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沒有回答:高級官僚的生與死】
◎ 是枝裕和
#書摘
沒有人的存在是為了故事或議題。我們只是像那樣的活著,生命翻滾於那些樣態的活著。
———
有人說,無論電影或小說,處女作都融入了該作者的一切。而是枝裕和自己說,他的處女作不是電影,而是這本《雲沒有回答》紀實文字報導。
這本書是以一九九一年三...
【雲沒有回答:高級官僚的生與死】
◎ 是枝裕和
#書摘
沒有人的存在是為了故事或議題。我們只是像那樣的活著,生命翻滾於那些樣態的活著。
———
有人說,無論電影或小說,處女作都融入了該作者的一切。而是枝裕和自己說,他的處女作不是電影,而是這本《雲沒有回答》紀實文字報導。
這本書是以一九九一年三月十二日富士電視台深夜播放的 NONFIX《但是⋯⋯在捨棄福祉的時代》紀錄片為基礎,再加上許多次是枝裕和後來取材而成,原本是以公共事務而展開的福祉話題,是枝裕和卻漸漸地對事件中自殺過世的高級官員山內豐德感到好奇。
山內豐德,從小成績優異的文藝青年,學生時代總在橘子箱伏案寫稿,詩、小說、文藝評論、政治評論等,投稿文學獎數次皆落選,本來想當醫生,後來為了順應周遭的期待與氣氛,最終進入東京大學法學院,此後,一路在困難重重的日本官僚菁英公務員體制中浮沈。
在山內豐德的喪禮上,山内的高中同學引用了山内寫的一首詩。
「遙遠的窗戶
我心中那遙遠的窗戶
總有一天
我要從那窗戶
瞭望外面的風景
總有一天
多寂寞的語言
啊啊,遙遠的窗戶」
身為一個走在康莊大道的高級官僚,卻擁有一顆文學性纖細的心,在國家政治嚴酷體制下,處在理應站在人民一方的厚生省處理公害管理,曾經熱心闡述公害受害者救濟與探討公害原因的山內,卻在二十多年後以完全相反的立場,否定了國家行政對於「*水俁病」的責任,他的內心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
觀察是枝裕和的電影,他反覆描述一個可見的惡,圍繞或形成那惡的美麗、哀愁,甚至善良。探問將「善與惡」、「強者與弱者」一分為二的這種價值觀,是否讓我們變得偏頗。
「把這種方便關係嵌入到社會之中,反而有些事物會變得看不見。山內豐德這名官僚,使我注意到這件事。」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那位失職的母親。「小偷家族」居住在日本東京下町,靠老人年金度日,不夠用再順手牽羊餬口的初枝奶奶一家人。「橫山家之味」裡無用的次子、討厭帶著兒子嫁來的媳婦的母親、道貌岸然的外遇父親⋯⋯
每個人都在被現實中不同的力量撕扯,背負無法脫離的雙重性。
「有所自覺活在這雙重性中,且不選擇自我放棄,而是重新出發的覺悟,正是我們所被要求的。
不能從這痛苦的自我認知別開視線,而是學習能夠面對雙重性的態度。我們必須抱持著某種覺悟,生存下去。這就是我從山内先生的人生中,唯一發現到的相反答案。」
是枝裕和在本書完成十年後重新改版的後記這麼寫著。
從此是枝裕和的電影總呈現這樣的雙重性,加害者與受害者的界線模糊,我們得以用更溫柔的心,承接世上的一切發生。
「沒有人的存在是為了故事或議題。我們只是像那樣的活著,生命翻滾於那些樣態的活著。」
*水俁病(日語:水俣病)為公害病的一種,成因為汞中毒。一九五六年左右於熊本縣水俣市附近發生,經確認後依地得名。患者手足麻痺,甚至步行困難、運動障礙、失智、聽力及言語障礙;重者例如痙攣、神經錯亂,最後死亡,至今仍無有效治療法。(參考自維基百科)
*對水俁病有興趣可觀看電影《惡水真相》,由強尼·戴普在片中飾演美國攝影師尤金·史密斯,紀錄日本熊本縣水俁市的水銀汙染問題。
◍ 出版|#大塊文化
@locuspublishing
#雲沒有回答 #是枝裕和 #水俁病 #人性 #默默看書
言語障礙成因 在 雷囡媽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多時喺媽媽谷傾計,都會講下小朋友啲情緒問題。
例如係小朋友社交問題啦, 唔叫人呀。
又或者出街周圍走,唔受控呀….
