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藥命效應完整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藥命效應完整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藥命效應完整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藥命效應完整版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疫苗混打:歐洲、加拿大篇》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由於疫苗供應延遲和AZ疫苗所引發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考慮改用不同廠牌的疫苗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我要做富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文內容﹕坊間「一月效應」完全版 / 何月最多見高低位 新的一年代表新的開始,大家都很想知道是年有何投資機會、高位和低位會在何時及那一個位置出現。坊間許多分析員及評論員已為恆生指數「把脈」,預測本年的走勢,更有知名評論員大膽預測恆指將升至"X"萬點。我們認為世界上並沒有水晶球,能夠作出分毫不差的預...

  • 藥命效應完整版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9 15:00:15
    有 3,365 人按讚

    《疫苗混打:歐洲、加拿大篇》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由於疫苗供應延遲和AZ疫苗所引發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考慮改用不同廠牌的疫苗進行第二劑mRNA疫苗注射。

    全球有幾項醫學研究正在測試轉換 COVID-19 疫苗的功效。

    英國在5月份啟動了Cov-Boost 的研究,該研究正在研究七種不同的新冠疫苗,在作為第二劑接種時的使用情況。

    研究結果預定要在今年8月份公佈。雖然目前為止,還沒有大規模而完整的數據評估,但幾乎所有研究團隊都同意,混打不同疫苗之後,所產生的抗體,明顯要比兩劑都打相同疫苗的人多。

    以下是全球已經決定採用這種混打方案國家的整理(按時間排序):

    -法衛生部4月9日宣布疫苗混打。
    -西班牙衛生部5月19日表示,允許60歲以下第一劑接種AZ疫苗的人,接種第二劑AZ或輝瑞疫苗。
    -英國自6月1日開始啟動混打。英國是目前印度之外,Delta病毒傳播最快造成疫情再次升溫的國家,而英國也是唯一第一劑&第二劑都採用國產AZ疫苗的國家。宣布混打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加拿大國家免疫諮詢委員會 (NACI) 6月1日更新了有關第二劑混打的指導方針。為第一劑AZ疫苗的接種者提供不同的第二劑疫苗。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6月3日宣布,第一劑接種中國國藥疫苗的人的加強針將提供輝瑞疫苗。
    -巴林6月4日表示,無論第一針接種的是哪種疫苗,第二劑可以施打輝瑞疫苗或中國國藥疫苗。
    -根據6月4日俄羅斯的RDIF主權財富基金透露,俄羅斯將會開始在阿拉伯國家,試驗結合其 Sputnik V疫苗和各種中國疫苗的混打。
    -義大利6月14日宣布接種第一劑AZ疫苗的60歲以下人群,可以接受不同的第二劑。
    -韓國6月18日表示,由於發貨延遲,大約76萬已經接種了第一劑AZ疫苗的韓國人,第二劑將接種輝瑞疫苗。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4月16日注射了第一劑的AZ疫苗之後,6月22日注射了莫德納為第二劑疫苗。
    -歐洲其他准許疫苗混打的國家還包括:芬蘭/挪威/瑞典/丹麥。

    唯一目前明確沒有官方建議,支持疫苗混打的是美國,主要原意是因為美國沒有疫苗供需的困擾。

    {內文}

    *法國衛生部長維宏 40歲。2021年2月9日,成為法國內閣首位接受注射的官員,在此之前,維宏一直拒絕,民選官員可以優先接種。

    法國衛生部長 維宏:由於我屬於50歲以下的醫護人員,我始終堅持要等我的年齡輪到,對50歲以下的人開放的那一天,我才會接受疫苗注射來保護自己。我於是接受了這個施打中心的邀請,注射了第一劑的AZ疫苗。

    兩個月後,由於AZ疫苗的爭議依然不斷,維宏親自說明自己將注射第二劑莫德納,來證實第一劑第二劑可以混打的原則。

    2021/4/9法國衛生部長 維宏:這個論述是具有連貫性的。我們既然說了,不建議對55歲以下的人施打AZ疫苗,這只是暫時性的而不是永久性的,這是一個謹慎的措施,而不是一個排除性措施。如果您是在55歲以下,我自己也屬於這個類別,在注射了第一劑的12星期之後,您將獲得一個mRNA疫苗為第二劑。這關係到大約60萬法國人,我要他們放心,他們會在規定時間內獲得第二劑注射。

