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觀音工業區歷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觀音工業區歷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觀音工業區歷史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前兩天,有網友私訊來問一些電廠問題,因為很多都不懂,所以到最後變成了兩人的工廠經驗吐槽大賽。 吐歸吐,還是有很多可以拿來分享的有趣案例,人生就是這樣,跨出去看一看隔壁產業,相似度常常比不同的要高很多。這邊講一點忘記補充給這位朋友的經驗。 一個最基本的,被老師傅「洗臉」,唸書時代總覺得書本寫的應該...
觀音工業區歷史 在 一個wu簷下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8 16:47:38
Woody暑假這期間帶他去了不少地方玩,即便酷熱的天氣,還是互外趴趴走。8/4這天,跟著復興航站親子團玩了大園半天,居然都是不知道且沒走過的景點,Woody也是第一次坐遊覽車頗興奮。我們沿著61濱海公路,邊看邊跟無敵爸說:我們好像從沒開車走過這。聽導遊解說著沿途的歷史景象,原來台灣美的地方還有很多沒...
觀音工業區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兩天,有網友私訊來問一些電廠問題,因為很多都不懂,所以到最後變成了兩人的工廠經驗吐槽大賽。
吐歸吐,還是有很多可以拿來分享的有趣案例,人生就是這樣,跨出去看一看隔壁產業,相似度常常比不同的要高很多。這邊講一點忘記補充給這位朋友的經驗。
一個最基本的,被老師傅「洗臉」,唸書時代總覺得書本寫的應該OK啊,出去後就被洗得很慘。不是老師傅真的很聰明到哪,是經驗比你多,久了就曉得,產業中的經驗遠比你看很多重要。
像是,10多年前有需要,想起大學同學家裡做塑膠射出,上門拜訪。人家伯父也沒超高學歷,但這行經驗數十年,不過下午喝杯茶的時間,整個從北到南,哪些縣市跟廠商,擅長做什麼,適不適合我們的需求,一次搞定。可有趣的是,想找我幫忙問的客戶,離這邊距離沒有幾公里,怎麼會沒想到找鄰居問問?
答案是,客戶生意做大了,對附近的變化,留存的是印象,老闆只覺得,新北這邊不是塑膠射出廠都倒掉了,剩下的都是很小的代工廠,問了也沒用。呃。。。然後我問了問廠長,他反倒還有去周邊的小廠問,業務也整區都掃過了,只是老闆不怎麼相信,所以找我們供應商問。
然後我就傻了,因為等等要去跟老闆講一下這個私下請託的忙,我要講的全部是老闆不想聽的,他認為都是過期的資料。所以解決方法,把同學家長說的產業資訊,包裝成另一套經歷千辛萬苦才查到的故事,然後交差。(老闆其實有稍微查過網路)
很瞎?根據產業不同,差異會很大,職位不同也會不一樣,越偏公家機關的基層,沒打算爬到高位的越不會這樣,反正鐵飯碗不會因此被扣薪開除,又沒想當局長,何苦編好聽故事給上級聽。
有工會相挺的國營、大型企業,就會比公務員又好一點,私人企業中組織性高的又會好一點。結論就是越傳產,或是競爭力越大的,這種現象反而又變多。經理廠長,能混到這個位置的,很會察言觀色,知道讓老闆有故事可以看。
就遇過一個中校營長退的軍官,被請去當廠長,一年不到就被請走的例子(後來去觀音工業區的廠當主管),後來聽被請走的理由,大概是不知變通,覺得事情都沒推動,這個不行那個不行。
呃,聽完之後的想法是,其實以前也都沒有推動啊(汗)。我們只是把一件沒有做到的事情,說成努力中、有點進展、接觸到誰了,只是最後功敗垂成。老闆以為勝敗乃兵家常事,有努力過至少學個經驗也不錯。
其實喔,老闆沒有錯,他是在台灣經濟加工奇蹟年代崛起的,從一家5人小廠,花了20多年時間變成50人的中型廠,只差一點時運,或許也是上市上櫃的董仔。他的經驗就是愛拚才會贏,去衝了才會知道,有做比沒做好。
我也不會說他錯,那時候我的老闆跟股東群,都是這種出身,對自己的技術極有自信,認為留洋回來的一群智障。然後周末跟留洋的後進吃飯,聽他們罵這些老闆都是智障,怎麼這麼簡單的東西都不會,根本靠運氣打造台灣經濟奇蹟。
呃,這好像也沒錯。(就陪他們笑吧)
所謂的虛耗,很多都是陷入這種狀況,老闆只想聽符合他經驗的,於是有管理經驗、技術專業的,因為講的狀況不符預期,久了就不受信任。而那些「奸臣」就是因為講好聽話,才爬到這個位置?絕不可能,沒有點能力弄好廠務基本運作,是做不到這點的,只是民間競爭強度高,不學會察言觀色的能力,無法生存。
