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產品中有58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513的網紅辛西亞。玩美親子進行式,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全職媽在家拚經濟 】 05 | 我賣的別人也在賣,為什麼客戶要跟我的團? 這題其實在講的就是「品牌差異化」, 當團購主,你有想過自己和別人有哪裡不一樣嗎? 我也曾有過這樣的迷茫, 當大家都在開團一樣的產品, 別人的粉絲數比我多,經營的時間比我長, 我該怎麼吸引團友下單? 該從哪裡開始著...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再度來到諾蘭全解析系列! 這次要來談的是《星際效應》。這部諾蘭評價最兩極的作品,到底是它的大師級之作,還是只是在炫技呢? 快來看看《星際效應》的真正意義吧!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

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 在 LeedsMayi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7:18:55

「正規教育讓你得以生活,自我教育讓你富足。」 中秋連假,我們團隊三人 @kennydrunk @acupofteaenglish 其實陪伴家人之餘還有許多重要工作,其中一項便是大量閱讀各類書報雜誌,幫新的 #里茲螞蟻雅思課程 找優質的、有重點的、有鼓勵批判性思考的、不發散的的 extra rea...

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2:30:51

【@marketfocus.hk 】【恒大翻版?】公司債跌崩盤 三道紅線全踩 富力股價累挫45% 散戶貪高息損失慘重 . 繼恒大(3333)之後,另一巨型房企富力地產(2777)恐怕同樣深陷債務泥沼?綜合《彭博》及內媒報道,在內地強力監管及打擊樓市之下,內房公司債拋售潮持續,其中因債務沉重致「三道紅...

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 在 法鼓山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7:49:39

【心靈小品】覺察抱怨,健康疏導情緒​ ✒文:陳慧蓉🖼圖:菊子​ ​ 遇到不如意事,我們免不了會「抱怨」以抒發情緒。但是你可曾發現,一開始抱怨,不順眼的事情就愈來愈多,負面情緒愈滾愈大?​ ​ 什麼是抱怨?​ ​ 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抱怨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心中懷藏怨恨」,另一種是「對他...

  • 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 在 辛西亞。玩美親子進行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20:59:50
    有 43 人按讚

    【 #全職媽在家拚經濟 】 05 | 我賣的別人也在賣,為什麼客戶要跟我的團?

    這題其實在講的就是「品牌差異化」,
    當團購主,你有想過自己和別人有哪裡不一樣嗎?

    我也曾有過這樣的迷茫,
    當大家都在開團一樣的產品,
    別人的粉絲數比我多,經營的時間比我長,
    我該怎麼吸引團友下單?
    該從哪裡開始著手比較好?

    很多人都說,個人品牌就是「做自己」,
    不管是透過文字、圖片、影片的方式,
    自然呈現自己本來的樣貌,
    大方向的確沒錯,但不是我今天想分享的重點,
    我想討論得更深入一點,除了真實展現自己之外,
    我們還能做什麼來凸顯個人特色呢?

    ■ 只講產品很好是沒有用的

    前兩天才在跟一個產業界朋友聊天,
    說到他最近要推出的新產品,
    是過去市場上沒有見過的,
    我很幸運看過商品雛型打樣,
    我很好奇從開發者兼老闆的口中,
    會如何介紹新品的特別之處。

    我很開心看到朋友打造了一個很棒的品牌,
    產品正在加緊收尾階段,可望年底即將上市,
    我記得朋友開頭講了三點,
    「這是目前市面上沒有的」,
    「我們這個有申請技術專利」,
    「全部都是台灣原創」,
    老實說,這三點確實聽起來很厲害,
    不過,並沒有特別動人之處。

    身為消費者,我更想知道,
    這項新的技術開發,可以對我的生活產生什麼幫助?
    有什麼創作動機讓他起心動念,設計出這麼棒的產品?
    台灣原創那麼多,該品牌的設計理念核心又是什麼?
    產品、價格本身固然很重要,可是都是死的,
    只有背後的故事,能與人產生共鳴,
    創造出的價值,才是吸引人的關鍵。

    一個午餐的時間,聊著聊著,
    我聽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還有開發過程的艱辛困難,
    原來,這是一個充滿愛的產品開發,
    是爸爸為心愛兒女設計的親子產品,
    聽他娓娓道來更多創意的發想,
    讓我對這個新品牌上市充滿期待!

    關於產品,我們有機會以後再慢慢介紹,
    我想說的是,這段談話讓我有機會切換身分,
    以消費者的角度去直入問題核心,
    投出問題的瞬間,我自己也獲得答案了!

    ■ 以受眾的角度切入需求點

    能讓消費者相信你能幫助他解決問題,
    能為他帶來更好的生活,
    是團購主必備的具體能力之一。

    開團之前,對產品做好充足的準備是基本功課,
    說明產品規格、功能、價格,
    廠商文宣、產品說明書都有介紹,
    但是如何跟別的團購主做出區隔,
    就是我們該有的本事!

    你有想過或是研究過,你的受眾有什麼需求嗎?
    你知道,他們期待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嗎?
    如果我們能做好這些準備,
    可能是做個評比表、懶人包,
    那就已經先贏了其他的競爭對手。

    舉例我最近的一篇評比文是,
    跟兒子一起挑選國小新生書包的過程心得,
    為什麼我要特地挑選「護脊書包」,
    我去認真了解過市場上所有的功能書包,
    再親自帶兒子走訪門市試揹,
    過程全部紀錄下來寫成一篇完整的懶人包,
    收到很多媽媽的正面反饋,
    替她們省了很多時間做功課,
    連帶也帶動了書包團購的業績。

    「將心比心」是我當團購主的信念,
    學會換位思考,善於傾聽感受,
    把每一件事都做得不讓自己後悔,
    我相信用心對待受眾,他們都能感受得到。

    ■ 自信地持續行動

    這招很多教自媒體經營的老師都說過,
    「開啟行動」只是第一小步,
    能持續往前,才是邁向成功的關鍵,
    學會「堅持」就是一種專業精神展現。

    堅持固定頻率地發文,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在我過去佛系經營粉專時,發文只有三分鐘熱度,
    常常想偷懶,還會為自己找藉口,
    因為沒有時間、沒有梗,
    也會擔心每天的生活廢文會有人看嗎,
    但往往就是貼近自己真實樣貌的生活文,
    點讚數、互動率都要比認真寫的開團文高。

    後來,我自己摸索出來發現,
    先不管發文的內容,總要有常態性的更新,
    有新的內容,才能讓受眾有機會點開來觀看,
    至於發文內容的「深度」、「廣度」,
    根據不同的行業屬性,就需要各自用心揣摩了!

