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裝潢費用所得稅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裝潢費用所得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裝潢費用所得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裝潢費用所得稅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夏綠蒂的選股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政府打房,房價將下修?》​ ​ 行政院院會在 3 月 11 日討論通過「房地合一稅 2.0」相關所得稅法修正草案,目的就是抑制炒房啦,修法大方向為延長短期交易時間,持有越短課稅越重。​ 分兩種投資人類型來探討:​ ​ (一) 以公司持有房地產​ 很多有錢人都會成立公司來避稅,若是透過公司持有房屋,...

  • 裝潢費用所得稅 在 夏綠蒂的選股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2 08:33:00
    有 167 人按讚

    《政府打房,房價將下修?》​

    行政院院會在 3 月 11 日討論通過「房地合一稅 2.0」相關所得稅法修正草案,目的就是抑制炒房啦,修法大方向為延長短期交易時間,持有越短課稅越重。​
    分兩種投資人類型來探討:​

    (一) 以公司持有房地產​
    很多有錢人都會成立公司來避稅,若是透過公司持有房屋,一樣 2 年內賣掉要課徵 45% 的稅,而且企業的盈餘分給股東,還有股利所得稅,而盈餘沒有分配完的,公司要被收未分配盈餘稅。因此個人透過公司買賣不動產的稅負將變重。​

    (二) 以個人持有房地產​
    有些投資人要賣房子的時候,為了避免繳太多稅,可能會去買發票來抵稅。賣價-買價-裝潢成本-仲介費用等,就是你賺了多少錢,所以很多人會去灌水裝潢的部分,讓自己看起來少賺一點就不會被課稅。​

    裝潢費用在法律上的認定是,必須是固定、無法帶走的傢俱,並且可以維持 2 年以上繼續使用,這些其實有點模糊地帶,國稅局也許還會要求要看合約之類的憑證來佐證。​

    以投資來看,要買房還是買股?​
    以我最近聽到一個實際的投資房地產例子做說明,地點在桃園,用數據來算一下,以投資來看,要買房還是買股?​
    買了一間 450 萬房子,加上裝潢費、仲介費、代書費,總共 30 萬,也就是說取得的成本為 480 萬。而我兩年內出售賣了 520 萬,會被課徵 (520 - 480 ) x 45% = 18萬,最後賺的獲利是 22 萬​

    如果把 2 成的頭期款 + 裝潢費共 120 萬投入指數型股票基金,以 0050 年化報酬率 8% 來看(這兩年大漲其實報酬率更高),兩年後資產總額是 140 萬,獲利 20 萬。​

    這兩者獲利沒有差很多,房地產短線會直接被吃掉了快一半的獲利,相信會讓很多人卻步,所以對投資客來說,原本持有 2 年就打算脫手,現在要拉長到 5 年,很多人就不玩了,這樣對自住客是有幫助的,希望讓房價有健全的市場和價格。

  • 裝潢費用所得稅 在 竹科張太太Mrs.Chang's Fav Lai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3-26 17:35:25
    有 79 人按讚


    #蔡代書談房產
    這次談海外房產,還加碼抽 #澳洲來回機票一張‼️‼️

    .
    海外房地產投資消息在我們業界總是一陣一陣的
    最一開始流行令人嚮往的日本東京
    後來這幾年流行漲幅高的東南亞,例如泰國、柬埔寨
    我真的有朋友去柬埔寨賣房子一賣賣4年了還沒有回台灣耶
    .
    東京租金收益高,但漲幅不大且稅金問題很多
    東南亞漲幅真的滿大的,
    但是政經情況不穩我不建議保守的人投資
    (如果你閒錢很多就去東南亞吧!真的!)
    還有以上都有匯差問題
    .
    『所以海外房地產不僅是投資物件要好
    金融、法律、稅率、財務方面都要全面考量才行
    以免賺了漲幅、租金,但賠了稅金之類的』
    .
    最近我因朋友介紹,認識了澳洲房產投資開發團隊
    仔細研究下,
    澳洲在全球海外房地產的戰鬥力每一項都很穩健
    非常適合保守型的台灣人當作海外房產投資第一站
    海外投資首先第一項要了解的是

    💵#匯率與匯差
    賺到了匯差等於直接賺房價了!
    澳幣7年前兌換台幣是1:32,比美金還貴
    但現在已經是1:21了!
    是20年來的低點

    🔑#入場自備資金
    以大城市布里斯本2房成交金額平均落在1千萬元台幣左右
    自備1成至3成
    如果是買預售屋,自備就更低囉😙

    🧮#投資報酬怎麼預估
    澳洲的租屋租金水準皆隨著物價指數調整,不會像台灣這幾年房價一直飆,但是租金都沒有一起正成長
    一般來說,都抓房價5%為一年的租金投報率

