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複式顯微鏡價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複式顯微鏡價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複式顯微鏡價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複式顯微鏡價格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23的網紅敗家空姐精品代購,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日本🇯🇵團購 : 5/24🇯🇵收單、7🈷️底寄出🙇‍♀️🙇‍♀️🙇‍♀️ 商品:日本🇯🇵MU沐林 清檸抗菌 眼鏡萬用 擦拭布 一盒30片 價格:195 🔍下單範例:+1 🔥眼鏡、智能手機及任何3C都能乾淨溜溜🔥 ✨輕鬆帶走指紋不留痕跡就是大加分啦✨ 💯獨立包裝設計、攜帶相當方便 💯超大尺寸版...

  • 複式顯微鏡價格 在 敗家空姐精品代購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2 16:37:37
    有 0 人按讚

    日本🇯🇵團購 : 5/24🇯🇵收單、7🈷️底寄出🙇‍♀️🙇‍♀️🙇‍♀️

    商品:日本🇯🇵MU沐林 清檸抗菌 眼鏡萬用 擦拭布 一盒30片
    價格:195

    🔍下單範例:+1

    🔥眼鏡、智能手機及任何3C都能乾淨溜溜🔥
    ✨輕鬆帶走指紋不留痕跡就是大加分啦✨

    💯獨立包裝設計、攜帶相當方便
    💯超大尺寸版型、使用更加順手
    💯用途廣大多用、抗菌衛生潔淨
    💯散發檸檬清香、減少刺鼻味道
    💯殺菌酒精添加、放心優質產品

    這款「眼鏡萬用擦拭布」真的很多用👏
    在現今社會酒精是很重要的存在🤩
    隨處都用酒精給他擦擦擦~安心安全
    不管是眼鏡隨身物品或是周邊環境都適用
    尤其經常攝影及使用高階3C的人
    幾乎一定都會隨身攜帶清潔棉片💪
    這麼方便又好用的產品你絕對不能錯過!!!

    每次講完電話手機就留下討厭的污漬😱
    孩子使用完平板總是油膩膩滿是手印😱
    辦公室的事務機老是充滿厚厚的灰塵😱
    到戶外用餐時桌面大多數黏膩有殘渣😱
    外出時眼鏡髒了卻沒有洗碗精可清洗😱
    公共電話的話筒不知道多少人使用過😱
    公共廁所的馬桶幾乎都是髒亂的狀態😱
    你是不是也經常受到以上情況的困擾😱

    雖然已經養好攜帶酒精瓶的好習慣~
    但加在衛生紙擦拭時一直出現紙屑好麻煩喔...
    不僅浪費時間更不環保真的很煩人😭
    來來來~這個產品的設計就是你最大的救星
    眾多人許願多功能拋棄式的抗菌擦拭布👍
    讓你輕鬆面對各種問題的來襲~快速解決更安心!!!

    添加抗菌的清檸配方、味道舒適無腐蝕無殘害🍋
    紙巾夠濕不會過乾、揮發性良好充分祛除表面灰塵及污漬
    且不會對鍍膜及樹脂等發生相剋反應👌
    小片獨立包裝、隨身攜帶或與人分享都OK
    精緻外盒包裝、平時用來送禮也特別合適
    絕對是讓你讚不絕口的貼心小夥伴!!!

    📣適用產品📣
    桌面/雜物/滑鼠/鍵盤/手錶/鬧鐘/電腦/電視/電話/玻璃/手機/平板/眼鏡/遙控器
    /照相機/攝像機頭/投影機/影印機/掃描器/顯微鏡/其他光學儀器及3C產品等。

    🔔貼心提醒🔔
    ❌此產品請用在外用物品上,請勿用在食器及食品。

    ❌本酒精為外用酒精,請勿使用於擦拭肌膚。
    ❌產品為單次拋棄式設計,請勿重複利用。
    ⭕️若擔心本產品可能侵蝕物品本體,請先在不顯眼處使用,無不良反應在使用較有保障。

    ✅✅規格:一盒30片
    (商品顏色拍攝與實際會有些許誤差,請依實際商品為主)
    尺寸:如圖示
    (尺寸為手工測量,誤差尺寸±2cm為國際驗貨標準可接受範圍)
    ✅✅容量:約每片3.8g
    ✅✅產地:中國(台灣監製)

    ★注意!商品如有輕微污損、凹痕等情況,不影響使用範圍內皆不可退貨!