好多好多問題,經過都諗,其實我女會唔會有自閉呀? 過度活躍? SEN? ADHA? ….
好多好多疑惑🤔 但媽媽之間又冇一個係專業人士。傾嚟傾去都冇乜大作用!
如果你都有呢個疑惑,我推介大家參加今星期日,
兒童事務委員會舉辦嘅 🌟『SEN兒成長路』網上講座🎤
呢個講座費用全免🆓
👩🏼🎓由臨床心理學家,顧問言語治療師朱嘉麗小姐向參加者講解以上問題。
🌟讓家長了解更多有關學習障礙嘅成因
-🌟SEN兒童嘅症狀同行為
🌟探討家長點樣幫助小朋友在社交、學習同情緒方面嘅成長
-🌟介紹社區上為SEN兒童而設嘅支援服務
快D報名參加啦:
https://forms.gle/gYpUpJnjLRYBXoyz6
================================
講座詳情如下:
日期:2021年6月27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包括講座及問答環節)
地點:講座將以網上形式(ZOOM)進行
講者:臨床心理學家,顧問言語治療師 - 朱嘉麗小姐
語言:粵語
對象:家長或任何關心兒童心理健康人士
費用:全免
主辦機構:兒童事務委員會 (Commission on Children)
===============================
有興趣人士,可以到兒童事務委員會網頁了解詳情。
https://www.coc.gov.hk/tc/detail_sen.html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聯絡:
電話:(852) 6323 1342
電郵:cocthematictalks@gmail.com
#兒童事務委員會 #CommissionOnChildren #COC #SEN兒成長路 #講座 #學習障礙 #特殊教育需要
言語障礙成因 在 傅家慶個人網頁:每天來點 FU 能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長路奉獻給遠方
報題目最難的是無關現在社會「熱度」,只是一種你自己的「感觸」,少了那些可以抄的具體內容,你要付出的「溝通」過程就必須比較持續一些。
例如,我曾想著小時候常在路邊看到失蹤兒童的協尋廣告,現在為何沒了?
然後某日臉書不知為何跑出一個全國協尋專頁到我面前⋯
那種單張照片,附上焦急尋找的文字,我感應到一種能量。
然後我留言,開始詢問了一下版主這個專頁的種種⋯然後發現是一個「故事」⋯
這個專頁成立最初是「原」版主家人失蹤,也是靠網路眾人力量找回來,進而成立專頁成為一個平台,希望延續下去⋯⋯
然後最容易搞混的細節就是這跟在任何臉書社團發文協尋,有什麼不同呢?
最大差別是,這些年來因為一個又一個案例,已經建立跟各縣市民間搜救單位的合作模式,這個專頁收到訊息,過濾後確認要發動搜尋,就會通知各縣市的搜救隊,上山下海去找人。
最大規模一次是2019年,動員113人在雲林古坑山區,找回失蹤三星期的阿嬤⋯⋯
然後最常被問到的就是「這跟找警察」有什麼不同?
差多了!任何事情找警察,警察只能依照「程序」辦事,除非真的十萬火急,或是什麼特殊人物,怎麼可能動員「全國警察」找一個人?
何況,這年頭失蹤人口中,青少年失蹤最大原因是網路交友不慎,「形式上自願」離家的人,常常被標籤成是自己的選擇,所以為何要「浪費社會成本」去找呢?
這就是整個失蹤人口這個議題在當今社會難以被呈現的障礙,也是1992年就成立的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 業務上最難的困境。因為早年孩子走失是被拐賣,社會大眾願意掬一把淚,抱持同情,所以各個店家和企業願意幫忙「一起找」。
如今,大家發現是「活該」,所以降低了幫忙協尋意願,於是失蹤兒童的成因雖然改變,但問題沒有不見,而是大家不願意張貼了⋯
走一趟這個位於台中的中心,最深刻的是他們資料庫裡保存創立以來第一張到現在的海報,每張十幾張臉孔,兩千多人,還有兩成未尋獲。
而最資深的孩子,民國五十七年走失。那一張張的臉孔,為人父後,只想好好隔著空氣問聲「你/妳,好嗎?」
或許失蹤人口已經不是這個社會的「顯著議題」,但案例天天發生,我查了警政署資料,近年失蹤人口總數大約都在兩萬五千人之間。
而今當萬一遇上親人走失,你去報案,可能警察調閱一下監視器,有採取行動已經是萬幸,卻終澆不息你十萬火急的心⋯
所以這個協尋專頁的存在,是一個「民民自救」的機制,你說一般民眾能想到,想到能真的找到民間搜救隊嗎?這中間的溝通程序都被這個專頁完成:接到案例先確認是否真的報案?報案才表示是真實案件,然後確認好人事時地物,轉發對應的搜救隊,立刻就出動了!
