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計算機k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計算機k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計算機k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計算機k意思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18的網紅哲看新聞學日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週の日本 0314-0320】#哲看新聞學日文 - ■渡辺直美を豚に見立てる演出案で東京オリ・パラ開閉会式の統括責任者 佐々木氏辞任へ|#NHK ■提議渡邊直美扮豬演出 東京奧運、帕運開閉幕統籌負責人佐佐木宏請辭|NHK - 🇯🇵東京オリンピック・パラリンピックの開閉会式の統括責任者を務め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Ms.Selen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DAPUN大胖 瘋必娶NFT: https://www.fansi.me/nft/packs/3/ ☛ DAPUN電音專輯 Undefined未定義在各大數位平台以及實體通路,現正發行中!https://www.soundscape.net/a/16398 ☛ DAPUN大胖 FB: https...

計算機k意思 在 娘娘不要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2-04 13:08:22

#TBT 我們分享很多次買東西要殺價,但其實買東西殺價這件事對台灣人來說 並不是一個每天都會用到的技能,至少我很少用🤣 因為台灣大多數的地方都有文明標價,不管是餐廳還是便利商店 你要是走進7-11叫他冰淇淋算便宜一點你看看會不會被潑咖啡(開玩笑的) 頂多也就是去菜市場請老闆多送一把蔥,基本上不會有...

  • 計算機k意思 在 哲看新聞學日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21 21:16:37
    有 4 人按讚

    【#今週の日本 0314-0320】#哲看新聞學日文
    -
    ■渡辺直美を豚に見立てる演出案で東京オリ・パラ開閉会式の統括責任者 佐々木氏辞任へ|#NHK

    ■提議渡邊直美扮豬演出 東京奧運、帕運開閉幕統籌負責人佐佐木宏請辭|NHK
    -
    🇯🇵東京オリンピック・パラリンピックの開閉会式の統括責任者を務める佐々木宏は去年3月、大会の演出チームのLINE上のやり取りで、渡辺直美を豚に見立てる演出案を提案し、みずからの不適切な表現やアイデアの責任を取りたいとして18日辞任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渡辺直美は「私自身正直驚いております」「実際、私自身はこの体型で幸せです」などのコメントを発表しました。

    🇹🇼東京奧運、帕運開閉幕的統籌負責人佐佐木宏,去年3月在奧運表演團隊的LINE群組對話中,提議渡邊直美扮演豬演出,為了對自己不恰當的行為及意見負責,佐佐木18日引咎辭職。渡邊直美透過聲明表示,「說實話我非常驚訝」、「事實上,我對自己這樣的體型感到幸福」。
    -
    ■東京五輪、海外客受け入れ見送り正式決定 国内客は4月中に判断|#毎日新聞

    ■東京奧運正式決定不接受海外觀眾 國內觀眾待4月中判斷|每日新聞
    -
    🇯🇵東京オリンピック・パラリンピック組織委員会と政府、東京都は20日、国際オリンピック委員会(IOC)、国際パラリンピック委員会(IPC)の代表者を交えた5者協議を開き、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の感染拡大を防ぐ目的で海外からの観客受け入れ見送りを正式に決めた。国内観客の上限は、感染状況やスポーツイベントの実施状況を踏まえて4月中に判断する。

    🇹🇼東京奧運・帕運組織委員會、日本政府及東京都20日舉行與國際奧運委員會(IOC)、國際帕運委員會(IPC)代表的5方會談,為防止新冠病毒疫情擴大,正式決定不接受來自海外的觀眾。國內觀眾的人數上限,則將根據感染狀況及體育活動的實施狀況,於4月中另行判斷。
    -
    ■同性婚認めないのは違憲の初判断 札幌地裁|#NHK

    ■札幌地方法院首判不承認同婚違憲|NHK
    -
    🇯🇵同性どうしの結婚が認められないのは憲法に違反するとして北海道に住む同性カップル3組が訴えた裁判で、札幌地方裁判所は「同性愛者と異性愛者の違いは人の意思によって選択できない性的指向の違いでしかなく、受けられる法的利益に差はないといわなければならない。同性愛者が婚姻によって生じる法的利益の一部すらも受けられないのは合理的な根拠を欠いた差別的な取り扱いだ」などとして、法の下の平等を定めた憲法14条に違反するという初めての判断を示しました。

    🇹🇼住在北海道的3對同性伴侶主張不承認同性婚姻是違憲並提出告訴,札幌地方法院在判決中指出,「同性戀與異性戀之間的差異,是無法依照人的意志來選擇的性傾向的差異,不僅如此,必須說兩者能獲得的法律權益是沒有差別的。同性伴侶甚至連因婚姻產生的法律權益的一部分也無法得到,這是缺乏合理根據的差別待遇」,首度判決日本政府違反憲法第14條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的原則。
    -
    ■菅首相が初のコロナワクチン接種 「痛くない」安全性アピール|#時事通信

    ■菅首相首次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不會痛」強調安全性|時事通信
    -
    🇯🇵菅義偉首相は16日、国立国際医療研究センター(東京都新宿区)を訪れ、4月前半に予定する米国訪問を前に、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ワクチンを初めて接種した。この後、記者団に「痛そうだったが、そんなに痛くもなく、スムーズに終えることができた」と語った。首相は、ワクチン接種の安全性をアピールするため接種の様子を公開。沖縄の夏服「かりゆしウエア」に着替え、医師の診察を受けてから左上腕部に接種を受けた。記者団には「国民の皆さんに接種してもらえるような環境もしっかりつくっていきたい」と強調した。

    🇹🇼首相菅義偉16日到訪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東京都新宿區),在4月初預定訪問美國之前,首次接種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完成後,菅義偉對記者團表示,「雖然看起來很痛,但是也沒有那麼痛,能夠順利地完成接種」。為了強調疫苗接種的安全性,菅義偉公開了他接種時的照片。他在換上了沖繩的夏季服裝「かりゆしウエア」並接受醫師診察之後,於左上臂處注射了疫苗。菅義偉對記者團強調,「我想要努力打造讓國民都能夠接種疫苗的環境。」
    -
    ■「レジ打ちしているみたい」梅子は売り上げ貢献の看板犬…SNS再生135万回|#読売新聞

    ■「好像在收銀一樣」梅子是貢獻銷售額的看板犬…社群媒體上觀看數達135萬次|讀賣新聞
    -
    🇯🇵秋田県小坂町の酒店で飼われている秋田犬が、レジカウンターに立つ看板犬としてSNSで人気を集めている。飼い主の高橋延枝さん(56)がツイッターに動画を投稿すると、再生回数が約135万回となった。秋田犬は雌の梅子(7か月)。高橋さん夫婦が営む「リカーショップたかはし」で2月末、梅子が後ろ脚のつま先で立ち、レジに置かれた電卓を取ろうとする様子を動画で撮影し、「店員さん七ヶ月」と題して投稿。「かわいい店員さん」「レジ打ちしているみたい」と人気になり、店には梅子目当てに多くの人が訪れるようになった。

