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想法的藝術」讀後感
P.165『據仔細研究過達爾文筆記的心理學家葛魯伯(Howard Gruber)指出,早在這位英國博物學者年輕的時候,就接觸過馬氏的想法,因此早在這種觀念浮現在他意識、讓他知道它們革命性的意義之前,這樣的想法就已經在他心中醞釀。達爾文可能以為自己是突然改變想法(演化論),...
「改變想法的藝術」讀後感
P.165『據仔細研究過達爾文筆記的心理學家葛魯伯(Howard Gruber)指出,早在這位英國博物學者年輕的時候,就接觸過馬氏的想法,因此早在這種觀念浮現在他意識、讓他知道它們革命性的意義之前,這樣的想法就已經在他心中醞釀。達爾文可能以為自己是突然改變想法(演化論),但就我們的看法,由書面的紀錄可以得知,他的改變是逐漸成形的,就像一般明顯的突破一樣。』
P.200『讀書識字誠然曠日廢時,但文字本身並沒有和我們的本能對立。相較之下,認知科學的研究卻顯示,學科的內容本身和大腦的訓練習慣,反而可能和我們的直覺完全相反。
讓我們舉幾個例子。伽利略告訴我們,所有的物體都以同樣的速率加速;牛頓則說,自樹上墜落的蘋果和軌道上的行星遵守同樣的運動定律;達爾文說,我們和黑猩猩源自共同的靈長類祖先;愛因斯坦則向我們的感官挑戰,認為時空未必是絕對的。
上面這些對現實世界的理解全都不是來自本能直覺。』
P.212 『為自己的教育負責,責任重大。這意味著個人已經把原本由父母師長所扮演、傳遞知識和技巧的角色內化。這名終身學習者必須了解如何觀察相關領域中的變化⋯這就是改進更新人類想法內容的方法。
同樣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大腦如何偵查運作⋯了解自己的大腦、知道它如何運作才最有學習效果的人,最有可能有效改變他自己的想法。』
我認為書裡最特別的觀點是:人的心理表徵(簡單說就是想法)無時無刻都在改變。
任何你接觸到的人事物、接收到的資訊和信號,若不是讓你「改變」想法,就是「強化」你原先的想法。(而原先的想法多半是錯誤、不甚完美的)
換言之,沒有任何想法或念頭是中立的,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心理表徵「不會」維持在固定態。
你只會:變得更好、或更差。
若你抱持開放的態度,和較可信的來源吸收資訊,那你就能改變自己的想法;但若你不夠開放、謙卑,那麼任何資訊都只會讓你在腦裡強化自己原先較差的想法。
為什麼我要說你(還有我)的想法是較差、錯誤的、不甚完美的?
因為⋯你的想法造成你的行為,造就今天的你。如果你的想法很好、如果你的想法是最好的,那你真的就不會是現在的樣子了。
人生中我抱有「最大確定性」的事情之一(我極度慶幸自己得知了這個想法):就是幾乎所有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都是錯誤的。
滿分十分的話,我有十一分的肯定。
每個人對世界的理解都不一樣,這也是肯定的,沒有人的心理表徵和想法會是一致的。
比如,同樣一個問題丟在你和Bill Gates面前,他可能覺得輕而易舉,而對你來說是世界末日。
你難道會覺得自己對事物、對世界的理解比他更「正確」嗎?我相信不會。
如果你不認同我用「正確」這個詞、如果你覺得對事物的理解沒有標準答案⋯那我覺得你可能不太願意面對事實。
世界上有滿多可以量化的標準,不管你對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 像在商業領域,誰的錢最多,就代表誰最聰明和正確。
如果你真的想(非常習慣)忽略這些標準,我猜你不會讀到這裡⋯
所以人真的要抱持開放的態度,持續學習。
聽起來像屁話。但真的能做到、且願意承認自己的想法並不好的,能有幾個。
認知科學,同樣幫助我們了解:人的想法是可以改變的,儘管可能面臨極大的阻力,也有可能非常困難,但是「可以改變」的。
人的想法能被打破、重組、結合、改變⋯
這是件令人雀躍的事!
人活著該充滿激情、該懷抱希望(若是個目光短淺的人,則很可能看不到)— 而了解自己的大腦是有無限的發展機會,幾乎表明了人能創造任何自己想要的事物。
鼓勵你別維持在固定態(人的心理表徵/心智表徵,其實根本沒有固定態)⋯別強化自己錯誤、不夠完美的想法,持續接受更好的想法,讓自己對世界現實的想法更接近「正確」、更趨近「完美」⋯!
