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8
不在路上:蔣亞妮《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新書分享會 記錄
.
「我被稱呼作家會覺得超級彆扭,」蔣亞妮於4月初出版散文集《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她謙虛表示,發表第三部作品後,「才覺得自己慢慢靠近寫作的核心了。」新書發表會於4月18日在敦南夜講堂舉行,由於敦南誠品即將熄燈歇業,這...
20200418
不在路上:蔣亞妮《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新書分享會 記錄
.
「我被稱呼作家會覺得超級彆扭,」蔣亞妮於4月初出版散文集《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她謙虛表示,發表第三部作品後,「才覺得自己慢慢靠近寫作的核心了。」新書發表會於4月18日在敦南夜講堂舉行,由於敦南誠品即將熄燈歇業,這場講座同時也是敦南夜講堂的尾聲。
.
蔣亞妮表示,如今自己充其量只能被稱為寫作者,還不算是作家。她形容,以往寫作是搬面前的磚頭,「但我要建造東西不能不看遠方。」現在的她正將拾起的磚頭層層疊高,即便還沒辦法自在地稱自己為作家,蔣亞妮仍語帶自信:「我即將建造一個想讓大家看到的東西。」
.
「我寫作是因為生所有人的氣,每一個人。」蔣亞妮引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曾說的話,說明飽滿、高張的情緒是她持續寫作的動力。九年前,她讀到郝譽翔的散文集《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為其家族史的書寫深受感動,「那時候就覺得,文學是要處理生命中無法轉身逃離的事情。」
.
2015年出版首部散文集《請登入遊戲》,蔣亞妮說明,她試著把家族史寫得複雜、朦朧。2017年出版《寫你》,「我想用最少的字數,寫最重的東西。」她表示,前兩部作品都極具野心,想知道文字能承載多少重量。她分析,三部作品調性的變化是半重半輕、很重、到如今的第三部作品,她想嘗試寫最輕的字。
.
蔣亞妮舉例,攝影師杉本博司的知名作品《海景》,很多人認為他將海的照片洗得太淡了,對此,杉本博司表示:「底片上沒有的東西是洗不出來的,但也不代表底片上有東西,就能洗得很淡。」海面看似平靜無波,底下卻可能暗潮洶湧,蔣亞妮解釋:「他把照片洗得很淡,但那樣的海其實是最深的顏色。」
.
「文學對我而言也是這樣,」蔣亞妮說明,文字輕重並不影響其所承載的情感,僅是每個階段對自己寫作要求的不同。此外,不重複寫相同題材是她的堅持之一,她形容,再寫就像把屍骸從土裡挖出來,並且,「發自內心想寫的衝動,是不可能超過最初的。」
.
作家王安憶曾表示,散文直面生命經驗,故不能經常寫,蔣亞妮指出,「要是寫多了,一定是摻了水的。」《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裡收錄了〈請登出遊戲〉一文,源於首部散文集《請登入遊戲》,她想在第三本時宣告將暫時登出散文,投注心力在其他文類。
.
有些書評認為她將作品塑造成三部曲,但其實她並非刻意為之,「我只是想做一個轉身,可以轉不好,但一定要漂亮。」談及「漂亮」,蔣亞妮自言,她的文學啟蒙很晚,在致力寫作之前曾是「夜店咖」。她笑說,「很多人認為我那時的生活是沒意義的。」
.
然而,蔣亞妮分享,平野啓一郎的小說《日間演奏會散場時》裡的女主角,在多年後得知兒時父親拍的電影被視為禁忌,為了保護她才不得已斷絕聯繫。書裡,父親說:「只有到了現在,我才能說自己當初做得沒錯。」在那個瞬間,女主角腦海中所有關於父親的記憶,都重新洗牌。
.
蔣亞妮指出,過去的記憶是能被改變的,每次去夜店前的短暫空檔,讓她得以走進書店,「現在想起以前去過的夜店,都產生了意義。」即便當時去書店很少真的在看書,她笑說:「我後來有把該買的書買回去了,混書店終究是要還的。」
.
