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蘇建和案影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蘇建和案影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蘇建和案影響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歐馬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周末來讀篇好文 網軍做為一種職業 可以讓你從家徒四壁到開跑車 如果你有個能賺大錢的機會 但是可能導致世界上很多你不認識的人的生活過得很慘,甚至賠上了生命 你會做這份工作嗎? 時時刻刻都可以反省自己現在從事的工作,是不是對人有益的,是不是會傷害到人的。 ...
雖然這篇蘇建和案影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蘇建和案影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蘇建和案影響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歐馬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周末來讀篇好文 網軍做為一種職業 可以讓你從家徒四壁到開跑車 如果你有個能賺大錢的機會 但是可能導致世界上很多你不認識的人的生活過得很慘,甚至賠上了生命 你會做這份工作嗎? 時時刻刻都可以反省自己現在從事的工作,是不是對人有益的,是不是會傷害到人的。 ...
發生於民國八十年的汐止吳姓夫婦遭人兇殺乙案,在歷經二年半再審審理程序致力尋找案件的真相後,終於今年的一月十三日高等法院判決蘇建和、莊林勳與劉秉郎等三人無罪。
蘇建和案 ,又稱三死囚案,或以受害者姓名稱為吳銘漢夫婦命案、吳宅血案,是1990年代台灣蘇建和、劉秉郎及莊林勳三人被以「結夥強盜、強姦、殺人」等罪名宣判死刑之重大 ...
今天台灣高等法院刑事庭陳博志、劉興浪、陳德民三位法官就96年矚再更二字第一號蘇建和等盜匪案宣示判決,認定被告三人無罪,並撤銷第一審死刑判決。對此蘇案平反行動 ...
司法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司法的功能萎弱或發生病變,不但不足以伸張正義,打擊犯罪,反而侵害人權,其影響所及,人民不相信司法,而以自力救濟 ...
由此可見,法官在案件中是否能維持公正性,以及是否有未審先判的態度,也引起極大爭議。事實上,此案發生後對臺灣的司法改革產生深遠的影響,包括無罪推定 ...
手握生殺大權的法官是影響司改最直接且巨大的力量,而社會的集體情感也會影響到司法的走向。觀察社會對蘇案無罪定讞的輿論,可以發現社會對待蘇案的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 ...
從案發至今已逾30年了,已獲判無罪的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三人,仍要繼續在司法體系中爭取清白。 高等法院民事庭此舉貌似一切合法,但合理嗎? 最高法院 ...
蘇建和案 自事發至今已逾30年,而本案於司法系統內跌盪多年之因,不外乎是因當時對蘇建和、莊林勳、劉秉郎三人施以酷刑及不正訊問的警員及錯誤的法務部 ...
蘇建和案 中3死囚被判無罪定讞滿一周年,蘇案義務辯護律師團與蘇建和3人出席, ... 他指出,即使真相顯而易見,社會大眾卻是眾說紛紜,可見媒體影響的力量有多麼巨大。
這種法官集中學習訓練制度所造成的期別排序,本就容易影響法官的人事決定事宜,加上我國法官的人事審議是採取法官本位主義,司法院人審會全由法官擔任的結果,恩怨、年資、 ...
台灣高等法院法官八月三十一日當庭宣判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無罪定讞, ... 審理判決確定,足認無誤」之說詞,顯見李昌鈺博士鑑定報告影響之巨。 蘇 ...
蘇建和案 (英文:The case of Su Chien-ho ),又稱三死囚案,或以受害者姓名稱為吳銘漢夫婦命案,是1990年代台灣蘇建和、劉秉郎及莊林勳三人被以“結夥強盜、強姦、 ...
他們不知道台灣近年來的司法改革,有不少是這些冤案所推動的,蘇案尤其對於台灣的刑事訴訟改革具有巨大的影響與貢獻?台灣的法律從來不是神奇地隨著 ...
個人. 特質的影響有直接有間接,對於法官意識形態與政治傾向的形成,個人. 特質扮演一定角色,進而影響司法裁判。但是審判並非只是政治的和個. 人的。它還有非個人性和非 ...
全案判決三人有罪,並各處兩個死刑,完全建構在不實自白及栽贓之二十四元硬幣之上,充滿違情悖理矛盾不堪的粗糙論證,此之所以判決確定之後,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陳涵 ...
蘇案對於台灣而言,無論法治面來說,或社會啟蒙來說,都是個里程碑的案件,在援救蘇案過程中,動員了非常多的社會力,這些社會力的凝聚,對於公民意識的覺醒影響很大。如今 ...
而蘇建和三人也隨著王文孝的口供,掉入了無盡的審判深淵之中。 二十年生死兩茫茫? 民國81年2月間一審法院判決蘇建和等三人死刑、民國82年1 ...
理由壹、公訴意旨略以:被告劉秉郎、莊林勳、蘇建和與現役軍人王文孝、王文忠 ... 身中多刀,顯非一刀或數刀斃命,而被害人二人也沒有受到藥物或酒精影響致無力反抗, ...
(三)本案凶器不只菜刀1把,犯案人數亦不只一人,詳如下述:𦵴本件案發後警方於現場扣得菜刀1把,並於該把菜刀上採得毛髮1根,經鑑驗結果:「與死者吳銘漢毛髮特徵類同」 ...