    如果我們每天都進步1%,一年就會進步37倍,
    千萬別低估了每天那一點點微小的進步,
    我們和對手的差別,就顯現在這每天1%的進步上。



    我是辛西亞,提供生活好物開箱心得,
    與斜槓團購主養成計劃,
    我每天都會在這裡分享全職媽媽日常、
    揪團好康跟團購創業觀察,
    歡迎跟我一起開心血拚,創造玩美生活,
    或者私訊跟我交流媽媽日常唷!

    #全職媽在家拚經濟
    是我這一年踏入團購領域的真實感想,
    也是一段全職媽媽的斜槓經歷,
    我將會寫成30篇系列文,
    帶你一探團購主不為人知的秘辛,
    也希望我的成長故事能鼓勵到妳!

    #今天正好收到滿滿一大箱凍洋
    #看我自己也是每團必囤啊
    #工商一下這周正在開團的法布甜檸檬塔
    🛒 這裡下單唷:https://l99.to/8KeBH

  • 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30 00:10:01
    有 173 人按讚

    【整改時代?】歷年政府十大縱容地產商壟斷行為

    現時北京指需要整改香港發展商的「壟斷行為」,但「壟斷行為」的出現,與香港政府過往的房屋土地政策息息相關。那麼房屋土地政策會否來一場有意義的大改革?恐怕言之尚早。

    現時政府放風的數個最新措施,非但不是劍指,甚至是鼓勵壟斷行為。這個弔詭之處,暫時被主流公共論述所忽略。以下十個香港政府助長發展商壟斷的行為,是否亦需要一併「整改」?

    ◾助長發展商加速圈地

    多年來各種類型土地的發展管制,有維護城市景觀、保障生活質素與不同群體的權利,更有避免發展商全面壟斷土地資源的政策功能。但近日最新報導消息,傳出林鄭放風要大肆為發展商發展「起釘」,除放寬早已被發展商割據的濕地的發展地積比,亦打算向發展商視為「豬頭骨」的祖堂地開刀,鬆綁出售限制,預期發展商將能在新界加速囤地。

    今次全方位的發展鬆綁,亦劍指市區土儲。自2010年起林鄭將強拍條件由9成收購門檻放寬到8成,十年後,今日有放風林鄭政府將舊樓強拍條件再降至7成。強拍底線似乎容許「無限後退」,在法例上不斷合理化發展商壟斷式收樓行為,相信「田牲式」收樓手法會更加放肆,而舊樓小業主及租戶的議價空間卻退無可退。

    有趣的是,早前外投行的數據分析,在今次中央施壓下,估計恒基的地產謀財策略(農地王及私人市區收樓)將受最大影響。然而,今次放風的強拍放寬卻令市區舊樓最多土儲的恒基最受惠。政府跟發展商之間捆綁利益關係,在現時中央針對發展商壟斷行為下,更顯弔詭及複雜。

    ◾散播土地「荒」言

    由2002年「孫九招」起,政府將香港房屋政策「定性」為集中土地供應,減少公營房屋供應,將私人房屋供應交由市場決定,是其後樓價飆升的重要因素。歷經20年,政府房屋大方針卻不見有大改變,繼續盲目催谷覓地,甚至不斷提倡天價人工島開,只為「做大個餅」,卻不全面收回棕地、發展商土儲及潛在違規丁地等其他土地選項。只講土地供應的政策論調背後,正配合著發展商動員打手發功,聯手在公眾輿論上背書式輸入「土地荒」的幻象,最後發展商圈地囤地等壟斷行為卻以「公共利益」之名變得合情合理。

    林薪最近轉口風表示香港短期「搵夠地」,但劍指官僚「卡關」要加速審批,跟現時發展商指控回應香港房屋問題源自覓地到建屋速度「唔夠快」,明顯口徑一致,更顯政府貫徹親發展商的立場,不斷為發展商釋放土儲,助長由發展商主導香港土地供應。

    ◾「土地共享」度身訂做兼送基建

    作為政府近年重點推銷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本身已被詬病為發展商「度身訂做」。政府以提供基建為由,幫助發展商釋放其偏遠、或有客觀條件限制(如位於濕地旁)而不適合發展的土儲,而公眾因而額外獲得的單位,往往只佔整個發展小部分(*額外*樓面面積的六成作公營房屋用途),發展商甚至能申請將官地納入發展範圍,將計劃稱為「共享」,實在是一個搵笨的公關表演,最後只會助長發展商繼續壟斷香港規劃主導權。

    由發展商決定土地共享的選址,會否出現規劃錯配的社區?單從最新一宗共享申請中,恒基建議在林村杜山村鄉郊地區興建近40層高「公屋」,足見其潛在規劃災難。

    可能發展商政府觀望政府會否進一步放寬發展限制,亦正與政府討價還價中,過去兩年土地「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只接到三宗申請,就土地供應速度而言,又是另一種「搵笨」。而昨天有發展商接受文匯報專訪就表示,在土地供應方面發展商可扮演更積極角色,表示可以提供多個「公營房屋單位」,參與「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可能是發展商心目中應酬北京施壓的其中一個成績表,能否真的解決房屋問題或壟斷問題只是一個大問號。

    ◾傾向避開發展商土儲收地

    若政府真的動真格應付發展商壟斷及囤積行為,運用過去數十年在法院未嘗一敗的《收回土地條例》(土收)就最適合,將高度集中的業權復歸公有作公共用途,亦能夠增加租住公營房屋供應,舒緩基層居住困境。

    政府亦會在收地政策上處處配合發展商。近數年有無數案例顯示,政府會選擇性利用土收針對一般農民、非原居民村甚至小地主,如橫洲、馬屎埔等,而巧妙地被避開發展商土儲,例如屏山北的棕地發展選址,以維護發展商的「私人業權」。「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亦容許政府利用土收收回選址內小業主的業權,為大業主的土地共享申請開路,位於林村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正屬此例,申請文件建議政府利用土收收回申請範圍內某些道路的業權,為發展項目興建接駁道路。

