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表燈契約容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表燈契約容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表燈契約容量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萬的網紅地球公民基金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極端氣候下的電力調度困境 台電需積極面對】 昨晚的停電與513停電不同,513是電網故障導致電送不出去,但昨晚停電確實是因為夜晚電力供應不足。但,這個缺電現象並不是因為既有電廠不夠,而是因為歲修規劃不良,導致有些電廠此刻還在歲修,不能供電;再加上興達與核三廠各有一部老舊機組故障,一下子損失太多供...
表燈契約容量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極端氣候下的電力調度困境 台電需積極面對】
昨晚的停電與513停電不同,513是電網故障導致電送不出去,但昨晚停電確實是因為夜晚電力供應不足。但,這個缺電現象並不是因為既有電廠不夠,而是因為歲修規劃不良,導致有些電廠此刻還在歲修,不能供電;再加上興達與核三廠各有一部老舊機組故障,一下子損失太多供電能力,才造成夜尖峰缺電。
在全國抗疫時刻,又遭遇氣候挑戰,對台灣是個嚴峻的考驗。對此,行政院蘇院長應負起責任,檢視國家整體能源政策與經濟發展,更細緻地面對不同階段的電力供需挑戰,確保社會的用電安全。
⚡夜尖峰是電力新挑戰
近日因天氣熱、疫情影響,使用電尖峰提早在五月報到,昨天白天用電已創五月新高。所幸太陽光電發揮作用,使白天供電無虞,仍可達到10%以上的備轉容量。
但傍晚太陽下山後,少掉光電的7%電力,夜間備轉只剩下3%,再加上台電安排歲修不當,導致昨日用電高峰仍有6部機組還在歲修,自然不足以因應興達與核三廠各一部機組故障所產生的供電缺口。
這代表台電的電力調度規劃,不能再只考慮日尖峰,必須針對夜尖峰提出更充裕的準備。過去已有很多專家學者與民間團體提出這方面的倡議,這次已經不容台電再消極以對。
⚡老舊機組需汰舊換新
昨天故障的興達燃煤一號機與核三廠一號機,都是使用快40年的老舊機組,故障率高,一旦出問題就讓台灣供電能力大幅下降,顯見台灣老舊機組亟需汰舊換新。
隨著老舊的燃煤與核電機組陸續除役,行政院應設法使新電源開發計畫如期接上,才能提供充足電力。地方政府也應配合全國電力規劃,如台中市政府勿再阻擋中火燃氣機組興建,勿當能源轉型的拖油瓶。
⚡夜間用電需求需應對
過去幾年台灣的住商、工業用電一直在成長,今年因為特別炎熱,再加上疫情的衝擊與經濟成長、節能力道不足,讓五月用電量不斷攀升。台灣的建築物多是非常吸熱的水泥建築,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即使到了夜晚,空調用電需求還是一直增加,再加上許多產業擴建與新設,使得晚上都還有近3500萬瓩的電力需求,成為電力系統的負擔。
面對極端氣候的常態化,除了台電應通盤考量,加強電網的安全與韌性;面對能源轉型過渡期的夜間電力緊繃狀況,社會各界也需要像對抗疫情一樣提高警覺,通力合作、力行節能。
⚡地球公民呼籲
🔷台電應改變目前備轉燈號顯示方式,提出不同時段在供電吃緊時的節電建議,引導民眾關閉不必要的耗電,降低降載、停限電的風險。
🔷台電應儘速調整目前的機組歲修排程,提早在五月用電高峰前完成,並應深度檢討極端氣候下的電力調度規劃。
🔷為了因應老舊電廠故障與除役,行政院需確保新電源計畫如期完成,提升可彈性調度的備載電力,包括燃氣、儲能、生質能,並加速地熱與海洋能的研發。
🔷必須再增加需量反應契約量,並結合AMI擴大實施對象,讓更多企業與家戶參與計畫性節電。
🔷行政院應提出更可靠的節電政策,包含電價合理化、加強建築通風隔熱、鼓勵汰換耗能電器等,抑制工業、住商部門用電高峰,邁向深度節電。
⚡核電can't help
此外,現況下增加核電無法解決任何供電問題:
🔶核四廠就算重啟也還要花7+N年、再多投入800億,才能運轉一部機組,且電力貢獻也只有3%,無法解決當前的電力問題。
🔶核一廠已經除役,核二、核三都已經超過延役期限,是故障率高的老舊機組,只會拖累電力調度。
🔶核二廠的用過燃料池已經爆滿,核廢料問題無法解決的現況下,沒有任何條件再繼續使用核電。
籲請有心人勿再藉機炒作重啟核四或核電延役,不要再散佈不實資訊,企圖讓台灣走回擁抱傳統核煤的錯誤道路。
表燈契約容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桃園市議員 朱珍瑤 瑤珍珠-回報市民- #秘書處📌
質詢主題:
1、 #肯定行政大樓親子友善廁所改善完成
#本席在前年質詢有提到我們市府行政大樓的親子廁所較為不足而且設備簡陋, #在去年下半年市府也進行了整修及增設六樓親子廁所,每層樓的廁所也都還有兒童洗手台以及尿布座椅等等, #市府的用心我們非常肯定,非常用心營造了個親子友善的桃園市行政大樓。
2、#掃描量過少,影響電子調檔效能
這次我想關心的是比較冷門的文檔工作,身為六都,我自己的政見透明e化這個項目;
電子公文系統中央及地方都推動非常久,大幅增加行政效率而且減少資源消耗,在工作報告中我們有看到公文線上簽核以及公文電子交換都超過了目標值,
#但是本席看了一下本府公文執行績效的統計,#我們總收發文大概有14萬件,#本處的掃描只有2600多件,#我們在市政報告中也幾乎沒有提到文件掃描的績效。
對本席來說電子化政府除了電子公文外最重要的還有「電子調檔」的部分, 很多時候公務單位必須調閱舊檔才有辦法處理眼前各項行政,而這個檔案如果 還是以紙本化進行不僅保存成本很高,調閱時也需要人工翻找曠日費時,#所以包含中央和每個地方政府都很努力的在把現在及過去的資料一一掃描建檔,並且 #建立方便快速的電子調檔系統,#這個部分請問桃園市辦理的情形如何?
