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被討厭的勇氣章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被討厭的勇氣章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被討厭的勇氣章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被討厭的勇氣章節產品中有2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綠豆爸.粉圓媽,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綠豆爸 可能 非學校-台北 #你真的有被討厭的勇氣嗎 青少年的讀書會心得寫得太好 一定要來分享給大家呀! ✅皙:今天的讀書會的第一個章節是「擁有自我主張」,像我在別人對我有要求時就會很難拒絕別人,但千萬不能這樣,該拒絕的時候就應該要說,不然可能會被當成工具人。 接著是課題分離,像我就是比較常...

被討厭的勇氣章節 在 我是吉利,Chellie’s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37:10

這本書的首部曲我在兩年前的時候讀過,那時我正值失戀療傷期。 直到最近幾個月,我實在太想知道要如何達成幸福人生?該如何勇敢去愛? 被討厭的勇氣首部曲,有一個非常顛覆我三觀的概念,阿德勒以目的論取代因果論,在阿德勒的世界沒有所謂的創傷,只有你想要目的是這樣所以你這麼做。 用失戀打個比方: 因果論:因為...

被討厭的勇氣章節 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23:09

—自我察覺— 人類是群居動物,渴望與別人連結是非常正常的需求。 最近察覺自己和以前的不同, 我是一個非常擅於社交的人,可以和素未謀面的人開心聊天,時時刻刻掛著招牌燦笑,我同時也算是高敏感族群,不過這是後天學習來的。 在大學某一時期後我沒辦法再和別人訴說心事(原本還能鼓起勇氣講一部分)和深交,因...

被討厭的勇氣章節 在 小妮子情理生活學〡關係療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5:29:54

/ 自己在閱讀的時候,通常會讓自己沈浸在字裡行間,去感受作者想樣傳遞的能量和知識,而我也相信關係是一輩子的必修課,有些啟發就是需要書本一再的提醒我們、敲敲冰封已久的心門。 ⠀ 從過去幾次的 Q&A 中,許多讀者正在關係中探索,相信如果透過書本的引導,你會更全面的自我覺察並有效調整行為模式。雖然我們在...

  • 被討厭的勇氣章節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18 22:12:48
    有 26 人按讚

    #綠豆爸 可能 非學校-台北
    #你真的有被討厭的勇氣嗎

    青少年的讀書會心得寫得太好
    一定要來分享給大家呀!

    ✅皙:今天的讀書會的第一個章節是「擁有自我主張」,像我在別人對我有要求時就會很難拒絕別人,但千萬不能這樣,該拒絕的時候就應該要說,不然可能會被當成工具人。

    接著是課題分離,像我就是比較常介入別人的課題的人,這種人也比較容易讓別人介入自己的課題,不需要把別人的不悅或焦躁當成自己的責任。

    我來舉個例子好了,像是別人可能不會使用某些東西的時候,我就會說:「你去做你的事好了,我來幫你啦。」但其實這不是我應該要做的事。像是我的家人在吵架時,我就自己換個空間,不參與其中,就是課題分離。

    在人際關係上我們常會有些糾葛,但有些是因為有了「基本謬誤」(以偏概全)而導致的。人際關係良好、普通、惡劣的朋友大約是2:6:2,我們只要和那些普通及良好的人一起互動就好。

    ✅熙:這次的讀書會講到了「課題分離」和「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法則」,先講課題分離,課題分離是現在許多人做不到的事,這些人往往會把「對方的課題」當成「自己或共同的課題」,然後粗暴的踏入他人的界線,亂搞一通,再說這叫熱心助人。在幫助他人前,請確保自己做的是在彼此的共同課題之中的事。我分別舉一個例子。

    第一個,當家裡有人一邊哭一邊在地上打滾一邊摔東西時,就轉移自己的空間,避免踏入他自己解決情緒的課題。而干涉他人課題的例子就像是明明應該要自己整理行李,但是家人卻突然幫忙,問都沒問過我需不需要,這就是介入他人課題。

