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心理帳戶投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心理帳戶投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心理帳戶投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心理帳戶投資產品中有19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萬的網紅大人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有些學員曾經問過我們,自己已經出社會一段時間了,即使省吃儉用,為什麼還是沒什麼資產? 其實,大部分人在財務管理最大的盲點,在於從來沒人教我們 #用中立的角度來看錢這個資源,導致我們很容易在 #花錢的決策上 帶入太多主觀的價值認知,沒辦法好好地、正確地花錢! 大部分的你我對於花錢這件事情,要就是 ...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阮慕驊 來賓: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 段昌文博士 主題:振興券的經濟效益有多大?股票還能不能投?看看疫苗股和資金流向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5:00pm-7: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8.11 #財務金融 #段昌文 【財經一路發】專屬Podcast:https://www....

心理帳戶投資 在 墨小鯊?大專升學•心理學科普•理財觀念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07:49:34

🦈 #人生的風險管理 #你知道嗎 其實每個人都已經擁有「保險」, 只是「來源不同」……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 窮得三餐不繼的人, 他們的保險可能來自社會的善心人士、政府等等…… 小朋友的保險, 可能來自有責任心的父母親 年老長者的保險, 可能是來自孝順的子子孫孫 不知道你是否認同:很多人的...

心理帳戶投資 在 暄|平凡暄誓學理財 x 美股投資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1:54:15

5個變有錢的小習慣 #暄誓理財 1⃣選擇障礙的時候就選便宜那個 2⃣找回來的零錢蒐集起來丟零錢ATM 3⃣收起信用卡改用現金消費 4⃣夠用就好,不要囤貨 5⃣回到上一個階段的生活開銷 最初覺得節省生活開支會降低生活品質,我絕對做不到! 施行一年多下來,生活開支降低了,生活品質也沒有變差,跟一開始...

心理帳戶投資 在 每天德意一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1:23:56

【#凱派聊德國】 德國至中世紀以來發展的技職教育體系一直都是許多國家努力效仿的目標。這套建教合作與傳統學習的雙軌制教育讓德國在G20國家中擁有僅次於日本的青年失業率。 然而德國在2000年全球PISA(跨國評估學生能力計畫)中低於世界水平。雖在實施教育改革後已經改善,卻面臨教育資源失衡的問題...

  • 心理帳戶投資 在 大人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9 20:30:19
    有 322 人按讚

    有些學員曾經問過我們,自己已經出社會一段時間了,即使省吃儉用,為什麼還是沒什麼資產?

    其實,大部分人在財務管理最大的盲點,在於從來沒人教我們 #用中立的角度來看錢這個資源,導致我們很容易在 #花錢的決策上 帶入太多主觀的價值認知,沒辦法好好地、正確地花錢!

    大部分的你我對於花錢這件事情,要就是 #想太多,要就是 #想太少。

    所謂「想太多」,指的是我們心裡總對花錢有罪惡感,於是一直會想找更便宜的方案。

    這是因為我們很多人,從小父母就會教訓要節省、不要花錢、不要浪費,所以每次需要支出,心裡可能就覺得這樣不對,始終覺得花錢是件壞事,於是常常該花錢時猶豫不決;但忍耐過久,卻很容易慾望反彈而突然衝動花費,這時又容易買下長期不太需要的東西。

    所謂「想太少」,指的則是大部分人在支出時,其實有不同的「心理帳戶」。比方說買課程、買保險、買運動用品,我們可能覺得這是好事;但買花、吃高級牛排、買包包,我們內心可能會直覺地認為這是壞事。

    可是,就算是買課程也未必「總是」對的。因為如果不知道自己該養成什麼樣的支援技能。那上課,就有可能是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最後卻毫無效益的一筆花費。

    但當我們認真經營公司、有正確的財務概念,以後碰到需要花錢的時刻,心中浮現的其實很少會是罪惡感,而往往是很中立、很理性地在評估一些事,像「流動性」、「回收」、「成本」、「毛利」或「對資產的影響」等等主題。

