,告訴你、教導你、改變你,這種你應該要怎樣改變的書,說真的,只會讓病人更充滿挫折。電視劇《想見你》當中,陳韻如說:「我明明已經這麼努力了,為甚麼你們每個人都還要叫我再努力一點、要我再更好,跟我說你要開心、你要快樂,為甚麼?就因為我不是你們期望中的樣子???」
    .
    而《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她是由一位「輕鬱症」女孩訴說自己的憂鬱症的感受,而這樣的不安、煩惱被如實的寫下來,閱讀者會好像看到自己被寫下來一樣,一種原來你也是這樣,其實我也是的認同感。
    .
    憂鬱症最需要的就是 #同理 與 #傾聽,過度加油打氣都是莫名負擔。這本書看到最後,我覺得後勁很強,那些在中心說不出的思緒,被有條理的整理擺放,多了可以喘口氣的心靈空間。(最後有點想哭,不知道為什麼)
    .
    以下是我做的5000字書摘,因為是這本書是對話形式,大多又是作者描述自己的症狀,跳來跳去,結構鬆散,所以書摘非常難寫(但我還是整理好了),趕快來讀吧
    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1. 展現內心的陰暗面,也是使自己自由的方式之一。衷心希望身邊的人可以理解,這樣的我也是我。
     
    2. 「就算憂鬱了一整天,也會因為一件小事而會心一笑,這就是人生」,以及「展現陰暗面就如同展現開朗面一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3. 醫生:妳需要的是突破,如果想要從憂鬱和挫折的倉鼠輪中逃脫,建議妳不妨挑戰看看自己從未想過的事情。
     
    4. 醫生:因為妳的心中有一個理想的自己,所以才會對外表如此執著,妳把那個標準設定得太高,太狹隘了,例一如:「超過五十公斤就是失敗的人生!」像這樣。最重要的是要多方嘗試,發覺自己究竟想要什麼,觀察自己到底做到什麼程度才是最舒滴的。一旦了解自己的喜好,也找到降低內心焦慮的方法之後,就會提升對自我的滿意度,就算有人指責妳,批評妳,也會變得可以欣然接受或者坦然拒絕。
     
    5. 日常滿意度下滑的話,就會退回到最原始的欲望,也就是從最容易獲得滿足感的吃喝拉撒睡下手。但是靠吃獲得的滿足感不會維持太久,運動或計畫反而比較有助於提升自我滿意度,建議透過長期目標去克服。
     
    6. 醫生:其實現在這樣也很好,小酌幾杯自然會失言,吃藥自然會有副作用,要是發現有副作用,都怪我們醫院就好。我:(聽到「現在這樣也很好」,不知為何突然好想哭,真是受不了自己。)
     
    7. 妳現在與藝術家見面時,只會看自己欠缺的那一面,和其他人見面時也一是,總是把焦點放在自己缺乏的部分,不是嗎?如果試著改變這樣的觀一點,與藝術家見面時,不妨試想「這些藝術家應該心思很細膩,敏感,生活上可能會遇到諸多不便吧」,透過這樣改變觀點的方式去面對同樣情形自然會產生不同結果。我覺得現在的妳一直在亂套標準折磨無辜的自己。
     
    8. 醫生:「平凡」也許是保護自己的一種說詞。
     
    9. 我認為妳須要停止這種二分法思維,例如:自己特別或不特別,凡事並非只有好與壞的分別。
     
    10. 我總覺得自己和那些人格格不入,因為我實在太一般,太普通,甚至就連一和一般人(與藝術無關的人)見面,也會有一種獨自站在孤島上的感覺,有點像是不屬於任何地方的浮游物。
     
    11. 明明可以想成是其他原因,妳卻總是往最極端的方向去想,甚至用同樣「的標準套用在對方身上,等於是被自己的念頭困住。不論和誰做朋友,都沒有絕對的一條線,偶爾也可能會心有不滿。我希望妳可以分清楚對方的部分與全部,不能因為喜歡對方的某部分就全盤接納,討厭對方的某部分就全盤否定。盡量多去嘗試看看往不一樣的方向思考。
     
