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藥沒吃完抗藥性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藥沒吃完抗藥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藥沒吃完抗藥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藥沒吃完抗藥性產品中有5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盤尼西林】 希沙良從第一天微有乾癢感,第二天開始冒出痘痘(人中的悶痘最討厭了啊!),到第三天一早醫師見到時,已是右上嘴唇腫如香腸的狀態… 綜合問診後醫師判斷,應是上個禮拜打完疫苗之後所造成的免疫混亂,以致遭到細菌入侵… 而入侵的地方很可能是希沙良自己半昏迷間咬到的口内傷口…於是本人就又被開了抗生素...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理科太太 Li Ke Tai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超級細菌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有這麼可怕嗎? 醫生開的抗生素,你有沒有全部吃完? 還是覺得病好了就不吃了? 讓我們一起攜手系統性的減緩抗藥性吧 . 🔬細菌就是反派份子? https://youtu.be/Lcb3ej8qL8M 🔬理科太太的IG很好看 https://www.instagram.com...

藥沒吃完抗藥性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6 11:59:55

【凱鈞的專家會客室】做個已毒不回的健康地球人!毒理學專家招名威教授的生活防毒教戰守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對於生活中病菌所能帶來的殺傷力,有了更深刻的警惕。此外,又隨環境污染及溫室效應日益加劇的情況下,許多肉眼看不見的毒性物質,也正悄悄地侵入你我的日常之中,進而使人體健康受到威脅! 而如常...

藥沒吃完抗藥性 在 愛吃玩 Eat Play Love。希沙良的部屋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0:18:24

【盤尼西林】 希沙良從第一天微有乾癢感,第二天開始冒出痘痘(人中的悶痘最討厭了啊!),到第三天一早醫師見到時,已是右上嘴唇腫如香腸的狀態… 綜合問診後醫師判斷,應是上個禮拜打完疫苗之後所造成的免疫混亂,以致遭到細菌入侵… 而入侵的地方很可能是希沙良自己半昏迷間咬到的口内傷口…於是本人就又被開了抗生素...

  • 藥沒吃完抗藥性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9 20:52:20
    有 2 人按讚

    【盤尼西林】
    希沙良從第一天微有乾癢感,第二天開始冒出痘痘(人中的悶痘最討厭了啊!),到第三天一早醫師見到時,已是右上嘴唇腫如香腸的狀態…
    綜合問診後醫師判斷,應是上個禮拜打完疫苗之後所造成的免疫混亂,以致遭到細菌入侵…
    而入侵的地方很可能是希沙良自己半昏迷間咬到的口内傷口…於是本人就又被開了抗生素,繼續過著發燒的日子…
    要知道人在生病的時候發燒,算是一種保護的本能反應,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不見得是件壞事,在可控制的範圍內,也不見得一定要把溫度壓下來。
    (有關發燒的迷思大家可參考衛福部的文章➡️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25&pid=1610)

    這個是醫師所開的藥物──諾快寧膜衣錠,資料上寫的是青黴素類,其實也就是俗稱的盤尼西林Penicillin(盤尼西林可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是不是想到《仁醫》了啊!),但因盤尼西林同時也是一種致敏原,所以醫師在開立的時候也都一一確認了以往所有過敏的狀態。據藥品仿單,也就是隨盒所附説明書上所言(對,希沙良所有吃進肚子的東西都會想要了解),常見的副作用是膓瀉、噁心、嘔吐等(謝天謝地,這次希沙良終於沒中這些…),另外還有一些罕見的血液及淋巴系統、神經系統副作用,包括可逆性白血球減少、可逆性血小板減少等。
    列出的適應症包括廣泛的格蘭氏陽性菌及格蘭氏陰性菌,舉些比較常聽聞的例子有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炭疽桿菌等感染症。這些細菌平常就存活在我們生活的周遭環境,甚至是身上、皮膚上(像是醫務人員葡萄球菌的帶菌率可能高達70%以上,且多為耐藥菌株),伺機就會入侵人體作亂。當然,對於像是幼稚園常爆發感染的流行性感冒桿菌(B型流感嗜血桿菌)也有效果,只是一般較不會開到這種等級藥物,會開到這個已經算是被列入重度感染(嗚…)。看來這情況那天應該問可不可以直接打一針的…。

    有關於抗生素的使用,就是醫師開多少天,就是要吃多少天,要依循指示定時服用,就算覺得症狀已經好轉也一定要依程序吃完它,更不要想說留著以後吃或和他人的混用,這些都是造成細菌突變産生抗藥性的原因。不要以為這些都是小事,試想以後如果這些可能致病致死的病菌再也殺不死,那痛苦的就絕對是人類自己!不可不慎!