    而第二點「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法則」,一個團體之中,必定會有你很合得來的人,也有關係普通的,也會有不喜歡,關係很差的,而這三者的比例大約是2:6:2,所以不需要去追求讓所有人都變成很喜歡自己,或是強迫自己喜歡和某個人相處,一些只要遵從本心即可。

    ✅媗:今天的讀書會是在說擁有自我主張、課題分離以及如何解決人際關係的糾葛,先從擁有自我主張開始,在青少年時期,很容易想要討好別人,也容易覺得會被別人討厭,在這時,就要有自我主張,要把被別人討厭的想法刪除掉。

    再來是課題分離,要區分為自己的課題以及別人的課題,這樣彼此就不用感情用事,也有分共同的課題,共同的課題的條件包括自己因為對方而覺得困擾和自己有事要和對方商量,不然就分為自己的課題或對方的課題,這看似簡單,但其實很難,要慢慢練習。

    我有做到的課題分離是在有人在討論事情,我就有去做自己的事,沒有干擾他們。我沒有做到的是在家的時候,有人在問某件事情,但不是在問我,我就回答了,這就屬於別人的課題。

    ✅宇:「我們是我們自己的主人」這句話看似容易,但實際執行卻是如此的困難,因為當我們採取非主張、被動式行動時,我們都抱持者「不想要被討厭、想要受人喜愛」的想法,就是讓我們跟「被討厭的勇氣」越來越遠,這種人際關係的糾葛,就會讓大家都不舒服、不自由。

    而如果想解開人際關係的糾葛,我們就要練習課題分離,當我們發現一個課題時,去覺察「是誰要負責起這個課題」,如果要負責的是你,那你就要負責好這個課題,也不要讓其他人輕易介入你的課題;那如果要負責的不是你,那你就以「關心但不介入」、「同理但不批評」的角度,尊重那位要負責的人的決定。

    當然,這一切說來容易,但若要實踐在生活中,可就沒有那簡單了。我自己給我的課題分離指數是4,滿分是10,原因是,我知道我有課題分離的能力(,應該講說所有人都有),好比我不會去在意別人記錄的豐富量,因為,只要他覺得是好的,那就是好的,最後要負責的人是他,而不是我;然而大多數的時候,我卻會介入他人的課題,像是幫別人算錢,這可能是出自好意,但卻會剝奪他人的能力。

    ✅瑜:今天的讀書會中,我們說到了,如何用「課題分離」的方式解決問題,在那之前的內容說到,嬰兒型的人和取悅者型的人都會在被別人要求的時候,很難對對方說不,比如說,你的朋友以自己有事為理由,要求你幫他完成工作,你身為嬰兒型的明明也有事,但是朋友和你說:「你不幫我就不是朋友了」,因為這句話而無法拒絕。

    除了這個例子以外,是這兩種類型的人也會因為朋友同事或家人的不高興而怪罪自己,也就是在爸爸不高興的時候想著:「啊,是不是因為我做了什麼才讓爸爸生氣?」等,書中提到的,如何讓自己變得不再是上述的這樣,上面寫著,你要能夠爽快說出自己的想法,並把:「我這樣會讓人討厭」、「可能會給別人帶來麻煩」的想法一刀兩斷,書中的最後一句提到,就算你拒絕他的要求,對方的傷害也沒有你想像的大,因此,你要成為你人生中的主角,而不是當認人使喚的工具人。

    接下來是最剛開始的「課題分離」,常常有人學了課題分離之後,就會以為是要對對方冷漠,比如說,在快吵起來的時候忽然變得冷漠,完全不理對方,然後把自己心中的情緒壓抑起來,老師說,那樣也只是忍耐,如果一直忍下去,之後有一天也會爆出來的,所以課題分離並不是忍耐,而是要先將這個問題分為自己和他人的,然後再找出共同課題。

