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親師溝通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親師溝通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親師溝通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親師溝通定義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96的網紅安加奶油的貓頭鷹養成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分享我在別群寫的文章 很多老師很認真...但也常為了孩子學習狀況不佳,加上不配合的父母而發生衝突!造成關係疏遠,久了老師也失去熱忱,影響的也是孩子而已。 好老師最怕遇到不好的家長,相對好家長也很怕遇到不好的老師,但不好要如何定義,誰不希望遇到對的人呢? 我們常說親師溝通的重要,但遇到擺爛的家庭,...

  • 親師溝通定義 在 安加奶油的貓頭鷹養成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04 13:28:49
    有 5 人按讚

    分享我在別群寫的文章
    很多老師很認真...但也常為了孩子學習狀況不佳,加上不配合的父母而發生衝突!造成關係疏遠,久了老師也失去熱忱,影響的也是孩子而已。

    好老師最怕遇到不好的家長,相對好家長也很怕遇到不好的老師,但不好要如何定義,誰不希望遇到對的人呢?

    我們常說親師溝通的重要,但遇到擺爛的家庭,老師是否願意多幾次有耐心的了解這個家庭的狀況,會不會發現成績不是這個孩子最重要的,他還有其他更需要被幫助,當孩子受到幫助,建立自信與其他能力後,會不會反而讓他的成績變好?

    當家長與老師之間為了孩子的學習有問題時,就算你是一個書讀不多的大人,是否還是願意積極,多與老師討論如何一起幫助孩子,是不是一樣能改善問題?

    身為其他的大人,或許我們的孩子與遇到的老師沒狀況,但我們有沒有機會幫到需要幫助的孩子呢?甚至在小一社團裡,我們盡量減少語言衝突,多給予正向且值得思考的方法來幫助有問題的人,會不會反而能幫助不ok的家長、老師願意反思呢?

    就像我們故事人常說...聽故事的耳朵是打開的,聽教訓的耳朵是關起來,雖然忠言逆耳,但也要接收逆耳的人願意接受,不然這個社團也僅是兩方對立無法解決問題而已。

    孩子進小學後擔任故事志工三年來,我常與校園的孩子聊天談心。曾經有一個孩子一年級時,總是中午放學過了兩點阿嬤才來接,後來才知道是我家小孩的同學,所以有時間都會和我的孩子,留在學校親子亭陪那個孩子寫功課,也交代孩子盡量幫助同學。

    久了與孩子閒聊,才知道父母在外地工作,孩子是隔代教養,阿嬤開便當店中午正忙,也常忘了接他,看他黝黑的膚色,才知道他是泰國人,阿嬤甚至是一個太不會說中文的泰國人,某次下午進校開會,出來時卻發現孩子依然沒回家,我打電話回去阿嬤說忘了,回家的路上順路載了她回家,後來孩子去上安親,我才比較少遇到他,但依然遇到一樣會關心學習狀況。

    今年一個新生,我發現是曾經孩子幼兒園時期(我孩子當時大班那孩子小班),順便幫別班老師說故事遇過的孩子,才知道孩子父母剛離異,父母在一起的時候也很少教他,上小學了行為與學習能力目前還像幼兒狀態。

    開學沒多久我義務協助學校的健康檢查,看到他,與他交談,孩子對我沒印象(我的孩子畢業後幾乎兩年沒見),我說出了當時在幼兒園說的那本香蕉書,孩子突然說他要抱抱(因為當時我說完故事和幾次公園陪玩,離開前都會抱孩子們),那天孩子健康檢查一直討抱,我告訴孩子你長大了,我快抱不動你,等健康檢查後,你就正式是小一生,下一次再遇到你我就只能抱一下或是擊掌,不可以一直抱著,而有問題都可以隨時來找我。

    他現在的導師也曾經是我孩子的導師,有問題時也會與那位老師討論,幼兒園時期遇到一樣的問題時,老師如何處理,現在也很多志工願意幫助這個孩子...

