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管計畫補助基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管計畫補助基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管計畫補助基準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劉櫂豪,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農委會公告提高坡地蓄水池補助 劉櫂豪提醒農民儘速申請 行政院農委會為增加山坡滯洪及確保農民灌溉用水,107年增訂山坡農塘、灌溉蓄水池的補助項目及提高補助額度從過去三分之一提高至80%,分別於107年10月及108年1月生效,但因尚有許多農民不知詳細規定,截至目前為止台東申請案僅約15件,劉櫂豪...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管計畫補助基準 在 劉櫂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農委會公告提高坡地蓄水池補助 劉櫂豪提醒農民儘速申請
行政院農委會為增加山坡滯洪及確保農民灌溉用水,107年增訂山坡農塘、灌溉蓄水池的補助項目及提高補助額度從過去三分之一提高至80%,分別於107年10月及108年1月生效,但因尚有許多農民不知詳細規定,截至目前為止台東申請案僅約15件,劉櫂豪特提醒有需求的農民儘速向水保局提出申請,以確保山坡滯洪功能,提昇抗旱能力,保障農民收益。
劉櫂豪說明,農委會為舒緩易淹水潛勢地區之洪患壓力,解決坡地農業用水,確保農業灌溉功能,107年10月公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管計畫補助基準」增訂「0118滯洪、灌溉用挖式農塘」補助項目,並針對農塘蓄水池依所需工項單價,過去以三分之一補助,現提高至單價80%補助。主要期能透過補助農民自行辦理方式,將水留在在上游,以改善坡地農業灌溉用水問題。
劉櫂豪表示,依農委會透過衛星影像判識,全台坡地農塘數量超過1.8萬座,總蓄水面積約2,095公頃,但蓄水面積小於0.05公頃者計10,069座占55.01%、小於0.1公頃者計14,066座占76.9%,而面積大於1公頃者僅206座占1.1%,因此現階段既有農塘兼具滯洪功能者,十分稀少。目前多數農塘的現狀常因農塘底土未有效處理,形成滲漏,地表逕流挾帶泥沙造成農塘淤積等,使得農塘功能喪失,農委會為活化農塘,增進滯洪及灌溉功能,特擬訂補助基準提高及增訂相關項目,分別於107年10月5日及108年1月1日開始生效辦理。劉櫂豪提醒有需求農民儘速向水保局來申請,以強化山坡農地滯洪抗旱能力,確保農民收益。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管計畫補助基準 在 劉櫂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農委會公告提高坡地蓄水池補助 劉櫂豪提醒農民儘速申請
行政院農委會為增加山坡滯洪及確保農民灌溉用水,107年增訂山坡農塘、灌溉蓄水池的補助項目及提高補助額度從過去三分之一提高至80%,分別於107年10月及108年1月生效,但因尚有許多農民不知詳細規定,截至目前為止台東申請案僅約15件,劉櫂豪特提醒有需求的農民儘速向水保局提出申請,以確保山坡滯洪功能,提昇抗旱能力,保障農民收益。
劉櫂豪說明,農委會為舒緩易淹水潛勢地區之洪患壓力,解決坡地農業用水,確保農業灌溉功能,107年10月公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管計畫補助基準」增訂「0118滯洪、灌溉用挖式農塘」補助項目,並針對農塘蓄水池依所需工項單價,過去以三分之一補助,現提高至單價80%補助。主要期能透過補助農民自行辦理方式,將水留在在上游,以改善坡地農業灌溉用水問題。
劉櫂豪表示,依農委會透過衛星影像判識,全台坡地農塘數量超過1.8萬座,總蓄水面積約2,095公頃,但蓄水面積小於0.05公頃者計10,069座占55.01%、小於0.1公頃者計14,066座占76.9%,而面積大於1公頃者僅206座占1.1%,因此現階段既有農塘兼具滯洪功能者,十分稀少。目前多數農塘的現狀常因農塘底土未有效處理,形成滲漏,地表逕流挾帶泥沙造成農塘淤積等,使得農塘功能喪失,農委會為活化農塘,增進滯洪及灌溉功能,特擬訂補助基準提高及增訂相關項目,分別於107年10月5日及108年1月1日開始生效辦理。劉櫂豪提醒有需求農民儘速向水保局來申請,以強化山坡農地滯洪抗旱能力,確保農民收益。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管計畫補助基準 在 勞動黨陳新源:新埔——改變,才會不一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水土保持局在新埔鎮農會舉辦〔山坡地農地水土保持及附屬設施補助〕。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管計畫補助基準,詳列可以申請的項目:
農民自行申請項目
一. 生產設施類:
1.保育灌溉用蓄水池。
2.滯洪灌溉用挖式農塘。
二. 水土保持設施:
1.農地水土保持設施。
2.排水溝系統。
3.蝕溝整治。
4.道路系統。
5.植生綠美化。
農再社區申請項目——環境改善:雇工購料
很多農民參加,會中新源也提出農民最關心的事項,請水保局回應。
一、 必須具農民身分,也就是具農保身分:此點規定非常不合理,完全排除無法加入農保的實際耕作者。
二、 施作完成後,農地農用證明非當然取得,仍須向水保局申請施作證明方可。
三、 申請會勘時,水保局會邀請縣府及公所與會,但沒強制規定,此部分應請縣府及公所共同會勘,因為相關施作時是否需要簡易水土保持計畫還是水土保持計畫,需要縣府當場裁示;若申請金額低,但是需要水土保持計畫(十幾萬),農民便會直接放棄申請。
申請流程應該要越簡單越好。有需要相關單位配合的部份,新源會跟縣政府提,也會請鎮民代表跟公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