久而久之,形成各位看到的老闆都不聽人話。但歸根究柢,就是他的生活圈,全部都是類似經驗的人,他真的知道過了20、30年,世界改變很多嗎?至少我個人的衝擊是,講到奈米科技,每一個都說自己知道,然後講出來就讓人「。。。您說的是 = ="」。
那些學歷比我高很多的學弟妹,或是業界的後進,並不是錯的,而是情境錯誤。因為他們提的各種改善方案,或是怎樣產業現況,若不是投入成本太高,或是砍到既有的員工,就是跟這些現役老闆之間管道所知完全不同。
這是誰的錯?沒有人要負責,每一個人都要負責。
因為,每一個人都在求生,都在找尋對自己最理性的選擇。對我們來說這樣做才會賺錢的方法,對你來講可能就是扣薪調職,家計立刻出狀況的痛苦。換當事人是你,必定強烈反彈。
所以,要確實讓事情可以推下去,讓上頭跟下屬願意做事,第一個要注意的就是不要破壞他們的認知太多,第二個就是傷害到的利益不大,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人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本能,這一點跟你的學經歷沒有關係,就算是學歷很低的藍領勞工也一樣。當發生了重大變故,需要立刻改變的狀況,只有在自己薪水、前途不受太多影響下,才會接受改變的需要。不然,就會開始找尋各種陰謀論(老闆的小三害的),怪罪特定的對象(新來的廠長A錢),替自己的情緒找個出口。
而且,不只是為情緒找出口,不滿會累積,隨時銃康新的主管,因為不相信新的做法會成功,只要把新做法鬥倒了,就可以證明舊的方式正確。然後就能夠把自己相信的故事,寫下完美的句點「新廠長果然貪錢才要老闆改方法」。
我常常站在供應商、協力廠的角度,而且因為不會把他們喝酒說的心內事,銃康主管所幹的壞事講出去,才累積許多小人物的行為故事。信任很難培養,我只要講一次出去,就是徹底的背叛,不用三天馬上傳遍附近各廠的基層勞工耳朵,「此人XXX不值得相信」。
很多主管級的人物,會失去對員工的控制,往往就是不經意犯下了這種錯誤,讓員工感受到被出賣,自此在也得不到現場真實的資訊。老闆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哪個人風評極差,這個人評價還好,背叛只要一次,永遠不會被忘記。
這種事情碰多了,你有一天會赫然領悟,就像是閃過一道靈光,徹底覺悟到管理學中,講到各種不可預期的失誤,必須要留下空白時間、多餘資源,軍事上要有預備隊,凡事儘量有緩衝地帶,有深刻的體悟。
尤其是,當你遇到曾經身為老闆,現在卻在那邊當藍領勞工的案例,你會得到跟現在的老闆完全不同的經驗分享。一個是怎樣失敗,一個是如何成功,失敗的案例千奇百怪,成功的例子往往相似度很高。
成功的老闆,告訴你的故事,往往欠缺細節,只說這樣做那樣做就贏了,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自認成功的秘訣不會跟你講。失敗的老闆,會沉重的跟你說,那個原物料沒備好,就只差了一點點,然後就交不出貨,賠錢被銀行追,逼著去貸民間的...很多,各種都有,共通點就是連鎖反應。
在這些故事中,旁觀者最多的就是業務,各廠跑來跑去,有時候抓著去吃飯,站在旁邊常常說風涼話,講的都是「早就說了這樣做就好了」、「前幾年就跟O董說那樣就不會失敗了啊」。
呃,呃,呃。。。
真的是風涼話,因為同樣的論點你講了三年。"Orz
三年前的情境跟現在一樣嗎?這就跟希特勒崛起一樣,拼命說德國經濟即將崩盤,只有相信納粹才能得救,每年都講講到1929經濟大蕭條,就變成先知了。
總之,說這麼多過去的東西,經過10年以上大概也都過期,沒有多大參考價值。
我想講的是,多觀察這個社會,會發現很有趣的。常常A產業的人談到自己業內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是如數家珍,甲經理愛諂媚、乙經理管不動下屬,老闆KKK很愛聽順順的故事,股東JJJ只想聽跟他投資有關的。
你明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變化不是那麼簡單,怎麼A產業的人講到B產業,就是B產業的王董高瞻遠囑,陳執行長都會聽身邊專家的話哪像我們老闆。全部都莫名其妙變成立志傳的歷史人物???