    也曾在代課期間,遇到已經被認定不ok的孩子,永遠有罰寫不完的課文(上課動來動去、說話被記的處罰),仔細觀察卻發現孩子沒有想像的糟,只是大家都注意不好的他而已,我發現他很熱心,也喜歡掃除工作,先用他喜歡的事引起他學習的動機。班上也有一些同學能力不佳,老師將工作分配給能力佳的同學,我也試著讓想做卻不佳的同學嘗試看看,發現這些孩子受到肯定後做的更好。

    前陣子去附近國中支援,甚至有今年的好幾位國一新生說:你不是國小的故事老師嗎?我說對啊!來兼差🤣

    當然這幾年從孩子們身上看到好多,也還有很多故事說不完,但我真的覺得幫助他們的同時,其實也在幫助我學習。

    我其實是一個國中八科有五科不及格的孩子(但我是怪人,上課不打瞌睡、不缺曠,操行第一名畢業),要不是我高職老師看到我的不同,我可能頂多高職畢業,更不可能讀完大學,當過高職專任老師。

    我想,如果沒有在孩子的幼兒園遇到那位愛繪本的園長,帶我接觸閱讀,我今天不會有機會陪孩子閱讀,更別說從志工一直做到國小代課老師。我其實說不上是一個多厲害的人,但真心希望大家能看見每一個孩子的不同。每一個幫助我學習的人,包含孩子都是我生命中的貴人。

    如果大家都有一雙助人的手,給予正向話語的支持,(而不是沒給予實質建議,只做了批判)願意幫助需要被幫助的老師、家長、孩子,這個社會會更好。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6216?utm_source=Parenting.FB&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p-f1-media-%E7%BF%BB%E8%BD%896216-201103

    #用生命影響生命做個好大人

  • 親師溝通定義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25 08:00:00
    有 327 人按讚

    【親師溝通:在戰爭中示範進退與堅毅7】決定衝突(下)

    學習本文章前須知:

    因我的身份敏感也特殊,我深知我的文字可以成為良善的力量,也可以反向成為傷害的利刃。我對人與人的關係,一直深信良善的循環,也信任人的本質是純善,因此我只想分享如何與老師溝通,在事件發生時我是如何做判斷,而並非想將此文作為傷害他人的利器。
     
    請前來學習的朋友們,進入文章學習時,僅關注我的思維與判斷與決策,若想分享文章,也務必「在文章前面書寫自己的學習心得」,作為分享的引言(請務必寫下學習心得再做分享,哪怕只是一行文字都行)。
     
    我期望所有閱讀者不作評價營隊的額外動作,更不批判老師,任何傷害的語言都不是我樂見的,請長期關注我粉絲的朋友們僅將此文章作為「學習如何親師溝通」為要點,回歸我分享文章的本意,不渲染額外會造成傷害的言語,能讓大家有所學習,才是我重視的初心。
     
    (接上篇)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老師的功能與父母教育孩子的功能上,於我而言有著極為重要且相似的部分,那就是「定義價值」的功能,這功能將會帶領孩子認知的方向,以及未來信仰養成的重要一環,因此老師的認知與價值系統,必須站在比孩子更高更遠更深的地方,才能將孩子的錯誤認知引導回正向的價值上。
     
    因此當執行長將聽來的言語,當作是可參考的依據,藉此來說明「為何老師會如此對待川川的哭泣,那是因為姊姊說川川在家裡就愛哭,可以不用理她」,一切是有依據的。
     
    我將所有聽見的點,連成了一條線,再從線連成一幅圖。我能想像老師聽完三三這句話之後,對川川的哭泣有了「定義」,川川就是愛哭,這是常態。因此在面對川川的哭泣時,有了不必太重視川川哭泣的心態產生,甚至可以詼諧幽默風趣的調侃川川的哭泣,因此才有了戲弄揶揄的行為來捉弄川川。而一旁同儕見老師如此取笑川川,又聽聞老師言語,川川很愛哭,要哭很久的話語,有了模仿的方向與依據,因此開口嘲笑川川:「川川要哭一年才會停啦!」
     
    這是一連串的蝴蝶效應,三三起了頭,而老師助長了風的氣勢與方向,於是同學們便群起跟隨。
     
    這是我的想像。
     
    為了理解想像與現實的落差,我發出核對。
     
    我:所以你的意思是,老師之所以用幽默風趣的方式來面對川川,可能是因為姊姊說她在家裡常哭,可以不用太理會的緣故,而不是故意忽視川川的哭泣,是嗎?
     
    執行長:對、對!
     
    我:所以,因為姊姊都這樣說了,因此老師就不用有自己的判斷,只要跟著9歲孩子(姊姊)說出來的言語起鬨,是這意思嗎?
     