蘇建和案 21年生死簿: 蘇友辰律師口述史:星雲法師人本教育基金會創辦人.董事長史英前台大榮譽教授.刑法權威蔡墩銘中正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獨立紀錄片導演蔡崇隆《無 ...
【本報台北訊】蘇建和、莊林勳、劉秉郎被控殺害吳銘漢夫婦案,最高法院撤銷高院再審無罪判決發回更審,高院昨天首度開庭審理,由於刑事訴訟法新制採嚴格證據法則,自白 ...
蘇建和 、劉秉郎、莊林勳共同連續強盜而故意殺人,各處死刑,. 並均褫奪公權終身。扣案之伸縮式警棍壹支,沒收。 ... 並予詰問,並不違法,亦即王文孝證詞效力不受影響。
本書是蘇建和、劉秉郎及莊林勳三人在生死邊界煎熬21年──「蘇建和案」終 ... 對照表附錄十二參與蘇建和案審判與評議之法官附錄十三蘇建和案對於現行刑事訴訟法之影響.
蘇建和 、劉秉郎、莊林勳等人被訴強盜等案件,經臺灣高等法院於今 ... 訟近二十年,其間歷數十位法官審判,其是否上訴,影響深遠,惟基於本. 案既受社會各界矚目,不論 ...
司法檢討關鍵是要喚起執法者權力的謙卑,和悲天憫人之心。 他提到,蘇案在大陸影響也很大,媒體予以大幅報導,中共十八大時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 ...
談到改革,蘇建和案催生了可以說是近年來司法最大的變革「當事人進行主. 義」,「偵訊時得錄音錄影」條文的修正也是受到蘇案影響,雖然此案不是促成司.
「汐止三死囚」案雖因法律制度而無罪定讞,但是,冤案帶來的影響並不因 ... 推動蘇案救援的蘇建和父親蘇春長因癌症病危,蘇建和獲准在警方監控下得以前.
而第二位講者林政佑老師則是透過觀察蘇建和、蘇炳坤兩個在二十世紀初期 ... 俊宏律師表示,民主化對司法的影響在過往較不常被提出,針對此議題細緻的 ...
本文探討死刑與台灣司法,以蘇建和案為例,無論在證據採證、事實認定、用法上都出現瑕疵,而這些瑕疵莫不影響著判決,世界各國民主法治國家,被告受有罪判決前, ...
律師陳鵬光表示,命案發生在1990年代,時代背景有刑求,雖然蘇建和等3人獲判無罪,卻對他們的人格影響深遠,社會對他們仍有質疑。陳認為刑案的確定判決也是因最高法院表示 ...
即毒樹果實理論,非被告出於自願性之陳述,所得出之自白,法院不得做為判決唯一證據,尚需調查其他證據,可知被告之自白無論在調查、偵查、起訴階段均非常重要,影響法官之 ...
蘇建和案 -一起20多年的案件,謎團多到無法想像的程度。究竟是結夥強盜殺人、還是強暴殺人?調查單位有沒有非法逼供?讓辦理的警方跟法官壓力也大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法律,司改人權,蘇友辰,蘇建和,刑事補償,死刑,平冤,冤案,鑑定,李昌鈺, ... 訴訟法》學者沈冠伶教授於〈刑事判決對民事訴訟之影響—最高法院相關裁判之 ...
訂閱【#我在案發現場】 https://bit.ly/3p2skV41991年汐止發生一起冷血強盜命案,吳銘漢、葉盈蘭夫婦在臥房共遭砍殺79刀慘死,兇手王文孝咬出 蘇建和 ...
檢察總長陳涵三次提起非常上訴,試圖為蘇建和等三人平反,國內外人權團體更 ... 刑事訴訟法對審檢辯三方地位的安排,亦是影響被告能否接受公平審判之 ...
同樣涉及冤獄,徐自強案在社會上受矚目的程度,也許不如蘇建和案,但徐案經歷至今,已對台灣刑事訴訟的進步與改變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在司法史上可說是具有非常重要的 ...
來賓: 蘇建和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林欣怡律師蘇友辰資深司法記者黃錦嵐蘇建和無罪定讞!21 ... 21年司法纏訟,對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的影響? ... 下一個蘇案?
蘇建和 三死囚案是司法「程序正義」嚴. 重受到摧殘的顯例,在吳銘漢夫婦的命案. 當中,警方僅掌握到王文孝一人犯案的證. 據,卻因警方主觀認定「一個人不可能砍. 七十九刀」 ...
蘇建和案 歷經21年審理無罪定讞後,蘇案平反行動大隊昨下午舉辦「為冤案平反 ... 身邊總有友人會問近況,對其生活已造成影響,他希望低調過正常生活。
故蘇律師雖感嘆蘇案的刑事補償不多,但帶給了司法界很大的衝擊和改變,嘉惠後來的司法改革工作,仍是相當有價值。 五、 蘇案對蘇律師刻骨銘心的影響及人生 ...
否則,若僅蘇案獨享人權團體關注,使承審法官受到極大壓力,無可否認地影響了法官的心證;其他纏訟案件則一再延宕不決,這明顯不公平。就此而言,司法當局 ...
島國殺人紀事三記錄蘇案第18年,記錄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三人重拾自由之身後 ... 日子以外,還要面對長期囚禁對身心帶來的後遺症以及因為案件的影響而找不到工作。
一般認為公開審判的意義,在於鞏固社會大眾對於司法的信賴,藉此提高刑事司法機關的責任,以及防止不當因素影響法院的裁判。就蘇案而言,重點在公開審判的最後一個意義 ...