五年來出版了三本書,如今蔣亞妮看似穩定地走在寫作路上,然而,她也有「不能寫的時候」,對生活感到無能為力。若是遇到這樣的時刻,她便去工作、去旅行,「寫不出來也不著急,沒有什麼好著急的。」她樂觀表示,不能寫的時候,都是為了之後能寫。
.
蔣亞妮形容無法寫作的狀態是「不在路上」,原先的路被凍結了,但總有某個瞬間,讓她又拾起文字、繼續書寫。她描述一個在北京的深夜,收到重要親人過世的消息,她用「不可置信」形容當時的感受,「好像是你還沒準備好結束叛逆期,那個人就告訴你不用長大了,來不及了。」
.
室友坐在蔣亞妮身邊,聽她講親人的故事,然後給了她一個擁抱,解凍了她長時間不能寫的狀態,「我準備好了,我知道自己還是得寫。」她回憶,後來當她深夜工作感到疲憊、開始自暴自棄時,總會想起那個瞬間,「是她把我帶回來,變成我回到寫作路上的理由。」
.
走過寫與不寫的掙扎,蔣亞妮分享,以前很喜歡大江健三郎的名句:「你要先爭取做一個較好的人,再爭取成為一個較好的作家。」但現在覺得過於沉重,她解釋道:「沒有人規定我們要成為比較好的人,只要好好地、快樂地活著就好了。」
.
最後,蔣亞妮播放雷光夏的歌曲〈我的80年代〉,為敦南誠品自1989年營業至今的最後一場夜講堂,畫下惜別的休止符。
.
#羽櫻
#蔣亞妮 #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
#手寫 #手寫文字
親人過世禁忌去別人家 在 美人魚 x 瑢妹妹 Model & Makeup &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分享今天教會主日的獻詩🎤(點入影片)
反覆聽覺得無敵好聽👏🏻👏🏻👏🏻
印象中歌名好像叫做「平安的七月冥」?
若看錯再來攻錯~
#今天招待服事日
#以前衣櫥打開清一色黑
#現在為了服事拼命找白
找到了!中文歌名叫「平安的七月夜」
點入連結🔗聽好歌👇🏻👇🏻👇🏻
https://youtu.be/PgS9HS5KX4o
🥰基督徒為什麼有「真平安」,而能不懼怕「鬼月」的禁忌?(好文分享,文長慎入,取自今日報)
—————————————————
依台灣近代「民間習俗」,農曆七月是「鬼門」大開的時間,仔細查看網路流傳的習俗禁忌,發現不只在「中元節」這天需要避忌;而是在整個「鬼月」中,民間流傳許多公認的禁忌,是為要避免惡鬼纏身。
在「鬼月」,不只台灣的大小廟宇會預備豐富的「牲禮祭品」做超度法會,來討好這群大舉來訪的「孤魂野鬼(俗稱:好兄弟)」。許多家庭、政府機關、學校…等,也會在自身住家或社區、機構中舉辦超度法會,來討好「好兄弟」、以求平安。
葉明翰牧師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傳統的民間信仰,以討好好兄弟的歡喜、看好兄弟的臉色,家家戶戶都要預備來拜這群好兄弟為前提,才能讓日子過得好一點,或得到平安。所以,傳統民間信仰的神,其實根本無法勝過這些孤魂野鬼,也不可能為人帶來真正的平安。
不難發現,這類超度法會,不僅每年都需反覆做,更是逐年愈加擴大在舉辦。但追根究底,這種討好好兄弟歡喜的方式,根本無法預期,這群好兄弟到底何時是不開心的?所以,僅是「苟且偷安」的做法,並沒有「真實的保護效果」。
[鬼月12大禁忌]