    舉個例子,今天媽媽回家的時候發現自己交代孩子要完成的工作沒有完成,媽媽這時候,以一般家長的角度來說,就會大罵:「你怎麼還沒完成我要你做的是!?」,如果是以課題分離的角度,媽媽會先思考:「我請小孩完成任務是我的事,小孩沒完成是他的事,接下來….沒有共同課題」,所有我要解決請小孩完成任務的課題,小孩要解決自己為何沒完成任務,這樣才能和平的解決問題。

    再來我要舉自己的例子,我昨晚的時候媽媽讓我幫忙她把湯熱好,媽媽說,只要湯有稍微冒泡就好,我回他好,後來媽媽來看的時候,媽媽和我說,不是這樣啊,湯已經好了,我不是說只要稍微冒泡就好嗎!?,這時候我應該要思考,我自己的問題是:直接把媽媽的「稍微冒泡」理解成像是煮滾了那樣的冒泡,而媽媽的課題則是沒有準確說明到底是什麼樣的「稍微冒泡」。

    ✅齡:這次我們讀書會談了三個章節,這些章節其實都很重要,但對我們來說講很簡單,實際做起來卻非常難。

    第一:「擁有自我主張」

    很多時候我們會怕被別人討厭,所以他們提的很多要求,就算不喜歡也都照單全收,只要對方露出滿意的笑容,你就覺得自己做的太好了,這樣做就大錯特錯,要「擁有自我主張」,你就要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想法,拒絕他人的要求,向對方提出請求時,也務必把「可能會惹人厭」或「可能給別人帶來麻煩」這種自我干擾的想法一刀兩斷。

    擁有自我主張的三項要點:
    一、就算你拒絕對方的要求,對方所受的傷害也沒你想像的那麼大,因為說不定本來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二、與其在職場或朋友之間當「工具人」,不如成為獨立自主、有責任感的人
    三、你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毋須遵從和依附他人過日子。

    第二:「課題分離」

    說到課題分離,聽起來可能很簡單,其實非常困難,課題分離並不是不管他,這兩者還是有差別,要如何找到共同課題,有些事原本是個人課題,但當你詢問別人有沒有需要幫助,當他表示需要,這件事就會是你們的共同課題。

    共同課題有兩個條件:
    一、自己或對方有事要和另一方商量、請託。
    二、自己因為對方覺得困擾

    我就舉舉我生活中有課題分離/沒有課題分離的例子吧!

    當家裡有人心情不好,就避免在他面前出現,轉到一個不會影響他的地方。
    當看到弟弟成績考不好,就想要幫他補習,但他明明就不需要,自己卻要這樣做。
    常常我們都會做第二個,因為比較簡單,想要找成就感,以後要努力做做第一個,這樣才可以活得更像自己。

    第三:「如何解決人際關係的糾葛」

    我們不可能和每個人都保持良好關係,也不可能跟所有人都合不來,歷史上找不到任何一個人能獲得所有人喜愛,同樣的,也沒有任何人遭受所有人厭惡,很多時候我們都幻想自己是受眾人喜愛,自以為遭到大家厭惡,這只不過是一種錯覺,只有把這樣準則放在心上,相信你的人際關係會更佳舒服愉快。

    ✅涵:今天早上的讀書會我們延續上次的主題「自我主張」,很多的青少年都常常採取非主張式的行動,因為會過於在乎他人的眼光,而產生了一些自我干擾的想法,所以無法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或是拒絕別人的要求。

    我自己有時候也會採取非主張式行動,我觀察到自己大部分是在長輩或者比較有能力的人面前才會採取非主張式的行動,在長輩面前是因為他們比較在乎禮節,而且我比較容易受到氣氛的影響,有時候會因為不想破壞氣氛所以選擇不說出自己的想法,在有能力的人面前我不知道是因為比較沒有自信還是怎樣,有些時候會採取非主張式的行動,但我覺得採取主張式行動的時候自己會比較開心,也比較有自信!