    ✈️📦物流運送有可能導致外包裝紙盒、塑膠盒或塑膠罐擠壓輕凹陷微損(無影響品質正常出貨),在意者請斟酌下單。

  • 複式顯微鏡價格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15 14:14:46
    有 1 人按讚

    3D列印技術在醫療輔具的應用與挑戰

    打造專屬於你的輔具

    【作者: 籃貫銘】 2020年03月05日 星期四

    在顯微鏡之下,每個人的DNA看起來幾乎完全一樣;但在太陽之下,卻沒有一個身形、長相完全相同的人。上帝造人的奇妙,讓客製化成為了醫療輔具最根本、也最必要的服務模式。

    根據醫學研究,每個人的DNA有高達99.9%的相似度,僅有不到1%的差異。但這低於百分之一的差異,卻產生了全然不同的風貌,它讓世界沒有一個完全相同的人。

    低材料耗損+高客製化 3D列印醫用潛力大

    不僅先天的生理特徵差異大,後天因生活型態所衍生的生理變化與耗損,更讓每個人所需要的醫療服務都有極大的不同,尤其是需要與身體長時間接觸的輔具。且輔具不僅用於外部的佩戴,也會有內置於人體內的機會,因此依使用者實際的生理條件進行客製化生產,是最符合需求,也最安全的方式。

    然而要達成高度的產品客製化,仰賴傳統的生產製造模式,非常不易達成,除了生產速度慢,製造的成本也高,這對急需要協助的受病患者來說,皆是不利的因素。幸好3D列印技術誕生了,它正可解決這些問題,讓價格經濟且完全量身訂做的輔具成為可能。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張雅竹博士表示,3D列印技術運用在醫護領域,大概可分為四大部分,為醫學模型、手術導板、金屬植入物和再生醫學。

    對於3D列印技術的應用,張雅竹博士十分的熟稔,他目前擔任科技部智慧積層製造(3D列印)跨領域研究專案計畫的研究員,協助政府推動台灣積層製造的在地產業化。

    張雅竹解釋,醫學模型主要是做為教學和術前規畫,透過3D列印建置與人體相似的模型,來協助理解真實的診治情況;手術導板則是輔助手術進行的物件,能完全貼合在患者的施術部位,協助醫師施術,以植牙手術最常見;金屬植入物,則如骨釘、骨板與人工關節等;再生醫學,則如人工皮膚、人工血管等,是更未來式的應用。

    張雅竹認為,降低材料的耗損與高度客製化,是3D列印技術在醫護應用上的兩大優勢。

    在材料耗損方面,不同於傳統機具以切削成型的模式,3D列印是採用沉積製造的方式,能夠把材料的損耗量降至最低,因此對於平衡成本很有優勢。「傳統製造是減法的製造,但3D列印是加法。」張雅竹說。

    滿足個性化設計 提高患者穿戴意願

    因為工法的差異,使得傳統的製造多以生產標準品為主,並且是由原廠來訂定規格,並非從個別使用者的角度來生產,因此難以滿足需要極高客製化的醫療輔具市場。但3D列印沒有這些限制,能夠生產結構非常複雜的器件和穿孔件,對輔具和義肢的製造來說,極具吸引力。

    尤其是多數的輔具和義肢都是使用塑膠材料製造,成本並不高,若改用3D列印來進行生產,成本還可以更加經濟,尤其是在針對單一用戶的客製化生產上。

    「我自己就帶過膝蓋的輔具,非常不合腳,我完全知道那種不適感。」張雅竹強調。「3D列印就像訂做西裝的概念一樣,想這邊鬆一點,那邊緊一點。需要透氣,就直接開氣口。」

    而基於這種高度客製化的特性,除了降低穿戴的不適感之外,還能夠增加患者配戴的意願,例如特殊的塗裝與圖樣,以增加個性化的設計,對增進患者整體的健康來說,都是十分有幫助。尤其是孩童,對於鮮豔的塗裝,有很高的接受度。