事實上,就算大型舉辦超度法會,大家對於在「鬼月」是否能擁有「平安」,仍是沒有把握;所以,訂出許多「禁忌」來「求自保」、「求平安」。葉明翰指出,每個人其實都很害怕「跟鬼有關的事」,但若無限擴大,那麼幾乎無法正常生活;因此,大家總結出12點公認的七月大禁忌。
(一)避免到水邊戲水
因七月份是「水鬼抓交替」的時候,若到海邊、河邊、溪邊、井邊…去玩水,可能就會剛好被捉去當替身。所以,大家最好不要去河邊戲水,避免被水鬼纏上或遭其惡作劇。
(二)避免入深山、墓地
「海」的相對就是「深山」,深山因人煙稀少,所以「陰氣重」;當人跑到深山時,很容易遇到鬼。
墳場墓地,也是屬「陰氣重」的地方,一般人幾乎都很忌諱去到墓地,除非家中剛好有親人過世,才會去到該處。若沒事卻跑到墓地,則較易遇鬼。
(三)不能吹口哨
台灣習俗信仰認為你對孤魂野鬼好,它就不會傷害你。
七月「中元節」的超度法會,多是以「搖旗吶喊」方式,引好兄弟前來吃牲禮祭品。當你「吹口哨」時,好兄弟會以為你在呼喚它;但當它靠近時,發現你並沒有準備牲禮,會認為你在欺騙它,而氣憤攻擊你。
(四)晚上不在戶外曬衣服
「曬衣服」跟上述(三)當中所指的「搖旗吶喊」,是同樣意思;當你「搖旗吶喊」時,就是要招呼好兄弟來享受所準備的牲禮祭品。所以,需避免晚上把衣服晾在外面,而遭到無謂的攻擊。
(五)不能隨地小便
孤魂野鬼大多都沒有固定居所,它們有時睡在樹下或隨意躺在空地上,就像流浪漢的狀況一般。倘若你隨地小便,可能會剛好灑在它身上;因此,隨地小便容易就會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得罪了好兄弟。
(六)不要在床頭、窗戶旁邊放「風鈴」
風鈴的響聲,等同於上述(三)當中的「搖旗吶喊」,是同樣意思。當風鈴聲響起,好兄弟被引來,卻沒有看到你預備牲禮祭品,就會有被騙感覺,而可能攻擊你。
(七)不能開刀並減少探病與弔喪
醫院一直是被視為「陰氣重」的地方,在鬼月開刀、探病,容易遇鬼。「弔喪」也是屬陰的,因此也容易遇鬼。
(八)不可偷吃、玩弄祭品
超度法會的祭品,是屬於好兄弟的食物,大家會很尊敬的排放好祭拜。若未經它們的同意就動用,或有不尊敬的意思,會為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九)不買房子、入宅,或購新車、新物
農曆七月不能「動土」、「入宅」、「搬家」,或購新車、新物,因害怕好兄弟會跟著新購之物一起進到家裡。
(十)不踢金桶、冥紙等跟祭品有關的東西
冥紙是獻給好兄弟的重要祭品,在燒金紙時需態度尊重,若不小心踢到或碰到金桶、冥紙等跟祭品有關的東西,都不行,因有可能會惹好兄弟生氣。
(十一)普渡祭拜時,孕婦、小孩都要避開
根據傳統習俗,「孕婦」因懷孕而有「胎神」保護;普渡祭拜時,只要有孕婦出現,好兄弟就需躲得遠遠,不能靠近。這往往會使得本來開心來享受祭品的好兄弟,因不能靠近而感到生氣;它們因無法享受祭品,就會想一些其他辦法來對付你。
小孩因不懂禮節,會到處亂碰、亂摸,而容易得罪好兄弟;在普渡祭拜時,小孩需避開,免得被好兄弟欺負。
(十二)不要亂拍別人的頭、肩膀,這樣會嚇到那人
不可「從人的背後拍他的頭、肩膀」,這些動作容易「讓人受到驚嚇」;一但人受到驚嚇,鬼就容易趁此機會跑進那人的身上,造成有鬼附身的問題。
基督徒該「對立」民間信仰嗎?