    這意思是說,「買」這個動詞,其實應該是很中性的詞。買LV的包包跟買電腦、買課程、買設備、買外幣,並沒有特別的不同。

    我們「是否買」,完全取決於 #它對於我們人生能產生什麼價值而定。

    從經營公司的角度而言,如果這筆錢花下去,可以帶來更多錢、或可以提升效率,那不要省;如果這筆錢花下去,可以買到將來的人脈。比方說送花籃給朋友新開的店,那不要省。所以重點其實不是「買什麼」,而是 #為了做什麼。

    除了「為了做什麼」,可能也還會有其他考量。舉例來說,在做一筆投資前我們可能會想:「如果這個投資買下去,將來雖然會大賺錢,可是很可能會影響接下來的現金流。那這投資對現在的我而言,恐怕是太吃力了,就先跳過吧!」

    「買」本身不是問題,但我們買這項東西的效用、當時自身的財務狀況、以及成本的代價等,才會決定這行為是正面、還是負面。

    當我們有這樣的決策機制、當我們能用這樣的角度看事情,就能避開主觀判斷,而是靠數學來跟自己對話。在將來的人生決策上,也應該類似公司一般,用營收、毛利、淨利、淨值、現金等等的變化,立體地看待自己在金錢方面決策的優與劣。

    另外,這樣思考還有一個額外好處,就是我們會開始習慣「正確地花錢」。

    因為錢不是罪惡,錢僅是一項工具、一種武器。如果正確地應用,它可以幫我們買來效率、買來營收、買來增長、買來友誼、買來信任,我們就能快速地提升自己這間公司各方面的能力。

    這也是為何Joe會在【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這堂線上課中財務面的部份,設計一個簡化版的財務表來訓練大家。

    只要透過系統化的工具,轉換一下使用財務的想法,任何人都可以有效利用手邊資源,讓自己變得更厲害。
    >>https://bit.ly/2UL6oRG

  • 心理帳戶投資 在 學一件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7 20:00:27
    有 17 人按讚

    在許多理財專家的眼中,「是否會存錢」和「收入高低」並非絕對成正比關係,許多人可能收入可觀,但同時也很會花錢。透過心理學和管理學的方法,讓你培養掌握財務狀況的好習慣!💸

    本集大綱內容:
    1.存錢心理學,讓存錢變成一種興趣和目的。
    2.設定滾錢的基礎。
    3.投資有形和無形資產。
    4.計畫型的消費和規劃存錢帳戶。

    ☑️詳細內容請至Podcast各大資訊平台搜尋🔍學一件事🔍
    🎧SoundOn:http://sndn.link/learnsomething2gether
    🎧Apple Podcast:http://reurl.cc/D6bkdm
    🎧Google Podcast:http://reurl.cc/WL8QkO
    🎧KKBOX:http://reurl.cc/zzKRMk
    🎧Spotify Podcast:https://reurl.cc/N6DVbQ

    同步追蹤
    ✔️Facebook🔍學一件事
    ✔️Instagram 🔍learnsomething2gether
    ✔️Line 🔍@learnsomething

    #學一件事
    #管理學
    #劉宥彤
    #心理學
    #許皓宜
    #learnsomething2gether
    #存錢

  • 心理帳戶投資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31 20:32:00
    有 27 人按讚

    【三妍良語的生活隨筆】-28 關於金錢(一)

    人到底該如何改變自己呢?
    今天,我想跟你談談這個問題。

    有句話說:「心有餘而力不足」
    其實不完全正確。

    當我數年前領悟了一個道理:
    人很容易被世俗的各種成就迷惑了雙眼,
    老是把別人的成就套用在自己身上,
    企圖刻出一模一樣的模板,
    想成為他人的途中也迷失了自己。

    當時我也有這個困擾,
    人都想往那些閃閃發亮的人事物
    靠攏,就像圍繞燈光的蛾
    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不過,在我理解「以終為始」這個概念後,
    我才了解真正的目標設定法,
    應該是從死後希望別人怎麼看你去定位。

    (有什麼可以比得上死亡後的心願,
    還要更真實的呢?)

