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親不知子海上古道維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親不知子海上古道維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親不知子海上古道維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親不知子海上古道維修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萬的網紅地方媽媽Ellie健身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裡是四下無人的新社梯田~ 『巴特虹岸-在這安居的地方』 苔苔並不想離開花蓮, 但是先生說眼下還是回自己家比較安居~ “可是我覺得這裡就是我的家啊!”(誤) 這次錯過了正封閉維修的: 最美看海視野山陵線步道:”大石鼻山” 很空虛的踏過“蛤~這樣就結束了”的: ”親不知子海上古道“ 『硬要在離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Zoebitalk肉比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空拍之美,這種角度的台灣你見過嗎? 由於想探索台灣的熱情,我們花了整整30天以上的時間 在這之間,我們空拍機總共墜機了三次 付出非常多的維修費用 以及長途旅行的旅費 再加上我們前幾個月多次的台灣長途旅行拍攝 總算完成了這部環島景點空拍 此次是完全自費的行程 希望可以透過這些不同的視野 讓大家重...

  • 親不知子海上古道維修 在 地方媽媽Ellie健身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4 11:36:28
    有 1,370 人按讚

    這裡是四下無人的新社梯田~
    『巴特虹岸-在這安居的地方』
    苔苔並不想離開花蓮,
    但是先生說眼下還是回自己家比較安居~

    “可是我覺得這裡就是我的家啊!”(誤)

    這次錯過了正封閉維修的:
    最美看海視野山陵線步道:”大石鼻山”
    很空虛的踏過“蛤~這樣就結束了”的:
    ”親不知子海上古道“

    『硬要在離開前去個什麼地方』
    滿心不甘願一直在拖延回家時間的心情,
    意外的來到這個景點~
    這是那種記憶模糊了之後,
    還會想起“啊!我曾經來過這裡”的景色!

    這邊往前過去的海邊梯田,
    微風陣陣真的有那種他們說的:
    “里山里海的生活”
    我覺得這完全是動漫裡會畫出來的場景!
    忍不住一直往前衝想要踏進螢幕裡...

    雖然充滿了遺憾要臨時折返,
    但我知道先生說的沒錯:
    「山會一直在那裡等妳,
    先把肺保住、腿練壯!
    下次用更好的狀態來看它!」

    攝影 周琨瑾
    先生:為什麼這屋子沒有瓦礫,
    苔苔:分明就有啊~
    瓦力(WALL‧E) 就在角落看著鏡頭呢!....

    瓦力,你再孤單個七百年就好,
    我會化身成伊芙,去跟你一起打蟑螂(誤)

  • 親不知子海上古道維修 在 健行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17 10:15:41
    有 193 人按讚

    【新聞】花蓮海上古道需戴安全帽 下月12日步道封閉維修

    花蓮豐濱鄉「親不知子海上古道」遊憩區暑假吸引約19萬人次,不過由於天候、地震、風勢等因素,遊客前往時有遭落石擊中的風險,鄉公所考量安全性,訂定建議遊客戴安全帽須知,除了可自行攜帶安全帽外,也可現場免費借用。

    另外,為修繕海上古道,將於10月12日至1月封閉維修,期間停車、景觀區都不收費。

    ➤親不知子海上古道
    |路程0.9公里、需15分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detail&id=1476

    ➤ 健行筆記APP
    |安卓系統下載點
    bit.ly/2KLrdp3
    |iOS系統下載點
    https://apple.co/2KLs3Cd

    (記者王思慧/攝影)
    #健行筆記

  • 親不知子海上古道維修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02 23:02:14
    有 4,024 人按讚

    《 那些沒有文資身份的「山中古蹟」們 》

    離開了家屋遺址,我們沿著好走的稜線往上走去,踏在混著松針與殼斗科的落葉上,腳底沙沙作響,砰砰的心跳聲也越來越大。我不時會被地上的酒瓶吸引而停下腳步,端詳是哪種款式、還完不完整,附近還有沒有其他東西。

    「喔~~到了!!」

    忽然,走在最前面的小曾大喊著,聽起來距離很近,我便加快我的腳步上前。才沒幾秒鐘,當我跟著山的線條一起上升,視線墊高了幾公尺,剛穿越坡頂地平線的那瞬間,我就一頭栽進了那79年的光陰之中。

    「終於...太魯那斯駐在所啊!我終於在它們回歸塵土之前,看完了八通關古道上,現存唯二的駐在所遺跡了!」懷著熱淚盈眶的感動,我留下了這初次見面的古老木造建築的身影。

    ---

    太魯那斯駐在所,台灣僅存的二棟八通關駐在所主建物之一。留存至今的是二代屋,第一代建於1914年,在1915年大分事件爆發後遭到棄置。而後日本人用武力鎮壓了布農族,才在1923年復設,這次甚至在照片右手邊的位置蓋了蕃童教育所,然而今日已無影無蹤。而最終,因為集團移住政策,將太魯那斯部落遷移到花蓮居住,讓這裡變得空無一人,駐在所便在1940年12月正式廢棄,走入歷史。

    今年將是它獨自一人屹立在山中近80年的日子,2023則是它的落成100週年。

    它不在八通關主線上,而位於從托馬斯駐在所向東延伸的馬西桑支線,也因此躲過了那段國民政府特地派人沿著古道燒毀駐在所的文化浩劫。

    什麼?你問我為什麼國民政府要特地派人進去燒?
    因為要「避免匪諜窩藏山區」呀!所以今日的八通關古道、錐麓古道等等越嶺道,才會只剩下駁坎地基,而幾乎找不到駐在所本體,是一段國民政府懼怕共匪到了極點,做過非常多匪夷所思的事的哀傷歷史呢。