    🇹🇼秋田縣小坂町的酒店飼養的一隻秋田犬,作為站在收銀機前的看板犬,在社群媒體上爆紅。飼主高橋延枝(56歲)在Twitter上PO出影片後,觀看次數達到135萬次。秋田犬是一隻叫做梅子的7個月大的母狗。高橋延枝夫妻2月底時,在兩人經營的「酒店高橋」店內錄下了,梅子用後腳腳尖站立、打算要拿放在收銀機上的計算機的模樣,並打上「店員小姐7個月大」的標題PO上Twitter。推友留言表示,「好可愛的店員小姐」、「好像在收銀一樣」,瞬間爆紅,酒店也出現了很多為了要一探梅子真面目的客人光臨。
    -
    ■和歌山の地震発生で人気アニメ「進撃の巨人」放送中断|#東スポ

    ■人氣動畫《進擊的巨人》因和歌山地震中斷播出|東京體育
    -
    🇯🇵15日、午前0時26分ごろ和歌山県で最大震度5弱を観測する地震が発生。これを受けて、NHKの人気アニメ「進撃の巨人 The Final Season」(午前0時10分から)が放送中断された。NHKはテロップで速報し、その後、臨時ニュースに切り替え地震情報を伝えた。今回の「暴悪」終了目前とあってネットでは中断を悲しむ声が散見された。NHKアニメの公式ツイッターは0時43分に「今後の放送予定はあらためてご案内します。」とアナウンス。

    🇹🇼和歌山縣15日凌晨0點26分左右觀測到最大震度5弱的地震。受此影響,NHK自當日0點10分開始播放的人氣動畫《進擊的巨人 The Final Season》被迫中斷。NHK當下以跑馬燈速報,然後插播地震快訊。而因為這集的「暴悪」在事發當時即將播畢,以致於網路上充滿因中斷而哀號的聲音。NHK動畫的官方Twitter於0點43分推文表示,「接下來的節目表會再另行通知」。
    -
    ■七色に光る「流れ星新幹線」九州を北上 777の願い乗せ特別運行|#産経新聞

    ■七彩光芒「流星新幹線」北上九州 乘載777個願望特別行駛|產經新聞
    -
    🇯🇵九州新幹線鹿児島ルートの全線開業10周年を記念して14日夜、特殊な照明によって窓から七色の光を放ちながら走る「流れ星新幹線」が、鹿児島中央駅(鹿児島市)から博多駅(福岡市)まで特別運行した。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感染拡大で社会が重く沈む中、「九州に希望の光をともし、明るい未来を築こう」との思いを込めた。先頭車両に青や紫で流れ星がデザインされた新幹線は、外装や車内ポスターに公募で選ばれた777点の願いごとを掲載。

    🇹🇼為慶祝九州新幹線鹿兒島線全線開業10周年,14日晚間,一輛透過特殊照明能從窗戶散發出七彩光芒的「流星新幹線」,特別從鹿兒島中央車站(鹿兒島市)啟程,一路行駛至博多車站(福岡市)。在新冠病毒疫情擴大使社會備受沉重之中,流星新幹線傾注了「為九州點亮希望之光,一起打造明亮的未來」的概念。這輛車頭以藍色和紫色流星設計的新幹線,車體外觀及車內海報都刊載了公開招募選上的777個願望。
    -
    【新聞單字片語】

    ★女性蔑視(じょせいべっし)④〔名〕:女性歧視
    ★やり取り(やりとり)②〔名〕:對話
    ★見立てる(みたてる)⓪〔動下〕:比擬

    ★東京五輪(とうきょうごりん)⑤〔名〕:東京奧運
    ★見送り(みおくり)⓪〔名〕:放棄
    ★踏まえる(ふまえる)③〔動下〕:根據…

    ★同性婚(どうせいこん)⓪〔名〕:同性婚姻
    ★違憲(いけん)⓪〔名〕:違憲
    ★裁判(さいばん)①〔名〕:審判

    ★接種(せっしゅ)①〔名〕:接種
    ★アピール(あぴーる)②〔名〕:appeal,呼籲
    ★スムーズ(すむーず)②〔形動〕:smooth,順利

    ★看板犬(かんばんけん)⓪〔名〕:看板犬
    ★レジ打ち(れじうち)⓪〔名〕:收銀
    ★売り上げ(うりあげ)⓪〔名〕:銷售額

    ★進撃の巨人(しんげきのきょじん)〔名〕:進擊的巨人
    ★とあって〔接続〕:因為
    ★散見する(さんけんする)⓪〔動サ〕:到處可見

    ★新幹線(しんかんせん)③〔名〕:新幹線
    ★放つ(はなつ)②〔動五〕:發出
    ★築く(きずく)②〔動五〕:建立
    -
    【新聞關鍵字】

    #女性蔑視|#東京五輪|#同性婚|#接種|#看板犬|#進撃の巨人|#新幹線
    -
    【新聞連結】

    https://www.tokyo-sports.co.jp/entame/news/2890857/

    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210314/k00/00m/040/109000c?fm=line

    https://www.jiji.com/jc/article?k=2021031600180&g=pol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10317/k10012919141000.html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10318/k10012921051000.html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10318/k10012921521000.html

    https://www.yomiuri.co.jp/national/20210319-OYT1T50162/

    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210320/k00/00m/050/230000c?fm=line
    -
    ■FB:哲看新聞學日文​
    ■IG:@ay_japanesenews
    -
    #台湾 #台日友好 #台湾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日本 #日本語 #ニュース #報道 #記事 #日本語勉強 #日文 #日本新聞 #學日文 #日語學習

  • 計算機k意思 在 龔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11 23:00:16
    有 157 人按讚

    【龔成問答信箱】(Q19441-Q19460)

    Q19441:

    老師,我時常記着「當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當別人貪婪時要恐懼」,我明白這個道理。市場高位時,旁人不停賺錢時更加要克制;反之,耐心待跌市時別人恐懼時就是開始入貨的好機會。

    我深深明白亦非常同意應該要長線持有優質股。但是如果明知道熱潮後有回落,那是不是需要在高位先放出然後待回落再買??

    這一點有時真的想不通⋯⋯⋯⋯⋯

    謝謝解答!

    龔成老師:

    我地原則上,是長線持有股票,同時集中持有優質股,這點是不變的。

    當然,有時當佢處於貴的時候,我地都有可能賣出,但我不建議全部賣,只建議賣出部分,因為當你賣出優質股後有機會買唔翻的!

    所以,我建議點都要有優質股在手,就算貴,都只賣部分,盡量不要賣全部。

    你這一句:「我深深明白亦非常同意應該要長線持有優質股。但是如果明知道熱潮後有回落,那是不是需要在高位先放出然後待回落再買」。

    最大最大的問題,就是「明知」。

    真的是明知嗎?

    好多人會估大市將會升或跌,但最後都估錯,記住,唔好有「明知會跌」這總想法,好危險。

    就算這刻真的貴,股市可以再貴,如果企業價值不斷上升,之前的貴過2年就可能合理。

    港交所由幾蚊上市,不斷創新高,好多人在當中都認為「明知佢會跌,要盡快賣出」,佢地錯過了賺100倍的機會。

    有D香港人,在過往樓市不斷上升時,因為「明知」樓市會跌,所以賣出自住樓,到最後永遠買唔翻。

    ------------------------------------------------

    Q19442:

    你好龔sir,我為左自己定下了個人目標為三年後有50萬資產

    現有10萬元資產包括:
    領展 300股
    盈富 1500股
    中國生物製藥 2000股
    眾安 400股
    $10000 現金

    每月可儲$5000-$7000

    1. 我點做先可以三年後完成目標,係米無咩可能做到?

    2. 而家有既股票係米太散? 洗唔洗集中一點?