他並指出,自白的筆錄記載跟偵訊過程完全不符之情況常發生,如邱和順案,警察刑求都已被判有罪;蘇建和案更三審確定時也認定蘇建和被刑求。法院都是用鋸箭法「你證明 ...
從1990年代蘇建和、劉秉郎及莊林勳三人被以「結夥強盜、強姦、殺人」等罪名宣判死刑的重大刑事案件談起,吳東牧說,訪問蘇案三名被告的那天仍然記憶猶 ...
我們期許自己能成為更有影響力的平台,讓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人,如空氣一般自然的享有公平審判的權利;讓台灣社會 ... 過去平反的冤案:徐自強、蘇建和案、江國慶等。
蘇案所指的是「莊林勳、劉秉郎、蘇建和三人案」,該社會案件引發爭議的部份 ... 楊宗澧,和網友們談談即將滿20年的蘇建和案對台灣社會所產生的影響。
(中央社記者黃意涵台北9日電)台灣高等法院今天開庭審理蘇建和案再更三審, ... 可以再鑑定,也請對造律師團不用緊張,這不會影響到被告的無罪推定。
新聞頭條,首先看到台灣司法史上的指標案件─ 蘇建和 死囚案,在經歷21年纏訟後,今天高等法院再更三審,指出命案刀痕的鑑定報告欠缺學理依據, ...
蘇建和案 ,又稱三死囚案,或以受害者姓名稱為吳銘漢夫婦命案、吳宅血案, ... 《迟到的正义:影响中国司法的十大冤案》讲述近年来类似案件频繁曝光,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死刑冤錯案最主要的問題,以蘇建和案、江國慶案為例,均是警察刑求的問題, ... 證人遭刑求如同被告遭刑求一般,嚴重影響法院審判的公正性,且因證人遭刑求後胡亂 ...
繼廢死聯盟聲援、冤獄平反協會成立、羅秉成律師組成救援律師團之後,也開始有跨黨派的立委呼籲關注鄭性澤案的冤情,讓關注範圍擴展。2012 年蘇建和案 ...
案例: 法院審理陳友諒對殺害朱元璋一案,經最高法院判決判決確定,維持二審無期徒刑的刑期,陳友諒認為當時 ... 如蘇建和案再審無罪判決全文刊登於司法院公報法條索引:
纏訟廿一年的汐止吳銘漢夫婦命案,台灣高等法院再更三審昨天宣判,合議庭以現場無三人跡證及相關證據不足,判決蘇建和三人無罪;由於再審及再更二審也判三 ...
杜永心先生,被控違反國家安全法一案,因受6月28日媒體不公平報導影響, ... 乃執行檢察官之客觀注意義務,非單純之裁量權力。2012年,蘇建和案3死囚 ...
其實現在社會中很多在電視、報章上看到的案 ... 我也對蘇建和他們對於當時的不公不義已覺了然,現在不願再記 ... 重視本案、清楚本案,已具相當的影響力。
... 根本無法還原真相,甚至造成冤錯案件,影響到司法公信力。例如蘇建和案,就是因為當年刑事鑑識科學的不發達,與法醫鑑定的疏失,讓蘇建和三人含冤莫白十餘載。
延宕12年的蘇建和案,今年1月判決大逆轉,三人從死刑改判無罪,當庭釋放。不過高檢署掌握新事證,提起上訴,最高法院裁定,全案發回更審。
楊日松堅守法醫專業的立場,不因案情涉及軍方或政治,影響他的判斷。 ... 表揚頒獎的蕭開平,或許大家對於這個姓名很陌生,但對於江國慶、蘇建和、徐 ...
蘇建和案 中3死囚被判無罪定讞滿一周年,蘇案義務辯護律師團昨(8月31) ... 他指出,即使真相顯而易見,社會大眾卻是眾說紛紜,可見媒體影響的力量有 ...
林慈偉指出,檢視蘇建和與蕭明岳案之判決,可以發現台灣司法高度仰賴供述證據, ... 司法補償金固然重要,但他說冤案除了影響個人,家庭也頗受影響。
蘇案...粗糙卻可判人死刑的刑事司法制度—也介紹一個美國的死刑改革研究蘇建和等三人「又」被判了死刑。為什麼蘇案能惹起這麼多 ... 以避免第一階段的印象影響其量刑。
... 前述關於施用安非他命產生影響之陳述,縱然屬實,亦與共犯王文孝無關。 ... 蘇建和、劉炳郎、莊林勳三人的自白根本多處矛盾,亦與犯罪時間、情節 ...
蘇建和 等人委任尤伯祥律師,向高院聲請刑事補償,在開庭過程中,衍生出一場司改會將受命法官施俊堯送請評鑑的風波,最後法官評鑑委員會決議請求不成立,但 ...
希望日後辦案的警方能多接受講求實証的犯罪心理學課程訓練,以避免錯誤的直覺造成盲點,耽誤案情,傷害清白的人,也影響自已的聲譽。 這篇文章,寫作時間 ...
蘇建和 三死囚案,上周五高院更審改判死刑,不過並沒有重新羈押蘇建和三人, ... 不羈押,也不影響日後的案件審理,不需要重回看守所,讓蘇建和三人和 ...