    太魯那斯駐在所僅存主建物,大門口上方的屋頂是「切破風雨庇」,是很標準的日本駐在所大門樣式,但如今已略為傾頹,有點搖搖墜。屋內大廳有一些獵人的簽名,顯示它並沒有徹底被遺忘,而是在古早前被回到此地打獵的族人們當做工寮使用著。大廳左右側則是生活起居空間,左邊的房間比較完整,可以看到層架、床板,但牆壁破了個大洞;右邊的房間就比較慘了,長出了一棵大樹,穿破駐在所的屋頂茁壯的生長著。屋頂是鍍鋅鐵皮浪板所建,可見當年山中物資缺乏,一切從簡的精神。

    屋外則散落一些大鐵鍋、酒瓶等生活物資的古物,彷彿昨天才被主人丟棄一樣。

    一切是如此完整保留,讓我得以走入歷史。
    然而,這80年來,它也不斷在傾頹。

    我見到太魯那斯駐在所的時候,其實很驚訝,和林一宏老師1998年7月11日第一次發現它時的模樣,既相似,又有驚人的變化。

    除了切破風變得搖搖欲墜外,右手邊倒在屋頂上那棵樹,是以前的照片所沒有的。這幅景象讓我心驚肉跳——「天啊!我們就要少一棟原汁原味的八通關駐在所了嗎!!?」那棵不知道被哪個颱風吹倒的二葉松,就好像壓在我的心頭上一般讓人難受。所幸進屋一看,一個神奇的巧合拯救了太魯那斯駐在所:右邊房間衝破屋頂長出的大樹,奇蹟般的撐住了這棵倒下的樹,讓樹幹不至於接觸、甚至壓垮駐在所本體,讓我慶幸命運的神奇。

    然而,命運總是弄人,今年再訪太魯那斯的友人,傳來新的照片——這棵樹可能壓斷了撐著他的枝條,已徹底壓在駐在所屋頂上,不知何時會讓整個右邊的房間崩毀殆盡,甚至拉倒整棟駐在所。

    至此,心痛之餘,也只能讚嘆並相信日本人的木造建築技術了,近80年沒人維護的木造老屋,居然還能承受這等重壓,簡直神乎其技。

    ---

    不只太魯那斯與華巴諾這兩棟恐龍級的古蹟,台灣山中留下的眾多遺跡,無論是林業工寮、駐在所駁坎、還是水泥建築群,全都因為地處深遠,或者不夠嚴謹華麗,而不具備文資身份,所以不可能有經費修復,只能任其腐朽消失。尤其當年只為了伐木而臨時搭建的工寮,更顯破爛、無任何建築工藝價值。

    在平地老屋不斷自燃、不斷被怪手「不小心碰到」的今天,這些山中遺寶面臨的卻是遺忘,與大自然的無情。每每想起這些,總是更努力、更拼命地拍下每一次能邂逅的山中老歲月,只因為我們可能再也沒機會見面了。

    研海林道12k工寮,永別。
    中平林道35k工寮前棟,永別。

    在我短短7年的登山歲月裡,已經永別了兩棟林業遺跡,當年拍下的,竟已成了珍貴的「歷史照片」,令人不勝唏噓。

    所以我才會不斷的鼓勵後輩,如果能力許可,請優先去這些擁有歷史的老地方,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他們何時會消失,又讓一段歷史更為虛無飄渺。

    ---

    再不拯救太魯那斯駐在所,我們的後代將無以看見這真正超越百年光陰,見證日本人如何在這片土地上殖民、將布農族趕離自己家園的珍貴證據。屆時,任何人都有資格懷疑——照片是不是偽造?文字是不是虛構?

    我們將再也沒有機會,用最真實的方式回顧我們的歷史。

    只有老東西,才能真正說出屬於台灣的、這片土地的故事。只有親臨現場,才能觸摸那一世紀以來的悲歡離合。

    蘇貞昌 院長,向山致敬之後,我們還有許多待努力、待解決的問題。這些都可以花時間慢慢討論解決,但是我們就只剩下唯二兩棟的八通關古道原汁原味駐在所建築,可以向後輩訴說這段台灣史上的血淚故事了。

    我非常非常不希望這張照片,也變成珍貴又極具價值的「歷史照片」。我由衷希望政府能出手,將這兩棟駐在所完整的保護下來,給它們文資身份、給它們經費維修,讓他們能向往後千百世代的台灣人、甚至外國人,真實的述說屬於台灣山林與原住民的歷史故事。

    「一百年前,日本人在台灣山裡蓋的駐在所,被丟在山裡八十年無人維修卻屹立不搖。」

    還能有比這更動人的故事了嗎?

    一起為太魯那斯駐在所祈禱吧!
    希望這張照片,能成為一張普通的、人人都能有機會拜訪的,一棟歷史建築的照片。

    #八通關訪太魯那斯・太魯那斯駐在所

    ---

    *後記:
    和我分享太魯那斯駐在所現況的友人,非常努力的督促 玉山國家公園 拯救太魯那斯,然而受限於可用經費、以及大額標案流程曠日費時的問題,始終難以有良好的解決方案。所幸近期已找到有意願接下救屋計劃的團隊(商討中),希望太魯那斯駐在所能在這些人的奔走之下,順利向100週年的路邁進,一起為他們加油吧!!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