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行為經濟學心理帳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行為經濟學心理帳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行為經濟學心理帳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行為經濟學心理帳戶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BigEco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從理論到實務 【行為經濟學篇—心理帳戶❤️】 假設你要買電影票的錢弄丟了,你還會看電影嗎? 假設你買好的電影票不見了,你還會重買一張嗎? 【什麼是心理帳戶❓】 我們對於等價但不同來源、不同用途的錢,會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例如:辛苦賺取的業績獎金$3000,我們會謹慎花費;但如果樂透中了$300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M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什麼紅包錢好像很容易被花光? 為什麼樂透得主常常最後會以破產收場? 人類腦中到底如何思考金錢,經濟學中有好的解釋嗎? 本集M觀點,就來跟大家介紹到底什麼是行為經濟學中的心理帳戶。 #心理帳戶 #行為經濟學 #紅包 M觀點資訊 --- M觀點商學院 PressPlay 訂閱服務: https:/...

行為經濟學心理帳戶 在 我是葇依-??︎?書單推薦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1 13:53:27

今天跟大家介紹我很喜歡的#消費者心理學 📖 一開始先讓大家玩個心理測驗,圖片情境一跟二,你會選哪個?  其實人都不是理性的,尤其在消費時,對金錢的態度往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我有一個朋友能夠為了雙十一網站發的優惠券,買了許多原本不需要的東西,只因為覺得免費的券不用可惜🤫  其實當你讀懂這些行...

行為經濟學心理帳戶 在 BusinessFocus | 冷知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1 12:33:23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_knowledge 如果你輸剩$10,你會選擇「收手」還是賭一個翻盤的可能性? ·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被逼到了絕地,你會接受一個較小的損失還是去「搏一把」,賭一個翻盤的可能性?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後者。這是行為經濟學的反射效應。 . 很多時候,我們會因丟...

行為經濟學心理帳戶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10:58:26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_knowledge 如果你輸剩$10,你會選擇「收手」還是賭一個翻盤的可能性?⠀ ·⠀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被逼到了絕地,你會接受一個較小的損失還是去「搏一把」,賭一個翻盤的可能性?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後者。這是行為經濟學的反射效應。⠀ .⠀ 很多時候,我...

  • 行為經濟學心理帳戶 在 BigEc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1-04 21:00:01
    有 139 人按讚

    🔥從理論到實務
    【行為經濟學篇—心理帳戶❤️】
    假設你要買電影票的錢弄丟了,你還會看電影嗎?
    假設你買好的電影票不見了,你還會重買一張嗎?

    【什麼是心理帳戶❓】
    我們對於等價但不同來源、不同用途的錢,會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例如:辛苦賺取的業績獎金$3000,我們會謹慎花費;但如果樂透中了$3000,同樣的錢(不同來源),我們可能會奢侈地去吃了一份大餐(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也就是我們心裡對等價的錢,會有不一樣的思考方式,自動將這些錢劃分至不同的帳戶。例如:哪些錢歸自「勤勉之財」的心理帳戶、哪些屬於「意外之財」的心理帳戶?以傳統經濟學的角度,這$3000本質是無異的,但在行為經濟學的觀點,每個人對於$3000的劃分不同,就是所謂的「心理帳戶」❤️

    【如何透過心理帳戶理論,突破生活盲點❓】
    1. 到底要不要辦信用卡?
    信用卡延後付款的功能,是不是讓你莫名花了很多錢?這是心理帳戶一個很實際的運用。信用卡消費時不會有錢立刻流失的心痛感,廠商就是抓準了這一點,再提供刷卡回饋、滿額禮很多優惠,讓你衝動消費!但這些支出是不是真的值得?這答案是憑各位的主觀,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只有你自己知道其中的「機會成本」到底是什麼🤔

    2. 如何有效儲蓄?
    總是存不到錢?沒關係,心理帳戶告訴你‼️
    你可以把錢分成:50%一定要儲蓄的錢;40%流動資金,供平時吃喝玩樂;最後提撥10%「回不去的錢」,如果到了年底這些錢還有剩,就全部捐給慈善機構。
    因此,當你今天不幸吃了一張超速罰單、不小心把車子撞壞多了一筆維修費,這些很惱人的意外支出都可從這個「回不去的錢」的帳戶扣款,反正對你來說,錢都要捐出去了,花了也比較不會心痛!因此儲蓄前,我們可以在心理對資產做有效劃分,賦予錢不同的定位,讓支出與收益都可以有效運用👍

    3. 電影票事件
    回到開頭提的電影票,「錢不見」跟「票不見」是不是感覺差很大?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兩種狀況明明一模一樣阿!只是你對這兩種狀況劃分了不同心理帳戶,所以不要再庸人自擾了!你可以想像這筆損失都是從「娛樂資金」的帳戶扣款,反正今天的預算是$500看電影,那只要不超過500元,多花一點錢彌補損失其實沒關係吧?

    看完這篇文章後,你應該要更理性看待你的金錢!

    生活中經濟學無所不在!
    歡迎大家踴躍留言、分享~
    告訴我你還有什麼突破心理帳戶盲點的妙招😎

    #BigEcon #行為經濟學 #心理帳戶

    影片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QUlmdQdOs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