「再審法官聽了我在警局的錄音帶,我講了59次:我沒有殺人、沒有強姦、沒有犯罪。」儘管蘇建和被打得全身是傷、同案劉秉郎與莊林勳也有遭到刑求,檢察官卻 ...
證據採用的標準是蘇建和案最受批評的一點。對被告有利的證據,包括不在場證明、對警方刑求自白的指控、要求傳喚證人,以及申請調閱證物、勘 ...
吳銘漢夫婦命案發生在民國80年3月24日,當初王文孝、王文孝之弟王文忠及蘇建和、莊林勳、劉秉郎等3人被控對吳銘漢夫婦犯下強盜殺人案,由於當時在軍中服役 ...
摘要: 臺灣高等法院有關被告劉秉郎、莊林勳及蘇建和3人因懲治盜匪條例等案件,不服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對渠等 ... 審酌此些許誤差之數字、程度不大,因認不影響整體鑑定
終於,12年來的「瑕疵判決」,在2003年1月13日,被高等法院法官們『撥亂反正』台灣的司法體系正式朝「保障人權」的重要內涵邁出了象徵性的第一步。
是維護人類社會公平正義,並且針對剝奪他人生命財產者所施予的懲戒,但是蘇建和案己經遭到扭曲,演變成非判他無罪不可,否則就是司法不公,司法講究的是法官的公正審判,不 ...
這個案件對於台灣的刑事訴訟法制有很大影響,也促進台灣司法及警察制度的改善。 本案堪稱台灣司法史上最受矚目及最具爭議性的案件之一,歷經多任法務部長均未批准死刑執行 ...
也因為預設立場,所以之後各家的自白應有合理的可疑係有人在當中穿針引線(相互間的雷同性—刑求?);最後王文孝的自白綜合各家自白而集大成(而蘇建和則始終否認犯罪)。接著對 ...
嚴厲打擊網絡賭博犯罪,對張寧寧等跨境賭博犯罪集團案被告人依法從嚴懲處。 ... 內蒙古、遼寧、湖北、湖南、廣西等法院推行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 ...
三星(Samsung)預計在未來20年投入2300億美元(約新台幣7兆387億元),建置5座新廠。產業專家表示,三星的投資計畫有機會達成,不過,具體影響有待 ...
但建商不僅沒有返還,甚至還宣告破產,將公司轉手給中華建設,建案名稱改為「逸品琚」,許男查到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在的兒子王文堯是承盤建設公司的大 ...
副總統告訴東諺,她一直都很關心他及祖母平日的生活,日前李昌鈺博士返台,針對蘇建和案提出看法,她有點擔心會影響東諺的心情,因此特地前來探望。不過,副總統也對東諺說 ...
Youngblood案中,法院要求被告必須證明政府未保存證據是出於惡意(bad faith), ... 12 根據王兆鵬教授的轉述,在蘇建和案中,辨方指控有12項證據被官方隱匿、銷毀或遺失, ...
法律學說的影響力法律學說對於適用法條為什麼會有影響力呢? ... 例如如果大部分的學者都認為蘇建和三人是被冤枉的,那麼法官可能也會受到法律學者的影響,而無罪釋放蘇建 ...
6 媒體不可以在審判期間提供不實的報導而影響法院的判決。美國陪審團制度使得在選陪審團的成員之前 ... 曾報導蘇建和命案,報導中強烈指控法院判決之不公與證據力薄弱。
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三國領導人公布了建立新核動力潛艇艦隊的計劃細節,此舉被認為旨在抗衡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
原先在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任內已獲得政院承諾,實習名額維持不變,但隨著 ... 的受教權益,不僅不公平,也會造成全體訓練不足,影響將來的醫療品質。
“小米案”商标侵权案,为惩罚性制度的适用提供了实践样本,体现了“最严格 ... 工作经验,他告诉记者,“开源协议在软件领域影响深远,原告违反协议的 ...
2013年的新版,則希望將問題拉大一些:是否能透過蘇案,用更多元的角度來思考司法,以及死刑? 張娟芬在新版序言裡寫到「……在不正義之中追問更深刻的問題 ...
蘇建和案 是台灣司法史上最受矚目,也最受爭議的一個案件,不僅多任法務部長不批准死刑執行令,也是首件由檢察總長提起3次非常上訴及死刑判決再審後 ...
蘇建和 感慨地說,其實大多數人,都很難想像在那種情況下的身心壓力有多大, ... 冤獄平反協會的理事長,同時也是「蘇案」辯護律師羅秉成,站在司法人員的角度補充道:「觀察 ...
一旦死刑廢除了,對我們的社會是否會造成更大影響與挑戰呢?站在一個律師的立場, ... 前陣子吵得沸沸揚揚的蘇建和殺人案,在被拘禁十餘年後無罪釋放,但案件卻沒結束。
爭議多時的蘇建和冤獄案,蘇建和與王文孝等人被控於29年前,殺害新北市汐止吳銘漢夫妻。雖然蘇建和獲判無罪定讞,但民事部分恐還是得要賠償。
如果有人要看學術版,可以到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的網站找:「蘇建和案判決評鑑報告」,這內容寫得相當好,不過難度偏高。 高等法院認定蘇建和等三人犯案.