    接下來我們認識了「課題分離」,在人際關係中的糾葛通常都可以用課題分離在解決,只要思考這個課題是誰的責任,就可以把他區分為自己的課題和他人的課題,就不會感情用事也可以清楚的知道該如何面對課題,雙方也不用因為介入、被介入而爭吵,但在亞洲人的文化當中常常會以不平等的方式介入他人的課題,剝奪他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使對方變得更加依賴,所以我們更需要加倍努力的建立課題分離的習慣!

    當然!在人際關係中也會有共同的課題,共同的課題就是自己或對方感到困擾,或是雙方要共同承擔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事先詢問對方是否需要幫助,當對方表示不需要協助那我們就不該介入,如果對方需要幫忙的話那就可以協商如何解決問題!

    最後我們進行自我評分,我給自己打5分,因為我有時候可以很明確的做到課題分離,但有時候又做不到,像是有時候可以清楚拒絕他人的要求,但有些時候會因為各種奇怪的原因而介入他人的課題,我覺得自己真的很需要多加練習課題分離呢!

    ✅宸:今天我們看了三個章節,第一個是「如何擁有自我主張」,前面有講過的「嬰兒型」或「取悅者型」的人,大多會採取非主張式行動,不想被討厭,因此很難說不,如果別人有不悅的表情,就會覺得是自己的錯,我自己以前也做過這些事,其實這樣很累,有可能把跟自己沒有關係的事,當成自己的問題,而且因為難以拒絕別人,所以有任何事都會找你,也會讓自己無法負擔。

    再來是第五章「課題分離」,課題分離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要分割自己與他人,但又不能完全不管,必須找到中間的平衡,像上一段所寫的,如果把別人的課題都當成自己的,就會無法負擔,所以課題分離是很重要的,但到底如何做到,第一步是先區分這是他人的課題還是自己的,再來,才可以解決「共同課題」,共同課題就是:1有事要和對方商量、2自己因對方而困擾、如果有事先詢問「有什麼可以幫忙?」原本是對方的課題,如果對方同意的話,就會變成共同課題了。

    今天的最後一章,要講的是「人際關係的糾葛」,通常「關係良好、普通、惡劣」的比例是2:6:2,也就是關係良好的會和關係惡劣的人差不多多,所以不會有「所有人都不喜歡我」這種錯覺或「所有人都喜歡我」這種幻想,也不用刻意讓大家都喜歡或都討厭。

  • 被討厭的勇氣章節 在 書閣&生活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17 21:54:25
    有 0 人按讚

    #來點成長吧

    🕯歡迎收藏或分享,推廣閱讀需要您。🕯

    「不在乎的你,很受傷的我。」「沒有永遠不變的關係。」此書探討「人際關係」的奧妙及危機修補的方式。

    透過四大章節來幫助我們,面臨人際關係的困擾時該怎麼做:
    1⃣傾聽內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2⃣開啟對話(為彼此重建關係的勇氣)
    3⃣解決問題(隱藏情緒的處理)
    4⃣勇敢放下(好好地說再見)

    對我最有感的是「為何會有憤怒情緒?」這章,因我從小受的教育是別與他人有衝突,任何的不滿盡量壓在心底,久而久之「隨和」變成我的代名詞。「意識到自己生氣了,是件很重要的事,這樣憤怒的情緒才不會像個看不見的討厭鬼藏在心底。」書中道。正視怒氣、適當表達意見,才不會最終壓抑太多。(ok,要打破過往的模式,看來我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如同「被討厭的勇氣」主旨:「所有煩惱皆是人際關係的煩惱。」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段破裂的關係等待修補,或者你逃避它。看完此書能讓自己直視這些關係,分析、面對自己怕的是什麼?(書的尾章有“你願意為這段關係努力嗎?”之測驗。)

