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解說員工作內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解說員工作內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解說員工作內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解說員工作內容產品中有5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萬的網紅Initium Media 端傳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SuperPass活動推薦: 左轉有書 TouatBooks——社會亂源培力工作坊】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73100414046022/ 「故事必須要一直說下去。」 左轉有書 TouatBooks的現址,正是過去的「青島東路三號」--戒嚴時期的軍法處看...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下課花路米!Follow me, GO」「大家好,我是小兵、我是湘涵」 公視兒少節目《下課花路米》主持人-小兵與湘涵,因節目結成夫妻,為人父母的兩人,主持過上千場兒童探索節目,也走遍國內外,工作默契滿分,私下出遊卻是歷經磨合才得以順暢。 《親子天下》採訪這對主持夫妻檔,一窺他們幕後的夫妻相處,面...

解說員工作內容 在 Dyin Li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02 17:25:58

#蘭陽博物館 的活動超讚⋯⋯推薦高中職學生五月來參加,當種子解說員,在暑假可以搭著賞鯨船與遊客一起出海。 圖是看完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之後畫的。看鯨豚需要緣分,廖鴻基在片中說,出海不抱持預期只是看海也開心的話,就可以獲得一百分的體驗(如果暈船也算開心就可以獲得兩百分的體驗XD) 除了鯨豚,畫面...

解說員工作內容 在 跟著凱南瘋旅遊-千萬人氣部落客、旅遊作家、專題講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9-07 19:48:51

#賣自己寫的書109年8月30日 #屏時三餐 粉絲朋友與凱南的簽書合影續2全在此文分享: http://blog.udn.com/ssss01298/140222104 這次受邀參與「 #台灣好行 」新型態的部落秘境探訪觀光郵輪巴士「#508神山線」,因為有霧臺鄉導覽解說員-盧惠美老師的帶路而更加深...

解說員工作內容 在 艾咪.?????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8 22:25:01

【與你定情在・Tiffany&Co.】 對Tiffany這個充滿女人憧憬的品牌, 第一次有印象, 約莫是高中、大學時,和女生朋友們嘰嘰喳喳的討論未來的模樣時。  「我以後的男朋友,跟我求婚一定要叫他用Tiffany的戒指!!」  「我連婚禮佈置的顏色都要用Tiffany的藍綠色❤」 ...

  • 解說員工作內容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31 19:00:59
    有 8 人按讚

    【#SuperPass活動推薦: 左轉有書 TouatBooks——社會亂源培力工作坊】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73100414046022/
    「故事必須要一直說下去。」
    左轉有書 TouatBooks的現址,正是過去的「青島東路三號」--戒嚴時期的軍法處看守所,曾經監禁著大批等待軍法判決的「政治犯」。
    從「青島東路三號」出發,左轉有書與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共同規劃,用一天的時間,更貼近社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不只是#更深入認識台灣民主與人權的歷程,更要#尋找培力走讀解說員。

    ▌活動資訊 ▌
    時間:2021年10月3日(日) 9:00 - 20:00
    工作坊詳情與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JAWczmqSonCkXz2i6

    ▌課程內容 ▌
    (1)走讀的意義:用腳探尋台灣民主的足跡/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2)什麼是社會運動?台灣社會運動面面觀/林欣怡(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
    (3)台灣民主與人權的發展/黃嵩立(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召集人)
    (4)如何執行一場導覽/陳怡秀(島內散步產品企劃)
    (5)導覽的一百種可能/顏志豪(島內散步客戶關係總監)
    :sparkles:訂閱端,享有更多Superpass會員福利: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membership-bookstore-list/

    ★ 付費支持我們,撐起一片更廣闊的自由空間:http://bit.ly/2wVfM6g
    ★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 解說員工作內容 在 黃瑋傑 Huang Wei Ji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0 23:09:47
    有 123 人按讚

    近期因為疫情關係,大家都很努力學習和適應將演出或講座轉成線上模式,今年美濃黃蝶祭以及延伸而出的後生(青年)創作營也將以此方式呈現,會有文字、肢體、音樂三種形式的講座,以及後續小班制的討論、發展與創作,期望最終能產出新的共同創作進行發表,邀請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近距離」共學討論及創作!