    12. 醫生:看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非黑即白。妳又把自己逼入了死角,然後逼自己只能選擇黑或白,要做朋友或不做朋友,非常要好或分道揚鑣,選擇爆炸或選擇隱忍。妳總是只給自己Yes或No這兩個選項,沒有任何中間值。
     
    13. 醫生:現在的妳,彷彿把灰色定調成只有一種顏色,但其實灰色還可以細分成很多種灰色,光譜也可能是立體的,妳卻將她視為是一條線而已。我每次都會告訴自己「人是立體的」,你卻總是把人看成平面,我「所以才會光看某個人的特質就認定「他一定是這種人」,然後斷定,評價對方,最後再離開對方。
     
    14. 醫生:這是增強認可慾的行為,當妳愈想要受人影響時,就會愈努力讓自己發揮影響力,當對方無動於衷時,妳就會加倍努力,最後再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竭。這同樣也是非常極端的行為,規範著自己的極限,「我一定要對那個人產生影響力,才表示對方真的愛我」,這種信念非常極端。
     
    15. 每個人都有各種面向,幸福與不幸可以共存,凡事也都是一體兩面。其實從來都沒有人瞧不起我,是我最瞧不起自己。
     
    16. 我希望和我一樣極端,老是抱怨自己被人瞧不起,總是讓關係破局的人可以閱讀這篇文章。我們每個人都是多面的,不幸就像一層油,漂浮在最上層,幸福則沉澱在最底層,值得慶幸的是,人生就像裝著這些幸福與不幸的桶子,這是最大的安慰與喜悅。
     
    17. 「邊緣性人格障礙」:不論走到哪裡,都希望自己是全場的焦點。這種情況通常分兩種類型,一種是為了更凸顯自己的魅力而故意穿裸露衣物或勤練肌肉,另一種則是認為自己如果無法成為全場焦點就會被其他人討厭,所以一直自責。
     
    18. 其實恐懼感是只有妳自己知道某件事情時才會加劇。與其自己一個人承受痛苦,不如像現在這樣對某個人傾訴,說不定會更舒服。 
     
    19. 我好討厭被困在這種框架裡的自己,也好討厭遇見比我優秀的人就膽怯,比我自卑的人就充滿自信的自己。
     
    20. 醫生:為了克服低自尊感,有些人會下意識地創造出一個全新的自我,把自己討厭的一面隱藏起來,只顯現出正好相反的一面。看似自尊心很強,但其實很容易心裡受傷。當這種症狀演變成誇大妄想時,最常出現的症狀就是躁症,這是為了克服極度憂鬱的狀態而產生。
     
    21. 我每天都只會反省自己,不會認可自己。每次看書閱讀的時候,只要發現自己欠缺,無知的部分,就會感到自責,難過。
     
    22. 醫生:偽惡的概念,如果以工作為例,像妳就會覺得「公司根本不需要我」,但其實妳是公司裡不可或缺的人也不一定,諸一如此類的思考模式才屬於偽惡。假如你一直沉浸在痛苦的情緒裡,最後一妳的精神也會被情緒所支配
     
    23. 醫生:妳也有一點藉由貶低自我來抬高他人的傾向,比方說拿自己和公司同事作比較,然後只看自己欠缺的部分,等於是稱讚別人的同時又責怪自己。
     
    24. 於是我開始自責:「妳根本就沒那麼痛苦,少在那裡無病呻吟。」但是我又對此感到有冤難伸,所以會想要證明自己的狀態其實很糟。
     
    25. 醫生:其實在全然陌生的環境裡感受一下孤獨也不錯。或許妳只是還沒有跌到谷底,就好比我們不慎落水,只要腳能踩到水裡的地面,就會感到比較安心一樣,至少能跺著地板浮出水面,但是如果不曉得水有多深,腳也一直踩不到地,恐懼感就一定可想而知。所以不如讓自己乾脆跌落谷底。也就是去感受比現在更大的挫折感和孤單感。
     