    單單看林鄭於2019年提出收回十組私人地興建公屋,兩年後現時只能夠收回三組地塊,另外有三組地塊因屬發展商而放棄收回。而宣布收回的三組地塊中,其中一組更是新鴻基地產無法獲得當中位置關鍵的「祖堂地」業權而未能發展,屬「豬頭骨」地,政府收地屬收拾殘局。而發展商和政府亦能分別在收取「壯士斷臂」及「果斷收地」的公關之效,但諸如此類選擇性收地的做法只是在助長發展商壟斷市場的行為。

    ◾助長囤地自肥兼送發展權

    過往新市鎮發展模式,主要是政府收回土地並重新規劃,部分土地再行公開拍賣,沙田新市鎮便是一例。而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卻開始加入「原址換地」等概念,(「加強版」的新市鎮發展模式),逐漸將規劃主導權拱手相讓予發展商-發展商可以保留土地的發展權,早年聞風而一湧囤地的發展商大有斬獲,亦能夠決定能在那個位置起樓。

    在新界東北發展公佈前,現任財政司陳茂波被涉嫌利益衝突,搶閘新界東北囤地,最後更逃過廉署起訴。連政府官員亦「其身不正」參與囤地等壟斷操作,怎能期望政府會大力遏止囤積堆奇?「加強版」新市鎮發展模式為發展商度身訂造,「獎勵」囤地行為,誰囤地囤得最多,誰就更能有能力壟斷市場。

    ◾批准無底線開則

    回歸早年的發水樓、屏風樓,到近年納米樓,卻是一直導致香港房屋「貴、細、擠、焗」的一大推手。往往政府給予發展商樓面面積的優惠豁免,放寬這些建築物法規時,卻縱容發展商鑽政策空子,可以「無底線」開則,賺盡每一呎,而政府一向少有適時作出管制,卻稱將問題交予市場決定及解決,造就一個個三尖八角的「怪則」單位。除了樓價貴生活成本高,連市民的居住空間也被收縮及改造。今日,上有夏寶龍聲稱要解決劏房問題,下有繼續造就恒基成為「納米地產王」,更顯政府無心解決香港房屋問題。

    ◾放任樓市縱火

    面對發展商囤樓囤地以及熱錢流入炒賣樓市,政府只講土地供應,將需求管理置於不顧,更故意忽視壓抑樓市炒賣的房稅政策改革,才是香港房屋問題「貴、細、擠」多年來一直未能妥善改善的關鍵。

    上年年頭大肆宣揚的一手樓空置稅,林鄭已經不敢再提,資產增值稅亦再不考慮。而早幾年政府為「應對」熱錢炒賣物業投資樓價飆升而推出的買家及特別印花稅(「辣招」),原來可以透過公司股權轉讓業權形式避開, 所以公眾不時驚訝某高官、富商或明星竟能夠「首置」買樓,才猛然醒覺這些「辣招」實質上只係用來「做下樣」,向公眾顯示已經「做咗嘢」,實質上繼續「馬照跑、舞照跳、樓照炒」。

    ◾卸膊公營房屋予私人參建

    除了政府每年公營房屋供應長期不足外,現時林鄭自稱「重建置業階梯」一大措施首置樓,更是政府將公營房屋供應責任交予私人參建的「卸膊」發展模式。在首置樓的官方定義上卻一直彈出彈入,一時形容為「公」,一時又「私」,變相可以「捽數」,成為林鄭公私營「七三比例」達標的最大「公因數」,根本地影響原作公營房屋(公屋/居屋)的潛在土地供應數目。

    當政府推銷土地共享計劃的前身「以公私合營釋放發展商農地土儲」時,強調需要在地皮提供公營房屋,但沒有明言是是哪一種(公屋/居屋),時至今日,公營房屋部分成為了「公營房屋/首置樓」。首置樓「名公實私」,作為私人發展商作出「社會貢獻」的一大賣點,讓夾心階層可以首置「可負擔」的單位,但定價上所價不菲,舉例說最新由長實發展的安達臣首置樓,定價已不考慮申請者負擔能力,而是重新與市價掛鈎,往往比居屋更加昂貴,這正是政府卸膊公營房屋的必然後果。

    從「公營房屋」定義的變樣,明顯見到政府房屋供應政策放軟手腳,鬆章於發展商。如日後首置樓恆常化為公營房屋供應的話,將延續香港房屋供應由私人發展商主導的命運。

    ◾讓地產利益滲入城規會

    董建華時期,首次委任過半數有發展商背景的人進入城規會,將城規會審批土地發展的把關角色,慢慢被日益摻雜的發展商利益弱化。現時單靠城規會本身利益申報機制以及避席做法,已經未足夠釋取公眾對於官商勾結的質疑,例如現時城規會 「鄉郊及新市鎮規劃小組委員會會議」,已有五個委員有發展商背景,公眾對於城規會能否發揮公正審議發展申請的觀感已經大打折扣。

    ◾增加發展商土儲的「活化」政策

    除了慣常賣地強拍舊樓,近年的活化工廈政策亦給予發展商增加土儲的機會。由初時2010年的整幢工廠改建優惠、2018年第二輪工廈重建免補地價,再到近日的工廠改契標準補地價,除了很有可能為發展商日後農地改契補地價標準化試水溫外,一連串加快重建工廠措施,據傳媒報導亦助長發展商過往十年囤積甚至炒賣工廠單位,直接導致工廠區的呎價急升。

    所謂「活化」,不止助長發展商的壟斷行為由土地房屋重建,延伸至平民工廠區,在加快重建同時,卻少有安置及補償小租戶的措施,租戶愈搬愈遠/細。單是靠虛有其表的劏房租管,根本不足以解決香港中低層生活工作空間日漸收縮的問題。

    ◾小結

    回顧過往十多年政府縱容史,縱使近日中央點名發展商壟斷行為,然而,最新一份施政報告,香港政府很有可能進行土地發展鬆綁大手術,短期內繼續甚至加劇這場壟斷遊戲。而未來這個利益纏繞的聯盟究竟會不會被清算/替代?或是中央施壓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長遠仍需繼續觀望香港土地利益版圖變動、未來中央施政方針以及下一任政府班底之間如何互動。

    -
    研究有價 月捐撐起土地研究工作: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 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 在 張忘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9 12:01:54
    有 13,195 人按讚