    需納入智慧製造範疇 建立新產業聚落

    儘管3D列印技術具備諸多優勢,但台灣目前仍未發展出成熟的產業供應鏈,但張雅竹認為,至少有四大方向可以來著眼,其分別為硬體、材料、軟體與服務。

    硬體就是沉積製造的機台設備;材料則是構成產品的基本元素;軟體則是產品建模與設計的工具;服務,則為整體3D列印產業的支援與推動組織,例如標準制定、驗證與推動等。

    不過台灣目前的3D產業現況仍是十分破碎,主要的業者都以從事代理為主,僅非常少數的業者有足夠的能力進行自主研發與製造,例如台灣的揚明光學,以及一些獨立的新創公司。

    張雅竹更指出,3D列印的發展其實已經遇到瓶頸,未來勢必要有新的做法才有突破。其中,併入智慧製造的範疇,就是一個重要的策略方向,尤其智慧製造講求少量多樣,與3D列印的特性完全相符。

    他也透露,目前台灣的產業政策也正朝此一方向前進。在「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中的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裡,就計畫在南科成立智慧製造產業聚落,其中就包含了3D列印產業聚落的建置。

    法規鬆綁是關鍵 推動產業要有新思維

    儘管3D列印技術在醫療上有許多優點,但要進入實際的人體應用,卻還有一段路要走,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法規的適應性。

    在台灣,只要是牽涉到醫療的醫材,絕大多數都需要有醫療認證。但目前的認證準則幾乎都是針對傳統模式製造的產品,並未有適用於3D列印技術的法規,因此一但涉及到有醫療功效或者醫療用途,往往都需要經過費時費力的審查過程。

    這對3D列印在醫療輔具上的發展,產生了嚴峻的打擊,尤其3D列印作為一個新興技術,許多的應用都是創新的思維,而且是由企業規模較小的業者所發起,一但在起跑點就受到限制,就會大大的抑制其未來的發展空間。

    對於3D列印技術在醫療應用上的擔憂,主要是在耐用度與標準化上,尤其是植入物上。但根據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積層製造(3D列印)醫療器材管理指引」,認為3D列印只是醫療器材製造技術之一,因此產品仍須符合「藥事法」相關規範。

    然而醫事法很大一部分的實施思維是以藥商的角度,但3D列印卻不隸屬於此一體系,因此在實作上常常面臨挑戰與限制,使得相關的產品難以即時推出,進而打擊了投入業者的信心和意願。

    「目前3D列印技術在醫護領域的最大挑戰,我認為就是法規面上問題。」張雅竹說道。

    受限於法規有許多統一標準與原廠規格的問題,使得新創產品難以推出。而這些阻力就有賴於推動3D列印技術的專法來因應,讓3D列印有專用的法條與規定,進以加速產品與技術的落實。

    結語

    對於輔具和義肢這類需要高度客製化的產品來,3D列印可說是最佳的生產方式,無論是在物料成本和交貨速度上,都勝過傳統模式許多,是能真正實現低價格高品質的技術,這對需要幫助的患者來說,絕對是個福音。

    但由於輔具和義肢也涉及到醫療行為,勢必會與醫療法規緊密連動,因而造成了種種的限制與阻礙,因此如何透過法規的鬆綁,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來加速3D列印技術在輔具上的發展。讓好的技術應用可以發揮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而那才是科技發展的目標所在。

    附圖:圖一 : 以3D列印生產的牙科手術導板,引導牙醫師到定位出最適當的角度、位置與深度,以更精準的完成手術。(圖/明碁口腔醫材)
    圖二 : 助聽器的耳模是極需完全客製化的產品,3D列印可說是最佳的解決方案。(圖/維基百科)
    圖三 :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張雅竹博士。(source:張雅竹提供)