另一件事,是真的有感而發:人的想法是逐漸改變的,就像人生是場馬拉松比賽,我不認為異常的頓挫、爆發性的衝刺有什麼意義。
人應該穩定地、持續地(然而積極的),改變自己的想法,並付諸實踐。(若只是看一本書、看一個影片,那絕不會是關鍵性的改變)
完美是不存在的,但你永遠都能追求趨近完美。
愛所有支持讀書會、支持我的人,
我們會讓所有想像成為現實。
表徵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綁架影帝黃晸珉 HOSTAGE:Missing Celebrity》(2021)改編自丁晟的編導、劉德華主演《解救吾先生》(2015)。與中國版差異在於,黃晸珉是以本名出演。所以這部電影的賣點昭然若揭,即在於召喚認識黃晸珉的影迷入場。
.
在預期上,觀眾或許會想像電影會有實境秀感。也許會想像能看見更多黃晸珉本人的私生活面向,窺視更多他真實的想法與性格(固然真實性也無法驗證)。過去黃晸珉在韓國電影當中演出不少硬漢角色,如果一部關於他本人真實形象的電影,卻還是一貫的「角色塑造」,自然無法讓觀眾信服,因為趣味應該在於「反差」。
.
舉個例子,好比黃晸珉在大銀幕上如何英勇,但現實生活卻連蟑螂都不敢殺,諸如此類的反差。無論這是不是事實,都能透過類似的差異來創造出層次。否則,如果黃晸珉在私下在戲上是同樣的人,我們何不看他扮演別人算了?
.
丁晟拍《解救吾先生》時,像是借了劉德華的「形」,他演自己就好,表現機會其實都給了王千源飾演的綁匪頭目。但在《綁架影帝黃晸珉》裡頭,反派固然搶眼,但眾星拱月的意圖更明顯,這終究是一部英雄化黃晸珉這個演員的作品。原本可以玩出的一些後設趣味,因為角色血肉的單一刻畫,使得作品更像是在幫黃晸珉這個人物做廣告。
.
當然,維護明星形象無可厚非,只是如果我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無法聲稱(雖然很可能是一種妄想)自己對黃晸珉這個演員本人有了新的認識,那有什麼意思?可以料想在起初的企劃與編劇的開始,創作者就有了錯誤的預想,畢竟每個演員都願意演出有缺陷的角色,但又有多少演員會願意讓自己的銀幕形象破滅?即便願意,經紀公司也不可能放行。
.
當電影以「影帝黃晸珉」作為一個賣點,似乎已經暗示了電影的呈現只能趨於保守。不過如果觀者完全不認識黃晸珉,或者願意將黃晸珉單純視為一個虛構的「角色」,或許對電影又會有截然不同的認知。作為一個明星被綁票的故事,本片呈現堪稱恰如其分,在節奏掌握、運鏡與動作場面的搭配,都表徵了韓國電影工業的最高標準。
.
就是這個自己飾演自己的「噱頭」,實在不存在必要,如果不是演自己,或許黃晸珉能夠演得更「開」一點?
.
.
(圖為《綁架影帝黃晸珉》劇照。)
#綁架影帝黃晸珉
表徵例子 在 VO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家常任務:關於數位視覺政治性的關鍵詞
關鍵字02 : #數位
「我們也許能更激進地去思考何謂數位。揚棄數位產品、離散的0與1代碼,或是所謂類比的對立面等慣常的數位語境,數位可以形而上地被理解為一分為二,分割並區別的分析與溝通方法。譬如,所有的電算操作都是任一(either/or)的判定問題,或從表徵的例子來說,Instagram限時動態上的濾鏡。就此層面,數位並不是因電腦(畢竟最早的電腦再類比不過)或任何智慧產品而生的操作邏輯,相反地,它是自人類有點、有線、有數字以來最古老的概念之一,是可將世界編碼、模擬的自治場域,是傾向理性、邏輯、分析與結構主義的思考與存在模式,既是當前政經權力的部署也是我們生活習慣的基礎設施。」(文──謝佩君)
_____________
《攝影之聲》關鍵字線上專題系列推出!每期由客座主編規劃影像與視覺領域的重要詞彙,邀請多位研究者共筆,透過不同角度詮釋書寫當代影像論題。本期由影像研究者謝佩君擔任客座主編,首期主題「家常任務:關於數位視覺政治性的關鍵詞」,每周二、四更新,歡迎追蹤閱讀!
專題連結|https://bit.ly/vop-keyword
_____________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vopmagazine.com
_____________
#家常任務 #關鍵字 #謝佩君
表徵例子 在 VO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攝影之聲》線上專題推出!
《攝影之聲》關鍵字線上專題系列,每期由客座主編規劃影像與視覺領域的重要詞彙,邀請多位研究者共筆,透過不同角度詮釋書寫當代影像論題。本期由影像研究者謝佩君擔任客座主編,首期主題「家常任務:關於數位視覺政治性的關鍵詞」,每周二、四推出更新,歡迎追蹤閱讀!