3、#市府行政大樓節電
能源問題逐漸成為大家受關注的議題,尤其政府機關的節電更成為大家競相比較的焦點,我們的節電成效在六都之中一直表現都不是很好。
以去年節電第一的新北來說,去年新北市各機關及學校 #用電節電比例就高達5%,是六都第一, #本席希望未來在工作報告上可以看到市府各機關及學校用電的節電情形。
#反觀我們的工作報告上行政大樓節電的努力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思維,例如在公共區域電燈開關週邊提醒同仁隨手關燈、巡視各機關空調區對外門窗及安全門 是否關閉、使用變頻和省電電器等等毫無智慧科技可言。
#請問我們的行政大樓電力監控系統如何控制市政大樓的電力使用?
#有沒有辦法即時監控部分區域異常用電而及時提醒 ?
#或者即時監控各區的用電量是否即將超過契約容量的警示訊息? 有關節電本席最後想請問處長,我們有沒有訂下什麼樣的目標在多久 以內節多少電,甚至可以調整降低本府行政大樓的用電契約容量?
表燈契約容量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農電雙贏!屏東水圳設太陽能板,還可改善圳路惡臭!(01/18/2021 UpMedia上報)
“..... 剛開始推動圳路型太陽能光電時,農民們因資訊落差,多抱持反對的態度。他們擔心太陽能板的架設會讓圳路淤積,發生惡臭與淹水,也怕造成農地作物採光不足,導致產量減少,甚至憂慮颱風來臨時,會有結構安全的疑慮。
在反彈聲浪下,租賃圳路的太陽能光電業者逐一向農民說明溝通,並對村莊進行回饋計畫,包含發放教育補助金、舉辦媽媽教室,並在案場附近設置景觀步道與造型夜燈。再加上,案場完工後,證實沒有農民掛慮的問題,圳路反而變得更乾淨、沒有惡臭,農民的態度也開始軟化,從反對轉為支持。
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表示,這好比在住家附近建設基地台,居民會憂慮輻射問題、天災影響結構安全,但實際上,在圳路設置太陽能板後,當地農民發現結構相當安全,不必害怕颱風侵襲。此外,太陽能板也讓田地多了遮陽空間,像採收絲瓜的農民累了,可以在底下休息,也能暫時存放絲瓜與進行裝箱。....."
(邱家琳報導)太陽能板常設置在屋頂或地面,屏東則走出一條不同的路,在水圳架設太陽能板,卻絲毫不影響灌溉功能,還能改善圳路淤積與惡臭等問題,達到「農電雙贏」的目標。屏東圳路型太陽能光電案場目前共有8處,圳路租賃面積約為6.09公頃、裝置容量約895萬瓦特(8.95MW),今年預計會再有2處案場完工,面積達3.02公頃、裝置容量約461萬瓦特(4.61MW)。
圳路型太陽能光電是在圳堤上方架設太陽能板,其設計特色為美觀整齊、可讓農民作遮陽休憩之用、渠道滿水位時仍可正常宣洩、維持圳路既有灌溉功能,也不妨礙鳥類進入渠道捕食或棲息。目前太陽能光電業者每月定期到圳路清理淤積,種種配套措施讓生態、農業與綠能共存,落實「農業為本、綠能加值」的目標。
從2017年起,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積極盤點適合的圳點,需符合圳路寬度得在3米以上、台電有饋線到達等條件,也不能因此影響到灌溉與排水功能。目前在屏東市、新園鄉、東港鎮、竹田鄉、萬丹鄉與車城鄉等地,設有8處圳路型太陽能光電,一年租金收益約有140萬元。
不過,剛開始推動圳路型太陽能光電時,農民們因資訊落差,多抱持反對的態度。他們擔心太陽能板的架設會讓圳路淤積,發生惡臭與淹水,也怕造成農地作物採光不足,導致產量減少,甚至憂慮颱風來臨時,會有結構安全的疑慮。
在反彈聲浪下,租賃圳路的太陽能光電業者逐一向農民說明溝通,並對村莊進行回饋計畫,包含發放教育補助金、舉辦媽媽教室,並在案場附近設置景觀步道與造型夜燈。再加上,案場完工後,證實沒有農民掛慮的問題,圳路反而變得更乾淨、沒有惡臭,農民的態度也開始軟化,從反對轉為支持。
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表示,這好比在住家附近建設基地台,居民會憂慮輻射問題、天災影響結構安全,但實際上,在圳路設置太陽能板後,當地農民發現結構相當安全,不必害怕颱風侵襲。此外,太陽能板也讓田地多了遮陽空間,像採收絲瓜的農民累了,可以在底下休息,也能暫時存放絲瓜與進行裝箱。
問及如何保障農民權益,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指出,他們會善盡與業者溝通協調的責任,跟太陽能光電業者在簽訂契約時,也明訂若有人員傷亡、天然災害,都要予以理賠,更要負責圳路後續的清理與維護,避免讓農民遭受損失。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04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