    【後生創作營——以創作來縫補裂痕】

    美濃黃蝶祭傳統的青年培訓活動,自2004年起,每年的黃蝶祭皆由培訓營拉開序幕,由資深志工帶領,經由密集的培訓課程後,與社區的夥伴共同籌備該年的黃蝶祭。

    而今年我們改變培訓主軸,以「藝術創作」為核心,形構出今年青年營的培訓課程。也受到COVID-19疫情之影響,將實體營隊轉變為線上課程的模式。創作營規劃有三天共同課程,邀請黃瑋傑(音樂)、張卉君(文字)、劉崇鳳(肢體)等新生代的創作者、實踐者擔任導師。課程從美濃環境運動的發展脈絡開始,認識美濃黃蝶祭的環境藝術行動。接著再認識各種不同的創作方法與媒介。在三天共同課程結束之後,學員依照個別的興趣分組,與創作導師一起進行創作。此外,也規劃有三堂專題講座,認識更多不同的創作類型與精彩實踐案例。最後,以師生共創為目標,以黃蝶祭線上音樂會為舞台,發表創作,向社會發聲。

    §

    ▲活動時間▲
    △共同課程:7/19~7/21
    △專題講座:7/24, 8/1, 8/7
    △線上發表:8/21

    ▲招募對象:年滿18歲,對於創作有興趣者
    ▲活動費用:800元
    ▲活動人數:正取12名、備取3名
    ▲報名截止:7/12 17:00止
    ▲錄取公布:7/14 15:00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qy1haxsZvpCJ4JL98

    ▲課程內容▲
    【美濃田野】
    美濃實境探訪/邱靜慧
    美濃黃蝶祭的環境藝術行動/劉逸姿

    【創作方法】
    文字可以帶領我們走多遠——從創作到社會實踐/張卉君
    即興當下,自由舞我/劉崇鳳
    我的城鄉凝望與音樂書寫/黃瑋傑
    策展作為一種創作/劉逸姿

    【專題講座】
    《女子山海》:共同創作,相互為鏡/張卉君、劉崇鳳
    向山走去:談藝術如何回應社會/汪兆謙
    社會參與式藝術:中國經驗/王美欽

    ▲創作導師▲

    【文字】張卉君
    來自山城埔里,然後愛上海洋。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碩士,現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鯨豚解說員。曾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美濃愛鄉協進會研究員,著有《女子山海》(劉崇鳳合著)、《黑潮島航》(吳明益等合著)、《黑潮洶湧》、《台灣不是孤單的存在》、《記憶重建:莫拉克新開災誌》等書。

    【音樂】黃瑋傑
    來自高雄美濃,從事客家及多種音樂創作,關注及參與許多社會、環境議題,創作核心關懷人與土地的細微之聲,期望透過音樂將許多真實故事帶到更遠更多地方。曾參與紀錄片、動畫、劇場等跨界音樂合作,曾獲金音獎最佳民謠單曲獎、中國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客語專輯獎。

    【肢體】劉崇鳳
    旅居花東八年,返鄉美濃六年。除了以寫作探討人與土地、文明與自然的連結,並擅長以身體作為生命敘事的語彙,熱衷即興當下。為林雅雯心靈舞動學院認證導師、旗美社大自由舞蹈講師、藝術節表演者。常結合自然與藝術,開發身體和聲音相關的長天數工作坊。

    ▲授課講師▲

    ☆王美欽☆
    中國福建人,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藝術系教授,致力於中國當代藝術研究。2020-2021年為美國Fulbright學術交流基金會訪問學者,於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進行研究教學。

    ☆汪兆謙☆
    阮劇團創辦人,藝術總監暨團長。同時也是位於嘉義的劇場「新嘉義座」創辦人。
    就讀北藝大時期返回故鄉嘉義創立阮劇團,進行戲劇創作與推廣扎根工作。近年致力於創作「新時代的台語劇」:揉合地方文化特質,實驗有別於都會視野,具有台灣南方特色與觀點的戲劇,關注表演藝術如何更積極地走向民眾,與社會及世界接軌。

    ☆邱靜慧☆
    土生土長美濃人。
    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長期投注於環境、教育、文化與鄉村發展的行動實踐。

    ☆劉逸姿☆
    屏東客家人,於2007年落腳美濃,嘗試以藝術為方法打開各種可能的社區工作者,2014年起開始主要策劃美濃黃蝶祭,隔年完成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長期耕耘農村藝文,希望與農村裡長出來的文化行動,一起走向更大的世界。

    #2021美濃黃蝶祭
    #後生創作營
    #人物插圖by蕨

  • 解說員工作內容 在 郭鴻儀-議員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30 22:00:00
    有 86 人按讚

    #在地儀雄讚
    鄉親ㄟ~4月30台南市議會第3屆第5次定期會進行『教育部門業務報告及質詢- 文化局(含臺南市美術館營運狀況)、新聞及國際關係處』議程,鴻儀向鄉親報告今日質詢重點。