司法獨立對判決品質有益,但在司法不會自清的情況下,司法不可能獨立。 案件經過. 案發. 1991年(民國80年)3月24日,台北縣汐止鎮(今新北市 ...
蘇建和案影響 在 歐馬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周末來讀篇好文
網軍做為一種職業
可以讓你從家徒四壁到開跑車
如果你有個能賺大錢的機會
但是可能導致世界上很多你不認識的人的生活過得很慘,甚至賠上了生命
你會做這份工作嗎?
時時刻刻都可以反省自己現在從事的工作,是不是對人有益的,是不是會傷害到人的。
peace.
《報導者》應是很早揭露台灣政界與商界如何操作風向的。去年九月推出「金錢輿論」,之後,接到一些媒體和政治公關界來的壓力。那時,我們深刻意識到這真是門很大的生意!也發現網軍和帶風向者的想法真的跟你不同!
我們一直想更深入突破。在過去幾個月持續約訪和努力下,主筆Js Liu致昕克服了約訪困難,找到了關鍵跨國網軍們,這次推出「揭祕跨國網軍製造地—看他們怎麼操弄錢、權、仇恨與謊言」的深度報導。故事有兩個主要軸線,一是「外銷網軍服務」的北馬其頓,二是印尼自產自銷的龐大網軍。
我們專訪了「假新聞之都」--北馬其頓共和國的跨國網軍總教頭,他名片上印著「不小心幫助川普當選的人」(The Man Who Accidentally Helped Donald Trump Win US Elections)。他的生意做到四大洲、九國,致昕採訪約到他時,我們兩都超興奮,但之後他問我們「這個訪談會支付他多少錢?」(啊,當然沒錢啊,只能祭出非營利媒體,而且是第一個華文媒體採訪你這種理由,之後並沒給錢地完成採訪)。致昕也採訪了他的徒子徒孫們,他們都來自小鎮韋萊斯(Veles),自稱「創業家」,他們改變了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原因是因為這裡青年的失業率四成七,年輕人為了生存下去都紛紛下海當網軍,經營內容農場一個月收入五十萬或一百萬不成問題,於是北馬其頓那些廢棄的工廠旁開始出現跑車。雖然2016年後國際媒體以及「組織犯罪與貪腐舉報計畫」(OCCRP)都在盯著Veles,但在我們追蹤下發現「Veles的假新聞內容製造鍊」正在被七個國家複製中。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Veles網軍們發現不同候選人支持者習慣太不一樣。他們嘗試「創造」當時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的內容,但結果並不讓人滿意。因為「他們(桑德斯支持者)什麼都不相信,貼文必須有確實的證據他們才會埋單!」(好像應該來研究一下台灣不同候選人支持者的腦洞指數XD)
而印尼這次,我們採訪了各種網軍,包括支持佐科威的一位網軍,他個人就擁有兩萬四千人的WhatsApp群組,還因此獲得總統召見。而涉入政治的網軍在這個民主才在發芽的國家到處都是,穆斯林網軍臉書社團(Muslim Cyber Army)有三十萬社團成員。他們運作並試圖影響每次的選情。最誇張的是一則謠言甚至讓印尼選舉委員會半夜召開記者會。謠言內容:一艘貨櫃船載來十萬張來自中國的選票,上頭已註記蓋選現任總統佐科威。結果睡眼惺忪的記者被要求跟著選委會親訪碼頭,證明沒有十萬張選票的存在。
當然這系列我們不只揭開「網軍」怎麼外銷和自產自銷,我們也有一系列包括印尼政府和民間對應的作法,以及歐盟專家、整理了各國目前立法方向。我們也採訪了目前負責思考台灣如何防禦假訊息的政委羅秉成,這位為鄭性澤和蘇建和義務辯護的人權律師,如今站上烽火台,他很具體在受訪時談到他的目標就是預防即將到來的大選,而目前傾向的模式是法國模式,也就是去年法國立法的《反資訊操縱》法,他希望在既有的法令裡加入「選前3個月,一旦網路上發現不實的廣告和謠言,候選人與政黨可以向法院申請緊急禁令,而法院必須在48小時內裁決」。
這個想法比4月初行政院對外透露「只管理不實廣告」的目標,管得更多更嚴。雖然我相信法官的存在是要解決爭議(當然也有辯論認為法官是不只解決爭議,更要推展正義,但這也可能承擔太多政治風險),但要法官在48小時辨明真假,真的好難啊(法官爆肝準備中)。我記得上回有個外國受訪者這麼說:「對法官、執法單位來說,48小時就像閃電一樣,但對社交網站來說,48小時就像是永遠。」這草案出來相信必然引起社會(尤其是法官)激辯。
知道羅秉成極認真,但台灣的兩難也在於我們根本難以約束網路社群平台自律,這是殘酷現實,目前政府動作的確較其它國家晚了一、兩年,但怎麼對假訊息上有積極矯正措施,如果不納入公民的意識,只由政府單方面管理,肯定是會對政府反撲。(ㄜ,還是先祝福羅政委了。建議政府團隊參考我們整個系列,尤其是致昕寫的印尼五大作法)
其中最有感的是,印尼雖被假訊息撕裂,但他們也很積極想要改變現狀。其中有一個組織已走過52座城市、開啟全國參與人數達13萬的民間啟蒙運動,2017年發起時,由25個民間組織合作,如今有97個跨部門單位,出錢、人、力,他們從各種基本的「網路使用行為教起」,甚至包括數位教養、如何處理數位衝突……。
而馬其頓那個賺進大筆鈔票,還不小心讓川普當選的人,居然提出建議:「你必須要對一切保持懷疑,對一切小心,你(必須)知道,真相永遠不是非黑即白的,(the truth is always in the middle),讀各種新聞,然後由自己判斷真正發生的事情事實是什麼。」(好諷刺!)