    執行長:呃,不不,我不是這意思,我的意思只是……
     
    我:你的意思只是,老師沒有惡意,是吧?
     
    執行長:對、對!我的意思只是想告訴媽媽,老師沒有惡意的。
     
    我:我知道老師沒有惡意,但聽了這麼一串之後,我認為老師沒有惡意也有了惡意。你們的老師沒有自己的判斷,跟隨姊姊起舞,姊姊自小跟川川同住一個家庭,彼此競爭成長,會說出這樣的話我不意外,這確實是姊姊會說出的話,是她的風格。如果在場的老師是有能量的,應該擋在姊妹兩中間,遏止姊姊這樣錯誤的言語,扳正言語,告知姊姊「妹妹被球打到很痛,當然可以哭」,如此一來老師便能做出示範,導正姊姊和所有孩子對川川的看法。但在場的老師不但沒有導正姊姊的說詞,還跟隨起舞嘲笑,帶動其他孩子也競相模仿老師的言詞,一起嘲笑川川川,這是一個老師面對孩子哭泣的方式嗎?而你現在又將這件事當作是重要的依據告訴我,我只能說,執行長,你也非常不適任老師的工作。
     
    這是我在這場對話中,說過最重的話,但皆不能形容我聽到執行長轉達這番話的用意與驚訝。
     
    執行長沈默了一會兒,也許意識到團隊的老師以及自己面對孩子哭泣的課題,確實沒有發揮到老師的功能,因而思索了一番。
     
    執行長:媽媽你說的很對,我們確實作的不夠好,孩子有哭泣的權力,我們確實應該要遏止其他孩子來嘲笑,這點我們需要改進,我們很抱歉,以後我們會多教育我們的老師,讓他們知道該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
     
    能從執行長嘴裡聽到這番話,我是佩服與感動的,畢竟從認知錯誤到說出道歉,承認自己的錯誤,在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謝謝你的體諒,身為母親,我確實為孩子感到心痛。但不能否認,營隊還是有許多優秀的老師,對孩子極其用心,請代替我謝謝他們。
     
    執行長:哪裡哪裡,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我:明天、後天,我仍然會讓川川去營隊,如果可以,請您或營隊上的老師盡量給予川川支持,若明天後天她仍舊哭泣,就大膽的讓她哭泣,若你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的話,就請她打電話給我,我可以和她聊聊。
     
    執行長:好的,我們知道了,謝謝媽媽的協助,也謝謝媽媽體諒我們。
     
    我:謝謝你願意聽我說這麼多話,真的很感謝。
     
    掛上電話後,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三三,一直興奮的對我聒噪。
     
    三三:媽媽,你好帥。媽媽,你第一次罵別人耶。媽媽,你以前從來沒有說你是親子作家耶!媽媽,你跟對方談話的方式好厲害。
     
    我看著三三興奮的跳上跳下,不解的問:你很關心妹妹的處境?
     
    三三:對呀,妹妹在營隊上一直哭,好可憐。
     
    我:妹妹很可憐呀~但是三三,既然你覺得妹妹很可憐,怎麼會跟營隊老師說,妹妹很常哭,可以不用管她,這樣的話呢?
     
    在這一連串的事件,我感覺到自己彷彿是一顆球體,圍繞在一切事物的中心,要面對所有外在的人事物,並且用自己的能量,朝著比較正向的目標,努力的讓其轉動起來。
     
    所有事件與溝通都靠近尾聲了,導正三三的表達,以及成為川川的後盾,讓她成為勇敢面對營隊挑戰的人,這些都會是最後我努力的標的。
     
    面對困境時,我喜歡給自己三種選擇:面對、迴避、靜默,都是選擇的方式。薩提爾女士曾說,我們是自由的,給予自己三種選擇,我們便能真正自由。在這次事件中,我選擇面對,這是我想給孩子做出的示範。
     
    歡迎大家分享,提醒大家分享文章時,記得「在文章前面書寫自己的學習心得」,作為分享的引言(哪怕只是一行文字都行),更提醒所有學習的朋友,請不作評價營隊的額外動作,更不批判老師,任何傷害的語言都不是我樂見的,謝謝大家的學習。

    🔥 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d1gV9

    ✔李儀婷「愛的賽局理論‧親子教養工作坊」
    唯有父母體驗了愛
    才能真正的貼近孩子
    給予孩子溫暖的陪伴
    讓孩子成為一個高自我價值的人
    親子對話值得父母一再練習

  • 親師溝通定義 在 安加奶油的貓頭鷹養成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01 08:25:59
    有 11 人按讚

    #文章分享!一年前在某社團寫的文章...我想有些人已經看過,只是想給沒看過也還在苦惱孩子要讀哪裡的家長和老師一些建議!