    #市府應積極主動關注地方創生與文化保存
    《竹鹿關廟》─關廟古地名聯合創作短篇繪本,收錄關廟許多傳奇的「古地名」故事,由一朵花文化創意工作室與臺南市關廟青文化協會,耗時3年考據關廟古地名故事,邀集關廟區6國小459位學生完成手繪古地名地圖及繪本,帶著地方囝仔,將所見所聞以自己的方式,手繪詮釋家鄉的傳奇事跡。該繪本先前上線募資平台嘖嘖,募資計畫預計印製至少400本繪本,供關廟區學童「認識家鄉」這堂課使用,募資期間3/24-4/27 目標是20萬元,但最終只有募集到31,650元,實在非常可惜。募資開始時鴻儀就在自己粉專中大力宣傳,期盼鄉親好朋友支持地方文化,今日質詢是要突顯市府對於地方創生的機制,始終較為被動,結果會讓較為弱勢的文化喪失再生的契機,鴻儀要求文化局面對文化存必須更加積極主動。

    #龍崎光節-空山祭圓滿落幕
    第二屆「龍崎光節-空山祭」於今年2月28日期間原版落幕,以《大地迴生》為主題,從整體活動包括10場藝術家創作座談、8場虎形山自然生態導覽、8場手作創意工作坊、1場草地音樂會,並與龍崎區公所合作,由公所委託深緣及水規劃「深緣市集」,在疫情不確定因素等影響下,依然開出16人次參觀,超過10 萬人購票,票房超過600萬元佳績,鴻儀在此代表鄉親給予市府及策展團隊肯定與感謝,讓點亮臺南最美偏鄉龍崎(人口最少)。

    #收費制度創舉與回饋機制
    本次龍崎光節也有多項創舉,尤其創造合理收費制度,也再次印證主辦單位的用心,鴻儀大致總結門票制度所帶來的好處有三點:
    第一、創造收入 首曲票價帶來售票收益,檢少市府預算支出,甚至帶來收入,直接降低市府辦理活動的開銷成本。
    第二、以票分流可以控制人潮,也為交通改善及主辦單位管制等便利性模範。
    第三、門票收益還可回饋當地,為地方帶來實質收益,且保留回饋地方鄉親的空間(如龍崎地區民眾免費、新豐區非尖峰時段免費等制度)。
    本次活動所創的創舉,將成為台南市未來辦理大型活動的重要指標,但鴻儀也要求文化局,有必要將收益的回饋金制度完善,包含回饋金額比例、回饋項目用途等,讓收益實際對地方有感。
    本屆空山祭中期策展藝術家 陳俊宇 作品《世界末日的麻醉槍》,展覽內容是「屍變、靡靡、壞天氣」展示我們屍身和反其道而行的歡樂軀體中,所不曾注意過的自己,以及自己的窺淫欲、沈溺慾、溝通欲和肉慾。這策展立意相當好,藝術家的呈現方式也相當特別,但空山祭有非常多親子共遊,孩子非常多,且該策展展區位於區域中線的廁所旁,是遊客幾乎一定會停留休息的場域,但有不少家長認為該內容不適合孩童觀賞,鴻儀不評論策展主觀意識,但公共策展尤是開放性策展,還是多少要顧慮感受性問題,本席提供給文化局參考,期盼未來展覽更加順利圓滿。

    #仁德軍事文化遺產保存
    鴻儀在任仁德區長時,就極力推動仁德軍事文化遺產保存,2018年透過社造經費辦理「在地文化資產工作坊─導覽解說員培訓課程」,當時由陳信安老師(前觀光旅遊局長)領隊,與學員們參訪日軍遺址,對於三角彈藥庫遺址遭到破壞,感到非常惋惜,經過會勘109年8/17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正式將仁德三爺溪旁兩處『三角形彈藥庫』”列冊追蹤”要求施工單位進行維護和必要安全保護措施,並配合暫緩處分。今日鴻儀於質詢時再次詢問文資處,對於仁德三爺溪旁軍事文化遺產的盤點進度,尤其遺址坐落處可能為私人土地,未來如何保存、那些必須保存都是困難的課題,面對仁德未來的發展與開發,勢必也會成為衝突,鴻儀要求市府盡速盤點,並盡快訂立維護保存方法。

    本影片連結:https://youtu.be/Q-UqVH8-w6M
    鴻儀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TSZPoIbIrweY2Wb2CyP4w/