    資料來源:http://www.ctimes.com.tw/DispArt/tw/3D%E5%88%97%E5%8D%B0/%E9%86%AB%E7%99%82%E8%BC%94%E5%85%B7/%E6%99%BA%E6%85%A7%E8%A3%BD%E9%80%A0/2003051344L8.shtml

  • 複式顯微鏡價格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15 10:30:00
    有 1 人按讚


    3D列印技術在醫療輔具的應用與挑戰

    打造專屬於你的輔具

    【作者: 籃貫銘】 2020年03月05日 星期四

    在顯微鏡之下,每個人的DNA看起來幾乎完全一樣;但在太陽之下,卻沒有一個身形、長相完全相同的人。上帝造人的奇妙,讓客製化成為了醫療輔具最根本、也最必要的服務模式。

    根據醫學研究,每個人的DNA有高達99.9%的相似度,僅有不到1%的差異。但這低於百分之一的差異,卻產生了全然不同的風貌,它讓世界沒有一個完全相同的人。

    低材料耗損+高客製化 3D列印醫用潛力大

    不僅先天的生理特徵差異大,後天因生活型態所衍生的生理變化與耗損,更讓每個人所需要的醫療服務都有極大的不同,尤其是需要與身體長時間接觸的輔具。且輔具不僅用於外部的佩戴,也會有內置於人體內的機會,因此依使用者實際的生理條件進行客製化生產,是最符合需求,也最安全的方式。

    然而要達成高度的產品客製化,仰賴傳統的生產製造模式,非常不易達成,除了生產速度慢,製造的成本也高,這對急需要協助的受病患者來說,皆是不利的因素。幸好3D列印技術誕生了,它正可解決這些問題,讓價格經濟且完全量身訂做的輔具成為可能。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張雅竹博士表示,3D列印技術運用在醫護領域,大概可分為四大部分,為醫學模型、手術導板、金屬植入物和再生醫學。

    對於3D列印技術的應用,張雅竹博士十分的熟稔,他目前擔任科技部智慧積層製造(3D列印)跨領域研究專案計畫的研究員,協助政府推動台灣積層製造的在地產業化。

    張雅竹解釋,醫學模型主要是做為教學和術前規畫,透過3D列印建置與人體相似的模型,來協助理解真實的診治情況;手術導板則是輔助手術進行的物件,能完全貼合在患者的施術部位,協助醫師施術,以植牙手術最常見;金屬植入物,則如骨釘、骨板與人工關節等;再生醫學,則如人工皮膚、人工血管等,是更未來式的應用。

    張雅竹認為,降低材料的耗損與高度客製化,是3D列印技術在醫護應用上的兩大優勢。

    在材料耗損方面,不同於傳統機具以切削成型的模式,3D列印是採用沉積製造的方式,能夠把材料的損耗量降至最低,因此對於平衡成本很有優勢。「傳統製造是減法的製造,但3D列印是加法。」張雅竹說。

    滿足個性化設計 提高患者穿戴意願

    因為工法的差異,使得傳統的製造多以生產標準品為主,並且是由原廠來訂定規格,並非從個別使用者的角度來生產,因此難以滿足需要極高客製化的醫療輔具市場。但3D列印沒有這些限制,能夠生產結構非常複雜的器件和穿孔件,對輔具和義肢的製造來說,極具吸引力。

    尤其是多數的輔具和義肢都是使用塑膠材料製造,成本並不高,若改用3D列印來進行生產,成本還可以更加經濟,尤其是在針對單一用戶的客製化生產上。

    「我自己就帶過膝蓋的輔具,非常不合腳,我完全知道那種不適感。」張雅竹強調。「3D列印就像訂做西裝的概念一樣,想這邊鬆一點,那邊緊一點。需要透氣,就直接開氣口。」

    而基於這種高度客製化的特性,除了降低穿戴的不適感之外,還能夠增加患者配戴的意願,例如特殊的塗裝與圖樣,以增加個性化的設計,對增進患者整體的健康來說,都是十分有幫助。尤其是孩童,對於鮮豔的塗裝,有很高的接受度。