    3. 我想問新手應該睇股票勝經先定80後百萬富翁先?

    多謝龔Sir

    龔成老師︰

    1) 以恆指平均年回報10%計,月儲$7000 + 本金10萬,大約可增值至40萬。

    但由於3年唔算長時間,會有機會出現波動,令你最終回報的不確定性增加,你要知這個風險。

    2) 唔算散,你每月儲$7000可先用一半做月供。餘下一半和1萬現金,就等大跌市。

    你可考慮用$2000供盈富(2800),再加一隻潛力股$1500,好似安碩恒生科技(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都可以。

    3) 其實初學者,我建議2本都要睇。

    另外想提你,眾安(6060)這類股,好難玩的,因為多年都在燒銀紙,就算近年才初見盈利。但都仍未能確定長線情況,這類股要估值好難。

    因此,股價一定好波動,所以組合中不宜有太多。

    ------------------------------------------------

    Q19443:

    HI 龔成
    我有一個比較複雜既證券戶口問題。

    我本身持有以下股票
    1177 2手
    788 6手
    2018 10手
    883 6手
    1398 13手
    5 6手
    3 5手
    405 5手

    全部都捱價中,一直想溝貨,但係現用的倉有存倉費及最低佣金費。雖然這些費用不算多,但長遠就以存倉費一年己被收300,我覺得不合理,假設長期持有,同時每年又被扣300,這些也是成本。同時,溝貨的話又被收最低佣金費。

    我見有別間收費是不設最低收款額及存倉費,我打算在新的戶口溝貨,一心以現金儲有資產這信念。

    以下我遇到的情況,應該怎樣好?
    1)全部股票轉倉。蝕轉倉的手續費。
    2)舊倉KEEP住,新倉溝貨。慢慢減持舊倉。

    龔成老師︰

    1) 其實存倉費佔整體成本好少,我唔會特別理。而我自己每年買賣次數係好少,優質股我買完就長放係度,所以佣金費高低影響唔大。

    如果是我,就無必會做轉倉這個動作。

    2) 你分開2個戶口,反而令整體成本多左。如果你真係想轉,最好一次過處理,選定以後用邊個。

    另外,我想清楚"溝貨"與"分注"的分別。溝貨指是愈跌愈入,同時不理企業質素,不理自己的設定金額,盲目去入。

    分注則是「一早定好買入策略,一早定好本金總數,並以有策略的模式進行」。

    如果你係"分注"的話,你可因應平貴和質素,去進行。但若果係"溝貨",就不是再入貨,因為再平,都只會令你增加風險。

    ------------------------------------------------

    Q19444:

    想與你分享一個好消息,剛完成月結,剛好衝破一百萬關口,而且比30歲的目標還提早了半年達成,多謝你所教的方法,亦都有幸成為你第N+1個達成這個目標的學生。

    為了第二個一百萬,思考了下列的問題,希望可以指引一下我

    1.第二個一百萬的目標設定為三年至三年半是否合理?第一個一百萬要5年,用乘的方法的話,第二個所要的時間假定為第一個的60-70%。

    人工17K+3-4K pt(將來半年會上堂,預計減半)每月可儲10K。

    2.資產分配方面,現金有30萬,股票70萬,其中包括一些之前買落的蟹貨(現值都有約4萬),理智上明知清左佢地應該好些,總是不肯下定決心,甚至[陪]到我上到100萬...。

    雖然黎緊會清左佢地,可是不夠理智這一點將會是接下來要改善的地方。要如何才能好像你這樣呢?

    3.購置物業方面,因人工不高,按揭不會有太多的成數,也暫沒有購買的必要,所以暫不考慮。

    不過,只要人工不高,便等於要動用大部分現金作首期才能置業,但樓價會同時上升,這便變了死胡同或者要起碼到150-200萬才能考慮?
    多謝你。

    龔成老師:

    恭喜你!我記得當年我月結計到自己身家超過$100萬,都好開心的!第一個$100萬是最開心!

    因為第一個是最難,之後反而錢滾錢的力量較大,會更加順利。

    1)合理,但當然無絕對的答案,你只要保持進行之前所做的事。同時,由於你現時資金大左,每1%的回報差都會大左,因此,你應該投入更多時間去研究股票,提高回報率。

    2)你要理性,這是成功投資者好重要的因素。

    我會以更長遠的角度分析,例如5年、10年,現有資產怎樣幫我建立更多財富,如果該股的增長力不強,即是無作用,那就應該盡快賣出,轉其他。

    唔好比過往的所謂買入價,影響左你,最重要分析佢將來會增值多少。

    3)可以到近$200萬先考慮,因為股票的增長力較高,你利用股票增長去追物業,比起太急投資物業,會較好。

    ------------------------------------------------

    Q19445:

    早晨龔sir, 我就黎睇完你既股票勝經, 有個問題想請教你。

    你話當股市越熾熱,個個都買股票貪婪既時候就係我地要遠離股市既時候。你覺得而家美股係咪呢個情況?我睇左好多間公司都係2020年3月後直線上升咁,身邊好多朋友都開始炒美股。

    我暫時仲係增加投資知識既階段,未敢入場住,但見隻隻都升到飛天. 你覺得我應該點做

    龔成老師:

    2020年3月,當時是恐慌期,正正是《股票勝經》所講的買入時機,你可以睇翻書中的要點,因此,當時不少股都處平的狀態。所以,你會見到股價不斷向上,這是不少市場都有這情況。

    你最重要是分析平貴,優質。現時的市況,有少少貴,部分股過熱,因此你應該投資一些無咁熱的股。

    同時,如果你完全無貨,一直等,又不建議,所以,最簡單是投資一些指數基金,如果你睇好美股,可投資VOO,追蹤標普500指數,你分注入就得。

    點解我成日叫人分注入或月供,就是平均買入價風險,同時可以避免一直等待。

    ------------------------------------------------

    Q19446:

    龔成老師,你好!~依幾個月開始follow你facebook,之後買左80後百萬富翁黎睇,發現自己起步得太遲~

    我30幾歲,已婚有一子,家庭月收入約80k,有一自住物業,月供18k,仲有約400萬先供完~

    另外係XX買左每月派息基金,每月約派息3-4000,打算用依4000蚊黎月供股票,依個做法可行嗎?

    1. 如果供2000盈富,1000領展,1000雅生活,依個組合ok ma?

    2. 我地儲多二年錢,應該可以買第二層樓細價樓收租,用D租黎供樓,會大風險嗎?

    3. 我自己每月儲到10k,應儲起黎作第二樓層首期,定點樣運用好呢?

    4. 我地本身已買保險,現金儲備應該有幾多先叫穩健呢?

