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公賴金水先生先阿嬤20多年前離開我們了
那時的殯葬服務不像現在一樣
能夠簡單自己製作往生親人的點滴影音回憶錄
這次阿嬤仙逝後為了幫阿嬤製作回憶錄
堂弟與弟妹從祂的百寶箱中找到了一大堆的珍貴照片
裡面有好多好多我們賴家人的照片還有許多阿公生前的照片
還記得幾年前阿嬤還沒失智時一次從南...
我的阿公賴金水先生先阿嬤20多年前離開我們了
那時的殯葬服務不像現在一樣
能夠簡單自己製作往生親人的點滴影音回憶錄
這次阿嬤仙逝後為了幫阿嬤製作回憶錄
堂弟與弟妹從祂的百寶箱中找到了一大堆的珍貴照片
裡面有好多好多我們賴家人的照片還有許多阿公生前的照片
還記得幾年前阿嬤還沒失智時一次從南部開車接她北上時在車上閒聊
阿嬤說:昨天我有夢到你阿公
祂開一台黑頭車載我出去玩
還去祂住的地方一棟好大的洋樓
後來祂的傭人煮好飯要我一起來吃飯
你阿公卻說:這妳還不能吃 以後我再載妳來
妳先回去吧~然後阿嬤就醒了
我那時心想:(對啊!?記得小時候阿公喪禮燒給祂的靈厝是一棟紙紮的洋樓 裡面還有停一台黑色轎車啊!) 我想阿公只是思念阿嬤回來看看她
也承諾時間到了會再來接她⋯
這些年阿嬤除了失智身體也還算硬朗
而就在12/4凌晨睡夢中無病痛的離開了我們
因此在著手進行阿嬤的回憶錄製作時
也興起了幫阿公補做回憶錄的念頭
從前阿公阿嬤ㄧ起出國去過許多地方旅遊留下滿滿的足跡和照片
裡面不時的可以看見阿公一直牽著阿嬤的手形影不離開心幸福的樣子
於是便用了我2016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台語專輯 【心內話】裡代表著我們賴家三代濃郁親情的主打歌「伊是阮老爸」作回憶錄襯樂
其實這首歌本來就是我代替爸爸送給阿公的紀念作
當時蕭煌奇老師要幫我量身打造一首屬於親情的作品時
在錄音室聊起了我的成長背景和故事
問問我有沒有想要對家人說的話或感謝平常沒有機會表達的言語
或感謝平常沒有機會表達說的話
我想了ㄧ會兒於是便說起了關於爸爸的故事⋯
我的父親家中有八個兄弟姊妹
他排行第三 上有大姐和哥哥
從小到大我老爸就是個活潑頑皮的小孩
聽說常常被我阿嬤從庄頭追打到庄尾
還頑皮的把他的祖父牽到水溝去
是個非常典型的 「夭壽死囡仔」
我的阿公 賴金水先生 住在斗南這個純樸的小鎮
在火車站前當排班司機
他非常的敬業又熱心
還曾得過內政部頒發優良司機的獎狀
家中八個小孩就靠他ㄧ雙運轉手餵飽了全家大小
據父親說從小到大管教小孩都是阿嬤負責打罵
而阿公負責在外跑車賺錢養家
這輩子唯一一次被阿公痛打是在國中時
和同學偷偷約好用書包裝著衣服要離家出走
藏在竹簍裡的書包被阿公發現從床上被挖起來毒打一頓
後來爸爸國中畢業後報考陸軍士官學校
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軍旅生涯
退伍後才在板橋成家生下了我
我們有家族的肝炎遺傳病史
很多長輩都是肝癌過世
阿公在那時身體也出了狀況ㄧ度命危⋯
是在因緣際會下爸爸和廣澤尊王結緣向祂祈求
郭聖王靈感庇佑下答應再續命十年
爸爸因感念神明的神恩庇佑
也因此開始供奉郭聖王的香火
這也是我們一家(廣澤宮)供奉廣澤尊王的緣起。
也許冥冥之中真有天意註定
在我小學三年級約莫十歲時
阿公因爲肝硬化過世了
記得那時爸爸開車載著我們一路南下趕回斗南老家時非常的沈默
到了斗南老家時依照習俗晚輩必須要爬進大廳
這時我看到爸爸邊爬邊痛哭
這是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看到他哭
我的阿公是個非常幽默的人喜歡開玩笑說笑話
小時候還不太會說台語
阿公只能操著台灣國語逗著我們倆兄弟玩
我們總是說他像漫畫裡的老夫子
常常喜歡我們陪著他散步
然後到雜貨店偷偷買一瓶可樂
要我在回家前喝完不要讓媽媽知道
阿公過世前的那段最後的天倫是和我們相處在一起
晚期有糖尿病的他天天都要戳破手指驗血糖打胰島素
常常必須要到長庚復診看病也都是爸爸陪伴照料
一直到離世前昏迷送回斗南老家
以前老一輩有一句話說「歹仔飼爸」
也許孩子曾經放蕩不爭氣
但是最後關頭隨侍在側奉養天年的不是功成名就
而是這樣曾經讓父母傷透腦筋掛心的小孩
我一直有個遺憾
就是來不及跟阿公用台語聊天
甚至來不及唱歌給他聽⋯
我的音樂才藝是源自我的父親
他是我學吉他的啟蒙老師
教會我彈奏第一個音符
從小在廟口學打鼓舞獅也來自於爸爸的傳授
而爸爸也是受傳於阿公的傳承
所以陣頭一直是我們賴家三代共同傳承的薪火
阿公過世後我們將他的遺照懸掛在客廳牆上
一次偶然發現爸爸望著阿公的遺照默默流淚
想必是思念著自己的父親和還有好多來不及對他說出口的話吧⋯⋯ 「早頓一碗粥、出門一雙鞋」 「惦惦為著家風雨吹伊是阮老爸」
這些細膩的刻劃就好像阿公還在世的生活點滴
對於父親 身為男人的我們總有許多無法輕易說出口的關心與愛
因此我代替父親送給阿公爸爸的心內話 「感謝天地、感謝阮老爸。」 12/25這天是阿嬤與我們正式告別的日子
阿公也會信守承諾來接阿嬤吧?