    當時我設了10個10年目標,
    一年挑戰一個
    (其實是11個,無所謂啦)
    接下來的幾年人生,
    我有了不再飄移的人生方向,
    不再重複更換目標,即使短期看不到成果,
    也覺得堅持的很有意義,
    身心過得非常滋潤。

    我在挑戰這些十年目標的時候,
    好幾次摧毀原有的觀念、習慣、生活方式
    重建能達到目標的思考方式。

    之前我略微提過挑戰鐵人三項和背日文、當上插畫師做了什麼樣的自我改造。
    這次我想跟你分享,
    我為了達到其中一個,
    我認為是最難的10年目標
    「10年賺到一千萬的資產」
    這幾年做了什麼樣的改變。

    #10年賺到一千萬的資產
    如果說有的10年目標花一年就可以達成,
    我想「10年賺到一千萬的資產」
    大概要花上10年吧?

    當我要實施這件事,
    我就驚覺,若是以現在的思考方式努力,
    十年後是絕對到達不了這個目標的。

    #我必須連根拔掉原有窮人的金錢觀
    #置換成富有人士的金錢觀和行動力
    #找出能夠賺到1千萬的方法
    #提升賺錢技巧並做出行動

    這篇文章將著重分享如何從窮人的觀念,
    置換成富有人士的金錢觀和行動力。

    當我長期把書本的知識
    用在自我改造上,
    我發現人類每次想要改變自己,
    卻常常失敗告終,
    並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缺乏意志力。

    自我改造牽涉的範圍更廣,
    最粗淺的思考,
    以為靠著「意志力」和「努力」
    一直拼一直做,持之以恆就可以達到目標
    (但是歹誌並沒有想的我們那麼簡單)

    的確某些人天生就擁有強大的意志力,
    但沒什麼意志力的人在世上也皆有的事。

    我也是缺乏意志力,
    只有3分鐘熱度的人。
    但是也因此尋找
    「3分鐘熱度也能夠持之以恆」的辦法
    我找到比意志力更強大的力量。

    #比意志力更強大的力量
    人的許多部位有各自分離的自我意識,
    並且各自控制。
    像是身體習慣記憶、大腦表意識、潛意識區域
    還有我摸最少的超意識。

    我記得應該還有其他幾種,
    不過我想不起來,而且也沒有涉獵
    那塊目前是我碰不到的地方,
    因此我只談談自己比較熟悉的
    「身體習慣記憶、大腦表意識、潛意識區」
    三個部份。
    只要能讓各自運作的意識,
    都統合成同一個方向
    即使是自認沒有意志力的人
    也可以順利的前進想要的目標。

    反之,純粹只靠意志力前進的人,
    在自我改造的過程中,反而會遇到許多
    「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現象」

    #為什麼你存不了錢
    通往致富最根本的做法是
    「能把錢存下來」
    不管你多會賺錢,不能存下來花掉
    終究是徒勞而功。
    但是每個人的存錢力不大一樣,
    到底差在哪裡呢?

    你有沒有發現,
    當你的存款累積到一定金額時
    就會覺得自己的帳戶

    「好像挺多錢的」

    就開始想要買點東西、去旅遊吃喝玩樂之類,
    讓存款降至某個水位,
    就會覺得好像要在努力賺錢。

    #影響存款能力背後運作的潛意識模組
    這個行為除了理財觀念的問題以外,
    還有更深一層的潛意識「金錢藍圖」的問題。
    就像你的水庫只能容得下30萬,
    那麼超過這個金額,
    就會在表意識自動升起一個
    「我最近想要買點什麼」的感覺。

    當反覆進行消費產生了愉悅感
    就會逐漸被身體所記住,
    形成習慣鍊。

    變成努力賺錢存錢-》存款超出一定水位-》身體想起了消費、去旅遊的愉悅感-》依水位制定相應的花費或旅遊行程-》存款水位降低-》重新努力賺錢存錢的循環

    如果沒有刻意打斷這樣的消費習慣,
    就會跟著自己一輩子。
    #有沒有感覺到一股毛骨悚然

    也就是說,我如果沒有升級自己的
    「金錢藍圖」到1千萬的等級,
    我彷彿已經遇見自己的未來,
    在累積資產的途中,我就會忽然多出
    「很多需要購買或花費的項目」
    因為我操控不了這個金額,
    我從來沒有擁有這麼多錢,
    那些以前想買卻不能買的東西,
    一一解鎖,呼喚我去擁有它們。