    謝謝老師,希望可以得到你解答

    龔成老師:

    雖然方法不是不可,但未必是最好的做法,但如果你認為這總買派息基金,然後月供股票的方法,較適合你的風險度,都可以進行的。

    其實,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1)可以,都是有質素的,可長線。

    2)其實唔需要太急買第二層,這動作會令你財富太集中在物業類,因此可等你有較多財富才進行這動作。希望做各類資產都有,而不是只集中在物業。

    3)可以投資股票,令財富有更好的增長。

    4)最少3-6個月的基本開支。同時要留部分資金等投資機會。

    ------------------------------------------------

    Q19447:

    老師,想問下 中電 算係收息股定平穩增長股 同埋 我月供計劃 有冇好太問題

    4000元2800
    1500元0823
    1500元0002
    求老師指點

    龔成老師:

    中電(0002)是收息股,加少少增長力。

    你上述月供的,都是有質素的,可以長線保持進行,是平穩增長模式,當然增長力就不算好強。

    另外,建音你同時留有某部分現金,等機會投資。這樣並行的策略較好。

    ------------------------------------------------

    Q19448:

    龔成老師我今年33歲,自从睇左你FB先知道,長線的重要性同埋我依家睇緊年報勝經。我手上有3隻股

    中國鐵塔(788)5手@1.45
    中興通訊(763)1手@18.9
    中國移動(941)1手@47.7

    手上有現金3萬,想買其他股,同埋月供$2000的話,應該買晒盈富基金嗎?我目標在1年儲多20萬,謝謝

    龔成老師:

    先講你上述股票,太過集中在同一類別,你會出現集中風險。上述股不是無質素,你可以持有,但之後最好增加其他類別的股票。

    手上的資金$3萬,暫時唔好心急動用,等大市回翻D先用。

    另外,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你投資盈富(2800),可以,但應該同時投資其他潛力股。你33歲,仍是增長的時期。

    ------------------------------------------------

    Q19449:

    龔成老師,我看完你的「80後百萬富翁」和「股票勝經」,其他作品也準備看,想問1928受新冠肺炎影響

    賭收咁差都30幾蚊,現價算貴嗎?想下個月開始做月供,還是再等佢跌下?

    龔成老師:

    金沙(1928)現價合理。當我地投資及計算企業價值時,會著重長期的因素。

    因此,金沙中短期雖然不利,但疫情總會過去,因此你現時開始月供,無問題。當然,你不能用盡資金,要同時留有現金。

    ------------------------------------------------

    Q19450:

    老師你好 今年26歲由3年前開始睇你既書 搵到覺得識合自己既方向 備戰半年到就開始入市

    當中經歷中美貿易戰同COVID-19 賬面一度出現虧損 但是有緊守到價值投資既準則 現在賬面總值已經升值一倍有多 突破人生第一個一百萬

    目標係一直享受複利既好處直到財務自由 題外話係比起巴菲特 我更中意彼得林區既書

    龔成老師:

    太好了!我記得我當年有第一個$100萬都好開心!

    你保持進步就得,之後的錢會以更高速成長。

    我地投資,唔好太著重短期回報,一定要睇長。

    其實巴菲特的書都是其他作者寫的。佢兩個都是高手,都值得學習,可以配合運用的。

    ------------------------------------------------

    Q19451:

    老師,想同你分享好消息,按照進度,我同女朋友將會在兩個月內(市況好的話一個月)達成100萬淨資產的目標!

    如你所講,知識同回報成正比,你嘅12本大作我都有睇晒,獲益良多!

    我運用書上嘅投資心法,嚴選幾隻優質潛力股作長線投資。另外我和媽媽建立的退休組合亦因為比亞迪爆升而賺了不少,一年半已累積了23萬股票資產。

    我已經當你係半個師父
    雖然我仲未抽到時間上你堂

    龔成老師:

    太好了!

    我相信你地都付出了一定的努力,無論是儲錢,還是增加知識,這是你地應得的。男女朋友能有共同目標,往往效果會更好,你地可以再定出不同的共同目標。

    總之,保持知識增長,財富都會不斷增加!

    ------------------------------------------------

    Q19452:

    老師~我依家睇緊你既一本年報勝經,學緊如何睇主席報告分析股票,但佢有時一d文字藝術都要分析下。

    我有個關於溝貨既問題想問下,我有個朋友之前有買3662奧園健康,好似9月嗰陣物管股炒到好勁,佢已經開始入從7蚊開始

    之後應該每跌一成佢都會入,依家應該買左10萬元以上3662,之前我有提過佢唔好再買物管股,之後會再跌短時間都唔會升上去。你是否不建議不停地溝貨?

    佢諗住如果一升就可以賺得最多,這樣的想法。我自己之前都買左2168,蟹左。我估應該要等一段長時間先會升番,龔sir你建唔建議放左一部分?

    之前講到我買左831,佢賣左ok店之後想發展網上平台,依家香港疫情問題會不會對佢有d有利既因素?

    龔成老師:

    其實溝貨最大的問題是「超出預期的買入金額」,我平時叫人同「分注買入」,原理是先定出一筆資金,這是入貨的上限,然後就分注入,這是整個策略。

    而溝貨則是無預算無策略,將買入的資金不斷增加,這當然會提高風險。

    同埋,「諗住如果一升就可以賺得最多」,這是有問題的想法。

    我經常講,我地要「先想風險,後想回報」,我地要建立一個平衡的組合,同時在資金方法要控制適當,之後先穩中求勝。

    佳兆業美好(2168)由佳兆業集團(1638)分拆上市,整體都有質素的,有長線投資的價值。不過規模不大,母公司不算強,因此估值不會太高。

    睇翻佢的財務數據,正面,生意與盈利有不差的增長,現金流強,有長線投資。

    現價合理,不過行業股價上落較大,要注意風險,同時這股規模唔算大,因此唔值得太大注。

    你唔應該以中短期股價去衡量佢的價值,應該以質素,以及這股在你組合的角色,去衡量應該持有多少。

    利亞零售(0831)出售香港「OK便利店」業務,作價27﹒9億元現金,交易完成後,擬向股東派發特
    別現金股息每股3﹒85元。利亞零售預期出售收益約29億元。

    利亞零售表示,便利店業務主要以密集運營模式服務香港市場,並且由於其覆蓋之產品種類繁多,因此涉及相對龐大的物流營運設置以及供應鏈基礎設施。

    另一方面,剩餘集團的品牌(聖安娜、Mon cher和Zoff),其實都適合利用互聯網及線上平台,對中等收入客戶群更具吸引力,並且更少依賴物流設置以及供應鏈基礎設施。

    但始終賣左資產後,發展只是一般,同埋之後好睇佢資金的運用情況,現價合理區中上部,投資價值只是中等。

    要留意,唔好只貪佢特別息,派息後股價會除淨,自然下跌翻,而特別息只有一次,之後唔會有的。

    ------------------------------------------------

    Q19453:

    你好,我試問你請教,因我們聾人們用手語溝通或用筆談,我們是新手,所以很開心看到fb多人問你,我找你請教。

    不幸被拉我們入群組認識股票,喊叫我們試下,第一次買1376可賺3百幾元,第二次買1953可賺2百幾元,在今年8月25日第三次買1894買入5.43第四天很快下跌

    現在0.19,我們傷心了,未沽出,我們心想等升上可拿回。請問有沒有機會等一年?兩年?令1894升上嗎?
    買了三股共8萬幾元,也有買了一股27300元

    龔成老師:

    我建議你們增加投資知識,《股票勝經》適合你們的,同時不要再相信這些投資群組,要有自己的獨立分析能力。

    往後投資,要買一些大型的優質企業,長線持有,如不懂,就投資盈富(2800)。

    恒益控股(1894)每年的營業額很少,盈利不多,加上中期業績盈利大跌,因此投資價值不高。

    這股要升到$1以上,不容易。因為企業本身的增長力不強,無獨特優勢。

    ------------------------------------------------

    Q19454:

    你好,想請教:

    1)希望你可以簡單講下係用乜嘢方法令自己由百萬富翁變成千萬富翁呢?當中過程用左幾多年時間?