    不委屈自己,但也別對他人抱有惡意,惡意是無止境的;應當說再見時就好好告別、放下,才有整全的心態面對其他的關係,這是對自己及他人的尊重,同時,也才能看見美好事物的存在。

  • 被討厭的勇氣章節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30 13:48:37
    有 455 人按讚

    《即使被討厭也要自由地活下去》自學個體心理學推薦入門書籍系列
    .
    花花自學個體心理學即將邁入第三年,這一年是我幾乎沒更新書籍的一年,身份上的轉換與承擔的責任變得更多,我一天當中能夠用來閱讀以及寫作的時間變得非常有限,因為作息與生活習慣大轉變的關係,我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去適應,並且在最近終於找到一個現階段看起來還算平衡的點。
    .
    我僅僅花了三天的零碎時間就把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即使被討厭也要自由地活下去》給看完,但各位讀者不用擔心這樣是否會完全沒有吸收,首先我得先碎嘴一下,岸見一郎老師的著作內容重複性真的非常高,87%相似不是開玩笑,有認真去讀他在台灣有被翻譯出來的書籍一定會發現,裡面舉的例子、故事、引言等等,幾乎每一本都是大同小異。
    .
    但這並非是在否定岸見老師的著作,舉一個阿德勒的例子來說,曾經有人在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講座中提問:「老師,您講的這些內容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嗎?」,兒阿德勒的回答是:「這些不就是常識嗎?」
    .
    岸見老師的著作雖然重複性很高,但就如同在觀賞電影或是閱讀一本小說一樣,我們總要全部看完後再重新去回顧,才能夠發現第一次沒注意到的地方,電影或小說的內容並無改變,但我們卻有了更多的體悟。
    .
    而這也是我非常推薦想要入門個體心理學的讀者朋友們,絕對可以收藏岸見老師每一本著作的原因,每一次閱讀都能夠有新的領受,特別是我們活著的每一天其實都在改變,同樣的內容,不同情境下的解讀其實每一次都是收穫滿滿的。
    .
    接下來就進入正題吧!首先跟大家介紹章節分成那些部分。
    .
    #第一章_屬於所有人的心理學家
    .
    跟之前閱讀過但可能還沒寫出介紹的幾本一樣,岸見老師會在第一章先介紹個體心理學的創辦人阿德勒・阿爾弗雷德的生平,阿德勒的童年與家人的相處、長大後為什麼決定成為一名醫師、又是如何與佛洛伊德分道揚鑣自己成立全新的心理學會等等。
    .
    講到心理學,大家都會很快去想到佛洛伊德或是榮格,但鮮為人知的是,在當代阿德勒的聲名很可能更甚於佛洛伊德,只是個體心理學(或稱阿德勒心理學)太過理想化,且在實踐上有相當程度上的困難,因此直到百年後的今天,阿德勒理想中的世界仍舊沒有實現。
    .
    就連阿德勒本人以及跟隨他的後人,當然也包括我在內,都是相當悲觀地認為,阿德勒理想的世界是不可能會實現的。但即便我們認為直到我們生命的盡頭也看不到改變,我們仍舊會持續傳達阿德勒的理念給更多的人,這是阿德勒心理學所教導我們的思想: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唯有先改變自己,才有機會影響到其他的人進而變得更好。
    .
    #第二章_勇氣是人類獲得幸福的根基
    .
    許多人會感到疑惑,幸福這麼抽象的詞彙不應該出現在心理學當中,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它既看不到也觸碰不到,幸福也無法量化同時也沒有所謂標準,幸福不該是心理學該探討的,這是哲學的議題了。
    .
    然而,幸福跟心理學有相關且非常重要。每一個有身心狀況的人,只要問他們這樣的問題就好:「你覺得自己幸福嗎?」一個身心健康的人都不見得有辦法肯定地回答自覺很幸福更何況是飽受身心疾病困擾的人,因此幸福絕對是心理學必須要去了解的課題。