這種立刻有效的SOP才能稍微撫慰十萬火急的心!
而這樣的搜救後勤平台多少人在運作呢?
只有一人!
「現任」版主是當初創「頁」六人中唯一留下來的!而其他人呢?離開的原因聽來很迷信,但我能理解那種害怕失去的擔心,就是其他人陸續家逢變故,擔心是否做專頁是跟死神搶人而遭報復,所以「不敢」再做了⋯
而如今這位不怕嗎?
其實我私訊版主那天,她回覆我的第一個訊息是請我稍等,過幾天回覆我,因為她的兒子正在加護病房⋯⋯
於是等了幾個月後,我們才見到,開始採訪這段故事。
採訪中,我在一個點上差點落淚。就是我需要一位曾經受到幫助的個案出面,但這種走失個案背後都有很多家庭背景因素,誰願意談呢?
然後一位受訪者願意出現了!她受訪時說到當他先生失蹤後,她才感受到彼此之間心的聯繫這麼深刻,但是平日卻淹沒在尖銳的言語裡⋯
多少「關係」就是這樣被吞噬的⋯在這裡,我落淚了⋯⋯
關係,得得失失去之間,終究是那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我問版主一人獨挑大樑,最困難是什麼?原來是後來才知道專頁上看似人來人往,看似幾家歡樂幾家愁,卻未必人人都希望皆大歡喜,有些家屬「不希望找回來」⋯這種到底是在做好事?壞事的內心掙扎,一直是道坎⋯
這是一個深刻的故事,我相信我和這故事的緣分還未結束,否則它不會在我職涯尾聲,來到我的生命中⋯
播出影片在此:
https://youtu.be/XOjFpBEWVfs
言語障礙成因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公害的原點」(公害の原点):重金屬「鎘」吃多恐傷腎!
公衛史上震撼人類的重大公害疾病「水俁病」【註7】,是日本四大公害疾病之一,由有機水銀引發的汞中毒性中樞神經疾患,被日本稱為「公害的原點」(公害の原点)。
1956年左右於日本熊本縣水俁灣附近發生,確認後依地得名。水俁病患者會有手足麻痺、步行困難、運動障礙、失智、聽力及言語障礙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引發例如痙攣、神經錯亂,最後死亡。發病起三個月內約有半數重症者死去,孕婦和胎兒也會受到影響,而至今仍未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註1】
■食米的鎘限量0.4ppm,嬰幼兒米製副食品的鎘含量標準則是0.04ppm:民眾憂心滿周歲吃米是否安全:日前消基會召開記者會指出抽查20件嬰幼兒米製副食品中,其中4件驗出重金屬鎘含量,超過衛生福利部訂定之限量0.04ppm,引發許多家長的擔憂。特別是因為嬰幼兒發育不完全,吃到含有鎘的食物,可能會嚴重刺激腸胃,導致嘔吐和腹瀉嚴重可能傷腎。
■鎘存在於自然界元素!環境受污染可能吃下含鎘的食材
鎘是自然界中的元素,如果環境中受到污染,生長出來的植物、動物、魚類等,都有可能會因為透過食物鏈轉移,最後累積在生物體上。
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名譽教授張尊國表示:「由於臺灣未受污染農地所生產的糙米,鎘平均濃度為0.06 ppm,業者所使用的本土原料米中鎘含量在0.1ppm屬於正常,也合乎0.4ppm的標準。」
「然此次事件最主要的關鍵在於這些受測的嬰幼兒米製副食品主要原料為米,且米在產品中的成分佔比可能高達八、九成,因此這些嬰兒食品要符合標準必須慎選原料,否則產品必然超標。」張尊國解釋到。【註2】
■種植環境不良,易受到重金屬影響
米飯是台灣人最常吃的主食,嬰幼兒的副食品亦常用米作為原料,若種植環境不良,稻米中可能含有鉛、鎘、砷或汞等重金屬,而嬰幼兒和兒童由於身體尚未發育成熟,因此比一般成年人更容易受到這些重金屬的傷害。這些重金屬會對嬰幼兒和兒童造成腎毒性、生殖毒性、神經毒性等,可能使嬰幼兒和兒童有貧血、智能發育遲緩等症狀。
■微量重金屬長期服用恐傷腦