    2)請問你現時的現金流,在股息、收租物業/鋪位/車位等,比重係點?因為想知道點取得平衡

    3. 2021年,老師覺得邊幾隻有機會成為倍升股呢?

    龔成老師:

    1)大約用了6-8年時間。主要是投資,股票增值,同時其他收入增加左,我開發了打工以外的收入,過往只靠打工,之後不斷開發其他收入,例如出書、做生意、教班等,當其他收入增加,就亂去銀行工,全力發展其他事業。

    2)你預我大部分是股票,之後到物業,餘下是現金。

    3)由於2020年新經濟股已有少少熱,所以2021年反而唔好太過進取,加上疫情減去令新經濟股的動力減左,因此應該建立平衡組合。同時留意翻D舊經濟類。

    ------------------------------------------------

    Q19455:

    成哥,睇完你本身書,你點睇樓齡?有一些大型屋苑,樓齡快超過40年,你認為我們應該選擇這些樓齡大,但是是大型屋苑還是比較新的半新樓?

    龔成老師:

    最好的樓齡在30年以下,除了考慮本身維修因素外,你都要考慮若果日後賣出,下一手的買家會怎樣買,如果下一個買家認為質素唔好,自然會影響你物業的價值。

    當然,本身的維修質素有好大影響,大型屋苑如果各方做得好,其實市場價值仍會好高。所以,觀察維修保養,有無做大維修,都是要考慮的因素。

    ------------------------------------------------

    Q19456:

    老師你好。 我今年32歲
    請問我的強積金投資組合,有一半在保證基金,好嗎?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你32歲,可以進取少少。你保證基金的比例50%,太高。你可以減少至20%以下,甚至0%。

    將資金轉去均衡基金、亞太股票、中國股票。你年輕,可承受風險,可以進取少少,加上複息原理,你年輕增長力高,長遠有著數。

    ------------------------------------------------

    Q19457:

    老師,領展,我用 2012-2019年 市賬率 去估值,睇到 1.23-1.316 係 合理價

    但 衣家 領展 68.9 (股價)除 77.609 (每股賬面淨值)= 0.89 (市賬率)

    但於合理市賬率,甘係咪 代表 係平位?

    龔威老師:

    如果你記得我上堂講過,領展(0823)比起其他房託較為進取,佢唔單計持有物業,同時會買賣。如果你睇翻第4堂筆記,地產發展商的市賬率,都出現一個持續下跌的情況,不過我地擔心佢谷大左賬面值,而領展都有少少這種情況。

    當我地見到有可能出現這情況,市賬率運用時就要小心,可能用的年份只能較近期,或作出一些調整。

    而我見你用1.23-1.316,其實有少少高估,最好調低翻15%。

    至於你計算方面,用佢股價,除以每股賬面淨值,正確。之後再比較翻合理範圍。所以你方向正確。

    ------------------------------------------------

    Q19458:

    龔sir,不好意思,我數學邏輯不太好,在閱讀中遇到問題,盼賜教

    第6版 財務自由行/第249頁
    不明解以下2點:

    1)每月的供款就會為$19700
    不應是($270萬 x 1.03利率)/ 14年 / 12月 = $16553?

    2)樓價由$300萬跌至$150萬,但資本上卻是由$30萬增值至$150萬?感謝

    龔成老師:

    1)因為「供款」是包左每月要還的本金,以及要比的利息,即是你每月供樓,其實都是包左這兩個數。你可以上一些銀行的網站有按揭計算機,能計到這數的。

    2)因為每月都會還本金,而書的例子是14年就能還清本金,即是完全擁有物業,因此,最後就是完全擁有該樓,而該樓價值$150萬,所以擁有$150萬財富。

    ------------------------------------------------

    Q19459:

    成哥,我想問1d關於買樓既問題。

    我宜加26歲,儲到31萬,人工$24000,目標下年每月儲大概$15000,如果想2023年置業,仲有3年時間畀自己。

    假設人工每年加4%,到2023年應該有$26.x K。如果想買400萬的樓,我預計股票固報(15%/year)連儲到既錢2023年年頭會有80幾萬。加上家人可以借50萬畀我,共130萬。

    上網做過壓力測試,如果到時2023年人工有$26.x K,其實我係咪首期要儲到150萬先穩陣買樓?(130萬首期,再借7成按揭(人工要求$26.5k),20萬作後備之用)。

    其實我想借足8成,除左擔保人外仲有冇其他方法,因為父母都係做兼職,銀行應該唔接納。

    希望成哥可以指點下,等我目標更加清晰。

    唔知條數計得岩唔岩?

    龔成老師:

    大約計算正確,不過到時買入前要再計清楚。

    其實最好都是用擔保人,但具體銀行接受擔保人收入的定義,你可以再問清楚,只要有收入證明或有交稅,都會接受的。

    另一方法就是提高你的收入,你現時26歲,好年輕,思維可以闊少少,唔好只打算永遠做一份工,可能改變有突破。同埋思維上,唔好比一層樓永遠困死你的青春。

    ------------------------------------------------

    Q19460:

    老師想請教
    BTC是否最好唔好touch?

    龔成老師:

    虛擬貨幣,是人為創造出來的,絕對不是「資產」,有沒有真正的價值,如何定義真正的價值,我有相當的疑問。

    這些人為創造的貨幣,因為關注度由很少變得大,價格會大升,但這背後是否有真正的支持,我不知道。只能說,投資這些貨幣,投機味好重,可能大賺,亦可能蝕到一文不值,因為,當中有沒有價格,我不知道。

    但這不代表佢無價值,佢可能好勁,只是我自己不知佢好勁定好差。

    佢長遠的價值,取決於「有多少人用」,即是說,雖然無真實價值,但可以有「交易價值」,如果長遠好多人用,的確可能有高價值。

    因此,這些虛擬貨幣,由於我無法作出專業分析,所以,我不會投資。

    但如果你分析到佢長遠的交易大,大家都持續關注,就有價值,就值得你投資。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 計算機k意思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04-14 09:30:39
    有 15 人按讚


    想當leader,you must take the risk。

    交大新任校長-張懋中院士 (交大電子所博士68級,師承陳茂傑教授.)

    本土博士揚名國際的傳奇 UCLA 張懋中教授專訪
    張懋中院士於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陳茂傑教授從事研究,1979年經交大及教育部口試合格獲頒國家工學博士。
    張院士目前擔任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電機工程系系主任暨講座教授,曾獲多項國際級獎項及榮譽。
    1996年以“Ultra-High Speed HBT Integrated Circuit Development” 優異研發成果榮膺國際電機電子
    工程學會(IEEE)會士(Fellow);2006年更榮獲IEEE David Sarnoff獎項,以表彰其研發砷化鎵(GaAs) HBT異質雙
    極電晶體功率放大器,由理論製成實物,成為手機及無線上網裝置的關鍵性元件,引領無線通訊的發展。
    由於其研究成果蜚聲國際,張院士於2008年獲頒美國國家工程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院士,
    2012年時更獲得中央研究院院士。
    交大友聲專訪 文‧彭琡靜

    交大電子研究所,培育了兩位世界級的本土博士,這兩位都姓張,一是台灣半導體之父的前校長張俊彥教授,另一位是今天要介紹的主角─UCLA教授張懋中學長。台灣土博士跑到美國人的地盤搶飯碗聽起來已經是個天方夜譚,但張學長還能受邀當起名校UCLA的tenured full professor,聽到這樣的奇蹟般的經歷,不禁讓人對他在美國奮鬥史產生莫大的好奇。

    六月廿四日,張學長回國接受電機學院所頒發的榮譽教授,隔日則到工研院接受2008年潘文淵研究傑出獎項。除了傑出的研究成果,張學長為人幽默風趣,廣結善緣,這次回國,行程滿滿,而我們就在這滿檔的行程中專訪到張學長。以下是張學長的精采分享。

    五項大能力站上國際舞台:Value、Passion、 Selection、 Latitude、Depth

    問:談談您童年,父母對您是什麼樣的教育方式?

