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蘋果日報賣給三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蘋果日報賣給三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蘋果日報賣給三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蘋果日報賣給三立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7萬的網紅范琪斐的美國時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近日蘋果日報鼓勵員工創業討論很多,很多人感嘆台灣媒體寒冬怎麼越過越冷,但在此時,美國新聞卻是進入黃金期,怎麼會差這麼多? 蘋果日報鼓勵員工創業,看似要讓鼓勵員工趕快出去、多開工作室、鼓勵他們做獨立記者,然後再把報導賣給蘋果老東家。這樣的做法,其實不用多講,兩個字就解決:「裁員」。 ...

  • 蘋果日報賣給三立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6-25 00:55:08
    有 696 人按讚


    近日蘋果日報鼓勵員工創業討論很多,很多人感嘆台灣媒體寒冬怎麼越過越冷,但在此時,美國新聞卻是進入黃金期,怎麼會差這麼多?
     
    蘋果日報鼓勵員工創業,看似要讓鼓勵員工趕快出去、多開工作室、鼓勵他們做獨立記者,然後再把報導賣給蘋果老東家。這樣的做法,其實不用多講,兩個字就解決:「裁員」。
     
    這個消息傳出後引起很大討論,很多人說這是媒體寒冬,隧道底部的亮光到底什麼時候才看得見呢?說實在這話聽到老梗,因為這不是只有台灣媒體獨有的問題,全球媒體都是如此。
     
    在美國我們講這話至少講十年了,可是現在,如果你回去看美國新聞的話,現在真的是進入黃金期,不管是在質或是量,都比兩年前進步太多。
     
    以 CNN 做例子,美國的有線新聞其實跟台灣的有線電子媒體一樣,都被罵的很慘,這個狀況是非常非常類似的。因為一樣的問題,他有 24 小時的製播時間要填滿,一樣會遇到收視率的問題,所以常常重播、言之無物,為了收視率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我還記得有一年 CNN 在做美國大選的時候,當時他的宣傳重點不在於有多少人力在報導,而是在強調他的攝影棚做得有多炫,或是主播在 VR 上面的畫面呈現有多酷,然後就被罵慘了;還有一次是晨間報導的主播,示範他怎麼選新聞來播報,就在畫面上把新聞做的像一個輪盤一樣,然後隨機選一條,看選到哪一條就報哪一條,最後是被罵慘了以後,CNN 才趕快把這個輪盤拿掉。
     
    但你現在回頭去看 CNN ,變化非常大,晚間時段幾乎都是國內外大事,向軍事、外交平時很冷門的話題新聞,也都講得特別多;在今年起,還加強強調他們的調查報導,特別請了普立茲獎得主的 Carl Bernstein 跟 James Steele 這兩位調查報導大咖,來協助 CNN 產出深度調查報導。
     
    在紙媒的部分,比如說紐約時報,他的獨家報導還是非常非常有影響力的,但在此時,他也一樣在嘗試用 VR 做新聞、也產出 podcast ,甚至每天推送食譜給你,還幫你整理美劇重點。(如果沒時間看的話,還可以這個作弊一下。)華盛頓郵報也是,獨家報導一條比一條厲害,我相信現在沒有人會懷疑,華盛頓郵報在華府上面這個老大哥的地位。
     
    另外一個再看看獨立媒體的部分,那就更五花八門了。有的專注軍事、有的專注在外交、有的專注教育,有的專注男女關係,要什麼有什麼,那為什麼會這麼這樣蓬勃會這樣多樣化,在這兩年裡面到底出了什麼事情呢?對,就是因為川普的關係。
     
    川普一直以來,全部都是在罵媒體。而且他最近最有名的一次,就是用推特罵 CNN 這些主流媒體是全民公敵,不過也因為川普不停的罵媒體,與其說是罵醒了媒體,不如說是罵醒了美國的視聽大眾。
     
    為什麼呢?因為現在美國人突然就理解到,有媒體來監督政府這事是多麼重要,因為你要仰仗共和黨主導的國會去監督川普,It is impossible,共和黨幫川普護航都來不及,所以大家就很擔心,會不會有一天醒來突然美國就變成川普國啦?
     