根據2011年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刊登於《食品科學》(Food Chemistry)期刊的「High concentrations of essential and toxic elements in infant formula and infant foods — A matter of concern」研究指出,知名品牌Organix、喜寶(Hipp)、雀巢(Nestle)、Holle的嬰幼兒食品,皆被瑞典科學家驗出含有微量重金屬。
其中Holle牌有機米糊被檢出7.3ppb的砷、0.38ppb的鎘及0.26ppb的鉛,這類嬰兒食品的重金屬來源,可能是原料農作物在種植過程中,由土壤和水中吸收重金屬,再加上稻米吸收砷的能力,約為其他穀物的10倍等特性,導致所製成的嬰兒食品含砷、鎘及鉛等重金屬。
根據2019年刊登於美國《消費者報導》的「我的嬰兒食品裡面有什麼?」全國性調查研究指出,全美168件嬰兒食品中,95%皆檢測出1~4種重金屬,檢出率由高至低分別為鉛(94%)、鎘(75%)、砷(73%)、汞(32%)。
該報告的共同作者《健康的嬰兒光明的未來》的研究主管指出,這些重金屬尚無已知的安全濃度,長時間在嬰兒飲食中累積的量,身體雖可代謝排出部分重金屬,但是當它們在體內循環時,會造成傷害。該研究指出,可能造成嬰兒的智商降低,並有發展遲緩、學習力和注意力降低的問題。
另外,2019年刊登於《食品科學最新觀點》(Current Opinion in Food Science)的「嬰兒食品和嬰兒配方奶粉中無機污染物的出現與測定」研究指出,因為他們的發育不成熟和高食物攝入量/體重比,嬰幼兒孩童更容易受到有毒重金屬的傷害,最不利的影響包括:貧血、腎毒性、發育和生殖毒性、較低智商和神經毒性作用。論文中提供穀物類嬰兒食品的限量標準,無機砷(美國)為0.1ppm、鉛(歐盟)為0.05ppm、鎘(歐盟)為0.04ppm。【註3】
■影響孩子智力與神經的五大重金屬
毒性重金屬無處不在,可經由食物、飲水、呼吸…等方式進入人體,金屬對人體的累積性危害,往往需要10~20年才會顯現出來。有些重金屬在進入人體後,會累積而導致慢性中毒,在臨床上會造成一些疾病或症狀如下:
▶ 鉛中毒:
會引發貧血、神經肌肉麻痺、兒童鉛腦症或智力較差、腎臟損傷及腹痛等消化道症狀。
▶ 汞中毒:
會引發神經、腎臟、呼吸道及皮膚炎症與壞死,以及一些早期的神經精神症狀,包括注意力渙散。
▶ 砷中毒:
雖然不是重金屬,但易污染食物或飲用水。急性中毒症狀有腹痛、血便、溶血、休克、急性肝炎、腎衰竭及抽搐;慢性中毒會有皮膚疹、胃腸症狀及末梢神經炎。【註4】
▶ 錳中毒:
通常是工作環境暴露引起的(因飲水引起的例子很少),尤其是錳的tricarbonyls易自皮膚吸收。工業錳中毒的主要作用器官是腦及肺,其中樞神經作用病變類似巴金斯氏症(Parkinsonism),動作遲緩、顫抖、寫字較小,無法倒退走路等症狀。【註5】
▶ 鎘中毒:
急性症狀類似一般食物中毒,患者會嘔吐、下痢、腹痛等;若為慢性中毒則會出現腎功能障礙,導致骨骼中鈣磷的流失,引發骨軟化症,導致骨頭疼痛,例如日本富山縣神通川流域鎘汙染所造成的「痛痛病」即屬之。【註4】
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說,台灣的食品中重金屬污染物質的管理原則與國際一致,多是針對原料訂定限量,針對原料米訂有鎘限量為0.4ppm,不論任何年齡層的人,只要是吃符合標準的原料米,在正常攝食情況下,都是安全的。
薛瑞元次長並說,嬰幼兒穀物類輔助食品為複合式食品,因此參照歐盟,針對嬰幼兒穀物類輔助食品訂定限量標準為0.04ppm,對象是上市業者的包裝產品。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長吳秀梅補充,去年抽驗市售包裝米600多件,有300件不僅遠低於食米鎘限量的0.4ppm,甚至低於嬰幼兒米製副食品原料的鎘限量0.04ppm,希望民眾安心。【註6】