    26. 果然問題還是出在自尊感,醫生說是因為我太貶低自己,所以才會一直想一要透過別人的眼光來獲得滿足,但那終究不是我對自己的滿足,自然會遇見瓶頸,而且很容易感到厭倦,然後又繼續尋找其他人的認同,最後,「某人喜歡我」這件事情本身就變得無法再滿足我。我喜歡的人要是不喜歡我,我會感到絕望,假如有個人深愛著我,我也同樣會感到絕望,因為不論如何我都在用別人的眼光看待自己,最終,其實一直都是我在折磨自己。
     
    27. 醫生說我對待伴侶太苛刻,也是出自於我的低自尊感,正因為我不夠愛自己,所以才會無法理解對方為什麼那麼愛我,進而安排許多強度很高的實驗來測試對方的愛。就算我這樣你也愛我?這樣你也愛?儘管對方都願意接納,我也還是難以理解。假如對方真的選擇離我而去,我又會覺得果然不出我所料,沒有人會愛我的一切,然後獨自悲傷,痛苦,自我安慰。
     
    28. 陽光和陰影其實是一體的事情,就如同幸福與不幸是共同體一樣,人生曲線是充滿流動性的,而且只要我不放棄,就能繼續維持生命,微笑和哭泣。
     
    29. 我只想要毋庸置疑,輕鬆舒服地去愛與被愛。僅此而一已。正因為不知道方法,所以才會感到痛苦萬分。
     
    30. 在我寫完最後一次的治療紀錄以後,遲遲寫不出尾聲的內容,思考了好久。也許是因為我一直想要證明自己已經好很多,或者想要寫出一些了不起的結語,甚至認為一本書的結尾本就該收得漂亮精采。但是寫到這裡,我依舊討厭反覆無常的自己,不停徘徊在憂鬱與幸福之間,也很難從中找到意義。
     
    31. 最終這本書沒有提供任何問題或解答,而是以期許收場。我希望自己可以愛人,也可以被愛;想找到不再讓自己受傷的方法;想過著「喜歡」多過於「討厭」的人生;想累積失敗的教訓,把目光轉往更好的方向;想將情感的波瀾視為人生的節奏,享受其中;想成為即使行走在一片漆黑的道路上,仍能長時間駐足在偶遇的一束光前的那種人。總有一天,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那種人。
     
    32. 宛如毒藥的一句話—「加油!」
     
    33. 不知從何時起,我發現自己會對「加油」「找回自信」,「不要畏縮」等這些勵志話語感到頭皮發麻。拜我這內向,容易沒自信的性格所賜,每次在學校,職場上都會遇見障礙,不論是分組討論還是上臺報告,開會等,都讓我厭惡至極。我以為這些經驗都會累積出心得,使我愈來愈能夠駕輕就熟,沒想到每一次都會讓我遇見一連串全新挑戰,新的人,新的事,新的主題,新的場所,不論怎麼突破,都像一場沒完沒了的遊戲,永遠沒有終點。
     
    34. 有趣的是,這些話反而比較能對我起到安慰作用:「為什麼要強迫自己故作鎮定?」「幹麼要裝得一副很有自信」「緊張就緊張,沒有關係」,「不需要什麼加油。」用一個不是自己真正的樣子來偽裝自己,總有一天會露出馬腳,而且我很討厭裝得四不像、裝沒事的自己。還有什麼事情比明明不勇敢卻要裝作一副很勇敢的樣子更顯笨拙的呢?
     
