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挺美講堂」談衝浪,呼籲縣府打造花蓮海洋親水教育基地】🏄♀️🏄♂️
————
為了延續對各種重要社會議題的公眾討論,我們持續積極舉辦挺美講堂。
————
#善用海洋資源進行親水教育
#發展低汙染海上休閒活動事業
————
當鄰近花蓮的宜蘭、台東紛紛透過舉辦國際衝浪賽事,讓國際衝浪...
————
📣【「挺美講堂」談衝浪,呼籲縣府打造花蓮海洋親水教育基地】🏄♀️🏄♂️
————
為了延續對各種重要社會議題的公眾討論,我們持續積極舉辦挺美講堂。
————
#善用海洋資源進行親水教育
#發展低汙染海上休閒活動事業
————
當鄰近花蓮的宜蘭、台東紛紛透過舉辦國際衝浪賽事,讓國際衝浪愛好者視為世界衝浪必訪點後,如何將花蓮衝浪產業及其他海上休閒育樂產業推上國際,是擁有豐厚海洋資源、以觀光立縣的花蓮重要課題。我呼籲縣府應善用海洋資源,積極推動全縣海洋親水教育,發展衝浪、獨木舟、賞鯨等低汙染的海上休閒活動,不僅能打破一般人對海洋的恐懼,也可以讓青年有不同的就業或創業選擇。🐋🐬
————
上周五晚上我們與台灣好漾社會發展協會、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合辦「挺美講堂-站在海浪肩膀上創業」論壇,邀請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蘇達貞主持,花蓮磯崎Logan surf school花蓮衝浪學校創辦人謝明龍、宜蘭知名衝浪店「藍洋衝浪店Blue Ocean Surf Shop」衝浪教練洪于翔與談,同時邀請青年事務發展中心執行長傅廷暐、農業處漁牧科科長黃耀興、觀光處觀光產業科科長陳勇男與會,壽豐鄉鄉民代表鞏志冠本人、蕭美琴立委助理、獨木舟業者、衝浪愛好者也到場參與。🏄♂️🚣♂️
————
#推動親海教育與相關建設 #帶動周邊產業
————
主持人蘇達貞表示,自己曾在夏威夷待10幾年,觀察當地建設與產業,發現當地生活與海緊密相關,有完整的親水建設,海岸線沿岸都有盥洗室、親水設施,反觀花蓮沿海卻四處插旗警告水深危險,期許花蓮能向夏威夷學習,推動親海教育與相關建設。🛶⛵️
————
與談的花蓮在地業者謝明龍認為,花蓮一年四季都適合衝浪,環保公園、鹽寮、磯崎、北濱都有浪點,卻面臨缺乏淋浴設備、大眾運輸系統載送衝浪板困難、沒有辦過國際衝浪比賽等難題,期待政府投入資源協助發展衝浪產業,讓花蓮變成衝浪城市。來自宜蘭的衝浪教練洪于翔則分享宜蘭經驗,表示宜蘭衝浪產業在宜蘭縣府投入資源、協助下,辦過多屆國際衝浪比賽,不僅透過比賽發展周邊飯店、餐飲、衝浪用品店產業,也帶動鄰近其他景點的觀光。🍻🍱
————
#公私協力 #打造花蓮海洋親水教育基地
————
我自己則是在拜訪公民團體時,得知前瞻計畫打算在北濱設立海洋基地,加上曾到北濱極限運動公園會勘,鄰近的美崙溪出海口又是花蓮衝浪業者眼中適合初學者的安全浪點,倘若將衝浪產業與滑板運動結合,相信北濱將更具觀光魅力。🛹🛴
————
花蓮縣政府與會單位以及行政院東辦在講堂中做出初步回應。農業處漁牧科科長表示,海洋資源枯竭導致漁民越來越無魚可捕,將輔導漁民利用休漁期逐步轉型做海洋觀光。觀光處觀光產業科科長則回應,現行法令跟不上新興海洋運動的發展,七星潭風景區海相危險,同時有定置漁場分布影響漁業跟安全議題仍待解決。青年事務發展中心傅廷暐執行長樂見發展海洋事業,進行青年創業輔導,讓花蓮旅遊升級創新。行政院代表則建議花蓮縣政府善用花東基金,提案發展親海教育及相關運動休閒產業。🧜♂️🧜♀️
————
#挺美講堂 #青年創業 #衝浪 #海洋教育 #低汙染 #海上休閒活動事業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在 張美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南濱抽水站擴建完工 市區低窪處淹水苦有解
民國104年,田智宣擔任花蓮市長時,請託當時的立委蕭美琴向內政部爭取南濱抽水站擴建經費,獲得中央補助3.1億元,歷經五年,終於完工,目前辦理驗收作業中,完成後即可交由花蓮縣政府操作管理,正式投入運作,降低花蓮市水患災害。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洪宗楷日前偕同花蓮市長魏嘉賢、內政部營建署下水道工程處副處長周世銘等人前往勘查完工現況,我也陪同。