    5月3日維宏本人也確認,注射了第二劑的莫德納疫苗。

    49歲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也是依年齡順序:沒有官員優先的原則4月24日接種了第一劑的AZ疫苗,這是在全國開打之後的第130天,加拿大安大略省開放了,對40歲以上民眾施打AZ疫苗的資格後,杜魯多才在渥太華的一家藥房接受注射。

    加拿大總理 杜魯多:藥房是人們習慣來的地方,他們很自在的來到這裡,這是很大的差別。

    43歲 法國總統馬克洪,一直等到6月1日才獲得接種第一劑,因為這是向所有18歲以上的法國人,開放疫苗接種的日子。

    馬克洪於2020年12月17日確診,七天之後總統夫人也確診感染。根據醫師建議,馬克洪夫婦將只需接種一劑疫苗,並且在感染後3到6個月期間完成接種,總統夫婦並沒有說明注射了何種疫苗。

    66歲 德國總理梅克爾,曾經在公開場合出現全身顫抖,健康情況一度引起廣泛關注。2021年4月16日,德國疫苗開打112天之後,總理才接種了第一劑AZ疫苗,因為AZ在德國僅供60歲以上的人使用。並由政府發言人以推文公佈接種證明。

    6月22日星期二,德國總理辦公室表示,梅克爾已接種了莫德納為第二劑疫苗。

    眾所周知最早啟動疫苗施打的英國,採用的是英國國產的AZ疫苗。人口6600萬的英國,由於第一時間的疫苗供量與策略考量,英國選擇拉長兩劑之間的時間,爭取第一劑施打人數的最大化。

    但是面對Delta變種病毒的威脅,以及AZ疫苗所引發的爭議,功能,防護力。英國當局決定未來第二劑以,都將提供mRNA疫苗作為注射。

    影片旁白:研究顯示先接種第一劑AZ疫苗,與使用兩劑相同的疫苗相比,先接種第一劑AZ疫苗,然後再接種輝瑞或其他方式,沒有安全問題。但根據報告獲得接種混打的人們,在接受第二劑之後,有輕度至中度發燒反應。

    但傳染病專家認為這是一個好的信號。

    加拿大安大略省Kinston綜合醫院傳染病主治醫師 Gerald Evans:它以某種方式告訴我們,疫苗混打可能會產生更強的免疫反應。

    影片旁白:許多加拿大人對於接受疫苗混打,持開放態度,特別是在某些省份,因為出現了罕見但嚴重的血栓事件,或是供應有限的情況,而暫停施打AZ疫苗之後。

    6月1日加拿大正式更新了,有關第二劑混打的指導方針。

    加拿大國家免疫諮詢委員會 (NACI) 首席公衛官 Theresa Tam博士:在英國、德國的研究和西班牙的實驗,顯示出AZ和輝瑞混打的組合是安全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謹慎而不同長短的間隔期間內,例如4個星期、8個星期、12個星期,但是使用這個混打,也出現了短期內副作用增加的狀況:頭痛、疲倦、感覺整個人不舒服,但是它們是暫時的而且沒有併發症。

    2021/5/26 法國公共電視台醫藥記者 Anne-Laure Barral:英國南漢普頓大學展開了一項對於七個不同疫苗注射的研究,定名為《Cov Boost》,想要理解哪一個,最能強化我們的免疫力?

    他們徵求了3000名30歲以上,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份之間,已經接種過兩劑輝瑞或是AZ疫苗的成人,從下週(6/1)開始,這些自願者會獲得一個第三劑的注射,可能是前兩個疫苗,可能是莫德納、嬌生或是諾瓦瓦克斯,也包括其他還在臨床實驗的疫苗:例如CureVac或是Valneva。

    總之一共有7個目前最成熟的疫苗,進而了解哪一個組合是最有效的。

    這份研究報告預定在今年八月公佈,從而可以更精準地擬定,進入秋冬季節的疫苗加強針部署策略。

    但是也有其他研究證實了混打的效益,根據德國之聲6/10的報導,德國西部薩爾大學的研究結果發現,第一劑注射AZ第二劑注射輝瑞的人,所表現出的免疫反應,比接種兩次相同疫苗的人更強。