    .
    阿德勒認為,人會感覺不幸福、人的煩惱都是跟人際關係有關。在這個章節當中幾乎全部都是以親子教養的角度下去撰寫,但即便正在閱讀本文的您膝下沒有子女也不需擔心本書對您不會有幫助,在閱讀這個章節的同時,讀者們可以去回顧自己的成長環境,您的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學校的師長以及其他長輩是給您什麼樣的環境。
    .
    阿德勒將這些環境稱之為『素材』,而每個人的人生型態都與這些素材有關,當然並非在不適當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就一定會壞掉,阿德勒認為人生是自己選擇的,素材也是,我們眼前有大量的素材,但我們只會選擇跟自己人生型態相符合的。
    .
    例如我的第一段認真談的感情就是我的前夫,但他卻在我懷孕期間出軌了,出軌程度確切到哪我不清楚,但這樣的打擊讓我在離婚之後的感情中有了陰影。我經常害怕伴侶出軌,因此在過去我的感情態度是屬於非常緊迫盯人的,而不幸地,還真的又被我發現了伴侶與其他異性的曖昧對話內容,這讓我更加肯定男人都是不能夠信任的。
    .
    『不可以太相信男朋友』這是我面對感情時所選擇的人生型態,而造成這樣的人生型態的則是我所選擇的素材『前夫出軌』、『男朋友跟別人曖昧』,除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之外,我也會特別注意到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類似情形,例如哪個在眾人面前是完美情人的男性私下經常瞞著女友約炮之類的。
    .
    但明明,鶼鰈情深的例子也大有人在,因為我選擇的人生型態不允許我使用這些素材,因此即便我明白不是每個男人都會跟我的前夫一樣,當我踏入一段新的感情時,我又會自然而然地將伴侶當成是前夫,並且打從心底無法信任他。
    .
    當我選擇改變自己的人生型態後,我所使用的素材也會跟著改變,而這一個章節除了教導我們如何給孩子盡可能多一點正面的素材之外,也讓我們明白人生型態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可以選擇讓自己變得幸福。
    .
    補充說明一下,給予孩子盡可能多一點的正面素材不一定他將來就一定能夠成為一個正面的人,但是負面素材太多的情況下長大的孩子就是會有比較高的機會成為較為負面的人;同理如果大部分的選擇都是正面的,那麼變成負面的機會相對就會減少許多,這也是阿德勒非常重視親子教養的主要原因。
    .
    #第三章_擁有更理想的人際關係
    .
    在前面一個章節會講到如何幫孩子或是為自己建立勇氣,首先需要的就是『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人生中難免遇到挫折,挫折不見得都是些很大的狀況,也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例如才剛走進辦公室就被同事取笑襯衫的花色很俗氣,一整天的上班心情都會大受影響。在第二章中會告訴我們如何做好『課題分離』,而這必須先要能夠『認同自己』,也就是『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
    .
    而進入第三章開始則是要學習與他人建立橫向關係,因為在上一個章節當中,認同自己很可能會變成過度自負,認為他人能力都不如自己,凡事皆以自我為中心、不是認為他人比自己弱就是將能力比自己強的人視為敵人或是競爭對手。
    .
    幸福的前提就是必須要放下競爭的念頭,而這邊所指的競爭不單純只是像學生之間比較誰成績比較好,或是公司裡面那一個員工業績最高。競爭也可能只是覺得自己的身材比某個人差、自己獲得的關注比某個人少,甚至於只是在家中認為手足的能力不如自己等等都是在『縱向關係』才會產生的競爭意識。
    .