    張:讓孩子有機會express自己,從小就鼓勵他們多 present。我國小和初中經常參加演講比賽,雖然師長幫忙潤飾內容,聽起來會有點肉麻(笑),不過,這讓我有許多public speech經驗,對於日後的表達能力的助益很大。因為research需要下真功夫,但如何把結果用清楚簡單的文字語言呈現出來,同時讓人家認同跟你一起做研究會有開闊的前景,表達的能力與技巧在這個時候是最重要的。

    問:您對學生的訓練也是如此嗎?

    張:我平常在學校訓練學生也是非常注重presentation。我認為學生出去,就是代表學校的規格,要能講話不拖泥帶水,要能hit the point。很可惜我們台灣的孩子不被鼓勵這個能力,造成台灣學生的邏輯思考不是「交通」型,是「反交通」的,也就是說自己滿清楚了解的,但是怎麼讓別人欣賞與接受,我們的教育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我一直強調value-centered or value-pursued,我這些年在美國,近距離觀察大師,發現他們都有正確的value。做任何事,第一件事一定要思考那個價值是高的,那個對社會的價值是大的。第二就是passion,你不喜歡那個東西,勉強做是做不來的。另外要be selective,在我的觀察裡,能成為大師者都很selective,他們花很多時間在思考right things to do。再來是latitude,要具備橫向的反應,舉一隅要以三隅反。最後才是depth,就是學問的深度。

    跟美國孩子比起來,台灣孩子的長處很多,短處就是思想不structured。零碎的、片面的反應很好,整體的反應不一定最好,自己思想沒有組織,沒有辦法build a structured system。但是,你在一個area要成為真正的大師,你必須要能organize,自己digest之後,重新能把框框搭起來。你有一 structured個體,站的空間就大,零碎的話,就看不見你。所以我們的問題就是,資源雖多,但每樣東西都做一點,沒有辦法一拉就全起來,所以在國際社會不容易得到認同。

    問:您剛剛講不organize,會不會是美國的教育比較 creative?

    張:美式教育很注重creative writing,每個禮拜都要寫,還要能present,老師也花很多時間在上面。我們這邊比較制式化,好像哪個逗點沒逗好,句點沒句好,就是太注重枝節,最重要的是看這個小孩是不是把心裡的話,有組織有系統的present出來。

    我常開玩笑,我們應該回到古代去寫八股文,因為八股文本身有個structure,但是我們現代人缺乏structure,整個thinking沒有 structure。我們寫論文也是八股文,內容可以creative,但是structure是八股。因此,在生活的愈早期訓練,對孩子愈有利。

    問:您的英語講得很好,是如何訓練的?

    張:我是南投竹山人,我的父母是外省籍,但我是講台語長大的,一直講到高中,政府規定講台語會被罰錢,在我們那兒是不work的。我們鄉下有很多日本移民,很多日本籍的太太,講得一口非常優雅的日語,我很後悔當時沒有學日語。我覺得多學一個語言就多一個mind,因為想法就會不一樣;語言雖說是後天灌進去的,但是上帝create語言是很奇妙的。

    語言的東西愈早學愈好,耳朵聽力比較好。一個人沒辦法有正確的音準,就是聽到的東西不是非常的精確。很多同仁問我什麼時候來美國的,我跟他說大概是29歲來美國,他們就很驚訝,說我雖然這個年紀才來美國,但聽不出有台灣的口音。

    「台清交」養成「廣度兼具深度」的本土博士

    問:您從小就對科學產生興趣嗎?

    張:我很喜歡物理,所以第一志願就填台大物理系。那個年代有個好處,開課開得不多,也許是教授沒那麼多,學得比較深入。我總覺得現在的學生唸的科目太多了,課一多,平均每個科目花的時間相對減少。

    我在台大物理系時,學校課開得不多,但是課都很難。我記得有一年上古典動力學,一個學期只教了四個章節,教科書叫《Classical Mechanics by Goldstein》,我們的順口溜就叫他狗屎蛋(笑)。讀也讀不懂,但一遍一遍的讀,最終也讀通了,這是值得的,因為以後也沒時間K這樣一本天書。

    後來我到清華唸材料,又到交大來唸電子,這給了我一個好處,就是階段性讀的深刻,走過這十年間,無形又把廣度built起來。唸電子的人,尤其像我這樣做電路系統的人,通常缺乏對材料的了解,更缺乏對基本物理的了解,但對我而言,好像就很自由的把很多東西放在一起,變成一個新的東西,這就是 latitude。譬如說我做電路設計時,就常常拿物理觀念來做。一般人不會如此,他們是從傳統電路設計的角度過來,不會像我這樣繞道,所以都很驚訝,不知道原來可以這樣做。

    問:您當年台大物理系畢業之後,沒有選擇出國唸書?

    張:這中間有個小插曲,就是當年物理領域開始走下坡,尤其是 1968、69年有很大的crash。有人先出國鍍金,回來說物理已經完了,還說材料科學當道,為此,我還找了盧超群,我大四時當過他的助教,他哥哥盧志遠是我同班同學,陪我半夜跑去請教施敏教授。後來我沒出國,選擇到清華唸材料,學到不少東西,尤其是唸到thermodynamics in solid,發現它最精采的部份就是在material science。

    畢業之後也很巧,有天我就在清大材料系晃著晃著遇到陳茂傑老師,陳老師跟我說要換學校,要到交大去,記得他還問我說:「你怎麼樣?」我當時就想:「陳老師怎麼問我怎麼樣,不就是到交大去教書嗎?交大不就是隔壁那個小學校嗎!」後來我發現我是學校愈唸愈小。(笑)

    受到陳老師的鼓勵,我就來交大參加入學考試。交大考試非常別出心裁,特別是oral exam,我一走進考場,裡面坐著廿幾位老師,正中央聲音最大的是祁甡教授,三堂會審。後來放榜,我發現交大跟清華真的沒有情結,我竟然考上榜首,第二名就是溫清章,不過他比較沒耐心,虛晃一下就到U. Penn.(賓州大學)拿Ph.D.。

    問:您在碩士畢業之後開過公司,可以談一談嗎?