    現在很多人會利用訂閱優質媒體的方式,就是付費給優質媒體,或著是大幅捐款來幫助優質媒體,這也已經反映在報導上面了,比如說以前在講冷冰冰硬梆梆的政治新聞沒有人看,那現在這些都是頭條,連有線新聞亦是如此,且晚上播政治新聞,其實收視率非常好。
     
    另外一個關鍵,就是科技的進步。因為科技進步的關係可以讓我們看到很大量的文件,比如說維基解密就是一個特別好的案例,可以看到政府怎麼樣竊聽我們;比如說巴拿馬文件就讓我們看到有錢人是怎麼樣藏錢的;那比如說數據新聞的出現,也讓以前這個大幅收集資訊的這個管道,是掌握在政府手裡這件事情,也開放出來了。
     
    另外也是因為科技的關係,就促成了很多跨媒體的合作。
     
    比如說,在這次法國大選的時候,我們就看到 26 家這個非常重要的媒體,聯合起來打擊假新聞。不管是巴拿馬文件或是維基解密,都是很多個國家的重量級媒體大家一起來同時進行查證的,讓媒體現在有個工具,終於可以團結起來,一起告訴你真正的事實發生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有趣的還有另一個現象,就是紐時或華郵這些優質的媒體,他們要互相推對方的好的獨家報導喔,所以也是互相在扶持嘛,所以媒體之間合作的狀況比以前多很多。
       
    講這麼多,有許多朋友來問我,「欸!我們台灣新聞的黃金期到底什麼時候會出現呢?這個我們什麼時候才可以期待我們台灣的媒體來監督政府?」
     
    老實說我覺得時候可能還沒到,因為如果拿美國的例子來看,美國媒體是真的跌到谷底。唯有跌到谷底之後呢,閱聽大眾再加上作新聞的記者,再加上出錢的老闆呢,才會徹底的反省,那時候呢,才有機會出現改變。
     
    明天(6/25) 禮拜日早上十點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播出的《 #范琪斐的週末放送》,會有我更詳盡對此議題的深度分析,也會談談美國國會的黑箱作業(跟台灣相比可說是黑透了!)。
     
    當然如果你想更進一步討論,明晚(6/25)晚間十點,我將在 三立SET GO 做直播 live streaming,屆時歡迎大家一起來與我討論!

    近日蘋果日報鼓勵員工創業討論很多,很多人感嘆台灣媒體寒冬怎麼越過越冷,但在此時,美國新聞卻是進入黃金期,怎麼會差這麼多?
     
    蘋果日報鼓勵員工創業,看似要讓鼓勵員工趕快出去、多開工作室、鼓勵他們做獨立記者,然後再把報導賣給蘋果老東家。這樣的做法,其實不用多講,兩個字就解決:「裁員」。
     
    這個消息傳出後引起很大討論,很多人說這是媒體寒冬,隧道底部的亮光到底什麼時候才看得見呢?說實在這話聽到老梗,因為這不是只有台灣媒體獨有的問題,全球媒體都是如此。
     
    在美國我們講這話至少講十年了,可是現在,如果你回去看美國新聞的話,現在真的是進入黃金期,不管是在質或是量,都比兩年前進步太多。
     
    以 CNN 做例子,美國的有線新聞其實跟台灣的有線電子媒體一樣,都被罵的很慘,這個狀況是非常非常類似的。因為一樣的問題,他有 24 小時的製播時間要填滿,一樣會遇到收視率的問題,所以常常重播、言之無物,為了收視率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我還記得有一年 CNN 在做美國大選的時候,當時他的宣傳重點不在於有多少人力在報導,而是在強調他的攝影棚做得有多炫,或是主播在 VR 上面的畫面呈現有多酷,然後就被罵慘了;還有一次是晨間報導的主播,示範他怎麼選新聞來播報,就在畫面上把新聞做的像一個輪盤一樣,然後隨機選一條,看選到哪一條就報哪一條,最後是被罵慘了以後,CNN 才趕快把這個輪盤拿掉。
     
    但你現在回頭去看 CNN ,變化非常大,晚間時段幾乎都是國內外大事,向軍事、外交平時很冷門的話題新聞,也都講得特別多;在今年起,還加強強調他們的調查報導,特別請了普立茲獎得主的 Carl Bernstein 跟 James Steele 這兩位調查報導大咖,來協助 CNN 產出深度調查報導。
     
    在紙媒的部分,比如說紐約時報,他的獨家報導還是非常非常有影響力的,但在此時,他也一樣在嘗試用 VR 做新聞、也產出 podcast ,甚至每天推送食譜給你,還幫你整理美劇重點。(如果沒時間看的話,還可以這個作弊一下。)華盛頓郵報也是,獨家報導一條比一條厲害,我相信現在沒有人會懷疑,華盛頓郵報在華府上面這個老大哥的地位。
     
    另外一個再看看獨立媒體的部分,那就更五花八門了。有的專注軍事、有的專注在外交、有的專注教育,有的專注男女關係,要什麼有什麼,那為什麼會這麼這樣蓬勃會這樣多樣化,在這兩年裡面到底出了什麼事情呢?對,就是因為川普的關係。
     
    川普一直以來,全部都是在罵媒體。而且他最近最有名的一次,就是用推特罵 CNN 這些主流媒體是全民公敵,不過也因為川普不停的罵媒體,與其說是罵醒了媒體,不如說是罵醒了美國的視聽大眾。
     
    為什麼呢?因為現在美國人突然就理解到,有媒體來監督政府這事是多麼重要,因為你要仰仗共和黨主導的國會去監督川普,It is impossible,共和黨幫川普護航都來不及,所以大家就很擔心,會不會有一天醒來突然美國就變成川普國啦?
     