    有250人參加了這項試驗,儘管尚未完成完整的數據評估,但研究團隊對明確的結果感到驚訝。

    AZ加輝瑞兩劑混打的兩週之後,所產生的抗體,比兩劑都打AZ疫苗的人多出10倍,「甚至超過兩次都打輝瑞疫苗的結果」。

    負責這項研究的免疫學教授塞斯特 (Martina Sester) ,在新聞聲明中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就分享研究結果,而沒有等待科學數據出爐」。

    法國病毒學&免疫學專家 Françoise Salvodori:這是英文裡被稱為Prime Boost,在法文裡被稱為「啟動和提醒」(amorce & rappel )的作用。主要是使用兩種略有不同的疫苗,一個接連著另一個施打,第二針會敲醒第一針的效果,但是略有不同。主要是對於所謂的抗原信息進行編碼,從而讓我們對新冠病毒產生抗體,在AZ疫苗使用的是腺病毒載體,而在輝瑞疫苗是利用mRNA技術,然而兩者是對同一個信息進行編碼。

    記者:照您所說,這其實更為有效?
    法國病毒學&免疫學專家Françoise Salvodori:對,比接連使用兩個同樣的疫苗有效。

    如果歐洲以及加拿大和英國,都已經確認了,疫苗混打強化免疫力的效應,同時也能解決AZ疫苗爭議,以及同類疫苗供需不足的問題。

    主持人:我第一劑是莫德納,第二劑是輝瑞
    美國ABC新聞首席健康與醫學主編 Dr. Jen Ashton:是的;這是來自我們北邊鄰居加拿大的新聞。我們分解一下,因為人們將聽到這則頭條新聞,會開始質疑是否在美國這裡也是如此。

    加拿大國家免疫諮詢委員會 (NACI) ,在幾天之前宣布,不同廠牌的疫苗混打是可行的。他們國內沒有任何自製生產的疫苗,他們的疫苗必須全數依賴進口,這是他們支持混打的部份原因。

    疫苗採購過剩的美國,當然沒有不同疫苗選擇上的供需問題。

    主持人;您說清楚了這裡不混打的情況
    美國ABC新聞首席健康與醫學主編 Dr. Jen Ashton:不在美國這裡。現在要記得我們的FDA和CDC,有不同的安全標準,他們正在評估數據,未來是否會發生還不得而知,但是現在沒有官方的醫療或公衛建議,我們應該在美國這樣做。要記得加拿大疫苗供應不像我們這裡。

    主持人 vs. 美國ABC新聞首席健康與醫學主編 Dr. Jen Ashton:我們的沒有用完,不試著這樣做。不。保持用同一個製造商的疫苗。在這個時候。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疫苗混打,尚未做出正式的建議,但是疫苗部門主任奧布賴恩博士指出:「基於疫苗發揮作用的基本原則,我們確實認為混合搭配的方案奏效」。

    這是一封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的聲明。對於疫情指揮中心曾經不准進行混打,提出抗議。沒有事先採購足夠疫苗,又不准站在最危險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混合施打第二劑的莫德納疫苗,台灣要用多少醫護人員的性命來交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4IP5h7lsM

  • 藥命效應完整版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05 15:00:25
    有 1,768 人按讚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印度第二波疫情持續惡化,4月30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更突破40萬例,達到408331例,刷新全球單日新增病例紀錄,這讓印度累計病例達到1915萬餘例,死亡人數在4月30日單日也增加3500多人,累計死亡人數達21萬餘人。

    但這些都只是官方數據,現在印度不只醫院的醫療系統崩潰,醫用氧氣嚴重短缺,各地醫院都上演爭奪醫用氧氣的大混戰,連火葬場都處於爆滿的狀態,由於首都新德里每4分鐘就有一人死於新冠肺炎,火葬場與木源不足,一些死者被運往公園和停車場內臨時設置的火葬場,還有一些死者被集體火化。

    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Soumya Swaminathan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由於檢測能力有限,印度疫情的形勢被嚴重低估,印度實際感染人數可能已經達到官方報告數字的20到30倍。根據印度官方公佈的疫情數據,若按20至30倍來計算,印度實際的感染人數有可能達到3.5億至5.3億左右。