難怪學長會說,讀社會科學多年,比不上你去產業界直接觀察形形色色半年。好的MBA會講無數成功失敗案例,讓你領悟到一套武功心法,爛的課程只會教你做一大堆模型,學了招式但出去被打假的。(然後怨恨這個世道不公)
碰過好幾行,其實各行各業抱怨的本質幾乎都相同,遇到的人事問題全部都一樣。啊不就廢話,人是長的不一樣嗎?
想通了就會豁達很多事情,就不會看政治事務,把每一個人都臉譜化(中國用語)。
#話說作夢夢到FGO100連抽大爆死是什麼預兆
#問題是我沒有玩FGO
觀音工業區歷史 在 漂浪島嶼--munc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此觀新非彼觀新_國民黨耍手段_民進黨耍嘴皮
2007年藻礁遭破壞,2008年多個環保團體提出「觀音藻礁自然保留區」,保護27公里藻礁海岸,當時執政國民黨不理。
2012年再召開立院公聽會,一樣要求「觀音藻礁自然保留區」,當時國、民、親三黨人士參與,一致要求保護27公里藻礁海岸線。(如附照)
2013年蔡英文擔任基金會董事長前往藻礁,在觀新保護區紙板上,簽署「藻礁永存」,環保團體依舊說明要求保護27公里「觀(音)新(屋)藻礁海岸線」,參與者都該知之甚詳!
2014年7月,國民黨中央、地方政府,耍了小手段,將保護27公里藻礁海岸,排除觀塘工業區海岸(大潭海岸),只劃設4公里的觀新藻礁保護區,並且從「自然地景保護區」變成「野生動物保護區」。
2014年8月,發生亞東石化在觀音海岸爛挖藻礁,開闢臨時港,破壞藻礁生態,環保團體召開記者會,指控政府放縱毀礁,並且將「27公里藻礁海岸只劃設4公里」,完全是切割保護耍手段。
2014年的8月14日,當時桃園市長候選人鄭文燦參與環團記者會,公開主張應將桃園27公里的藻礁生存海岸線,指定為暫定自然地景。(27公里海岸線包含大潭藻礁,至今未作)。
從蔡英文到鄭文燦,環保團體都是堅持守護27公里藻礁海岸,未曾變過,參與者應該相當清楚,才會作出簽署,說出承諾。
#當過去國民黨耍手段切割藻礁_現在民進黨竟然用來耍嘴皮_說觀新不包含大潭_完全遺忘保護27公里藻礁海岸的一路堅持
#態度改變就坦誠_別再拗當時只保觀新_不知環團要保護27公里
#環團堅持從未變過_為官常常搖擺_歷史不能模糊
觀音工業區歷史 在 李世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七木大咖講座(一) 台灣藻礁之緣起緣滅
110/02/27(六) 10:00-12:00
七木人文空間書房(屏東市勝義巷7號)
主題:台灣藻礁之緣起緣滅
免費參加 請先報名(google表單)
講師:劉靜榆博士
現任: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副研究員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森林所畢業
經歷:台灣海岸生態調查研究工作29年,2007年起致力於搶救臺灣藻礁。
藻礁在台灣發育成長,桃園藻礁由殼狀珊瑚藻歷經約7600年累積,長約27 km,寬約5 km,平均厚度4 m。
而現在,桃園藻礁在海湖坑口工業區、大園工業區、觀音工業區影響下,已造成「75%」的藻礁生態消失。
大潭目前保有全台灣最完整的藻礁生態系,且無法移植、無法復育的一級保育類全世界最重要的棲地,就在「第三天然氣接受站開發案」中。
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若騷擾保育類動物,有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如此的法源下,卻仍然可以開發,經濟開發完全凌駕保育之上。
此案對後續的保育議題將會引發骨牌效應,環評法、海岸法、野動法、文資法、濕地法紛紛失守,未來的開發案無「法」抵抗,生態評估將成為空談。
「藻礁」這個名詞在台灣大概出現討論20年,因為人類的開發,將要走入歷史……。
這週六(2/27),邀請您一起了解什麼是「藻礁」,一起為這逐漸消失的生態系盡一份力!
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TWE5KMKFNFXagMEr6
活動聯絡人:鍾先生0921056928
指導單位:文化部
協辦單位:李世斌議員服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