隨著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士馬雅各醫生落地台灣宣教,基督教福音來台已152年。長久以來,因基督徒認為「台灣民俗信仰」是「迷信」,使得「基督信仰」與「民間信仰」對立長達1百多年。
葉明翰認為,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就是要使萬民都得救;因此,當「基督信仰」與「民間信仰」是對立的情況,就無法真實幫助到台灣鄉親。人因著對黑暗權勢的恐懼,只能急病亂投醫;此問題若無法根本解決,大家只會拜的愈兇,導致結果更慘。
其強調,基督徒若能先認同台灣人的生活經驗,再間接引導大家去了解—為何這些在民間信仰中拜的神(偶像),無法勝過孤魂野鬼?為何在佛教、道教…這些信仰中,還需辦超渡法會,討好兄弟開心,才能帶來平安?
唯有釐清這些問題的真相,才能真正帶著大家「脫離好兄弟的轄制」,在耶穌基督裡經歷真平安。唯有體諒並尊重台灣人的體驗,且不是站在對立的立場,才能找出可解決的方法,進而幫助大家克服所面對的困難。
耶穌所賜的平安,才是真平安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14:27
耶穌在約翰福音中告訴我們,「平安」有兩種;(一)是祂要留給我們的平安,(二)另一種是世界給的平安。
葉明翰解釋,「世界給的平安」包括,你要「討好」這些好兄弟,藉祭拜獻上牲禮祭品讓其開心、高興。在這種情況下,你只能討好它們,別無他法,這種平安相當沒有保障。因為,必須是它們喜歡你,你才能平安;若它們不喜歡你,則沒有平安。
回過頭來看,耶穌所賜的平安是什麼?
耶穌在馬可福音中對著門徒說:「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也就是說,只要奉耶穌的名,就能趕鬼。
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萬民:原文作凡受造的)聽。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什麼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主耶穌和他們說完了話,後來被接到天上,坐在神的右邊。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阿們!—馬可福音16:15-20
所以,傳福音就是要去告訴大家,有耶穌這一位神,祂有能力讓這些鬼離開我們。耶穌所賜的平安是—奉祂的名趕鬼,「鬼就會真的離開我們」,這種「真正的平安」。
現今世上所拜的神(偶像),都只能給「世界給的平安」,都是用「討好的方式」來「換取平安」。當大家都在恐懼會被鬼欺負的時候,基督徒因有耶穌的同在,而不需膽顫心驚的害怕生活上諸多禁忌,因為祂有能力「讓鬼離開」。
葉明翰強調,早期福音還未來台前,這地的百姓一代傳過一代,用討好好兄弟的方式換取平安。現在,只要接受耶穌基督成為生命救主,奉祂的名禱告,這些「靈界的東西」都會逃得遠遠,它們根本沒有傷害基督徒的能力。
他呼籲,教會應尊重大家過去在信仰上的經驗,不要去否定台灣原有的文化與民俗信仰;而是,讓「福音」扎根在「台灣的民俗、信仰、文化」上,使台灣人能突破過去對立基督信仰的立場,進而願意接受福音。
親人過世禁忌去別人家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看別人
想想我們
#轉型正義
「1936年,時間對得上,這位年輕媽媽被槍殺時,身上還帶著孩子的玩具。
...