    為何印度疫情如此失控?一是官方防疫鬆懈,特別是3月底到4月初,有多個印度宗教的傳統活動,大型聚會完全沒有防疫措施;再者,這次在印度傳播的是一種雙重變種,與兩種三種變種病毒株,科學家對這方面的了解尚不足,但可以肯定的是,傳播力更強。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印度是疫苗生產大國,莫迪政府原本打算進行全球最大規模的疫苗接種計畫,要為13.4億印度人打疫苗,以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問題是,印度疫苗生產所需的原料來自美國,而川普自去年就下達國防生產法,禁止疫苗原料出口,這讓印度最大疫苗生產商血清研究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除了推遲全球疫苗的供應,這個號稱「疫苗王國」的印度,竟諷刺地面臨無疫苗可打的窘境,這都成為當前印度疫情形成一場完美風暴的原因。

    但面對失控的疫情,莫迪顧及封鎖帶來的經濟衝擊,不打算採取更果斷的防疫手段。而即便印度無疫苗可打,莫迪還是宣布一項大規模的疫苗計畫,讓18歲以上公民人人都可以打疫苗,而這成了一項充滿政治算計的愚民政策。印度疫苗製造商說,即便現在收到美國的疫苗原料,要滿足全印度的疫苗需求,至少需要5到6個月的時間,想以疫苗應對當前失控的疫情,恐怕緩不濟急

    印度官方面對疫情的鴕鳥心態,正如紐約時報發自印度的一篇評論所說,這根本是一場謀殺。

    {內文}
    即便看慣了死亡,但火葬場的員工,面對這場景的衝擊,還是悲慟崩潰。

    火葬場主管 Jitender Singh Shunt:「(新德里)西姆普里火葬場裡,在新冠病毒的第一波疫情中,平均一天有8具到10具遺體,這個算是很高了,我會這麼說,最高一天達到18具,但今天的情況很糟,昨晚我們火化了78具,而現在是下午4點 4點半,你可以看到大約60具在火化,外面還有超過15具在等,有5歲的小孩,有15歲的 有25歲的在火化中,還有剛剛結婚的夫婦一起的火化的,我的內心充滿了悲傷,看到這麼小的孩子,這麼多死於新冠病毒的小孩。」

    聲音來源:CNN新聞:「現在在德里,你離不開心碎,幾乎這城市的每個人都擺脫不了喪働。」

    sky news 記者:「可能沒有比這更多的來表達,新冠病毒危機對印度的衝擊,這是一個臨時火葬場,它實際上並不存在,這是由附近的居民設立的,他們無法應付死亡人數。」

    空氣中彌漫著死亡的味道,像是發生過一場戰爭,大火不分晝夜的然燒。新德里,這個每4分鐘,就有一個人死亡的城市,火葬場已不堪重負。但要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竟得如此煎熬。

    聲音來源:sky news新聞:「幾輛救護車帶來更多的遺體,這只是一家私立醫院
    所帶來的五具遺體,另一家醫院的救護車司機告訴我們,他已經開了一整天的車了。每天我帶來10到12具屍體,他告訴我們說。」

    CNN記者:「事實上 到處都是屍體,坦白的說,我從沒看過這樣的場景,火葬場的人說,在疫情之前,他們每天可能要火化7到8個人,而光在今天就有55具,現在甚至都還沒到午餐時間。」

    新冠死者家屬:「德里政府說,每天有380人死於冠狀病毒,但實際上大約有1000人,超過1000人。」

    聲音來源:sky news新聞:「火葬場很忙,又擴建了100個火葬點。」

    新冠死者家屬:「80%的死亡是醫療過失造成的,我了解的是,我們原本可以救他們,但他們在醫院沒有得到想要的照護 ,因為缺乏氧氣、缺藥、缺注射濟,人們就這麼死了。」

    新冠病患家屬:「我父親的處境非常危急,我們沒有得到任何幫助,那裡提供了電話,但沒有人接,電話無法接通,請幫助我,拜託,我父親快死了,我承受不了,昨天我才失去了我的弟弟。」