    【為什麼我是好男人,卻交不到女朋友】
    ⠀⠀⠀⠀
    昨天因為有篇貼出和女生對話,希望大家評理的文我的臉書上各種傳播,看完後實在覺得有點慘。
    ⠀⠀⠀⠀
    雖然很多人覺得是原PO的用字問題,但我覺得其實某方面來說那就是一種風格,對方能接受就好。
    ⠀⠀⠀⠀
    但我覺得整個問題其實是出在,原PO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問題,而這也是我覺得為什麼交不到女友的關鍵。
    ⠀⠀⠀⠀
    不過我覺得要講就不要講別人,我從自己的過去中提取了十個地雷。也先說這篇文分析的原型是我以前的自己。另外這篇真的不太中聽,但如果你能體會,我至少能保證你可以交到一般的女生朋友。
    ⠀⠀⠀⠀
    先說結論,在一般情境中,『覺得自己是好男人』的男人,基本上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好男人。如果要給個定義,我覺得通常都是自以為是的男人,喔不,應該要說是男孩。
    ⠀⠀⠀⠀
    接著從幾個面向說明,如果你看了覺得像自己,那麼先說這篇不是想戰,而是希望你能夠清醒。
    ⠀⠀⠀⠀
    地雷1:以為付出就應該要有回報
    ⠀⠀⠀⠀
    通常自以為是的男孩,腦袋都會有這幾個想法,例如天道酬勤,有付出才有回報等等。
    ⠀⠀⠀⠀
    其實我必須說,這個想法是沒錯的,但如果加上自以為,其實就會整個壞掉。例如說,我請你吃飯,你就應該要喜歡我,或是我幫你做了點事,我們就應該是男女朋友了吧?
    ⠀⠀⠀⠀
    這種付出跟回報不但完全不成正比,而且都是錯誤期待,再加上完全不純的動機,這樣相處上保證會出問題
    ⠀⠀⠀⠀
    地雷2:覺得男女只有戀情,沒有朋友
    ⠀⠀⠀⠀
    如果你會幫同性的朋友買東西,幫忙作報告,打電動帶對方玩,那麼面對異性,應該也要是把對方當朋友。
    ⠀⠀⠀⠀
    舉例來說,我以前覺得幫喜歡的女生買東西,做報告,帶她練等升級,對方應該就會喜歡我。
    ⠀⠀⠀⠀
    但對方很可能是真的有幫我當好朋友阿,她也願意跟我出去玩,一起打電動,但也許對方把我設定的就是朋友,而不是戀人。
    ⠀⠀⠀⠀
    更不要提朋友也可以出門,朋友也能看電影吃飯這件事情。你當然可以把每個異性當成可以交往的對象,但並不是一看到對方就想和她交往,這個箇中環節很難用文字說明。
    ⠀⠀⠀⠀
    我只能說通常自以為把對方當交往對象,但其實對方把自己當朋友。要馬是對方感受到壓力而離開,要馬是自己亂告白自爆。
    ⠀⠀⠀⠀
    然而我以前兩種都遇到,後來就會開始生氣,為什麼我這麼認真,卻得不到對方的芳心,於是我通常就會惱羞成怒。
    ⠀⠀⠀⠀
    地雷3:一旦被拒絕,就會爆怒
    ⠀⠀⠀⠀
    通常自以為是的男孩,就是當被對方拒絕後,就會直接爆炸。更扯一點的,是會開始細數自己的付出,並且覺得對方是糟蹋自己。
    ⠀⠀⠀⠀
    有些是當場抓狂暴怒,有些是在網路上暴怒,甚至公開對話,或是把自己的好一項一項羅列出來。
    ⠀⠀⠀⠀
    但我老實說其實我懂這是發洩,我自己也會,但保證無敵扣分。身邊其他人看著你這樣,其實也是會不敢跟你交往的。
    ⠀⠀⠀⠀
    地雷4:把當時的付出,通通要回來
    ⠀⠀⠀⠀
    然後再誇張點的,就是會開始跟對方說,我當時為你付出了多少巴拉巴拉,然後跟對方要回東西的,或是不斷說當時自己做了多少事情之類的。
    ⠀⠀⠀⠀
    然而很有趣的是,如果時間回到過去,你去問那個當下的他,他一定會說我不求回報,我只要對方開心就好。但當發現對方不喜歡自己之後,就完全不是這樣了。
    ⠀⠀⠀⠀
    地雷5:都說是為了對方,但都是為了自己
    ⠀⠀⠀⠀
    為什麼我會說以前的我是自以為是的男孩,因為我總覺得我都是為了對方付出阿,但其實我的付出都是為了自己,為了交換對方的愛。
    ⠀⠀⠀⠀
    如果真的是為了對方的快樂,對方覺得離開你比較快樂的時候,你又為什麼不能放手呢?所以搞了半天都是為了自己,但卻又不敢承認。
    ⠀⠀⠀⠀
    接著就會開始說到,都是對方放了信號給自己。
    ⠀⠀⠀⠀
    地雷6: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
    ⠀⠀⠀⠀
    我小時候可能是太少女性朋友,平常也沒甚麼女生會回我。直到有個女生回我的時候,我就覺得對方一定是對我有意思才會回我。
    ⠀⠀⠀⠀
    但其實對方真的只是因為禮貌,甚至有些相對外向的女生,還會主動邀約一些飯局之類的,我都覺得那一定是對我有意思。
    ⠀⠀⠀⠀
    所以我後來就發現,很多相對活潑的女生,很容易會吸引到這種自以為是的男孩,原因只是剛好對到眼會點頭,訊息會回,甚至邀大家出門會邀到自己而已。
    ⠀⠀⠀⠀
    地雷7:除了幻想,還覺得自己是主角
    ⠀⠀⠀⠀
    我覺得自己幻想沒關係,但如果把自己幻想成對方人生的男主角,通常都會出大事。
    ⠀⠀⠀⠀