花蓮市區逢大雨遇淹水的問題,困擾鄉親已久,汰換老舊抽水機組是非常重要的改善方案,104年10月,內政部次長、營建署長、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等成員,都應蕭美琴之邀專程到場會勘後定案,106年完成發包作業,此計畫包含抽水站擴建工程(2億多元)及滯洪池新建工程(1億多元),108年11月內政部長徐國勇也親自走訪視察工程進度。
花蓮市舊南濱抽水站建於民國71年,承擔花蓮市三分之一排水,自由大排、和平路、大禹街等水道皆排放於此,每秒3立方公尺抽水機具有6組,總排放量18CMS,本次工程增加5組機具,每組抽水量6CMS,總抽水量增加30CMS,解決市區低窪處淹水問題,一併紓解吉安鄉排水問題。
因縣府考量僅一座南濱滯洪池容量恐不足,後續又再利用和平排水箱涵案一起提報計畫興建和平滯洪池,將南濱滯洪池(靠自由街側、設計為乾式滯洪池)與和平滯洪池(靠近和平路側,設計為溼式滯洪池),兩座滯洪池連成為整個滯洪池公園。兩案縣府完成用地變更程序,國產署也已撥用,但是漏估用地取得經費,導致包括營建署代辦的南濱滯洪池、以及縣府要自辦的和平滯洪池,均未能如期施工,對此我也將追蹤進度,請縣府儘速解決。
政府早期政策封鎖海岸,民眾長期以來也恐海懼海,所以殯儀館、清潔隊、垃圾場等嫌惡設施都設在海邊,現在休閒觀念提升,南北濱成為熱門休閒景點,但卻也被這些設施截斷,非常可惜;在南濱區域的花蓮市清潔隊已經遷移至美崙,具防洪功能的南濱抽水站擴充後變身為新穎景觀建築,僅剩花蓮市殯儀館,縣府曾委外進行遷移場址評估報告,但規劃案卻中途喊停就地決算,案內所建議的地點,縣府態度保留,至今也未有進展,殯儀館遷址遙遙無期。
自由時報
花蓮南濱抽水站擴建 驗收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97426
更生日報
南濱抽水站3.1億擴建工程完工 市區低窪淹水有解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408763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在 張美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期待花蓮文創園區浴火重生
文化部長李永得上任兩個月,昨天(7/26)首度造訪花蓮文創園區,與地方藝文人士就在地藝文發展等面向交換意見,也特別在園區使用「藝FUN券」消費,宣導帶動「藝文消費之旅」風潮。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花東藝文能量充沛,期待國人疫情新生活規劃旅遊行程時,不忘排入各地文創園區、藝文展演場館、書店等,以體驗最在地的人文風情。
藝文發展座談會聚焦於花蓮文創園區的未來運作,我也以田智宣文化藝術基金會負責人的身分受邀參加。文化部今年委託團隊所進行的花蓮文創園區轉型專案研究,已進入期末結案報告階段。
感謝李部長上任兩個月即安排走訪花蓮文創園區,美慧及田智宣基金會陳志強執行長,在會中表達希望花蓮文創園區浴火重生的期待,因為花創委外廠商不堪虧損中途解約,該如何避免重蹈覆轍,需要文化部廣聽地方聲音,結合在地特色,訂定因地制宜的
政策方向與作為。
我們希望文創園區的發展,要與在地接軌、接地氣,畢竟花創平日主要的參觀消費人潮,仍是花蓮鄉親。以及,園區除了要成為花蓮的文化藝術基地與人才培育搖籃、中央藝文政策推廣平台,商業服務也極為重要,因為要先活絡園區,將人潮帶入,才可能長遠走下去。
花蓮文創園區面積寬廣、分布大小不一的歷史建築,經營管理非常不容易,連具有多家上市公司背景聯手組成的經營團隊都經營不下去,文化部如果要收回自管,面臨到的困境是政府不能從獲利的角度去經營,當然也不能毫無上限的投注預算去支撐,唯有公私合作,鼓勵民間投資,才有雙贏甚至三贏的機會,但是花蓮環境特殊,人口數有限,對進駐團隊存有很高的壓力及風險,且前例確實是失敗了。
我們建議中央對於園區的一些嚴苛條件應該要適度鬆綁,包括建築使用規範、高額多重權利金,以及房屋稅、建物保險費等負擔費用,但是也不能無底線放寬,如此可能會失掉文創園區的文化藝術創意本質,而淪為販賣商品的銷售市場。