    需納入智慧製造範疇 建立新產業聚落

    儘管3D列印技術具備諸多優勢,但台灣目前仍未發展出成熟的產業供應鏈,但張雅竹認為,至少有四大方向可以來著眼,其分別為硬體、材料、軟體與服務。

    硬體就是沉積製造的機台設備;材料則是構成產品的基本元素;軟體則是產品建模與設計的工具;服務,則為整體3D列印產業的支援與推動組織,例如標準制定、驗證與推動等。

    不過台灣目前的3D產業現況仍是十分破碎,主要的業者都以從事代理為主,僅非常少數的業者有足夠的能力進行自主研發與製造,例如台灣的揚明光學,以及一些獨立的新創公司。

    張雅竹更指出,3D列印的發展其實已經遇到瓶頸,未來勢必要有新的做法才有突破。其中,併入智慧製造的範疇,就是一個重要的策略方向,尤其智慧製造講求少量多樣,與3D列印的特性完全相符。

    他也透露,目前台灣的產業政策也正朝此一方向前進。在「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中的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裡,就計畫在南科成立智慧製造產業聚落,其中就包含了3D列印產業聚落的建置。

    法規鬆綁是關鍵 推動產業要有新思維

    儘管3D列印技術在醫療上有許多優點,但要進入實際的人體應用,卻還有一段路要走,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法規的適應性。

    在台灣,只要是牽涉到醫療的醫材,絕大多數都需要有醫療認證。但目前的認證準則幾乎都是針對傳統模式製造的產品,並未有適用於3D列印技術的法規,因此一但涉及到有醫療功效或者醫療用途,往往都需要經過費時費力的審查過程。

    這對3D列印在醫療輔具上的發展,產生了嚴峻的打擊,尤其3D列印作為一個新興技術,許多的應用都是創新的思維,而且是由企業規模較小的業者所發起,一但在起跑點就受到限制,就會大大的抑制其未來的發展空間。

    對於3D列印技術在醫療應用上的擔憂,主要是在耐用度與標準化上,尤其是植入物上。但根據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積層製造(3D列印)醫療器材管理指引」,認為3D列印只是醫療器材製造技術之一,因此產品仍須符合「藥事法」相關規範。

    然而醫事法很大一部分的實施思維是以藥商的角度,但3D列印卻不隸屬於此一體系,因此在實作上常常面臨挑戰與限制,使得相關的產品難以即時推出,進而打擊了投入業者的信心和意願。

    「目前3D列印技術在醫護領域的最大挑戰,我認為就是法規面上問題。」張雅竹說道。

    受限於法規有許多統一標準與原廠規格的問題,使得新創產品難以推出。而這些阻力就有賴於推動3D列印技術的專法來因應,讓3D列印有專用的法條與規定,進以加速產品與技術的落實。

    結語

    對於輔具和義肢這類需要高度客製化的產品來,3D列印可說是最佳的生產方式,無論是在物料成本和交貨速度上,都勝過傳統模式許多,是能真正實現低價格高品質的技術,這對需要幫助的患者來說,絕對是個福音。

    但由於輔具和義肢也涉及到醫療行為,勢必會與醫療法規緊密連動,因而造成了種種的限制與阻礙,因此如何透過法規的鬆綁,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來加速3D列印技術在輔具上的發展。讓好的技術應用可以發揮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而那才是科技發展的目標所在。

    附圖:圖一 : 以3D列印生產的牙科手術導板,引導牙醫師到定位出最適當的角度、位置與深度,以更精準的完成手術。(圖/明碁口腔醫材)
    圖二 : 助聽器的耳模是極需完全客製化的產品,3D列印可說是最佳的解決方案。(圖/維基百科)
    圖三 :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張雅竹博士。(source:張雅竹提供)

    資料來源:http://www.ctimes.com.tw/…/%E6%99%BA%E6%…/2003051344L8.shtml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