沒多久,卡達琳娜也被帶走了,罪名是參加抗議活動與公開發表異議,這名女子後來以「軍事叛亂罪」被起訴,隨後與其他人一起被私下槍決,丟入無名亂葬坑。
卡達琳娜被帶走時,有一名10歲的女兒與9個月大的兒子。」
挖開一個亂葬坑,什麼都有可能發現。
即使如此,當考古學家們發現這個塑膠嬰兒用響鈴玩具時,當下依舊懷疑這是否弄錯了。
經過檢驗,沒錯,1936年,時間對得上,這位年輕媽媽被槍殺時,身上還帶著孩子的玩具。
經過漫長的調查與追尋,得知這位女性名為卡達琳娜Catalina Muñoz Arranz,死時年僅37歲,連基本書寫閱讀能力都沒有,僅懂得簽自己名字的純樸鄉下女性。
83年前的鄉下,她的丈夫,因「謀殺」長槍黨人,被判入獄17年。
沒多久,卡達琳娜也被帶走了,罪名是參加抗議活動與公開發表異議,這名女子後來以「軍事叛亂罪」被起訴,隨後與其他人一起被私下槍決,丟入無名亂葬坑。
卡達琳娜被帶走時,有一名10歲的女兒與9個月大的兒子。
今年高齡94歲的女兒依舊能清楚回憶起當年,媽媽是如何被帶走的,證言道:她被帶走時,還穿著廚房用的圍裙,那個玩具應該就放在圍裙口袋裏。
今年也高齡84歲的兒子馬丁,數十年來首次知道了母親的下落,他對母親一點記憶都沒有,只知道母親是家裡的禁忌話題,包括父親出獄後,跑去畢爾包工作到退休,只有過世前五年回到故里居住,馬丁與姐姐從來沒問起過母親,因為他們知道,那是太過痛苦的回憶。
西國在佛朗哥獨裁時期,以私刑方式非法逮捕槍殺人數無法估計,真正的殺人如麻,然至今,西班牙多數人的態度依舊是不願意面對內戰到獨裁時期的黑歷史,更甚者,還有捲土重來,佛朗哥萬歲的極右派興起,他們嘲笑那些想要找回親人遺骨的,不過是政治作秀或死要錢。
本文摘要自國家報原文報導:
https://elpais.com/…/2…/05/07/ciencia/1557240719_368278.html
親人過世禁忌去別人家 在 劇評可以毒舌,待人必要親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是枝裕和:「不少人說我的電影整體來說是在描繪失去,但我個人則認為自己描寫的是被遺留下來的人們。」
《橫山家之味》(原名: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 走著走著)對很多人而言都是是枝裕和難以抹滅的經典之作,對我來說也是。這部戲可以算是近代日本影壇這類型電影,也就是以日常生活包覆生命感懷的風格作品中,最具分量的代表作品之一。
這部電影的誕生,源自於是枝裕和母親的過世,他在那個面對親人生命逝去的當下產生了:「現在必須去做!」的那股衝勁。他選擇開始拍攝《橫山家之味》,來完成自己對於母親離世的療傷止痛作業,在這部電影中,出現了許多是枝裕和母親本人曾親身說過的閒話家常對白,在角色的建立與撰寫過程中,大多數的樣本也都來自於是枝裕和的家庭生活與血緣網鏈。
很多人對於他寫家庭劇有些疑問,為什麼故事中的一家人,常常都會有一個無法討論的禁忌話題這樣的設定。在是枝裕和的隨筆集《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中,他非常清楚地說明了此事。
是枝裕和:「我心中對於家庭倫理劇自有一套基準。其實並非『因為是家人所以能夠互相理解、因為是家人所以什麼話都能說』,反而應該是『因為是家人所以不想讓他們知道、因為是家人所以不會了解』這樣的情況在實際生活中佔了絕大多數。』」
一段話就輕鬆命中了我。
在《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這本書裡,充滿了這種是枝裕和對每一部自己作品的理解與看法,從《幻之光》(1995)到《比海還深》(2016),這一整路每一部心血創作背後的故事,這些故事的視野,從討論整個影劇圈困境這種大方向的申論題,到某個演員在拍戲時會出現的專業小撇步等零碎閒聊,包羅萬象,不管你是喜歡是枝裕和導演,喜歡他的作品氛圍,或者喜歡當中的角色演員,都可以在閱讀的途徑中,獲得至上的愉悅。
如果你覺得自己算是是枝裕和粉絲,這本書就是徹底的必買!!!太好看了!!!好看到不像話!!!如果是枝裕和是一位寫真idol,這本就是官方推出的公式本,絕對必收!
《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在不到一個小時後的凌晨12點就會開賣,是枝裕和粉絲大家快先放入購物清單!我們要把導演拱上暢銷榜!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3766
--
另外出版社也準備了三本書要送給粉絲,只要在這篇貼文留言寫下你最喜歡是枝裕和的哪一部作品以及原因,就有機會被抽中。
我個人的話,就是如同本文上述的《橫山家之味》。請其他的粉絲快來推坑給別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