    例如覺得自己要守護對方的人生啊,或是對方沒有自己不行啊,但看到對方跟別人出門沒約自己,就會開始暴怒,會傳訊或用很多方式去控制對方,表達自己的不滿。
    ⠀⠀⠀⠀
    但就算在一起,人家要跟誰出去,要在誰那邊留言都應該是她的自由,你還沒跟人家在一起就開始控制對方,誰受得了。
    ⠀⠀⠀⠀
    地雷8:很多事情,在一起後是浪漫,在一起前是變態
    ⠀⠀⠀⠀
    有一次我剛好活動認識一個女生,當時剛好同組,後來交換聯絡方式之後發現都是亞太,因為網內通話跟簡訊免費,回家就聊起來了。
    ⠀⠀⠀⠀
    隔天我就跑去人家的打工處等人家下班,她看到我的時候一點都沒有驚喜,而是驚嚇,當然後來就甚麼都沒有了。
    ⠀⠀⠀⠀
    我當時還覺得,我這麼浪漫去等你下班,你沒有開心就算了,怎麼後來還完全不理我呢?但如果是女生們看到這裡,應該是覺得很可怕吧。
    ⠀⠀⠀⠀
    地雷9:女生其實都只愛高富帥,或只愛渣男
    ⠀⠀⠀⠀
    大概經過了幾個輪迴,發現自己還是不能收穫異性時,就會開始咒罵所有異性,覺得女生都只愛高富帥。
    ⠀⠀⠀⠀
    所以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這種雙標,我以前明明自己也喜歡正妹,但卻覺得人家只愛高富帥。更不要提其實我以前可能也都沒有跟人家好好相處,都是愛上了對於人家的幻想罷了。
    ⠀⠀⠀⠀
    更有趣的是渣男,其實如果理解渣男,你就會發現他們有超強觀察能力,很懂女生要什麼,能夠拿捏說話怎麼樣才能說進心坎,更能把握對方的需求,並解決問題。
    ⠀⠀⠀⠀
    所以你可能聽過一句話,渣男除了渣之外,沒什麼大問題。而自以為是的男孩除了專情,大概全部都是問題。
    ⠀⠀⠀⠀
    你想想為什麼iphone這麼貴,大家罵得要死,但還是願意買?那就是因為除了貴,幾乎都是優點啊?而為什麼很多貼牌的手機賣得再便宜,甚至變成0元你都不要,因為就真的不好用啊。
    ⠀⠀⠀⠀
    只有開始認清這點,你才會思考如何提升自己,而不是用付出掩飾甚麼都沒有的自己。
    ⠀⠀⠀⠀
    地雷10:所有的地雷,就是自以為是
    ⠀⠀⠀⠀
    所以到底是甚麼問題呢,其實就是覺得自己太重要了。
    ⠀⠀⠀
    對方的人生其實沒有你又有甚麼差別呢?為什麼能夠覺得自己就是對方的一切呢?然後自己的那些付出難道不能被取代嗎?怎麼會覺得我付出,對方就應該收穫戀情呢?如果付出有效,那麼就不會有酒店的火山孝子了
    ⠀⠀⠀⠀
    而我的人生,又怎麼會少了對方不行呢?明明跟對方都還沒開始,也沒有什麼患難與共,這不都在跟自己的幻想還有付出談戀愛嗎?
    ⠀⠀⠀⠀
    最後,為什麼說這樣是自以為是呢?就是明明對方都表現的冷淡了,到底是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能夠用更多的表現來挽回呢?
    ⠀⠀⠀⠀
    通常這樣的表現只會給對方壓力很大,讓她更討厭你,其他甚麼都沒有。
    ⠀⠀⠀⠀
    最厲害的,是對方甚至都封鎖了。我以前還會想找人家出來說清楚。現在想想真的蠻想回到過去把自己丟下樓,對方封鎖就是最清楚的表態了啊,怎麼會覺得找人家說清楚就有用呢?
    ⠀⠀⠀⠀
    前面這麼多時間都說不清楚了,你也只是再把對人家多好再撈叨一次,讓人家更討厭你罷了。
    ⠀⠀⠀⠀⠀⠀⠀⠀
    所以很多人都說,為什麼我這麼好,就沒辦法遇到欣賞我的人呢?我只能說你的好,都是別人的壓力,而你所謂的愛,都是想用你的付出交換罷了。
    ⠀⠀⠀⠀
    最後的最後,很多人看完大概就會生氣,覺得那我這麼糟糕,那就不要交女朋友好了,反正我就邊緣人。
    ⠀⠀⠀⠀
    我必須提醒你,這就是你沒辦法交女朋友的原因。每當遇到事情,不是怪對方,就是怪自己,卻從來沒想過發生什麼事,可以用什麼方法解決,或是想到調整的方案。
    ⠀⠀⠀⠀
    每次聽到別人的意見都沒有反省,都覺得是在罵自己。而當受到壓力就開始自怨自艾,要死要活。我必須說看著這樣的你,對方不要說跟你交往了,連跟你當朋友都覺得累。
    ⠀⠀⠀⠀
    所以為什麼我說這些都不是男人而是男孩,是因為如果永遠都以自己為中心,都要人家照顧你的感受,你根本不是男人好嗎?
    ⠀⠀⠀⠀
    而如果你覺得我的口氣很兇,請不要介意,我全部的話都是對著從高一到大四的我說的,如果當時認識我的人,就知道我完全就是這個樣。
    ⠀⠀⠀⠀
    但我相信一件事,人肯定能夠成長跟改變,但請記得放下那個自以為是的自己,先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
    最後來業配一下課程,所以如果想理解戀愛規則這件事情,我真心推薦先去上 大人學 的戀愛大人學。而如果你需要的是長期觀念的澄清,以及戀愛方面的指導,我超推薦 AWE 情感工作室 的文章及亞瑟的課程。
    ⠀⠀⠀⠀
    比起去學把妹跟搭訕,我覺得先調整腦中的價值觀,才是自以為是的男孩該做的第一步。
    ⠀⠀⠀⠀
    ⠀⠀⠀⠀
    文章也有放在很久沒更新的網站裡面,大家有興趣的去看看吧:https://reurl.cc/kLZa9b