    35. 每個人的第一次都不可能完美無瑕,也不需要這麼做,最終,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撫慰不完美的自己,不斷對自己信心喊話:「沒有關係,不需要特別加油也無所謂。」
     
    36. 「加油」,「沒什麼好害怕的」,「多一點自信」,對於做不到的人來說,有時候這些話簡直就像毒藥,甚至是在傷口上撒鹽,就如同過去十年間所有自我成長類與散文類書籍都改用「安慰」取代「鞭策」一樣,我們不夠完美也沒關係,有點笨批也無所謂,不用加油也無妨。我今天可能會表現好,也可能表「現不好,這些都是人生中的經驗,沒有關係。
     
    37. 每當過度的偏執朝我直撲而來,不滿,悲傷,厭煩,害怕壓抑著我的行為一時,我都會告訴自己:「妳須要轉移觀點。」我似乎已經看清一項事實:單方面勸自己得過且過,或者不斷找自己麻煩,都沒有辦法使自己感到心裡舒適;也領悟到當世上所有動機和嘗試都集中在我身上時,會帶來多大的麻煩和疲憊感。所以試著轉移觀點吧,把觀點從自己轉移至別人身上,從絕望轉移至希望,從舒適轉移至不便,從多數轉移至少數,從有用卻會使我憔悴的事物轉移至無用卻會使我變美麗的事物。-旦觀點轉移,就能窺見人生角落。觀點會影響你的行為,行為會改變妳一的人生。我領悟到一件事:能使我改變的,只有我看出去的無數件事物。另外,我也學習到一件事:人生的空缺,是由無數次的領悟填滿。
     
    38. 也許人生就是一連串學習接納的過程,無論是接納還是放下,都不是人生某個特定時期拿出來的態度,而是一輩子都須要練習的課題。我必須先接納生性膽小的自己,才能接納同樣生性膽小卻在努力改進的對方。我對自己施加過度的自我檢視,而這也同樣會套用在對方身上,不停評價對方,用我的標準來束縛對方。
     
    39. 我想要當個靠愛的力量使自己做出行動的人,和心動的人來往,感覺對的時候提筆寫作,然後聽著合適的音樂或看一部電影,如果在人生中無數次的空白裡全部塞入理性的力量,那麼,我應該也會失去我所擁有的力量和餘裕。因此,我想當個儘管缺乏理性,依舊充滿感性的人。我想要和志同道合,與我同類的朋友一起攜手向前。雖然我們無從判斷理性與感性的優劣之分,但是兩者的質感絕對是不一樣的。我更喜歡,也更能夠仔細去感受充滿愛與感性的質感。
     
    40. 今天,我把臉書上的學歷和工作經歷都刪掉了,因為我想要擦去一直貼在我前面的修飾語,雖然顯示不錯的學歷和工作背景有為我帶來短暫的優越感,但也帶來了不少自卑感,諸如:明明是文藝創作系畢業,寫作能力卻沒有很好;明明在出版社工作,卻不大太懂書等,一些對自我的批判與厭惡。但我也心知肚明,這些修飾語只會影響一個人的部分,不能代表其全部。
     
    41. 在公司裡認識的人當中,有一名女同事最令我感到嫉妒(她很會畫圖,寫作,感性充沛,長得也漂亮討喜)她就是私立大學出身,慚愧的是,我竟然會想要靠那名職員的學歷來彌補我的自卑感。我內心想著:「原來她的學歷不怎麼樣嘛」用這種糟糕的思維想盡辦法讓自己看起來比較優越。
     
    42. 雖然這些事情我用腦袋想都很清楚,但不免還是會感受到那些光憑修飾語就對我妄下評論的多數人眼光,而我自己同樣也難逃那樣的視線。當我發現令我嫉妒的人原來學歷比我差時的那份自我安慰感,當我聽聞原本不感興趣的人竟然是好學校畢業而突然對他刮目相看,以及在那些疏離感裡面不停自責的日子,我真心想要改變。
     
    43. 與其只去在意自己未能改變的部分,不如把焦點放在已經有所改變的部分,對自己抱有希望。期待某天,多數人可以不用再靠那些修飾語也能對自己充滿自信,抬頭挺胸。
     
    44. 瑞貝卡,索爾尼特(Rebecca Solnit)在其著作《塑遠的近旁》(The Faraway Nearby)中寫道:「同理心須要靠學習,再來還須要靠一些想像。」
     