當我們在社交媒體上頭的行為更理性,不只是轉發「我們喜歡聽到」的意見,就會減少轉發錯誤訊息,減少仇恨的言語,討論公共事務也不會太偏狹。或許這就是政府最該做的,不是自己下場,而是深入不同陣營對話,打造一個生態系,而且這生態系是要遍地開花,才有可能創造更多有能力思辨的網路公民!
看到這的人一定要分享了。
#謝謝厲害能約訪到關鍵人物,一直被核稿人push還不崩潰的致昕
#這套團隊集體爆肝,謝謝攝影和後製團隊Jameson Wu余志偉蘇威銘陳思樺 (Szu-hua Chen)洪琴宣ShihYun Chang黃禹禛何榮幸 (Jungshin Ho)
#亳無摻水系列,希望更多人轉發好內容!
#文章共七篇,會陸續上傳
【專題頁】http://bit.ly/2vqeNdH
深入全球假新聞之都,看「境外網軍」是如何煉成的?
http://bit.ly/2XySpdR
印尼網軍撕裂2.7億人民 :「你看見的『民意』,只是我們在對戲」
http://bit.ly/2Gzt4e5
政委羅秉成:大選期間不實廣告與謠言,盼由法院48小時認定真相
http://bit.ly/2IPCP9y
AI、戰情室、網紅學校——印尼政府5招打擊假新聞的啟示
https://reurl.cc/V2RA6
跟仇恨網站拼流量、與造謠者捉對廝殺:印尼媒體人大戰假新聞
https://reurl.cc/3kXZ0
蘇建和案影響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網軍大本營原來在馬其頓?
《報導者》應是很早揭露台灣政界與商界如何操作風向的。去年九月推出「金錢輿論」,之後,接到一些媒體和政治公關界來的壓力。那時,我們深刻意識到這真是門很大的生意!也發現網軍和帶風向者的想法真的跟你不同!
我們一直想更深入突破。在過去幾個月持續約訪和努力下,主筆Js Liu致昕克服了約訪困難,找到了關鍵跨國網軍們,這次推出「揭祕跨國網軍製造地—看他們怎麼操弄錢、權、仇恨與謊言」的深度報導。故事有兩個主要軸線,一是「外銷網軍服務」的北馬其頓,二是印尼自產自銷的龐大網軍。
我們專訪了「假新聞之都」--北馬其頓共和國的跨國網軍總教頭,他名片上印著「不小心幫助川普當選的人」(The Man Who Accidentally Helped Donald Trump Win US Elections)。他的生意做到四大洲、九國,致昕採訪約到他時,我們兩都超興奮,但之後他問我們「這個訪談會支付他多少錢?」(啊,當然沒錢啊,只能祭出非營利媒體,而且是第一個華文媒體採訪你這種理由,之後並沒給錢地完成採訪)。致昕也採訪了他的徒子徒孫們,他們都來自小鎮韋萊斯(Veles),自稱「創業家」,他們改變了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原因是因為這裡青年的失業率四成七,年輕人為了生存下去都紛紛下海當網軍,經營內容農場一個月收入五十萬或一百萬不成問題,於是北馬其頓那些廢棄的工廠旁開始出現跑車。雖然2016年後國際媒體以及「組織犯罪與貪腐舉報計畫」(OCCRP)都在盯著Veles,但在我們追蹤下發現「Veles的假新聞內容製造鍊」正在被七個國家複製中。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Veles網軍們發現不同候選人支持者習慣太不一樣。他們嘗試「創造」當時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的內容,但結果並不讓人滿意。因為「他們(桑德斯支持者)什麼都不相信,貼文必須有確實的證據他們才會埋單!」(好像應該來研究一下台灣不同候選人支持者的腦洞指數XD)
而印尼這次,我們採訪了各種網軍,包括支持佐科威的一位網軍,他個人就擁有兩萬四千人的WhatsApp群組,還因此獲得總統召見。而涉入政治的網軍在這個民主才在發芽的國家到處都是,穆斯林網軍臉書社團(Muslim Cyber Army)有三十萬社團成員。他們運作並試圖影響每次的選情。最誇張的是一則謠言甚至讓印尼選舉委員會半夜召開記者會。謠言內容:一艘貨櫃船載來十萬張來自中國的選票,上頭已註記蓋選現任總統佐科威。結果睡眼惺忪的記者被要求跟著選委會親訪碼頭,證明沒有十萬張選票的存在。