希望祢來接阿嬤時別忘了看看我們兒孫們對祢的思念和心意☺️ 我會在現場唱歌給祢和阿嬤聽🙂🎤 《伊是阮老爸-致 羅公賴金水先生》
親家喪禮習俗 在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Tgeea (Taiwa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父親當初是入贅到母親家的,因此我認為按常理外公過世,理應由阿姨或母親以「女兒」的角色主導喪葬安排。不過當時我提出這個疑問時,只得到一個答案——只有男生才可以。
所以外公的葬禮當天,主持儀式的道教法師建議由我的父親扮演兒子的角色,也因此母親的身分自然而然就從「女兒」變成「媳婦」。這樣的安排使我更加不能理解,但當我再次提問時,就被一句「小孩子不懂,不要管」給打發掉...(閱讀全文👉https://www.tgeea.org.tw/custom/1764/)
🔹🔸🔹🔸🔹🔸🔹🔸🔹🔸🔹🔸🔹🔸
「作者對於外公喪禮儀式中呈現的男尊女卑作為,提出深沉的抗議。漢人父系宗族文化透過喪禮儀式,一再確認男女性別秩序,無視於家庭中人際的親疏關係與親密品質,對於女性,特別是已婚的女兒,尤其殘酷。」
——蕭昭君
🤔關於 #性別與習俗,其實我們可以和親朋好友做更多討論:
1⃣在傳統喪葬儀式中,你/妳看見了哪些「性別秩序」?
2⃣當女兒結婚生子後,這些「被嫁出去」的女兒和「外」孫,在這些傳統儀式中的處境會有什麼樣的改變和區別?
3⃣有沒有可能辦一個讓每個家人(不分性別)都覺得圓滿的喪禮呢?
🔹🔸🔹🔸🔹🔸🔹🔸🔹🔸🔹🔸🔹🔸
我們(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TGEEA)是由一群學校老師以及關心性別教育議題的夥伴所組成的民間團體。
自2002年成立以來,我們透過
教材研發📖、教師培力💊、立法推動✒、倡議發聲📣,持續推動校園內的性別平等教育。
每年我們在全台各地進行大約500場演講、研習和各式活動,到處播種扎根,南來北往,東奔西走,足跡遍及各城市、鄉鎮和離島🚈
我們深知,性平教育的挑戰仍艱鉅、路還漫長,我們會繼續加強監督政府政策,平衡城鄉差距、培養更多種子教師。歡迎願意投入性平教育的夥伴,加入我們的行列,一起攜手努力,邁向性別平等的社會。
🔹🔸🔹🔸🔹🔸🔹🔸🔹🔸🔹🔸🔹🔸
【時事補充包】
今年下一代幸福聯盟所發起的三項公投(https://goo.gl/esA7tg)現正進行第二階段連署,目標是蒐集28萬份連署書。從今往後,我們可能會遇到以下的情況:
✅在路上碰到「愛家」志工塞給妳/你連署書
✅孩子從幼稚園/學校回家時聯絡簿裡夾著聯署書
✅公司主管要求員工簽名交回連署書
✅家長會在學校各處室批量分發簽連署書
【下福盟所提三項公投案主文如下】
❶你是否同意以民法婚姻規定以外之其他形式來保障同性別二人經營永久共同生活的權益?
❷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
❸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國中及國小),教育部及各級學校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之同志教育?
若下福盟成功蒐集28萬份連署書,妳/你我(所有超過18歲的有效選民)便會在11月24日的年底的大選拿到這三項公投的選票。如果對此三案蓋上『同意』票,將可能導致:
⚠妳/你我身邊想結婚成家的同志朋友,失去以民法保障婚姻的權利
⚠台灣社會中的同志家庭遭受差別對待
⚠同志青少年在求學階段中無法被同儕理解,也難以建立自我認同
⚠校園中利用性別氣質、性傾向來欺凌他人的情形雪上加霜
我們呼籲所有關心議題,關心下一代的朋友們❌不要在連署書上簽名❌,若11月24日在公投票上看到以下三案,也請投下❌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