    45. 我們可以靠想像和學習創造出內在沒有的東西,同理心便是其中之一。想像並學習自己難以理解,難以感同身受的情感,是一種對他人的愛的表現,也是唯一可以不讓自己和對方的內心種子乾枯衰竭的方法。然我可能無法百分之百體會對方的立場與處境,但至少要有一顆努力嘗試理解的心。
     
    46. 不論是在觀賞韓劇或電影時,聽音樂或看照片時,聽著某人的故事或傾聽自己的故事時,我都很容易深有同感,宛如「刺點」(Punctum,意指反映出極度個人的經驗,以致引起情緒波動)一樣,沒頭沒腦地衝向我,那是一種既熟悉又厭倦的自覺。
     
    47. 最終,好好過日子的方法就是和大家一起生活,與人一起是一種利他之心,而這樣的心態也會救贖你的利己之心,因為是從自己開始,我們結束。因你願意與我一起而感動,因不能沒有最懂我的你和妳,所以選擇一起;一起誤會、一起分享、一起深有同感、一起疏遠、一起活在當下。我想,這也許是在充斥著黑暗的世界裡,唯一可以放心喘息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每個人看的角度不同,所以書摘也不一樣。希望有憂鬱症的朋友,可以看到作者的案例而感到安心。
     
    (歡迎分享)
     
    同場加映:《別再叫我加油,好嗎》: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1843
    不要再對憂鬱症患者「講幹話」:
    https://youtu.be/-g3WZnFaBoY
     
    IG: mengchih

  • 討厭bts的原因 在 Vicky 陳忻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4-19 21:04:46
    有 1,490 人按讚

    《Am I Who I Am》

    副歌中的「I believe... 重新看見自己」
    其實每次真的重新看到自己的黑暗面時,
    我都要再次經歷討厭自己、試著理解自己、最後才能接受自己,
    藏在潛意識裡的動機很多是我自己看不出來的,
    是庭竹老師幫我我才能看到一點,
    至於為什麼我需要看到這些東西?
    因為我發現自己越理解這些藏在深處黑暗慾望,
    我就越不容易被他們在潛意識裡偷偷的控制。

    接受他們存在,而不被他們控制,我就越能感受到內心的平靜。

    當事情的走向“不合我意”時,我發現自己漸漸的能夠跳脫各種「受害者」的身分,開始為自己的一切負起責任。

    我開始可以學習如何跟人們團隊合作,我不再是那個認為身邊的人是理所當然、大家是“為我工作”、認為大家應該都要喜歡我,結果將身邊的人都趕走的傢伙。

    我開始發現自己總是嫉妒別人原因是因為我對自己沒有自信、總是想要自己沒有的東西、沒辦法看清自己擁有的一切 “好與不好” 其實都可以是美好的。

    我也比較能明白,也許我嫉妒的那些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很多難關要克服。

    沒有人的人生是百分之百的幸福快樂,
    我的人生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幸福快樂。

    我發現了真正能讓我自己對自己感到滿意的這條路:
    不斷努力讓自己在歌聲中感到完全自由,
    努力在團隊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不斷push自己前進、創造屬於自己成就感,
    不再幻想happily ever after.

    我的靈魂 就不會再跟我抗議,
    我能對自己的現實 感到真正的平靜。

    直到我下一個未知的黑暗面浮現,我就又要再重新認識、討厭、理解、接受自己,
    再次找到一個屬於我的人生 新的平衡與平靜。

    詞: 陳忻玥 & 陶山 @skotsuyama .
    曲: 陶山 & 陳忻玥
    編制: 陶山
    導演: 陳昱辰 @chensportation .�.�執行製片:陳柏帆
    攝影大助1st Assistant Cameraman:陳哲昀
    攝影二助2nd Assistant Camera:蔡豐駿
    攝影三助3rd Assistant Camera:Alan
    幕後劇照BTS Stills:Alan
    幕後側拍BTS:Dennis
    剪輯Editor:陳昱辰
    調光Colorist:陳哲昀
    特效VFX:陳昱辰
    面具演員Actors&Actress:蘇柏庭 賴澤儀 顏千惠�歌詞翻譯:Echo @echo_tzh .