    阿德勒說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在對等的橫向關係,不論對方的年紀、經歷、能力等條件如何,在生命的這一層意義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這也是許多哲學家會說的『每個人出生與死去的時候都是一樣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當人與人之間能夠建立在沒有競爭的橫向關係時,才能夠發自內心的將他人視為夥伴,並且相信他人能夠幫助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
    接納自己、信任他人這樣還不夠,第三章的最後一節會提到獲得幸褔的最後一個關鍵,就是懂得貢獻他人。但這並非要人都要有犧牲奉獻那樣的情操,而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能夠幫助到他人,若要用簡單一句話來說明的話,我會說獲得幸福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
    #第四章_只有自己能夠決定自己
    .
    看完前面三章相信還是會有很多人不明白個體心理學,甚至認為阿德勒的理論都是在講幹話,光是『人人為我』這句話就很難成立了;眼睛睜開看見的這個世界就是充滿各種的爾虞我詐,公司裡面搞小團體,回到家還要被長輩拿來跟其他同輩做比較,也難怪阿德勒心理學過一百年了還是沒被發揚光大。
    .
    在第四章當中最主要就是將前面三章做更詳細的解釋與說明,由於岸見一郎老師本身是哲學家主修希臘哲學,因此在他的著作中會有大量以蘇格拉底為基礎來探討個體心理學。當中蘇格拉底之死就幾乎每次都會出現在他的著作當中,幾乎每一本都會寫到為什麼蘇格拉底不願意選擇逃亡而是接受死刑。
    .
    #第五章_人生就是對自己負責
    .
    跟前一章一樣,第五章也是在整合前面所講述的理論,並且強調每個人都有能力去選擇自己要的人生。許多人會用各種看似合理的解釋來說明為什麼自己沒辦法改變,那是因為害怕對於改變生活型態後的不確定性,一但決定改變後就得賭一把會變好或更糟;可以確定的是維持現況雖不如意但還撐得下去且不會變得更糟,相較於改變之後的不確定性,維持現況感覺風險比較低一點,但其實到頭來只是自己沒那麼想改變罷了。
    .
    這一章當中有些地方看了會覺得有點刺眼、有點針對性,會感覺作者或者提出個體心理學的阿德勒冷血又不食人間煙火,可以選擇的話我當然也想讓自己獲得幸福啊、可以勇敢的話誰會想要遇到事情就逃避?不安慰我就算了,還盡講些落井下石的酸言酸語,跟網路上的鍵盤酸民有什麼兩樣?
    .
    其實這也是我第一次看《被討厭的勇氣》時的感受, 一般的勵志書籍、心靈雞湯會那麼受歡迎,就是因為它雖然沒有幫你解決問題,但它讓你感覺舒服,當你不想解決問題的時候、壓力灌頂的時候,讀點心靈雞湯會感覺自己充滿了正面能量、會感覺人生充滿希望。
    .
    但是,你還是不會去解決問題,等到你發現問題沒解決、又覺得自己是個廢物的時候,再回去看心靈雞湯,又會是同樣的循環,可是最終,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在我第一次看完被討厭的勇氣感覺崩潰後的一段時間,抖M的我決定再重新閱讀一次,而在重新閱讀、思考並且強迫自己去實踐個體心理學後才逐漸明白,個體心理學就是個直接告訴你解決問題方式的心理學,但他不會幫你解決,你只能自己解決,但最難的就是決定自己解決的這一步了。
    .
    我就是這樣,靠著虐待自己似的強迫實踐個體心理學,於是我就不再需要服用原本被醫生說得吃一輩子的躁鬱症藥物了。
    .
    以上分享,由於我兩點要幫學生上課的關係本篇先放粉絲頁,錯字可能有點多來不及修改,晚點整理好再放到部落格,謝謝大家!
    .
    提醒各位,纖益菌本週日截止,下週一就要開汲氣爆氣團購,沒空再處理纖益菌,所以務必務必務必於本週完成填單轉帳回報這些程序,逾期花花真的沒有時間能夠等候,萬分抱歉(跪下擠乳溝
    .
    這邊看介紹: https://lihi1.com/kyPop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