    新冠病患家屬:「我都把病人帶過來了,他們不收,甚至連看一眼都沒有,他們也不允許我進來了。」

    新冠病患家屬:「這家醫院沒用。」

    DW主播:「情況很危急,醫院病床稀缺,太平間已滿,拯救人們生命所需的氧氣短缺。」

    印度這波自4月初如海嘯般襲來的疫情,讓確診人數急遽攀升 病例連續10天超過30萬 這導致印度醫療系統全面崩潰 醫院外以各種告示 宣布無法再接收病人 病患仍持續湧入

    印度醫生 Sumit Ray:「這是非常糟糕的 實際上比糟糕還要遭糕 這不是一場危機 那是一個災難性的糟糕局面 如你所見 我們ICU已超出能力負荷 我們的呼吸機也用光了 病房裡的患者病得很重 理想情況下應該在ICU內 但我們沒有足夠空間容納他們。」

    而救命的製氧工廠日夜加班 也是供不應求 更有不肖業者借機哄抬 氧氣罐在黑市價格飛漲10倍 能緩解病情的瑞德西韋賣到缺貨 價格更飆升了18倍 買不起的印度人 輾轉還是來到醫院等床位 幸運的 能在醫院外頭 吸上一口氧氣 等待治療 不幸的 親人就在眼前逐漸死去 冰冷的地板 成了他們最後的病床

    新冠病患家屬:「我一直懇求醫生來看看他 但是沒有醫生過來 沒有一個醫生過來 而你們在這邊採訪一個死人。」

    新冠死者家屬:「我的弟弟 他拿不到病床 我們和他跑遍了整個德里 但就是找不到病床 他沒有氧氣 誰要為此負責 莫迪 德里政府 誰要為此負責。」

    而莫迪確實,要為這波疫情負責。

    印度總理 莫迪(2020.03.25):「這場對抗新冠病毒的戰爭 是整個國家的戰鬥 將進行21天。」

    去年3月 疫情在印度漫延 印度鎖國一個多月 確實得到不錯的成效 但也讓印度第二季經濟 大幅萎縮23.9% 且解封後 疫情又跌盪起伏 封鎖措施斷斷續續 在失業率攀升 民怨四起之際 莫迪挑動民族主義 兩度在中印邊界製造衝突 營造強人形象 鞏固支持率 甚至就今年初大言不慚 宣稱打贏了這場對抗疫情的戰爭

    印度總理 莫迪 :「這國家有全球18%的人口 這國家有效的控制了新冠病毒 並拯救了整個世界 事實上 是讓人類免於一場大悲劇。」

    莫迪此番表態 其實是為印度多場地方性大選暖身 也由於官方帶頭鬆懈防疫 今年1月底2月初 單日確診就已經破萬。

    而此波疫情大爆發 與3月底4月初 全國性的印度宗教慶典有關 特別是年輕人最愛的侯麗節 基本上已經沒有防疫措施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教授 Polly Roy:「他們解封的有點太快 不是一步一步地正確地進行 另外一個問題是 他們有很多宗教儀式 我們說的不是幾百個人 而是成千上萬的人在一起 沒有口罩 什麼也沒有。」

    而另一個讓疫情迅速升溫的原因 是印度發現的「雙重變種」 與最新兩種「三重變異」的新病毒株 科學家已發現 這些突變 將使病毒逃避免疫系統中的抗體 能加快傳播速度 世衛組織首席首席科學家 斯瓦米納坦就警告 印度檢測能力不足 實際感染人數恐怕是官方數據 1800多萬人的20到30倍 也就是3億到5億多人

    而做為全球最大疫苗生產國 原本莫迪有個 全球最大規模的疫苗接種計畫 要為全印度13多億人施打疫苗 但美國自川普時期 動用國防生產法 限制疫苗原料出口 這導致主要生產疫苗的 印度血清研究所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除了推遲全球疫苗的供應 號稱「疫苗王國」的印度 卻面臨無疫苗可打的窘境

    美國總統 拜登:「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 是必不可少的 對我們每個國家都是如此。」