期待文化部再審慎評估,讓花蓮文創園區對外是花蓮縣的重要代表性地標,對內是一處包含中南區鄉鎮的鄉親也願意到訪、十分親民的文化藝術及在地特色產業匯聚地。
感謝「認養」花蓮的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范雲也參加座談,范委員也是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委員,審查教育、文化藝術等經費,她將會持續關心花蓮文創園區的運作及功能。
也十分關心花創未來的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洪宗楷也參加座談。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在 管碧玲 (kuanbil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管碧玲服務公職40周年
參與改革運動展—12
1980年代起的學生運動
從「為什麼不為愛獻身行動」到「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這裡我要從1980年代,第一場大型的學生運動,反杜邦的台大學生說起。這裡拿出來與大家分享的,是我收藏1986年12月8日出版的「自由之愛」創刊號。該號第二版紀錄著1986言論自由記事:8月20日 大新社長許傳盛等五人往見孫校長,報告「台大學生杜邦事件調查團」活動經過。孫校長表不滿大新社之「擅自行動」。---10月22日---被告知「大新社停社一年,許傳盛記過二次,林國明、陳明祺記過一次。」
許傳盛後來從政,也在東海大學完成博士學業。他從擔任菊姐在台北市社會局長的機要,再擔任過台中、彰化的社會局長。再任高雄市社會局長、高雄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觀光局長,現任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林國明畢業後適逢報禁解除,與許陽明一起籌備報禁解除後的第一份反對報「首都早報」,係「首都早報」招考記者、網羅記者的主要工作人員,創刊後並擔任政治組記者。之後留學美國耶魯大學榮獲社會學博士,現在台大社會系主任。陳明祺後來也留學耶魯,也榮獲社會學博士,回國在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任教,現任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當年他們因為表達對家國發展的不同意見,並勇於為自己的主張積極獻身行動。
「自由之愛」創刊號上面有一篇文章:「為什麼不為愛獻身行動」。讀起來實讓人能感受到他們身體力行的威猛熱力。從「自由之愛」到如雨後春筍的各校際學運團體,最後匯集到1990年3月的野百合學運,打倒老賊,國會全面改選,到反ECFA的太陽花學運「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從1980年代起,在這近四十年間,許多學運的積極參與學子,初衷不變持續在各領域,奉獻國家社會,改造國家社會,而成為國家社會的棟梁。連時間距離最近的太陽花學運的林飛帆,也在去年出任民進黨副秘書長,賴品妤也當選本屆立法委員,這些都是台灣學生運動,對國家社會民主與進步,最正面與積極的貢獻與成就。
管媽今天展出的就是「自由之愛」創刊號;1987年7月1 日創刊,由幾個大學學生組織「台大濁水溪社」、北醫「抗體」、輔大「文化社」等,跨校與工運團體出刊的工學聯盟「南北通訊」創刊號。野百合學運,當年許陽明協助,發行人康寧祥首肯在「首都早報」印製,由全學聯出刊的「野百合快報」四期的原稿,及太陽花學運的「自己的國家自己救」的紙面具;何榮幸先生詳實書寫的「學運世代 眾聲喧嘩的十年」一書。
幸福進行曲-管碧玲服務公職40週年
https://youtu.be/wvctu5IwQ0A
管媽敬獻給台灣--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https://youtu.be/9kN9kSupZ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