當然這系列我們不只揭開「網軍」怎麼外銷和自產自銷,我們也有一系列包括印尼政府和民間對應的作法,以及歐盟專家、整理了各國目前立法方向。我們也採訪了目前負責思考台灣如何防禦假訊息的政委羅秉成,這位為鄭性澤和蘇建和義務辯護的人權律師,如今站上烽火台,他很具體在受訪時談到他的目標就是預防即將到來的大選,而目前傾向的模式是法國模式,也就是去年法國立法的《反資訊操縱》法,他希望在既有的法令裡加入「選前3個月,一旦網路上發現不實的廣告和謠言,候選人與政黨可以向法院申請緊急禁令,而法院必須在48小時內裁決」。
這個想法比4月初行政院對外透露「只管理不實廣告」的目標,管得更多更嚴。雖然我相信法官的存在是要解決爭議(當然也有辯論認為法官是不只解決爭議,更要推展正義,但這也可能承擔太多政治風險),但要法官在48小時辨明真假,真的好難啊(法官爆肝準備中)。我記得上回有個外國受訪者這麼說:「對法官、執法單位來說,48小時就像閃電一樣,但對社交網站來說,48小時就像是永遠。」這草案出來相信必然引起社會(尤其是法官)激辯。
知道羅秉成極認真,但台灣的兩難也在於我們根本難以約束網路社群平台自律,這是殘酷現實,目前政府動作的確較其它國家晚了一、兩年,但怎麼對假訊息上有積極矯正措施,如果不納入公民的意識,只由政府單方面管理,肯定是會對政府反撲。(ㄜ,還是先祝福羅政委了。建議政府團隊參考我們整個系列,尤其是致昕寫的印尼五大作法)
其中最有感的是,印尼雖被假訊息撕裂,但他們也很積極想要改變現狀。其中有一個組織已走過52座城市、開啟全國參與人數達13萬的民間啟蒙運動,2017年發起時,由25個民間組織合作,如今有97個跨部門單位,出錢、人、力,他們從各種基本的「網路使用行為教起」,甚至包括數位教養、如何處理數位衝突……。
而馬其頓那個賺進大筆鈔票,還不小心讓川普當選的人,居然提出建議:「你必須要對一切保持懷疑,對一切小心,你(必須)知道,真相永遠不是非黑即白的,(the truth is always in the middle),讀各種新聞,然後由自己判斷真正發生的事情事實是什麼。」(好諷刺!)
當我們在社交媒體上頭的行為更理性,不只是轉發「我們喜歡聽到」的意見,就會減少轉發錯誤訊息,減少仇恨的言語,討論公共事務也不會太偏狹。或許這就是政府最該做的,不是自己下場,而是深入不同陣營對話,打造一個生態系,而且這生態系是要遍地開花,才有可能創造更多有能力思辨的網路公民!
看到這的人一定要分享了。
#謝謝厲害能約訪到關鍵人物,一直被核稿人push還不崩潰的致昕
#這套團隊集體爆肝,謝謝攝影和後製團隊Jameson Wu余志偉蘇威銘陳思樺 (Szu-hua Chen)洪琴宣ShihYun Chang黃禹禛何榮幸 (Jungshin Ho)
#亳無摻水系列,希望更多人轉發好內容!
#文章共七篇,會陸續上傳
【專題頁】http://bit.ly/2vqeNdH
深入全球假新聞之都,看「境外網軍」是如何煉成的?
http://bit.ly/2XySpdR
印尼網軍撕裂2.7億人民 :「你看見的『民意』,只是我們在對戲」
http://bit.ly/2Gzt4e5
政委羅秉成:大選期間不實廣告與謠言,盼由法院48小時認定真相
http://bit.ly/2IPCP9y
AI、戰情室、網紅學校——印尼政府5招打擊假新聞的啟示
https://reurl.cc/V2RA6
跟仇恨網站拼流量、與造謠者捉對廝殺:印尼媒體人大戰假新聞
https://reurl.cc/3kXZ0
蘇建和案影響 在 Rabbie 創業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在社交媒體上頭的行為更理性,不只是轉發「我們喜歡聽到」的意見,就會減少轉發錯誤訊息,減少仇恨的言語,討論公共事務也不會太偏狹。或許這就是政府最該做的,不是自己下場,而是深入不同陣營對話,打造一個生態系,而且這生態系是要遍地開花,才有可能創造更多有能力思辨的網路公民!
看到這的人一定要分享了。"
《報導者》應是很早揭露台灣政界與商界如何操作風向的。去年九月推出「金錢輿論」,之後,接到一些媒體和政治公關界來的壓力。那時,我們深刻意識到這真是門很大的生意!也發現網軍和帶風向者的想法真的跟你不同!