  • 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1-28 20:00:13

    歡迎再度來到諾蘭全解析系列! 這次要來談的是《星際效應》。這部諾蘭評價最兩極的作品,到底是它的大師級之作,還是只是在炫技呢? 快來看看《星際效應》的真正意義吧!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剪輯: Bruce Lu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這部電影對於眾多諾蘭的觀眾來說,可說是代表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這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諾蘭的堅持以及他融合無可比擬的娛樂和深層議題的能力,
    足以讓他成為電影業的救星。
    但是《星際效應》這部電影,卻讓某些人開始對這個想法抱持懷疑。

    如今,在《星際效應》之後,
    你要不是認為他只會拿看似龐大的概念以及曲折離奇的劇情炫技,
    加入Bravo Nolan的黑粉行列,
    要不然就是更深沉地陷入它所營造的世界之中,成為忠實諾蘭腦粉。
    究竟,這部電影到底是個前所未見的史詩級作品,闡述某種宇宙性的道理,
    又能描述一個令人發自內心潸然淚下的父女故事,
    又或者,這部電影,只是一部用力、刻意地擠出觀眾眼淚,充斥著炫技操弄之作?
    就連另一名我很欣賞的導演,
    因《水底情深》而得到奧斯卡的吉勒摩戴托羅都說諾蘭是個「情感數學家」。
    我相信他這樣說是沒有貶意的,
    但是用數學如此「公式化」的冰冷手法去營造「情感」如此不理性的概念,不是有些矛盾嗎?
    確實,諾蘭電影之中的情緒往往都彷彿是經由精密計算,
    已經都抓準什麼時候能夠產生最大效益,配合漢斯季默令人無從抵抗的配樂
    一次次重擊觀眾的各種感官,雖然非常有效,卻也顯得不夠人性化。
    又或者是他闡述的一些主旨,讓人感覺像是在講大道理。
    像是這部的罪魁禍首,當然就是安海瑟薇的這句話:
    "Love is the one thing capable of transcending time and space etc etc”
    對...這句確實許多令人詬病之處
    我先不暴雷我到底是屬於剛剛所提的兩種諾蘭極端派別的哪一邊,
    但是這一整段獨白,用在這裡不僅有些突兀,甚至可說是無厘頭
    尤其在這段出現之前,這部都非常細心的建立在紮實的科學根據來建構劇情,
    怎麼突然跳到這種虛無縹緲的概念?
    更何況,「愛情是一切的解答」,無論在音樂、文學、電影之中,都早已是陳腔濫調了。
    那麼,總是求新求變的諾蘭,
    究竟為什麼會拿一個如此老套肉麻的概念來做為這部星際電影的中心主旨?

    在諾蘭的電影之中,主角們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被困在某種無形的「監獄」之中,
    而這些監獄,多半是他們自己施加。
    一個保險業務員在老婆死後給自己灑下的各種虛假線索,讓自己維持些許的人生目標,
    一名魔術師,為了自己對於藝術的追求,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身分以及人性,
    相信我不用繼續舉例了,你大概知道意思。
    而他們,就像諾蘭本人,都執著於「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些Good Job,往往卻也都帶著無法彌補的個人犧牲。
    而這種為完成任務而犧牲自己的最佳例子,莫過於《星際效應》的庫柏。
    困住他的監獄,並不完全是來自於他自身,而是全人類的共同體驗,
    這個監獄,也就是「時間」。
    他不僅被時間所困住,還被如玩物一般折磨、操弄,
    轉瞬之間,他對於女兒的承諾就這麼破滅,莫菲的年紀,已經來到當年離開時的庫柏。
    他曾經的家,已然成為了陌生的領土,而當年哭喊著要他留下的小女兒,
    已經成為了漠然,甚至失望的成年人。
    庫柏看著已然是陌生人的兒女,不禁啜泣,卻也無力挽回。

    但是,既然我們都被時間所掌控,無能為力地被拖著走,那這一切究竟有什麼意義?
    此時,因為過了23年,太空艘原料消耗不少,現在他們一行人必須面臨一個難題,
    要選擇安海瑟威飾演的艾蜜莉亞前愛人愛德蒙斯,
    還是「人類的模範」,整個計畫的核心人物曼恩博士?
    這也讓我們再次回到她那句被許多人認為是謬論的說法,
    也就是愛,愛是穿越時間與空間,維繫一切的最大力量。
    想當然耳,這時後的庫柏,直接否定她所提出的理論,
    只有能被客觀驗證、觀察與證明的科學,才是最終能夠拯救我們的答案。
    一行人因此前往曼恩博士的星球。
    不過...回到地球上,臨死前的布蘭教授揭露了A計畫只是個漫天大謊,
    沒有黑洞之中的新資料,他其實無法真正解決重力的問題。
    不僅如此,我們也發現了曼恩博士也在撒謊,他的星球根本不宜人居。
    如果你看這個系列看到現在,你也會注意到在諾蘭過去的作品裡,
    「謊言」以及「欺騙」也是其中的一大主題。
    角色們時常告訴自己各種謊言來維持住自身的假想道德觀以及些微的理智,
    他們的這些謊言是為了「保護他人的安全」、「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而《星際效應》直接顯現了,一切謊言都只是一時的,
    在時間這無窮的監獄之中,這些謊言的表皮終究會逐漸脫落,顯露其空洞的真面目。
    不過,謊言的本質也不總是惡毒的,布蘭博士對於所有人撒下的謊,
    也促使世界各國再次團結一心,即使終究會滅亡,無庸置疑也是帶來短暫和平的關鍵。
    諷刺的是,在人類的自私本質之下,
    有時只能透過謊言來讓我們停止盯著眼前可見的膚淺目標。
    就如電影中布蘭博士所說:
    “I’m not afraid of death, I’m afraid of...time”
    「時間」並不是克蘇魯般的宇宙恐懼,盯一眼就會讓人失去神智,
    但是它在無形之中,在無意識之下,卻無時無刻不悄悄剝奪你的一小部分。
    那麼,受困於這監獄之中,給予我們意義的,究竟是什麼?
    你又猜對了,就是愛。
    《星際效應》說明,愛正是在這廣袤無垠的囚牢之中,
    牽引我們,引導我們的強大力量。
    沒有時間,也不會有愛,這兩者就有如量子糾纏
    (Will Smith: “Entanglement?”)
    如果我們是那全知的五次元生物,同時能夠看到、存在於所有時間,
    一切情感以及掙扎都會顯得毫無意義、微不足道。
    就如天能解析影片提過,經典後現代小說《第五號屠宰場》之中能夠看到所有時間軸的外星人,
    在被問到為什麼不阻止他們已經看到會發生的宇宙毀滅時,
    只淡淡地回答:「事情就是這樣。」
    反之亦然,如果沒有對於某樣人、事、物無法抹滅的熱愛,
    時間的流逝就會失去意義,虛擲光陰也似乎是天經地義。
    因此,時間雖然困住了我們,但是人不應該就這樣畫地自限,
    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正一步步地步向死亡,才讓這一切產生意義。
    但是,時至今日,在人們的壽命愈來愈長之時,我們對於時間的認知反而愈來愈低,
    不斷地讓每分每秒充斥無意義的雜訊,
    讓自己愈來愈忙碌,實際上在乎的,卻愈來愈少。
    雖然說現實世界之中的NASA還在運作,但是庫柏說得對,我們只會盯著腳下的塵土。
    他說「我們是先鋒、探險家、不是看護者」
    但是對我來說,這句話也不完全是對的。
    正是因為我們是「看護者」,有著在乎的心態,有著愛的連結,
    才能夠驅使自己成為披荊斬棘的探險家。
    《星際效應》所訴說的,其實在第一場戲就講明白了:
    “Science is about admitting what we don’t know”
    而世間觸手可及,但肉眼卻完全不可見的最大奧義,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科學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科技終究是來自於人性,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情感,
    唯有可見的科學以及不可見的人類體驗完全合而為一時,人類才能夠有真正的發現。