    孩子畢業了!想給大家一些話……我是一個全職媽,陪伴兩個孩子連續4年的幼兒園歲月,再同一個位置,經歷2個學校(公辦民營到非營)……3個團隊……老師閱歷無數(老大大約8個,小的也3-4個),從一個每天孩子上學有回來就好,到注意孩子回來後就學情況都會仔細觀察的媽媽。

    想對還在尋找學校的家長說:請不要只看評鑑來決定學校(評鑑這種東西是一個很不靠譜的指標,如果學校跟評鑑相關單位人事物關係好,分數一定取得較容易,如果學校為了拿到評鑑分數高,大量配合評鑑資料,那老師有多少時間能用心教導孩子?)

    至於很多家長會說找學校看班老師好不好最重要,這句話說的也沒錯,但請不要忽略學校好不好……因為學校好不好非常重要!試想你的老師好但不一定能陪伴孩子這2-4年的黃金成長期,而學校的整體環境才是你孩子成長關鍵(學校不好,老師流動率高也是問題)。

    入學前可查看看學校是否有公開資訊、附近社區走走詢問已入學的家長、如果能的話參觀環境(有些學校很重視社區連結,不妨參與社區活動可以觀察辦活動的能力……是否注意安全、互動等),甚至利用上放學門口(如果有點開放式會看的到),去看老師與家長、學生的互動是否良好,是否有禮貌(孩子和老師皆需要)。

    如果入校參觀能的話,接下來就是觀察行政管理單位與你的互動情形,如果園長願意跟你談,這是一個好機會,因為他可是一個核心人物,園長的教育理念與管理方式幾乎牽動整個園所,看他跟老師、孩子們的互動,是否自然真誠……我看過一看到孩子就自然開懷大笑、擁抱孩子、互動熱絡的園長,把老師、家長都當作夥伴一起努力,也看過不苟言笑的園長(對於這樣的園長我恐怕就會注意,這不是因為專業而不笑,而是真的愛孩子嗎?)

    至於每一個家長在乎孩子學習的東西我想都不同,但其實最難教的就是孩子的品格規範、生活能力這些不屬於課本的制式教學,很多老師嘴裡說著在乎孩子的禮貌,但常看到的就是要孩子跟老師打招呼,自己卻不會跟孩子、家長打招呼,禮貌是習慣,是每個人都該有的基本,很多時候總是把老師、家長、孩子劃分的一清二楚!其實沒這麼複雜,大家都是人應該平等,總之就是互相尊重、同理、幫助就對了!

    回歸到教養,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父母,希望父母不管在怎麼忙碌,回家都要了解孩子的狀況(如果孩子到了大班還無法完整表達上學情況,那你該擔心是你沒做到陪伴也或者學校根本沒有教你都不了解),另外每天陪孩子讀一本書做好親子共讀,如果做到如此相信孩子就算不學ㄅㄆㄇ也沒有問題!身教也從父母做起,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

    如果你是幼教老師,我想說的是幼教行業非常的辛苦!薪水也不高,我遇過非常有理念、有熱忱很愛孩子的老師,但也看過來打卡上班的老師,甚至只會抱怨孩子不ok,卻無積極改善作為,如果你是打卡上班的老師我強烈建議你轉職,幼教是很神聖的工作,我知道很多老師抱怨孩子難教,家長怪獸,但刺蝟老師、鴕鳥校長也不少,如果大家都是負向教育怎麼把孩子帶好,家庭教養不ok那是家庭的問題,老師該做的是做好自己的事,勿忘教育人的初衷,積極的親師溝通,當家長認同你,就算學校不ok,也有家長可以協助你,當然還是希望所有人都是夥伴觀念,一起協同幫助孩子成長。

    很想跟政府說……一直說翻轉教育!但政府單位在乎的還是那些制式的評鑑資料,現在大力的推補助到非營、準公共,我想錢降下來了,看似幫助家長輕鬆,老實說我寧願補在老師的身上,但需強化老師的專業素質,汰換不適任的老師,積極隨機抽查學校,而不是通知你我要來檢查,希望政府能更用心做教育。