    就像許多忽然中了樂透頭獎的得主,
    國外有許多案例是他們會把它花光,
    甚至背債。
    但是你看那些企業家,
    他們擁有了上億的身價,存款也非常驚人,
    資產管理也是百萬千萬流進流出
    就沒看過他們把錢花光是不是?
    #這邊敗家子類型的我們先略過不討論

    錢存到固定金額就會消費的人,
    並沒有事先設定自己的金錢藍圖
    到可以容納這個金額,
    知道該如何合理的使用它們,
    而不是被它們控制。

    人一旦擁有的金錢超過自己可以接受的數量,
    下意識就會失去理智由情感主宰。

    #投資致富的路線
    我發現富有的人,必有的習慣
    除了存錢以外,一定有做資產上的配置

    經營粉專的4年來,
    我經由閱讀了解金錢的本質和投資心態
    有關的書籍,更甚投資操作的技巧。

    當我去接觸投資大師的心態
    和預先了解巨額的資金漲跌下,
    會產生什麼樣心理恐慌、
    判斷失誤...等等。

    經過這樣的預習,
    我讓自己在投資上擁有比常人
    更強的理性去面對下跌時的恐慌,
    也讓我的資產緩慢卻穩定的成長。
    我希望到百萬為止,
    可以維持同樣勝率高的做法。

    但是還不夠,
    為了拉高自己的金錢藍圖到千萬等級,
    我再度挖掘自己的潛意識,
    和銀快老師對談無數次、試過催眠
    挖出一堆金錢上的深層恐懼。

    在最近的 #我們讀書會 完結後,
    我又有了新發現,
    當我發現別人口中的我
    和自我認知的形象有巨大落差時,
    我忽然驚覺
    自己就算了解一堆富有的人思考習慣,
    把可能會有的漏財狀況補好,
    把現有的存款打造成被動收入
    但卻在主動收入上面不停卡關...

    是因為我的潛意識
    把金錢的定義跟自我價值綁在一起。
    而我偏偏,對自己的自我價值低落到
    一個不行...
    我面臨2個選擇:
    🔸拉高對自己的評價
    🔸把金錢跟別的正向價值綁在一起。

    那麼,我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未完待續)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金錢觀念
    #金錢藍圖
    #十年目標

  • 心理帳戶投資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8-11 19:00:28

    主持人:阮慕驊
    來賓: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 段昌文博士
    主題:振興券的經濟效益有多大?股票還能不能投?看看疫苗股和資金流向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5:00pm-7: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8.11

    #財務金融 #段昌文
    【財經一路發】專屬Podcast:https://www.himalaya.com/98money168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 心理帳戶投資 在 柴鼠兄弟 ZRBro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2-27 12:00:00

    每到新的一年🎉、領完年終獎金🧧,總會讓人想要好好開始新的財務計畫!因為有夢最美🥺!但為什麼每次的儲蓄計畫也都像是如夢一場?最後不是半途而廢、就是根本存不了多少錢😭?

    就算用了信封袋理財術📩、六罐子存錢法🥫、分帳儲蓄💰,還是沒有效果的話,很可能就是對分類錢的心理狀態出現了偏誤,也就是所謂的心理帳戶迷思。不只存不到錢,嚴重的心理帳戶盲點,還可能讓我們的錢越存越少😵!

    雖然用分類法理財,很可能不小心落入心理帳戶迷思,或是太麻煩無法持之以恆😞。但只要利用這個簡化後、小學生都會的心理帳戶管理💮,就能更無痛控制消費支出喔!