    而回到動物最原始的情緒本能,不就是生存本能嗎?
    活下去的原始動力就是人們創造力的最大來源,
    面對死亡的恐懼,面對無法掌控時間的恐懼,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大原因。
    庫柏對於家人的牽掛原本是個累贅,
    但他對於女兒的愛,對於女兒的承諾,對於時間將他與這個承諾拉得愈來愈遠的恐懼,
    才使他成為這個故事之中的英雄。
    「愛」這個難以用言語形容,卻又無可撼動的力量,
    正是穿越時間與空間,將我們牢牢穩固的船錨。

    但是,愛的「概念」,難道足以彌補時間所造成的損失嗎?
    如庫柏,世上所有身為家長的人們,應該都能感受到時間的快速流逝,
    轉瞬之間,你已然成為了孩子的鬼魂,當然不是字面上意義的鬼魂
    (雖然說如果你已經不在這世上了,卻仍然認真看這部影片,我當然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晚上不要託夢給我我已經很常失眠了謝謝)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緣分穿越蟲洞然後降落到超靠近黑洞的星球上,
    但是為了工作養家而錯過自己孩子的成長,卻是大有人在,
    一不注意,他們已經離開家裡,出了社會。
    即使庫柏拯救了全世界,
    他眼睜睜看著自己女兒在沒有自己的情況下老去的這個代價,值得嗎?
    也許他這樣的犧牲是必須的、甚至值得推崇的,
    但對於困在超立方體內(oh yes) 的庫柏,絕對...不值得。不可能值得。


    最後,這橫跨宇宙的史詩故事,也回到了諾蘭最原始,最平凡無奇的主題-
    家。
    諾蘭的每一部電影的主角,幾乎都急切著尋求自己曾經擁有,或是從未擁有的家。
    這講述的並不一定是真正的一個地方,有可能是任何人事物,
    甚至是你自己腦海中的一小角。
    敦克爾克看著地平線的士兵、
    《記憶拼圖》萊納為了尋求意義而給予自己的謊言、
    蝙蝠俠不惜一切代價所保護的高譚市。
    而《星際效應》所講述的悲哀,就是時間對於「家」所造成的改變,
    有時候,你在隔了一段時間回到家,回到你曾經熟悉之處,
    卻發現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這並不見得是壞事,畢竟我們的骨子裡都有一個冒險者,「改變」就是人們的命運。
    時間是個監獄,但是唯有認知到生命的短暫,一切轉瞬即逝的變化性,
    我們才真正有可能得到自由。
    這種先鋒的精神,是我們此刻最需要,但是也最匱乏的。
    而這種精神最大的推動力,也就是無可預測、無從觀察,但是卻真切存在的愛。
    在你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我們都老了20分鐘,更靠近死亡20分鐘,
    但是《星際效應》訴說了,
    我們不應該因為這樣的恐懼而停止仰望自己在星空之中的位置。
    沒有人能夠逃離時間,但是我們能做的,是記錄下它、超越它,
    就如電影最後太空站的還原房子之中大大小小的螢幕,播放著紀錄片。
    我們也許現在不知道對於身邊的人的愛,以及這些紀錄能夠帶來什麼,
    但是正如史帝夫賈伯斯所說:
    「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
    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而諾蘭也一樣,堅定地透過他最懂的語言來傳達這點,
    電影,在本質上就跟愛一樣,其中闡述的想法也是超越時間以及空間的
    而諾蘭竭盡一生試圖保存,對於電影的愛,已經愈來愈不受重視,
    現代商業大片幾乎只求效率以及一時的歡笑、緊張,觀眾們都說「開心就好」,
    但是,曾經,電影也是啟發驚奇、探索未知的最佳先鋒之一,
    現在卻成為了不斷地繞著原地旋轉的遊樂園,短短十分鐘就能「看完」,大家也滿足了。
    而正如住在四次元空間,但是只能掌控三次元的我們,

    電影不也是用一塊二次元的銀幕來塑造充滿無限可能的三次元世界嗎?

  • 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9-29 11:05:51

    本集主題:「懂事」總經理的30個思考:工作不是湯,不能用熬的
      
    訪問作者: 謝馨慧
      
    內容簡介:
    懂事,
    比天賦、比苦熬更重要!
         
    ★台灣奧美集團第一位實習生當上董事總經理,凝煉26年的職場心得分享
    ★因應不確定的時代,翻轉職涯最需要的觀念與態度!社會新鮮人、卡關的職場老鳥、搞不定上下關係的三明治主管必看
         
    工作、成就、人生……改變那些令你不滿足的狀況,可以從「懂事」開始
      台灣奧美集團董事總經理謝馨慧 Abby Hsieh,協助客戶經營品牌、解決危機,次次帶領團隊交出驚豔成績的靈魂人物。然而,她的起步條件並不好,念書時還差點被留級,甚至重考,直到進入奧美實習,她找到適才適性的熱情所在。
         
      謝馨慧並非一帆風順──她自嘲自己大概是奧美做得最久的AE(公關專員),從AE到資深AE,人家花一年多,她卻花了近三年,中間更因不諳工作與調配,最後壓力病倒,經歷離職再回鍋。若用龜兔賽跑來比喻,她感覺自己更像烏龜;擔任業務總監之際,花光一身積蓄跑到英國進修碩士強化能力……願意這般耐磨耐煩堅毅無畏,是因為她懂了:只要方向對,保持一個向上成長的路線,即使遭逢低潮,也可以因「懂事」而屢攀高峰,烏龜跟兔子都可以是贏家。
         