    啊,這篇好多科普,難道希沙良也該走上這條路來拍拍影片麼?笑@希沙良的部屋。#台北 #某處
    ※文中如有任何錯誤,尚祈各位先進不吝指導,俾便改正。
    -_
    《希沙良的部屋》部落格➡️kisara.fc2.net
    更多IG限定獨家請發落➡️bit.ly/kisaraig
    -
    #希沙良的部屋 #科普 #處方用藥 #青黴素 #盤尼西林 #抗生素 #藥品仿單 #副作用 #抗藥性細菌 #免疫 #發燒
    #ペニシリン #抗生物質 #医薬品添付文書 #耐性菌 #熱がある #ポピュラーサイエンス #科学普及 #台湾
    #Penicillin #antibiotics #packageinsert #bacteria #fever #Popularscience #taiwan #kisara #fallowme

  • 藥沒吃完抗藥性 在 陳亮宇醫師 /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3 15:05:59
    有 73 人按讚

    😣😣😣劇烈頭痛、眼睛紅腫痛!鼻竇炎拖久未治療,小心眼、腦出現併發症❗❗❗

    前陣子一位病人來診,主訴自己最近兩個月總是喉嚨發癢、咳嗽、喉嚨一直卡痰,以為是過敏引起。雖然有到幾間診所就醫,但這些診所因考量疫情而未提供檢查,醫師憑靠初步問診後,有的說是慢性咽喉炎,有的說是胃食道逆流,吃了藥卻仍不見改善。
    待他描述完畢,在完整防護下我還是按照以往的程序一一做耳鼻喉的理學檢查,且肺部聽起來並無異狀,但是在做喉嚨與鼻腔內視鏡檢查時,發現患者的右側上頷竇開口處有一條非常明顯的黃鼻涕往鼻子後方倒流。

    「原來是鼻竇炎!害我白白吃了兩個月胃藥。」經開立
    抗生素並指導他在家搭配正確沖洗鼻腔,約莫一週時間便解除了困擾病人已久的問題。

    ⭕鼻竇炎常見症狀是哪些?

    所謂鼻竇炎,是指鼻竇黏膜發炎的一種疾病,依症狀持續的時間可分成急性與慢性兩種,目前門診以急性鼻竇炎病患為大宗。而急性鼻竇炎的發生,最常見的原因便是感冒,因此打噴嚏、流鼻水都可能是鼻竇炎症狀之一。

    臨床上針對成人鼻竇炎的診斷,須符合以下4項主觀症狀至少兩種:1.鼻塞、2.濃黃鼻涕、3.臉部脹痛、4.嗅覺減退或喪失,同時需再搭配醫師以鼻內視鏡或電腦斷層檢查
    來幫助確診。

    上述病人說原以為症狀一直沒好是過敏,事實上過敏者流出的鼻水通常較為清稀,與前列之濃黃鼻涕的典型鼻竇炎表現並不相同,且過敏通常也不會有臉部腫脹或嗅覺等問題。另外,經醫師檢查後若發現鼻道內有鼻息肉或中鼻道黏膜有水腫現象,診斷為鼻竇炎的機率較高。

    ⭕治療急性鼻竇炎一定要用抗生素嗎?

    「#急性鼻竇炎」是指病程少於12週,和感冒一樣,病原也可分為細菌性或病毒性兩種,因此治療方式也不相同。

    1. #病毒感染:是急性鼻竇炎最普遍的發生原因,一般若感冒症狀持續超過兩週、甚至一個月,就必須留意可能已轉變為急性鼻竇炎。病毒性鼻竇炎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臨床上會開立抗組織胺、去充血劑、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等藥物治療,或者使用鼻內類固醇噴劑、搭配鼻腔鹽水沖洗等,皆有助減輕症狀;補充適量的維他命C或鋅也會有幫助。

    2. #細菌感染:通常是病毒性鼻竇炎持續5天以上且症狀惡
    化演變而來,所以醫師會視症狀認為有細菌感染的跡象,這時才會開立抗生素。要注意的是,一旦服用抗生素必須吃完10~14天的完整療程,若未按醫囑回診或任意停藥,可能會很快復發且讓細菌對原本使用的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導致下次醫師必須得開立更強的抗生素。假使這樣反反覆覆,最後生存下來的細菌就會變得十分頑強,可能產生有抗藥性,大大增加治療難度。 

    ⭕感冒、鼻竇炎勿輕忽!變成慢性恐難根治

    持續有鼻竇炎症狀者,若是拖延或未經妥善醫治,就可能變成「#慢性鼻竇炎」了,這是指病人發炎症狀超過12週。當無法控制或改善病情時會考慮動手術處理過度阻塞的鼻竇開口,與移除病變的黏膜。