    今年3月 美日澳印首次舉行 四方安全對話的元首視訊峰會 會後就組成「四方疫苗夥伴」 企圖和中國在印太 展開疫苗外交的競逐 但口口聲聲稱盟友 拜登卻遲未解除 川普時期的疫苗原料出口禁令 這最終導致印度當前 疫苗接種率只有8% 也讓這波疫情 形成完美的風暴

    美國總統 拜登:「我與總理莫迪進行詳盡的交談 我們立即向他提供 他所需要的一系列幫助。」

    眼見印度疫情失控 拜登這才鬆綁出口管制 並承諾提供援助 卻被一些印度媒體 抨擊是鱷魚的眼淚假慈悲 彭博社的分析認為 華府對印度疫情的反應遲緩 恐將危及兩國數十年 所建立起來的關係

    反倒是與印度關係緊張的中國 先捐了800台呼吸機 已率先送往新德里 後續還有3萬台及其它醫療援助 此外 包括俄羅斯 英國 與多個歐洲國家 也陸續向印度輸送防疫物資 因為各國都知道 這個全球第六大經濟體 對世界經濟的重要性。

    而亞洲開發銀行本週的報告 預計印度今年經濟增長為7.3% 但並未估算這波疫情的衝擊 美國商會執行副總裁 布利恩(Myron Brilliant)就警告 美國企業雇用數百萬名 印度員工從事後台業務外包 疫情將產生溢出效應風險 而印度經濟停滯可能性非常高 這將進一步拖累全球經濟

    印度總理 莫迪:「朋友們 在當前情況下 我們必須將國家 從另一次封鎖中解放出來 我還想要求各州 只能將封鎖作為最後的手段。」

    但莫迪似乎還想硬撐 顧及封鎖帶來的經濟衝擊 不打算採取果斷的防疫手段 反倒是宣布讓18歲以上公民 人人都可以打疫苗 而這是一項充滿政治算計 卻又極度愚民的政策 已人心惶惶的印度人 湧向各地疫苗施打點報到 卻得到這樣的答覆。

    疫苗施打工作人員:「疫苗已經打完了 請出來。」

    印度疫苗製造商說 即便現在收到美國的疫苗原料 要滿足全印度的疫苗需求 至少需要5到6個月的時間 想以疫苗應對當前失控的疫情 恐怕緩不濟急

    WHO秘書長 譚德塞:「印度的情況讓人痛徹心扉。」

    印度官方面對疫情的鴕鳥心態 正如紐約時報 發自印度的一篇評論所說 這根本是一場謀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AmEWahbnrw

  • 藥命效應完整版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20 15:00:21
    有 642 人按讚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稿頭}
    4月10日,加拿大執政黨自由黨,召開年度黨大會,以77%的投票結果,通過了全民基本收入的決策。目前這項決議已列入黨綱,但是不具有任何約束力,只有進一步提交到國會才能有所定奪,而且該決議並沒有說明,如何設計和實施這樣一個耗資巨大的項目。所謂全民基本收入,簡單的說就是全民發錢,不用工作就能拿一筆錢,用以維持日常生活的最低收入。由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擔任黨魁率領的自由黨,為何會在此時拋出,這項始終被認為帶有高度社會主義色彩的爭議政策,不妨看看眼下的加拿大正發生什麼樣的狀況,加拿大,正面臨著嚴峻的第三波新冠疫情,由於加拿大國內缺乏疫苗,全數仰賴進口,因施打率遠不及比鄰的美國,導致近期新增病例急速上升,加拿大的每百萬人口感染率,已經超越美國。

    {內文}
    加拿大正壟罩在又急又猛的第三波疫情中,政府的應對不力,讓人民身心俱疲。

    聲音來源 抗議民眾:還我自由 還我自由
    聲音來源 抗議民眾:就算有病毒存在,也不代表所有人的生活都得停擺啊

    加拿大最大省魁北克,連同安大略 卑詩及亞伯達,國內四大省 均因疫苗供給匱乏,群體防護力難以提升,新增病例隨變種病毒流竄大幅反彈,其中魁北克選擇拉長宵禁 防堵感染,當地年輕族群難耐生活還要苦悶下去,發動號稱「爭自由 真自由」的街頭示威,最終淪為打劫商家以警民衝突遺憾收場。