    🔜#售屋後資本利得課稅會重嗎
    澳洲眾所周知所得稅很重啊!!所以投資房地產賺的價差也算在所得稅裡面喔!
    但是澳洲有一點非常好,我覺得台灣也可以跟進
    就是,#持有房產所有的衍生費用都可以抵扣!
    例如裝潢費用、每一年的房屋稅土地稅、貸款利息、代書律師費,甚至換電燈泡小筆的費用,只要拿得出單據都可以抵扣喔!
    所以很多人在賣掉房子時根本沒有繳到什麼稅金

    🤓#澳洲未來房地產趨勢如何
    未來大家都說不準,但可以用現有幾個線索去判斷
    1.澳洲人口增長率是已開發國家中最高,甚至比中國還高
    2.澳洲是海外留學大國,只輸美國與英國,所以海外人口每年也不斷成長
    3.澳洲的房價每年都以穩健緩慢成長,原因是政府一直利用升息或貸款控管房價,以防中國大媽擾亂害房價亂漲一通

    看到這邊你一定會想問更多更多問題了
    因為房地產投資有好多面向需要注意
    #海外房屋貸款如何申辦
    #售出後價金如何帶回台灣或繼續投資
    #在澳洲置產後如何移民留學

    ⚡️來,趕快來聽專家的分析,
    4月13(六)、14(日)於新竹舉辦全台唯一一場「2019澳洲全方位講座」
    現場超難得可以請到5位專業國際級開發商、金融、法務高手坐鎮
    都是特地坐飛機來台灣來服務最聰明的竹科人(竹科人最會問問題啦)
    所有海外房地產問題一次詳解!讓你秒變成海外投資達人
    每場僅開放20席位,活動結束後還抽一張澳洲來回機票喔!
    中獎機率超級高!!
    秒變達人報名連結:https://goo.gl/forms/1z52kdrmiHm3kGM92
    張太太我也會一連兩天在現場跟大家一起研討海外房產喔!

  • 裝潢費用所得稅 在 元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11-27 12:48:17
    有 81 人按讚


    Quote:"...他們做的是日本拉麵店,在巴黎找店舖搞公司登記等手續和聘請員工,搞了三四個月一頭煙。租一個四十呎位置的小店舖租金不太貴,人流多較旺的地方一年租金大概三四萬歐羅,每月不外三萬港幣左右,但頂手費的所謂 Key money 卻要二三十萬歐羅,二三百萬港幣!連裝修費(因有很多規管裝修特別貴)二十多萬歐羅加起來開個小小的麵店也要四五百萬港幣,令人咋舌。好了,請一個夥計,你要付出三千歐羅,先扣去一千勞工福利保障金才給夥計二千,夥計拿了二千先被扣去三百養老金,剩下的一千七他納了個人所得稅後剩下實收入袋的只有一千三歐羅。是的,公司付出三千歐羅員工實收只有一千三百歐羅。這是多繁重的稅收和多昂貴的請人費用。當然我還未說其他的經營稅項、規例和勞工法例。這樣的政府比攔路收買路錢的惡霸更無良!..."

    雇主實際支付€3000月薪但超過56%被政府收走(台灣目前約15%)。眾多建築消防安全法規竟讓40呎小店(約一台坪)裝潢費用要高達€20幾萬!不僅殺光原本可能存在的邊際企業,也讓新創事業的建置成本奇高,造成一般人家底不夠的,連嘗試做點小生意(賣零食、賣雜物或廉價首飾)維生的機率都免問。

    這種高稅率、高社會福利的法規造成法國長期高青年失業率,是經濟規律之必然。而經濟分析可以推測的,更有不景氣來臨時,法國失業人口將「真正失業」,連如台灣般賣鹹水雞維生機會都無,社會治安必然差、街道必然髒亂且多塗鴉、貧富差距必然擴大,同時不景氣的恢復期將比法規有彈性的資本主義國家(如中國)來得久。

    我自己幾次去巴黎印象都其差,還曾遇上吉普賽人嘗試搶劫。實在不理解某些台女對巴黎的浪漫情懷是從何而生?

    而台灣卻總有一群蠢文青想向這種國家看齊?還誤以為這叫做進步?

    這群人一方面罵雇主起薪太低、假期太少、工時太長,要求政府介入管制;一方面又抱怨新鮮人找工作難,資本家把工作都外移他國。渾然不知自己的主張正是困境的肇因,更無視國際競爭壓力之現實,以為可以超越自然定律用國家法律強迫太陽從另一邊升起、強迫地球反方向自轉。

    https://goo.gl/YQzNmJ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