    有別於傳統需翻開兩邊嘴唇,於牙齒上方橫切一刀再將上頷骨敲開刮除黏膜的Caldwell-Luc手術,「鼻竇內視鏡手術」則是直接從鼻孔進入,外觀不會留下傷口,也不容易產生併發症,是目前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主流手術。假使是鼻中膈彎曲導致鼻竇開口阻塞的病患,不僅需使用內視鏡治療鼻竇炎,同時也應接受
    鼻中膈成型術同步處理鼻中膈問題。

    「為什麼我的鼻竇炎不會好?」臨床上碰到不少病人說自己幾年前得到急性鼻竇炎後,至今仍經常被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所苦。事實上,有一部分鼻竇炎的確是很難根治。慢性鼻竇炎又可分為合併有鼻息肉及無合併鼻息肉兩種

    長有息肉的慢性鼻竇炎患者,通常只要將鼻息肉取出,使鼻竇內鼻液的引流順暢,原則上便可痊癒。而沒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竇炎,則多因感染造成,代表病人本身鼻黏膜發生病變,清除能力不佳,本身體質容易有發炎反應,致使細菌容易附著於鼻竇,此時單純透過手術治療較難以根治,術後還需搭配抗生素治療,生物製劑,鼻腔沖洗,局部類固醇等藥物降低復發機率。

    沒治好不只造成鼻竇感染,嚴重時可能引發失明、腦膜炎
    有些病人錯將鼻竇炎誤認為感冒或過敏,或因症狀時好時壞而忽略了鼻竇炎的診治;還有少數患者經藥物治療無效後,出自某些原因不考慮手術,要注意病情惡化將容易造成腦部與眼睛的併發症,例如眼窩蜂窩性組織炎、失明、腦膿瘍、腦膜炎、海綿靜脈竇栓塞等。其中,當慢性鼻竇炎病患同時又有較嚴重的感冒,相對出現併發症的機率較大。

    因此,要是感覺眼睛腫脹帶有疼痛感,或有複視、視力下降、劇烈頭痛、發燒等情況,可能都不是單純鼻竇炎引起,必須盡快就醫檢查。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提醒您〕
    感冒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就是鼻竇炎,因此要預防鼻竇炎,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個人防護、加強免疫力,盡量避免感冒上身。即使感冒,若症狀未改善或有新變化時,都應提高警覺。另外,由於臨床上每個月總會碰到一兩位齒源性鼻竇炎的病人,所以特別叮嚀要是拔牙後突然出現黃鼻涕,尤其是拔除上方牙齒,因牙根十分接近鼻竇,當牙齒細菌入侵鼻竇時也會感染導致鼻竇炎喔!

    #鼻竇炎 #鼻塞 #鼻過敏
    #台中耳鼻喉科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 藥沒吃完抗藥性 在 圓圓夫妻瑜伽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6 13:36:18
    有 27 人按讚

    素食者的蛋白質來源以不同豆類為主,其中以黃豆製品,如:豆腐、豆皮、豆包、豆干、豆花,為餐桌常見主食。朋友們,你是否知道,吃進肚子裡的豆製品來源是否基因改造的產物呢?🤔🤔
    今天就來聊一下何謂基因改造黃豆吧!

    基因改造(簡稱:基改)作物,意思是:非經過大自然正常演化而產生的物種。基改使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技術,將一種以上的DNA轉移或轉殖入活細胞或生物體,產生基因重組現象。例如美國基改大廠孟山都(Monsanto),便在黃豆植入抗除草劑基因,讓農民可以大量噴除草劑,不需擔心黃豆枯死帶來的損失。台灣市面上最常見的基改黃豆,主要來自美國孟山都的抗除草劑基改黃豆RRS(Roundup ready soybean)。
    經過基因改造的作物,不但不怕除草劑,還能自動產生對抗蟲害的化學物質。它不怕害蟲,甚至不怕農藥,像是黃豆中的「鋼鐵人」😱😱😱

    雖然基改食品目前還沒明確科學證據證實對人體有害,但是,正因為對人體有疑慮,所以國際上多半把基改作物用在飼料上。目前,已有許多研究發現,基改作物容易對生態環境帶來原生種污染、雜草化、讓害蟲產生抗藥性等負面影響🦟🐞🐜

    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主任蔡肇基認為,基改食物可能引起過敏。因為被轉入種子的基因,可能是過敏源,將引發人體產生過敏反應;另外,這些基因是「抗生素」基因,若殘留在人體腸道,恐怕引發抗藥性,一旦生病,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

    圓圓夫妻基於健康、環保、愛地球的考量,在烹調悅性瑜伽蔬食,只選擇品質優良的加拿大非基改黃豆,並親自研磨成豆漿、製成豆腐、豆花、臭豆腐、蘭香麻婆臭臭鍋…。誠心希望每一位朋友們吃得健康、吃得安心❤️