    我知道很多家庭為了經濟,只選擇學費為考量的學校,完全不著重內容,甚至學校有狀況時,孩子受到不平對待,還會說我們讀的就是這樣的學校又不是私立,幫忙學校欺負孩子(愛是無價的……如果學校愛孩子不會只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請記得如果你是這種想法的父母,只在乎孩子有有人顧就好,當孩子品格偏差時未來你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和錢來修補,當孩子出現行為偏差時,不是只是學校,父母是最重要的人要隨時修正。

    另外孩子吸收能力最強的時候就是學齡時期,有些學校只是托兒功能,你或許也該考慮孩子是否適合這裡(當然考慮的層面很多,所謂的能力不一定是課程、也有可能這個學校給與的是生活能力、自信、思辨的能力、愛與同理的教養等等),總之是至少在幼兒園要學會自主與思考、尊重、同理、分享、愛這些基本素質(我知道定義很廣,深度也很難界定,但孩子是否得到這些,父母用心觀察就看的到)

    最後給每一位大人……我們都是孩子的鏡子,孩子現在跟著我們走,未來或許走在我們前面,你給他好的,未來他們就會比我們更好,大人也是會犯錯,隨時檢視自己的行為,有時候孩子做的事情反而是對的,大人發現錯誤時也要有勇氣跟孩子道歉,大人也需要不斷的學習與思考,也要給與孩子這樣的能力,每天都要抱孩子(不論老師、父母,我每周一在孩子學校的律動課,我都會抱每一個孩子,鼓勵他們今日上課加油!孩子都覺得我抱的比老師多很多,我在親子館說完故事,也一定抱每一個孩子)遇到問題多給孩子時間耐心傾聽,很多父母只要孩子一告狀說被欺負,就馬上要去教訓別人的孩子,請理性確認清楚無誤再去反應,思考自己是愛還是溺愛了孩子,也希望大家能共養每一個孩子的心態,就算不對的是別人的孩子,我希望大人不是指責而是幫助改善。

    80%IQ是天生的……但80%的EQ是後天養成,有好EQ的孩子才有好的學習態度,如果你只在乎孩子學習與成績,那在未來AI的世界裡,你的孩子恐怕是最先被淘汰的人,你該思考的是你的孩子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如何給與孩子能發覺自己的能力,我以前也是一個沒有努力學習的媽媽,現在開始學習改變了很多,但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以前孩子剛上幼兒園,我可能就已經思考孩子是否要搶大家都想搶課業也重的國小,最後我讓孩子選擇了離市區稍遠的小學校,孩子在那裏很快樂,也自信許多,學校因為人少相對老師很注重孩子,甚至也和家長一起協同孩子的教育,我現在常對孩子說,我只希望未來你能好好的養活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認真生活快樂就好,不傷害他人,如果有能力最好能幫助別人,這是我對孩子的要求,我不知道各位爸媽怎麼想,但希望每個大人都能用生命影響生命,做個好大人。

    文長……我寫的不好,你也不一定認同,但主要是希望我們能好好思考孩子的教育,做大人的是否盡力幫助每一個孩子,我們現在當孩子的貴人,未來他有可能就是你的貴人。
    #大人請別忘了自己曾經是孩子

    補充....學齡前的孩子請不要錯過陪他們親子共讀的機會,這比上幼兒園學任何才藝還重要!孩子大腦的神經元3Y到達80%,9Y則到達90%,換句話說....孩子擁有什麼幾乎都是父母教養,給予了什麼而得來,不要想說孩子上幼兒園老師教就好!

    另外手機是快速影像對大腦腦波幾乎沒有反應,繪本一頁頁翻能刺激孩子,過程中陪孩子思考,你會發現孩子有很大的不同,現在輕鬆用手機養孩子,未來你會很辛苦!

    我的孩子出門吃飯不配手機,他們還小時,可以準備簡單小玩具(不影響餐廳為主)、紙筆讓孩子畫畫(使用時間為吃飯前後...須建立好使用規範),吃完也請孩子協助整理,生活上的每件事都能機會教育,另外教養書不一定完全正確或適用自己的孩子,所以父母看了也要自己思考如何應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