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忘掉那個「既生瑜何生亮」的善妒周瑜吧,真實的他是全東吳不能沒有你的男人】
孫吳政權的權力關係之所以非常複雜,起初與孫權的父親孫堅有關。
孫堅雖然出身江東,但由於他四處征戰,所率領的部隊其組成來自大江南北,而黃蓋正是隸屬於孫堅的這支軍事集團。
後來孫堅意外戰死,這支軍團便由其長子,也...
【#普通人:忘掉那個「既生瑜何生亮」的善妒周瑜吧,真實的他是全東吳不能沒有你的男人】
孫吳政權的權力關係之所以非常複雜,起初與孫權的父親孫堅有關。
孫堅雖然出身江東,但由於他四處征戰,所率領的部隊其組成來自大江南北,而黃蓋正是隸屬於孫堅的這支軍事集團。
後來孫堅意外戰死,這支軍團便由其長子,也就是孫權的兄長孫策所繼承,但孫策在父親身亡前,並未實質參與軍團運作,這也多少造成了孫策領導統御的困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孫策就必須引入自己的親信,而周瑜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周瑜家世顯赫,祖上三代都在朝廷就任高官,與孫策更是從小玩到大的死黨。對孫策而言,周瑜是能夠鞏固其領導地位的最佳人選。
想當然耳,第一代留下來的老臣與第二代找來的班底,兩股勢力肯定會有一段互扯後腿的適應期。
孫堅麾下的首席武將程普,便看周瑜這個年輕主管非常不順眼,時常尋他晦氣。
周瑜終究是名門子弟,氣度超乎常人,面對職場前輩的倚老賣老,身段也十分柔軟,處處忍讓。
搞到最後程普也有些不好意思,漸漸對周瑜改觀,兩代之間的扞格也因此被消弭。就在周瑜的輔佐下,孫策以驚人的速度入主江東,成為一方之雄。
遺憾的是,孫策也步上了父親後塵,年僅 26 歲便遭到暗殺,繼任的孫權那時仍只是個 18 歲的少年,對於往後的命運茫然失措。
就在這樣的危急存亡之時,挺身而出的仍是周瑜,他與先前提到的張昭兩人共同支持孫權,幫助他慢慢步上軌道。
由於周瑜與孫策的友情,加上兩人後來又成為連襟,因此孫權亦將周瑜視為兄長。
當時孫權有個堂兄叫作孫暠,由於孫暠這支家族長年經營江東,因此孫暠曾起心動念要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孫權,但在關鍵時刻被勸退。雖然最終有驚無險,但也顯現出孫權統治江東的隱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周瑜選擇與孫暠的弟弟孫瑜合作,一同共享政治利益,某種程度上緩和了這場可能發生的家族風暴。
就這樣,在孫權執政的初期,周瑜始終擔當桶箍(tháng-khoo)的角色,令各方派系齊心一致。若無周瑜相助,罔論抗曹,就連孫權能否順利統治江東,都是個未知數。
也因此,周瑜在孫權心目中的份量是無可取代的。
不過,接下來的故事就沒有那麼溫暖正能量了。
孫權如同兄長孫策一樣,需要納入專屬於自己的執政班底,加之孫吳政權希望在江東的統治能更加穩定,於是無可避免地要與當地的士族合作。
隨著時間過去,孫吳的領導階層漸漸以「吳四姓」為代表,作為「前朝遺老」的勢力,就得有相應的退場機制。
周瑜的長子周循娶了孫權的女兒,不幸的是,周循英年早逝,後來孫權的女兒改嫁給一位名叫全琮的江東士族子弟。
周瑜還有一個兒子名叫周胤,原本因為行為不檢而遭到流放;過了一段時間,朝中不少大臣向孫權求情,表示念在周瑜過去的忠義,應網開一面赦免周胤。
有趣的是,正當孫權勉為其難應允後不久,周胤就很剛好地病死了。
覺得毛骨悚然嗎?事情還沒結束。
周瑜還有一個姪子名叫周峻,原本還握有一些兵權,在他去世之後,依照孫吳政權的慣例,應該要由他兒子繼承兵權,但也被孫權給打了回票。
曾經地位崇高、鼎盛一時周瑜一族,在孫吳的勢力竟僅止於兩代,此後再也無其後裔的聲息。
對孫吳政權而言,周瑜就是他們得以凝聚鬥志與向心力的象徵,既然周瑜能夠打敗強大的曹操,那麼孫吳也就可以打敗強大的曹魏。
但這樣的傳奇,最終只能被國家利用,盡可能地將周瑜塑造成曠古絕今的完人,畢竟死人不會跟活人爭權奪利;而周瑜的後代們的下場,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們不妨再參考一下《三國演義》裡周瑜的最大對手──諸葛亮的故事。
歷史上的諸葛亮去世後,由於蜀漢人民非常懷念他,當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成年步入政壇後,原本與其無關的仁政善舉,都會因為大家對諸葛亮的愛屋及烏,而自動腦補將功勞歸於諸葛瞻。諸葛瞻的名不符實,使他擔任超出他能力的重要職務,也成為日後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知,死人的聲望若讓活人無條件繼承,有時候也會釀成災難。
幾段看似毫無關聯的故事,當將它們併在一起看的時候,就會得出一些新的涵義。
至於《三國演義》如何將周瑜刻畫成一位善妒又肚量狹小的男人──事實上,真實的人生往往比小說還要複雜曲折,不是嗎?
#周瑜 #三國 #孫吳 #東吳 #歷史 #人物 #三國志 #三國演義 #諸葛亮 #孫權 #孫策 #孫堅
蜀漢滅亡的原因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三國] 從前讀三國時,對蜀漢內部的權力鬥爭,印象很深,同為托孤重臣的李嚴突然下台,更是充滿謎團。至於《出師表》應如何演繹,自然有不同觀點,但中學課程那種強調諸葛亮忠誠的model answer,明顯錯重點......
//事實上,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一,就是益州集團興風作浪,開門揖盜。問題在於,這個內憂目前還只是隱憂,不能明說也不敢明說,〈出師表〉只能話裡有話。大政方針則確定無疑,那就是不斷地北伐曹魏,讓國家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以外戰防內戰。因為無論是轉移注意力,還是加強凝聚力,戰爭都是最好的手段。如果還要整治或鎮壓反對派,更是便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