    張:對對!我跟許根玉老師搞過一個公司,在新竹市南大路,叫新域電子。在1975年,我的博士班剛開始,碰到許根玉、王遵義兩位學弟。我們是做掌上型遊戲機,是全世界第一個做hand held game的公司。

    這就是交大的強項,橫向非常強。我們當時需要一個加減乘除的four functions calculator chip,當時李進洋學長在GI(General Instruments)的高雄廠(GIMT)當業務。GIMT位於高雄進出口加工區,貨艙裡剛好一些過時沒有人要的全功能計算機的chip。我們就跑去請李學長把這些chip當破銅爛鐵秤斤賣給我們。李學長很樂意幫忙,不過事情沒有想像中簡單,這些在加工出口區的chip,必須先出口再進口才可使用。後來李學長只要我們支付shipping的費用,先把chip出口到香港,拿到進關證明後再出關運回來,費了一番功夫。南港IC育成中心 勝華科技

    我們拿到這個chip之後做成一個玩具叫「小教授」,它的功能是例如一加一等於二的題目,答對了綠色的LED就亮了,答錯的話,紅色的LED就亮,而且還會叭叭地響,我們那個紅色和綠色LED就是請光寶幫我們做,就是宋恭源董事長。

    至於那個小教授本身的機殼得要做模子,我們也沒錢,就去宏碁找黃少華學長,到他們南京東路,那時候宏碁買了公寓,有兩個門面,一間還算是office,另外一間是庫房,堆了一堆東西。宏碁當時是賣calculator,我們就選了一個他們不用的calculator模子,想要跟他們買,結果黃學長說不用付錢,要我們有需要就趕快拿去用!所以說在創業時期,受到交大學長們很多的幫忙。

    幾年後我到美國做Post-Dr,看到美國的商店 Toy-are-Us還在賣小教授(笑)。說起這個小教授,五塊錢一個,成本大概是一塊半。生產線一條變兩條,兩條變三條,當時我們滿有名的,新竹的銀行搶著要借錢給我們哩。

    問:做得不錯怎麼會想要離開?

    張:這事情講起來很有意思。大家都知道,郭南宏校長的性格很兢兢業業,有人告訴他說,不得了了,我們交大的研究生都在外面做生意。後來一查發現是我們(笑),郭校長就把我們叫去勸告一番之後,給我兩個choices,一是好好唸書,一是結束博士班的課業,好好去做生意。我想這也很fair,於是就答應郭校長,不做生意了,好好回來唸書。

    問:會不會後悔?

    張:也無從後悔起。而且主要還是帳務的問題把我們搞得暈頭轉向,我們會計還嚇我,說我還是比較適合回交大唸書,所以郭校長一提,我就乖乖回來了。

    問:您提到受陳茂傑老師很大的影響,可否請問您是哪方面的影響?

    張:陳老師做人做事做學問都很實在,他很重視價值觀,從來不變,他很清楚他要做什麼。他認為很多東西可以改變,但價值不能改變。他在學校從來是對事,不會對人,我所認識的人裡面,他是最一致的,所謂吾道一以貫之,陳老師就是最佳典範。

    我覺得這很重要,一個人不能因為外在環境改變自己的方向,所以我一直強調value-centered,價值一定要擺在最前面,否則可能就做白工,甚至會有不良影響。我深受陳老師的影響,所以後來去美國,也能夠說服美國人,我想就是緊抱正確的價值觀。人種雖不一樣,但普世的價值觀是一樣的。

    問:那陳老師怎麼會允許你同時去創業?

    張:這個純粹是我們時間充分靈活運用的關係。學校的功課照做,研究 paper照寫啊!(笑)

    問:那交大對您是否有影響?

    張:當然影響非常大。交大做事情就是腳踏實地,交大人當官可能不是很好,不過實實在在做事情的能力是一流的。你看張俊彥校長他當年做實驗,爐子都是他自己圈起來的。我覺得要講本土,這才是本土精神。

    什麼叫做本土化?我認為本土化是在你侷限的環境底下,創造出普世的價值,那才是真正的本土化。本土化如果只能創造本土價值,就沒有價值。

    你可以很本土,但是創造出來的value是普世的。像托爾斯泰,他寫的是俄國小說,是他們俄國人的故事,但是他touch到的common value,是你和我同樣都appreciate,所以他才會成為大作家。
    本土博士在美三十年:從砷化鎵專家到UCLA教授
    ※在UCLA櫃檯遇見到M/A-Com的貴人

    問:很令人好奇,您在美國三十年的傳奇經歷?可以請您談一談嗎?

    張:我在1978年離開交大去當兵,之前也在交大當講師,因此服完兵役想回來當老師。結果,我跟陳茂傑老師商量之後,陳老師對我說:「我看你最好還是出去走走吧!」我問老師去哪裡走走,老師說:「去美國做Post- Dr,去外面開拓眼界也不錯。」

    後來我申請到UCLA,做太陽能電池photovoltaic solar cell。本來計畫稍微遊學一下,我1979年去,但到1980年就有很大的改變,當年卡特總統輸給雷根,共和黨並不支持solar cell的研究,我的計畫被迫停止。由此可見美國的科技發展跟兩黨政治息息相關,這也很有趣。我遠渡重洋要鍍金,結果只鍍了一半金,出門又向各位師長道別,又只混了一年也沒混到什麼,不好意思就這樣回台灣。於是我開始動動腦筋,想到美國的industry走走,也許有人要我。

    我先跑到UCLA的Placement Center告訴櫃檯小姐說我想要被應徵,對方就問我綠卡的ID number,我愣了一下,心想糟糕我沒有綠卡。這時候,後面就有一個人搭腔說:「What旧 the number for? I would interview him.」我一看是一個大鬍子老外,笑瞇瞇的,我想我們素不相識,他怎麼會知道我想應徵什麼工作。他問我打哪兒來的,我說我是台灣來的,他說他太太是台灣來的;又問我,你哪裡畢業的,我說我國立交通大學畢業的,他說他太太是清華大學畢業的;他又問我,認不認識他太太,我心想,我怎麼會認識你太太,結果,一聊起來,我還真認識他太太。(笑)就這麼巧,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遇到這麼個貴人。

    所以interview通過以後,我就在M/A-Com (Microwave Associat)做microwave power transistors,當時還在冷戰時期,我做這個東西是大power的transistor。接下來的兩年,M/A-Com也給我相當多的空間發揮,整個實驗室我愛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我不想待在這麼matured環境中,我想做一點新的東西,value比較大,影響比較大。加上我當時被 Gallium Arsenide III-V compound Transistor(砷化鎵三五電晶體)所吸引,心裡頭萌生去意。

    ※一通電話又碰上在Rockwell的台大學長貴人--李建平教授

    M/A-Com想留我,本來想派我到東岸一個新的 Gallium Arsenide實驗室當經理,但我對研究工作比較有興趣,於是我太太建議我打個電話給台大物理系的學長李建平教授,李教授當時在Rockwell科學中心擔任研究員,我問他的意見,結果他回答說:「你還是踏實一點做研究吧,Manager是人幹的事嗎?」還說:「沈義德剛好quit,你趕快來 interview吧!」就這樣,我又遇到貴人,這次是我台大的學長。

    我在Rockwell科學中心一待就是十五年,主要是做砷化鎵的研究。Rockwell是一家航太公司,也一直想要build up像Bell Lab那樣很具影響力的實驗室。所以我在那個實驗室,我就白天做Rockwell需要我做的東西,晚上和CP(李建平)一起做自己的實驗。

    印象很深刻是有次CP發現一個現象,還用圖示給我看,如果plot整個 threshold voltages of GaAs MESFET在wafer上,明顯看到,水平跟垂直方向,完全不一樣。這時候,另外一個同事Peter Asbeck(現為UC San Diego教授)走過來,我們三個人就一起討論。

    Peter Asbeck是學Laser的,他把Laser的理論用在這裡,看法不盡相同。於是三人各持理論,我看爭辯下去也無益,提議他們等我一下,我就捲起袖子進去實驗室,馬上可以得答案。當時已經晚上七點鐘,還沒吃晚餐,我們一面做一面討論,做到半夜,後來三人一致同意,找到新的東西,就是「Stress Induced Piezoelectric Effect on GaAs MESFET」。這是第一次知道Local Stress對Field Effect Transistor有很大的影響。晚上做完,第二天就寫論文,花不到一天的時間。

    這給我很大的信心,但也曾有過另外一次實驗,因為信心不夠,認為自己焊接有問題,而白白讓一個新發現從手邊溜走。所以,我在這邊要強調,信心要足夠,要 be alert,要保持敏銳的觀察力,這對事業的幫助很大。

    ※受UCLA邀請時,葉文恭教授相挺協助將研究成果寫成一本書

    問:怎麼會到UCLA教書?