專題連結|https://bit.ly/vop-keyword
███ 家常任務:關於數位視覺政治性的關鍵詞
導言──謝佩君|客座主編
創立於世紀之末的美國外送平台Seamless,名實相符地是一則新自由主義式社會關係的寓言。以無縫接軌(seamless)作為品牌精神,和台灣現正風行的所有外送程式一樣,主打使用者從慾望到滿足過程的一氣呵成:我們可以躺著滑動手指於各家餐廳的菜色圖片間,點選、付款,接著等待外送員(gig worker)將餐點無接觸地送至家門外後,再附上一張即拍的照片作為送抵的證明。簡單又直覺,我們沒有發現線上點餐的自由,僅是將個體活動時空壓縮地複寫至市場──我們連躺著放空都可以消費,而零工經濟(Gig Economy)成就於我們壓榨自己的休閒時間(或是因經濟狀況犧牲休閒時間),在沒有基本工時、工會或保險的狀態下製造並滿足需求。從無縫接軌的角度來看,影像是「以時間根絕空間」障礙的資本共犯,既是索引也召喚著或點或滑或長按的反射動作,當它平順運行時我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一如無縫接軌作為新自由主義的理性與意識形態。
「學術是關於認識世界的普遍任務」,批判與媒介理論學者沃克(McKenzie Wark)曾這麼說過。她將普遍定義為尋常、共享,甚至是粗鄙的形容詞,任務是時而帶著遊戲性質的勞動,而認識作為動詞,既是普遍之所以可能的條件,也是一種饒富趣味的任務。借鏡沃克將學術祛魅並重新賦予其社會實踐動能的論述,本專題「#家常任務:關於數位視覺政治性的關鍵詞」試圖將普遍一詞的公共意義擴延並轉化至家常,除了在疫情下居家辦公(Work from Home)成為新社會基準、公與私範疇並置且模糊的時刻,思考以家常為原點作為公眾實踐的可能外,也企圖以家常一字的意涵──日常、取材平易且頻繁使用──對上述影像無縫接軌地媒介於公於私的日常生活,提供十二個出自慣常口語的詞彙作為批判工具。因此,「家常任務」試圖認識的世界,不只是我們以第一人稱視角,以智慧型手機、筆電或平板,接受通知、點取、瀏覽並溝通交換的世界;同時也針對充斥於我們生活中之語言:以線上、視訊或梗圖等作為條件的日常經驗。例如,小說家言叔夏在〈回家的方式〉一文裡討論居家辦公,將進入Google Meet前的麥克風與鏡頭測試比擬作玄關的鏡子,視訊鏡頭下和鏡子前的我們一樣忍不住有著整理儀容的反射動作,毫不反抗地將自己投入畫面之中成為等待定義的主體。
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家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在1975年出版《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的序言裡,提及寫作緣由的個人層面:當他於二戰結束返回劍橋時,遇到也甫從前線歸來的朋友,兩人不約而同地,對眼前的新世界說出:「事實上,我們不再說著相同的語言。」世界大戰造成的斷裂,在短短四年半裡,急遽體現在對話中同一詞語的不同價值與興趣導向。援引威廉斯的體察,「家常任務」關注的是何以在新千禧後:「我們總說著相同的語言。」在這20多年裡,為什麼如數位、媒介或影像等詞彙仿若通貨,跨越地理疆界、國境文化,成為我們可交換可溝通的共享語言?如何理解這加速度過程中,語言流轉於多民族、多文化間之抵抗與連貫性、干擾或對比的歷史?從這方面來說,語言也顯露了它與生俱來的異質性;換言之,從來沒有純血的語言。
因此,本專題的七位作者邀請讀者在這無縫的語言生產鏈按下暫停鍵,以詞彙作為問題的切入點,透過家常的例子檢視數位世界的歷史與其概念流變,並剖析數位技術與影像生產、詮釋間的相互關係;或者,更重要地,以詞彙為單位,進行一場認識數位技術與影像生產政治性的練習:當數位物件同質化在我們眼前,它們是如何被渴求、辨識且描述?並進而被定義、處理以及認識?透過上述的提問,「家常任務」企圖承接威廉斯在上世紀的目標:以關鍵詞闡明文化如何是歷史的表徵,意即,在「創造屬於我們的語言與歷史時」,探尋一組詞彙──「去改變任何必須的改變」。
_____________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vopmagazine.com
_____________
#影像 #數位 #科技與技術 #新自由主義 #數據視覺化
#要素型媒介 #感覺中樞 #介面 #解殖 #文化分析 #平台 #投影
#謝佩君 #王柏偉 #徐詩雨 #陳琬尹 #楊子樵 #鄭安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