    蒙特婁市長:暴民的行徑令人無法接受,不該殃及無辜

    加拿大每百萬人口感染率已在4月9號正式超越美國,(205.73宗vs.205.12宗),加拿大不像比鄰而居的美國「疫苗在手希望無窮」,縱使嬌生出現零星血栓案例暫停施打,仍有輝瑞莫德納,兩大國內藥廠可做供給數量無虞,加拿大毫無自製產能,疫苗完全仰賴進口,杜魯多政府縱使號稱訂到全球人均量最高的疫苗數量,也因供貨AZ的歐洲配送姍姍來遲,全國施打率至今不到兩成,ICU重症人數未遠離峰值,前線醫護怨聲載道。

    加拿大急診室醫生:有段時間,我們曾試圖快速為醫護施打2劑疫苗,但突然就沒再拿到原先以為能取得的疫苗,什麼也沒有,甚至有好幾周都無疫苗可打,疫苗是翻轉疫情的關鍵啊

    加拿大自由黨黨魁 杜魯多: 只要自由黨團結一心,就能走向光明前程,只要自由黨彼此扶持 就能創建希望見證的明天

    民怨沸騰同時,加拿大執政黨自由黨以視訊方式召開年度黨大會,應對民意的錦囊妙計是以懸殊票數,通過包含全民基本收入在內,多個社會主義色彩濃厚的政策綱領,呼籲加拿大聯邦政府採行
    以解決疫情大流行下的經濟不平等,該決議通過的隔周,自由黨黨魁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將向國會提交第二任期,就任兩年多來的首份預算,由於自由黨是少數黨政府倘若加拿大三大主要反對黨,均在國會反對預算案,杜魯多政府就會被迫解散,加拿大將重新大選,全民基本收入提案時間點的巧妙,讓「執政黨形同買票」的質疑不絕於耳。

    CBC記者 vs.自由黨籍加拿大政府事務部部長 勒布朗:
    如果可能,我想先從黨大會談起,你也知道,貴黨以壓倒性票數,簇擁全民基本收入提案過關,我知道這不具法律拘束力,我也知道總理也非完全贊成,但自由黨政府,真會考慮實施全民基本收入嗎?當然,任何考量周全的政策,自由黨政府都會採行,即便國會預算辦公室預估,倘若今年實施全民基本收入,代價是850億加幣,也無所謂嗎

    所謂全民基本收入,就是「陽光普照」,人民不用工作不用勞動,政府都會雙手奉上一筆可維持日常生活的最低收入,加拿大人口近3800萬,每人每月可拿多少,自由黨尚未把數字具體化,但加拿大國會預算辦公室,已按照安大略省2017年試辦時的發放條件計算,單身一人一年1萬7千加幣,夫妻每對一年2萬4千加幣,身障人士可額外獲得6千加幣,全民基本收入只要實施短短一年之後,便可讓加拿大貧窮人口470萬減少一半,代價是年度財政支出850億加幣。

    CBC主播 vs.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經濟學教授 劉契科:很多人對基本收入此一概念有很大的疑惑 ,認為這會成為人們無須再勤奮工作的藉口,也有人覺得,既然只要工作就會有收入,為什麼還需要推動這項社福政策呢,我認為有兩個原因,首先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倘若一年發放2萬加幣,會產生退出勞動市場的誘因,加拿大的研究顯示,在參與安大略省試辦前,已經有工作的民眾,參加後會繼續工作 有些人甚至重回學校進修 希望之後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因此 並無證據顯示 也無研究證明,一旦實施基本收入制,會產生退出勞動市場的誘因

    保障人民基本收入的效果,很快在加拿大引發輿論激辯,反對者質疑,若人人有錢領,不用擔心餓肚子,還會有工作意願嗎,一旦勞動生產力萎縮,必然傷害整體經濟 國家競爭力,但支持者主張
    基本收入可讓基層勞工,不必屈就工作環境任憑雇主剝削,擺脫薪貧族命運,在加拿大疫情依然嚴峻,失業率高居G7之冠,且一度因防疫封鎖令效應使然,攀上高出七國均值5成的9.4%時,加拿大執政黨,在疫情流行應變不足之際,謀籌提出一份讓人民「不勞而獲」的社福預算,政壇有雜音自是必然,但新冠疫情確實加劇了各國經濟不平等的病灶,對逾三百萬,因疫情大流行而失去工作的加拿大失業人口來說,全民基本收入,如同天降甘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9G6HbWD5sg