  • 討厭bts的原因 在 TEEPR 推一波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20 20:00:03

    #TWICE #BLACKPINK #BTS

    💃 TWICE的娜璉討厭這首歌到讓她唱到心好累!
    💃 SUGA討厭《血汗淚》的原因超爆笑,竟然只是因為...
    💃 泰民在上Ravi的節目時,卻表示其實他年輕的時候真的很討厭<Replay>

    MAMAMOO華莎最討厭的歌曲就是,他們跟遊戲公司一起合作的《Sky!Sky!》甚至在粉絲見面會上還是忍不住diss對於裝清純真的超後悔。
    GOT7全體成員最討厭的一首歌,就是《STOP STOP IT》!而且不管是造型還是概念所有成員都很不喜歡,甚至直接把這段時間當成團體的黑歷史。
    而EXO成員們最最最討厭的歌,竟然是《Lucky One》,因為舞真的太難了,世勳更是直接說「好討厭Lucky One」!
    ------------------------------------------------------------------------------------------------
    ➡️Ava貼圖這邊買啦: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838552
    ➡️Ava個人頻道這邊訂閱:https://reurl.cc/r8vKYy
    ------------------------------------------------------------------------------------------------
    ☆TWICE新歌《MORE & MORE》MV畫面解析
    https://youtu.be/OhWQxwmARx4
    ☆2020六個超NG的打歌服
    https://youtu.be/43ANlRBKKwc
    ☆盤點10位減肥前後差超多的KPOP偶像
    https://youtu.be/pXaXFLgJA3g
    -----------------------------------------------------------------------------------------------------
    叭啦叭啦研究室頻道👉http://bit.ly/1EGQnr4
    Facebook【TEEPR推一波】粉絲專頁👉https://reurl.cc/8G0oX4
    推一波官方IG 追起來
    👉https://reurl.cc/avGrdQ
    Ava IG在這裡
    👉https://www.instagram.com/ava_hohoho/
    官方哔哩哔哩(bilibili)帳號:
    BF-TEEPR推一波
    👉https://reurl.cc/Agb4le

  • 討厭bts的原因 在 IMSHERRYIZ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28 21:34:14

    • Instagram: @imsherryiz - https://www.instagram.com/imsherryiz/
    ⋆⋆⋆⋆⋆⋆⋆⋆⋆⋆⋆⋆⋆⋆⋆⋆⋆⋆⋆⋆⋆⋆⋆⋆⋆⋆⋆⋆⋆⋆⋆⋆⋆⋆⋆⋆⋆⋆⋆⋆⋆⋆⋆
    Hello
    /
    有時,我們會遇到不知為什麼就是看他不順眼的人
    有時,我們會莫名地對一個人反感
    你又有沒有想過當中為何會產生討厭的原因呢?

    最近看書時受到啟發
    想要和大家分享這個主題
    為什麼你會討厭別人?
    什麼是榮格分析心理學上的「陰影」(Shadow)?
    你知道自己潛意識裏的人格是怎樣嗎?

    喜歡這類相關主題的話 留言跟我說
    會考慮拍成TALK片喔!
    希望大家喜歡這次的影片❤️

    部分資料來源:
    김소원 - 적당한 거리
    Murray Stein - JUNG’S MAP OF THE SOUL

    ⧫ I N F O ⧫
    • Camera || Canon M6/Sony A7rii
    • Editing Software || Premiere Pro CC/Final Cut Pro X
    • Blog || https://www.imsherryiz.com
    • Skin Type || 混合性偏乾肌 Combination to dry skin

    ➟ For business inquiries // pikaruheaven@gmail.com


    ⧫ M U S I C ⧫
    BTS | Shadow lofi ver(Piano cover by Sm piano)


    FTC: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xoxo,
    Sherry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