    #信封袋理財 #金錢心理學 #預算規劃
    #派可老闆開演唱會了 #小學生零用錢 #好想每週都領錢

    【跟著柴學FQ 做自己的提款機】
    ⭐️出版三個月熱銷突破十刷三萬冊
    ⭐️連續12週(4/2~6/24)蟬聯誠品書店財經/商業暢銷榜冠軍
    ⭐️2020誠品書店年度暢銷Top2
    ⭐️博客來2020年度暢銷書榜Top8
    ⭐️2020上半年MOMO網路書店暢銷榜Top7
    ➤博客來 https://reurl.cc/8GnRXy
    ➤誠品 https://reurl.cc/Kkj5lq
    ➤金石堂 https://reurl.cc/z8zLp6

    【柴鼠LINE貼圖】
    https://pse.is/LRUBU

    【不用花錢也可以贊助柴鼠】
    https://youtu.be/DGV964Fks2s

    【訂閱柴鼠也是一種鼓勵】
    http://bit.ly/2INZTDI

    【柴鼠兄弟相關頻道】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柴鼠兄弟ZRBros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zrbro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rbros/

    【聯絡柴鼠】
    e-mail:[email protected]

  • 心理帳戶投資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2-05 21:15:11

    #印度神童 #阿南德 #吠陀占星術
    最近講得多太多娛樂八卦, 不如我哋玩一玩嘅話題

    因為已經過咗新丑年立春, 我想我嘅youtube頻道更加多樣化

    呢條影片我會介紹嘅就係最近喺網上瘋傳嘅一位占星師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

    佢嘅預言最近喺網上瘋傳。印度神童阿南德14歲已取得碩士學位,精通6種語言,阿南德生于2006年。佢嘅父親係一位軟件工程師,媽媽係一位時裝設計師,曾經住過喺加拿大幾年,跟住回流返印度,阿南德从7岁起学习梵语。8岁起每天早上花半小时背诵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四节经文。10岁起开始接触并学习占星。14岁的阿南德还获得了草药微生物学——「阿育吠陀微生物学」(Ayurveda-Microbiology)研究生的文凭。阿南德现正攻读印度占星学院PhD-博士學位,专业是「金融占星学」(Financial Astrology)。

    在阿育吠陀Ayurved a-Microbiology中,同樣認為五元素幫助構建了我們的身體,

    土元素 | 構建了骨骼,骨骼的堅實和力量來源於土元素;

    水元素 | 構建了肌肉和肌肉的運動;

    火元素 | 構建了骨骼,神經系統。飢餓與口渴源自火元素,當火元素強烈,我們將感到饑渴;

    風元素 | 促成所有四肢和身體的運動,內部器官的運動和代謝運行。擴張和擠壓也源自風元素;

    空元素 | 構建了我們心意的慾望、憤怒、佔有、迷戀、恐懼等情緒;



    阿南德(Abighya Anand)在2019年8月预言11月将有大灾难爆发,如今新冠状病毒,COVID-19全球大流行,病毒将在全球蔓延,全球紧张局势将加剧,正應驗咗佢嘅预言,非常之精准。


    之前佢啲新聞大家都有聽過 ,早幾日佢就預咗 將會喺 2021年的2月10日是个更可怕的时间节点,这一天会出现六星连珠,太阳、月亮、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将连成一条直线。在这一天,经济可能全面崩溃。

    阿南德还强调,与瘟疫相比,饥荒和经济是更加严重的灾难。政府或者是个人应该提前做出准备。而这一切,阿南德认为是上天对人的一种严重的警示,如果不改过,饥荒与战争或者是大灾难会摧毁人类。


    2月10號呢而家好近啫 ,究竟會唔會好似2008年雷曼咁樣嘅金融海嘯觸發全球呢 , 到時大家就可以拭目以待啦,

    我除咗對佢個預言有興趣之外,我對佢個人以致佢所用嘅預測工具,更加感到興趣,原來佢係用印度占星術(Jyotish astrology)又稱之為「吠陀占星術」(Vedic Astrology),係一個發源於古印度的占星術系統。