我們一直想更深入突破。在過去幾個月持續約訪和努力下,主筆Js Liu致昕克服了約訪困難,找到了關鍵跨國網軍們,這次推出「揭祕跨國網軍製造地—看他們怎麼操弄錢、權、仇恨與謊言」的深度報導。故事有兩個主要軸線,一是「外銷網軍服務」的北馬其頓,二是印尼自產自銷的龐大網軍。
我們專訪了「假新聞之都」--北馬其頓共和國的跨國網軍總教頭,他名片上印著「不小心幫助川普當選的人」(The Man Who Accidentally Helped Donald Trump Win US Elections)。他的生意做到四大洲、九國,致昕採訪約到他時,我們兩都超興奮,但之後他問我們「這個訪談會支付他多少錢?」(啊,當然沒錢啊,只能祭出非營利媒體,而且是第一個華文媒體採訪你這種理由,之後並沒給錢地完成採訪)。致昕也採訪了他的徒子徒孫們,他們都來自小鎮韋萊斯(Veles),自稱「創業家」,他們改變了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原因是因為這裡青年的失業率四成七,年輕人為了生存下去都紛紛下海當網軍,經營內容農場一個月收入五十萬或一百萬不成問題,於是北馬其頓那些廢棄的工廠旁開始出現跑車。雖然2016年後國際媒體以及「組織犯罪與貪腐舉報計畫」(OCCRP)都在盯著Veles,但在我們追蹤下發現「Veles的假新聞內容製造鍊」正在被七個國家複製中。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Veles網軍們發現不同候選人支持者習慣太不一樣。他們嘗試「創造」當時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的內容,但結果並不讓人滿意。因為「他們(桑德斯支持者)什麼都不相信,貼文必須有確實的證據他們才會埋單!」(好像應該來研究一下台灣不同候選人支持者的腦洞指數XD)
而印尼這次,我們採訪了各種網軍,包括支持佐科威的一位網軍,他個人就擁有兩萬四千人的WhatsApp群組,還因此獲得總統召見。而涉入政治的網軍在這個民主才在發芽的國家到處都是,穆斯林網軍臉書社團(Muslim Cyber Army)有三十萬社團成員。他們運作並試圖影響每次的選情。最誇張的是一則謠言甚至讓印尼選舉委員會半夜召開記者會。謠言內容:一艘貨櫃船載來十萬張來自中國的選票,上頭已註記蓋選現任總統佐科威。結果睡眼惺忪的記者被要求跟著選委會親訪碼頭,證明沒有十萬張選票的存在。
當然這系列我們不只揭開「網軍」怎麼外銷和自產自銷,我們也有一系列包括印尼政府和民間對應的作法,以及歐盟專家、整理了各國目前立法方向。我們也採訪了目前負責思考台灣如何防禦假訊息的政委羅秉成,這位為鄭性澤和蘇建和義務辯護的人權律師,如今站上烽火台,他很具體在受訪時談到他的目標就是預防即將到來的大選,而目前傾向的模式是法國模式,也就是去年法國立法的《反資訊操縱》法,他希望在既有的法令裡加入「選前3個月,一旦網路上發現不實的廣告和謠言,候選人與政黨可以向法院申請緊急禁令,而法院必須在48小時內裁決」。
這個想法比4月初行政院對外透露「只管理不實廣告」的目標,管得更多更嚴。雖然我相信法官的存在是要解決爭議(當然也有辯論認為法官是不只解決爭議,更要推展正義,但這也可能承擔太多政治風險),但要法官在48小時辨明真假,真的好難啊(法官爆肝準備中)。我記得上回有個外國受訪者這麼說:「對法官、執法單位來說,48小時就像閃電一樣,但對社交網站來說,48小時就像是永遠。」這草案出來相信必然引起社會(尤其是法官)激辯。
知道羅秉成極認真,但台灣的兩難也在於我們根本難以約束網路社群平台自律,這是殘酷現實,目前政府動作的確較其它國家晚了一、兩年,但怎麼對假訊息上有積極矯正措施,如果不納入公民的意識,只由政府單方面管理,肯定是會對政府反撲。(ㄜ,還是先祝福羅政委了。建議政府團隊參考我們整個系列,尤其是致昕寫的印尼五大作法)
其中最有感的是,印尼雖被假訊息撕裂,但他們也很積極想要改變現狀。其中有一個組織已走過52座城市、開啟全國參與人數達13萬的民間啟蒙運動,2017年發起時,由25個民間組織合作,如今有97個跨部門單位,出錢、人、力,他們從各種基本的「網路使用行為教起」,甚至包括數位教養、如何處理數位衝突……。
而馬其頓那個賺進大筆鈔票,還不小心讓川普當選的人,居然提出建議:「你必須要對一切保持懷疑,對一切小心,你(必須)知道,真相永遠不是非黑即白的,(the truth is always in the middle),讀各種新聞,然後由自己判斷真正發生的事情事實是什麼。」(好諷刺!)
當我們在社交媒體上頭的行為更理性,不只是轉發「我們喜歡聽到」的意見,就會減少轉發錯誤訊息,減少仇恨的言語,討論公共事務也不會太偏狹。或許這就是政府最該做的,不是自己下場,而是深入不同陣營對話,打造一個生態系,而且這生態系是要遍地開花,才有可能創造更多有能力思辨的網路公民!
看到這的人一定要分享了。
#謝謝厲害能約訪到關鍵人物,一直被核稿人push還不崩潰的致昕
#這套團隊集體爆肝,謝謝攝影和後製團隊Jameson Wu余志偉蘇威銘陳思樺 (Szu-hua Chen)洪琴宣ShihYun Chang黃禹禛何榮幸 (Jungshin Ho)
#亳無摻水系列,希望更多人轉發好內容!
#文章共七篇,會陸續上傳
【專題頁】http://bit.ly/2vqeNdH
深入全球假新聞之都,看「境外網軍」是如何煉成的?
http://bit.ly/2XySpdR
印尼網軍撕裂2.7億人民 :「你看見的『民意』,只是我們在對戲」
http://bit.ly/2Gzt4e5
政委羅秉成:大選期間不實廣告與謠言,盼由法院48小時認定真相
http://bit.ly/2IPCP9y
AI、戰情室、網紅學校——印尼政府5招打擊假新聞的啟示
https://reurl.cc/V2RA6
跟仇恨網站拼流量、與造謠者捉對廝殺:印尼媒體人大戰假新聞
https://reurl.cc/3kXZ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