    台灣自2016年1月起規定所有攤商及早餐店,售賣的豆漿、豆腐、豆製類產品,必需標明是否為基因改造產品。經過衛生署歷年的抽查顯示,目前大型通路裡,標示不實的比率約10%。然而路邊的豆漿店、市場賣的豆腐,以及外食餐廳使用的豆類製品等等,大都未標示是否為基改產品。

    雖然,目前還沒有科學證據指出會基改豆製品對身體有害,但是,對於素食朋友來說,豆類製品機乎是餐桌上常見美食。為了健康考量,朋友們,在選購時還是需要格外注意🥛🍟🍜

    💡參考資料💡
    1. 一顆黃豆 揭開基改食品恐怖真相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505070047/%E4%B8%80%E9%A1%86%E9%BB%83%E8%B1%86%20%E6%8F%AD%E9%96%8B%E5%9F%BA%E6%94%B9%E9%A3%9F%E5%93%81%E6%81%90%E6%80%96%E7%9C%9F%E7%9B%B8

    2. 你知道自己吃進了什麼?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973/post/201505070034/%E4%BD%A0%E7%9F%A5%E9%81%93%E8%87%AA%E5%B7%B1%E5%90%83%E9%80%B2%E4%BA%86%E4%BB%80%E9%BA%BC%EF%BC%9F%20?utm_source=%E4%BB%8A%E5%91%A8%E5%88%8A&utm_medium=%E5%BB%B6%E4%BC%B8%E9%96%B1%E8%AE%80
    3. 食安風暴怎麼吃? 專家:吃完整的食物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731/post/201505070033/%E9%A3%9F%E5%AE%89%E9%A2%A8%E6%9A%B4%E6%80%8E%E9%BA%BC%E5%90%83%EF%BC%9F%20%E5%B0%88%E5%AE%B6%EF%BC%9A%E5%90%83%E5%AE%8C%E6%95%B4%E7%9A%84%E9%A3%9F%E7%89%A9?utm_source=%E4%BB%8A%E5%91%A8%E5%88%8A&utm_medium=%E5%BB%B6%E4%BC%B8%E9%96%B1%E8%AE%80

  • 藥沒吃完抗藥性 在 理科太太 Li Ke Tai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5-21 12:00:01

    超級細菌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有這麼可怕嗎?
    醫生開的抗生素,你有沒有全部吃完?
    還是覺得病好了就不吃了?
    讓我們一起攜手系統性的減緩抗藥性吧
    .
    🔬細菌就是反派份子?
    https://youtu.be/Lcb3ej8qL8M

    🔬理科太太的IG很好看
    https://www.instagram.com/liketaitai/
    .
    ✦ 理科任意門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47QF9ecW7k4OLAtfB3KQ-u8rInSBeQaF
    萬聖節被鬼嚇,聖誕節砍聖誕樹,富士山腳露營去,理科夫妻的小場面動作片,人體開箱美國速食店...

    ✦ 生活的科學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47QF9ecW7k7jnODuht5Jgo4r_o_DfpFG
    拖延症患者救星,習慣養成不能靠嘴砲,手機充電的科學,長輩的微波爐恐懼症,理工宅宅的穿搭 TIP ...

    ✦ 感受的科學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47QF9ecW7k5_ji7Mi8Lc_uX_AWF64eIM
    大方聊聊憂鬱症,內向者也能改變世界,懷舊神曲的神秘力量,認識朋友前不如先了解自己...

  • 藥沒吃完抗藥性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1-04-08 21:43:31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您應該早就聽說過、抗生素不能亂吃,否則最後會變成無藥可醫!而國衛院最新的研究、再度證實了這個說法,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有超過七成的門診病患、對常用的第一線抗生素「安比西林」有抗藥性,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病人就必須使用第二線、甚至第三線的抗生素治療,除了更容易產生副作用,也可能最後根本無藥可醫。
    很多人感冒、身體不舒服,會到診所或醫院看病拿藥,但卻很少人會把藥全部吃完。
    但自己隨便停藥,很可能沒有藥到病除,反而使得身體的細菌產生抗藥性。
    國內抗藥性問題到底有多嚴重?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調查發現,
    國內常用來治療呼吸道感染的一線抗生素、「安比西林」,有七成一的門診患者會產生抗藥性;而且還有一半以上的門診患者,即使用到第二線抗生素「撲菌特」,病情也無法獲得控制;甚至還有一成六的門診患者,對第三線抗生素也有抗藥性。。
    醫師建議,民眾生病時要遵照醫師指示服藥,千萬不要自行到藥局購買口服抗生素,否則濫用抗生素,不僅增加抗藥性機率,將來還可能面臨無藥可醫的困境。
    記者賴淑敏徐啟峰台北報導"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