    佢通过使用占星术,正确地预测了黄金和白银的价格以及其他的股市經濟病毒流行等等嘅活动。

    阿南德主要根据火星将与土星和木星相合,而月亮和行星拉胡(Rahu)也将相合。在印度占星术中,拉胡是九大主要的天体之一,被描述为引起日食的“影子实体”,是流星之王。

    所以佢所講將會喺 2021年的2月10日是个更可怕的时间节点,这一天会出现六星连珠,太阳、月亮、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将连成一条直线。在这一天,经济可能全面崩溃。

    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情况,因为在占星术中,火星、土星和木星被认为是最强大的行星,因为它们都位于太阳系的外圈。因此,当它们全部对齐时,它们在地球上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


    佢所運用嘅預測方式,就係所謂「吠陀占星學」(VedicAstrology),或稱「古印度占星學」(AncientHinduAstrology),是指印度民族的傳統占星學。“吠陀星學”在研究方面,主要強調個人命運裡的事態:比如是研究個人的名譽、運氣和財富等,而只有百分之五會提及個性和心理。印度古代占星术的起源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喺呢一樣係同西方嘅占星術有最大嘅分別 .西方嘅占星術最主要係好似星座咁樣分析每一個星座嘅性格同埋心理 .

    【印度占星學特色】

      ˙奠基於吠陀文化,隱含「梵我不二」哲思與神思觀點,即係我哋中國嘅天人合一
      ˙預測事件、論斷時事為其精髓
      ˙採用恆星黃道
      ˙分宮圖:輔助判斷命主健康、財富、父母、婚姻等人生事項
      ˙行星組合:論斷命主先天格局
      ˙大運系統:預測命主人生各階段運勢

    早期的天文觀察也許粗略,但隨著時代推演,變得越來越精密,甚至引進數理技巧、球面天文學;而上述活動所需預知的曆表編製方法,也更加精確。這種發展歷程,涉及了星象徵兆、氣候、地震、洪水、災變等占星預言,甚至其他神靈媒介、物候徵兆的預示,種類繁多。在占星學方面,為了爭取先機,或進行擇日,或解答心理疑惑,或以卜卦尋找失物,或論及命主生活境況和一生大運流年,也都有不同解讀方式。印度占星學將這些活動分門別類,以利區分。印度占星學可以分為三大類及六大支:

    三大類 :

    1. Ganita:天文學與占星學的計算。

    2. Samhita:本集。日昝(盞)的觀測,包含徵兆、氣象、農作物的嗰年是否豐收、地震、洪水、大量人口的財富變化、經濟循環、房屋建築、流星及所有的自然現象。

    3. Hora:命盤的解釋。

    其中「Ganita」攸關天文學,如球面天文學、天文觀測記錄、行星位置的計算、順行、逆行、停滯、比太陽先出或後入、星體的顏色與大小、恆星位置等所有天文活動,尤其是與占星學有關的部分。

    「Samhita」精細的處理自然現象的徵兆(Nimitta)。

    「Hora」針對用事時刻、地點製作天宫圖(Horoscope),包括本命(Jataka)、擇日(Muhurta)和卜卦(Prasna)

    六大分支 :

    1. Gola:球面天文學,直接觀測天文現象與記錄。

    2. Ganita:天文學與占星學的計算。

    3. Jataka:本命占星學。

    4 Prasna:卜卦占星學,就尋問事項解答,不用本命天宮圖的內容。

    5. Muhurta:選擇吉祥的天象時刻從事活動。

    6. Nimitta:徵兆的解釋。

    六大分支其實就是三大類的細分。喺應用方面亦都可以配合六大學科,衍生出世運占星學(MundaneAstrology)

    --主要研究日蝕、行星會合、新月等天體現象,以它們的發生時間來推測一個國家或社會可能發生的現象。 流年預測(AnnualForecast)--用來預測天氣和農作物的收成前景,視乎行星橫跨天空的現象來斷定來年的吉凶。