    懂事是直球對決後的智慧,減少不必要的苦熬和艱難
      回顧職涯,她發現成功的人、工作快樂的人並不是天生有多麼獨特,而是他們都特別「懂事」:懂領導的事、懂專業的事、懂關係的事、懂人才的事、懂情緒的事、懂失敗的事、懂成長的事……因為懂事,所以面對解決問題時,姿態更加從容輕盈,也能慢慢依著自己的想望和興趣成就美好生活。
         
    以一字之差看似平凡的30組詞彙,串出30個非凡的懂事哲學
      這本書是謝馨慧Abby擔任董事總經理第15年之際,時而從基層做起的工作者同理,時而以主管老闆的角度提醒,直白坦率分享一生受用的懂事哲學和實際建言。
         
    ◎懂事學,學懂事
      ◆心情與情緒──solutions是複數,永遠要加s,不會只有一個,當你知道你有解決的選項,心情就會隨之安定下來。
         
      ◆關係與關心──每個人都只能做好自己,做不了別人,所以要用不勉強自己的方式去經營關係。
         
      ◆真實與誠實──危機處理時的一大重點就是:就算無法說實話,也絕對不能說謊話。舉例來說,當你被問一隻黑筆是什麼顏色時,你回答是黑色,這是誠實,你若回答紅色,那叫說謊。如果遇到不能說實話也不能說謊的情況,你可以回答:「這枝筆不是藍色,也不是紅色。」
         
      ◆奇才與勤才──工作是一種利益交換關係,認清並沒有不好。從這個角度來看,你必須建立自己的credit,提升自己的可信賴度,才可能獲得晉升。
         
      ◆生活與生存──要有品質的生活,唯一的方式是多多跟自己對話,因為只有自己最知道自己要什麼。
         
      ◆放下與拋下──我們總是很容易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不要什麼,但捫心自問,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嗎?前者可以很快判斷,後者卻要花時間找尋。如果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貿然下判斷,就很容易成為習慣性不顧一切拋下的人。
           
    作者簡介:謝馨慧 Abby Hsieh
      現任台灣奧美集團董事總經理。
         
      出生於高雄傳統家庭,看著賣滷肉飯的父母全年無休的工作,全家唯一坐下來一起吃飯只有除夕那一晚,讓她從小萌生叛逆的念頭,為什麼做人這麼辛苦?人生這麼難?經歷高一差點留級高二轉組高三重考的她,求學之路並不順遂,直到大學實習找到職涯最愛,卻好景不常,看似美好的前程卻因生病辭職歸零,經歷撞牆思考重回職場漸返順遂。並在一路攀爬的高峰,斷然中止運用一年半的時間在英國讀書與沈澱自己,回國後繼續回奧美服務。從不被看好,到前老闆白崇亮董事長口中的灰姑娘,一路努力成為台灣奧美當年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
          
      經歷:奧美公關行銷公關事業部董事總經理、奧美整合傳播集團360品牌事業部資深溝通總監等
      學歷:英國University of Reading國際管理碩士、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
      證書:2019年取得霍根測評工具教練認證資格
            
            
    作者粉絲頁: 懂事總經理謝馨慧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3-19 22:15:12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新冠肺炎 #槍砲病菌與鋼鐵
    ─────
    你知道隋煬帝楊廣為什麼要蓋運河嗎?難道他不知道修建大運河可能勞民傷財,民怨四起,導致帝國毀滅嗎?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隋煬帝之所以決定修建運河,其實根本是不得已的。
    因為先前南北朝時期,連年征戰,為了一統天下,軍隊規模已過度膨脹。
    而此刻天下太平,不再需要那麼多軍隊了;
    留著他們,軍餉將拖垮國家財政;但要是讓他們全都解甲歸田,則等同於製造大量失業人口,導致社會問題。
    束手無策之餘,只好開個運河工程讓大家來做了。
    沒錯,這是一種解釋──而且是一種經濟學上的解釋。
    修建運河,其實正是隋煬帝為解決民生問題,不得不採取的「擴大內需」措施。
    我們暫且不去論斷此種說法的對錯──無論如何,用這種角度來理解歷史,是不是也給我們打開了不同的視野呢?
    而類似瘟疫流行這種大規模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事件,事實上也特別適合讓我們拉遠距離,從更大的巨觀尺度上來理解它。
    這正是一種「大歷史」的概念。
    讓我們先從這種概念的科幻版本開始吧──首先,伊格言提到,瘟疫時期,我們應當讀讀科幻大師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基地》系列作。
    這位俄裔美籍科幻大師出生於1920年,是美國科幻的代表人物之一。
    看看他本人,是不是長得很像電影裡那種瘋狂科學家的樣子呢?
    在他的經典小說《基地》三部曲中,艾西莫夫設想了一門全新學科: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
    這是一個有趣的想像。「心理史學」是什麼?
    那是一種用以**測度群體眾人之心理傾向與集體選擇**的統計學──它假設,如若群體人口夠多,則我們將可預測未來。

    什麼意思?這乍聽之下匪夷所思,然而不難理解──
    舉例,你無法預測伊格言今天晚餐會吃什麼,因為單一個人的選擇變數太大,無從評估。
    然而,如果要預測整座港島今日晚間約有多少比例人口以撈麵為晚餐主食,則相對容易得多,誤差也小得多。
    以此類推,當群體數量夠大,當數據蒐集夠多,我們將可預測集體的心理傾向;而當此類計算愈趨精密,則終有一日,我們將可預測未來。

    聽來是否似曾相識呢?
    對的,於《基地》系列成書之一九五〇年代,我們叫它「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我們叫它──**大數據**。
    伊格言提醒我們,對,這不就是大數據的概念嗎?
    在數十年前,人類蒐集資料的能力有限,所以也不容易蒐集到堪用的、數量如此龐大的數據。
    而現在,這已經一點也不奇怪了──記得武漢封城初期,網路上相傳來自支付寶後台的那張「逃離武漢落點圖」嗎?
    那張圖,和後來中國各地肺炎的感染數據,是否可能直接相關呢?
    所以,理論上,在當初,我們是否能從那張圖相當程度地「預測」或「演算」出後來中國各地的病例數字呢?
    對,瘟疫聽來科幻,一種全新的、無解藥的傳染病聽來科幻,
    但我們終將承認,我們竟是如此真實地生存於科幻之中──那不正是這個世界給我們的一記警鐘、一紙訓誡書嗎?
    所以,讓我們也來讀讀賈德‧戴蒙的經典名作《槍砲、病菌與鋼鐵》吧......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