  • 解說員工作內容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1-15 14:19:20

    「下課花路米!Follow me, GO」「大家好,我是小兵、我是湘涵」

    公視兒少節目《下課花路米》主持人-小兵與湘涵,因節目結成夫妻,為人父母的兩人,主持過上千場兒童探索節目,也走遍國內外,工作默契滿分,私下出遊卻是歷經磨合才得以順暢。
    《親子天下》採訪這對主持夫妻檔,一窺他們幕後的夫妻相處,面對教養難題與家庭生活,如何迎刃而解。

    詳細文字報導,請見:
    《下課花路米》主持夫妻檔 小兵、湘涵|陪孩子細看每個導覽牌 爸媽就是最佳解說員
    https://ppt.cc/f7ZVbx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親子天下》116期「2021跟著課本去旅行」https://ppt.cc/fFOYsx

    【製作人:曾千倚|採訪:楊若晨、蘇岱崙| 攝影:蕭凱堯、楊錫維|腳本企劃:曾千倚、楊若晨 |剪輯:蕭凱堯|影片及照片提供:公視、王湘涵|平面攝影:黃建賓】

    #下課花路米 #小兵 #湘涵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 解說員工作內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0-13 11:06:48

    本集主題:重返十三行常設展

      第二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入十三行博物館,首先由館方解說員 #鄒昀臻小姐,為大家介紹此常設展,此常設展共分為六個單元:

    單元一 發現十三行

      本單元自博物館一樓大廳左側開始,利用飛機與鐵渣模型的展示及互動設計,重現十三行遺址的發現經過。民國四十四年秋天,一位空軍飛行員隨機飛越觀音山上空時,驚見飛機的羅盤出現了磁力異常的反應,他以為發現了鐵礦,才會影響羅盤!於是少校決定協同地質學家林朝棨等人前來探勘,才知道在地面上到處可見的鐵塊與鐵渣,其實是史前人類煉鐵的遺留物,另外也發現了許多史前陶片、石支腳與凹石等,由此判斷為史前遺址,並根據此地的地名,命名為「十三行遺址」。
    另外,本區也陳列十三行遺址地層、考古探坑工作模型、遺址發掘影帶等,以傳達考古學相關知識。

    單元二 搶救十三行

      1989年政府計劃在十三行所在地進行污水廠興建工程,此舉勢將徹底破壞十三行遺址,考古學家大力呼籲保存遺址,並在社會大眾的熱烈迴響下,進行十三行遺址的搶救工作。本單元的主要用意,即在紀錄此一臺灣社會史上的重要事件,呈現當年文化保存與經濟發展間的矛盾,以收鑑古知今之效,並希冀這樣的衝突不再重演。
    展場中陳列了當時的簡報與影像紀錄,並藉由怪手、抗議海報與探坑出土文物的模型擺設,帶領觀眾回到搶救發掘現場,感受當時的壓力與無奈。

    單元三 探索十三行

      舊名八里坌的八里,山水環繞、雨量均勻,氣候溫熱宜人,其東南側為沖積平原之外,後方是觀音山,西北接大海,東北側為淡水河口,水陸資源非常豐富,相當適合人類居住,早在西班牙、荷蘭時期,八里即有平埔聚落。本館特設立「八里坌繁榮時期」、「回到清初漢人出入墾時期」、「回到荷西時期」及「回到史前時期」等四個時期進行介紹。其中史前時期的展區中,我們設計了刺青、捕鹿的互動設計,及仿製原住民獨木舟的陳列,藉此呈現部分原住民生活的面貌。
      要了解八里,除了從歷史面向外,地理環境的演變亦不可忽視,因此為瞭解八里地區的自然環境,及遺址分布與地質環境變遷的關係,特於五處地點鑽取連續岩蕊,希望由該地沉積物內容,探究當時期的地形及演變。經研究,挖仔尾至十三行遺址一帶,一萬年前為陸地,一萬年至六千年間因全球海平面上昇,而為海水淹沒。一直到六千年前左右,全球海水面沒有顯著的改變,這一帶才因沉積物而成為陸地。陸地的誕生,提供了十三行人的居住場所,一千八百年前,十三行人在此大規模定居。
      臺灣北部東北季風強盛,產生東北往西南方向的沿岸流及輸砂。近十年來,臺北港防波突提的興建,使得淡水河口以南、防波堤以北之海岸泥沙淤積加劇;反之,臺北港西南之海岸則加速侵蝕,人為的建物成為海岸線變遷的另一主因。