  • 藥命效應完整版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1-14 20:55:20

    本文內容﹕坊間「一月效應」完全版 / 何月最多見高低位

    新的一年代表新的開始,大家都很想知道是年有何投資機會、高位和低位會在何時及那一個位置出現。坊間許多分析員及評論員已為恆生指數「把脈」,預測本年的走勢,更有知名評論員大膽預測恆指將升至"X"萬點。我們認為世界上並沒有水晶球,能夠作出分毫不差的預言。不過,我們可以從趨勢中找出大市的去向,作好部署。本集街頭智慧將為大家帶來恆指完整版的一月效應和每年高低位的數據。

    - 坊間「一月效應」完全版

    每年一月,很多人都提及到一月效應,我們早前亦有於專題分析應用提及過,詳情可回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fIekWWzeu0 。其中,坊間的一月效應大多是指,一月份的走勢將影響全年的表現,如一月份能錄得升幅,全年將會走高﹔反之亦然。在數據上,坊間流傳的美股85年以來,有72%成功,這是一個不錯的命中率。可是,數據理應是不求人的。我們從彭博中找尋數據,結果如下﹕


    指數 丨 美國標普500指數 丨 香港恆生指數
    時間 丨 76年 丨 47年
    命中次數 丨 60 丨 29
    命中率 丨 78.95% 丨 61.7%

    由此可見,一月效應較多於美國出現。由標普增加至500隻成份股起計,76年來依然有近8成的成功率﹔相反香港的命中只有6成,參考性雖然較遜,不過依然超過一半的命中率,可作參考之用。

    - 何月最多見高低位

    不少的評論員都喜歡以「先高後低」或是「先低後高」等詞語來形容市況的走勢,亦有人會搶先預測在何月,指數將會見高低位。而在歷史的統計中,每年出現高位次數最多的那一個月份是....

    指數 丨 美國標普500指數 丨香港恆生指數
    時間 丨 76年 丨 47年
    出現高位次數最多之月份 丨12月 丨 12月
    次數 丨 22 丨 15
    機會率 丨36.67% 丨31.91%



    指數 丨 美國標普500指數 丨 香港恆生指數
    時間 丨 76年 丨 47年
    出現高位次數最多之月份 丨 1月 丨 1月
    次數 丨 22 丨 14
    機會率 丨 36.67% 丨 29.79%

    無獨有偶,不論美國或是香港都多於1月就出現全年之低位﹔到12月時將會見全年之高位。即是大家如在本月買入資產,到12月時沽出,將有3成的機會勝出。我們再嘗試找出數據,發現原來在歷史中,兩個指數於上半年出現低位的機會大約有6成﹔下半年出現高位更達7成機會,即是一整年的走趨大多是先低後高。大家不坊在上半年儲好彈藥,以技術分析找出買入點,到下半年沽出,勝算將大大增加。

    撰文:施宏毅

    ======================
    1) 本月活動,現正接受報名:
    新我要做富翁 試堂分享會 (香港站)▶ https://money-tab.info/mts-trial?yt=1
    贏在美股試堂分享會(Online)▶ https://money-tab.info/ussjac?yt=1
    Jasper 期滙商品分享講座+試堂▶ https://money-tab.info/comjasp?yt=1
    Eric Sir期指策略分享講座+試堂▶ https://money-tab.info/futeric?yt=1
    King Sir 樓市講座▶ https://money-tab.info/proking?yt=1
    齒輪理論 入門班/初班▶ https://edu.money-tab.com/m0m1-reg-c?m0m1=yt
    其他活動▶ https://money-tab.info/activity?yt=1

    2) 我要做股神APP下載:
    iOS▶ https://bit.ly/moneytabapp_i
    Android▶ https://bit.ly/moneytabapp_a
    升級版▶ https://money-tab.com/membership

    3) 緊貼我們社交平台,不錯過任何免費分析/教學:
    訂閱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c/我要做富翁?sub_confirmation=1
    讚好Facebook專頁:https://facebook.com/20334981968108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