    本命占星學(GenethliacalorNatalAstrology)--此種占星學是“吠陀占星學”的最重要部份,以個人出生的那一刻和地點來推算嗰個人嘅命運,強調的是出生時的浮升點(Lagna)、行星的格局以及其相位。[注:浮升點(Lagna),洋人稱為“上升點”(Ascendant),若撇開其度數不論,只論其所在之星座,則是洋人一般所稱的“上升星座”RisingSign)。]

    過運(TransitSystem/Gochara)--主要研究行星橫跨先天星圖時,與之形成之相位及關係,來推算某短暫時期的運勢和發生事件。

    時局占星學(HorarySystem)--以當事人問事的一刻來起出一張星圖,從而去問事情的吉凶,與中國的奇門遁甲和大六壬等術數的概念相近。

    擇吉占星學(ElectionalSystem)--用以選擇一個良辰吉日,開張做生意、簽署合約、結婚和見工面試等。由於星體在一個選定時間的位置和狀態對個人活動有重大影響,所以這個學科的基本原則,是以開始進行某種活動的一刻,來決定行星與浮升點在天空的相對位置,以它們之間的互涉關係,從而選定一個良辰吉日。

    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占星學家在前五個學科中,均以浮升點和行星在某一刻的位置來推算命運。而擇吉占星學則不然,它與其他五個學科不同,認為行星的位置和相位可以保障一個人的成功,提供了我們選擇吉時的自由。

    學業力及轉化

    吠陀占星學建立在兩項基礎原則之上:

    1、我們都擁有永恆不朽的靈魂----在梵文(古代印度佛教經典語言)中被稱為”atmas”,(英語單詞“原子”-atom-即源自於此)。一個”atmas”是組成永恆而神聖生命的極限微小顆粒。以此而言,我們的靈魂無法逝去或被扼殺,因為它們來自於另一個非物質的世界。然而即使我們的靈魂永恆不朽,我們仍需親臨這個物質世界。換句話說,我們是體驗人類經歷的靈魂,而非感受精神體驗的人類。

    2、世間萬物都遵循因果定律。這意味著“每一個作用力都會產生一個同等的反作用力”。當你把這兩條真理合二為一,所得到的結果就叫“業力”。業力的根源為“kri”,代表“行為”。所以我們靈魂在物質世界內的所作所為都會依據物理定律產生反作用力—它們並不是某種懲罰,而是長時間積累起來的因果關係的科學規律。古印度吠陀占星學是靈魂與自然界定律的結合體。隨著時間的推移,掌握了我們所做的一切。它的神秘之處就在於由自然界引發的反作用力不會立刻被體現出來。是在長時間後才會發生在你我身上,即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莫言不報,時刻未到”。

    這種思想引發了“輪回”的概念:永恆的靈魂將會不斷地轉換自己的凡身,一世又一世,並且每一個新的肉體都延續承載者前世過往的因果迴圈。形象地去理解,就是將你的自由意志比喻成聚集自己所有想法、言論和行為的財產投資。吠陀理念基於--無論你身在何處,自然界的內部體統會將你的全部“投資”轉化成為相應的回報。即使你換了新的肉身,大自然仍知該如何找到你並與你“續約”。

    想像一下,在人生的終結之際,肉體死亡之後,你被聖靈帶到了“所用業力庫”裡,他們將會審計你的“業力帳戶“,計算你用了多少”業力幣“,然後通過複雜數學統計來算出你將被賦予的下一個凡身。你會被指定父母、家庭和兄弟姐妹,然後又成為了凡間中新的生命。而未回報或發生作用的業力,亦或是前生靈魂帶來的因果影響,將會被轉至新的生命,即凡身之上,仿佛我們出生時都拎著無形的業力行囊。

    這就是“星座”的邏輯原理。星座是你出生時所在地(準確經度與緯度位置之上)的天空表像形態。在行星與恒星的位置背後隱藏著能夠揭露伴隨每個靈魂的因果秘密的圖表。吠陀占星學的星盤是一張照片---新生靈魂“(業力)投資檔案”的快照。因為星盤由光線格局組成,所以吠陀占星學也稱為“周諦士”,即研究出生時刻天空中光線格局的藝術。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