    單元四 走進十三行

      在這個單元裡,我們利用考古學家的研究結果及合理的推測想像,復原了十三行人的生活情景,呈現他們的生計活動、交易、墓葬、工藝技術、服飾、家屋與聚落等各個面貌。為了讓十三行人的生活情景更為逼真,我們將此區營造成劇場,利用音效、燈光及旁白,帶領觀眾認識十三行人一天的生活。
      當時為求復原圖的逼真與生動,繪製者除了設定時間及場景,親自自八里海灘取景攝影外,並聘請演員充當原住民,扮演劇場中的角色,以進行拍攝紀錄,再依據其成果繪製。

    單元五 遇見十三行

      這個單元是我們展覽的重點所在,因為遺址出土的文物就陳列在這裡。藉由實際文物的擺設,帶領觀眾想像十三行人的生活面貌。除了文物外,此區對於十三行人的墓葬、遺址的出土現象,也做了更為詳細的解說。另外,利用十三行出土人骨所復原的十三行人面貌亦陳列在此。
      復原十三行人面貌計畫是國內考古學界首次與國外學者合作所進行的研究計畫。在計畫執行的過程中,亦遭遇許多困難,例如十三行人骨,因長期埋在地下,經常受地層擠壓或各種侵蝕因素,而脆弱變形,或分離散落,增加復原工作的難度。再者,人骨只能提供頭型和面形,關於眼耳口鼻和鬚髮等部分之復原,就需要依賴相關之生物性資料和民族誌比對資料。另外,人的神韻和性格,及其容貌上的裝飾,都需要參照相關的民族誌資料。這個計畫總共成功地復原了一位男性、一位女性和一個兒童的面貌。

    單元六 認識十三行

      這個展區中強調的是資訊的傳遞,讓有興趣深入探究的觀眾,得以在本區中自我探索。因此本區主要為互動的考古遊戲,及相關的影帶:如「複製文化層─展示製作紀錄」、「考古發掘日記」、「如何測出十三行人的年代」、「臺灣的平埔族」以及「臺灣的南島民族」等。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解說員工作內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5-30 20:33:59

    本集主題:「黑潮飄流」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廖鴻基
      
    內容簡介:
    他不是少年PI,他只是老海人,
    他的身體是一艘船,
    天宇為帳,海波為床,黑潮流動,
    下水的那一刻,一切都不一樣了!
      
    ★34篇動人文字,台灣第一部無動力黑潮漂流文字全紀錄
    ★攝影師張皓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攝影躍然海上
       
    他用全身的海味,來說大海的奇幻,離岸12浬的漂流,無可比擬的落拓!
      
      二○一六年八月,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帶著信念以及一艘簡單的方筏,航行到島嶼以東,大洋以西,執行「黑潮一○一漂流計畫」,開啟一段海上壯遊,投進黑潮懷抱裡,以微渺心性,臨摹浩瀚黑潮。廖鴻基深深期盼,黑潮的大洋氣魄,能讓島嶼長出志氣,不再狹隘;一旦讀懂黑潮,我們的心將重新浮現一座島嶼,和不再迷航的自己。當島嶼轉過頭來面對開朗展放的海闊天空,島嶼的氣度、格局必將有所不同。
      
      「浪漫不過是不切實際的代名詞,漂泊根本是失敗、失意者的行為,流浪,一定是魯蛇,而漂流呢?漂流就是集所有不切實際、失敗、失意、魯蛇之大成。但是我覺得,自己這輩子最值得拿出來談的,就是這些浪漫、漂泊、流浪和漂流的故事。」—廖鴻基
      
    作者簡介:廖鴻基
      1957出生於花蓮市,35歲成為職業討海人。1996年組成尋鯨小組於花蓮海域從事鯨豚生態觀察,1997年參與賞鯨船規劃,並擔任海洋生態解說員,1998年發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任創會董事長,致力於台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文化工作。
      
      榮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類評審獎、聯合報讀書人文學類最佳書獎、1996年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第一屆台北市文學獎文學年金、第十二屆賴和文學獎以及2006年巫永福文學獎、2016年花蓮文化薪傳獎。
      
      出版作品包括《海童:一本漂流的想像誌》《大島小島》《漏網新魚:一波波航向海的寧靜》《飛魚.百合》《討海人》《鯨生鯨世》《漂流監獄》《來自深海》《山海小城》《海洋遊俠》《台11線藍色太平洋》《尋找一座島嶼》《漂島》《腳跡船痕》《台灣島巡禮》《海天浮沉》《領土出航》《後山鯨書》《南方以南:海生館駐館筆記》等。多篇文章入選台灣的中學國文課本及重要選集,以其書寫的取材廣闊與描繪之幽深,自成一格,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