    現在很多人會利用訂閱優質媒體的方式,就是付費給優質媒體,或著是大幅捐款來幫助優質媒體,這也已經反映在報導上面了,比如說以前在講冷冰冰硬梆梆的政治新聞沒有人看,那現在這些都是頭條,連有線新聞亦是如此,且晚上播政治新聞,其實收視率非常好。
     
    另外一個關鍵,就是科技的進步。因為科技進步的關係可以讓我們看到很大量的文件,比如說維基解密就是一個特別好的案例,可以看到政府怎麼樣竊聽我們;比如說巴拿馬文件就讓我們看到有錢人是怎麼樣藏錢的;那比如說數據新聞的出現,也讓以前這個大幅收集資訊的這個管道,是掌握在政府手裡這件事情,也開放出來了。
     
    另外也是因為科技的關係,就促成了很多跨媒體的合作。
     
    比如說,在這次法國大選的時候,我們就看到 26 家這個非常重要的媒體,聯合起來打擊假新聞。不管是巴拿馬文件或是維基解密,都是很多個國家的重量級媒體大家一起來同時進行查證的,讓媒體現在有個工具,終於可以團結起來,一起告訴你真正的事實發生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有趣的還有另一個現象,就是紐時或華郵這些優質的媒體,他們要互相推對方的好的獨家報導喔,所以也是互相在扶持嘛,所以媒體之間合作的狀況比以前多很多。
       
    講這麼多,有許多朋友來問我,「欸!我們台灣新聞的黃金期到底什麼時候會出現呢?這個我們什麼時候才可以期待我們台灣的媒體來監督政府?」
     
    老實說我覺得時候可能還沒到,因為如果拿美國的例子來看,美國媒體是真的跌到谷底。唯有跌到谷底之後呢,閱聽大眾再加上作新聞的記者,再加上出錢的老闆呢,才會徹底的反省,那時候呢,才有機會出現改變。
     
    明天(6/25) 禮拜日早上十點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播出的《 #范琪斐的週末放送》,會有我更詳盡對此議題的深度分析,也會談談美國國會的黑箱作業(跟台灣相比可說是黑透了!)。
     
    當然如果你想更進一步討論,明晚(6/25)晚間十點,我將在 三立SET GO 做直播 live streaming,屆時歡迎大家一起來與我討論!

  • 蘋果日報賣給三立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2-22 12:38:45
    有 162 人按讚


    一整個荒謬!! 核四封存沒事幹 挪40萬封存預算蓋麵包坊 調派外聘人員支援搬運雜務 販賣所得成員工福委會基金!! (02/21/2017 蘋果日報、三立新聞)

    核四沒事幹 挪40萬蓋麵包坊、台電辯員工閒暇服務同事 將停賣

    (蘋果日報洪敏隆╱台北報導)爭議不斷的核四廠前年7月起正式封存,《蘋果》接獲投訴,核四封存預算疑遭挪用興建麵包工房,還動用到以封存預算僱用的外聘人力,核電廠竟成麵包廠。台電稱廠區偏遠,員工購置麵包、餅乾不易,將無用廠房改成烘焙坊,外包人力偶爾「幫個忙」,下月初收掉不再運作。環團批核四封存計劃應認賠停止,別再浪費。

    國人對新北市貢寮核四廠安全性有疑慮,行政院2014年4月宣布將封存,重啟須公投。去年7月1日核四進入為期3年封存狀態,期間除需維持電力等系統運作,也要針對已停止運轉的不同系統,採取灌入氮氣等乾式封存作業,或填滿除礦水以避免管路腐蝕等濕式封存作業。

    要包商助搬麵包

    核四封存預算原每年編列13億元,去年被刪為8億元,今年台電續編列8億元,但有核四員工提出文書,檢舉核四廠去年7月以近40萬元將廠內烘衣廠改建為麵包工房,部分受僱進行保安監控人員還被叫去支援過,質疑濫用封存預算。一名核四委外人力受訪透露,的確每周支援1到2小時去抬原料或搬麵包。

    投訴人指核四現有一名台電人員專職做麵包,另每天調派一名委外人力支援,每天約製作40到50個麵包供應台電員工,還承接訂單賣給外包商,所得進職福會,痛批核四已成「龍門麵包工廠」,質疑這只是冰山一角,政府應徹查。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回應,核四位置偏遠,廠內4、5百名員工有慶生會等聚會需求,但購置麵包、餅乾不易,將無用廠房改為烘焙坊,製作產品供內部使用,負責員工是利用閒暇時間、絕非專職,外包人力偶爾「幫個忙」做一點勞務。