    張:早期華人當教授比例低,我1980年Post-Dr計畫停止第一次要離開UCLA時,我的導師說我很可惜,沒有US Ph.D. degree,要我好好珍重,意思是這輩子大概回不了UCLA了。

    我自己也知道滿難的,因為到了一九八幾年,我做出一點小成績,東岸的一家長春藤名校想邀請我去教書,最後要詢問我的背景時,問我是不是從MIT畢業,我直接跟他說,「No, but I am Made-In-Taiwan.」我是從台灣國立交通大學來的。結果他們要我先拿另一家學校的offer,再聘用我。我心想真是太瞧不起我中華民國的學歷了,就沒有再談(笑)。今天提到交通大學,大家會肅然起敬,不過當年還是不太有名氣。

    直到1996年,有一天,UCLA打電話來,問我想不想到他們學校教書,我還以為他們有什麼附帶條件,自己馬上招供說,我是國立交通大學畢業的!結果這回他們說:「交通大學很好,是個好學校!」(笑)

    後來他們依照我的經歷直接要升我為第六級的full professor(按:UCLA的教授分級為:助理教授四級,副教授兩級,教授則分為九級;要升到第六級的教授必須由來自世界各地的教授評審。)但是需要國際審查,結果他們去準備和通過審查,又是九個月後的事。在這之間,我又遇到另外一個貴人葉文恭教授。在UCLA final 審查時,有位莎士比亞文學教授,認為我的資料只有12頁不夠厚,於是葉教授自告奮勇將這12頁資料拿回去重整成一本厚厚的磚塊書。後來就在UCLA待到現在,一直在做integrated circuit and system的研究。

    「要想當leader,you must take the risk!」

    問:您在UCLA時,如何排解挫折感?

    張:做任何事都會有frustration,是要看你怎麼看事情。分享一個經驗,我有一個teaching assistant,我對他的performance很不滿意,有天他進辦公室,想找我抗辯。事前我就思索如果繼續把他罵一頓就會有效果嗎?好像不然,於是我就換個方法,他一進來,我請他坐下說想跟他談一件事,第一句話我就說:「我很擔心你的學習和前途。」還告訴他為什麼這樣做是一個bad damage。我發現這樣下來效果很大,他本來找了很多理由要抗辯,結果聽完我的話,馬上跟我道歉:「教授,我錯了,你是對的。我很感激你這樣子關心我。」

    所以,身為一個Educator,我們站在一個很好的位置,是可以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力,是滿unique的。

    問:如何平衡您的時間跟壓力?

    張:我想是passion吧!保養年輕的秘訣就是be passionate,做了以後滿足你的curiosity。

    問:如何找到passion?

    張:給孩子多一點空間胡思亂想吧!我認為以前的學校自由度比較大,所以好像培養出來的孩子做的事情大些吧。我以前念台中一中,哇,那真是個好學校。我們那時候的黃金鰲校長是北師大的訓導長,他真把我們當北師大的學生在教。我們上課下課沒人管,學校像市場一樣,每一節上課下課,有人走進校門,有人走出校門,上課上兩節不高興,就回家了。我的同學趙少康還幫他取個綽號叫「金龜」(台語發音)。

    那時候真是台灣教育的黃金時代,我發現教育好像愈改愈不怎麼樣。拿我們竹山來說吧,當年真是地靈人傑。張俊彥校長的父親就是竹山人,GARMIN(全球最大衛星定位系統)的創辦人之一--高民環,全世界三百大富豪,也是竹山人,劉增豐院長也是竹山人,他哥哥就是我同學。這麼偏遠的鄉下,出這麼多人才,但是,現在竹山好落寞,所以我說這個台灣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

    問:科學家說做學問很孤寂,您同意嗎?如果是,您如何面對?

    張:可能可以從兩方面來講。第一,你不能跟著人家走,每一個人都在做的題材,你可能要想想如何跟別人不同。億萬富豪洛克斐勒有一天在紐約街上給鞋童擦皮鞋,這位鞋童對他說:「洛克斐勒先生,我也買了你的股票也!」本來是一句好話,但是他想到的是,不行,這股票過熱了,連一個辛苦擦鞋的鞋童都要來買你的股票,表示你的股票過頭了。所以回家之後,他馬上把所有的股票都清掉,結果他就survive了。同樣的道理,如果全世界都在做同樣的東西,就表示這研究沒什麼好做的。

    我個人也是如此,我不喜歡走人家走過的路,所以我常跟我的學生講,你以為你到我這裡來是在做晶片設計嗎?No,如果你這樣想,那你最好離開這裡。我們做 engineer沒有說來學一個技術的,我們是problem solver,是訓練你如何思考,去抓住那個價值。什麼東西有價值,什麼東西沒價值,如何去選擇有價值的東西,這是一個哲學的訓練,不是一個技術的訓練。

    問:您看現在的學生與過去的學生?

    張:大的環境變了,電腦使用太普遍,學生變得interactive。也就是說,電腦出現什麼樣的需要,學生就response to電腦的需要,沒有像早一輩的學生,是直接跟自然的接觸。所以,現在的孩子,may be garbage-in and garbage-out這是比較可慮的。但反過來說,現在的孩子可以做到以前我們不能做到的程度,孩子如果latitude好的話,也可以解決很多事情,所以盡量要給孩子一些空間,他坐在那邊胡思亂想時,也不要說他是白吃飯。

    問:您對台灣的科技研發有什麼建言?

    張:台灣已經做得滿好的,台灣的程度應該是一流,但是限在執行面上,開創面則是不夠,真正要做到世界第一,憑良心講,做老大還不行,做老二、老三綽綽有餘。

    其實,閉起門來算點數,說我們的paper數量超過Stanford,超過MIT,我覺得不如打開他們的網頁,看看教授們的博士學位是從哪得來的,這才是最直接的訊息。

    現在的question是拿到五年五百億以後,能不能拿到世界第一名?做老大你得要猜前面什麼地方有寶藏。大家聽過「哥倫布和雞蛋」的故事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回西班牙,國王慶功宴上有人challenge他:你只要一直往那邊開不就到了嗎?這時候,哥倫布拿一個雞蛋,要求對方把它立起來,結果那個人表示沒辦法。這時只見哥倫布把蛋底打碎就站起來。道理是一樣的,知道這樣可以站起來,你為什麼不這樣做?所以要想當leader,you must take the risk。

    註:感謝電機學院羅珮馨小姐,以及IC之音主持人謝美芳小姐參與並協助本次採訪。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