■家長到底該如何自保,該如何預防或減少鎘的接觸?「食藥署」建議可從這三步驟做好:
1.在家中要將含有鎘的物品安全地收放好,並確保鎳鎘電池放置於孩童無法拿到的地方。
2.均衡的飲食可降低鎘經由食物或飲水的方式攝入體內。
3.鎘為菸草香菸的成分之一。避免在密閉的空間中抽菸,如家中或車內,以降低孩童或家中其他成員受到鎘的暴露量。【註2】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風傳媒 - 「日本「水俁病」事件62周年》近2300人受害、訴訟超過半世紀 禍首企業宣稱:救濟已經結束」:http://bit.ly/2KTcPgR
∎註2
Heho健康 - 嬰幼兒米餅驗出重金屬「鎘」吃多恐傷腎!食藥署教3招減少鎘接觸:
http://bit.ly/2LVcRoV
∎註3
食力foodnext -「雙北地區嬰幼兒米製品重金屬檢測 4件檢出鎘含量不合規定」
http://bit.ly/3myyp7v
∎註4
「國人應重視重金屬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http://bit.ly/2LWP1Jt
∎註5
教育部 -「錳中毒」
https://bit.ly/2WF128d
∎註6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符合鎘限量0.4ppm之米 衛福部:幾歲吃都安全」
http://bit.ly/34xdMCn
∎註7
水俁病 Minamata Disease 環境事件:
一種急性甲基汞(CH3)Hg中毒引起的公害病之一。因最早(1953-1959)發現於日本熊本縣水俁灣,並因此而得名。因為當地新日本窒素公司所排放的工業廢水中含有機汞,長期污染水域,當水中的有機汞被水中的生物所吸收,再加上食物鏈的累積效應,最後在魚貝類的體內就含有濃度相當高的有機汞,人們吃了這種魚貝後,會因此而引起以中樞神經腦細胞損傷為主的甲基汞中毒,又分為急性、慢性、潛在性和胎兒性等不同類型。
水俁病的症狀輕重與甲基汞攝入量和持續作用時間有關。
▶短期內攝入1000mg時,會出現痙攣、麻痺、意識障礙等急性症狀並很快死亡。
▶短期內連續攝入500mg以上時,出現肢端感覺麻木,語言聽力障礙等症
▶長期攝入小劑量,會引起慢性中毒。
1964在新潟地區曾再出現新潟水俁病,是孕婦體內的甲基汞透過胎盤,侵入胎兒腦組織,引起胎兒性水俁病。病童有智能不足、發育不良和四肢變形等症狀,迄今仍無有效療法。
1970年日本共有116人罹患此病,其中52人不治,至今水俁病的病人仍然持續在日本各地,及全球各地出現,遭受汞污染的地區,經過數十年仍然無法清除恢復。
➤➤照片
∎註1
圖說:
「水俁病」是日本四大公害疾病之一,由有機水銀引發的汞中毒性中樞神經疾患,患者會有手足麻痺、步行困難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引發例如痙攣、神經錯亂,最後死亡。
在日本的中學課本里,一直沿用着這樣一幅圖片:一位母親憐愛地託着女兒畸形的身軀,凹陷的胸腔、細如枯枝的雙腿和茫然空洞的雙眼,女兒面朝天空,似乎在譴責着命運的不公。圖片中的少女患上的是被稱為日本第一公害病的“水俁病”,她是日本數十萬工業汞污染受害者的一員。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食藥署 #重金屬 #鎘 #鉛中毒 #汞中毒 #砷中毒 #錳中毒 #鎘中毒
食用玩家-食藥署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系館 / 國立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