    環團:封存浪費錢

    林德福強調,麵包工房絕未接外面訂單,考量觀感不佳將檢討改進,預計待同仁提貨券都用完,下月初就會收掉。台灣環境輻射走調團召集人林瑞珠批評,政府既已允諾建立非核家園,核四確定不會重啟,何必一直燒錢,應即停止核四封存計劃,不要再浪費。

    核四遭爆挪40萬蓋麵包坊 台電急檢討:3月就收掉!

    (三立新聞/綜合報導)核四去年7月開始封存,但員工沒事做居然在核四裡開起了麵包店,專賣給自己人,而且這資金居然還是挪用封存預算40萬,因為人手不夠還去外面請人。核電廠變成麵包廠會不會太離譜?台電說這是因為廠區很遠,員工要買麵包不容易,所以想說員工手藝也不錯就開了麵包坊,現在被抓包,台電趕緊說3月1日就會收掉。

    新鮮吐司還有肉鬆蔥花麵包裝入袋,另一頭有員工戴著紅色帽子、紅圍裙,拿著桿麵棍加緊趕工,從照片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間烘焙坊,但是投訴人爆料,這個地點位在新北市貢寮的核四廠,核四廠怎麼變成麵包廠?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核四廠)位置在比較偏遠,廠裡面總是有一些活動,比如說慶生會,剛好同仁這方面有一些手藝,所以利用空閒的一些廠房,來做一些點心麵包。」

    看看這一張工作計畫表,標明寫「麵包工房裝潢修繕工作」,要做的項目有遮雨板、鋁窗、上油漆、隔間門整理。核四就算封存,預算每年還是要編列高達8億元,不過卻挪用預算,在2015年7月花了40萬元,將廠內的烘衣廠改建成麵包工房,即使台電解釋做麵包都是賣給自家人,盈餘存入員工福委會,但是如此空間利用卻讓立委傻眼。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我個人的理解上,我不太相信中華民國的文官體制,會產生這麼荒謬的事情。」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如果核四的這筆封存預算,被挪用到其他地方,我想這部分確實是有檢討的必要。」

    台電雖然說會虛心檢討,3月1日就停止做麵包,但小英政府已經承諾2025非核家園,核四確定不會重啟,核四封存計畫年年燒錢不說,還被抓包蓋了麵包工坊,不只是外界觀感不佳,更是不務正業。(整理:實習編輯劉晉姍)

    ★★ 沒有最離譜,只有更離譜..... 能撈就撈!綠委爆:台電編20億預算採購智慧電錶,員工竟藉機狂買Rimowa名牌鎂鋁合金行李箱等高價奢華品!!! (02/22/2017 民報)

    "..... 若是研究智慧電表、無人飛機真的需要這樣聲光十色、豪華享受的超級配備,表示台電綜合研究所錢很多,多到花不完,非得這樣的奢華、揮霍,那我們很無奈,但是公器私用就無法讓人忍受。

    從台電前處長之子謝員的臉書發現,無論是配戴公務購買的Sony α7單眼數位相機至紐西蘭度假,或是攜帶Rimowa鎂鋁合金32吋行李箱出遊日本,根本就是假開案購買設備之名,滿足私人娛樂享受之實,離譜到了極點。林俊憲痛批,這種公器私用的行徑,根本就是公務員「能撈就撈」最高境界。

    林俊憲指出,該員工『公器私用』恐有觸犯刑法336條『公務侵占罪』對於公務上所持有之物,予以侵佔,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千元以下罰金。甚至恐有觸犯貪污治罪條例第4條竊取或侵佔公用或公器材者,最高可處無期徒刑或是十年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一億元。

    林俊憲也質疑,台電綜合研究所會出現這樣的離譜行徑,究竟是冰山一角,還是因為本案涉案人員乃為台電退休高官之子,刻意縱放,罔顧法紀?還是根本預算太多?要求廉政署務必儘速徹查嚴辦,不能坐實陳庚金的離譜發言,要軍公教人員「能撈就撈,能混就混,大家一起來拖垮這個政府」,他也呼籲公務員,一定要潔身自愛,嚴守分寸。 ....."

    文章內容資料原始來源:
    http://www.peoplenews.tw/…/b1233a7b-713b-4546-a6e4-884dce57…

    影片內容資料原始來源:
    https://youtu.be/o3ctFlk0lMc

    文章內容資料原始來源:
    http://www.appledaily.com.tw/…/…/headline/20170220/37557442/

    http://www.setn.com/News.aspx…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